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总结
寒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总结
罗**
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科学***班
201*年2月10日,我走进了毕节市金沙县官田乡新光村养殖场,当地一位养殖户罗
先刚告诉我:“以往,我们只能依靠自己的传统经验。”就过去养殖带来的收入,他向我提供了一组数据:201*年,罗先刚的养殖场养鱼面积100亩,产值201*元/亩;201*年,参加示范将其改造成80亩,产量2500千克/亩,产值虽然提高了,但是对于21世纪的工资来说,他们就等同于一个不用投资的打工者,但是罗先刚告诉我,他在养殖场的投资绝对在50万以上,数字或许是枯燥的,但这些数字背后蕴含着的无赖却让官田乡的渔民无限沮丧。
官田乡是全县最大的渔业养殖基地,网箱养殖已经成为金沙县的支柱产业,渔业经济产值占整个农业比例50%以上。但与县外渔业发达县相比,金沙县在养殖技术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先进的渔业科技难以全面推广成为制约蕉城区水产养殖业实现腾飞的“最后一道坎”。科技如何转化为生产力?我的想法就是把科技入户转变成那把“金钥匙”!
为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加快官田乡现代渔业建设步伐,提高渔民科技文化素质,促进渔业科技进步,加速渔业科技成果转化,为渔业增效和渔民增收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现就推进官田乡渔业(网箱养殖)工作提出以下几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渔业科技入户是实现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必然选择
金沙县是渔业养殖大县。但是,从总体上看,该县高效渔业比例仍然不高,新技术推广普及速度不快,水产品竞争力不强,渔民增收后劲不足等,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该县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渔业生产分户经营的格局决定了渔业增长必须通过广大养殖户科技应用水平的提升来实现增产增收。渔民是渔业生产经营的基本单位,也是接纳渔业科技推广的最终用户,渔民对科技掌握和应用的程度是衡量渔业产业科技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多渠道、多形式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将有利于建立渔民获得先进实用技术的便捷通道,发挥渔业科技对渔业增效、渔民增收和水产品竞争力增强的支撑推动作用。
(二)渔业科技入户是加快渔业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手段
金沙人多地少,特别是官田乡,可供养殖的河流也有限,发展渔业不能单纯依靠养殖面积的扩张,必须更多地依靠渔业科技,转变渔业增长方式,切实把渔业发展纳入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将有利于解决渔业科技与养殖户生产经营脱节的问题,实现科技与渔民的零距离;有利于提高渔民生产技能和经营水平,提高渔业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有利于推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
(三)渔业科技入户是强化渔技推广能力建设的内在需求
当前,该乡水产技术推广工作面临推广机制不活、服务方式单一、推广手段落后等问题,已越来越难以适应新阶段渔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推广机制和有效的服务途径。推进渔业科技入户,可以促进县乡水产技术人员与养殖户建立稳定而长期的联系,调动基层水产技术人员的积极性,有利于水产技术人员在技术推广中检验新技术、发展完善新技术,有利于增强渔业技术部门的创新、推广能力。
二、大力加强渔业科技示范户的能力建设(四)合理选择并重点扶持渔业科技示范户
以区域优势主导产业为重点,选择一批文化程度较高、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群众公认、乐于助人的渔民作为科技示范户。采取政策倾斜、直接补贴、科技培训、专家指导等多种方式对科技示范户进行扶持,实现良种、技术、机械、信息“四到户”。(五)不断增强渔业科技示范户的能力
着力提高科技示范户的学习接受能力,使科技示范户能够自觉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率先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自我发展能力,能够将学到的知识和技术运用到生产经营活动,发挥自身优势,自主创业致富;提高科技示范户的辐射带动能力,将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普及传授给周围渔民,以户带户,以户带村,以村带乡,形成水产技术示范推广新模式。
三、加强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的示范推广
(六)推介发布并示范推广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
结合本地区域优势主导产业发展实际,每年选定一批渔业科技入户示范推广项目,推介发布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通过各种形式向渔民宣传。充分发挥渔业科教、推广机构作用,引导渔业企业、渔民合作组织、中介服务组织等社会力量共同参与示范推广工作,为科技示范户提供全过程、多层次的技术指导、咨询和服务。
四、强化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保障措施
(七)切实加强对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领导
为了加强对全乡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指导,我认为应该成立一个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作讨论组。各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要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统筹安排,切实把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摆在突出位置,重点加强政策宣传、生产组织、科技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工作。并按照统一部署,明确工作职责,分解任务目标,落实各项工作措施。(八)加大对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扶持力度
加强协调,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各类项目、资金、技术优势,引导社会各界参与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渔业主管部门也应该加大对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支持力度。渔业补贴政策和各类项目资金要向科技入户工作倾斜。要引入市场机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个人积极参与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九)强化对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督促检查
建立工作目标责任制,明确责权,强化渔业科技入户工作的全程监督和检查,切实解决渔业技术推广“最后一公里”、成果转化“最后一道坎”等问题。建立激励机制,深入持久地开展好渔业科技入户工作,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扩展阅读:大陇乡渔业科技入户情况汇报
大陇乡渔业科技入户情况汇报
一、乡镇概况
大陇乡地处“皖南首圩”大公圩东北部,是安徽省当涂县渔业重镇。全乡总面积59.6平方公里,总人口3.3万人,辖13个村1个居委会。全乡耕地面积5.9万亩,可养水面2.3万亩(含双潭湖)。201*年全乡实现工业产值2.3亿元,农业产值2.3亿元(其中渔业产值11996万元,占农业产值的51.5%),全乡农民纯收入5901元(其中人均渔业收入781元,对农民人均纯收入的贡献率为13.2%)。
二、项目功能、规模与时间
1、项目功能:渔业科技入户,主推品种与技术为中华绒螯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
2、项目规模:全乡共有3名渔业技术指导员,每人联系15-20名渔业科技示范户,共55人,示范面积6460亩。
3、项目时间:201*年-201*年三、项目执行(操作)方式方法
1、示范户的遴选。示范户的遴选是做好渔业科技入户的基础,为此,我乡在示范户的遴选过程中坚持了三条原则:一是拥护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二是尊重知识、尊重科学,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三是热心助人,能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经过遴选,全乡有55名示范户入选,涉及10个村。
2、开展技术指导与服务。一是强化了技术培训。在上级渔业主管部门的支持下,三年来,我乡先后举办了各类水产实用技术培训
10期,受训人员达近1000人次。培训内容涉及不同水体类型河蟹健康生态养殖技术、测水养殖技术、微生态制剂水质调控技术、河蟹配合饲料应用技术等,上海水产大学、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站、马鞍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当涂县水产局以及美国嘉吉(镇江)饲料公司、江苏海得水产药业公司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应邀来我乡授课。通过培训,55名示范户均能够熟练地应用科学技术养蟹。二是强化了跟踪服务。三年来,三名水产技术指导员累计入户时间达965天,平均每人每年入户时间107天。入户期间,技术指导员主要工作任务是:根据实际情况帮助示范户制定生产技术方案;指导示范户做好每个月的渔事安排;帮助示范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帮助示范户联系渔需物资;发放各种物化补贴;检查、督促示范户做好生产日记和填写示范户手册;帮助示范户总结生产经验和教训。
3、物化补贴发放。三年来,累计发放水质测试盒40盒、水温计40支、收音机55台、《科学养鱼》杂志24期、《当涂水产科技情报》12期、《当涂渔业科技》10期以及每年人手一册的《生产日记》、《示范户手册》。同时,对上级主管部门补贴的其他物品(如其他科技书籍、档案袋、资料袋)均能按时发放到位。
四、主要成效与经验(一)主要成效
1、水产生态养殖覆盖面明显扩大,农民养殖效益显著提高。201*年,全乡水产养殖面积3万亩,其中生态养殖面积1.8万亩,生态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60%;全乡实现水产品产值7110万元,渔业
增加值1590万元,平均养殖效益530元/亩。201*年,全乡水产养殖面积3.1万亩,其中生态养殖面积2.7万亩,生态养殖面积占养殖总面积的87%;全乡实现水产品产值11990万元,渔业增加值2578万元,平均养殖效益859元/亩。从主导产品河蟹的养殖单产来看,201*年示范户的平均单产为29.9公斤/亩,201*年平均单产为43公斤/亩,201*年为47.3公斤/亩;其中示范户的效益情况为201*年亩均效益826元,201*年亩均效益946元,201*年亩均效益1145元。增幅分别是201*年的55.8%、78.5%、116.0%。也就是说,三年科技入户,使示范户的单位养殖效益翻了一番。
2、示范户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3、农村基层技术队伍的到了锻炼
4、村级集体经济得到壮大,为民办实事的能力提高。5、农民组织化程度提高。五、主要矛盾与问题1、资金问题2、机制问题3、组织化程度问题4、市场问题六、意见与建议
2、水产养殖业是我乡农业的支柱产业,其产值占农业总产
值的近一半,水产业的增效直接关系到全乡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但我乡水产业近十多年来的发展基本处于一种不稳定的状态中,经历了从上世纪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的颠峰到其后的低谷,
再到近几年爬坡的发展时期,也可以说是经历了从盲目到迷茫再寻找答案的探索过程。养殖效益下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养殖环境质量的恶化。要想提高养殖效益,必须合理利用环境,走生态养殖之路。我乡水产业的主要特色是河蟹养殖,河蟹产值占渔业总产值的近80%,河蟹养殖关系到水产业的成败,经过近几年的探索,这个使水产业,特别是河蟹养殖业能够持续,稳定和高效发展的答案就是必须实行生态养殖。新农村建设将有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渔业建设,增加农民收入。渔业生态养殖是改善渔业资源利用状况、优化渔业结构、提高渔业生产能力,实现渔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渔业生态养殖的根本目标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渔业生态养殖的建设内容是我乡新农村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新农村建设中应重视发挥渔业生态养殖的重要作用,推进我乡新农村建设。一、渔业生态养殖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我乡河沟水域有1.3万亩,具有独特性,它交错于农田和村庄之间,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受人为影响比较大,采用生态养殖,一方面可以稳定、持续地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同时又能改善环境,取得较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它是完全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对沿江水网地区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渔业生态养殖的主要目标是提高渔业综合生产能力和乡场竞争力,增加农民收入;渔业生态养殖的主要内容是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渔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培育渔业特色主导产业、发展渔业产业化经营和加快渔业科技推广;在生态养殖中要求兼顾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和谐统一。由此可见,渔业生态养殖与新农村建设紧密相关。渔业生态养殖目标的实现过程,也是促进新农村建设目标实
现的过程,尤其是渔业生态养殖要求同时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也正是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要实现的。渔业生态养殖将有利于促进农村地区的生产发展和村容整洁、农民的生活宽裕及文化素质的提高,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内容。总体来看,渔业生态养殖在我乡渔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已逐步成为加强渔业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建设,促进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实现渔业增效、农民增收、财政实力增强的一支生力军。如南柘、孙赵、龙潭、霍村等,为村民减免农业生产用电、水利冬修费,为村民免费安装有线电视、整改农排照明线路、修建村级道路、免费办理医疗保险等。
(一)渔业生态养殖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增长
渔业生产基础设施是提高渔业生产效率的基础。通过渔业生态养殖,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逐步改善渔业生产条件,提高渔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有利于促进渔业生产的增长。大陇乡渔业生态养殖在201*年下半年到201*年开始。首先推广稻鱼共生式养殖,发展面积0.2万亩;201*年和201*年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生态养殖面积分别达到0.4万亩和0.6万亩;201*年该种方式被应用到池塘和河沟天然大水面,经过七年的发展,全乡生态养殖总面积2.7万亩,占总面积的90%。生态养殖效益逐步提高,由201*年初总利润不足80万元发展201*年2700万元。生态养殖是生产优质、安全、无公害水产品的前提保证,它使主导产品河蟹的品质和规格有较大的提高,201*年大规格优质蟹(150克以上)的比例由6年前的不足5%增加到60%,最大规格已突破了400克。
(二)渔业生态养殖促进了农民增加收入
在安排渔业生态养殖项目时,一般要充分考虑渔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发展优势农产品的要求,对能够带动农村经济发展、增
加农民收入的优势水产品项目,要加大扶持力度;要通过调整渔业产业结构和优势水产品的区域布局,充分发挥渔业比较优势,培育优势水产品,努力把优势水产品做大做强,稳步提高我乡渔业的竞争力。我乡生态养殖要抓好“一蟹两虾”,即金脚红毛蟹、青虾和龙虾。渔业生态养殖项目体现了市场的导向,增加了农民收入的来源渠道。生态养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农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根据乡水产部门近期的调查统计,实施生态养殖的亩均利润达1000元,高于非生态养殖亩均130元的7倍以上,最高记录达3000余元,经济效益极其显著。如今年大陇乡龙潭村的邢光虎40亩水面创造了12万元的利润。全乡2.7万亩的生态养殖为农民创造出2700多万元的纯收入来源。
(三)渔业生态养殖改善了渔业生产条件
渔业生态养殖具有区域性、综合性的特点,通过统筹规划,实行稻田蟹鳜混养、虾蟹混养、草畜鱼模式、渔果禽模式,可以有效地保护和改善渔业生产环境,是促进我国渔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推动力量。稻田生态养蟹每亩产10公斤无公害优质大闸蟹,可增加卖蟹收入500余元,而且整个养殖过程中养殖用水实现零排放,比常规水稻田大水浸灌相比,亩可节水300立方米/年,节水率达50%以上,从经济发展的总体来看,这项稻田生态养蟹的实施,不但节约了水资源,同时也达到了省电、省工、省农药的效果。还节约了耕地,稳定了种植面积。该项技术采用稻蟹共生,扬长避短,效益大大增加。
(四)渔业生态养殖改善了农民生活环境
生态环境的恶化,对我乡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遏制生态恶化趋势,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是一项十分艰巨而紧迫的任务。近些年来,渔业生态养殖对于改善农村地区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净化了庭院,美
化了街道,形成了较完整的渔业生态链,提高了农村人居环境质量,生态养殖使渔业主产区的大公圩内圩水域环境质量得到极大改善,生态养殖的水域清澈见底,其水质能够达到国家地表水二类标准,生态养殖技术的应用使农村的人畜用水安全得到了保证,农民的居住环境因此得到了极大改善。可以说,生态养殖是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农民增收的一条路子,它可以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使农村和农业经济能够得到持续、协调和健康发展。
(五)渔业生态养殖提高了农民的素质
渔业生态养殖通过不断提高对科技的投入比重,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渔业技术,加速渔业科技成果转化,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了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我县大陇乡在每年冬季,抓住冬闲的有利时机,积极聘请乡农业委员会水产专业技术人员,组织农民搞渔业生态养殖技术培训,201*年完成集中培训3期,现场培训1次,印发技术资料1000份,培训农民400多人次,使200多户农民初步掌握了优质水产苗种培育、水质检测、无公害大闸蟹养殖等渔业实用技术,基本达到户均1名明白人,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养殖技能。南柘、孙赵、龙潭、霍村等每年仅水面发包收入50万80万元不等,这些钱大部分用于新农村建设中,如修路、架路灯、村民医保、老年健身院建设等。有的村民建冷库、搞加工、贩运水产品、网具等一条龙服务。
二、渔业生态养殖中存在的问题(一)、生态养殖发展不平衡
生态养殖虽然效益较好,但总体上发展不平衡,表现在东部比西部好,南部比北部好。
(二)、渔业生态养殖中的投入品不足
生态养殖的前期(第一年)一般每亩需要投放200公斤以上
的螺蚌、种植12吨的水草,其后采用合理的投放密度和品种搭配,养殖环境将逐步趋于平衡。这些资源一般需要从外部天然水域提供,但现在外部天然水域的生物资源已相当紧张。目前我乡的河蟹苗种生产已有一定规模,但组织化程度仍不高,苗种质量可靠性仍存在一定的问题。其他需要配套的鳜鱼、黄颡鱼、黄条等特种苗种以及常规大规格鱼种的生产能力仍较弱,难以满足日益发展的生态养殖的需要。
(三)、渔业生态养殖资金投入不足
生态养殖的前期一般投入较大,第一年每亩投入约需1500201*元(不含承包费),后期每年每亩投入一般将在1000元左右,因此从事生态养殖需要大量的资金。
(四)、承包经营机制不活
生态养殖一般需要12年的准备期,也称资源恢复期,要想从中得益,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承包期限,而短期承包将很难展开生态养殖。目前已出现13年承包期到期又重新发包,而原先从事生态养殖的养殖户在二轮争标中丢失了水面,一方面打击了信心,一方面在交还水面前,拼命地毁坏刚刚恢复的资源环境。而落后地区的发包期一般不超过3年,其养殖户虽然知道生态养殖的好处,但也轻易不敢实施,处于观望状态。
三、对渔业生态养殖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几点思考
渔业生态养殖具有丰富的内涵,建设目标和内容都是多元化的,不同时期侧重点不同,随渔业发展阶段变化和形势需要而有所调整。在新的渔业发展阶段,我们应该适时调整渔业生态养殖技术,尤其是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做好渔业生态养殖工作。
(一)、进一步深化渔业生态养殖的内涵
渔业生态养殖必须把提高渔业生产效益、改善农村环境、增
加农民收入作为渔业生态养殖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进入新的渔业发展阶段后,要在改善渔业生产条件的同时注意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要把整个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建设与改善渔业生产条件、农民生活环境紧密结合起来;同时也要注意农村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统筹考虑渔业生产设施与农村生活设施的建设问题;将渔业技术推广与农民文化、技术素养的培育结合起来,提高农民群众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加强政府领导,推进落后地区生态养殖的发展。政府应对落后村进行严格考核,落后村要从为农民增收,真正从实践三个代表的高度去认真思考,主动到先进村去学习,尽快拿出针对性措施,特别是要在承包期限和引进先进地区养殖户来示范上下功夫,使本地水产养殖效益迅速得以提高。搞好天然水域生物资源管理,为生态养殖提供资源保障。
(二)、多方筹集资金,增加渔业生态养殖投入
目前渔业生态养殖实行的是的农民一家一户式经营模式,不符合新农村发展要求,而且仅靠农民自身投入是不够的,必须调动地方、企业、社会各方面力量的积极性,多渠道、多方式筹集资金,增加渔业生态养殖投入。尤其是要充分发挥工商业资本对民间资本的引导作用,形成高效的渔业生态养殖投融资体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探索商业性开发、股份制合作等不同投融资方式,以更好发挥渔业生态养殖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多渠道增加投入,为生态养殖提供资金支持。改善信贷投入机制,为养殖者尽可能提供信贷帮助;建立以奖代补的项目资金投入机制使更多的养殖户得到实惠,特别是要鼓励先进地区的养殖户到落后地区从事生态养殖,开展广泛的示范带动。促进农民收入增加,保证农民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又是当前渔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因此,渔业生态养殖要以改善渔业基本生产条件为中心,抓住促进农民增收这
个重点;同时要积极推进渔业结构调整,促进渔业产业协调发展,努力挖掘农民增收的潜力;还要大力推进渔业产业化经营,促进水产品转化增值,延长农民增收的价值链。
(三)、发展渔业高新技术,推进现代渔业建设
现代科学技术是现代渔业发展的核心动力,已经广泛而深入地渗透到渔业生产、加工等各个领域。在渔业生态养殖项目中,要继续加大对科技的投入,以提高渔业机械化水平、提高渔业生产技术。加大科技投入要围绕水产主导产业和优势水产品进行,着重解决科技进步中的关键和薄弱环节,重点推广优良品种以及与优良品种相配套的种养技术特别是高效立体生态养殖技术。结合我地实际情况,要进一步加强对农民的科技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培养与建设现代渔业要求相适应的新型农民。(四)、坚持以人为本,发挥农民的主人翁作用
新农村的规划和建设要充分听取农民群众的意见,尊重农民群众的权利,确保农民群众的基本利益不受损害;要从实际情况出发,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习惯的要求,为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提供便利,为形成良好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奠定基础。渔业生态养殖项目必须是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项目,做到国家利益、企业利益和农民利益统筹兼顾。在渔业生态养殖项目管理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自主创新能力,进而引导和发挥农民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让农民群众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体和活力。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能够提高渔业生态养殖工作的效率,也将为引导农民积极参与农村的民主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延长承包期限,为发展生态养殖创造条件。承包期一般不低于5年,5年到期后,对确实实施生态养殖的养殖户在下轮发包时给予一定的政策保护,可以保证同等承包价下的优先权,也可以制定一定比例的优惠折扣,以提
高其竞标的实力,以充分保护从事生态养殖的积极性,允许一部分生态养殖户迅速地富起来,同时也增强了其他养殖户从事生态养殖的信心。另外对可能再一次出现的盲目竞标而人为提高生产成本起到制约作用。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寒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寒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寒假渔业科技入户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0534.html
- 上一篇:工作组驻村工作阶段总结
- 下一篇:201*年科技入户工程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