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27 19:30:00 网站:公文素材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一、语文知识点

1.小说三要素:A人物B情节C环境2.议论文三要素:A论点B论据C论证3.比喻三要素:A本体B喻体C喻词4.记叙文六要素(五W+H):何时when何地where何人who何因why何过how何果what

5.律诗四条件:A八句四联(首颔颈尾)B偶尾同韵C中联对偶D平声合调6.五种表达方式:A叙述B议论C抒情D说明E描写

7.六种说明文说明方法:A举例子B列数字C打比方(喻)D作比较E分类别F下定义

8.三种说明文说明结构:A总分总结构B总分结构C分总结构9.三大说明文说明顺序:A按时间顺序B按空间顺序C按逻辑顺序10.两种基本议论文结构:A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B提出观点论证观点总结观点

11.六种议论文论证方法:A举例法B对比法C喻证法DE归谬法F

12.八种主要修辞方法:A比喻B拟人C排比D夸张E反问F设问G反复H对偶(简记为:喻拟排夸,二反设对)

13.四种人物描写方法:A外貌描写B语言描写C动作描写D心理描写(简记为:外语动心)

14.七种短语类型:A并列短语B偏正短语C主谓短语D动宾短语E动补短语F介宾短语G的字短语(按功能划分为七种)

A名词性短语B动词性短语C形容词性短语(按词性分三种)15.六种句子成分:A主语B谓语C宾语D补语E定语F状语16.十二词类(性):A名动形B数量代C副介连D助叹拟17.三种记叙方法(顺序):A顺叙B倒叙C插叙

18.三种省略号作用:A表引文内容省略B表列举事项省略C表说话中断延长19.四种波折号作用:A表解释说明前文B表后文跳跃转折C表声音中断延长D表时地数起止

20.四种引号作用:A表引用实际内容B表讽刺反语C表特定称谓D表着重强调

二、语文学法归类

1.课文预习六步法:A查注生词,扫清三字B朗读课文,感知内容C了解作者,把握背景D标明段序,分清结构E画关键句,体会作用F简写主旨,归纳特色2.学生课堂听讲五法(细听讲做笔记):A听到listenB看到lookC写到writeD说到speak

E思到think(耳眼手嘴脑五官并用)

3.赏诗三步法:A知人论世(了解作者,把握背景)B译析字面(通译全诗,分析景情)C阐明主旨(简述内容,阐明理趣)

4.划分文章结构四法:A依据表达方式B找寻明暗线索C依据时空顺序D依据逻辑顺序

5.分析八种关键句作用:A点明题目,引起下文(点题句)B点明中心,亮出主旨(中心句)C设置悬念,引发兴趣(悬念句)D承上启下,自然衔接(过渡句)E前后照应,和谐统一(照应句)F侧面烘托,间接映衬(烘托句)G后文铺垫,埋下伏笔(铺垫句)H增强语言,突出特征(修辞句)

6.辨别七类文章写法:A对比写法B象征写法C烘托写法D以小见大写法E先扬后抑写法F虚实结合写法G夹叙夹议写法文学常识古典文学(一)春秋时期《诗经》,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由孔子编辑。分风、雅、颂三个组成部分,使用赋、比、兴的手法。《伐檀》《硕鼠》《论语》,记载孔子和他的弟子的言论和行动,由孔子的弟子编纂。孔子(前551~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春秋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论语》六则《侍坐》《季氏将伐颛臾》《荷丈人》《左传》,我国第一部叙事比较详细的编年史,记载了春秋各国的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的大事,相传是左秋明所作。《曹刿论战》《之战》(二)战国时期《庄子》,庄周及其弟子所作,道家学派著作。《庖丁解牛》《孟子》,记录了孟子的言行,为孟子及其弟子所著。孟子(约前372~约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齐桓晋文之事》《鱼我所欲也》《庄暴见孟子》《荀子》,作者荀况,战国时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劝学》《韩非子》,韩非和后人所作,法家的作品。韩非,荀子的学生。《扁鹊见蔡桓公》《智子疑邻》《五蠹》《吕氏春秋》,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辑而成,杂家的代表作,以儒家、道家思想为主,吸收了墨家、法家等各家的思想。《察今》《察传》《列子》,相传是战国时列御寇所作。《愚公移山》《战国策》,记载战国时代各国游说之士的策略,作者不可考,由西汉刘向整理而成,共33篇。《唐雎不辱使命》《邹忌讽齐王纳谏》《冯谖客孟尝君》《荆轲刺秦王》《楚辞》,西汉刘向收集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汇集而成,共17篇。屈原(约前340~约前278年),楚国浪漫主义爱国诗人,《离骚》为代表作。《涉江》(三)汉朝

贾谊,西汉的政治家、文学家。《过秦论》《论积贮疏》《淮南子》,西汉刘安及其门客编辑,为杂家著作。《塞翁失马》《史记》,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汉武帝长达三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作者司马迁(约前145~?年),字子长,西汉杰出的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继承父业任太史令。《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屈原列传》《信陵君窃符救赵》《汉书》,纪传体史书,东汉史学家班固受诏编写,未完,死于狱中,后由班昭、班彪等完成。《苏武》《孔雀东南飞》,是保存下来的最早的长篇叙事诗,大约产生于汉代末,最早见于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孔雀东南飞》

四)魏晋南北朝

曹操(155~220年),字孟德,政治家、军事家、诗人。《短歌行》《观沧海》《龟虽寿》诸葛亮(181~234年)政治家、军事家。《出师表》曹植(192~232年),字子建,诗人,曹操的第三子。《七步诗》《搜神记》,笔记体志怪小说,作者是东晋史学家、文学家干宝。《干将莫邪》陶渊明(365~427年),东晋诗人,字元亮(一说字潜,字渊明),存留120多首诗,其中20多首田园诗,开辟五言诗的新境界。《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饮酒》《水经注》,作者郦道元,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是古代一部记我国河流水道的书,郦道元为之作注。《三峡》《后汉书》,南朝史学家范晔所著,与《史记》《汉书》合称"三史"。《张衡传》丘迟,南朝齐、梁间的文学家。《与陈伯之书》《木兰诗》,民间叙事诗,北朝乐府民歌中最杰出的作品。《木兰诗》吴均,南朝人。《与朱元思书》(五)唐朝

唐初文坛四杰: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之涣,诗人,歌咏边塞的诗歌最著名。《凉州词》《登鹳鹊楼》孟浩然,擅长山水田园诗,与王维并称"王孟"。《春晓》《过故人庄王昌龄,擅长七绝,主要写边塞诗和宫怨诗。《芙蓉楼送辛渐》

王维,字摩诘,曾官至尚书右丞,故世人称"王右丞",其诗有诗、画、音乐合一的特色。《观猎》《鸟鸣涧》《送元二使至安西》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其诗想象丰富,感情奔放,形象雄奇,语言瑰丽活泼,擅长乐府和绝句,许多诗成为千古绝唱。存诗近千首。《夜静思》《送友人》《秋登宣城谢眺北楼》《望天门山》《秋浦歌》《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

杜甫(712~770年),字子美,杰出现实主义诗人。曾任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为"杜工部"。其诗感情真切,思想深刻,意境深沉,语言准确,存诗1400多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江畔独步寻花》《江南逢李龟年》《石壕吏》《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兵车行》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晚唐现实主义诗人。其诗深刻反映现实,反映民众的疾苦,感情充沛,语言通俗,雅俗共赏。存诗近3000首。《钱塘湖春行》《忆江南》《卖炭翁》《琵琶行(并序)》

韩愈(768~824年)字退之,世称韩昌黎,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积极提倡古文运动,恢复古代朴实文风,留下大量文情并茂的文章。《马说》《师说》《原毁》

柳宗元(773~819年)字子厚,河东解(xie)州人。积极提倡古文运动,写出大量优秀散文、游记、寓言、诗歌等作品。《小石潭记》《童区寄传》《捕蛇者说》杜牡,字牧之,号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江南春绝句》《阿房宫赋》岑参,诗人,是写边塞诗的代表人物之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刘禹锡,字梦得,著有《刘梦得文集》。《陋室铭》崔灏,著名诗人。《黄鹤楼》(六)宋朝

范仲淹(989~1052年),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著有《范文正公集》。《岳阳楼记》

欧阳修(1007~1072年),字永叔,自号醉翁、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在散文、诗歌、史传编写、诗文评论方面均有成就。《醉翁亭记》《伶官传序》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著作以史论、政论为主,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著有

《嘉集》《六国论》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文坛领袖,诗、词、散文有着极高的成就。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著有《东坡全集》《东坡志林》等。《浣溪纱》《念奴娇赤壁怀古》《题西林壁》《石钟山记》《教战守策》

王安石(1021~1086年)字介甫,晚号半山,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提倡变法。因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谥号文,人称王文公。倡导诗文革新运动。著有《王临川集》等。《伤仲永》《游褒禅山记》

司马光(1019~1086年),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政治上反对王安石变法。花了19年时间主持编写了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训俭示康》《赤壁之战》

李清照,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在散文诗词方面均有成就,后人辑有《漱玉集》。《武陵春》《如梦令》陆游(1152~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是我国诗人当中创作数量最多的一个,存诗9300多首。《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诉衷情》《过小孤山大孤山》

辛弃疾(1140~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人,南宋著名爱国词人,存词600多首。《西江月》《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文天祥(1236~1283年)字宋瑞、履善,自号文山,庐陵人,北宋政治家、诗人,写了许多爱国主义的诗文,被俘不屈,壮烈殉国。著有《指南录》等。《过零丁洋》《〈指南录〉后序》沈括,字存中,北宋政治家、科学家,所著《梦溪笔谈》是综合性学术专著。《活板》《采草药》《雁荡山》

柳永,字耆卿,北宋婉约派词人。《雨霖铃》周敦颐,字茂叔,著名哲学家。《爱莲说》姜夔,南宋词人。《扬州慢》(七)元明

关汉卿,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写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窦娥冤》施耐庵,著有描写农民革命斗争的长篇小说《水浒》,是在民间传说、说书的基础上加工而成的。《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罗贯中,所著《三国演义》是我国历史演义小说的开山之作。《杨修之死》《群英会蒋干中计》吴承恩,在民间传说、杂剧和其他著作的基础上创作《西游记》,是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美猴王》

冯梦龙,通俗小说作家,作品以所辑《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喻世明言》最著名。《灌园叟晚逢仙女》

张溥,明末文学家。《五人墓碑记》(八)清朝

蒲松龄,字留仙、剑臣,号柳泉,代表作为文言短篇志怪小说集《聊斋志异》。《促织》方苞,散文家,"桐城派"创始人。《狱中杂记》《左忠毅公逸事》吴敬梓,所做《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长篇讽刺小说。《范进中举》

曹雪芹,名,字梦阮,好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完成了《红楼梦》前80回,《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现实主义的最高峰。《葫芦僧判断葫芦案》《林黛玉进贾府》全祖旺,文学家、史学家。《梅花岭记》龚自珍,散文家,"桐城派"奠基人之一。《病梅馆记》

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是改良主义思想家、宣传家。《少年中国说》《谭嗣同》

刘鹗,著有《老残游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明湖居听书》

秋瑾,字卿,号竞雄,别号鉴湖女侠,民主革命烈士。遗稿编为《秋瑾集》。《对酒》二现代文学

(一)鲁迅(1881~1936),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文学的奠基人。《一件小事》(1919)、《社戏》(1922)、《孔乙己》(1919)、《故乡》(1921)、《祝福》(1924)、《药》(1919)、《狂人日记》(1918)、《阿Q正传》(1921)是前期小说,除《祝福》出自《彷徨》,其余均出自《呐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1926)、《藤野先生》(1926)、《范爱农》(1926)是前期散文,《论雷峰塔的倒掉》(1924)、《记念刘和珍君》(1926)、《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1925)、《〈呐喊〉自序》(1923)是前期杂文。《文学和出汗》(1927)、《友邦惊诧论》(1931)、《为了忘却的记念》(1933)、《拿来主义》(1934)、《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1934)、《人生识字糊涂始》(1935)等是后期杂文。鲁迅小说集有《彷徨》《呐喊》,历史小说《故事新编》,散文《朝花夕拾》,散文诗《野草》,杂文集有《热风》《坟》《华盖集》《华盖集续编》《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且介亭杂文末编》《集外集》《集外集拾遗》。(二)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文字学家、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诗集有《女神》《星空》《前茅》《新华颂》《百花齐放》《长春集》等,历史剧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卓文君》《武则天》《蔡文姬》等,回忆录有《洪波曲》,历史论文有《甲申三百年祭》。中学语文课本中有《天上的街市》《屈原》(节选)。

(三)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县人,小说有《腐蚀》《霜叶红于二月花》《子夜》《林家铺子》《春蚕》(与《秋收》《残冬》合称《农村三部曲》)。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白杨礼赞》《风景谈》《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四)叶圣陶(1894~1988),名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教育家、文学家,著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中学语文课本中有《记金华的两个岩洞》《古代英雄的石像》《景泰蓝的制作》《苏州园林》《夜》。(五)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浙江绍兴人,著名诗人、散文家。中学课本中有《春雨》《荷塘月色》《绿》《威尼斯》。(六)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小说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戏剧有《茶馆》《龙须沟》等。中学课本里有《在烈日和暴雨下》(选自《骆驼祥子》)、《龙须沟》(节选)、《茶馆》(节选)。(七)夏衍(1900~1995),原名沈端先,浙江杭州人,著名戏剧家,主要剧本有《赛金花》《秋瑾传》《上海屋檐下》,改编的电影有《林家铺子》《祝福》《春蚕》,优秀报告文学《包身工》。(八)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福州人,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家,诗集有《繁星》《春水》等,小说集有《南归》《往事》等,散文集有《同情》《冰心游记》等。课本里有《小橘灯》。(九)巴金(1904~),原名李芾甘,四川人,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雾》《雨》《电》)、《激流三部曲》(《家》《春》《秋》),课本里有《灯》。(十)曹禺(1910~1996),原名万家宝,祖籍湖北,著名戏剧家,作品有《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等。课本里有《雷雨》(节选)。三外国作品(按汉语拼音顺序)

奥斯特洛夫斯基苏联小说《筑路》巴尔扎克法国小说《守财奴》

巴甫洛夫苏联书信《给青年的一封信》达尔文英国说明文《物种起源》导言

都德法国小说《最后一课》

恩格斯德国议论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法布尔法国科学小品《蝉》

伏契克捷克斯洛伐克报告文学《二六七号牢房》高尔基俄国散文诗《海燕》高尔基俄国小说《母亲》

海涅德国诗歌《西伯利亚的纺织工人》

惠特曼美国诗歌《啊,船长,我的船长》壶井荣日本散文《蒲公英》

马克吐温美国小说《竞选州长》莫泊桑法国小说《我的叔叔于勒》莫泊桑法国小说《项链》

欧亨利美国小说《警察和赞美诗》普希金俄国诗歌《致恰达耶夫》契诃夫俄国小说《变色龙》

契诃夫俄国小说《装在套子里的人》莎士比亚英国戏剧《威尼斯商人》伊索古希腊寓言《赫耳墨斯和雕像者》

伊索古希腊寓言《蚊子和狮子》临沂家教吧

扩展阅读: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

高中语文必修3知识点总结

本册课本分四个单元,体裁分别是小说、古代诗歌(唐诗)、古代议论散文、科学文艺作品。其中,前两个单元侧重“品味与鉴赏”,第三单元侧重“思考与领悟”,第四单元侧重“沟通与应用”。

一、第一单元欣赏中外小说:

《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相对于初中阶段所学的小说而言,这几篇小说情节结构比较复杂,反映的社会生活面也比较广,而且风格多样。

㈠《林黛玉进贾府》节选自《红楼梦》,为该书序幕之一,通过林黛玉的所见所闻,对贾府这个封建大家族做了具体的介绍,人物刻画、环境描写都体现了中国古代小说的艺术特色。

㈡《祝福》是鲁迅的代表作,关注的是一位下层农村妇女祥林嫂创伤累累而又麻木愚钝的心灵世界,一以贯之地体现了鲁迅关注农民命运、反对封建压迫的主题,代表了中国现代小说的艺术成就。

㈢《老人与海》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美国作家海明威的代表作,成功塑造了一位“硬汉子”形象。作品中充满象征意味的故事,简洁洗练的文风,生动的心理描写,充分表现了海明威炉火纯青的叙事艺术。

传统意义上的小说是一种通过叙述故事情节,刻画人物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完整复杂的故事情节、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构成了小说的三要素,欣赏《林黛玉进贾府》《祝福》《老人与海》,可以通过分析这三个要素把握小说的主旨。而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则是重点,三篇小说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是很成功的,像林黛玉、贾宝玉、王熙凤、祥林嫂、桑地亚哥,无不栩栩如生,学习时可以从人物语言、心理、神态、动作等方面来把握。

另外,在单元提示中提到另外一个学习重点就是品味语言,包括对个性化的人物语言以及作者的叙述语言的品味。前者在分析人物形象的时候可以得到解决,后者则需要单独拿出来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祝福》两篇的叙述语言相对比较客观,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小说大多是这样的风格。值得注意的是,《老人与海》的叙述语言,前者的有意拖沓、刻意唆,后者的简洁明快,都需要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细细品味。

二、第二单元欣赏七首唐诗:

作者分别是李白、杜甫、白居易和李商隐。

李、杜二人是唐代诗坛最耀眼的两位明星,李白的歌行体诗歌想像丰富,比喻奇特,笔法夸张,韵律流转华美,杜甫的律诗沉郁顿挫,音律优美,构思奇妙,《蜀道难》和《秋兴》《咏怀古迹》《登高》分别代表了他们诗歌的最高成就。

白居易是中唐最著名的诗人,他的《琵琶行》叙事与抒情结合,字里行间渗透着深挚的情感。

李商隐是晚唐诗人,一生在政治夹缝中求生存,内心的抑郁不得志,使他更多在诗歌中抒发个人情感,《锦瑟》《马嵬》都体现了这个特点。

欣赏这些作品,需要注意两个方面:

一、是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诗歌长于抒情,它凝练的词句、富于想像的跳跃式结构、富有音乐美的韵律和节奏,使它更便于或含蓄或直接地抒发情感。本单元所选的诗歌,情感的抒发都是含蓄的,这就需要我们进入诗人所描写的情境中细细体会。引导学生进入情境,首先要抓好朗读和背诵,但要注意读诗要有读诗的方式,快慢徐急、抑扬顿挫要和诗歌的情感格调以及形式适配,比如读《蜀道难》要高亢激昂,读《琵琶行》要雅正悲慨,具体到每一句,也有不同的读法,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已有提示,此处不再赘述。其次要发挥想像和联想,不仅要把诗歌描绘的景物、事态还原成脑中的图画,而且要设身处地,感受诗人在此种情境中的精神状态和心理特征。

二、是尊重学生的多样化理解。古人云:诗无达诂。诗人的情感往往隐藏在写实或想像的画面背后,有很多“月朦胧,鸟朦胧”,难以捉摸。因此,不同的人对同一首诗可能具有不同的感悟、不同的体验,这是正常的。像本单元所选的《锦瑟》,千百年来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本身就有丰富的多解性,各种说法恐怕都有合理的成分,我们且不能别黑白而定一尊,教给学生一个标准答案,而否定可能很有道理的个性化体验。其他诗歌如《蜀道难》《咏怀古迹》等虽然诗意较为明朗,但理解上也不是没有分歧。

背诵篇目:李白:《蜀道难》

杜甫:《秋兴》(其一)《咏怀古迹》(其三)《登高》白居易:《琵琶行》李商隐:《锦瑟》《马嵬》

三、第三单元学习古代议论散文:

中国古代散文在先秦有两个流派:史传散文和诸子散文。前者以叙事为主,后者多是议论性的文章。本单元所选的《寡人之于国也》《劝学》就属于诸子散文一派,前者属于对话体的论辩文,语言犀利,步步紧逼,气势逼人,后者为长篇论文的节选,句式整齐,善用多样化的比喻。西汉时期,贾谊继承了先秦诸子的优良传统,总结秦代灭亡的教训,写了著名的《过秦论》。这篇文章通篇一气贯之,气势充沛,雄辩有力。到了唐代,韩愈倡导“古文运动”,继承古人用通俗平易的语言抒情达意的优良传统,主张写文章要“惟陈言之务去”,强调“文从字顺”,“词必己出”,《师说》一文体现了作者的这一艺术追求。

学习这个单元,首先要在朗读背诵的基础上,理解和积累常用的文言词语、句式和常见的文化常识,逐步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语感。其次要注意学习文章立论、论证的方法,注意其严密周详的论证逻辑。《寡人之于国也》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

1.生字

曳:yè数罟:cùgǔ池:wū鸡豚狗彘:túnzhì庠序:xiáng莩:piǎo好战:hào不王者:wàng

2.指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写出本字并翻译直不百步耳:直,通“只”,“不过”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头发花白涂有饿莩:涂,同“途”,道路。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3.说说下面加点词古今意义的不同

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凶恶,残暴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示同意,认可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指一般的行走。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今义:增加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古义:开仓救济;今义:发现、出发王无罪岁:古义:年成;今义:指年龄4.几个重点词语的解释填然鼓之:象声词,指击鼓声养生丧死:供养活人为死人安葬孝悌: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负戴:负担。负,背负;戴,把东西顶头上。5.指出下面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含义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寡人之于国:对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

王:然而不王者:为王,动词,读wàng梁惠王曰:君王,名词,读wáng以:请以战喻:用可以无饥矣:凭借以时入山林:按申之以孝悌之义:把

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第一个食,吃,动词;第二个,食物,名词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不译王道之始也:取消句子独立性五亩之宅:“的”,助词

5.指出下面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并解释填然鼓之:名作动,击鼓树之以桑:名作动,种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名作动,穿上谨庠序之教:形作动,认真从事

然而不王者:名作动,为王,使天下百姓归顺6.指出下面几个句子的句式,并口译是亦走也:判断句:……也,表判断。非我也,岁也:判断句:……也,表判断。未之有也:宾语前置,“未有之也”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状语后置,“则无望民之于邻国多”申之以孝悌之义:状语后置,“以孝悌之义申之”树之以桑:状语后置,“以桑树之”《劝学》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一.字词解释(1)通假字

以为轮,其曲中规:,通“”,使弯曲虽有槁暴,不复挺者:有,通“又”;暴,通“曝”,晒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通“智”,智慧君子生非异也:生,通“性”,资质(2)词类活用

①动词的使动用法:木直中绳,以为轮。②名词作状语:

a.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每天b.上食埃土,下饮黄泉:向上;向下③名词用作动词:

a.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水

b.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吃二.特殊句式(l)判断句①青,取之于蓝②冰,水为之

③虽有槁暴不复挺者,使之然也④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固定格式

无以至千里(“无以……”意为“没有用来……的办法”。下文“无以成江海”中“无以”同此)

(3)定语后置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过秦论》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1、通假字

约从离衡(通“横”)合从缔交(通“纵”)制其弊(通“敝”)百有余年(通“又”)陈利兵而谁何(通“喝”)倔起阡陌之中(通“崛”)赢粮而景从(通“影”)2、古今异义

例句古义今义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黄河水道的通称赢粮而景从担负胜或获得

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崤山以东山东省份

流血漂橹盾牌使船前进的工具

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吝惜爱惜、爱护、喜欢宽厚而爱人爱惜人民丈夫或妻子;恋爱中的男女一方

分裂山河划分整体事物的分开或使整体的事物分开

3、词类活用现象A、名词的活用

席卷、包举、囊括名词作状语像席子、包裹、布袋一样天下云集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声音一样赢粮而景从名词作状语像影子一样内立法度,南取汉中名词作状语在国内、向南序八州而朝同列名词动用招致履至尊而制六合名词动用登上

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动用用破瓮作用草绳系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名词作状语,名词放在动词前,1、2、3句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和状态,第4句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或方位。

名词活用作动词,第5句和第7句,两个名词连用,表示事物的动作意义;第6句,名词和动词用“而”连接,这个名词常用如动词。

B、动词的活用

追亡逐北动词作名词逃走的人却匈奴七百余里使动用法使……退却约从离衡使动用法使……离散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外连横而斗诸侯使动用法使……争斗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动词用作名词,动词在句中充当宾语,如例1、动词的使动用法,例2、3、6句,不及物动词带了宾语,4、5句,动作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这说明这些动词都产生了使动用法。

C、形容词活用

会盟而谋弱秦形容词使动使……弱以弱天下之民形容词使动使……弱,削弱以愚黔首形容词使动使……愚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动用变小,变弱

教师归纳:活用规律:形容词后带有宾语,且对它的宾语含有“使它怎样”的意思,说明形容词用作动词,表示使动的意义,如例1、2、3。

4、一词多义①制秦有余力而制其弊。制服

王寥、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统率、指挥②亡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丢失、失去追亡逐北,伏尸百万。逃兵、逃亡。的人吞二周而亡诸侯。使动用法,使……灭亡③固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险固地势君臣固守以窥周室。牢固④利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劝学》锐利、锋利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劝学》快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有利、条件好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有利的形势⑤遗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候已困矣。丢失因遗策。遗留⑥度

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规章、制度试使山东诸国与陈涉度长大。量、计算5、请分别说明下列各句的特征。

①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判断句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被动句③陈利兵而谁何。宾语前置句

④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介词结构后置6、成语

同年而语度长大《师说》需要掌握的文言知识:1、读准下列一字多音或形近字的读音:

句读dòu读书dú或不焉fǒu不能bù经传zhuàn传道chuán聃dān冉rǎn

2、找出课文中合成的双音词:学者句读百工六艺3、通假字: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受”通“授”,教授,传授)或师焉,或不焉(“不”通“否”,指不从师学习)4、指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今义:

学者古义:求学的人,读书人。今义:有专门学问的人。句读古义:句子停顿的地方。如:句读之不知。今义:看字发出声音。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许多人。

所以古义:特指代词“所”+介词“以”,相当于“用来……的”。今义: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不必古义:不一定。如“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今义:用不着,不需要。5、词类活用:

吾师道也(名词“师”用作动词,学习)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从师。下文“则耻师焉”“师道之不得”同此)

或师焉(名词“师”用作动词,从师学习)不耻相师(名词“师”用作动词,表自动,学习)

吾从而师之(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而耻学于师(形容词“耻”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孔子师郯子(名词“师”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形容词“惑”活用作名词,疑难问题)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前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后面的“圣”“愚”均为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圣人,愚人)

6、重要句式:1)判断句:

①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者,……也”表判断)②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也”表判断)2)被动句:

①不拘于时(介词“于”表被动)3)宾语前置句:

①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之”作标志的宾语前置)4)介宾短语后置句:

①而耻学于师。②不拘于时,学于余。③师不必贤于弟子。5)省略句:

①今其智乃反不能及(之)。②(人)爱其子,择师而教之。③(人)问之,(士大夫)则曰:“彼与彼年相若也……”④(士大夫)则群居而笑之。6)固定格式: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庸…乎”,表示反问,意思是“难道…吗?”)7、一词多义:文言实词

道: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风尚)③道相似也(道德学问)④余嘉其能行古道(道路)传: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传授)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流传)贤:①其贤不及孔子(才能)②师不必贤于弟子(高明)师:①古之学者必有师(老师)

②吾从而师之(名词活用作动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师)③吾师道也(学习)④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从师)⑤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从师)

惑:①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疑难问题)②则耻师焉,惑矣(糊涂)知:①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识别,动词)②可知矣(知道,了解)文言虚词之

①作代词,有两种情况:

指代人或事物。如“择师而教之”。

连接定语和中心词,表示统一关系,相当于“这类”、“这些”。如“郯子之徒”“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②作助词,有四种情况:

连接定语与中心词,相当于“的”。如“古之学者”。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如“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宾语前置的标志。如“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在动词、形容词或表示时间的词后,凑足音节,无意义。如“六艺经传,皆通习之”。③以前学过的课文中还有三种情况:作代词,指代自己。如“君将哀而生之乎”。

作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作动词,“到”、“往”。如“吾欲之南海”其

①作代词,有四种情况:

在主谓短语中作主语。如“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他),“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那些)。

复指,作主语。如“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他们)。作兼语。如“余嘉其能行古道”(他)。

作定语。如“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他们的)。②作语气副词,有两种情况:

表猜测。如“圣人之所以为圣……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感叹。如“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多么)背诵篇目:孟子:《寡人之于国也》(背诵全文)荀子:《劝学》(背诵全文)

贾谊:《过秦论》(背诵课文最后三段)韩愈:《师说》(背诵全文)四、第四单元学习科学文艺作品:

《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前二篇文章都是科普作品,介绍一些科学知识,但风格又有所不同。《动物游戏之谜》是一篇综述性的科技小论文,结构清晰,语言虽然较形象,但却是客观描述,很少个性化的语言。《宇宙的边疆》是一篇解说词,以“我们探索宇宙的旅程”贯串全文,详细介绍了宇宙的组成情况,有议论也有情感抒发,作者娓娓道来,就像一个促膝谈心的朋友,亲切而自然。最后一篇《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是一篇自传性质的文章,作者讲述了自己童年的两件与科学接触的趣事。

学习这一单元,首先要重视学生科学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探求未知世界的兴趣。科学文艺作品语言严谨、精确、有分寸,在涉及科学知识的问题上,毫不含糊,本单元课文中的许多句子都体现了这一点,这也体现了科学研究的实事求是精神。另外,前边提到《动物游戏之谜》的结构,可能大多数老师把这一结构板书在黑板上就完了,如果我们再深入思考一下,我们就会发现,科技小论文之所以一般都采用这样的结构,实际上是因为这符合科学发现的一般思维过程:由现象到本质,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后解决问题。可见,学习科普文章所反映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有时候并不是虚头巴脑的事,完全可以落到实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语文知识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197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