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时间:2019-05-27 19:58:23 网站:公文素材库

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作者:段淑荣(小学英语甘肃白银白银二期小学英语一班)

评论数/浏览数:2/20

发表日期:201*-03-2323:59:44

给作者发送信息|推荐此文章|添加到收藏夹

通过注意四种时态的意义、结构、类比、对比熟练掌握语法知识。

从语言学习的环境上看,我国学生学习英语离不开语法学习,学生没有习得英语的语言环境,只有系统的基础知识和语法结

构,才能事半功倍,提高学习效率,增强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准确性。在小学阶段,语法知识的教学最主要的就是四种时态的

教学,包括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的教学。教学中可注意以下几点:

一、明确四种时态的意义和结构

二、加强四种时态的类比和对比

1.加强类比教学,学会归纳总结

学习了一般现在时以后,我帮助学生归纳一般现在时所表示的意义、构成及时间标志。当学生学习现在进行时、一般过去时和一般将来是时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这三种时态所表示的意义、构成及用法,让学生会运用类比法发现规律、总结

经验、灵活运用。

2.强调对比教学,善于抓住关键

(1)加强表示意义的对比

一般现在时表示经常发生的事情、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强调“经常”;现在进行时表示现在正在进行的动作强调“正在”;

一般过去时表示过去某一时间所发生的动作或存在的状态,强调“过去”;而一般将来时表示将来某个时间要发生的动作或

存在的状态,也表示将来经常或重复发生的动作,强调“将来”。我在教学中让学生明白可根据“经常”、“正在”、

“过去”、“将来”来判断是哪种时态。

(2)加强动词构成的对比

一般现在时主要是第三人称单数后的动词词尾的变化(加--s,--es,变y为i在加--es);现在进行时主要是动词现在分词的

构成(加--ing,去掉e加ing,双写最后一个字母加ing);一般过去时主要是动词过去式的构成(加ed、加d、变y为i再加ed)。学生既要清楚每种时态下动词的名称(第三人称单数的动词、动词现在分词、动词过去式),还要清楚动词在不同时态下的变化规律。

(3)加强时间标志的对比

一般现在时常和always,,usually,every...,sometimes及时间状语连用;现在进行时常和now等时间状语连用;一般将来时常

与tomorrow,next等时间状语连用。我在教学中适时适量让学生明白根据时间状语来判断是那种时态。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逐步

掌握语法知识。

教师在组织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时应尽量使用英语,这样可以创设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也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接触和学习英语的机会。然而,由于小学生所掌握的英语语言知识有限,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英语指示语应当简单和明了,尽量使用学生能够理解的词句,必要时可以通过肢体语言或母语帮助学生理解。简单明了的指令语能够使教师讲的时间相对减少,学生实践语言的机会相对增加。

但是,在教学中教师为了导入到下一个教学环节,创设一个语言情境或者描述一个活动要求,往往使用大量的英语语言进行叙述和介绍。这样经常使得学生更难理解教师的意图和要求,占用了大量的课堂时间,甚至影响了任务活动的完成。因此我们在尽量使用英语的同时,并不排除必要时教师可以使用母语。因为如果学生不能准确地理解教师的语言,就会影响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无法正确地运用语言,教师就无法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也就无法达到语言训练的目的。

例如有些教师在组织游戏的时候为了一味的的使用英语来组织课堂教学,他们往往运用大量的英语一解说游戏规则,但学生始终没有清楚地理解这个游戏该如何的操作。这时如果教师给学生做一个游戏的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用一些简单的英语表达,或者是用汉语将游戏规则讲解一下,学生马上就能明白。这样就能节省出更多的教学时间开展其它的教学活动。还例如,在讲“Therebe”句型时,教师为了使学生理解“thereis/are”的含义做了大量的描述性的演示活动,但学生始终没有清楚地理解该语言点的语义。这时如果教师用汉语把意思说出来,学生立刻就会明白该句子结构的意思。

因此,教学语言是否简单明了,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的重要方式。

扩展阅读:角的初步认识-单元教学计划

第三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主要教学角和直角的初步认识,这些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础上教学的。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2个特点:1、结合生活情景认识角和直角。

角和直角与实际生活有密切的联系,周围许多物体上都有角。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校园生活情景引出角和直角,并从观察实物中抽象出所学的角和直角,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抽象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现实性,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分析现实问题,从而激发起探索数学的兴趣。

2、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帮助学生认识角和直角。

数学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小学生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形成数学的概念和法则。教材根据儿童学习的这一特点,通过实际操作活动,如折叠、拼摆、测量、制作等,来帮助学生学习几何知识。单元教学要求: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

角。

2、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单元教学重点、难点: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和直角。单元课时安排:约2课时

第一课时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38、39、例1、例2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1、结合生活情景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2、结合生活情景能辨认角。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难点:

初步学会用尺画角。教学准备:

情景图,剪刀、吸管等。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1、出示主题图:小朋友请你观察这幅图,你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

学生观察图,交流信息。

2、教师用线标出球场的角。再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观察后全班交流。

3、这些都是角,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角。板书:角的初步认识

[设计意图]:通过对主题图的观察,让学生感受到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引发学生认识的兴趣。二、观察实践,探究新知1、认识角。

(1)、出示剪刀、拉罐、水龙头等物品。请小朋友找找这些物品上的角,说说这些角有什么

共同的特征?学生观察物品寻找角。(2)、同桌交流。

(3)、全班汇报。教师画出角。问:你能给角的各部分取个名称吗?

在学生给角取的名称中归纳得出角的名称。一个顶点和两条边。(4)、你能从我们的生活中的哪些地方找到角?并指出这些角的顶点与边。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与边。2、制作角。

(1)、教师: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作一个角?

思考一下,你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制作出一个角?学生独立思考制作角。

(2)、把你制作的角在小组内展示,并说说你是怎样做的。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小组内展示角,交流制作过程。

(3)、全班交流。谁来向全班小朋友展示你制作的角,并指出角的顶点和边。

(4)、教师演示将角的两条边叉开、收拢。问:你发现了什么?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与什么无关?3、画角。

(1)、我们已经认识了角也制作了角,现在我们来画角。你认为角该怎么画?

(2)、教师示范画角,并说明:先画一个顶点,再从这个顶点向不同的2画两条线,就画成了一个角。

(3)、学生练习画角。

请小朋友在练习本上画角,画好后与同桌说说你是怎么画的,画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总结画角的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物品抽取出数学中所要研究的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通过制作角的活动使学生初步感知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程度有关系,而与角的边的长短无关。

三、巩固练习,拓展延伸1、完成P40页的1、2、题。

2、创作画。教师出示用角创作的画,问:这些图画美吗?美在哪儿?你们能用角创作出这

样美丽的图案吗?试试看。3、学生创作画。

[设计意图]:练习融趣味性、创造性于一体。学生在练习、创作的过程中丰富了对角的认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大胆的想象,在活动中体会并感受到几何图形的美。四、回顾全课,总结提高

今天的这堂课你知道了什么?学会了什么?以后我们要仔细观察,生活中有许多的数学知识。

教学反思:

第二课时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内容:

课本P40、41,例3、例4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初步认识直角,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重点:

学生初步认识并会判断直角。教学难点:

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和画直角。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出示活动角)这是什么图形?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

教师演示转动成直角,问:你们见过这样的角吗?这种角就是直角。

[设计意图]:通过旧知的复习引发学生认识直角的兴趣。二、合作探索,学习新知1、教学例3。

(1)、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这种角?把你发现的这种角说给小组的同学听听。学生小组交流发现。汇报发现。

(2)、教师板书画一个直角。学生观察教师画的角。

(3)、你能制作一个直角吗?想一想你准备怎样制作,做好后在小组内交流认识你制作的直角。

学生思考制作直角的方法并制作,在小组内交流认识直角。

(4)、教师指名汇报制作直角的方法。并根据学生的汇报决定是否介绍用一张纸折出一个直角:先将这张纸上下对折,再沿着折痕对折就可以得到一个直角。2、教学例4

(1)、你有什么方法可以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呢?把你的方法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

小组讨论交流验证一个角是不是直角的方法。

(2)、学生汇报,并验证方法:在我们的三角板上有一个是直角。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现在请你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学生观察三角板并指出三角板上的直角。

(3)、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看看哪些角是直角?

学生分别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周围的角中哪些是直角。并汇报。3、画直角

(1)、你还能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干什么?

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是如何画角的,然后请你用三角板上的直角画一个直角。画好后给小组的同学说说你是怎样画的。

学生回忆画角的方法,思考直角的画法再画出直角,交流画直角的方法。(2)、指名板演画直角并说说画法。

画直角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直角的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对学生生活中的物品的观察,以及制作直角等活动,使学生充分认识直角的特点,加深学生对直角的理解。让学生判断直角、画直角等小组活动,学生进一步认识直角,会正确判断直角。并通过复习角的画法引发学生思考直角的画法及得出画法、正确画直角。

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1题。

你能找出我们身边的直角吗?找到并验证后说给小组的同学听一听。学生分小组寻找直角并交流。2、完成第41页的做一做第2题。

教师指导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要求说出是怎样画的。

学生独立画直角并思考是如何画的。并汇报说明画法。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生活中的直角以及画直角等练习,让学生体会到直角就在我们的身边。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教师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第三课时角在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

课本P42、43页及练习八中相应的练习。教学目标:

紧密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重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进一步加深对角和直角的把握。教学难点:

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方格纸、正方体和长方体盒子、直尺、三角板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完成第42页练习八的第2题。出示三角形和四边形。

观察这两个图形,你发现了什么?指名汇报。学生观察图形并思考。

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来认识角和直角。[设计意图]:情境学习,进入新课。二、合作探究

1、完成第42页练习八第3。

要求观察区分出题中的图形哪些是角,哪些不是角。为什么?说说理由。学生观察题中的图形然后判断,汇报说明理由。

如第2个图可以引导学生说两条线相接的地方不是一个顶点,而是一段弯曲的线,所以不是角。

2、完成第42练习八第3题。

教师让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或把这两个角做成投影片,把他们重叠起来验证。学生用三角板上的角比一比,从而验证角的大小。指名汇报并说明你发现了什么?3、完成第42练习八第4题。

教师先让学生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来检查题里的角是不是直角。学生先独立直观判断,再用三角板检验。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4、完成第42练习八第5题。

教师用钉子板或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照样子画出两个图形,然后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去检验一下是否是直角。学生活动。

5、完成第43练习八第6题。

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照教科书上的样子画。观察这两个图形,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两个三角形,观察图形、思考、汇报。指名汇报。

[设计意图]: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了解到:角是由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组成的;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都有直角。学生充分感受到角和直角在生活中的应用。三、学习效果测评

1、完成第43练习八第7题。

左图中有3个角,中图中有7个角,右图中有8个角。做题时教师要先让学生找,教师作必要的指点。

2、完成第43练习八第8题。

正方形或长方形的盒子上各面共有24个角。教师指导学生数数看一共有多少个角。学生活动。

指名汇报并演示数法。

[设计意图]:变式练习加强学生对角和直角的认识。四、课堂总结

教学反思: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师在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525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