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
绪论
1、物理课程与教学论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交叉学科。
2、物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三个阶段:物理教学法;物理教学论;物理课程与教学论。
第一章
1、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的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2、中国科学素质的定义: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应用它们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3、科学素养包括: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科学精神。4、《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具体目标。第二章
1、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的内容标准框架包括:科学探究、科学内容。2高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内容:共同必修(物理1、物理2);选修系列1(选修1-1、选修1-2);选修系列2(选修2-1、选修2-2、选修2-3);选修系列3(选修3-1.2.3.4.5)。共12门。
3、科学探究的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试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4、在物理教学中存在的四个最主要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教师、物理世界、媒体(含教材、教学设备等)。
5、中学物理的教学原则: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的原则;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探究的原则;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联系生活技术社会实际的原则。
7、科学性是根本,是基础;教育性渗透在科学的教学之中;艺术性是使可学的教学达到最优效果的途径和技巧。
8、认识物理现象和物理事实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出发点。
观察和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研究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获取物理知识的源泉。
9、物理学重要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法;科学抽象概括法;比较、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运用推理、想象,定性或定量的研究方法等。第三章
1、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建立的相对稳定的教学过程框架结构和活动程序。
2、常用的教学模式:启发引导模式;自学讨论模式;探究模式;课题研究模式;合作学习模式。
3、启发引导模式的有点是:使学习者少走弯路,从而节省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习得的知识已经过人类集体智慧的检验,更接近真理。
4、自学讨论模式的条件:学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基础;需要有充足的学习资源以及必要的实验器材。
5、探究模式的优点:学生能够亲生经历知识的探究发现过程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与艰辛,学到研究问题的方法,对亲身参与探究而获得的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
7、课题研究:就是首先确定一个感兴趣的问题或课题,然后通过收集资料、制定方案、实践探索、评估反思、得出结论、总结交流这样类似以科学研究的方式获得新知并主动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
8、四大教育支柱是:学会认识、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9、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谈话法、实验法、阅读法。
10、常用的教学策略有:概念转变策略、任务驱动策略、图示策略、分层教学策略。
11、常见的分层教学有:走班模式、班内分层互动模式。第四章
1、物理教学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能够用于实现教学目标各种条件的总称。
2、物理教科书虽然是重要的文本教学资源,但不是教学内容的唯一来源,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不是学生学习的唯一方式。
3、生活与社会教学资源的开发:自制器具、自组物件、借助器具开展物理实验、用人体获得亲生感受、用手学物理。第五章
1、教学设计包括:任务分析、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资源、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反思。
2、任务分析: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学习本节所需要的基础知识、学校学生的情况分析、完成教学目标的策略和方法。3、教学目标:全面性(三维目标);规范性(了解,掌握。。。);微观性;操作性。
4、教学资源:课件、实验器材
5、设计思路:本节设计的依据和理由;突破重点难点;难点的策略和方法;创新处。
6、教学流程:环节设置、逻辑结构、流程图。
7、说课:是在教师备课的基础上,由授课教师对同行或专家、领导系统地阐述自己的教学设计记起理论依据,然后由听者评说。达到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
8、说课的基本内容:说教材、说学生、说教法、说过程、说实验。其中说过程是重点。
9、说可与上课的区别:目的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评价不同。
10说课的几点要求: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讲课,教师不能把听说课的老师和专家、领导视为学生;说课不死“背课”,也不是“读课”,要突出“说”字。
第六章
1、中学物理实验分类: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随堂实验。
2、演示实验教学的基本要求: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明显和直观;要安全可靠,确保成功;要有启发性。
3、探究性实验一般过程和教学要求:创设真实的情境,提出问题;提出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交流与合作。第七章
1、物理概念:是客观事物的物理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是物理事物的抽象,是观察,实验和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2、物理概念的特点: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结合的产物;物理概念具有定量的性质;物理概念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3、重点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明确建立概念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了解概念与相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学会运用概念。
4、物理概念教学过程: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情境;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思维方法思维建立物理概念;选择具体问题,运用物理概念。第八章
1、物理规律的特点:物理规律反映物质结构及物质运动中诸多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物理规律是观察与实验,思维与想象相结合的产物;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2、重点物理规律的教学要求:明确物理规律所研究的主题,以及建立规律的事实依据与科学方法;理解物理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物理规律的适用条件和范围;明确物理规律与有关物理概念,物理规律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物理规律说明解释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第九章第十章
1、物理复习的意义:巩固知识,减少遗忘;系统整合知识,建立知识结构;总结过程与方法,提高学生能力。
2、复习的种类:平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第十一章第十二章
1、物理教学评价:是运用各种测量手段和统计方法,对学生学习的成就、教师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给予数量和质性的描述,并作出科学的判断。
2、评价按用途分类:选拔性评价、水平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3、评价按基准分类有:相对评价、绝对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4、常用的差异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相关。
5、标准分数:以标准差为单位,表示一个分数在团体中所处的相对位置叫做标准分数。Z=X/S它反映一个学生在全体中所处的位置。其优点是:可比性、可加性、明确性、稳定性。
6、物理测验的评价指标: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
H值在.0.30.7为适中;0.70.9为较难;0.10.3为较易。
扩展阅读:中学物理新课程教学概论
1,中学物理课程的总目标?基础教育课程中的科学素养包含那学方面?
答: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课程的总目标。;包含(1)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技能)2)科学知识与技能;(3)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2高中中学物理课程的性质?价值?
答:性质: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与九年义务教育物理或科学课程相衔接,旨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答:价值;高物理课程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基础的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过程,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发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兴趣与热情: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为终身发展,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小基础。3高中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新课程三维目标是那三个方面?答:基本理念:(1)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2)在课程结构上重视基础,体现课程的选择性:(3)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
(4)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5)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三个方面: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中学物理课程提出学生的学习要经历科学探究过程,意义何在?1物理课程资源?物理课程资源分类?
答:物理课程资源,是指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用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条件。分类:文本课程资源实验室资源(常规实验室课程资源虚拟实验室课程资源)社会课程资源(学习伙伴、家庭教师、教师、科学家、家庭、社区、田野、工厂、研究所、科技馆等)2物理教科书?物理教科书的作用?
答:物理教科书是以全面培养和提高中学生的科学素养为目的,根据物理课程标准,吧物理问题,物理实验。物理观念,科学探究过程,物理知识以及知识运用等教学内容系统组织起来,既供教师教学运用,又可作为学生学习阅读的书面材料。
3什么叫教材的“二次开发”?教材“二次开发”的基本方式?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要求对教科书的内容进行重新加工4如何正确认识与使用《教案集》5社会课程资源包括那些?
答:社会课程资源(学习伙伴、家庭教师、教师、科学家、家庭、社区、田野、工厂、研究所、科技馆等)1物理教学过程的本质物理教学过程是学生在物理教师创设的物理学习环境中,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各种途径认识物理客体,掌握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方法,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过程
2中学物理教学导原则(1)科学性原则(2)生动的直观性原则(3)启发积极性思维原则(4)理论联系实际原则(5)激发学生兴趣的原则3科学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那些方面
(1)教师对讲授的物理内容必须做到准确无误(2)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要有充分的事实依据4为什么说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答:物理学是一门实验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规律的发现,物理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在实践中进行的。而掌握知识的目的,要么是为了解释和解决人类生产、生活实际中遇到的现象和问题,要么是为了回答和解释科学实验中发现的新的物理现象,一句话,是为了指导实践,而离开了人类实践活动,物理学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所以说理论联系实际原则体现了物理学科的特点。
1教学方法的定义答:教学方法是指在某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他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2什么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关系?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理论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3选择教学方法的依据?
(1)具体教学目标和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的特点(4)教学条件和教学时间要求(5)教师素质4为什么说探究式教学既是一种教学方法又是一种教学思想?5探究式教学的设计于实施要注意那学问题?
(1)探究活动要循序渐进,教学安排应有一定的梯度。、(2)探究方式要灵活多样,主要各种教学方法间的相互配合。(3)探究活动设计要符合学生心理特点,关注来自学生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4)合理规划培养目标,均衡发展学生的各项探究能力。(5)积极创造条件,因地制宜开展探究活动。(6)以形成性评价为主,对活动实施进行科学评价。1什么是物理实验思维能力?
物理实验思维从属于一般思维,它是在物理实验过程中所表现的思维方式。2以教师设计为主的实验有那些?
(1)演示实验(2)随堂实验(边教边实验)\\(3)学生分组实验
(4)探究性实验(以教师设计为主)分三个阶段,准备阶段、实验阶段、归纳阶段3演示实验的基本要求有哪些?演示实验的教学功能?基本要求:直观性、科学性、稳定性、指导性
主要功能:建立和解释概念、建立和验证规律、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什么叫以教师设计为主的探究性实验?以学生为主的探究性实验中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以教学设计为主的探究性实验指的是:在实验教学中,为了引导学生探索、发现物理规律,获取新的物理知识,由教师提出或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提出问题,设定好实验方案,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一系列的观察测量活动去探索研究,从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简单地说,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提出问题、设计方案,学生操作,观察探索,共同分析”2)应注意1.选题要合适2.注重过程和方法3.重视讨论交流和评估1为什么说物理概念是观察、实验和科学思维相结合的产物?
物理概念是物理对象的本质属性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是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排除片面的、偶然的、非本质的因素,抓住一类物理现象共同的本质属性,加以抽象和概括而形成的。在物理概念的形成过程中,感觉、知觉、表象等是基础,科学思维是关键。
2一般人来说,建立概念教学要经过那些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二、选择适当的实验和事例,使学生获得必要的感性认识三、重视科学思维方法,实现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1)建立物理概念的基本思维方法(2)让学生参与科学思维过程,引导他们逐步建立起正确的物理概念四、认真选择物理问题,使学生学会运用概念。
1什么是物理规律?他可以分为那几类?答:概念,物理规律反映物理运动中诸要素之间内在的必然联系,表现为某物理状态下或某物理过程中相关物理概念之间在一定条件下所遵从的关系。分为实验探索法、理论探索法
2为什么说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和局限性?
答:物理规律具有近似性。首先,由于物理学所研究的对象和过程往往不是处于自然状态的实际客体和实际现象,而是采用科学抽象方法适当的简化之后建立的理想模型和理想过程;其次物理学是实验科学,在观察和实验中,限于当时仪器的精密程度,操作技术的准确程度,从而不可避免的出现测量误差:另外,还由于物理现象中的微观量的涨落因素,使许多宏观可测物理量的值都是统计的结果也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和不准确性。物理规律不仅具有近似性,而且由于规律总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探究,或在一定条件下推理得到,又在有限领域内进行检测,所以规律还具有局限性。3获得物理规律的两条主要途径?答:实验探索法和理论探索法1物理练习的主要目的答;(1)巩固、深化、活化物理学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2)学会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提高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体验物理科学知识与方法的价值,激发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2物理复习有哪些方式?(1)平时复习(2)阶段复习
3阶段复习教学中应注意那些问题?答:a突出重点,狠抓关键b了解学生的疑难和问题c抓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4物理复习的方法:(1)用系统总结方法进行复习(2)用练习方法进行复习(3)用实验方法进行复习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有哪些主要区别?
答: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相比,在课程的基本理念、内容目标、课程实施建议等几部分阐述的详细、明确,特别是提出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学习要求。科学素养:是指人们对于科学的本质、目的及其局限性的理解,伴随着在一定程度上对于重要的科学思想的理解。科学素养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1)科学探究(过程、方法与能力)(2)科学知识与技能(3)科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4)对科学、技术与社会关系的理解。
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包含了哪5个方面?
答:课程目标: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结构:注重基础性体现选择性
课程内容:体现课程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课程实施: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课程评价:更新评价观念,促进学生发展什么是实验能力?
实验能力主要是掌握实验技能和方法,自己创造实验观察条件,进行操作,取得数据,处理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
怎样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2)建立融洽的和谐的师生关(3)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4)注重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中学物理教学的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应教学规律性而指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要求。中学物理教学五原则:
(1)科学性、教育性、艺术性相结合的原则(2)激发学习兴趣的原则
(3)创设物理环境、突出观察、实验的原则(4)启发思考、教给方法的原则(5)联系实际、系生活的原则
物理教学中如何贯穿联系实际、联系生活的原则?
答: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善于从观察自然现象和研究社会生活实际中引出物理问题,吧教学与生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结合起来:同时,创造多种多样的实践形式,由半独立到独立、由简单到复杂,引导学生把知识用于生活,用于实际,并注意培养学生手脑并用的实际操作能力。构成中学物理教学过程的最重要最基本的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
答:在物理教学过程中,存在着三个最主要、最基本的要素,即教师、学生和物理世界(含教材、教学设备、教学环境)这三个要素的基本关系是,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物理世界及其规律是被认识的客体,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对客体的认识过程中起主导作用。中学物理教学中科学性的内涵?
教学的科学性要求教师正确的应用术语,对于重要的物理概念或规律的阐述,一定要注意用语要正确,表达要确切。最重要的是要把概念、规律讲正确、讲清楚,还要给学生一些分析、处理问题的正确方法。杜威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
答:杜威美国著名的哲学家和教育家,是实用主义教育思想的创始人。在教学方法上,他提出了“从做中学”的基本原则,他认为学生应该从自身的活动中进行学习,以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得到满足。为什么说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举例说明.
答:教学方法是有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完成教学任务所采取的工作方式组成的方法体系。它包括教师的各种工作方式和学生的各种学习活动方式。
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教学方式是教学方法的细节,教学方法是由许多教学方式组成的。例如:讲授是一种教学方法,当教师讲授时,可以做演示实验,让学生进行观察,可以叙述或描述某个事件,解释某个事件论证某个原理,其中演示、观察、叙述、描绘、解释、论证等都是讲授方法的一些教学方式。
启发式教学的核心?
答:启发式,就其指导思想来说,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相信学生愿意学习,能够学好,同时强调教师的作用,从实际出发,要求学生在各种活动中积极的思考,亲自动手动脑,完成认识上的两个飞跃。即使是教师讲解,也要引导学生经过分析思考、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启发式指导思想的核心:相信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调动学生通过亲自观察、实验,积极进行思维活动,达到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目标。
科学评价考试质量有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这些主要指标的内涵是什么?答:信度:信度是测验的可靠性指标。效度:效度是测验的准确性指标。
难度:难度是指每个试题的难易程度
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每个试题将考生的水平(或能力)区分开来的程度.什么是差异量数?常用的差异量数有那些?
答:用来描述各组数据中差异情况(离散程度)的量数叫做差异量数。
常见的差异量数:全距、平均差、标准差。什么是目标参照测验?什么是常模参照测验?
答:目标参照测验,是以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教学目标作为参照物,用以检查学生达到教学目标的程度。常模参照测验,是以学生团体中的平均分数作为参照物。
中学物理实验的类型: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课内小实验、课外实验。为什么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
答:中学物理教学必须以实验为基础。这是由实验本身的特点及其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来决定的。(1)实验能为学生学习物理提供符合认识规律的环境(2)实验能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3)实验是发展学生能力和使学生得到科学方法训练的重要途径(4)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科学作风。
物理概念的教学要求?答:(1)明确建立概念的事实依据和研究方法(2)理解物理概念的内涵(3)了解物理概念的外延(4)了解概念与有关概念的联系与区别(5)学会运用概念
物理概念教学的基本环节:创设学习物理概念的环境、进行思维加工、运用
中学物理教学中建立概念的主要方法:归纳推理、比值定义、理想化、演绎推理、类比推理。物理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所特有的本质属性。用实验归纳法获得物理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运用实验归纳法时,要做好实验,突出相关的物理量,引导学生从实验现象和数据出发,抓好主要矛盾,运用一定的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归纳出结论来。用理论分析法获得物理规律,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在理论分析法时,要抓好演绎推理法的依据、推导的关键、推导的逻辑方法和数学方法,带领学生推导出规律的表达式,而后讨论它的物理意义,并用实验加以验证。
速度变化和速度变化率的区别。以入明确加速度的含义和如何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作业〗课后小练习〖教学反思〗
对于加速度概念的得出过程,较好地运用了类比的方法和借助了媒体手段,让学生感受速度有改变的快慢之分。但在处理学生的交流合作、探究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物体减速。《自由落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2.知道什么是重力加速度,知道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和通常的取值。3.会应用相应的运动学公式解答有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二、能力目标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的兴趣,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及表述。
三、德育目标利用课后的阅读材料,介绍伽利略上百次的对落体运动本质规律的探索研究,使学生体会到科学探索的艰辛,挖掘素材。
【教学重点】认识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加速度为g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并能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自由落体运动的问题。
【教学难点】自由落体运动中不同物体下落的加速度都为g。【教学过程】
一、自由落体运动1.思考与讨论:(1)重的物体下落得快?还是轻的物体下落得快?(2)请举出一重的物体下落快的实例?(演示一张纸和一块橡皮下落的现象)师:是否一定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在17世纪时著名物理学家伽利略就用一种巧妙的推理方法来进行推理:①假设一块大石头的下落比一块小石头下落快。②两块石头的总重量最大,它们整体下落的速度与大石头、小石头下落的速度相比应如何?(答:整体下落速度最快)。③如把两块石头拴在一起时,下落快的会被下落慢的拖着而减慢;下落慢的会被下落快的拖着而加快,结果如何?(答:两块石头的整体下落的速度应小于大石头的速度,而大于小石头的速度。)④这与重的物体先落地的结论矛盾。
请一个学生来做个实验:半张纸揉成的纸团和一大张纸片同时从同一高度下落情况,请同学观察。(纸团比纸片下落快,轻的物体还下落的快。)师:这样看来,重的物体有时下快,有时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请同学们比较一下上面的几个实验并讨论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结果。2.分析引导:(1)教师指出:上述实验现象表明物体下落快慢与轻重无关,是因为有空气阻力存在使现象变得复杂。在17世纪,伽利略曾做过著名的比萨斜塔实验,实验发现:质量不同的铁球和木球几乎同时落地。
2)提问:如果没有空气阻力,只在重力作用下轻重不同的物体下落快慢如何?
(3)演示:按教材要求做“牛顿管”实验。3.总结归纳:(1)牛顿管实验结论:质量不同的羽毛硬币等物体在没有空气阻力的情况下,下落的快慢是相同的。并比较一下牛顿管放入空气后的实验现象,引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定义。师: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什么运动呢?我们会猜想它会不会就是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呢?这样需要来证明才能确定。2)指导学生看“自由落体运动的频闪效果”的插图。提问:要证明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方法?(方法一:利用连续相邻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定值进行推导。方法二:证明连续相邻相等的时间内位移之比是连续的奇数比。)
(3)分析频闪照片,分析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加速运动,进而指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结论:自由落体运动的性质: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二、自由落体加速度
1.分析引导:在同一地点,从同一高度同时下落的物体,下落到同一位置时(这个位置是任意的)所用时间总是相同的。可知:这些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在相同时间里发生了相等的位移,由知,它们的加速度必相同。
2.让学生看书,记住重力加速度的方向,了解一些地区的重力加速度的数值。并让学生比较与前面学到的g的数值大小,并强调这个重力加速度就是前面我们学到的常数g。3.让学生根据匀变速运动的公式,推导出自由落体运动的公式:若学生基础较好,可根据自由落体频闪照片,用分析纸带的方法由粗算一下自由落体加速度。三、例题
例《北京晚报》报道:一小孩从15m高的楼层掉下,被下面的一位叔叔伸开双臂接住化险为夷,幸免于难,试求:
(1)该小孩在空中下落的时间为多少?(2)该叔叔接住小孩时,小孩的速度为多少?四、课后探究
测自己的反应时间:(请学生说明这样测量的理由。并要求学生课后测量一下自己的反应时间。现场可测几个同学的反应时间。)
五、课后思考题1.想测出一幢楼的高度,你用所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方案。(请学生来思考作答)2.一个物体从塔顶自由下落,在到达地面前最后1秒内的位移是整个位移的9/25,求塔高。(指导学生,让学生自己解答)六、教学反思首先,本节课最重要是对一些科学研究方法的教学,若仅仅是对这些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科学物理研究方法的教学,则这堂还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自己参与到探究活动中去,这样让学生自己做实验探究出来的结果比教师告诉得到的结果印象要深刻的多,也让课堂教学的师生互动有了更好的效果。另外,这节课要注重把实验做好,如果实验不成功,这节课就如同让学生去死记几个结论了,效果不好。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体的速度变化是有快慢之分的,理解加速度的含义及物理意义。2.知道加速度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能具体运用,明确加速度是矢量和加速度的单位。3、能区分加速度、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速度、速度的变化量、速度的变化率三者的分析比较,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加速度概念的得出过程,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和交流合作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加速度的概念及物理意义。难点:加速度的物理意义。疑点:加速度与速度、速度变化量和速度变化率之间的关系。易错点:运动加速度的定义式时不注意公式的矢量性。【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我们说一个物体在运动时即物体的位置发生改变,而且位置的改变有快慢之分,为此我们引入那些物理量来描述的呢?学生:位移和速度,师:希望学生能注意到研究问题的思路,这也是本节研究速度变化的思路。情景展示:【视频:摩托车、汽车、飞机的直线加速比赛】师:1为什么开始摩托车开在前面?2、最后为什么飞机开在前面?3、总的过程中,谁的速度变化大?通过问题的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明确:“速度大”、“速度变化大”、“速度变化快”所描述的情况是不同的?因此有必要引入一个物理量来描
述物体速度改变快慢的不同。【交流与合作】:课本上的思考与讨论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的基础上得出用何种方法来表示物体速度改变快慢之分,从而引入加速度的概念。师:加速度是矢量还是标量呢?为什么?方向如何规定?学生讨论后,师生在一起得出速度是矢量,速度的变化量ΔV也是矢量,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也是矢量,所以a方向与ΔV的方向相同。
问:那么计算时,如何体现出加速度的方向?下面以典型例题进行说明:见例1、例2、例3并能学生明确加速度的正、负的含义及利用加速度定义式计算时要注意其方向性。师: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的方向相同,那么在直线运动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又存在什么关系呢?〖交流与合作〗通过对汽车加速和减速情景的分析,师生共同得出1、加速度方向和速度方向无牵扯关系。2、当物体做加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3、当物体做减速运动时,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师:我们以后依据什么来判断物体是加速直线运动还是减速直线运动生:依据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关系?同向加速;反向减速。〖交流、合作、探究〗试分析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上海磁悬浮列车的最高速度可达430km/h,它的加速度一定很大.2、火箭在点火瞬间,其速度为零,它的加速度也为零吗?3、物体的速度变化量大,其加速度一定就大4、物体的速度变化率大,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就大,速度变化就快。5、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正吗?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加速度一定为负吗?6、加速度增加的运动是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的运动是减速运动.这种认识对吗?如果不对,你认为应该怎样根据加速度判断物体的速度是增加还是减小?通过学生分析讨论,由师生共同得出加速度、速度、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优秀中学物理教学概论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1428.html
- 上一篇:上学期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
- 下一篇:八年级物理教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