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总结练习(自己总结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
1、如图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19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二、声音的特性
考点: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结构、材料决定音色
3、衡衡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
(1)衡衡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4、如图7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三、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考点:(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通常让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规律)
5、如图11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i,说明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说明
空气中的入射角i水中的折射角r玻璃中的折射角
四、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实验考点:(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折射角总是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上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五、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重点)考点:(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2)用薄玻璃板而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避免形成重影,难以确定像的位置(3)用两个一样大小的蜡烛的原因: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4)实验要多次测量,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选用另外一块,会为: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
(3)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A/B)这一侧观察;
(4)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0°30°45°60°0°22°32°40°0°17°24°30°
8、图17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通过玻璃板找到像。如果有4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的高度大小。
9、如图15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重点)考点:(1)实验前要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物距u2fu=2ffu2fu=fuf像距fv2fv=2fv2f特点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实像不成像正立、放大、虚像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3)光路是可逆的
10、我们准备通过实验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用的器材有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凸透镜及相应的支座针对实验的过程,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内容或回答问题:
(1)实验中,要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及光屏中心三者在________,这三者放在中间位置的应当是________.
(2)为了完整地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若透镜焦距为f,则蜡烛应放在凸透镜前物距u分别是:u=2f、u=f,以及u>2f、________、________的三个区间内;
(3)实验中我们首先要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如果实验当天是阴天,如何借助上述器材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B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C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
12、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图11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13、(第22题图)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4)在(3)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的。
七、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究实验(重点)考点:(1)实验方法:水浴法。好处:使物质受热均匀。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熔化图象(描点、连线平滑的曲线)
(3)判断熔化的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是多少,熔化过程持续时间等(4)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4、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固体的熔点为___________。(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状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分钟
八、水的沸腾探究实验考点:(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熔化图象(描点、连线平滑的曲线)(2)水沸腾时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现有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钟表,还需的测量仪器是;(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100100100100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写出两点):
a:;b:.
16、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14甲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若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14乙所示,则此时水温是.
(2)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分)00.511.522.533.54…温度(℃)90929496989896989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第分钟记录错误.
(3)实验中发现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解决的方法是.
(4)如图14丙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九、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探究实验考点:(1)会根据表格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第二次测量时换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以此来改变电流大小再测量(3)多次测量的目的: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答案:
1、塑料球被弹开;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把叉股的振动放大。2、(1)能(2)不能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中不能传声)3、(1)高信息(2)振动频率慢快4、慢;低;快;高;频率;
5、(1)等于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6、(1)入射角为00时,折射角也为00。
(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玻璃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3)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7、(1)确定像的位置(2)2重影(两个像距离太大或产生两个像)(3)A(4)虚像8、(1)2、
(2)不恰当,因为实验只测了一组数据,有点特殊,应多次测量(3)像与物
9、(1)较暗蜡烛B(2)重合(或相等)垂直相等(3)B10、(1)同一高度;凸透镜;(2)f
扩展阅读: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总结练习(自己总结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实验探究专题练习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考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真空不能传声
1、如图1所示,用力敲响音叉,并用悬挂的塑料球接触发声的叉股,我们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塑料球的作用是
2、为了验证“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小华设计了一套巧妙的实验装置:在广口瓶内用细线吊起爸爸的手机,线的末端固定在瓶口的软木塞上,瓶内的空气可由瓶口的玻璃管抽出,如图19所示。
(1)在没有抽气时,小华用家里的电话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2)当小华抽尽瓶中的空气后,再拨打手机,他(选填“能”或“不能”)听见手机铃声。
(3)通过以上两次实验的对比,小华得出的结论是。
二、声音的特性
考点:频率决定音调,振幅决定响度,结构、材料决定音色
3、衡衡同学在爸爸车库边上看到竖起的一只装油的铁皮桶,他好奇地在桶不同部位敲了几下,注意到发出的声音有差别。于是衡衡决定探究为何敲桶不同部位声音有差别?
(1)衡衡敲桶的上部时,听到声音比较清脆悦耳;敲打桶的下端时,声音比较沉闷沙哑,于是他明白桶上边发声的音调比桶下边发声的音调(填“高”或“低”)。他通过思考判断出:桶内的油是不满的,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2)他继续进行探究,当他敲打桶发声时,用手摸了摸桶壁,感觉桶在动,这说明桶发声的原因是桶壁在,他再根据物理课学到的:音调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有关。于是他猜想可能是下面装了油,振动时受油的阻碍作用,下部振动得较,上部没有浸到油,振动就较(填“快”或“慢”)导致的桶上、下部发出的声音音调不同。
4、如图7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实验发现:○1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2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发出声音的音调越。由此可得出结论:音调的高低与有关
三、光的反射定律探究实验考点:(1)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第1页共6页
(2)反射角等于入射角(通常让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得出规律)
5、如图11所示,是陈涛同学探究光反射规律的实验.他进行了下面的操作:
(1)如图甲,让一束光贴着纸板沿某一个角度射到0点,经平面镜的反射,沿另一个方向射出,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i减小,这时∠r跟着减小,使∠i增大,∠r跟着增大,∠r总是∠i,说明
(2)如图乙,把半面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这时,在NOF上看不到,说明
空气中的入射角i水中的折射角r玻璃中的折射角
四、光的折射规律探究实验考点:(1)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或其他介质)中,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他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3)折射角总是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
6、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将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测得数据如上表: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
五、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实验(重点)考点:(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原因:为了确定像的位置
(2)用薄玻璃板而不用厚玻璃板的原因:避免形成重影,难以确定像的位置(3)用两个一样大小的蜡烛的原因: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4)实验要多次测量,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某同学用玻璃板、相同的两个棋子A和B、刻度尺、白纸、橡皮泥等器材进行实验,如图所示。
(1)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_______________;
(2)如果有5mm厚和2mm厚的两块玻璃板,选择__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较好;如果选用另外一块,会为:的现象而难于确定像的位置;
(3)在寻找棋子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棋子_________(A/B)这一侧观察;
(4)移开棋子B,用白纸做屏幕放在该位置,直接观察白纸,发现白纸上没有像,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_________。
0°30°45°60°0°22°32°40°0°17°24°30°
第2页共6页
8、图17是研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
①此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利用玻璃板透明的特点,便于通过玻璃板找到像。如果有4厚和2厚的两块玻璃板,为提高实验效果,应选择厚的玻璃板做实验。②某同学点燃蜡烛后把它放在玻璃板前的某一位置处,再把一支没有点燃的蜡烛移到跟前面那支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在纸上记下两支蜡烛的位置,用直线把这两个位置连起来,用刻度尺测量它们分别到平面镜的距离。根据这组数据,他得出实验规律:“平面镜成像时物距总是与像距相等”。你认为该同学的做法恰当吗?为什么?
③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除了测量物距和像距之外,还必须比较的高度大小。
9、如图15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情景: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相同的蜡烛A、B竖立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______环境中进行(选填“较明亮”或“较黑暗”);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_______,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
(2)点燃A蜡烛,小心地移动B蜡烛,直到与A蜡烛的像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的大小_______;进一步观察A、B两支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的连线与玻璃板_______.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_______.
(3)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应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A.保持A、B两支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
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A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
六、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探究实验(重点)考点:(1)实验前要先调节蜡烛的焰心、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物距u2fu=2ffu2fu=fuf像距fv2fv=2fv2f特点倒立、缩小、实像倒立、等大、实像倒立、放大、实像不成像正立、放大、虚像应用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3)光路是可逆的
10、我们准备通过实验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使用的器材有蜡烛、光屏、刻度尺、火柴、凸透镜及相应的支座针对实验的过程,请在下面的空格中填上适当内容或回答问题:
(1)实验中,要通过调节使透镜光心、蜡烛焰心及光屏中心三者在________,这三者放在中间位置的应当是________.
(2)为了完整地找出凸透镜成像的规律,若透镜焦距为f,则蜡烛应放在凸透镜前物距u分别是:u=2f、u=f,以及u>2f、________、________的三个区间内;
(3)实验中我们首先要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如果实验当天是阴天,如何借助上述器材粗略地测出凸透镜的焦距?
第3页共6页
11、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当凸透镜、烛焰和光屏放在图中A、B、C三个位置时,屏上成一个缩小的像,则在A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B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在C点位置放的是____________。
12、小芳同学实验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她首先按图11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经过调节,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晰的像,但像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把蜡烛向______(选填“上”或“下”)调;调节好蜡烛的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光屏上的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晰的像,应把光屏向______移动(填“左”或“右”),这次成的是倒立、________的实像。
13、(第22题图)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约为___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从左向右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______________上。
(3)当烛焰距凸透镜30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_____的实像。生活中使用的_______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一光学仪器)。
(4)在(3)中移动光屏成清晰像后,拿走光屏,再将蜡烛放在光屏位置处,则此时光屏应放在___________位置才能成清晰的像,此现象说明凸透镜的光路是________的。
七、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的探究实验(重点)考点:(1)实验方法:水浴法。好处:使物质受热均匀。
(2)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熔化图象(描点、连线平滑的曲线)
(3)判断熔化的固体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点是多少,熔化过程持续时间等(4)晶体熔化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
14、如下图是某种固体加热变成液态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观察图象并回答:(1)固体在开始加热时的温度为,固体的熔点为___________。(2)这种物质在固态时的名称为.
(3)图中BC段表示物质处于状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共持续了分钟
第4页共6页
八、水的沸腾探究实验考点:(1)根据实验数据画出熔化图象(描点、连线平滑的曲线)(2)水沸腾时的特点:吸收热量但温度不变15、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
(1)现有器材:铁架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钟表,还需的测量仪器是;(2)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数据如下表: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100100100100根据上表数据,在坐标图中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3)根据实验现象归纳水沸腾时的特点(写出两点):
a:;b:.
16、在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
(1)如图14甲所示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其中操作正确的是.若温度计中的液柱稳定后的示数如图14乙所示,则此时水温是.
(2)下表是某同学在实验中观察记录的数据,当水温升到90℃时开始每半分钟记录一次温度,有关数据如下:
时间(分)00.511.522.533.54…温度(℃)909294969898969898…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第分钟记录错误.
(3)实验中发现加热烧杯中的水到沸腾时,时间过长,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解决的方法是.
(4)如图14丙所示,小试管中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沸水的烧杯中,小试管中的水(选填“能”或“不能”)沸腾,原因是.
九、串、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探究实验考点:(1)会根据表格数据得出实验结论: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
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2)第二次测量时换两个不同规格的小灯泡,以此来改变电流大小再测量(3)多次测量的目的:使结论更具有普遍性、可靠性
第5页共6页
答案:
1、塑料球被弹开;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把叉股的振动放大。2、(1)能(2)不能
(3)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或真空中不能传声)3、(1)高信息(2)振动频率慢快4、慢;低;快;高;频率;
5、(1)等于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6、(1)入射角为00时,折射角也为00。
(2)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玻璃中时,入射角增大,折射角也随着增大。(3)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或玻璃中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
7、(1)确定像的位置(2)2重影(两个像距离太大或产生两个像)(3)A(4)虚像8、(1)2、
(2)不恰当,因为实验只测了一组数据,有点特殊,应多次测量(3)像与物
9、(1)较暗蜡烛B(2)重合(或相等)垂直相等(3)B10、(1)同一高度;凸透镜;(2)f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总结练习(自己总结的)》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总结练习(自己总结的):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年级物理上实验探究题总结练习(自己总结的)》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2995.html
- 上一篇:八年级下册物理定理公式总结A3
- 下一篇:八年级前半学期班主任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