纪录片《北平以北》观后感 4篇 本文简介:
《北平以北》观后感一12月8日,红色革命题材的纪录片《北平以北》全国公映,将北平以北这段抗战的历史,全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北平以北》是首部介绍平北地区抗战历史的影像作品,记录了八路军三次挺进平北,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故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北
纪录片《北平以北》观后感 4篇 本文内容:
《北平以北》观后感一
12月8日,红色革命题材的纪录片《北平以北》全国公映,将北平以北这段抗战的历史,全景展现在观众面前。《北平以北》是首部介绍平北地区抗战历史的影像作品,记录了八路军三次挺进平北,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建立抗日根据地的故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北平以北》毫无疑问是一部讴歌英雄、激励后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优秀作品。我们需要给这样充满正能量的作品点赞。
《北平以北》中贯穿着白乙化、吴涛、王亢等英雄人物,很多英雄的后代至今依然健在,他们成立了“平海儿女研究会”,立志将父辈们的事迹传承发扬。其中吴涛的女儿吴鄂鄂女士在观看了《北平以北》之后,留下了激动的眼泪,她回忆了父亲曾经给她讲述的那段历史。当年在北平以北这片红的热土上,抗击日本侵略的主要是八路军十团,团长是白乙化,政委就是吴涛。“父亲经常给我们讲述白乙化和老十团的故事,他和白乙化都是辽宁同乡,也是中国大学同班同学,他们共同参加一二九运动,同时被捕同戴一副脚镣。当年平北抗战极其艰苦,没有后勤保障,吃穿、兵员、情报全靠自己,没有固定住所,寒冬腊月只能睡在山上土炕或者梯田沟垄里。父亲曾作诗‘夜宿白马关,朝发石塘路’就是真实的写照。白乙化牺牲后,父亲为他填词《悼白乙化同志歌》:没后退,直向前,站在抗日最前线。平北抗战胜利来之不易!”
的确如此,平北抗战来之不易。平北抗日根据地当时是在日伪政权“一地三国”的夹缝中开辟出来的,其艰苦程度不亚于红军长征。如果说《四世同堂》描写的是日军占领下的北平是屈辱和悲伤,那么《北平以北》呈现出来的是八路军保家卫国殊死抗争的英雄气概和信仰力量。在北平以北这片永远不能遗忘的红色热土上,我们见证了白乙化、吴涛等当年一二九运动的青年骨干一步步成长为抗战领袖,成为御敌疆场、杀身成仁的勇猛战士;我们见证了平北军民奋起抗争、不畏牺牲,像英雄母亲邓玉芬一样的群众英雄故事;我们见证了八路军三进平北的艰苦卓绝和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胜利属于我们,属于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平北,属于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英雄昂的鲜血浸染了平北,浸染了长城,长城抗战成为中华民族抗战史上最值得纪念的篇章。从1933年国民党军队参战的古北口战役到1937年的南口战役,平北在悲伤中沦陷。但是在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挺近平北之后,我们逐渐看到了抗战胜利的曙光。在今天,在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征程上,我们需要不断汲取长城抗战的英雄精神,需要伴着红色平北的信仰之光,一路向前,坚定自信地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
《北平以北》观后感二最近公映的一部红色革命题材的纪录片《北平以北》,不知不觉悄然攀上了排行榜的前十名,对于一部红色革命题材的影片来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如今,影片商业化越来越明显,打打闹闹、无厘头的片子越来越多,投资方和拍摄者仅仅了迎合了90后、00后的一些碎片化的观影需求。真正的好影片需要的是时间打磨,内容为王,充满正能量。革命题材的影片,从过去、到现在、直至未来,都将是主流的王者。
为什么一部《战狼》能够引发那么大的反响,就是因为其中的国家和民族力量给观众传递了强烈的正能量。如今《北平以北》,从一个纪录片的视角去追忆70多年前的战火硝烟,很多镜头让人动容。我认为,这样一部影片能够在短时间占据排行榜的前十位,不是偶然的因素,这说明我们的观众还是能够接受这种正能量,能够从这种主流的价值熏陶中获取自己想要的精神力量。
《北平以北》主要讲述了一二九运动中一些青年骨干,在北平以北的广大地区,包括北京延庆、密云、昌平、怀柔,以及河北张家口地区的赤城、怀来等地,当时地处三国割据的夹缝中,八路军为了抗日敌军,前后三进平北,终于建立了平北抗日根据地。在当时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分布着大大小小红色根据地,平北抗日根据地是其中最险要、最艰、最残酷的一块根据地。很多当年的亲历者这样评价平北抗战,“平北抗战的艰苦程度并不亚于长征”,由此可想而知,当年这些学生是如何在这样的艰苦的条件下成长为一名抗日领袖,领导抗日斗争,毫无疑问,他们是值得我们敬仰的英雄。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怜的,一个有英雄儿不知道敬畏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在北平以北的广大地区,涌现出了像白乙化、王亢、吴涛等一批抗战英雄,他们值得我们追忆,值得我们尊敬。今天我们通过《北平以北》再次感受英雄的壮举,实在是一次灵魂的洗礼和心灵的感动。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伟大的、崭新的时代,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复兴,我们需要英雄精神的引领,需要用这样的信仰去凝聚力量。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北平以北》这部影片通篇闪耀的信仰之光,必将指引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道路上创造新的辉煌!
《北平以北》观后感四12月8日,一部反映平北抗战的纪录片《北平以北》在全国公映,掀起了红色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新高潮,特别是在党的十九大之后,在总书记参观红船之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成为爱国主义和革命教育一个新的时髦词。在一二九运动纪念日前夕,推出这部红色革命题材的纪录片,显得意义格外突出。
回顾70多年前的抗日战争,的确涌现出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在那些硝烟弥漫的岁月中,处处能够寻找到共产党人的信仰和精神追求,为了民族大义和人民幸福,他们在各个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一寸山河一寸血,是那个时期真实的写照。有一个群体,我们同样不能忘记,那就是青年学生,一二九运动在全国吹响了全民抗战、构筑统一战线的号角,他们虽然是大学生,但同样是热血青年,是推动全民抗战的真正猛士。他们中有一个人叫白乙化,也是《北平以北》这部纪录片的主人公。
白乙化是当时北平中国大学的一名大学生,本身是东北人,九一八事变之后,东北沦陷,白乙化回到家乡,组建了当时著名的“平东洋抗日义勇军”,自此投身抗日战争的洪流中。由于他喜欢穿白衣服,指挥作战灵活机动,被人称作“小白龙”。后来这条小白龙来到平北,任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十团团长,带领北平以北广大地群众开辟抗日根据地,抗击日本侵略,后来很不幸,在年仅30岁的时候就牺牲了。
在《北平以北》这部影片中,我们可以深刻感受到白乙化从一个学生到一个战士的蜕变,我们也能从他身上感受到什么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管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新时代的今天,白乙化和他的战友们都应该成为我们的榜样,在走向民族复兴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白乙化这样的英雄鼓励。就像当年八路军挺进报给他的评价:白乙化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民族英雄和无产阶级先锋。“血沃幽燕,名垂千古”,让我们踏着英雄的足迹前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实现新梦想!
《北平以北》观后感三
最近一部新上线的纪录片《北平以北》,大获好评,吸引了很多人关注和热议。这部片子讲述了北平以北广大地区,在共产党领导下,军民团结抗日的故事。主要人物是一个叫白乙化的团长,故事主线是八路军三次挺近平北,开辟平北抗日根据地。这部片子虽然没有宏大的战争场面,也不如《战狼》中那种国家荣誉的无限释放,但这其中也有自己的英雄故事,也有令人肃然起敬的信仰力量,可歌可泣,心潮难平。
北平以北,在这片红色热土上,涌现出很多值得追忆的英雄故事,白乙化是团长,年仅30岁战死沙场,是抗战时期牺牲在北平地区军衔最高的一位将领。密云还有一位英雄母亲,叫邓玉芬,她把自己五个儿子都送到抗战一线,全部壮烈牺牲,习 主席曾经给她点赞,称赞她是“英雄母亲”。在平北广大地区,在延庆、在怀柔、在赤城,还有很多类似的英雄故事,他们虽然散落在民间,却从不曾被人遗忘。
在延庆,当年八路军平北军分区司令部的所在地,有一位炸火车的英雄叫穆桂成。抗战后期,延庆地区广泛开展地雷战,很多民兵都自发组织,投入到地雷战中,一时间让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穆桂成就是一位开展地雷战的民兵武装部长,1944年8月的一天,他得知日本军队要乘坐火车沿平绥线进入北平,要路过延庆地区。于是穆桂成带领十几个民兵,夜间带着工具和炸药埋伏在铁道旁,他们按照计划起道钉、撬枕木、埋炸药。深夜时分,日军乘坐的火车隆隆而至,就在火车驶过炸药点的时候,穆桂成拉响炸药包,轰隆一声巨响,顿时火光冲天,浓烟四起,鬼哭狼嚎……有的鬼子趁乱逃出四窜,穆桂成带领民兵向鬼子射击。这次炸火车行动共消灭日军十余人,成功切断了平绥铁路交通线。穆桂成炸火车的事迹也在平北延庆地区传为佳话。
其实像穆桂成这样的英雄事迹,在平北地区还有很多,在广大的抗日战场上还有更多,数不胜数。他们给后人留下的是一段段感动,当历史默默成为过往,这些英雄的故事却成为难得的信仰闪光点,照耀我们在前进道路上坚定前行。我们应当记住历史,为了那些不能忘却的纪念。感谢《北平以北》,开启了尘封的历史,也点燃了信仰的火炬。
纪录片《北平以北》观后感 4篇 本文关键词:北平,观后感,纪录片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纪录片《北平以北》观后感 4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594.html
- 上一篇:观《狗娘》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