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地理教师邓立辉整理
地理必修Ⅲ笔记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1.2区域的发展阶段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区域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阶段水平低,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少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工业化和城市化加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速推进总值高传统农业占有较大比第二产业比重迅速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重,以资源型工业和上升,第三产业加速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幅度增强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逐步完善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小高水平的均衡状态对外开放程低,对外贸易规模小,对外开放程度逐步提表现出自给自足特征高度交通运输城市化发展阶段现代化交通线路少而稀疏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交通运输建设显著加快中心城市发展速度高于区域不平衡增长低水平的均衡状态1.3区域发展差异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
地理教师邓立辉整理
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区域特征北方南方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限制因素发展方向3、西部大开发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1.4区域经济联系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调水源地调水线路调水量水质东线长江下游扬州附近中线西线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和大渡河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大最好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放、改善生态环境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化,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开挖渠道,引水自流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到北京、天津较大差较小较好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3、产业转移
地理教师邓立辉整理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突出问题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退化水质污染问题突出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治理措施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
地理教师邓立辉整理
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主要农业带: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分布东北部五大湖沿岸区位因素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中部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南部土壤肥沃,光热充足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污染严重。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城市化进程特点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混杂的城乡一体化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城市群体系发展迅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
地理教师邓立辉整理
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3.2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类型航天遥感概念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优点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器的遥感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分辨率高、范围小遥感3.3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3.4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热点问题:1、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杭州湾大桥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大行星,降等为太阳系矮行星3、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5、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太湖蓝藻暴发6、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7、GPS、北斗导航系统8、珠穆朗玛峰测高9、国家或地区:美国、德国、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浙江省情: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位于东经118°01"123°08",北纬27°01"31°1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679万,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5%。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与安微、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山多岛多,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广布,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梅雨),7、8月常出现伏旱天气。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农牧林渔业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
地理教师邓立辉整理
菜、棉花、棉花、茶叶、蚕丝、柑橘、毛竹等。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现代化交通网络发达,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萧甬(杭州萧山宁波)、金温(金华温州)等铁路构成了浙江铁路运输网络。重要港口有宁波北仑港。
产业结构多年来以轻型工业为主,目前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浙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众多。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颇具特色,浙江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嵊县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浙江专业市场繁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
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水库。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金华三洞、庐瑶琳仙境令人叹为观止。全省旅游重点则为杭州,素以“人间天堂”驰誉世界,文物古迹遍布城内外,因此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游热点之一。
扩展阅读:高中地理必修一至必修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湘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一知识点
1.天体:
概念:宇宙中物质的存在形式
类型: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星际物质2.天体系统
概念:宇宙中的天体恒星、星云,形成天体系统层次: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宇宙太阳:
1.太阳系中心天体:太阳质量占太阳系99.86%,在其吸引下其他天体绕太阳运动
2.太阳辐射:
能量来源: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对地球影响: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与变化,是人类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能量源泉3.太阳活动:
太阳大气层结构:自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太阳活动类型:①光球层: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为11年②色球层:耀斑
对地球影响:引起电离层扰动,使无线电短波通讯受到影响,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影响气候地球:
1.地球的普通性: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同向性、近圆性、共面性
据结构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2.地球的特殊性:有生命存在
宇宙环境: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处于安全宇宙环境中,太阳光照稳定
自身条件:日地距离适中,使地表有适宜的温度,使液态水能存在:有适中的体积和质量形成包围地球的大气层,自转公转周期适中,使地球表面温度的日变化和季节幅度变化小,利于生物生长发育一:地球运动的基本形式:公转和自转绕转中心太阳地轴
方向自西向东(北天极上空看逆时针)自西向东(北极上空看逆时针,南极上空相反)
周期恒星年(365天6时9分10秒)恒星日(23时56分4秒)
角速度平均1o/日近日点(1月初)快远日点(7月初)快各地相等,每小时15o(两极除外)
线速度平均30千米/小时从赤道向两极递减,赤道1670KM\\小时,两极为0.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1)黄赤交角:赤道平面和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23o26’(2)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的移动1
二: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更替(2)地方时(3)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
三: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①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昼越长①太阳直射点在那个半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那个半球昼长,②赤道全年
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北昼越短昼夜平分,③春秋分日全球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现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相反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春秋分日:由赤道向南北方向降低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随纬度的变化夏至日:由23o26’N向南北降低方向降低冬至日:由23o26’S向南北降低
23o26’N以北在夏至日达到最大值离直射点越近高度随季节的变化23o26’S以南在冬至日达到最大值越大南北回归线之间每年有两次直射四: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通常用于俯视图,判断依据为: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递增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是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有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北纬23o26’,若北极圈有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为南纬23o26’
(3)确定地方时在光照图中,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经线为正午12点,晨昏线所包围的白昼部分的中间经线为12点,晨线与赤道交点经线的地方时为6点,昏线与赤道交点经线为18点,依据每隔15o,时间相差1小时,每1o相差4分钟,先计算两地的经度差(同侧相减,异侧相加),再转换成时间,依据东加西减的原则,计算出地方时
(4)判断昼夜长短求某地的昼(夜)长,也就是求该地在纬线圈上昼(夜)弧的长度,这个长度也可由昼(夜)弧所跨的经度数来推算(5)判断正午太阳高度角先求所求地区与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差,若所求地和太阳直射点不在同一半球,取两地纬度之和,再用90o-两地纬度差即为所求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五:晨昏线与经线和纬线
(1)根据晨昏线与纬线相交判断问题
①晨昏线通过南北极可判断这一天为3月21日或9月23日前后
②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昼,可判断这一天为6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夏至日,北半球为夏季,南半球为冬季
2③晨昏线与南北极相切,北极圈内为夜,可判断这一天为12月22日前后,北半球为冬至日,北半球为冬季,南半球为夏季(2)根据晨昏线与经线相交关系判断昼长和夜长
推算某地昼长或者夜长,求昼长时,在昼半球范围内算出该地所在地的纬线圈从晨线与纬线圈交点到昏线与纬线圈交点,所跨的经度除以15即该地昼长,如果图上只画了昼半球的一半,要注意,图中白昼所跨经度差的2倍,除以15才是该地的昼长
七:区时,地方时的计算第一步:先求两地的经度差.
第二步:再求时间差,以每一度经度相差4分钟来算.
第三步:然后判断两地的东西方向,求东用加,求西用减.若求出的时间大于24小时,则减24,日期加1天,若时间为负值,则加24小时,日期减去1天.
地图专题
1.经度的递变:向东度数增大为东经度,向西度数增大为西经度。2.纬度的递变:向北度数增大为北纬度,向南度数增大为南纬度。
3.纬线的形状和长度:互相平行的圆,赤道是最长的纬线圈,由此往两极逐渐缩短。
4.经线的形状和长度:所有经线都是交於南北极点的半圆,长度都相等。5.东西经的判断:沿著自转方向增大的是东经,减小的是西经。6.南北纬的判断:度数向北增大为北纬,向南增大为南纬。
①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四季黄赤交角存在---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的形成
②五带的划分界线:南北回归线之间为热带、回归线极圈之间为温带、极圈极点之间为寒带
③若黄赤夹角变大,热带和寒带变大,温带变小;若黄赤夹角变小,热带和寒带变小,温带变大
若黄赤交角为零,太阳永远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地中海气候、热带草原气候消失。
21、正午太阳高度变化规律:①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②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90°△(直射点与所求点的纬度间隔)
③夏至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高度角一年中最大值,北半球一年中最小值。④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有两次直射机会---两次最大值⑤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楼房间距越大。22、昼夜长短的时间分布:
①太阳直射点在哪个半球,哪个半球昼长夜短,北半球夏季,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北半球的昼长夜短。
②太阳直射点向哪个半球移动,这个半球的昼就渐长,北半球6月22日昼最长,12月22日最短。3
③南北回归线之间昼长最大值与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值不在同一天出现,如海口市。
23、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北半球夏半年,昼长夜短,越向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北京>上海>广州
北半球冬半年,昼短夜长,越向南白昼越长(日出越早日落越晚)。如海口>广州>上海,
24、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24小时夜长
日出时间=12:00-昼长/2(或0: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出时间是6:00
日落时间=12:00+昼长/2(或24:00-夜长/2);赤道上的点的日落时间是18:00
25、地球是个不发光、不透明球体-昼夜现象出现
地球自转的球体-昼夜更替(自转速度周期影响昼夜温差变化)
地球倾斜的公转的球体-直射点的移动、正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五带
26、典型的季节现象地理现象时间季节
北半球夏半年北半球冬半年
地球公转七月初,远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慢一月初,近日点附近,地球公转角速度、线速度最快
正午太阳高度6月22日左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南半球达最小12月22日左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达最大,赤道及北半球达最小
昼夜长短昼长夜短,北极圈以内出现极昼昼短夜长,北极圈以内出现极夜等温线陆地等温线均向北凸出陆地等温线均向南凸出,海洋相反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随太阳直射点南移雪线雪线上升雪线下降
北印度洋洋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受东北季风的影响,洋流呈逆时针流动
我国的降水夏李风影响,降水多冬李风影响,降水少
我国的河流内流河因高温导致冰雪融水多,外流河受夏季风影响,大部分河流进入汛期,东北地区分春汛、夏汛大部分进入枯水期,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有结冰期,部分河流有断流现象
我国的季风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全国大部分地区受来自大陆的冬季风影响,寒冷少雨
我国的农业生产全国普遍高温,农作物进入生长期,作物熟制自南向北由一年三熟逐渐过渡到两年三熟至一年一熟北方大部分地区农作物处於越冬期,南方热带地区水热充足,可生产反季节蔬菜、瓜果
气象灾害旱涝(华北春旱、长江伏旱)、暴雨、台风(表现:强风、暴雨、风暴潮)寒潮、沙尘暴、乾旱、暴雪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较多较少4
第三单元大气专题
1、对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气温降低;②大气对流运动(12km)显著;③天气复杂多变。
2、平流层的特点:①随高度增加温度升高;②大气平稳,以水准运动为主,有利於高空飞行。
3、大气的热力过程:太阳辐射--地面增温--地面辐射--大气增温--大气(逆)辐射--大气保温
4、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吸收、反射、散射。
5、太阳辐射(光照)与天气、地势关系:晴朗的天气、地势高空气稀薄,光照越强;
我国太阳能的分布青藏高原最高,四川盆地最低。
6、大气的保温效应: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并通过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
7、气温与天气:白天多云,气温不高(云层反射作用强);夜晚多云,气温较高(大气逆辐射强)。
8、气温的垂直分布:对流层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递减
9、气温的水准分布:①纬度分布:纬度越高,气温越低,我国热量最丰富的地区:海南岛
②海陆分布:夏季陆地>海洋,冬季海洋>陆地;③气温高的地方,等温线向高纬凸出,反之,气温低的地方,等温线向低纬凸出。10、气温年较差:①影响因素:海陆热力性质;地表植被水分状况;云雨多少。②变化规律:内陆>沿海,大陆性气候>海洋性气候,裸地>草地>林地>湖泊,晴天>阴天。
11、热力环流的性质特点
(1)水准方向相邻地面热的地方垂直气流上升——低气压(气旋)阴雨
(2)水准方向相邻地面冷的地方垂直气流下沉——高气压(反气旋)晴朗
(3)垂直方向的气温气压分布:随海拔升高,虽然气温降低,但是空气变稀,气压降低。
(4)来自低纬的气流暖湿(5)来自高纬的气流冷干(6)来自海洋的气流湿(7)来自大陆的气流(离陆风)干
(8)两种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锋面阴雨、风
12、水准方向气压与气温:近地面,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地面形成低压;反之,气温低,近地面的空气收缩下沉,地面形成高压。
13.风的形成:大气的水准运动叫风,水准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等压线愈密风速愈大。
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5
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
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6
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②亚热带气候类型:冬季最冷月均温在0度以上,全球只有两种气候类型:地中海气候:除南极洲外,其他各洲都有分布,在南北纬30o40o大陆的西岸,位置在西风带和副高之间,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乾燥
亚热带季风气候:冬季--偏北风--低温少雨,夏季--夏季风--高温多雨。
③温带气候类型:除海洋性气候外,冬季最冷月均温以0℃以下。
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在南北纬40o--60o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高纬一侧),终年受西风控制,终年温和多雨
温带季风气候:分布在北纬35o--55o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的高纬一侧),受冬季风影响,寒冷乾燥,受夏季风影响,高温多雨。
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受大陆性气团控制,日较差大、年较差大,降水稀少,降水主要在夏季。
26、大陆性与海洋性气候的不同特点(以北半球为例分析):
大陆性气候气温的日较差、年较差大,气温最高月在7月,最低气温在1月。年降水量少。
海洋性气候日较差、年较差小,最热月在8月、最冷月在2月,年降水量较多。27、主要的气象灾害:是指因暴雨洪涝、乾旱、台风、寒潮、大风沙尘、大(浓)雾、高温低温等因素直接造成的灾害。台风旱涝灾害寒潮
发生的时间夏秋季节春夏秋秋末、冬季、初春发源地热带洋面或副热带洋面蒙古、西伯利亚
影响地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除西部一些沙漠地区外的全国范围除青藏、云贵、海南外的广大地区
天气变化强风、特大暴雨、风暴潮暴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大风、雨雪、冻雨
28、主要的大气环境问题:全球变暖(温室效应CO2)、臭氧层破坏(氟氯烃消耗O3)、酸雨(SO2、NO2)29、温室效应7
①大量燃烧矿物燃料大气中CO2增加大气逆辐射增强
②滥砍滥伐森林光合作用减弱CO2相对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③大气逆辐射增强温室效应气温升高全球热量带分布发生变化经济结构发生调整(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纬受损,高纬受益,使适宜种植业生产地域缩小,粮食减产。)
④极地冰山融化,沿海地区海海平面上升,沿海地区地下水水质变坏。30、绿化的环境效益:
①通过光合作用保持大气中O2和CO2的平衡,净化空气;
②绿化植物和防护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尘、过滤空气、减轻污染、降低噪音、美化环境
第四单元水环境
1、水回圈:①按其发生领域分为海陆间大循环、内陆回圈和海上内回圈。②水回圈的主要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径流。
③它的重要意义在於:使淡水资源不断补充、更新,使水资源得以再生,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2、陆地水体的相互关系:
①以雨水补给为主的的河流其径流的变化与降雨量变化一致:a地中海气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冬季最大;b季风气候为主河流,流量夏季最大;c温带海洋性与热带雨林气候河流流量全年变化小;
②以冰雪补给为主的河流其径流变化与气温关系密切:冰川融水补给为主的河流,其流量夏季最大.
③河流水地下水之间可相互补给,湖泊对河流径流起调蓄作用。
3、我国河流补给的差别:①我国东部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东北春季有积雪融水)
②我国西北地方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汛型,冬季断流)4、海水等温线的判读:①判断南北半球(越北越冷是北半球)
②洋流流向和海水等温线凸出方向一致:高温流向低温是暖流,反之是寒流。5、影响海水温度因素太阳辐射(收入)、蒸发(支出)、洋流
6.洋流的形成:定向风(地球上的风带)是形成洋流最基本的动力,风海流是最基本的洋流类型。
7.洋流的分布(画一画右面洋流分布模式图):
①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南半球呈反时针方向。②北半球中高纬逆时针方向洋流圈③南半球4060度海区形成西风漂流
④北印度洋形成季风洋流,冬季逆时针,夏季顺时针。
8.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影响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寒流减温减湿)②影响海洋生物-渔场③影响航海④影响海洋污染
9.世界主要渔场:北海道、北海、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秘鲁渔场——上升流
10.海洋渔业集中在大陆架的原因:①这阳光集中,生物光合作用强;②入海河流带来丰富的营养盐类,浮游生物繁盛,鱼饵丰富。8
11.海洋灾害是指源于海洋的自然灾害:海啸和风暴潮。
12.海洋环境问题指源於人类活动的海洋生态破坏:海洋污染、海平面上升、赤潮
4、风向:(1)风向-风的来向;
(2)根据等压线的分布确定风向:以右图为例画A点的风向及其受力①确定水准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垂直於等压线并且由高压指向低压②确定地转偏向力方向:与风向垂直,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③近地面受磨擦力(方向与风向相反)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15、高空大气的风向是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结果,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近地面的风,受气压梯度力、地转偏向力和磨擦力的共同影响,风向与等压线之间成一夹角。
16、锋面与天气(冷暖不同气团作水准运动并相遇)
①冷锋过境雨区在锋后,出现雨雪、降温天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骤降,天气转晴;
②暖锋过境雨区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过境后,气温上升,气压下降,天气转晴。
17、影响我国天气的主要锋面是冷锋:如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冬季我国的寒潮、冬春季节出现的沙尘暴。
18、气压系统与天气(同一气团作垂直运动):
①气旋(低气压)垂直气流上升,天气阴雨。②反气旋(高气压)垂直气流下沉,天气晴朗;
19、三圈环流及气压带风带:①三圈环流(垂直分布)画出右面三圈环流回圈图
②气压带、风带(水准分布)画出右面气压带、风带分布图(“北撇南捺”)
③长城考察站红旗向西北飘,视窗要避开东南方向;黄河考察站红旗向西南飘,视窗要避开东北方向。
20、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而移动。移动方向:就北半球而言,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21、季风环流:海陆热力差异使亚洲、太平洋中心随季节变化而变化的情况:夏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上形成夏威夷高压;冬季:亚洲大陆上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上形成阿留申低压。22、东亚、南亚季风环流:(如右图)
东亚:夏季东南风,冬季西北风;主要由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引起。9
南亚:夏季西南风,冬季东北风,由风带和气压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共同作用形成。
23、我国的旱涝灾害、雨带的移动与副热带高压的强弱有密切关系。①雨带的移动
春末(5月),雨带在华南(珠江流域)(华北春旱,东北春汛)夏初(6---7月),雨带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准静止锋)7--8月,雨带移到东北和华北,长江中下游进入“伏旱”(反气旋)9月,副高南退,北方雨季结束,南方进入第二个雨季。
②北方雨季开始晚结束早,雨季短;南方雨季开始早结束晚,雨季长③旱涝灾害副高北移速度偏快(夏季风强),造成北涝南旱副高北移速度偏慢(夏季风弱),造成北旱南涝.
我国水旱灾害发生的根本原因是:夏季风的强弱和进退的早晚。24、气候形成因数:太阳辐射、大气环流、下垫面、人类活动
25、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①判断南北半球,②判断热量带,③判断雨型。①热带的四种气候类型:各月均温在15度以上,降水不同,气候类型差异较大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影响,终年高温多雨)
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或来自陆地的信风影响,终年高温少雨)
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地区,冬季盛行东北风,为旱季,夏季刮西南季风,6--9月为雨季)
热带草原气候(赤道低压移来时,是湿季,信风移来时为旱季,农业活动在雨季播种,旱季收割)
③城市绿地的作用是吸烟除
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1、人口自然增长最根本因素:生产力水平的高低决定因素: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2、人口增长模式:
原始型:“高高低”模式①分布:现存于少数落后生产方式的原始群体②特点:高出生率、高死亡率导致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受灾害、战争、疾病的影响;生产力水平低下,人口营养不足和医疗卫生条件落后。
传统型:“高低高”模式:①分布:广大的发展中国家②特点: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③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现代型:“三低”模式:①分布:多数发达国家②特点: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③原因:主要是推迟结婚、减少生育。3、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问题:
1)劳动力不足,影响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2)国防兵力不足;
3)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4)生活保障,医疗保健,孤独等老年人本身问题增多。
4、大部分发达国家(欧、美)为现代型模式,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为“过渡”模式,中国为现代型模式,世界为“过渡”模式。10
第二节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人口迁移三要素:居住地变更、时间上长期性(1年以上)、市空间位置变化是否跨越行政界限
2、某一地区人口增长(数量变化):取决于人口的自然增长(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和人口迁移。
3、影响人口模式转变的因素:生产力水平、国家政策、自然环境、社会福利、文化观念
4、为什么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尚未进入现代型?生产力水平低、城市化水平低、社会制度。5、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1)20世纪50~8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到东北、内蒙古、西藏等地,支援内地和边疆建设。(政策因素)
2)改革开放后:从欠发达地区到发达地区,从内地到沿海,从乡村到城市。(经济因素)
6、国际人口迁移:见下表时期特点迁出地迁入地区原因意义区19世以集团旧大陆美洲、大欧洲殖在客观上开发了纪以型、大(亚非洋洲等新民主义新大陆,传播了前批量移欧)大陆扩张、新工业文明,也改民为主大陆的变了人种的空间开发分布第二人口从拉丁美西欧、北迁入地调整了劳动力空次世发展中洲、亚美、西亚、区经济间分布不均界大国家流洲、非北非发展快战以向发达洲等后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7、人口迁移效应1)对迁入地区:积极提供廉价劳动力,节约教育费用,促进迁入地经济发展
消极造成不安定因素,加剧人地盾
2)对迁出地区:积极缓解人地矛盾,改善环境,增加收入(外汇),加强与经济发达地区经济、社会文化交流消极人才外流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概念:
1、环境承载力: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1
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
2、环境人口容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环境人口容量,是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资源、智力和技术等条件,在政府和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条件下,该国家或地区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3、人口合理容量: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俄人口数量。一个理想的、难以确定精确数值的“虚数”。
4、两者的关系:人口合理容量小于环境人口容量。人类如果想要可持续发展,就应该追求“人口合理容量”。人口合理容量不是一个具体的定值,具有相对性。
二、影响因素
资源(首要因素)与人口合理容量成正相关;科技与人口合理容量成正相关;
地域开放程度与人口合理容量成正相关;
文化生活消费水平与人口合理容量成负相关。三、对整个世界来说
(1)国际社会要倡导各国政府,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要尽最大可能把人口控制在合理的规模之内。
(2)建立公平的秩序,保证大多数人拥有不断追求高水平生活质量的平等权利。
(3)尊重人地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持续发展战略,既保持良好生态平衡,又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形态
城市形态:团块状组团状条带状或放射状影响因素:市中心吸引作用
平原地区:城市用地限制或河流阻隔、规划控制等
河谷地区:山地、河流阻隔沿交通线分布或受地形限制
地域形态:各组成部分比较集中,连成一片;城市由几片组成,每片
就近组织各自的生产生活,各片互不相连城市地域沿主要交通干线或地形区延伸
主要优点:便于集中设置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各种设施利用率高,方
便生活,便于管理,节省投资便于城市扩大规模,有利于保护城市环境城市各部分接近郊区,亲近自然
主要缺点:易造成城市污染用地分散,各片联系不方便,市政建设投
资大城市交通主要集中于一方向,且运距长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1、功能分区:城市各项经济活动相互间发生空间竞争,导致同类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中。
2、划分: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行政区、文化区、公共服务区、交通和仓储区、风景与城市绿地、特殊功能区等3、中心商务区(纽约的CBD曼哈顿)12
特征:①中心商务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方②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大③建筑物高大稠密④中心商务区内部存在明显的分区4、三种基本城市地域功能分区功能分形态特征位置区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集聚成片经济活动最繁忙;人口数量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分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域沿主要交通干线建筑质量上,高级于低级住宅分化;位置上,高于于低级住宅分区背向发展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市区外缘,交通干线两侧高级: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联系低级:内城与低地、工业区联系工业区住宅区占地面积大,是城市主要功能分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1、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同心圆模式:成因:平原地形,城市各功能区经过不断侵入和迁移,冲
同心圆状自核心向外扩展例如:成都
扇形模式:成因:交通(各功能区沿交通线延伸)例如:沈阳
多核心模式:成因:随着城市不断扩展,原有市中心地价高、交通和居
住拥挤等原因,在远离市中心的郊区出现新核心,同时也受河流、地形等因素影响例如:淄博2、影响因素:主要因素:
经济因素取决于各功能分区付租能力,地租水平高低(交通通达度、
距市中心远近)历史文化(北京市)、种族宗教(黑人区)、建筑设计(欧洲中世纪城市
绕教堂布局)、自然条件(城市高坡和低地)、行政因素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1、城市等级划分标准:以城市人口规模来划分
2、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和种类不同,大城市提供服务种类多,级别高,服务范围相对较大。
3、影响城市服务范围的因素:资源条件;交通条件;人口条件4、有关德国南部城市等级体系的启示
1)同一区域内,不同级别的城市空间组合,就够成立一个地区的城市等级体系。
2)不同等级城市数目、相互距离、服务范围、城市职能的关系:“高少远大13
多,低多近小少,大的嵌套小”(城市等级高,城市数目少,相互距离远,13服务范围大,城市功能多;城市等级低,城市数目多,相互距离近,服务范围小,城市职能少。不同等级城市服务范围层层嵌套,大的嵌套小的。)3)中心地理论:(1)一个中心地的服务范围围绕中心地呈六边形。(2)是市场原则的作用(3)高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相当三个低一级中心地服务范围。
第三节城市化
1、概念:人口向城镇聚集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
2、标志: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持续上升②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③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城市发展的动力: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动力
(1)推力:农村人口增长快,对土地压力大;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农村受自然灾害影响大
(2)拉力:城市就业机会多;城市社会福利保障程度高;文化设施齐全;城市交通便捷。
4、一个国家城市化水平的衡量指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来表示,它体现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5、城市化的意义:人口转变、产业结构变化、工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缩小城市与乡村距离,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渐趋同。6、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1)初期阶段:城市化水平较低、发展较慢;问题极少,处于城市化低水平时期发展中国家
2)中期加速阶段:人口和产业向城市迅速聚集,城市化推进很快;出现了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3)后期成熟阶段:城市化水平比较高,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趋缓甚至停滞;中心区表现出衰落迹象;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发达国家备注:
郊区城市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和产业向郊区扩散的过程。逆城市化:由于城市人口高度集聚,导致市区过度拥挤、环境恶化、用
地紧张、生活质量下降7、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影响的表现: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对水循环的影响;对气候的影响。
2、解决城市环境问题主要措施:
1)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区和卫星城,努力推进郊区城市化,以缓解城市中心区的压力;
2)对城市进行合理规划,加强对城市的管理,妥善处理好城市各功能分区的关系。
3、降低城市化对地理环境影响的途径:
一方面在城市建设中,发展低污染的节能建筑和绿色交通,减少各类活
动对环境的污染;
另一方面是城市景观尽可能与山河湖植被等自然景观保持协调,建立一
种良性循环。14
地理必修三
1.1区域的基本含义
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
法划分出来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
3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
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4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
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1.2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
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区域发展阶以传统农业为主体工业化阶段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段的阶段经济发展水水平低,人均国民工业化和城市化加水平高,人均国民生产平生产总值少速推进总值高传统农业占有较大第二产业比重迅速第三产业发展超过第二比重,以资源型工产业结构上升,第三产业加速产业,以资金密集型和业和劳动密集型工发展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业为主低,对外贸易规模对外开放程对外开放程度逐步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大小,表现出自给自度提高幅度增强足特征现代化交通线路少交通运输建设显著现代化交通、信息网络交通运输而稀疏加快逐步完善水平低,缺乏大型中心城市发展速度水平高,区域内部差异城市化中心城市高于区域小发展阶段低水平的均衡状态不平衡增长高水平的均衡状态
1.3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15
①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②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③改革开放的时空差异(见课本P19图)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区域特征北方南方跨越暖温带、中温带和寒温多山地丘陵,热量丰富,水分带,平原高原为主;森林、煤充足,有色金属矿产、生物资炭、石油、铁矿等资源丰富源、水力资源等相当丰富限制因素发展方向3、西部大开发
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2、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①意义: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缩小区域经济差距,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②南水北调:规划东、中、西三条调水线路,连接长江、淮河、黄河、海河四大流域,形成“四横三纵”的总体布局,实现我国水资源的南北调配和东西互济。调水源地调水线路调水量水质
水资源不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放、改善生态环境旱涝灾害、环境污染、山地丘陵区地形破碎化,治理污染调整产业结构、扩大对外开产业升级,推进工业化和城市东线长江下游扬州附近中线西线砻江和大渡河汉江上的丹江口水库长江上游通天河、雅开凿输水隧洞,调长江水入黄河上游大最好沿京杭大运河提水北开挖渠道,引水自流上到山东半岛和天津到北京、天津较大差16较小较好
③西气东输:主体工程从新疆塔里木盆地轮南铺设输气管道到上海,将塔里木盆地、陕甘宁地区的天然气输送到长三角地区。还包括把四川盆地的天然气输送到湖北湖南。该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西部大开发,拉动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缓解东部地区的能源紧张状况,改善能源结构,有效治理环境污染。
④西电东送:开发青海、贵州、云南、广西、四川、内蒙古、山西、陕西等西部省区的电力资源(水电和煤电),将其输送到电力紧缺的广东、上海、江苏、浙江和北京、天津等地区。分北、中、南三条线路。意义:保证东部地区能源供应,加快西部资源开发,拉动相关产业。⑤资源跨区域调配对环境的影响。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调入和调出区及沿线地区都会产生一些生态环境问题。3、产业转移
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2.1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
1、荒漠化: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2、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3、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4、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突出问题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退化水质污染问题突出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治理措施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防治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2.3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
17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2.4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1、美国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自然条件: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降水适中,水热条件适于栽培多种农作物;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有利于机械化耕作和大规模经营。
社会经济条件:商品经济发达,经济效益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首要因素;交通运输发达;先进的科技与发达工业为美国农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力的保障。2、美国的农业生产地区专门化
目的:根据不同地区自然和社会条件特点以及农业生产的客观要求,合理布局,规模生产,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美国主要农业带:
农业带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棉花带分布东北部五大湖沿岸中部南部区位因素气候冷湿,适于牧草生长;市场巨大(人口众多、城市密集)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年降水量多、热量充足土壤肥沃,光热充足中部(冬小麦)北部(春小麦)温带大陆性气候;土壤肥沃、地势低平3、美国农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问题:过度垦殖和破坏植被,导致水土流失和“黑风暴”的发生;能源消耗大;化肥、农药
污染严重。
措施: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节水农业、精确农业、处方农业等多种农业生产方式;保护耕地和农业生态环境,推广休耕、免耕、轮作等保护性耕作技术。
2.5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的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2.6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阶段改革开放初期城市化进程形成原因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分布具有广泛性,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导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区域中心城市(广州、深圳)的辐射带动作用,高新技术产业城市化进程特点城乡融合,农业与非农产业相混杂的城乡一体化以核心城市(广州)为中心的城市群体系发展迅速。3、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
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4、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济区。
3.1地理信息系统及其应用1、地理信息系统(GIS):以采集、存储、管理、分析和描述。由5个部分组成:硬件、GIS软件、地理数据、GIS人员、应用模型。工作流程:地理数据输入、存储(数字化过程)→地理数据操作和分析→地理信息输出。(地理数据分为属性数据和图形数据。数据存储采用“分层”技术,不同的图层储存不同的地图要素。)2、地理信息系统与城市管理(略)
3.2遥感(RS):一种探测技术,借助对电磁波敏感的仪器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遥感技术系统由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接收装置、数字或图像处理设备等组成。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工作流程:物体辐射和反射电磁波(波谱特征)→传感器收集→传输与接收→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应用成果。现代遥感优点: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用途:用于资源普查、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军事侦察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类型航天遥感概念利用卫星、航天飞机、宇宙飞船、航天空间站等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感航空遥感近地遥感利用飞机携带遥感仪器的遥机动性强,分辨率较高感。距地面高度在几十米以内的分辨率高、范围小遥感优点覆盖范围大,不受领空限制,可进行重复不定期观测等3.3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的系统。由三大部分组成:GPS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用户系统(接收设备)。GPS信号接收机主要有三种:导航型接收机、测地型接收机、授时接收机。特点: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性。应用领域:军事、交通、邮电、地矿、建筑、农业、气象、土地管理、金融、公安、地壳运动监测、工程管理、旅游探险等等。3.4数字地球:数字地球是指数字化的地球,即把整个地球信息进行数字化后,由计算机网络来管理的技术系统。数字地球是地球的虚拟对照体。
热点问题:
1、工程建设:青藏铁路、三峡大坝、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西电东送、杭州湾大桥2、宇宙:冥王星不再列为太阳系大行星,降等为太阳系矮行星
3、可持续发展: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4、全球气候变化:全球变暖、厄尔尼诺
5、环境问题:西南喀斯特地区的石漠化、北方的荒漠化与沙尘暴、太湖蓝藻暴发6、重点区域: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7、GPS、北斗导航系统19
8、珠穆朗玛峰测高
9、国家或地区:美国、德国、东南亚、中亚、中东、非洲浙江省情:浙江省简称浙(省会杭州),位于东经118°01"123°08",北纬27°01"31°10",面积10.18万平方公里,人口4679万,城市人口比重超过55%。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海之滨,北与上海、江苏相连,西与安微、江西接壤,南邻福建,东临东海。山多岛多,是我国岛屿最多的省。境内地形起伏较大,浙江西南、西北部地区群山峻岭,中部、东南地区以丘陵和盆地为主,东北地区地势较低,以平原为主。丘陵山地广布,因而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说。浙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充沛,5月、6月为集中降雨期(梅雨),7、8月常出现伏旱天气。各种气象灾害频繁发生,是我国受台风、暴雨、干旱、寒潮、大风、冰雹、冻害、龙卷风等灾害影响最严重地区之一。森林植被属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典型土壤为红壤,耕作土壤为水稻土。农牧林渔业发达,主要农产品有水稻、油菜、棉花、棉花、茶叶、蚕丝、柑橘、毛竹等。浙江海域渔业资源丰富,舟山群岛是中国最大的海洋渔业基地。浙江矿产以非金属矿产为主。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开发前景良好。
现代化交通网络发达,以省会杭州为枢纽,沪杭(上海杭州)、浙赣(杭州南昌)、萧甬(杭州萧山宁波)、金温(金华温州)等铁路构成了浙江铁路运输网络。重要港口有宁波北仑港。
产业结构多年来以轻型工业为主,目前重化工产业开始成为浙江工业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浙江经济的主体是民营经济,中小企业众多。全省的区域性块状经济颇具特色,浙江海宁的皮革,桐乡的羊毛衫,嵊县的领带,永康的小五金都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浙江专业市场繁荣,义乌中国小商品城、绍兴中国轻纺城是全国经营规模最大的专业市场
旅游资源丰富,有雁荡山、普陀山、天目山等名山,有杭州西湖、绍兴东湖、嘉兴南湖、宁波东钱湖等名湖,有中国最大的人工湖千岛湖水库。京杭大运河穿越浙江北部,在杭州与钱塘江汇合。低山丘陵多有岩溶奇景,金华三洞、庐瑶琳仙境令人叹为观止。全省旅游重点则为杭州,素以“人间天堂”驰誉世界,文物古迹遍布城内外,因此成为中国六大古都之一和五大旅游热点之一。
20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知识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2489.html
- 上一篇:高一第二学期地理教学总结
- 下一篇:高一上学期班主任德育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