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
乌苏市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
一、基本种植情况:
201*年,我市总播面积124万亩,其中棉花79.1万亩,玉米11.7万亩,加工番茄7.8万亩,小麦15.2万亩(冬小麦12万亩春小麦3.2万亩),蔬菜2.9万亩,油料2.2万亩,其他作物5万亩。总体来看,棉花面积较增加近20万亩,玉米面积大幅度下降,比去年减少13万亩,加工番茄面积较去年增加2万亩,小麦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病虫害发生情况:
今年棉花病虫害为中度发生年份,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略轻于去年,棉花虫害重于病害,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6.5万亩次、防治面积211万亩次;其中发生危害严重的种类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花立枯病等。现就一年来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总结如下:
(一)棉蚜: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呈中度发生。全年累计发生面积45.5万亩次,防治面积53万亩次。
发生特点及防治:
(1)今年我市苗蚜始见期为5月28日,比去年早3天,较201*年晚20天,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小于历年同期,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前期温度回升快、后期降水降温天气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气候条件不利于苗蚜的发生危害,尤其不利于有翅蚜的迁飞蔓延,苗蚜发生危害期在6月中旬,全市发生面积15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针对苗蚜的发生危害及发生趋势,我们制作专题电视预报2期,提出合
理的防治建议,有效的抑制了苗蚜的发生危害。
(2)伏蚜中度发生,发生面积30.5万亩,防治面积33万亩次,发生期为7月中下旬,发生程度轻于去年,主要受今年持续低温影响,高峰期持续时间较历年短近10天。主要发生在我市八十四户乡、夹河子乡、西湖镇、甘河子镇。
(二)棉叶螨:年初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呈中度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防治55万亩次。主要发生危害时间为两个阶段,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下旬8月中旬这两个阶段。对于棉叶螨的防治我们积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积极推广秋翻冬灌技术,201*年秋翻冬灌面积在80%以上,大大降低了降越冬基数。
(2)积极做好预测预报与电视预报宣传指导工作,针对早春棉叶螨发生危害,我们制作了早春棉叶螨和后期棉叶螨防治电视预报2期和文字预报2期,提出合理防治建议,及时指导农户防治棉叶螨的危害。
(3)结合科技入户,在技术人员下乡为农服务过程中,对棉农发放田间管理明白卡的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建议农户选用对天敌安全的生物农药防治棉叶螨,从而有效保护天敌,减轻棉叶螨的发生危害。
(三)棉铃虫:
棉铃虫: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防治面积55万亩次。一代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防治面积10万亩次;二代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防治面积25万亩次;三代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防治
面积20万亩次。今年的棉铃虫防治工作:
(1)加强棉铃虫测报调查,及时发布情报和电视预报,积极正确引导全市开展棉铃虫的防治。根据棉铃虫发生情况,不定期发布预测预报和制作电视预报。今年针对棉铃虫的防治文字预报和电视预报制作各完成3期,为及时有效的指导全市范围内防治棉铃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大力推广抗虫棉试验、示范种植。我市有针对性在历年发生较重的区域和乡场镇重点推广抗虫棉品种示范种植,今年我市共种植中棉50号0.1万亩,冀棉958品种0.2万亩,冀棉9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重点种植在棉铃虫发生较重乡场镇。
(3)坚持使用和推广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以及性诱剂诱杀成虫。在去年发生严重的乡镇提前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推广性诱剂等措施,大大减少成虫发生量。目前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200盏,防控面积7.2万亩,性诱剂推广防控面积5万亩。
(4)积极推广玉米诱集带技术。在我市棉铃虫重点发生区域,在棉田田边、渠埂点种玉米诱集带,选用早熟玉米品种,利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期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消灭成虫,减少虫源。利用玉米诱集带主要用于诱杀二代棉铃虫,此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5)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灭杀棉铃虫技术,重点在滴灌棉田推广此项技术。施用的生物药剂主要有阿维菌素、云菊、BT等药剂,指导农户合理用药,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实施以上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得我市今年的棉铃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代棉铃虫发生情况:
由于受到今年天气的影响,测报站诱到第一头棉铃虫成虫时间为5月24日,为1头雌虫,比201*年6月2日诱到成虫早9天,比201*年5月14日诱到成虫晚10天。
一代棉铃虫发生普遍,但虫口密度不大,一代幼虫危害高峰期为6月下旬,主要危害作物为棉花、小麦、番茄。全市平均百株虫量0.8头。其中棉田百株幼虫0.16头,番茄田百株幼虫2.4头,一代棉铃虫在我市东片乡镇轻发生,西片乡镇中偏轻发生,重点发生区域古尔图镇、吉尔格勒特乡、四棵树镇、皇宫镇等,发生面积10万亩。
发生特点:
(1)发生期明显晚于历年;
(2)主要发生在小麦田和加工番茄地。发生原因分析:
(1)一代棉铃虫受气候条件影响受到抑制,发生程度轻于去年。进入5月份以后,气温回升较快,气象因素导致一代棉铃虫羽化期比去年早9天。
(2)作物布局优化从另一个方面为棉铃虫发生提供有利条件。产业结构调整、作物多样化,玉米、加工番茄、小麦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为棉铃虫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生存场所,为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
(3)越冬基数低于历年同期。201*年平均有棉铃虫蛹0.33头/
平方米,较201*年越冬基数0.37头/平方米降低0.04头/平方米。
二代棉铃虫发生情况:
一代棉铃虫羽化盛期在7月7日至14日,比去年早10天左右(气候条件影响),羽化期不一致且羽化历期长。二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为7月15日18日,二代棉铃虫幼虫危害高峰期为7月下旬末至8月上旬。全市平均百株虫量0.05头,明显低于201*年0.6头,其中棉田百株幼虫0.06头,番茄田百株幼虫0.8头。全市发生面积20万亩。
发生特点:
(1)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和面积均低于去年;(2)羽化期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3)加工番茄地危害普遍。发生原因分析:
(1)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和面积均低于去年,主要是由于一代棉铃虫基数不大,残虫量低,减少了二代棉铃虫发生危害;
(2)羽化期长,导致世代重叠,难以防治;
(3)加工番茄地危害普遍,受番茄用药限制,后期施药不便等因素,导致在加工番茄地发生普遍;
三代棉铃虫发生情况:
二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为8月20日25日,全市平均百株幼虫0.6头,较去年同期降低0.6头,最高达2.8头,平均危害株率2.8%。低于去年(平均百株幼虫1.2头,最高达6.5头,平均危害株率2.4%),8月下旬进入三代棉铃虫危害时期,全市中度发生,局部中偏重发生,
发生面积15万亩。
发生特点:
(1)成虫量较去年明显偏低,最高单日诱蛾6头,明显低于201*年单日最高诱蛾67头。
(2)三代幼虫发生量明显小于去年,与历年值相当。发生原因分析:
(1)气候因素,后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三代棉铃虫的发生;
(2)大力开展抗虫棉试验、示范种植,明显减轻了棉铃虫的危害;
(3)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的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棉铃虫的发生得到有效遏制。
(四)棉蓟马: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
(五)蝗虫:草场中度发生,棉田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防治面积2万亩次。
(六)棉花苗期病害(含立枯病、烂根病):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防治面积16万亩次。
(七)棉花枯黄萎病:预报为中偏轻发生,实际为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防治面积10万亩次。
乌苏市农技站201*-10-10
扩展阅读:乌苏市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总结
乌苏市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情况总结
一、基本种植情况:
201*年,我市总播面积124万亩,其中棉花79.1万亩,玉米11.7万亩,加工番茄7.8万亩,小麦15.2万亩(冬小麦12万亩春小麦3.2万亩),蔬菜2.9万亩,油料2.2万亩,其他作物5万亩。总体来看,棉花面积较增加近20万亩,玉米面积大幅度下降,比去年减少13万亩,加工番茄面积较去年增加2万亩,小麦面积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实况:
今年棉花病虫害为中度发生年份,病虫害总体发生程度略轻于去年,棉花虫害重于病害,病虫害发生面积为176.5万亩次、防治面积211万亩次;其中发生危害严重的种类有棉铃虫、棉蚜、棉叶螨、棉花立枯病等。现就一年来棉花主要病虫害发生情况及防治总结如下:
(一)棉蚜: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呈中度发生。全年累计发生面积45.5万亩次,防治面积53万亩次。防治棉蚜主要做了几点工作:
1、今年我市苗蚜始见期为5月28日,比去年早3天,较201*年晚20天,发生程度和发生面积均小于历年同期,主要原因是今年春季前期温度回升快、后期降水降温天气频繁且持续时间长,气候条件不利于苗蚜的发生危害,尤其不利于有翅蚜的迁飞蔓延,苗蚜发生危害期在6月中旬,全市发生面积15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针对苗蚜的发生危害及发生趋势,我们制作专题电视预报2
期,提出合理的防治建议,有效的抑制了苗蚜的发生危害。
2、伏蚜中度发生,发生面积30.5万亩,防治面积33万亩次,发生期为7月中下旬,发生程度轻于去年,主要受今年持续低温影响,高峰期持续时间较历年短近10天。主要发生在我市八十四户乡、夹河子乡、西湖镇、甘河子镇。
(二)棉叶螨:年初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呈中度发生。发生面积40万亩次,防治55万亩次。主要发生危害时间为两个阶段,分别为5月中旬6月中旬和7月下旬8月中旬这两个阶段。对于棉叶螨的防治我们积极做好以下几点工作:
(1)积极推广秋翻冬灌技术,201*年秋翻冬灌面积在80%以上,大大降低了降越冬基数。
(2)积极做好预测预报与电视预报宣传指导工作,针对早春棉叶螨发生危害,我们制作了早春棉叶螨和后期棉叶螨防治电视预报2期和文字预报2期,提出合理防治建议,及时指导农户防治棉叶螨的危害。
(3)结合科技入户,在技术人员下乡为农服务过程中,对棉农发放田间管理明白卡的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建议农户选用对天敌安全的生物农药防治棉叶螨,从而有效保护天敌,减轻棉叶螨的发生危害。
(三)棉铃虫:
棉铃虫: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45万亩次,防治面积55万亩次。一代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防治面积10万亩次;二代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防治面积25万亩次;三代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防治面积20万亩次。今年的棉铃虫防治工作:
(1)加强棉铃虫测报调查,及时发布情报和电视预报,积极正确引导全市开展棉铃虫的防治。根据棉铃虫发生情况,不定期发布预测预报和制作电视预报。今年针对棉铃虫的防治文字预报和电视预报制作各完成3期,为及时有效的指导全市范围内防治棉铃虫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大力推广抗虫棉试验、示范种植。我市有针对性在历年发生较重的区域和乡场镇重点推广抗虫棉品种示范种植,今年我市共种植中棉50号0.1万亩,冀棉958品种0.2万亩,冀棉958是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棉花研究所最新培育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该品种重点种植在棉铃虫发生较重乡场镇。
(3)坚持使用和推广悬挂频振式杀虫灯以及性诱剂诱杀成虫。在去年发生严重的乡镇提前悬挂频振式杀虫灯和推广性诱剂等措施,大大减少成虫发生量。目前推广频振式杀虫灯1200盏,防控面积7.2万亩,性诱剂推广防控面积5万亩。
(4)积极推广玉米诱集带技术。在我市棉铃虫重点发生区域,在棉田田边、渠埂点种玉米诱集带,选用早熟玉米品种,利用棉铃虫成虫喜欢在玉米喇叭口期栖息和产卵的习性,消灭成虫,减少虫源。利用玉米诱
集带主要用于诱杀二代棉铃虫,此方法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5)大力推广生物农药灭杀棉铃虫技术,重点在滴灌棉田推广此项技术。施用的生物药剂主要有阿维菌素、云菊、BT等药剂,指导农户合理用药,并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
通过实施以上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使得我市今年的棉铃虫防治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一代棉铃虫发生情况:
由于受到今年天气的影响,测报站诱到第一头棉铃虫成虫时间为5月24日,为1头雌虫,比201*年6月2日诱到成虫早9天,比201*年5月14日诱到成虫晚10天。
一代棉铃虫发生普遍,但虫口密度不大,一代幼虫危害高峰期为6月下旬,主要危害作物为棉花、小麦、番茄。全市平均百株虫量0.8头。其中棉田百株幼虫0.16头,番茄田百株幼虫2.4头,一代棉铃虫在我市东片乡镇轻发生,西片乡镇中偏轻发生,重点发生区域古尔图镇、吉尔格勒特乡、四棵树镇、皇宫镇等,发生面积10万亩。
发生特点:
(1)发生期明显晚于历年;
(2)主要发生在小麦田和加工番茄地。发生原因分析:
(1)一代棉铃虫受气候条件影响受到抑制,发生程度轻于去年。进入5月份以后,气温回升较快,气象因素导致一代棉铃虫羽化期比去年早9天。
(2)作物布局优化从另一个方面为棉铃虫发生提供有利条件。产业结构调整、作物多样化,玉米、加工番茄、小麦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从而为棉铃虫的发生提供了一个有利的生存场所,为棉铃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源。
(3)越冬基数低于历年同期。201*年平均有棉铃虫蛹0.33头/平方米,
较201*年越冬基数0.37头/平方米降低0.04头/平方米。
二代棉铃虫发生情况:
一代棉铃虫羽化盛期在7月7日至14日,比去年早10天左右(气候条件影响),羽化期不一致且羽化历期长。二代棉铃虫卵孵化高峰期为7月15日18日,二代棉铃虫幼虫危害高峰期为7月下旬末至8月上旬。全市平均百株虫量0.05头,
明显低于201*年0.6头,其中棉田百株幼虫0.06头,番茄田百株幼虫0.8头。全市发生面积20万亩。
发生特点:
(1)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和面积均低于去年;(2)羽化期长,世代重叠现象明显;(3)加工番茄地危害普遍。发生原因分析:
(1)二代棉铃虫发生程度和面积均低于去年,主要是由于一代棉铃虫基数不大,残虫量低,减少了二代棉铃虫发生危害;
(2)羽化期长,导致世代重叠,难以防治;
(3)加工番茄地危害普遍,受番茄用药限制,后期施药不便等因素,导致在加工番茄地发生普遍;
三代棉铃虫发生情况:
二代棉铃虫羽化高峰期为8月20日25日,全市平均百株幼虫0.6头,较去年同期降低0.6头,最高达2.8头,平均危害株率2.8%。低于去年(平均百株幼虫1.2头,最高达6.5头,平均危害株率2.4%),8月下旬进入三代棉铃虫危害时期,全市中度发生,局部中偏重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
发生特点:
(1)成虫量较去年明显偏低,最高单日诱蛾6头,明显低于201*年单日最高诱蛾67头。
(2)三代幼虫发生量明显小于去年,与历年值相当。发生原因分析:
(1)气候因素,后期气温偏高,降水偏少,有利于三代棉铃虫的发生;(2)大力开展抗虫棉试验、示范种植,明显减轻了棉铃虫的危害;(3)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的推广使用取得了明显成效。使得棉铃虫的发生得到有效遏制。
(四)棉蓟马: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15万亩,防治面积20万亩次。
(五)蝗虫:草场中度发生,棉田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万亩次,防治面积2万亩次。
(六)棉花苗期病害(含立枯病、烂根病):预报为中度发生,实际为中度发生。发生面积20万亩,防治面积16万亩次。
(七)棉花枯黄萎病:预报为中偏轻发生,实际为中偏轻发生。发生面积10万亩次,防治面积10万亩次。
5乌苏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201*年9月25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乌苏市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乌苏市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乌苏市201*年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治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0552.html
- 上一篇:农机化科教工作总结
- 下一篇:201*年农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