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总结

时间:2019-05-27 20:48:30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总结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总结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进内的远古居民

1()人生活在距今()万年,是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

3北京人,在北京西南周口店的山洞里,生活距今约()万年,还保留了

(),但手脚分工明显,能够()和使用工具。过(群居)生活,形成早期的()。已经会使用(),还会保存火种。

4山顶洞人距今约3万年,他们的模样(),已掌握()和()的技术,已会()。靠()和()为生,还会()。会用骨针()懂得(),死后埋葬。山顶洞人是由血缘关系结合起来的()。

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左图是()左图是居民的()()居民式房屋的()式房屋

1()流域的河姆渡居民种植(),使用()石器,用()耕地,住()房屋,会挖掘水井。

2()流域的半坡居民的主要粮食作物是()。住()房屋,会制造彩陶。陶器上出现刻画的符号,有些学者认为是文字的雏形。

第三课华夏之祖

1涿鹿之战之后,()部落和()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族。

2后人称()为“人文初祖”海外华人称自己为“”。

1

3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4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叫做“”。

5约公元前2070年,()建立夏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四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1禹死后,()继承父位,从此()代替了(),“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夏朝定都().

2夏朝的国家机构,是()压迫平民和()的工具。3约公元前1600年,()战胜(),夏朝灭亡,商朝建立。4商朝几次迁都,直到商王()迁都到(),都城才稳定下来。

5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双方在()大战。周武王建立周,定都()又称(),历史上称西周。

6分封制目的:();内容:周天子把()和()、奴隶,分给亲属、功臣封他们为()。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向天子交纳贡品,平时镇守疆土,战时带兵随从天子作战。意义:()成为一个强盛的国家。

第五课灿烂的青铜文明

1()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商代著名的青铜器有()和()。2与商周同时期,()平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是()文化。3夏、商、西周的()业,也很发达。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的国家。4夏、商、西周是以()为主的社会,农牧业已经相当发达后代称为()的农作物,商周时期已经齐备。

第六课春秋战国的纷争(七雄的地理位置要求记住)

1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史称东周。东周分为()和()两个时期。春秋时期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春秋时期著名霸主()()()。

2齐桓公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称霸原因:齐国盛产(),经济()。齐桓公任用()为相,积极(),发展()。同时改革(),组建强大军队。以()为号召,扩充疆界。

3公元前7世纪后期,发生在晋楚之间的大战是(),之后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4战国初年,晋国卿大夫中的()()()三家,瓜分晋国。后来田氏代齐,形成战国七雄(、、、、、、)。

5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频繁,()、()()发生在这一时期。6公元前260年,()、()之间发生空前激烈的()。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入侵。

7记住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退避三舍,卧薪尝胆,围魏救赵,纸上谈兵。

第七课大变革的时代

1()时期,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到()时,铁农具使用范围扩大。

2我国至迟在()已使用牛耕,战国时期进一步推广。()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

一次革命。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和()产量显著提高。

3秦国蜀守()在岷江中游修筑了(),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4公元前356年,商鞅在()的支持下开始变法。变法内容⑴:国家承认()私有,允许()。⑵()。⑶根据()大小授予爵位,废除没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即军功授爵。⑷建立(),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

变法影响: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军队的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国家。(背会变法内容影响)。

第八课中化文化的勃兴(一)

1商朝人刻写在()或()上的文字被称为()。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从()开始。商周的青铜器上铸刻的文字叫做()或()。西周晚期,有人将文字统一整理成一种样式,这种字体是()。战国时期,人们用()蘸墨,在()或()上书写。

2商朝甲骨文里有许多()、()的记载。3今天的农历又叫(),商朝历法逐渐完备,一年分()个月。战国时期,人们测定出一年()个节气,以便安排()是历法上的重大成就。4()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名医。总结出(、、、)四诊法。

5()战国末期楚国人,代表作()世界和平理事会把他定为世界文化名人。“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选自屈原的《》

春秋战国盛行()反映了我国古代音乐发展的较高水平。湖北随州出土的整套()最为珍贵。

第九课中华文化的勃兴(二)1春秋晚期的(),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的学说,主张(“”),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为政以德”。孔子是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创办(),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记载孔子言行的书是《》。他的学说成为封建文化()。姓名时期学派著作主要思想(或成就)孔子春秋_____家提出“____”的学说,主张“_______”,要求晚期统治者_________,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创办______,广收门徒,注意“因材施教”。老子春秋_____家一切事物都有__________,对立的双方能够互晚期相__________。墨子战国墨家《墨经》主张“_______”“________”,支持正义战争孟子战国_____家《孟子》“仁政”治国,轻徭薄赋,可持续发展庄子战国道家《庄子》顺其自然,无为而治韩非战国_____家《韩非子》主张______,提倡______,提出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国家孙武春秋_____家__________________,百战不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是谁说的?()列举孔子在教育上的名言。

第三章统一国家的建立

第十课“秦王扫六合”

1公元前()年,秦王(),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国家(),定都()。

2秦朝中央政府设()、()、()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最后由皇帝决断。地方上,推行()分天下36郡,郡下设()。()的推行影响深远。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经济上:统一货币为(),统一度量衡,

文化上:统一文字为()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有推广笔画更为简单()思想上:为了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接受李斯的建议,()。军事边防上:为了抵御匈奴入侵,修筑万里长城,西起(),东到()。秦始皇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兴修(),沟通了()和(),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第十一课“伐无道,诛暴秦”

1秦的暴政体现在(徭役重,赋税重,刑罚酷)。

2公元前()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他们的革命首创精神鼓舞了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的统治。3公元前207年项羽大败秦军主力是()。与此同时,()率兵直逼咸阳,秦灭亡。秦灭亡后,()和()为争夺帝位,进行了将近四年的“楚汉之争”。4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史称西汉。

和本课有关的成语:四面楚歌,指鹿为马,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破釜沉舟,约法三章问答题

1简答商鞅变法的内容.

答:内容有以下四点:①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②奖励耕战③军功授爵④建立县制

2秦始皇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

答:措施:①政治方面:秦朝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总揽全国一切军政大权;中央政府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推行郡县制.②经济方面:统一全国文字(小篆),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③思想方面:为了加强思想控制,实行"焚书坑儒".④军事方面:北击匈奴,修筑长城:开发南疆,兴修灵渠.

3孔子在思想和教育方面的成就有哪些?答:思想上: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爱人”,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为政以德”,反对苛政和任意刑杀。

教育上:他创办私学,不问出身贵贱和家境贫富,广收门徒,先后培养的学生有三千人。注意“因材施教”,善于启发学生思考问题。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要求学生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

4评价秦始皇。答:秦始皇对我国历史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统一六国;市现率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一统;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实行郡县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统一了文字、货币、度量衡,有利于经济文化交流;为了抵御匈奴,修筑长城;开发东南、岭南地区,修筑灵渠;拓展了秦朝疆域,使秦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同时,他又是一个残暴的封建皇帝,他广修宫殿陵墓,浪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影响了人民正常的生产和生活;他还制订残酷的刑法,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焚书坑儒,钳制了思想,摧残了文化。总之他是一个有大功也有大过的皇帝。

朝代顺序:夏()西周()()()

东周发生在山西的历史事件:三家分晋、负荆请罪、将相和、长平之战

秦疆域四至

扩展阅读:201*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总结

201*年上学期七年级历史教学总结

------胡厚新

本学期我担任84班的历史教学工作,在工作中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培养四有一代新人,本期初一历史除认真向学生传授了应该掌握的基础知识之外,还向学生进行了爱国主义教育、维护祖国统一,增进民族团结教育、优秀品德和高尚情操教育等思想品德教育。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总结:

1.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认真备好每一节课。认真备课,不但备学生而且备教材备教法,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实际,设计课的类型,拟定采用的教学方法,并对教学过程的程序及时间安排都作了详细的记录,认真实施“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为了能更好的讲好历史课,我购买并阅读了很多历史方面的书籍,比如历史知识成语故事从书、历史基础知识手册、初一历史优化练习等等。在备课前,我将这些书里的相关内容仔细的看一遍,过滤出与知识点比较贴近又能结合实际引起学生兴趣的内容精心的组织起来,参照教学大纲及教参、教案,尽量使历史教学既符合大纲要求又充满乐趣。

2.细致批改学生的作业,针对学生不同的特点给予不同的评语,使学生作业不仅仅巩固所学知识,更成为了和学生沟通的桥梁。正确引导学生,耐心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取得了学生的信任,成为学生的良朋好友。

3.积极参加历史教研活动,吸取历史科有经验老师的教法,深入

学习教学理论。

4.优化课堂教学,采用多种多样的教法。如分析法、讨论法,自学、阅读等方式,使学生有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5.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去点拔引导。对于个别差生,利用课间多次倾谈,鼓励其确立正确的学习态度,积极面对人生,而对优生,教育其戒骄戒躁努力向上,再接再厉,再创佳绩。通过现实生活中的典范,让学生树立自觉地从德、智、体、美、劳全方面去发展自己的观念,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6.注重研究教材,充分利用现代教具。为提高每节课的教学效果,本人除注重研究教材,把握好基础、重点难点外,还采用多媒体教学,如:投影、幻灯、漫画、录音等多样形式。通过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7.积极推进素质教育。目前的考试模式仍然比较传统,这决定了教师的教学模式要停留在应试教育的层次上,为此,我在教学工作中注意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把传授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能力结合起

来,在知识层面上注入了思想情感教育的因素,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让学生的各种素质都得到有效的发展和培养。历史这一门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困难,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历史,就要让学生喜爱历史,让他们对历史产生兴趣。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采取了一些方法,就是尽量多讲一些历史人物故事,让他们更了解历史,更喜欢学习历史。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试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向前辈学习,争取更大进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七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098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