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

时间:2019-05-27 19:21:21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

201*年第二学期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

潘娜

一、成绩排名

本学期取得成绩是全区公办学校第6名,成绩仅仅超过113中(见附表)。努力了一年确是这样一个成绩,不能不感到失落。失望之余,只能通过反思自己,让自己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顺畅和见效。44中学47中学75中学89中学113中学东圃中学天河中学暨大附中华美中学思源中学2607173933822983185766833411867.7365.8266.776059.4262.864.2357.7450.3846.8313267548910

二、201*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教学过程总结。

201*年下学期之初,高一年级实施分层教学,1-5班理科班,6-9班文科班。1班是理重,2、3班是理次重;4、5班是理普通班。6班是文重,7、8是文普通,9班是文科生和艺术生相结合的特别班。高一历史由我和欧阳婧老师担任教学。针对学生历史知识极其缺乏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感受历史的魅力,教学之初我们定下“拓展学生历史视野,将素质教育和考试结合”的教学思想,并在对比上学期的考试成绩以后,定下本学期追赶的目标是离最近的113中学(去年此学校比我们高了仅0.3分)。在这样一种教学思想的指导下,我和欧阳婧老师在课堂通过ppt、大量的史料、《大国崛起》视频等,拓展学生的历史素养,将学生的历史知识和社会热点相结合,努力让学生将知识运用于理解社会现象。三、复习过程

本学期考试试卷要求是“70分选择题,30分问答题,考试范围涉及课本每一个主旨知识点,考试难度0.6”,这样的考试意味着考试不难,但是范围广,如果学生学习的知识点有遗漏,马上就会失分。针对这样的考试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和欧阳婧老师马上紧缩讲课时间,提前在5月上旬进入复习。复习的思路是;

1、通过选择题以点带面,让学生熟悉每一个考点。借鉴深圳宝安中学的教学经验,理科班让学生课堂上做选择题,文科班让学生课后做题,然后教师重在讲解解题思路,让学生认真听完老师讲解后,重新思考一次,再做出正确答案。这样一种训练方式,有一个突出的优点是能够逼迫学生进行思考,知识只有通过思考,才能真正掌握,才能在期末考试中以不变应万变,毕竟我们没有时间,学生没有精力穷尽所有的题目,就算穷尽所有的题目,如果不理解,还是不能牢固记忆的。

2、让学生做填空题,将要考试的点和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变成空白,让学生填写。这样是让学生加深对重点知识点的印象,主在形成“条件反射”,以应对30分的问答题。四、从考试成绩和学生的答案卷、学生的访谈分析教学和复习效果“金字塔”式的教学方式,从短期来看,提升了学生对历史课堂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积淀自己的文化素养。所以,学生喜欢这样的课堂教学,在轻松中学

习了很多从来没有了解过的文明。从长期来看,“金字塔”式教学方式是符合对高考趋势的。从我在201*年监考期间做的高考文科试卷(语文、英语、文综)来看,高考不仅考查学生的知识,而且还要考查学生文化积累,即能用所学知识思考社会问题、人类文明,需要考生有一定的迁移能力。例如语文要求学生达到的层次,第一层次考查基本字词、句法等,第二层次通过阅读,理解他人的思想情感,第三层次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有学生是怎样的层次,就能通过文如其人体现出来。英语通过阅读(包括完型填空和阅读理解、信息匹配)和写作的方式来考察单词、语法的知识,设计的内容非常广,可以涉及教育、经济、政治、西式幽默、科技等,没有广泛的中文阅读知识做背景,做起题来就增加难度。文综要求学生用基本概念,系统知识解读社会,人类文明。综上所述,高考文科的趋势,就是要求学生掌握一种社会文化,了解社会,主动适应社会,成就一个有思想、有文化的人。为何我们老师做题觉得简单,但是对我们学校的学生来说却挺纠结,有一个关键的因素就是学生知识面不宽,针对学生的知识到知识的教学,很多学生文科成绩只能提高一定层次后再也不能达到一个高度。所以,在学生高一高二可以尽量通过课堂打开学生的知识面。这种教学方式在很多中学施行,取得良好效果。我在尝试“金字塔”式的教学模式一学期,于6班初见成效,6班在没有额外多上一节课、没有课后留堂、没有做大量练习的情况下,本次期末考试的平均分为74.6,超过区平均分整整12分,并且优秀率达到0.25,超均率0.19,9班,这样一个特殊情况的班级,通过这样一种训练,也能够在短期内平均分超过区平均分3分,并有了优秀率0.07,超均率0.05。1班的学生,在没有任何训练的情况下(因为1班的课评估社团活动、英语语文竞赛、六月考试放假、电台心理辅导,1班本学期总共缺少了8节课,六月份只上了4节课,没有任何选择题训练,只是课堂知识梳理了一下)参加考试,在考试中有23个同学超过区平均分,他们回答大题也体现出对这样一种教学模式的适应,回答大题的字数虽然少,但是言简意赅,一语中的。

然而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因为重在理解,而且要求学生要能够认真听,并且是课堂上高效率的听,对自觉的学生,例如重点班的学生是非常有效的,并且素质和应试的目的都能够实现。对于缺乏学习自觉性的学生,就需要有额外的时间,所以,9班在本学期的课调整为每周3节的情况下,也可以见到成效,因为9班毕竟是全年级最弱的一个班,要有较大的成效还需要时间去铺垫和训练。但对于2、3、4、5班,这样的一种课堂缺乏实在的教学训练,确实不利于考试。2、3、4、5这四个理科班成绩不尽如人意。

考试结束后,与4、5班各个层次同学交流,我带着困惑去问了4、5班的同学,“是不是我教得差?”同学们说能在课堂上轻松听懂,但是一做题就不是很懂了。他们在也不相信自己的考试会那么差。回头翻阅理科班的答卷,问答题部分除了三张空白卷,其余的都写了内容,但是答案只是历史知识,回答的历史知识是正确的,但回答的问题与题目不相干,这证实了他们的话,他们确实有背,但因为审题不准确,以及对知识关系的不了解,所以回答起来牛头不对马嘴。但客观题的正确率来看,他们问卷上的答案都是5月份开始复习了4遍以上的世界史的内容,再回看他们的中国史,都是失分比较厉害的。说明世界历史知识在他们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因为中国史复习时间不够了,只是粗粗地过了一次,也没有习题训练,所以失分惨不忍睹。这也就说明,理科次重点班学生更应该注重训练,在强化了他们的基础,熟悉了知识以后,再讲授,考试的效果才能显现,“金字塔”式的教学只能让他们在课堂上听了,有兴趣了,但是这样一来就使得训练不足了。对普通理科班的学生,更应该注重考试而不是历史长河的了解。填空题的抄写也是需要达到一定量的,至少需要20次以上的抄写,使到他们畏惧从而愿意认真背,才能达到训练的效果。五、教学思路的调整

(一)课堂教学思路的调整

虽然不清楚自己下学期的工作安排,但是在理科重点班,我会继续推行“金字塔”式教学,积累学生的文化积淀,开拓学生的视野,让他们在高中两年的学习中,领略历史的有趣,并且能将这些所获迁移到其他学科,同时,将严格要求班里的其他17个没有超过区平均的学生。

在文科重点班和文科普通班,继续进行“金字塔”式教学,但加大对学生的考试训练,先通过各种办法,让学生掌握历史教学主旨知识,然后再做到“论从史出”,提升学生回答大题的能力,同时注意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

对普通理科班,我重在主旨知识的印刻,而且从一开学就开始滚雪球式的积累,重在考试训练,将历史的视野的开拓,用一节课来完成一个专题的开拓。(二)教学过程细节落实

1、笔记作业,在普通班里每班会有几个学生丢失作业,或总是老是换本子,以致笔记不全,可以通过学期之前准备一套完整的全书的主旨知识填空来替代笔记作业。

2、选择题作业,因为有时候赶课,没有做选择题,或者做了不及批改,下学期要坚持,尤其在放假回来以后,或者因为放假等原因冲了课以后,更要坚持。六、下学期的追赶目标

东圃中学本次考试,高了我们2.8分,人数上比我们少了近70人,虽然追赶有些难,但不是不可能,用昨天开会时领导的话:成功固然可喜,失败也有意义。只要认真对教学反思和分析,就有进步的空间。所以,高二,我们将以东圃中学作为追赶目标。七、教学申请

本学期,我共教7个班的历史,共五种层次的学生,共16节课,做高一(9)艺术班的班主任,另做区中心组成员。欧阳婧跨高一二年级,共5个班,四文一理,共16节课。我们两个都工作繁重,但人的精力毕竟有限,我们都想把工作做好做细,但工作量多了,有时理所不能及,希望学校能考虑减轻我们两个老师的工作量。

扩展阅读:201*年高一历史教学总结

201*年高一历史教学总结

我作为一名高一历史青年教师,自从201*年9月参加工作以来,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关怀下,在历史教研组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传、帮、带”帮助下,我的各方面的能力得到了提高,专业也得到了成长。这学期我担任高一3个班的历史教学工作。由于教学经验尚浅,因此,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教育理论,不断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前辈学习。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新课程的教学改革代表着中国二十一世纪教育发展的方向。自201*年秋季山西普通高中进入全国新课程实验省区,我校新课程改革在摸索中已经走过了一年的时间。新课程体系以全新的理念,从课程目标、结构、内容、评价和管理等方面所作的全方位变革,给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全面深远的影响。我校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提出八步教学法。以下对我参与高中历史新课程教学改革实践工作做一简要总结。

一、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学习实践过程中推动教师的发展与教学理念的转变。1、在学习实践中的发展:

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我积极参加省、市、区各级各类新课程培训,撰写学习笔记和总结。通过学习培训,历史教师的新课程教学理念和素养有明显提高。同时学校和历史教研组利用校本培训、公开课、集体备课讨论、自主学习、校际之间的交流研讨等形式组织历史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目标、理念、教学要求。通过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实践中提高,我的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历史课堂教学能力,专业素养都有很大提高和发展。

2、历史教师新课程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理念的转变和实践

新课程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转变教学理念。高中历史新课程阐明了课程的六个方面的理念,指明了课改的方向和要求。在高中历史新课程改革中,我在学习和教学实践中积极转变教学观念,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努力用新理念指导教学:坚持“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终身学习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化的课堂是新课程教学成功的基础;良性的、多元化的、以综合素质为目标的教学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动力;历史教学的主体功能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学中运用多样化手段和方法,力求三维目标的统一;注重教学反思。教师把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不同程度地在教学当中加以运用,初步形成了师生互动、合作探究、历史感悟、情景体验、学生主体、师生平等、民主和谐等为特点的新型课堂教学氛围。二、课程教学实践

1、以集体备课和课程整合实现课堂教学设计的优化。

面对新的教学理念和新的教材,习惯于传统教材和课堂的我,起初是惶恐不安的。设计一堂什么样的课才能符合新课程的要求,是摆在我面前的一个现实而迫切的问题。备感困惑的我和教研组其他老师在集体备课时商量讨论,互相发现优点和不足,共同设计课堂教学。集体的智慧优化了课堂教学设计,大家既是合作者,又是相互促进者,推动了新课程课堂教学发展。

2、努力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优化历史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历史课堂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努力贯彻新课程教学理念,打造精品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的意识,拓展学生的发展空间、开发学生的创造力。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教师抛弃旧的课堂教学模式,大胆创新,形成个性化教学。教学中努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不再把传递书本知识作为主要教学任务和目的,而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教学生“学”上,使学生“学会学习”。以教材为载体,让他们看到更精彩的世界,学到更广泛的知识,掌握更科学的方法,培养能力,增长才干。在教学中更多地运用双向互动的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使教学活动更多地体现民主性。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性,让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学生更多地获得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体验。教学中注重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注重学生经验、学科知识和社会发展三方面内容的整合。我在历史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充分开发一切对学生有益的历史教学资源,运用情景设置、问题探究、自主学习、课堂讨论辩论、合作学习探究等教学方法,同时利用先进的多媒体和因特网技术,开发教学课件作为历史教学的辅助,推动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和质量。

3、课堂和课外想结合,以多元化、个性化的学生历史习作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我在新课程实践过程中,注重探索学生历史习作的改革。在传统的习题练习之外,结合学生学习情况和阳泉本地实际,在课堂和课外适当布置学生完成一些多元化、个性化的历史习作,如:历史小论文,历史小报,历史漫画,研究性课题,历史遗迹的参观,本地历史的考察研究等。这些历史习作,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有助于巩固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和思维,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和能力。

4、以良性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为动力,转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追求教与学的协调发展,使同学们乐学、会学并且学实、学活。

在新课程教学过程中,原来的一份试卷来判定学生优劣的评价机制已不能适用。我们在实践中逐步建立一套有效的对学生的评价机制。

(1)每一节课都对学生的发言次数做统计,并给予相应的鼓励性等第评价(占20%);

(2)对每位学生的独到见解做统计(与教材课文不完全一致,但又符合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占10%);

(3)对每位同学做的历史习作做统计(篇数和质量,有较高质量的小习作,还要班级、年级展示、交流,(占10%);

(4)完成有适当容量和难度的历史基础知识试题测试(平时学校统一要求完成的练习、作业或考试)(占60%)。

最后按这四个方面的比例,合计出每个学生的模块历史学习成绩。实践中这样的评价比只用一份试卷为标准来衡量学生的成绩要合理、全面得多,深受学生欢迎,从而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一年的教学,我感到最大的满足是教和学之间的互动进入一个良好状态,师生间平等民主的探索与交流,推动了我教学水平的提高,同时也使学生感受到学习历史的乐趣和意义。历史学科实施新课程教学工作总结

201*年9月,辽阳县各乡镇25所中学(现24所)参加了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并选用人教版教材作为实验教科书。经过这几年的教学实践,获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是进行课程改革的重要前提

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就是要解放思想,突破传统的以教师传授知识为主,学生被动学习的教学方式,树立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主的教育新理念。为了落实新的教育理念,使新课改一开始就步入正轨,早在201*年10月末,教师学校中学部栗丙林主任就深入各中学对各校一线教师进行有关实施新课程的培训。我当时作为一名普通的历史教师参加了培训,之后还进行了交流、讨论。让我们受益非浅。之前,只是知道课程改革是必然,是趋势,却不知怎么改、改什么,培训后犹如在教学的道路上点燃了一盏明灯,给我们指明了方向。之后,历史学科教研员徐恩元老师多次到校组织听课、讲课等研讨活动,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关键是交流,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积极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而教师的角色必须由传统教学中的权威转向师生互教互学、教学相长的“平等中的首席”,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以及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传统教学观念的更新,为课程标准的实施创造了重要的前提条件。二、发挥教研导向作用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途径

为使新课改真正落到实处,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我们历史学科充分发挥教研工作的教学导向作用。集思广益,群策群力。首先采用集体备课的形式,我们作为研训人员,都有自己负责研训的学校。走下去,走进教师之间,亲自参与集体备课,具体做法是一人主讲一课,众人共同参与。对教材分析、教材运用,学法指导、教学手段、教学环节等教学全过程进行研讨、分析,这样即使个人的业务能力得到了锻炼,又使集体智慧发挥了作用。其次是通过开展大大小小的历史教学观摩,在讲课、听课、评课过程中体验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检验备课效果的得失,从中找出差距,提出改进方法,这是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观念转变的有效途径。201*年4月在首山镇一中搞的一次大规模全县历史教师参与的教学观摩,课题是《三国鼎立》,效果就特别好。再次是通过撰写教学心得体会,积累教学案例,重视案例的导向功能和教学设计等教学资料。这个途径我们主要是由一些骨干教师来完成,进而带动其他教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交流、总结、提高,从而逐步实现观念的转变。三、时刻关注教师的发展是关系课程改革成败的关键所在

随着下乡调研次数的增多和对基层教师了解的深入,让我越来越真切的认识到教师能否快速成长,对于今天的新课程改革中可以说起着决定作用。因为新课程标准实施的过程,是一个由国家课程转为教师实施课程再转为学生学得的过程,而教师是中间的桥梁、枢纽,其地位举足轻重,所以说,课改的成败,教师肩负着十分重大的历史使命。那么,课程改革对教师有哪些要求呢?首先,教师能否经受住了职业道德的考验。

在刚开始课改时,有的教师认为自己教了十几、二十几年的历史,可谓倒背如流,一味固守自己原有的上课模式。他们或是“填鸭式”、“一言堂”,不顾下边学生的反应如何,一骨脑地把课“讲”完,或是,讲的少之又少,用题海战术“狂练”,把原本教材中的大字小字面面俱到,加重了学生的负担。这样做了,还会振振有词:“我都累死了,讲得嘴丫子冒沫,你还不会,那怪谁呢?”“所有题型,我们都练到了,‘修行’就在个人了!”殊不知,新的时代需要真正意义的人才,而不是只会背几个人物、几个年代、几个事件等的读死书,死读书的“人才”,而教师只有真正认识到你的学生将如何适应现在乃至未来的社会这一层面,才能真正理解教育的重要性,并真正地热爱教育事业,与些同时,就要考虑如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等等,需要教师在掌握课程标准、驾驶教材内容的前提下,设置问题,设计思考讨论题目,并指导学生搜集、查阅、整理有关新课程内容,而这无形当中就会加大教师的工作量,花费教师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精力,倘若没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是很难担负这一教育任务的。其次,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课程标准的主导思想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并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教师要有创新意识。著名科学家钱伟长指出:没有创新精神的教师不可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学生。而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也确实如此。那些灵活的创造性使用教材、创造性使用教学方法、手段的教师,他的学生也被带到了当时的历史氛围中,兴致盎然地学习着。比如同样是讲夏商西周的文化时,涉及到日食、月食的发生、记载,有的教师依照教材或是自己描述或由学生讲解,一带而过,而有的教师此时启发几位学生走到讲台,分角色扮演太阳、月亮、地球(日食和月食的形成过程),其他学生饰演此天象出现时当时的老百姓的状态(惊恐、四处奔逃等),并及时提出问题:出现这种惊恐现象的原因?这样通过教师精心的设计、学生精彩(教师一定要坚信学生所具备的能力)的表演,这样创新的教学,打开了学生想象的心扉,也就达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目的。反之,那种千篇一律的泛讲空讲,也只能是事倍功半。再次,教师要博览群书,形成厚积薄发的文化底蕴。

当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走进新课程,参与课堂活动时,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复杂性,另外教科书的一些隐性问题含而不露也需要研究。开放性的教学使历史同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哲学、心理、科技、文化、自然、地理等学科更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而教师如果没有广泛的各领域的知识是很难师生交流、讨论合作的。比如在讲到《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中,为什么首先在意大利出现文艺复兴?涉及手工工场的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理论;经济决定政治、文化的政治理念;新航路的开辟涉及地理中的空间知识;殖民地建立后给世界带来的影响,军事侵略等等,一名教师如果没有各领域的知识是很难上好本课的。所以教师,尤其是做为一名历史教师,一定要多看书、勤思考。授以滴水,应有滴泉。第四,要有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技能。

利用多媒体教学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它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促进其积极思维,强化其记忆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虽然我们只是县内各乡镇学校,条件有限,但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及县教体局本年度加大远程教育的投入,运用电视、录像、课件制作等电化手段辅助历史教学已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因此,现代教学手段是新课程标实施必须掌握的教学技能之一。四、实施新课程标准,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一)如何理解继续与创新的关系。

历史是发展的,历史发展本身具有继承性,任何教学改革都是在吸收原有教学方式积极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这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也是我们课程改革的原则。因此,必须正确理解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初中历史课程改革,主要转变学生死记硬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倡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全过程,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新理念,但不能因为要以学生为主体就谈“讲”色变,似乎一“讲”就背离了课改精神。其实这是一种错误认识。教师自己讲,关键在于怎样讲,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的理解,有利于学生产生想象,有利于学生理想情操的熏陶,那么这样的讲述也主是无可厚非的。因此,在改变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传统教学中,要注意在批判中继承,在创新中发展,要避免东施效颦,邯郸学步。

(二)如何认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

有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理论:课程改革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但在具体操作时却不知从何处着手,或者做得还不够。奎里特说:“在课堂上,一名教师应该告诉他的学生应该怎样看世界,教师要教会学生必要的知识,点燃他们求知的火花,还要和他们并肩学习。”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理解课标精神的前提下,对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进行宏观调控,适时创设情境,点击学生灵感火花,质疑设问,激发学生发散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处于最佳状态之中。而加强学生的主体作用则要求教师在微观的课堂教学中注意培养他们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他们对书本的怀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有创意和富有个性的理解和表达,使他们积极思维、大胆发问、勤于思考、乐于探究,为今后的发展创造条件。

(三)如何处理个别与群体的差异关系

课程改革的灵魂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课程标准的实施,传统教学观念的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方法的多姿多彩,使那些天资聪慧,勤勉好学的学生有了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新感觉。他们在课堂上情绪活跃,思维敏捷,积极发问,抢答问题,个人的潜能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发挥,而大多数的学生却因受社区环境、家庭环境等客观条件的影响,局限了他们的接触资料、图片、信息等教学资料的视野,限制了他们获取历史知识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如何面对这大多数的学生,正确处理这两者之间的发展关系呢?这也是我们正在研究的问题。(四)如何衡量教学过程与考试评价的关系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课改成败与否,只有通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给予评价。而现在应试考试的评价机制,一张卷纸定成败仍然成为束缚教师主观能动性发挥的的主要原因。因此,迫切需要有一种更为科学、全面的评价机制来应用,才能更好的促进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高中生行为偏差学生个案分析

每个学生都有梦想,每个学生都想成功,但怎样才能美梦成真,实现理想呢?老师就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指航灯,垫脚石,帮助他们看的更高、更远。而成才的过程首先是学做人的过程,但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不同,所以教育必须也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采用不同的教育教学策略,这就是教育学中所阐述的“因人而异”的方针。尤其是对于存在行为偏差的学生,他们的教育转化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为他建立一个小档案,随时记录和分析教育策略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下是我对我班刘某同学的个案分析:一、个案基本资料刘某,女,高一,二、问题行为概述

1、爱表现,,平时多话,口无遮掩,与班上同学相处不佳,常话伤他人,但当同学们开她玩笑时又常生气爱哭;老师指出她的错误时顶撞老师,有抵触情绪。

2、在家到家人相处很差,与妈妈矛盾特别深,常在同学老师面前说妈妈的不是,在家不做务,问妈妈要钱时也不直接问,而是通过妹妹作为中介完成。

3、对人的看法或看问题很偏激,把他人想得坏到极点。但自我认识很低。三、背景资料及分析1、心理特质

(1)外向、好动,交友广泛

(2)在同学中喜欢引人注意和好出风头(3)急躁,有时难以控制(4)自我反省能力差2、家庭状况

有个妹妹,父亲曾经当过老师,现在广东打工,工资收入一般,去年因车祸而无法给家里提供经济反而给妻子负担加重;母亲现住在沙埔,工作收入不高,勉强供俩姐妹读书吃用。

家人对刘某的成长应该是关心的,每次的家长会后与她妈妈聊天过程中都能体现出她对她成绩的担忧,并经常询问在校表现。对于老师的反馈能及时教育子女,但由于母亲的生活负担较重以及父亲的不在身边,家长无力也无暇顾及刘某,虽离外婆家比较近,但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她根本不听他们的劝说教导,家长对刘的教育是有心而无力,母亲有时甚至表示不想再认这个女儿。3、学校状况

初三时曾经补习过一年,刚进入我班时是成绩第二名,学习劲头是有,但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而且很情绪化,常因一些小事而无法学习。因此现在学习成绩落到中下位置,对某些科目已经是不知道如何补救了。

造成差生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也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仅就差生的外在表现和行为特点进行诊断教育是不够的,因此我觉得还得从心理方面着手研究,特别是初入高中的学生,由于青春期成长危机和长期的学习困难和失败,使得他们在学习动机和态度、学习习惯、人格适应及学习技能等方面产生诸多障碍和困扰,从而造成心理偏差,并通过思想品德、学业成绩和行为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像我班刘同学就是属于个性心理偏激型差生个性刚强、好动、暴躁、易怒、好胜心强。

具体特点:怀疑、刚愎、固执己见,通常自以为是、自视甚高;较武断、冲动、激进;而且急躁易怒、缺乏自制力;对人对物看法偏激,心理不健康。

这类差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思想狭隘,偏激。感情易冲动,自我控制能力差。在自负的外表里潜藏着较重的自卑心理;并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不当,父母没有注重日常对子女的教诲,没有帮助她们道德行为和人生观的正确引导。使得她把所有认为不对的人或事没有个正确的态度与认识。

通过这些心理方面的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有效的抓住教育突破口,找出问题的关键所在。刚开始接触周刘同学时我也做了不少细致的工作,比如引导她多体谅妈妈的艰辛,在与同学闹别扭时多站在同学角度去看问题等,但效果都不太明显,有时往往事与愿违,好心办坏事。原来我们并不真正了解这些学生的个性特点,后来我借助了心理学上的有关知识,在做思想工作,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时,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并没能完全让她转变过来。四、辅导措施1、晓之以理

帮助刘某了解自身思想品德状况同社会要求之间的差距,启发她认识自己接受教育影响,实现思想转化的需要,从而产生接受教育和进行自我教育的内在动力。通过摆事实,将道理,帮助她理解和掌握社会要求的思想观念和行为规范,分清是非善恶,明白事理,提高思想品德认识。2、动之以情

具体的说就是要真诚地尊重、信任、关怀她,不管他犯了什么错误,都首先应该尊重她的人格,从而实现情感沟通,防止和消除她在心理上的隔阂和障碍。3、树之以信

指出她的爱表现,爱出风头的心理原因,这是青春期的正常现象,但怎么把握适当的度是关键,在什么地方表现,怎么表现很重要,要想得到大家的尊重靠的是自己的实力。比如可以在搞班级活动时多给她发挥自己能力的机会,并积极支持她的合理想法,在同学中树立她的新形象,也能给她自信心。4、导之以行

向她提出明确的行为要求,并说明要接受老师和父母的监督,给她制度和环境的约束。指导行为方式,使她掌握完成任务所必须的技能、方式和方法,明确如何正确有效地调节和控制自己的行为,使她从“他律”向“自律”转变。

其实现在中学生中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心理问题,这些心理的问题既影响中学生健康个性的建立,也妨碍他们的社会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他们的学习、行为、生活能力的发展受到阻碍。所以作为教师要懂得学生在这一时期所存在的成长危机和心理矛盾,使用恰当的教育教学方法,避免这些学生形成更加严重的学习、个性和行为等方面的偏差,从而全面转化差生。城镇普通高中学生心理典型个案分析

由于现行的教育体制,高中分层教学编班,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可能在一个班内接受教育。加上不同的家庭教育环境,学生不同的性格、行为习惯,每个班都会产生个别跟不上班级整体水平的后进生。这些学生经常受同伴的歧视,挨老师的批评,甚至受家长的打骂。他们总是躲避着别人的指责、轻视的目光,小心地维护着自己仅有的一点自尊,压抑着内心的情感,不敢主动与伙伴、老师、家长交往,不敢说出内心的渴求与希望。但另一方面,他们又渴望同学的理解,老师的帮助,家长的呵护。这就形成了后进生敏感、多疑、封闭、自卑的心理特征,也导致这些后进生无法正常地进行人际交往,缺乏交往的勇气与自信。因此,在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自信心、克服自卑心理这一实验中,我着重观察并研究我校慢班的一个后进生李××的交往和学习心理特征,并对他进行切实可行的心理辅导,增强其交往和学习的自信心,引导他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她身心的健康发展,并以此促进他学习成绩的提高。

学生李××,男,17岁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该生性格倔强,不爱与他人交往、不爱活动。学习态度较差,经常旷课、不做作业。读高一时,曾因到营业性网吧上网、在宿舍赌博受到学校处分。该生经常违反校纪校规,不接受老师批评教育,常与老师顶撞。一、跟踪调查学生具体原因

调查1:该生家庭条件好,在读初中时学习成绩优秀,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进入高中第一个学期时父母离婚,跟随父亲生活,父亲对他期望过高,但关心很少。学习成绩逐渐下降。与班上同学关系处理较差,不爱好参加学校各种活动。

调查2:该生在家与养母关系紧张,养母已把他看“扁”,父亲见他学习成绩下降,对他态度冷谈。时间长了他生母很想接近他、想念他,但他父亲不同意。他亲生母亲只能偶尔见一次,母亲见一次就过于宠爱一次。由此他对父亲和养母产生了较强的逆反心理,常常话不到一处,个人生活环境十分忧郁。调查3:通过与该生多次个别谈心、交流,发现该生避而不谈自己家庭的事,同时多次出现“无所谓,反正我是差生,习惯了”等自我厌弃的话语,在交谈过程中,该生表现也较随便,显示出“毫不在乎”的样子。二、分析:

该生由于家庭生活的变故,出现了心理异常情况;由于缺乏同龄学生所拥有的亲情关爱,加之其养母将其看“扁”,父亲对他冷谈,亲生母亲又另有她家,该生已由心理上的孤独感、冷漠感,逐渐发展到自我怨恨感,并外泄为异常行为。应从消除他原有的异常心理,帮助他通过新的生活体验入手,去逐渐重新感知、认知和把握自己。三、操作

1、我作为学校政教处主任通过主动与他进行“交心”,以爱心关心他、了解他、帮助他,与他建立师生间教育信任的心理基础。向他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任何一个人没有天生的好坏之分,在学生时代,老师也写过检讨、也爱批平过,有时也受过委曲。你在我面前,就像一张白纸,你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老师表明你是什么样的学生!我不问你过去犯过什么样的错误,我只相信现在。我会用自己的眼光来判断,希望你展现在我面前的是一个崭新的自我。通过多次接近,由相识到相知,彼此信任,建立了较为巩固的师生情感,也体现了老师和学校对他的关心。

2、通过集体生活中的积极关注,帮助其走出自我“冷漠心理”的误区,培养他的信心,发展其与其他学生之间的合作及情谊,提高他对自我成长的关注热情。初进班级时,他与班集体“绝缘”,对班级活动漠不关心。但我从他的作业中,发觉他写字很不错,字体工整大方、笔画有力,于是就安排他进了班级黑板报宣传小组,并及时肯定了他的成功,并将自己的摘抄本(名人名言)借给他,由他选择寄语的内容,建议他也每天摘抄一条,他看到了自己的劳动成果。从此他开始接近同学,走近集体,并被集体所融纳,集体观念和荣誉感不断地增强。

3、帮助其与养母建立起“亲合”的母子关系,改变其自我审视的角度,淡化其“自我怨恨”意识,使其对生活充满新的期待与追求。每次与他谈心,他总是避而不谈自己家庭的事。养母改变对他偏见、“看扁”的态度,不把其当亲生儿子看待,使他渴望得到家庭温暖的心理“雪上加霜”。每当父亲与养母为此而吵架时,他就采用躲避方式离开了家庭。幼稚的人生观和孤独自卑的心理使他在闲荡中走向了网吧,上网成瘾,结识了几位游手好闲的社会不良青年,开始了抽烟、喝\u由于学科与应试教育的原因,高中历史教学遭遇到很多尴尬。人的学习不可能不受外界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许多人学习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能实用的就学,要高考的就学,其它的马虎过去就行了,这是影响历史教学的大环境。对于历史老师而言,历史教学是一种挑战,因为一方面学生、家长以及学校社会各方面对历史不重视,另一方面对于选择理科的学生来说,他们要进行历史学业水平测试,而对于文科学生,历史又是必选的选修课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历史老师将何去何从,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能从容面对考试呢?该怎样既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又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呢?很多教育界的同仁在这方面都做了研究,获得了很多可喜的成就。本人经过几年的历史教学,一直致力与此,在这里有点教学方面的心得,希望不致贻笑大方。

为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同行们提出众多方案,试之卓有成效。这其中我较喜爱利用图片教学。利用图片教学有很多人已尝试过,我所尝试的是:利用网络获取图片,图片教学与问题教学相联系,导入新课,讲解新课,完成教学内容。

一、高中历史教学应重视图片与问题教学相结合

第一、插图中具有隐形知识

图片形象生动地强调史实的重要,减少了课本的冗长文字表述,因而也造成了学生所忽视的隐形知识。我们在进行历史学科的教学中,要注意隐形知识点的挖掘和掌握。如隐形于彩图中的《自由引导人民》,就反映了法国七月革命;“大总统誓词”中的民国元年,就是指1912年。再比如,“元朝疆域图”和“漕运图”上,都明白告诉人们由于水患,黄河改道入淮的史实。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图片型试题频频出现在高考历史试卷上。

第二、图片可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美国图论学者哈拉里有句名言:“千言万语不及一张图”。其用意在于强调形象化的重要性。历史图片是史实某一瞬间的再现,它以具体形象,给学生形成历史观念,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记忆,是一种特殊的信息形式。通过历史图片,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历史图片能更迅速、更准确、更逼真地反映历史,使历史教学更生动、更形象、更直观,它以多种方式剌激学生的大脑,能把已逝去的历史现象有血有肉的复现出来,从而加深学生的印象,增强记忆的效果。直观性教学是教学活动的一条重要原则。早在17世纪,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便从理论上论证了直观性教学原则,他宣称直观性是教学的一条金科玉律,认为:“只要有可能,应该用感觉去接受一切东西。”例如,讲述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看彩色图片《自由引导人民》。这幅油画是19世纪法国著名画家德拉克瓦描绘七月革命时街垒斗争的情景。在七月革命日的日子里,德拉克瓦亲眼目睹了法国人民为推翻复辟王朝所进行的英勇斗争。为了将这激动人心的一幕表现出来,他画了一百多幅草图,然后加以综合,终于完成了巨幅油画《自由引导人民》(又名《1830年7月27日》)。这幅油画采用的是象征和写实的手法,画中硝烟迷漫,一位妇女左手持枪,右手高举着象征自由、平等、博爱的蓝、白、红三色旗,正在召唤着起义者冲锋陷阵。这位妇女既象征着自由女神,又是起义者的真实写照。她的前方,横卧着许多尸体,她的后面,跟随着一群冲锋的战士,整幅面面惊心动魄,令人震撼。从画面中,学生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法国人民追求自由,勇于献身的精神,由此而加深对法国七月革命的理解。第三,问题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历史新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己探究;提倡以学生自主学习为核心,以学生学会学习,主动发展为目的。要达到这样的结果,教师就要把课堂让给学生,给学生提供动手动脑实践的空间。

我们可以以问题作为驱动力,使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历史学习活动的中心要点。让知识的内在联系,组成“问题”的阶梯,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质疑氛围,并引入激励机制,鼓励学生在“疑”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问题为中心的历史新课程是从解决或了解一个问题开始的,它要求历史教师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给学生提出问题和研究问题的自由;而且要具有一定限度内的选择性,让学生在自由收集的信息资料并进行必要的分析、研究、分享、总结的基础上,将依据获得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策略,在及时修正、自我反思和自我评判中引导“疑”的升华。而学生在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过程中,也要养成自己提出问题并且自己解决的能力。

图片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不仅可以加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习更易理解和记忆,引起学生兴趣。这样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能激发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上历史课不仅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乐趣,对于老师来说也是一件乐事。二、个案分析

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第三单元第五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这一课为例,课标要求学生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本课内容比较枯燥,为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入新课后,多媒体课件打出两张图片,一张是“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另一张是“今日商品任挑选”。首先,我请学生看第一张图片,先让学生自己描述讲解插图,我加以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启发思维,增强学生的读图、分析图片的能力。学生们在生活中从未见过这种现象,异口同声地问,为何“过去购物要凭票抢购”?我让他们结合本课第一小段内容来回答他们心中的疑惑。学生们显得很感兴趣,很快在书上找到了答案:因为计划经济体制的僵化,影响了人们的生产积极性,束缚生产力的发展,导致商品供应的不足。然后我又让学生分析第二张图片,结合书本内容回答我提出的问题:为何“今日商品任挑选”?学生们抢着回答,是因为改革开放后,我国逐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商品日益丰富。

再让学生看一张图片“中共十四大”,受到了启发的学生主动提出问题: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有何关系?然后学生自己阅读书中相关内容,找出答案:1992年,中共十四大指出,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此时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历史纵横了解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过程。这样学生就可以很容易地掌握这一节中一个很重要的知识点。之后,我又问,“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今日商品任挑选’,党和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措施?”

接着,我让学生比较两张图片,回答“这两张图片各自代表了什么样的经济体制,这两种体制有何本质区别?”

同学们很快就知道了,这两种体制分别代表计划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两者的最主要的区别在于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计划经济体制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为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则以市场配置资源为主。我趁热打铁,“那么市场是不是万能的?”由此学生得出,我国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同时,也要注意加强和改善国家的宏观调控。

最后,引导学生由图片“今日商品任挑选”可知由于市场经济的推动,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请同学根据图片分析讨论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

就这样,我用三幅图片,加上师生所提出的问题,不仅圆满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还调动起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并且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掌握得很好。也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由此例可以看出,图片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主要涉及两方面的内容。

首先,教师指导学生阅读图片及说明文字,创设出良好的问题情境,思考问答题或者用简洁语言、描述插图内容,发现其内涵,从而培养学生阅读、想象、历史思维等各方面能力。这样能将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已经分散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从而使得提出的问题容易受到学生注意力的关注,有利于加快学生的思考和解题速度。依靠问题教学法与图片教学法,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同时可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记忆,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的提高大有裨益。

第二,培养学生自己分析图片,并根据图片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可以加强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更重要的是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过在图片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要注意一些问题。首先对图片的选择十分重要。要视图片在教材中所起的作用来灵活地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紧扣课文,大胆取舍,避免走入两个极端:忽视图片教学或图片教学方法单一;或者花大量时间讲解插图,削弱正文部分的讲解。二是弄清图意,准确讲解,力求生动具体。三是看图及时,因势利导,启发思维等。而提出的问题要注意紧扣教学内容,与图片相关。科学地设计问题,问题要从易到难、层次分明,符合学生的认知心理。问题要具有实用性、针对性和综合性,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恰当地提出问题,可以通过学生独立思考、回答来解决;也可以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来解决;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概括、归纳,最后由其中一个或几个成员发言来进行;甚至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辩论来进行。但是,这里强调明确解决问题,并不等于任何问题都必须得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而是学生对于该问题所存在的疑惑得以解除,至于得出的结论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只要符合客观事实就行。另外,学生提问题也要加以引导,有的学生会提一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引起全班哄笑,虽说会活跃课堂气氛,但这种现象要加以控制,否则会引起课堂纪律混乱。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历史必修Ⅱ人民教育出版社

2.高中优秀教案历史必修Ⅱ任志鸿主编

3.普通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

4.浅谈历史课本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徐祥连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5.(历史)问题教学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运用李明中华管理学习网

江苏省初中历史教学及师资情况的调查报告

受江苏省教育厅委托,本课题组承担了“历史学教育专业以培养初中教师为目标的课程体系研究及教材建设”的研究任务。为了很好地完成这项研究,我们首先对江苏省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及师资情况进行了调查,以便做到心中有数,努力从实际出发,制定好二十一世纪初中历史教师的培养目标和计划,并进行相应的教材建设。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并就一些主要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调查方法

这次调查,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集体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关于问卷调查,我们设计了两份调查表,一份以初中历史教师个人为对象,另一份以有初中历史教学的学校为对象。调查对象虽有所不同,但中心问题是一致的,即初中历史教学情况和师资队伍情况。两种问卷调查表,我们共发出400份,以个人为对象的收回183份,以学校为对象的收回142份,有效回收率分别为45.75%和37.25%。在样本的选择上,我们采用了类型抽样的方法。以历史教师个人为对象的调查中,44.81%的教师来自市县级学校,51.91%的教师来自农村。其中男性88人,占48.08%;女性94人,占51.37%。属于省重点中学的有36人,占19.67%;市重点中学的有22人,占12.02%;非重点中学的有114人,占62.30%;职业学校有3人,占1.84%;另有一些厂矿子弟中学的教师,共8人,占4.37%。在以学校为对象的调查中,被调查的市县级学校是63所,占44.37%;农村学校为74所,占52.11%;其它类型的学校5所,占3.52%。而在这些学校中,省重点中学有20所,占14.08%;市重点中学为21所,占14.80%;其它都是非重点中学,共101所,占71.12%。上述情况表明,在样本的选择中,性别比、城乡比、重点学校与非重点学校比都是比较符合江苏省当前的实际情况的,因此,本次调查的样本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另外,为了弥补问卷调查的不足,我们又邀请了部分南京地区的初中历史教师开了两次座谈会,并利用全省历史专科升本科的函授生(他们大多数为初中历史教师,少数是高中历史教师)在我校进修学习的机会,按年级分别召开了三次座谈会,充分听取了他们的意见,丰富了问卷调查的内容。根据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资料,我们又进行了综合统计和分析,写出了这份调查报告。

二、调查内容

我们这次调查,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共有36个大项,84个小项。现先将初中历史教学方面的情况报告如下,然后报告师资方面的情况,最后再就一些重要问题谈谈我们的看法。

(一)关于江苏省目前初中历史教学方面的情况1.历史教学在全校教学中的地位。

①认为地位很高的学校,0所,占被调查学校总数0%;

②认为与语文、数学平等的学校,12所,占被调查学校总数6.35%;③认为地位很低的学校,165所,占被调查学校总数90.16%;④未答的学校,6所,占被调查学校总数3.28%。

上列情况表明,历史课教学在各校普遍没有得到重视,在90%以上的学校都处于很低的地位。更有甚者,一些农村中学,课表上虽然也列了历史课,但实际上却被语文、数学等主课侵占了。据我们在座谈会上得到的信息,城市中学历史课地位虽然低,但还能正常开课;而农村中学,苏北一些地区竟有80%左右的学校不上历史课;即使情况好一点的地区,不开课率也达50%。只有连云港市所属四县,在将历史列入中考必考科目后,情况才有所好转。

2.所在学校领导对历史教学的态度。①很重视,0,占被调查学校总数0%;②重视,22,占被调查学校总数12.29%;③不重视,114,占被调查学校总数63.68%;④很不重视,43,占被调查学校总数24.03%。

历史课在学校中地位很低,因素固然很多,但领导不重视却是重要原因。而且这种不重视带有相当的普遍性,非重点中学不重视(据我们调查统计,不重视者占87.71%),重点中学也不重视(其中省重点中学不重视者为83.33%,市重点中学不重视者占77.27%)。这些学校领导之所以不重视历史课,除了受应试教育(因为中考不考历史)的影响外,更主要的是对历史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以为是可有可无的课,因而在安排教学时间、教学人员及教学设备等各方面都不够重视。

3.历史教师兼课情况。

由于学校领导不重视历史课,因此有相当一部分学校不设专任历史教师,而由其它学科教师兼任;与其相反,又有不少学校将优秀的历史教师调离专业岗位,让他们去改教语文、政治乃至外语等课程,或者兼教其它课程,使他们一心二用,不能很好地搞好历史教学。这两种兼职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实质上都反映了学校领导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下面是我们调查的历史教师兼课的有关情况:

①兼课者,4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3.50%;②其中兼一门课者,29人,占兼课者的67.44%;③其中兼二门课者,11人,占兼课者的25.58%;④其中兼三门课者,3人,占兼课者的6.98%。4.多媒体教学手段使用情况。

由于学校领导大多不重视历史课教学,因此能显著提高教学质量的多媒体教教学设备往往不予添置;即使有了这方面的设备,也较少有机会安排给历史课使用。下面的调查数字就反映了这一方面的现实情况。

①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者,1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7.65%;②偶尔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者,6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6.61%;③没有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者,9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3.01%;④未答者,5人,占被调查者总数的2.73%。5.学校订阅历史教学类期刊情况。

由于学校领导对历史教学重视不够,所以订阅历史教学类期刊也不多,约有半数以上学校不订或只订一二种,这对吸收全国优秀历史教学经验、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是很不利的。请看以下统计数字:

①不订阅历史教学期刊的学校,11所,占被调查总数的7.75%;②订阅1-2种历史教学期刊的学校,62所,占被调查总数的43.66%;③订阅3-4种历史教学期刊的学校,52所,占被调查总数的36.62%;④订阅5-6种历史教学期刊的学校,13所,占被调查总数的9.15%;⑤未答者,4所,占被调查总数的2.82%。6.历史教学挂图购置情况。

历史教学中,除了使学生要有明确的时间概念外,还要有清晰的空间概念,而要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就需要经常利用各种历史教学挂图。因此,历史教学挂图的购置与否,也很能反映这个学校对历史教学的重视情况。遗憾的是,我省至今还有不少中学没有购置挂图,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请看下面的统计数据。

①历史教学挂图完整的学校,15所,占被调查总数的10.56%;②历史教学挂图基本完整的学校,78所,占被调查总数的54.93%;③几乎没有历史教学挂图的学校,40所,占被调查总数的28.17%;④根本没有历史教学挂图的学校,4所,占被调查总数的2.82%;⑤未答者,5所,占被调查总数的3.52%。7.初中历史教师教研活动情况。

由于学校领导对历史教学不重视,能开展正常教研活动的学校也不多。如按每周一次属正常开展教研活动的话,那么这样的学校只有1/3左右。请看以下的统计:

①每周一次教研活动,42所,占被调查总数的29.58%;②每周二次教研活动,8所,占被调查总数的5.63%;③每月1-2次教研活动,45所,占被调查总数的31.62%;④每学校1-4次教研活动,20所,占被调查总数的14.08%;⑤不定期开展教研活动,16所,占被调查总数的11.27%;⑥未答者,11所,占被调查总数的7.82%。

8.对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新成果、新动态的了解情况。

由于普遍存在对历史教学不够重视的现象,因而上自学校领导,下至普通教师,对中学历史教学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都很少关注,这对提高中学历史教学水平也是不利的。请看下列数据:

①对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新动态、新成果非常了解,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28%;②对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新动态、新成果比较了解,6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3.88%;③偶尔关注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新动态、新成果,9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9.18%;④不了解中学历史教学研究新动态、新成果,1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0.38%;⑤未答者,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28%。9.对历史研究方面杂志的订阅情况。

由于对历史教学的普遍不重视,因此许多学校不订阅历史研究方面的杂志。一些中学历史教师也认为,历史研究的成果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不大,这也是一种错误的想法。鉴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许多学校几乎没有历史研究方面的杂志,教师也很少翻阅这方面的文章,这都影响了中学历史教学及历史研究水平的提高。请看下列统计:杂志名称历史研究订购并经常看20人10.93%8人世界历史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平均百分比4.37%6人3.28%6人3.28%5.47%未订购但经常看18人9.84%8人4.37%6人3.28%5人2.73%5.55%偶尔翻阅50人27.32%30人16.39%26人14.21%28人15.30%18.30%从未看过41人22.40%62人33.88%69人37.70%68人37.16%32.78%未回答者54人29.51%75人40.99%76人41.53%76人41.53%38.39%由上表中的平均百分比可以看出,只有5.47%的教师订购并经常阅读历史研究方面的杂志,而从未看过的倒占有32.78%的人数,这是很能说明问题的数字。另有38.39%的人对这个问题未作回答,其中不阅读的人恐怕也是多数。

10.乡土历史教育情况。

乡土历史教育是中学历史教学的重要内容。前苏联教育家加里宁曾经说过:“关于爱国主义教育,是从深入认识自己的家乡开始的。”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因为人们的爱国主义思想往往是从热爱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发展而来的。所以,乡土历史教育绝不是可有可无的事。但由于许多学校领导对历史教学不重视,对乡土历史教育更不重视,约有半数的中学根本就没有设置这类课程。请看下列调查数据:

①设置乡土历史课的学校,76所,占被调查总数的53.52%;②没有设置乡土历史课的学校,62所,占被调查总数的43.66%;③未答者,4所,占被调查总数的2.82%。11.历史教师备课情况。

尽管历史教学在中学地位很低,领导又不重视,但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还是恪尽职守,认真备课,努力搞好教学工作。请看下列关于备课情况的调查:

①从不备课者,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0%;

②不系统备课、只在上课前看几分钟者,1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46%;③每学期开学前集中备课者,1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56%;④每节课前都认真备课者,15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81.97;⑤未答者,1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01%。12.历史教师布置及批改作业情况。

与大多数历史教师都能认真备课一样,许多教师对历史作业的布置和批改也是认真的。这也体现了他们对教学认真负责的态度。请看下列数据:

①每节课后都布置作业,6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3.33%;②经常布置作业,7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0.44%;③偶尔布置作业,3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8.03%;④从不布置作业,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37%;⑤未答者,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83%。13.历史教学获奖情况。

虽然历史教学在学校地位不高,领导又不重视,但由于广大历史教师的努力,还是做出了许多成绩,并有相当一部分教师获得了奖励。不过,省级以上的获奖不多,这又说明:一方面广大历史教师还要继续努力,以创造更好的成绩来获得高级别奖励;另一方面也说明,各级领导也要真正重视历史教学,提高它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充分调动广大历史教师的积极性,鼓励他们作出更好的成绩。关于获奖情况,可见下列统计:

①获校级奖,7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8.80%;②获市级奖,5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2.24%;③获省级奖,1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7.65%;④获国家奖,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0%。

从上述13项调查情况来看,我省目前的初中历史教学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大多数历史教师都能认真教学,但因为这门课程在学校的地位较低,领导又不重视,因而许多教师积极性不高,所以总体教学情况并不理想。而许多农村中学停开或变相停开历史课,置国家教委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于不顾,更是十分令人担忧,应当引起省教委的高度重视。

(二)关于江苏省目前初中历史教学人员的情况

初中历史教学情况的好坏,水平的高低,虽然与多方面的因素有关,但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如何,却是个关键因素。那末,目前我省初中历史教学人员的情况又是如何呢?我们调查的虽然只有142所中学,但由于样本分布的范围较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反映的情况基本上还是真实的。请看下列各条:

1.各中学拥有初中学生及历史教师情况。

在我们调查的142所中学中,共有初中学生109199名,平均每校约为769人;而这142所中学中,历史教师总数则为577人,平均每校为4人。按上述师生数计算,可以得出大约每192名初中学生拥有一位历史教师。从总体情况来看,这个师生比还是比较适中的。但各校情况差异较大,有的学校只有一位历史教师,难以开展教研活动;甚至还有几所中学至今尚无专职历史教师,更是令人难以置信。而个别学校历史教师又多达10人以上,恐怕又会造成人才资源的浪费。这个情况,应当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请看下列数据:

①历史教师在4人及4人以下的学校,123所,占被调查总数的86.60%;②历史教师在5至8人的学校,17所,占被调查总数的12.00%;③历史教师在9至10人的学校,1所,占被调查总数的0.7%;④历史教师在10人以上的学校,1所,占被调查总数的0.7%。2.初中历史教师的性别构成。

①男性:8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8.08%;②女性:9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1.37%;③未答: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0.55%。

上列统计数据表明,女性历史教师已占多数,比男性历史教师高出3个百分点。而根据江苏省各师范院校历史系近几年的招生情况来看,女生入学数已达50-60%,所以女性历史教师今后还有进一步增加的可能。

3.初中历史教师年龄构成。

①30岁以下:9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1.37%;②30-40岁:7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0.44%;③40-50岁: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92%;④50岁以上: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0.55%;⑤未答者: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72%。

目前初中历史教师绝大多数都是中青年,他们在学校任教的时间还有20-30年,因此目前各师范院校不宜扩大历史专业的招生规模,否则将会出现人员过剩现象。

4.初中历史教师文化程度情况。

①高中及高中以下: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64%;②大专文化水平:10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5.74%;③本科文化水平:7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8.80%;④研究生文化水平: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64%;⑤未答者: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18%。

由上可见,目前我省初中历史教师的2/3是大专文化水平,距省教委“初中教师要全部达到本科水平”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必须加快本科化步伐,采取多种形式来实现这一目标。

5.初中历史教师专业构成。

①历史专业毕业:17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97.27%;②非历史专业毕业: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73%。

这一情况虽然较好,但仍有少数非历史专业的教师在从事历史教学工作,这对教学水平的提高是有一定影响的。

6.初中历史教师教龄情况。

①教龄5年以下:7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7.93%;②教龄5-10年:9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4.72%;③教龄10-20年:5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2.26%;④教龄20-30年:2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9.43%;⑤教龄30年以上:15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66%。

我省历史教师教龄大多不长,约有2/3的人在10年以下,他们还需要进一步学习,并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逐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7.初中历史教师职称构成。

①特级教师:1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17%;②一级教师:8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7.93%;③二级教师:10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5.69%;④尚未定级:2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1.21%。

按照大多数教师教龄不满10年的情况来看,约半数以上教师的职称在二级或二级以下,是比较符合正常的晋升规律的。但特级教师的人数在初中部似乎少了些。由于这些教师都是学科带头人,对初中历史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很重要的作用,因此今后应注意选拔和培养。

8.初中历史教师工资水平。

①300-500元:2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5.85%;②500-700元:10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54.64%;③700-900元:4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3.50%;④900-1100元: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28%;⑤1100元以上: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09%;⑥未答者: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64%。

上述数字表明,有70.49%初中历史教师的工资在700元以下。根据最近召开的江苏省人大公布的数据,1998年我省城镇人均收入已达6018元。如单按职工个人收入计算,当在每月800元以上。相比较而言,初中历史教师的工资还是比较低的。

9.初中历史教师进修情况。

①进修研究生学历:1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41%;②进修本科学历:9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2.82%;③进修大专学历:11人,占被调查总数的7.05%;④进修中师学历: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92%;⑤没有进修的:3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1.80%。

从上述统计来看,有2/3以上的初中历史教师正在进修本科或本科以上学历,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但仍有30.27%的教师因各种原因没有进修,或进修的还是本科以下的学历。有关部门应督促他们,并努力创造条件使他们能获得进修的机会。

10.初中历史教师发表论文情况。

①在校级刊物上发表:64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5.07%;②在县级刊物上发表:6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7.81%;③在省级刊物上发表:2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6.20%;④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7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93%。

从上述情况看,初中历史教师科研水平不高,成果不多,今后应加强对这方面的指导和鼓励。11.初中历史教师是否喜爱历史教学工作。①非常喜爱: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28%;②喜爱:9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9.18%;③无所谓:7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9.90%;④不喜爱:6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28%;⑤很讨厌: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0%;⑥未答者: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36%。

上述统计表明,中学历史教师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只有一半左右的人喜爱,而有43.18%的教师抱着无所谓或不喜爱的态度,应该说这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因为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如果连喜爱都谈不上,那末,显而易见,要将这项工作做好是不大可能的。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情况,座谈会上大家一致认为,历史课在中学地位低、领导不重视是主要原因。

12.选择中学历史教师这个职业的原因。①热爱这项工作:13人,占被调查总数的7.10%;

②没办法,大学里学的是这个专业:38人,占被调查总数的20.76%;③工作轻松: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92%;④待遇较好: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0%;⑤比较稳定:9人,占被调查总数的4.92%;

⑥我没有选择它,是领导安排的:2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10.93%;⑦如有更好的机会,我会放弃这个工作1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56%;⑧其它原因:12人,占被调查总数的6.56%;

门通史课与中学所学相比,只是在知识内容上有所扩充,深度上略有提高,而大部分内容与中学相同,因而感觉收效不大。有部分中学教师甚至认为两门通史课不开也可以,还不如将时间省下来多开一些带有提高性、研究性的选修课。但大部分老师认为两门通史还是应该开,中学所学毕竟只是最基础的内容。不过,这些老师也⑨未答者:70人,占被调查总数的38.25%。

从选择职业这个角度来看,真正热爱并主动选择中学历史教师这个职业的人不多,只占7.10%,而大多数人是出于无奈。这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另外,有70人未回答这个问题,大概也是出于一种复杂和矛盾的心理。与上列“你是否喜爱你所从事的工作”一样,之所以会出现很多人不愿意从事中学历史教师这项工作,与这门课程在中学地位低、领导又不重视是有密切关系的。

从上述12项调查情况来看,我省初中历史教师队伍比较年青,有上进精神,但总体素质不太高,思想也不大稳定,工资水平又较低,因此,要搞好中学历史学科建设和教学工作,必须提高这支队伍的素质,改善他们的待遇,认真做好他们的思想工作。而要做好这些工作,关键的一个前提,是各级领导乃至整个社会,首先应重视历史教学工作,给它以应有的地位。最近,江泽民总书记又一次号召大家要学习历史,我们真诚地希望各级领导带头学习历史,重视历史教学工作,为开创中学历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做出自己的贡献。

(三)改进大学师资培养工作,努力塑造新一代中学历史教师

在问卷调查及座谈会上,我们还就如何改进师范院校的教学工作,以培养21世纪所需要的新型中学历史教师等主要问题征询了大家的意见,归纳起来,大致有如下几个方面:

1.师范院校历史系课程的设置。

大家认为,目前师范院校历史系课程的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一是与当前中学新教材相脱节,包括观念和内容都有许多相当陈旧的地方;二是过分强调了专业性,所开课程的面比较窄,因而学生的知识面不够宽广,理论性也不强,不但难以适应当前的中学历史教学,更难适应21世纪的中学历史教学。为此,大家建议:一要尽快更新大学课程和教材,吸纳新的史学研究成果,补充文化史、风俗史、科技史等方面的内容;二要拓宽整个课程体系的基础,文学、艺术、哲学、美学、考古、文物、宗教、医学等都应列为基础课程,外语和电脑应成为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本领的重要工具性课程。另外,大家还指出,以前对实践性课程重视不够,应予以加强。这里所说的实践性课程,不但包括教学工作的见习和实习,还应包括外出参观考察各种历史名胜古迹、向社会作各种历史调查,以及用历史知识为社会服务等等。这样做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增强实际工作的能力。

2.对两门通史课如何教学的意见。

师范院校历史系的学生,在长达四年的时间里,中国通史、世界通史是最主要的课程,学习时间长达2.5年。这两门课程教学的好坏,对中学历史教师基本素质的培养关系甚大。在调查中,大家认为:以前师范院校两认为,像以前那样上通史课,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建议将两门通史课改为“中国通史研究专题”和“世界通史研究专题”,每门课都可以由几位老师共同担任,讲课的顺序仍可按历史发展为序,但已经学过的内容就不要再作简单的重复,老师应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向学生作系统的、提高性的阐述,还可以就一些热点问题、难点问题组织大家共同讨论,共同提高。这样不但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理论水平,而且在把握历史发展规律性方面会更有成效。”

3.关于教学实习问题。

调查中,教师们普遍反映在校期间教学实习时间太短,而且时间安排上不合理。到目前为止,师范院校大多将教学实习安排在最后一学期,专科为四周,本科为八周,去掉进校后的准备和最后的总结,真正在课堂上讲课只有2-6周;有些中学因实习人数较多,二人同上一班之课,则讲课时间只有1-3周。历史课一般中学都只安排每周二节,所以一位实习生在整个实习期间大约只能上6-12节课。有许多教师说,他们以前到中学实习,才刚刚入门,实习就结束了,根本不可能探索到中学历史教学的真谛。到了工作岗位。大约还要经过1-2年的实践,才能初步掌握中学历史教学的要领。因此,他们建议:首先要延长实习时间,至少应保证有一学期的真正实习;其次是将实习时间分成二段,先用1-2月时间到中学作初步实习,然后回到学校一面上教学法的课,一面结合前阶段实习进行总结,找出不足,发扬成绩,在此基础上,最后再到中学实习二个月左右,就必定会有所比较,有所提高,并且有新的收获。他们说,以前在大学里上教学法的课,空谈理论,既记不住,也用不上,等于没学;到了中学实习,环境不熟,时间又短,所学理论即使记住一些也往往用不上,使实践无法与理论相结合。如果改成两段实习,先有实践体会,带着实践中的许多问题来学教学法理论,感受就会大不一样,就会做一个有心人,不但能记住,而且会告诫自己下次实习应当如何改进。通过理论学习,第二次再到中学实习,就可密切注意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将教学效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他们还认为:通过两次实习的教师,因为有了一个比较和改进的过程,所以到中学后一般都能立即派上用场,不必再经过1-2年的摸索。因此,表面看起来是延长了实习时间,实际上是加快了人才培养的速度,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4.关于表达能力和写作技巧的培养问题。

接受调查的教师们都认为:对一个历史教师来说,教学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他的表达能力如何,特别是口头表达能力尤为重要。因为历史课,物别是初中历史课,其内容大多为形象描述,语言技巧在这里就显得非常重要。因此,中学老师们从自己的切身体会中指出:大学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他们建议:凡报考师范院校的学生,特别是历史系的学生,应首先进行口试,看看他的口头表达能力如何,然后再决定是否让他报考师范院校。如果等到四年大学学习快要结束再来培养他的表达能力,那就为时太晚了。除了口头表达能力外,教师们认为写作技能的培养也很重要。现在不少教师写不出论文,甚至写不出一份像样的总结,其根源就在于以前大学里没有开设论文写作课,没有注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技巧。

5.关于教学方法的改革问题。

现在通行于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各种优秀教学方法,都是许多中学教师智慧的结晶,如能因时、因地地加以科学运用,是可以有良好的教学效果的。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正日益得到广泛的运用,历史教学也不例外。南京市一位中学教师说:“现在开历史公开课、示范课,不用多媒体,简直不可想象。”因此,这就对传统教学方法提出了革新的要求。据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目前我省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学校已达30.66%,今后几年还将迅速增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作为培养中学师资的师范院校,目前的多媒体教学设备还非常少,许多学生在校四年,却没有机会接受正规的多媒体教学的训练,甚至连机器怎么开关都不知道。这不能不说是个严重滞后的现象。更何况,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使用,并不是简单的开开机器,关关电灯,它必须将以往的各种优秀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断创新和发展,以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以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为新起点,如何进一步改革中学历史教学,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并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6.关于师范院校以往各门课程是否需要改进的问题。

这次调查,我们将以往各师范院校历史系开设的主要课程分类向中学教师们征求了意见,请他们根据自己的工作实践,谈谈原来在大学里学的哪些课程最需要改进。由于各人所在学校(指大学学习的学校)不同,工作实践的体验也有所区别,因此每个人的答案也不尽相同。但从有关的数据统计中,我们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共同的东西,请看下表:

认为很需要改进的人数和百课程名称分比两门通史史学理论教材教法教育理论教学实习27人14.75%41人22.40%54人29.51%45人24.59%48人26.23%和百分比105人57.38%102人55.74%91人49.73%93人50.82%87人47.54%和百分比8人4.37%13人7.10%9人4.92%15人8.20%15人8.20%认为需要改进的人数认为不需要改进的人数由上表可以看出,认为很需要改进的课程依次为教材教法、教学实习、教育理论、史学理论及两门通史,这个顺序表明了大家对这些课程盼望改进的急迫心理。尤其是教材教法和教学实习,大家意见最大,认为最需要改进。但是我们如果从“需要改进”这个角度来看问题,则两门通史位列第一,其它课程依次为史学理论、教育理论、教材教法、教学实习。几乎有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课程需要改进,说明了要求改进的呼声相当广泛。而两门通史位列第一,则又说明了大家对这两门课程需要改进的重视。如果将“很需要改进”和“需要改进”两项人数相加,它们的顺序则依次为教材教法、史学理论、教育理论、教学实习、两门通史,其百分比依次为79.24%、78.14%、75.14%、73.77%、72.13%。这个百分比说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这些课程需要改进,因此我们不能再对以往开设的课程安之若素,不加任何改进而照旧上下去。

7.其它需要改进的方面.

除了对具体课程是否需要改进征询被调查教师的意见外,我们还就师范院校教学中一些较为宏观的问题征求了大家的看法,例如课程设置、教材编写、教学方法、教育实践等。回答这个问题的共167人,各方面认为最需要改革的人数和百分比是这样的:

①教学方法:71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2.51%;②课程设置:48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8.74%;③教材编写:32人,占被调查人数19.17%;④教育实践:1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7.78%;⑤其它:3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80%。

由此看来,对大学里教学方法有意见的人数是最多。座谈会上大家认为方法单一、针对性不强、教师讲述过多而学生参与太少是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当加以改进。至于课程设置,主要问题是过分强调了专业性,面不宽广,对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而教材编写方面,普遍反映观念和内容陈旧是主要问题,理论水平不高、与中学教学相脱节等问题也值得注意。在教育实践方面,除了教学实习时间短、安排不合理外,在大学四年中外出考察太少也是大家意见较多的话题。

8.关于各级领导对历史教学不重视的问题。

在这次问卷调查和数次座谈会上,给我们印象最深的,是大家强烈反映教育部门各级领导对历史教学不重视的问题,尤其是各学校领导在这一点上表现最为突出。他们受应试教育影响太深,把不列为中考科目的历史教学摆在可有可无的地位,让语文、数学等所谓主考科目肆意侵占历史教学时间,有不少学校干脆不上历史课。而在初三年级,因为中考临近,安排的世界史教学时间少得可怜。一位中学教师说:“大多数中学,初三的世界史等于没有上。”国家教委在制定九年义务制教育的历史教学大纲时,就是考虑到要给受义务教育的学生一个完整的历史知识系统,才在初三年级增设世界史课程的。他们恐怕没有想到,这一美好的计划一开始就被各中学领导破坏得不成样子。广大中学历史教师认为:不改变目前的应试教育,不废除以分数和升学率高低为评估标准的旧体制,要想改变目前各级领导不重视历史教学的现状也很难。所以,他们认为,各中学领导也是代为受过者,根子还在应试教育和旧评估体制。

江苏省教育厅“历史课程及教材建设”项目课题组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研究

结题报告1.小组分工:

许平生(组长)调查;分配工作吴晓仪调查;统计林海铭调查杨开福调查

周敏娟统计;制定问卷李媚菊统计邵建钧统计黄婉盈PPT制作

2.课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各种压力的出现,人们在心理方面也随之出现问题。青少年也不例外,作为年轻一代,青少年需要面对升学、就业的压力,还有人际交往的烦恼等各种问题。这些正影响着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所以解决这些问题已迫在眉睫。

研究中学生心理承受能力有利于我们了解自身对于各种问题的处理方式,更好地判断出正确的处理方式。同时,教师和家长也能及时地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处理问题。对于中学生健康心理的成长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3.使用价值

近几年,中学生的心理问题日趋严重,这是因为中学生时期是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由于缺乏社会阅历和生活经验,心理上比较稚嫩,对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难以应对。而通过调查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研究,不仅仅能够通过这次的调查了解自己,还可以从中认识到问题处理的方式好坏,如何妥善地处理问题,必要的时候懂得去求助老师、同学和家长。而懂得如何去处理各种问题,宣泄压力,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通过问卷,学生会显得不那么拘束,会说出真实的想法。老师和家长可以从中了解到学生的想法,从而适当的改变一些教育方式,增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让学生在快乐的环境中学习和生活。

4.理论知识

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对逆境引起的心理压力和负性情绪的承受与调节的能力,主要是对逆境的适应力、容忍力、耐力、战胜力的强弱。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个体良好的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一般都有正常的人格。正确的自我意识。与集体、社会协调一致。一个人成功与否取决于能力(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与机会。

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不仅可以给他们带来各种心理障碍与心理疾病,造成适应社会的困难,而且可以给他们成年后人格的健全发展及适应日趋激烈的竞争与挑战的社会生活留下隐患。

个体的需要与理想、信念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当一个人某方面的需要的满足特别强烈时,一旦没有实现特定目标而使需要的满足受到阻碍,就会产生极强的逆境心理,相反,对某方面不太强烈或可有可无,一旦受到阻碍也不会产生逆境心理。即使产生逆境心理也不会太强烈。但是,当一个人的需要与自己的理想、信念、希望结合时,需要越强烈,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越强。

理想和信念对心理承受能力的影响

一个人对未来事物的需要就是理想,对特别符合自己需要的事物坚信不移就是信念。所以理想和信念都来自需要。一个具有远大理想和信念的人,对自己理想中的奋斗目标充满希望,坚信自己追求的目标是正确的,在逆境前面就不会或绝望而能坚强地挺起来,继续奋斗。只有那些无理想和信念的人才会在逆境面前萎靡不振,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弱。社会其他人对受挫者的态度

人生活在社会上,离不开社会其他人的支持和帮助,尤其是遇到逆境时,如果周围的同事、亲人、朋友表示关心、慰问、鼓励、支持,会使受挫者感到温暖和力量,因而增强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相反,当一个人受挫时,如果周围的人不给鼓励,而是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理不睬,或持一种幸灾乐祸的态度,受挫者会感到世态炎凉、人情淡漠,因而心寒无助、孤独、降低了对逆境的心理承受能力。

社会性支持的好坏同一个人的心理适应性是密切关联的。社会支持良好、及时,个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就高,他的心理适应性就良好;反之,社会性支持差,人的心理适应就差,因而很小的刺激就易造成心理问题,产生对逆境的心理承受力较低。社会支持与否,对个体心理承受能力影响很大。

5.研究过程研究方式:问卷调查

研究对象:初一、初二、高一、高二年级研究人数:各级抽取10位学生,总计40名学生参与调查

研究周期:

6月1-4日撰写问卷问题,征询指导老师的意见,确定问卷内容6月10-11日开始走访研究年级,填写问卷6月12-13日回收问卷,开始统计6月14日统计完成,撰写报告6月18日报告完成

6.问卷内容

心理承受能力测试

对下列题目作出“是”或“否”的回答:

1.你认为自己是个弱者吗?2.你是否喜欢冒险和刺激?

3.你生活在使你感到快乐和温暖的班级里吗?4.如果现在就去睡,你是否担心自己会睡不着?5.生病时你依旧乐观吗?6.你是否认为家人需要你?

7.晚睡两个小时会使你第二天明显的精神不振吗?8.看完惊险片很长一段时间内,你一直觉得心有余悸吗?9.你常常觉得生活很累吗?

10.你是否有一些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

11.当考试成绩不理想时,你会感到非常沮丧吗?12.你认为自己健壮吗?

13.当你和某个同学闹意见后,你一直无法消除相处时的尴尬吗?14.大部分时间你对未来充满信心吗?15.你有一个关心、爱护你的家吗?

16.当你在课堂上回答不出问题时,你在课后还会久久地感到烦恼吗?

17.每到一个新地方,你是否会常常出些问题,如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拉肚子、头晕等?18.即使在困难时,你还是会相信困难终将过去吗?19.你明显偏食吗?

20.当你和父母发生不愉快时,你是否曾想离家出走?

21.你是否每周至少进行一次你所喜欢的体育活动,如登山、打球、游戏等?22.你觉得自己有些精神衰弱吗?23.你认为你的老师喜欢你吗?

24.心情不愉快时,你的饭量和平时差不多吗?25.看到苍蝇、蟑螂等讨厌的东西,你感到害怕吗?26.你相信自己能够战胜任何挫折吗?27.你是否常常与同学们交流想法?

28.你常常因为想心事而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吗?29.在人多的场合或在陌生人面前讲话,你是否感到窘迫?30.你是否认为你受到的挫折与其他人相比,根本不算什么?

10987.研究成果7参学生心理承受能力统计图6与5人4数3210初一强一般弱初二年级高一高二在这次的调查中,我们发现了心理承受能力强的人有以下优点:1.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快乐的环境里

2.认为自己的父母需要自己,并且父母十分关心、爱护自己3.大部分时间对未来充满信心,相信困难终会过去4.有一些无话不谈的知心朋友5.认为老师喜欢自己

6.认为自己受到的挫折并不比别人多8.结论

针对以上调查结果,我们得出几条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建议:

1.自己跌倒自己爬。委屈无时不在无处不有,并不是我们不想承受就能够回避的。勇于承受委屈的同时勇敢地站立起来,以健康心态直面人生。

2.学会放弃。放弃是为了更好地拥有,有所失才能有所得。在应该放弃的地方果断放弃。在不应该放弃的时候努力、坚持。

3.促进人际交往。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和缺点,选择朋友,乐于关心和帮助同伴,包容朋友的不足。学会体谅父母,尝试去了解父母的想法,多与父母沟通交流。尊敬老师,尊重同学。4.保持乐观心态。拥有乐观的心态,对未来充满信心,在遇到困难时坚信自己能够克服。

5.正常作息。有了良好的心态,也不能忽略了健康的身体。每天坚持锻炼,保持良好的饮食和作息习惯。

最后祝愿同学们都拥有健康的心态,去迎接今后生活的每一个挑战!

如何通过历史教学培养中学生的自信心

内容提要:自信心是人的素质的深层内蕴,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提高学生自信心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握历史学科教育的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实施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

当今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激烈的竞争,对人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新的考验。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是社会对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育对教学提出的新课题。作为中学主要学科之一的历史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方面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相对于历史教学注重传授知识的现状而言,在历史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则显得较为薄弱。因此本人认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充分发挥历史教学的教育功能,是历史教学改革的又一重要课题。

据《中学生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引自《中国心理学会第五届学术会议论文集》)介绍,在某市34所中学4696名学生的调查中发现,中学生有心理障碍表示的有736人,占学生总数的15.7%。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是:懒于思考,狭隘抑郁,怯懦自卑,孤僻离群,焦虑急躁等,而这些问题归根到底还是自信心的缺失。

自信心是人的素质的深层内蕴,是人才素质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基本素质,在人才素质中具有核心和关键的作用,因而以提高学生自信心为直接目的心理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适应新时代素质教育,教师必须注意对学生加强自主、自强意识的教育,参与、竞争意识的教育,探索、创新意识的教育,务实、求效意识的教育。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把握历史学科教育的要求与学生心理需求的结合点,并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发展规律,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分层次实施自信心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定势,从而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那么,如何在历史教学中渗透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加以把握:

一、自信豁达,提高历史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

亲其师才信其道,教师如果只注重对历史知识传授的单一教学方法,只看重考试有关的知识,忽略教学中的兴趣性知识,高高在上,唯我是从,忽视了学生对历史知识探索和自我学习意识和方法的培养,就会让学生片面认为学习历史不过是死记硬背,将学生仅有的一点兴趣也抹杀掉了。新时代的历史教师,应当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敏锐的社会观察能力,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学生观、质量观和人才观,要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必须具有敬业、勤业、乐业的精神,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修养,要勇于探索创新,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同时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培养自己良好的心境,带着乐观的心态走上讲台,常常以深情、亲切慈祥和期望的目光投向学生的心灵,使青少年学生感到学习过程中的无限温暖。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固然需要经常地训练和培养,但更需要有感情上的亲切和鼓励,而青少年学生的相师性更要求教师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发挥自己对学生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我们坚信只有健康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健康的学生,只有快乐的老师才能培养出快乐的学生,只有自信的老师才能培养出成功的学生。

二、依托史实,挖掘教材中的榜样教育题材。

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是使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及其客观规律,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做一个适应社会和促进社会发展的人。其最基本的特点是了解过去、立足现实、展望未来,这个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学不仅对学生知识的增长、智力的开发起着特殊的作用,而且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性格气质、意志品质、心理素养等基本素质的形成,具有极为显著的影响。

历史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可以对学生进行心理品德能力的培养,应充分利用历史知识、探讨历史知识与心理素质的最佳结合点,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主动发展。如司马迁忍受非人的痛苦著《史记》,成为“史家之绝唱”;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鉴真出生入死,六次东渡以至双目失明,终于到达日本传播中国文化;玄藏历尽艰辛排除万难,几乎丧生,仍坚持到天竺取经;李时珍经过二十个春秋艰苦努力著《本草纲目》,为世界医学作出重大贡献;徐霞客长期进行艰苦的野外考察,即使遇到生命危险也不退缩,成为世界上科学考察石灰岩地貌的先驱。教师通过讲述这些人物的事迹教导学生要象他们那样,对科学和真理执着追求,在重重困难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成功不沾沾自喜,失败不垂头丧气,坚持不懈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做到为前进创造条件,不为后退拼凑理由。

三、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不断接受“成功喜悦体验”。

有人说教书就像教学生摘树上的苹果,不是把苹果摘下来拿给学生,而是要告诉学生怎么样去摘,必要时应给学生一架梯子。显然一言堂教学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的教育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民主型,讨论性,探究式的课堂教学模式才是今天历史教学发展的方向。做好这个工作要求教师当好指南针的作用,教会学生把握历史问题的各个层面的信息,学会用信息去分析历史问题。只有当学生掌握了足够多的信息,学会筛选信息来进行分析,才能让学生学会自己探究知识的能力。同时在对各式各样的历史知识的探究中,学生会自觉不自觉地进行创新学习,这就将历史学习的兴趣重新交给了学生。

例如,在讲授《中国近现代史》“戊戌变法”时可作这样的尝试:首先,明确教学目的是认识和评价一个历史事件;然后明确学习方法,从历史背景中发掘事件发生原因,由事件基本过程、历史人物在事件中的作用、事件的结果来分析事件本身的意义、影响等。再就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去分析,让学生学会要在具体的历史环境和条件下分析人和事。学生下去收集了许多信息,如有关康有为,梁启超,慈禧太后,谭嗣同的,有关中国维新变法思潮方面的,有关论述其成败等信息。在课堂上,进行讨论教学,学生在课堂上以自已掌握的信息来分析、辩论,教师只是控制课堂进程。这样学生就能真正进入到对问题的学习中去,并且用自已的思索得出结论,从辩论中完成新知的学习,从学习中体会康,梁,谭等人的光辉事业和进步人生,这远比教师直接说教对学生而言有用得多。再比如可对李鸿章,慈禧,蒋介石等历史色彩浓重的人进行评价,训练学生收集信息,进行分析,体会关于人生观,价值观的认知。接受了当专家的成功喜悦体验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历史知识的能动性会明显提高,当然也会以自信、自强的心态迎接更大的挑战。

四、创设民主氛围,建立师生平等关系。

形成民主化氛围要从两个“解放”入手:一是心理的解放,这要求教学环境的民主性和宽松性。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心理是宽松的、开放的,其意识和思维是回归人本的、真正主体性的。二是思维的解放,这要求教学环境的开放性、发散性和求异性。在这个环境中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多向的,学生能够突破教师和教材的束缚,敢于和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去分析认识和解决问题。

任何人都有发现新知识的可能,青少年的小发明、小创造以及青少年的“大论文”时有发表就是佐证。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敢于“班门弄斧”和“异想天开”。古人云:“学贵有疑”,“学则须疑”。中国具有几千年辉煌灿烂的文化,对于这些,中学生总是充满好奇,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如果能适时加以引导,既可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敢于大胆质疑的品质,也可使其体味到成为“专家”的喜悦和成功感。所以应在实践中应注重及时肯定他们的做法,鼓励这种敢于发问、敢于探讨、敢于创新的精神。当然有些问题可能是非常的幼稚,但对学生来说有问题意识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创新,是一种对好奇心的满足。他们正是带着这种好奇心来认识这个世界的。所以不管学生提出的问题多么幼稚,多么无意义,教师都不要简单的禁止和否定。如果学生的探寻遇到的是教师的“不可能”、“无聊”的断语,那么,他们的创新欲望就会慢慢萎缩,历史课堂也将不会成为吸引人的地方。

当学生对一个问题认识模糊时,当阐明一个问题需多角度、多层次进行时,把问题交给学生,让他们自由讨论,各抒已见,共同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新教材有一个问题:有人说唐玄宗不宠爱杨贵妃,唐朝就不会由盛而衰是吗?为什么?学生通过激烈讨论,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彼此交流,课堂气氛活跃,学习兴趣浓厚,锻炼了学生雄辩的口才,同时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

在教育工作中不能把“听话”作为合格或有价值的道德标准,对学生的“越轨”“异端”行为或倾向,应积极引导,敢于鼓励,努力创设一个学生敢发言、能发言、乐发言的课堂氛围。这样有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品质和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把校园看成是自我发展的乐土。

五、适时鼓励,注重教学态度对学生的心理影响。

教师的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到课堂的心理气氛,进而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一堂轻松活泼而又有一定知识容量的课,能使学生在愉快中学到知识和产生对该学科的学习兴趣,并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往往会迁移到学生的生活事件中,产生良性循环。相反的结果则会产生恶性循环,以至学生形成自卑、抑郁等心理障碍。这就要求教师学会适时鼓励,通过对学生的鼓励,对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和智慧发展都会产生积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时刻注意每一位学生的进步之处,并根据各个学生的不同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等差异,及时加以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同时注意:对于优等生,要适当提高任务难度,以防止他们产生自负心理,对于中差生,要创造成功的机会,以防止他们屡受挫折,产生自卑心理。

作为教师,我们要突破分数限制,全面评价学生,不要只表扬优秀生,对差生也要不断鼓励,爱护后进生的"自尊心",要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对待他们更要小心得像对一朵玫瑰花上滚动欲滴的露珠。后进生因为基础差,一考试就不及格,他们过去在学习上很少有成功的快乐,因此学习上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教师主动想办法,使他们在较容易的教学内容上,先得到成功,尝试成功的快乐,这就会成为提高后进生的最佳时机,如在课堂上创造机会出一些简单的问题让差生回答、慢慢培养他们的信心,对于他们身上哪怕是微弱的处于萌芽状态的积极因素,也满腔热情积极扶植,予以发扬,使他们增强信心,更主动自觉地追求进步。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曾经指出:“人性中最深切的素质是对赏识的渴望”。后进生对这种渴望更强烈,真诚的欣赏、表扬犹如催化剂,他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当学生的回答或解题出现错误的时候,老师不能以“做错了”作出简单的评价,而应该分析原因,寻找出错的根源,指导改进的方向,同时应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并强调如果向某一方面做出努力,就能完整地解出答案。每一次成功的同时,教师应不断提高前进的目标,趁热打铁,使其得到新的成功的快乐。当然,教师应适当指出学生的心态要如何调整。这样,在老师的鼓励声中,无形地增强了学生的耐挫能力,学生逐步培养起不屈不挠、顽强的意志力,形成良好的性格品质。

面对新课程的出台,我们好象是迎接一个孕育已久的新生儿,纷纷抱着极大的热情,去学习和研究新课程。作为新课程实施的具体操作者,面对新课程赋予我们的更宽泛更具有弹性的选择空间,我们更应该以全新的理念迎接新的挑战。教师应当给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从现实生活中展现历史学科的魅力,以对历史的热情和衷爱吸引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知能力,利用一切可行性手段训练学生的探究性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引领学生畅游历史的海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以自信、自强的良好心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教师教学工作总结

时间过的真快呀。不知不觉一学期又要结束了。在这半年中,我担任的是高二的两个班的数学课。我努力适应新时期教学工作的要求,从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指导教师学习,在林旭泽老师的身上我学到了教学经验。我的教学成功离不开他的亲切指导和帮助。同时也受到郑秀敏的鼎立相助。能积极向同行老师请教,结合本校的实际条件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使教学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开展。立足现在,放眼未来,为使今后的工作取得更大的进步奠定了基础,现对本学期教学工作作出总结,我决心发扬优点,克服不足,总结检验教训,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成绩努力工作。一、在教学工作中

1、能认真备课,学生进入高二后学生的紧迫感加强了,学习的时间增多了,教师如何将合理分配时间的方法和学习的技巧教授给学生,这是教师能力的体现。和高一相比每一节课的课后练习量有所增加。数学活动课后也有一定量的练习,同时学生还要面对课外活动学习的压力。所以备课时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写好教案。每一课都做到“有备而来”,每堂课都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充分了解学生现状的基础上,不能存在任何死角。特别是接受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备课时先想到他们。如何设计课堂教学使他们能够听得懂、听的高兴。就可以保证全班学生都能获取新知。

2、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精讲要针对每一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所采用的方式不一定是教师讲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生自主学习”等方式进行。精练指的是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选用的习题必须是符合学生的特点的。学生容易接受的、有趣的。用少题精题使全班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达到举一反三、甚至达到举一反十的作用。这些精选题也可以在课后练习、也可以进行提高练习。此时的练习使学生的家庭作业量有所减少。即达到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目的。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达到对知识能准确的掌握和灵活的运用。

二.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条理化,准确化,情感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

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三、精心设计作业提高作业的含金量:

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对后进生课本上的课后练习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都做完,布置的家庭作业要尽量避免大量的重复。也可以设计为“基本题”,“技能题”“能力题”的模式。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四、虚心请教其他老师。

在教学上,有疑必问。在各个章节的学习上都积极征求其他老师的意见,学习他们的方法,同时,多听老师的课,做到边听边讲,学习别人的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并常常邀请其他老师来听课,征求他们的意见,改进工作。

四、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精读精练。

布置作业做到精练。有针对性,有层次性。特别对后进生课本上的课后练习不一定要求学生全都做完,布置的家庭作业要尽量避免大量的重复。也可以设计为“基本题”,“技能题”“能力题”的模式。力求每一次练习都起到最大的效果。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有针对性,有层次性。为同时对学生的作业批改及时、认真,分析并记录学生的作业情况,将他们在作业过程出现的问题作出分类总结,进行透切的评讲,并针对有关情况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做到有的放矢。五、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在课后,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相应的辅导,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需求,避免了一刀切的弊端,同时加大了后进生的辅导力度。对后进生的辅导,并不限于学习知识性的辅导,更重要的是学习思想的辅导,要提高后进生的成绩,首先要解决他们心结,让他们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使之对学习萌发兴趣。要通过各种途径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上进心,让他们意识到学习并不是一项任务,也不是一件痛苦的事情。而是充满乐趣的。从而自觉的把身心投放到学习中去。这样,后进生的转化,就由原来的简单粗暴、强制学习转化到自觉的求知上来。使学习成为他们自我意识力度一部分。在此基础上,再教给他们学习的方法,提高他们的技能。并认真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后进生通常存在很多知识断层,这些都是后进生转化过程中的拌脚石,在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时,要特别注意给他们补课,把他们以前学习的知识断层补充完整,这样,他们就会学得轻松,进步也快,兴趣和求知欲也会随之增加。六、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受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七、狠抓学风。

我所教的两个班,瓯二(5)班我是班主任,学生比较重视该科,上课的时候比较认真,大部分学生都能专心听讲,课后也能认真完成作业。但有为数不少的学生,因为怕班主任责备,学习上存在的问题不敢问老师,作业也因为怕分数低而找别人的来抄,这样就严重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对此,我狠抓学风,在班级里提倡一种认真、求实的学风,严厉批评抄袭作业的行为。与此同时,为了提高同学的学习积极性,开展了学习竞赛活动,在学生中兴起一种你追我赶的学习风气。而瓯二(4)班虽然没有做他们的班主任,但大部分同学对该课很感兴趣,学习劲头也浓,只是差生面太大了,后进生基础太差,考试成绩都很差,有些同学是经常不及格,我找来差生,了解原因,有些是不感兴趣,我就跟他们讲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跟他们讲一些有趣的语文故事,提高他们的兴趣;有些是没有努力去学,我提出批评以后再加以鼓励,并为他们定下学习目标,时时督促他们,帮助他们;一些学生基础太差,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态度,或过分自卑,考试怯场等,我就帮助他们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分析原因,鼓励他们不要害怕失败,要给自己信心,并且要在平时多读多练,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时,一有进步,即使很小,我也及时地表扬他们。经过一个学期,绝大部分的同学都养成了勤学苦练的习惯,形成了良好的学风。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是成功的基石,自信心对学生性格的形成、成绩的优劣、事业的成就等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作用。学生有了自信心,学生的大脑机能在强烈自信心的激励驱动下,会焕发出极大的潜能。学生有了自信心,才能够调节自己的心理机能,培养兴趣爱好,而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是成就事业的最好的教师。学生自信的缺失已成为普遍的问题,造成这样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老师的角度分析原因,提出供参考的建议。一、信任激励

就是在学生产生心理自卑,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只要方法得当,就没有跟不上的学生。在每位学生身上,教师都要看到他们的长处,找出他们行为中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语文背错了,词语写错了,教师先表扬他不怕错的精神,再对他说:下次还请你,老师相信你能成功。在下次之前,教师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那么,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的实践告诉人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的回答问题的时候,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那么,他在课堂上发言的水平会更高,学习能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多给学生送去一个信任,在每位学生的心底里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二、珍视学生的成功。

当学生自己动手干一些事,或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了力所能及的要求,老师所给予的肯定和鼓励,能产生积极的心理效应。适当的赞美言辞是滋润自信心的雨露。比如说:“你能跟同学愉快的相处,老师真高兴。”这会使学生在交往中充满自信心。学生向你提出某种意见,你倾听后说:“你的建议值得我接受,并且使我欣慰。”学生从你的反应中体验到自己具有判断力。相信学生,鼓励他们参与。美国教育家罗达?贝克梅斯特尔说:“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学生自信,我们就必须相信他们。”人民教育家陶行知非常信赖学生,他说:“我加入儿童生活中,便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在学校,教师要多给学生动手的机会,还可以委托他们做一些有一定难度的事。对于学生的过份保护,过份操纵,不放心他们独立介入生活中的“难题”,自己一手操纵,这是对学生的力量估价过低的表现。剥夺实践,不仅障碍了能力的形成,而且使学生丧失独立的生活态度和自信心。聪明的老师是从不压抑学生跃跃欲试的愿望而鼓励他们独立学习的。

三、多给学生以激励

挫折虽然会使人失去信心,但另辟积极的途径却可使它转化。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找不到良策时,教师既要他们树立信心,又要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创设克服困难的条件,掌握学习方法,逾越学习障碍,完成学习任务,增加他们在课堂上的获得量。学生在课堂上出现迷惑状况、遇到困难、思维阻塞是正常现象,教师在学生出现这些现象时,不及时地予以帮助,那学生的困难就会越来越大,欠的债就会越来越多,形成恶性循环,课堂教学效率只可能是每况愈下。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虚拟成功的机会让自卑的学生不知不觉地参与当中来享受成功的快乐,获取足够的自信心。四、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

谬?詹姆斯说:“每个人都具有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每个人天生都具有独特的视、听、触以及思维的方式。每个人都能成为富于思想与创造的人,一个有成就的人,一个成功者。”正因为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可能具有一技之长。细心的教师会注意学生的“独特方式”,一旦发现他的某种特长潜能,就满腔热情地因势利导,运用肯定、鼓励以及创设条件等手段强化它、发展它。当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某方面比别人强,自己并非事事不如人,不必疑心别人歧视自己时,自信和勇气就油然而生,并逐步走向成功。

历史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本学期的时光就这样过去了,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想说的真是太多了。人民教师这一职业是非常辛苦的,担负着教学工作、教科研工作及学生管理等多项的任务。下面我从五个方面对本学期教学工作情况作如下总结。一、思想方面:

本人能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关心国家大事,拥护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遵守劳动纪律,团结同志,热心帮助同志;教育目的明确,态度端正,钻研业务,勤奋刻苦;班主任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爱护学生,为人师表,有奉献精神。二、教学方面1、备课

开学初,积极参加教研室组织的教研活动,在师校教研员的指导下进行集体备课,仔细听,认真记,领会精神实质。然后根据要求,提前两周备好课,写好教案。平时做到周前备课。备课时认真钻研教材、教参,学习好大纲,虚心向同年组老师学习、请教。力求吃透教材,找准重点、难点。

为了上好一节课,我上网查资料,集中别人的优点确定自己的教学思路,常常工作到深夜。为了学生能更直观地感受所学的知识内容,我积极查找课件,制作课件,准备、制作教具。复习阶段,我把每一单元的知识框架、重点内容写在黑板上,为的就是让学生有个清晰的复习印象。2、上课

上好课的前提是做好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上课时认真讲课,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精讲精练。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思维,使学生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有难度的问题找优等生;一般问题找中等生;简单些的总是找学困生回答。桌间巡视时,注意对学困生进行面对面的辅导,课后及时做课后记,找出不足。3、辅导

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学生进行辅导,不明白的耐心讲解,教给他们好的记忆方法,好的学习习惯,做到对所学知识巩固复习,及时查缺补漏。并与家长联系,及时沟通情况,使家长了解情况,以便在家里对孩子进行必要的监督。4、作业

根据减负的要求,我只在双休日布置适量作业,作业总是经过精心地挑选,适当地留一些有利于学生能力发展的、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作业。二、德育工作:

德育是学校工作中的重中之重,而教师德育工作的秘诀就是"爱"。师爱是伟大的、神圣的。师爱是人类复杂情感中最高尚的情感,它凝结着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师爱是"超凡脱俗"的爱。这种爱没有血源和亲情,没有私利与目的,然而这种爱却有一种巨大的力量。1、爱就是了解。

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做好班级管工作、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2、爱就是关怀。

师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全面公平的爱是指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活泼的要爱,文静踏实的要爱,内向拘谨的更要爱;"金凤凰"要爱,"丑小鸭"同样也要爱。

3、爱就是尊重。

尊重、理解、信任学生是消除教育盲点的基础。尊重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与学生虽然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同的地位,但在人格上应该是平等的,这就是要求教师不能盛气凌人,更不能利用教师的地位和权力污辱学生;理解学生要从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出发,理解他们的要求和想法,理解他们幼稚和天真;信任学生要信任他们的潜在能力,放手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在磨练中成长。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缩小心理距离,学生才会对教师产生依赖感。4、爱就是责任。

爱学生要深入地爱,爱学生要理智地爱。就是要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不娇惯、不溺爱。对其缺点错误,不纵容、不姑息、不放任。师爱既蕴含着强烈的情感色彩,又表现出深刻的理智,不仅着眼于学生目前的得失和苦乐,更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和前途。

在教学中我采用了学生们易于接受的方法进行教学,在辅导学生学习时,不仅要使优等生学好,也要使中等生学好,更要使学困生学好。因而在平时教学中注意分层教学,因材施教。同时在学校我又采取让同学教,小组互帮互助的方法,让先进学生带动后进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互助,他们的学习情况有了明显的进步。教师的责任不仅在于教授学生知识,更在于引导他们学会生活和生存的基本技能,及做人的基本行为准则。

四、个人学习:

积极学习各种教育理论,以充实自己,以便在工作中以坚实的理论作为指导,更好地进行教育教学。努力学习英语,以适应当前教育的形式,给自己充电,为进行双语教学做好准备。积极进行学历进修学习,争取三年之内拿下本科。我还利用业余时间认真学习电脑知识,学习制作多媒体课件,为教学服务,同时也帮助其他同事打材料,上网查找资料等等。积极撰写教育教学论文,本学期有一篇论文发表。五、努力方向:

1、加强自身基本功的训练,课堂上做到精讲精练,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知识上做到课课清。2、对差生多些关心,多点爱心,再多一些耐心,使他们在各方面有更大进步。

3、加强守纪方面的教育,使学生不仅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学习,课下也要按校纪班规严格约束自己。4、教育学生要注意保持环境卫生,增强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

5、在教学上下功夫,努力使班级学生的成绩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

教育工作,是一项常做常新、永无止境的工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学生的特点和问题也在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作为有责任感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以高度的敏感性和自觉性,及时发现、研究和解决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其特点、发现其规律,尽职尽责地做好工作,以完成我们肩负的神圣历史使命。

一份春华,一份秋实,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我付出的是汗水和泪水,然而我收获的却是那一份份充实,那沉甸甸的情感。我用我的心去教诲我的学生,我用我的情去培育我的学生,我无愧于我心,我无悔于我的事业。让我把一生矢志教育的心愿化为热爱学生的一团火,将自己最珍贵的爱奉献给孩子们,相信今日含苞欲放的花蕾,明日一定能盛开绚丽的花朵。

班主任德育工作个案

德国诗人海涅曾写道:“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来的。”而我们教师所面对的不是一个或几个“世界”。因此,教师需要做大量深入细致的工作,如果工作马马虎虎,摸不清学生的底,把不准学生的脉,别说因材施教,就是正确的评价学生也是极其困难的。如果只凭班主任的权威去制约学生,很容易挫伤学生的自信心,或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或养成学生盲目听从的奴隶人格。学生个案分析一、个人情况简述

八(1)班胡某,行为自由散漫,社会上的不良关系对其影响较深,不虚心接受批评,课堂上根据喜好听课,作业不能及时完成,待人接物较冷漠,但什么事都喜欢凑热闹。学习被动接受,除英语之外,其余各科较差,由于自行其是,成绩又不好,因而学习积极性不是很好。个人主义严重,自控能力较差,爱讲话,影响他人,个人情绪变化较大。二、资料

从家长处了解到,在家中对他较溺爱,父母较民主,遇事主要讲道理,原则性不强,只要他说一下:“我错了”。事情就算解决了,但是如果孩子有一点道理,哪怕错得再多,父母基本不追究。所以孩子日渐不听父母的管教,并且恶意相向。

从班主任曹老师处了解到,在班级中他是少数几个本地生之一,因而有很强的优越感和地方主义,在班级里形成小团体,几个学生经常吊儿郎当,不务正业。

通过与部分对他较了解、熟悉的同学谈话,认识了他也不是非常受学生的喜欢,爱摆威风,脾气又倔强,但事实上没什么资本,就是喜欢自以为是。三、个案分析

家庭教育原则性把握不当,由于家长的过度宠爱,生成其人性,做事习惯较差,我行我素,批评后爱闹情绪,导致自我的缺失,缺少为他人思考的团队合作意识。

学校类似学生的存在,使得他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进一步滋生了他这种情绪的发展。学校周边和社会上不良少年的影响也是一方面原因。四、个案教育思想指导的实施

1、多与其父母交流、与他本人沟通、多与学校配合

胡某虽然自觉性差,可没有学生不喜欢老师的表扬,既然他好表现自己,热爱劳动,我就经常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让他发挥自己的优点,及时进行表扬,同时告诉他,父母会经常与老师交流,我们会把好的方面反馈给家长。家长应该多鼓励孩子听老师的话,向好的方向转变。同时以学校的校纪校规约束他的行为,及时发现他的不良习惯。

2、善于发现学生闪光的地方,并且给予及时机会和鼓励

人活在社会上无非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在教育中不断的发现其闪光点,引导他们热爱自己,热爱生活,有时比生硬说教效果更好。胡某虽然行为规范差,成绩不好,但他同样想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肯定。得到同学的肯定,发现他的眼中自信了很多。理解、体谅和支持,激发后进生对生活的积极性,对后进生或者说麻烦生更“偏爱”一点,教育有时能起到更好的效果。3、留意是最简单有效的关怀,消除敌对情绪,建立信任感

有时,经常的一个眼神,一句关怀的话,会让学生感到我们在留意他。要持续的让学生感到我们一直都在留意他,他才有持久的动力,必要的压力,才会进步。同时,多留意他们的一举一动,才会了解他的心理变化,为有针对性的教育作出正确的对策,不断调整和改善教育方式。后记:

学生是行为的主体,他们的思想是多元化,多样化的,我们的教育应该是持续的,长久的,没有终止的。我们教师自身要不断加强学习,学习现代教育理论,多尝试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来教育学生,做到因材施教。找到学生思想问题上的支点,把学生的问题确实有效的解决。

教育是一项充满挑战性的工作,教师要不断地完美自我。其实我们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同时,也在接受学生对我们的德育教育。在了解与倾听学生心声的时候我也能得到不少启发,从而更好改进自己的工作方式。今后我一定会更多的去了解我的学生,更好的去帮助他们。教师是阳光下最光辉的职业,值得我们

每个教育工作者用自己的全部身心去爱这个职业,今后我仍将这么做。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高一历史教学工作总结反思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099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