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

时间:2019-04-20 11:21:30 网站:公文素材库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 本文简介:

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所感辛铭锐这是一部由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以战争为主题展开情节,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战争题材影片,枯燥无味地讲述男人们的战争,而是打破了人们对战争的一贯印象,把女人也卷入了战争这台绞肉机。影片讲述了1942年瓦斯科夫准尉向上级申请一群“不酗酒的士兵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 本文内容:

观《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所感

辛铭锐

这是一部由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虽然以战争为主题展开情节,但它不同于一般的简单战争题材影片,枯燥无味地讲述男人们的战争,而是打破了人们对战争的一贯印象,把女人也卷入了战争这台绞肉机。

影片讲述了1942年瓦斯科夫准尉向上级申请一群“不酗酒的士兵”――女高射炮班。在班长琳达发现德军空降兵以及飞机经过其驻地后,准尉瓦斯科夫带领娘子军搜索遇难空降兵,却在埋伏地点发现几倍与自己的敌人,一切的计划都因现实的情况而改变,最后娘子军为阻止敌军深入腹地全军覆没的故事。

影片最为人称赞的独到之处,是对姑娘们真实生动的形象塑造,她们不是大英雄,并没多么高大的光辉事迹,但却都让人感受到有血有肉的高尚人格。在影片之初描写了太多姑娘们的欢快镜头。有在宿舍里读着情诗对爱情可望而不可及的索尼娅,有已经为人母日夜惦念女儿的丽塔,还有着准尉误进了姑娘们浴室的趣事……仿佛这一切都告诉我们这不是战争,当欢快的氛围冲淡了对于战争主题的记忆,她们的无忧生活戛然而止。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了给人看。当战争来临之时,娇滴滴的姑娘再不能循着往日的安逸,不得已拿起钢枪捍卫身后的国家。她们饱受战争的煎熬更加懂得正义与邪恶,她们在布尔什维克的领导下与德国法西斯做着艰苦卓绝的斗争。

作为一名出生在和平时期的军校学员,战争对我们来说可能遥不可及。但是,准备打仗的神经却要时刻绷紧,打赢战争的信心要时刻坚定。聚焦实战砺精兵,瞄准岗位谋打赢,突破理论“乌托邦”,投身实践“大熔炉”,警院学子却用实际行动诠释如何做好一名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2013年7月31日,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屿南浴场,突如其来的巨浪将6人卷入大海,正在家休假的武警学院边防系十三队学员陈洲贵听到求救声后,毫不犹豫的冲向传来呼救声音的方向,他边冲边脱掉身上的衣服,扑向溺水者当他再次冲入海中,却再也没有回来……他的青春便被定格在那个夏天和那片蔚蓝的海,陈洲贵学长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侵害的时候,临危不惧挺身而出,他用生命践行了忠诚为民的誓言,深刻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是我们警院学子的楷模,更是当代大学生的榜样。洲贵学长的铜像在教学楼后的广场静静矗立着,坚毅的眼神远眺南方,一如当初的眺望,誓言要为祖国守护好南方的海疆。

其实我们离战争并不远,未来的工作便时时都是“战争”。警院毕业学子郑俊峰在执行夜间巡逻中,遇到了三名社会青年对一名年轻女子厮打时,果断的喊出了“住手”亮明身份后迅速进行了止暴行为。突然从暗处冲出了8名持斧刃、锤子的歹徒,他本能的推开了身边的战友和受害女子,与穷凶极恶的歹徒迅速缠斗在了一起,在接下来的15秒内,他的左大腿、左小腿等部位又被对方疯砍了10余斧,仍死死抱住一名歹徒的手臂不放,最终因体力不支倒在血泊中。这并非是偶然之举,捍卫人民生命与财产安全是每个军人的本能反应。事后躺在长床上满身纱布的郑俊峰说“宁愿被斧子锤子砍死砸到,也不能让人民群众受到一点伤害。”,他用生命彰显了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他让我们看到中国边防军人的血性与铮铮铁骨。这两位学长用他们的行动教会我们如何做当代革命军人,他们是边防系永远不倒的精神旗帜,终将鞭策警院边防人砥砺前行。

影片中也清晰描述姑娘们遭遇德军的恐惧,杀人后的慌张甚至哭泣的喊着“妈妈”。战争让她们承受了太多哪个花样年华不该承受的东西。由此对姑娘们的怜惜也变成了对战争的厌恶。当姑娘们一个个死去,也让我们更加清楚的认识到,战争不是让成千上万的人死一次,而是让一个人的死亡重复成千上万次。

这种对女兵的怜悯和无以复加的痛苦都变成了对战争的憎恶。这苦痛的心情让我想起影片中那个镜头,姑娘们互相调侃害羞的笑着,在音乐里纵情歌唱欢快的跳舞。她们是慈爱的母亲,是娇滴滴的女儿,她们需要浪漫的爱情、完整的家庭,而不是高喊着“我们的身后是俄罗斯”。这句振奋人心的呐喊伴随着枪炮声响彻了俄罗斯的广袤土地,更撼动了千千万万国民的心。

这也引起了我的思考,究竟是什么能够让女人也能拿起武器捍卫祖国?那便是精神的力量,思想的武器。正如习主席强调指出:“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虽然我军在不同时期担负的具体任务不同,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改变。”如果丢了“军队首先是战斗队”的思想,我们就无法完成强军梦、中国梦。

思想工作是领导军队作战的保障,先进军事理论指导下军队作战能力才得以提升。战斗队思想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核心构成。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改革,再到解放战争,毛主席通过不同时期下的不同任务要求,不断更新军事指导理论思想。无论是冲锋陷阵的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发展的建国初期,“人民军队永远是战斗队”这一思想都没有丝毫动摇。

在建设军队的实践中,我们党对战斗队思想不断有了新的认识——军人,不止是战场上筑起的钢铁长城,更是和平时期人民幸福安康的保障。和平让官兵们思想麻痹,如果军队偏离了提高战斗力这一核心,我们就无法掌握战争的主动权。只有不断深化“宁可备而不战,不可战而不备”的思想,牢固军人居安思危意识,为锻造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强兵劲旅不懈努力,才能塑造出一个民族刚毅不屈的军魂。

“守不忘战,将之任也;训练有备,兵之事也。”军队由战而生,军人为战而练。军队的职责就是打仗,一切建设、工作都围绕着提高战斗力展开。“武”的最高境界不是成王败寇而是息战止戈。鸦片战争以来我们深知战争之苦,也更加懂得能战者方能止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总主席始终把备战打仗放在强军兴军的核心地位加以强调,要求全军官兵一门心思谋打仗、聚精会神抓准备。我们要杜绝精神懈怠,高度重视战斗精神的培养,才能锻造出一只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的虎狼之师,我们要一门心思谋打仗,深刻贯彻落实习总书记提出的“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建设与我国国际地位相称、与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相适应的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真正做到关键时刻能够决战决胜,国家安全才有底数,民族复兴才有底气,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切实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历史重任。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 本文关键词:观后感,静悄悄,黎明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观后感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3973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