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7 20:12:26 网站:公文素材库

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老年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中国老年学学会:

201*年是老年医学委员会在上级学会的领导下,全体委员、广大会员的支持下,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以学术为本,服务需求,重视品牌建设,不仅基本完成了全年的工作任务,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而且使委员会工作基本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的发展轨道。

一、始终以学术研究为核心,弘扬人文精神,适应社会需求,提升健康科学水平。

为了提高各级医药卫生单位从事老年医学专业人员的学术水平和老年疾病防治能力,提升健康科学水平,201*年成功举办了两个学术会议和一个培训班:

(一)《全国老年病防治特点与合理用药培训班》参加本次学习班的来自全国从事老年疾病防治的医护工作者共126名,聘请了14位具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知名专家、教授授课,遵循老年常见病循证医学和防治指南、从理论与实践结合、医药结合,以及典型病例讨论和人文精神多视角进行研讨,内涵丰富、知识先进,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指导基层医生循证诊治,更新知识,合理用药,规范学术行为,提高医疗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第一届重阳内分泌代谢峰会》会议由国内著名老年内分泌专家,就老年代谢性疾病以及导致老年心脑血管病变和死亡加剧的主要危险因素分析及其防治对策做了专题报告。200多名与会代表从

中获得了很多前沿信息,为大家对老年代谢性疾病的总体控制、临床诊治的手段,提供了循证依据,不仅将会使广大患者受益,同时也有利于推动该领域学科的发展。

(三)《第三届全国健康科学与老年病管理高层论坛》本次《论坛》主题是“倡导用健康科学新理念推进老年病管理”,由10多名知名专家作了专题讲座,与会代表进行交流讨论,使大家对健康科学的新概念及倡导推行健康科学的意义与策略有了新的认识,明确老年病管理要以老年保健对象为中心,以家庭为基本服务单元,以社区为服务管理中心,以健康评估、疾病危险因素干预及慢病管理为主体,以提高老年健康素质、预防控制疾病、健康长寿为目的而建立的“家庭社区医院”老年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和老年病管理模式。对今后老年病防治在实践指导上以及启发老年健康管理模式的研究与践行都有重要意义。二、加强科研协作、落实课题管理

(一)委员会充分发挥专家优势资源,依靠老年医学研究及临床四个各专家委员会及基地(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暨北京老年保健及疾病防治中心、卫生部北京老年医学研究所、北京老年医院、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组成联盟体,加强横向纵向的协作联合,整合资源形成拳头。把科技研发与健康促进、医疗、保健服务融为一体,为夯实推进老年医学创新发展和老年医学委员会生存发展搭起一个新平台。

本年末,委员会正式参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牵头申报的卫生部行业项目《中国老年人综合评估和医疗服务体系建立及推广》研究的实施,时间3年。经审定委员会参与承担该项目中“老年医

学学科建设及人才培养”研究与实施的任务,已始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二)通过与老龄委、民政部、科技部、卫生部等领导机构的联系沟通,多渠道争取公益项目的政策支持。本委员会与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能力建设中心、民政部职业技术监督中心合作,承担《养老护理员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试行)》修订任务,委员会已组成数名具有能够完成这项任务的护理知名专家参与《标准(试行)》修订和培训教材的编写工作,已开始实施,预计明年上半年完成。(三)落实课题管理,完善管理机制。今年较好地落实了委员会出台的《老年医学委员会课题管理暂行办法》,委员会代管的11项老年学科研课题按照中国老年学学会的具体要求,基本完成了阶段性科研工作。

三、以社会需求为引导,开展高水准社会健康服务

继201*年委员会与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市卫生局社区服务管理中心共同合作,面向社区基层,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老年健康保健知识和慢病防治管理为主的健康教育公益大讲堂活动。今年在北京市部分社区举办公益健康大讲堂45次,受益者达数千人,收到良好效果;今年还完成了在社区开展社区适宜技术培训任务,培训内容丰富,满足需求,实用性强,深受社区基层医务人员的欢迎。今年九九重阳节由事业发展部与北京老年医院再次合作,组织香山每年一次的老年人健康咨询义诊活动,受到近万名老年人的欢迎。四、加强自身建设有了好的成效

(一)在组织建设注重扩充队伍。根据社会需求和老年医学学科发展的趋势,调整充实了专家委员会。注消了“肿瘤专家委员会”,合

并组成了“老年心脑血管专家委员会”,新增成立了“老年消化病专家委员会”。各专家委员会在咨询服务、学术研究交流以及专业规范管理等方面的工作与活动,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委员会尝试吸纳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的离退休干部管理局等单位入会,今年已正式与国家开发银行离退休干部管理局签署了团体会员单位合作承诺。

(二)在制度建设方面,修订了《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各办事机构管理规定》、《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会员管理办法》、《团体会员管理办法》、《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内部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规范了自身管理,加强了团结协作,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有所提高。

(三)201*年换届工作已经开始筹备,委员会主要领导成员的变动,已报经上级学会批准,解放军总医院副院长、心血管专科教授、老干部保健管理专家范利同志为第五届中国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下一届老年医学委员会主任委员。根据社团管理办法的要求,着眼于承前启后,跟上科技发展新形势,在全国范围内新增补了一些有作为,热心学术团体工作的中青年委员,以充实委员会的力量。六、存在的问题

经过201*年的奋力进取本委员会是处在稳步发展的一年,为老年健康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但深感仍然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一是委员会自身组织能力、服务能力和执行能力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二是动员、发挥委员们主动参加委员会组织的各项学术活动;还缺乏有效机制和措施主动与地方相关学术组织沟通、

互动、进行协作较薄弱,致社会资源短缺、影响委员会发展壮大,三是贯彻社团坚持公益组织、市场运作、面向需求、实行项目责任制、的发展路径还缺乏团队实力,缺少与知名企业、事业单位建立长期紧密合作的资源,委员会真正走出经费困境有待进一步加大力度;四是要加强国际交流,争取与对外交流有丰富资源的单位挂钩合作形成联盟体,创造条件开展国际合作交流。

中国老年学学会老年医学委员会

二一年十二月十八日

扩展阅读:常州市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开拓进取务实创新

推动医学会工作再上新台阶

201*年工作总结

201*年,在市卫生局和市科协的关心支持下,在第九届理事会的正确领导下,在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我会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卫生改革发展大局,认真履行学会职责,发挥学术团体职能,切实加强学会内部管理,充分调动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性、创造性,较好的完成了全年的各项任务。、

一、精心筹备,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201*年4月30日,常州市医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这是我市广大医学科技工作者的一次盛会,来自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共225名会员代表出席了大会。会前,在卫生局党委、行政的领导下,学会精心筹备,多次召开专门会议,认真回顾了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以来的各项工作。在常州市医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市卫生局副局长、市医学会会长胡丹同志作了第八届理事会工作报告,肯定了工作成绩,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建议,为学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通过了新修订的《常州市医学会章程》、《常州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规定》、《常州市医学会会员管理办法》、《常州市医学会学术活动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选举产生了常州市医学会第九届理事、常务理事、会长、副会长、秘书长等,一批年轻有为、德才兼备、热心医学会工作的中青年行政领导、业务骨干成为新一届学会的理事,给学会增添了新生力量。

二、积极主动,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学术活动是学会的重要工作,我们严格执行学会的章程、专业委员会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充分调动会员单位、各专业委员会的积极性,根据当今医学科学发展趋势,结合我市医疗卫生工作实际,按年度工作计划召开了许多综合性、高质量的学术会议。全年共组织召开14个年会,参加人数共计201*余人,收到论文1000余篇,邀请省内外教授30余人。各专业委员会还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学术活动200余次。心电专业委员会,连续多年坚持每年8次正规学术活动,值得提倡。影像专业委员会每两年召开一次年会,对两年中的优秀论文进行表彰。超声医学专业委员会精心组织每次学术活动,会议井然有序。儿科专业委员会打破区域界限,连续多年与周边城市联合开展学术活动,扩大了交流范围,取得了较好效果。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进一步繁荣了我市学术事业,加大了人才培养的力度,提高了学术交流平台的影响力,促进了我市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

三、规范培训,全面加强继续医学教育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是政府赋予学会的重要职能。201*年在市卫生局相关职能科室及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学会上报全市第一批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共129项,通过107项。按照“面向社区和农村基层,积极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卫生惠民工程”的要求,全年共完成8个培训班14期培训任务,全市8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单位共有3571人参加培训,培训课题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深受学员的普遍欢迎,收到较好效果。

按照省卫生厅和市卫生局的要求,积极组织开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培训工作。已完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重症医学《规范》和《指南》全员培训任务,全市(含2市5区)362位相关专科医生参加培训并通过考试领取合格证书。组织64位专家参加神经外科学、神经病学、呼吸内科学、肾病学、麻醉学、心血管病学、肿瘤学、妇产科学等十个学科的省《规范》和《指南》的师资培训。

四、深入社区,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普宣传活动

学会与常州四药厂联合举办下基层、进社区科普活动《健康学术讲座》。全市设置了5个培训点,计划用五年时间逐年开展健康学术讲座。利用常州市医学会网站设置科普知识宣传专栏,介绍常见病的预防,普及健康知识。

加强与兄弟学会和组织在学术上的沟通,协作或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完成协办项目11项,邀请省内外教授20余人,全市130余家医疗机构1078余人参加培训,重点培养社区医务人员对居民的科普、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识,发挥社区医务人员在健康促进方面的作用,进一步提倡市民健康的生活方式,提高他们的健康保健意识。

五、公平公正,依法组织各类医学鉴定工作

全年接待各类医疗争议咨询750余人次,受理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案例共68例,其中卫生行政部门移交24例,司法部门委托33例,医患双方共同委托11例,涉及专业前三位的依次为骨科16例、妇产科15例、普外科6例。鉴定结论均被医患双方认可,其中法院委托的鉴定结论均被采信,医鉴工作人员及鉴定专家无违规行为。强化鉴定专家的责任意识,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为专家鉴定组提供完整真实的鉴定材料,组建合法有效的专家鉴定组。在组织鉴定工作中强化服务意识,体现出组织主体作用,参与不干预,到位不越位。年内举办了2期“防范医疗事故,保障医疗安全”培训班。常州市医鉴工作在省内处于领先地位。

根据卫生部的相关规章,医学会承担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201*年9月成立了常州市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办公室,做好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的各项准备,年内完成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1例,结论为不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与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不同,涉及接种单位、受种者、疫苗生产、流通企业、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等,需做大量的调查取证工作,社会矛盾尖锐。为此,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办公室做了大量的法律解释说明,以维护和谐稳定。

积极准备开展医疗损害鉴定工作。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的施行,医疗损害鉴定工作也即将开展。201*年10月,根据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和江苏省卫生厅的联合发文要求,医疗损害鉴定工作原则上交由医学会组织鉴定。常州市医学会鉴定工作人员和部分鉴定专家、法医参加了省医学会组织的医疗损害鉴定工作培训,为即将开展的医疗损害鉴定工作做准备。

六、坚持不懈,努力做好《常州实用医学》编辑工作

201*年《常州实用医学》如期刊出六期,刊登论文300余篇,排版72万字,发行总量2万余册。《常州实用医学》杂志开设的继续教育园地在原有基础上精选医学教育内容,7500余名学员参加学习,通过继续医学教育园地这种新颖、便捷、有效的形式,使医护工作者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成为扩大知识面,跟上医学发展步伐的重要平台,成为医务人员终生学习的重要载体。

《常州实用医学》再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地方医学期刊,这是连续16年被评为全国优秀地方医学期刊。经过多年的努力,《常州实用医学》杂志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已达到了较高的水平,该杂志继续被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收录。

七、规范管理,进一步完善学会组织基础

规范会员登记管理。会员是学会的组织基础,也是学会的主体,由于会员的个人信息情况变化较多,201*年学会对个人会员进行了重新登记整理工作,现有会员3122人。规范专科委员会管理。修订并完善了《常州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规定》,建立了专业委员会负责人任前谈话制度,充分发挥专业委员会领导、组织职能,明确奖惩和考核标准,强化年会和学术活动的规范化、制度化。年内新增两个专业委员会,分别是心身行为医学专业委员会和老年医学专业委员会。经医学会推荐,我市34名医学专家进入省医学会相关专科分会任职。利用医学会网站及时发布各专业委员会活动的动态新闻,为宣传各专业委员会、各位医学专家搭建了新的平台。

过去的一年,学会工作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学会的工作离局党委和行政的要求及广大会员的期待还有较大的差距,各专业委员会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学术年会和学术活动的筹备工作还不够严格、质量有待提高,

医学会的内部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等,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

201*年主要工作安排

201*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实行“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学会工作面临着新的形势、新的要求、新的挑战。我们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市卫生工作的中心任务,按照常州市医学会第九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提出的目标和要求,将各项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一、坚持学会宗旨,创新学术交流平台

学会会长、胡丹副局长曾提出,“医学会的生命力在于活动,学会的凝聚力来自于活动,学会的影响力取决于活动。学术活动是学会发展的活力所在,是学会凝聚的基础所在。”我们要认真贯彻胡丹会长的讲话精神,把学术交流作为促进学科发展与人才成长的重要手段,学会工作要为学术交流建平台,为人才培养搭舞台。我们要以专业委员会年会为基础,以区域性会议、全国会议以及国际会议为依托,把我会学术交流的平台逐步延伸,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要以国际国内医学的最新进展和创新实践为目标,着力提高学术交流质量,注重总结和提炼会议成果,提高我市医学学术水平、促进医学技术发展。

今年要精心组织好23个专业委员会年会,实施学术年会项目负责制,明确学术年会的筹备要求和程序,改进和完善会务服务和质量的评价。

二、坚持面向基层,抓好继教、科普工作

继续医学教育是学会的重要职能。要在卫生行政部门的领导下,整合继教资源,多渠道、多形式的全面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满足不同层次医务人员知识更新的需要。

年内组织开展呼吸内科学、肾病学、麻醉学、神经病学等4项《临床技术操作规范》和《临床诊疗指南》全市培训任务;举办6期服务于社区基层卫生单位的系列继教培训班;继续与协作单位联合举办各类培训班8~10次;做好继教项目的统一申报工作,完成201*年全市继教项目资料收集、整理、存档工作。

做好医学科普工作也是医学会应尽的义务。继续与常州四药厂联合举办下基层、进社区科普活动《健康学术讲座》。全年开展1-2次医学科普下乡活动。

三、提高办刊质量,努力办好《常州实用医学》

加大组稿力度,扩大对外宣传,主动约请专家为杂志撰写文章,如期刊出六期《常州实用医学》杂志,使《常州实用医学》真正成为我市卫技人员总结经验、进行学术交流的园地。继续办好继续医学教育园地,更贴近医学发展的前沿,贴近医务工作者的实际需求,以此为阵地,扩大受益人群,树立良好的学风。四、依法履行职能,认真开展各项医学鉴定工作

今年是医疗损害鉴定工作开展的第一年,在继续做好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工作的同时,要积极应对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大量的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实际,做好鉴定工作,提高鉴定的权威性,作出有利于处理纠纷的科学的鉴定结论,努力维护医疗卫生机构和患者的合法权益。完成医疗损害专家库的建库工作,开展对专家的业务培训。专家是开展医疗损害鉴定工作的基础,要发挥专家的作用。强化鉴定专家的责任意识,对专家库实行动态管理。继续开展医疗事故、医疗损害防范培训工作,通过分析医疗事故形成原因,向医疗机构反馈信息,预防和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

五、创新工作机制,完善专业委员会组织建设

学习贯彻新修定的《常州市医学会章程》和《常州市医学会专业委员会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要严格按章程和专业委员会的管理规定稳妥有序的做好部分专业委员会换届工作,让会员、委员信赖的并且热心于医学会工作的专家进入专业委员会的领导班子,让同行评议成为评价和选用专业委员会带头人的重要途径。要按照规定进一步落实和加强对专业委员会主委、副主委、委员的考核,认真贯彻学会章程及专业委员会的管理规定,对两年不召开年会、一年内不开展学术活动的专业委员会,更换主委或撤消机构,使每个专业委员会都成为有战斗力、有凝聚力、有影响力的专业委员会。

会员是学会的主人,也是学会的基础。今年要认真贯彻落实好《常州市医学会会员管理办法》,对专科会员进行基础调研工作,各专业委员会要把发展专科会员放在重要的位置上,让专科会员在专业委员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新的一年,新的起点,今年既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化医改的关键之年,我们要认真贯彻全市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开拓创新,扎实工作,推动学会事业不断向前发展,为实现常州卫生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贡献我们的力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医学会201*年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7688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