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总结(7号字体小抄版,直接打印)

时间:2019-05-27 20:50:05 网站:公文素材库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总结(7号字体小抄版,直接打印)

1、《规范》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对中小学教师应有的(道德品质)和(职业行为)的基本要求。2、《规范》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起(指导)作用,是调节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学校、教师与国家、教师与(社会)相互关系的基本行为准则。

3、规范第二条"爱岗敬业"中,教师要做到的三个认真是(认真上课备课)、(认真辅导)、(认真批改作业)。4、规范第三条"关爱学生"中特意提到教师要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的发展。(2分)教师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必须走出的误区是对优生的偏爱和对差生的歧视。对优生的偏爱不但会造成其他学生感到受冷落进而产生自卑感,同时也不利于优生的健康成长。(3分)对差生的歧视是完全没有理由的。事实证明,在某阶段学习上有困难或其他方面有缺点的学生同样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对他们的歧视会造成其身心的伤害。(3分)

5、语言是教师整体形象塑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答:(1)这句话正确。(1分)(2)语言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手段,10.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此言有一定的道理。

教育不仅仅是改造人,是更注重唤醒人。当一个孩子犯了错,就应该受到一定的惩罚。惩罚的目的是让孩子知道为自己的过失负起责任。但惩罚绝不等于体罚,更不是伤害,不是心理虐待、歧视,让你觉得难堪,打击你的自信心。惩罚是个双刃剑,是一种危险的、高难度的教育技巧,弄不好会伤害人。

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一种虚弱的教育、脆弱的教育、不负责任的教育。

1.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教育功能。8.什么是教师德性?它有哪些表现?识;(2)认真学习教师职业纪律的有关规定;①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教师德性,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修(3)在教育劳动中恪守教师职业纪律;(4)从起着奠基作用;养而形成的一种获得性的内在品质,它既是教一点一滴做起;(5)虚心接受批评,勇于自我②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师人格特质化的品德,也是教师教育实践性凝批评,善于改正错误。和学业的发展起着催化和激励的作用;聚力的品质。18.简述教师自我更新的主要内容。③教师文明的言谈举止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教师德性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不断的更新是指,在四个基本的生活方面(身起着修正的作用;①能使教师个人担负起其教师角色的品质;体、精神、心智、社会情感)中如何不断的进④教师良好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品质的形成②道德意志在履行教育教学责任和义务的过行自我更新。(1)身体:适当运动和营养,保起着完善作用。程中所体现出来的道德力量;持健康;(2)精神:荡涤心灵尘埃;(3)心智:2.教师的形象塑造应从哪些方面入手?③在教师对为师之道体验基础上所形成的内不要停止自我教育;(4)社会情感:历练待人①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在的、运用自如的教育行为准则。处事之道。

是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外表形态;9.列举富有积极心态的细节行为表现:19.在教育教学的细节中如何做到尊重学生的生权益)。5、规范第四条"教书育人"中对评价学生作了明确要求: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6、规范中对教师的言谈举止作了明确规定,这就是:(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7、规范要求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8、新《规范》体现了教师职业特点对师德的本质要求和时代特征,(爱)与(责任)是贯穿其中的核心和灵魂。

9、慎独指的是在别人看不见、听不到的时候,在(闲居独处)的情况下,更要小心,谨慎,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论行为)符合道德要求。

10、中小学教师必须养成的职业道德习惯有八个:一是(热情主动);二是端庄大方;三是规范得体;四是(宽容公正);五是沟通合作;六是(双赢思维);七是关注细节;八是(不断更新)。1、“亲其师而信其道”是教师良好职业道德对学生品德形成起催化和激励作用的写照。(对)答:此观点正确。(2分)教师良好的职业道德在实践上具有教育、调节、社会促进等方面的功能。(2分)古人所云“亲其师而信其道”就是指教师只有满腔热忱地关心爱护学生、不歧视辱骂学生,学生才会愿意跟着教师学;同时教师对工作强烈的责任心和精益求精、乐于奉献等精神也会给学生以强烈的影响和感染,起到催化和激励的作用。(6分)2、师德规范不仅应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来掌握,更应在道德实践中鼓励教师将规范内化为自身的教育教学行为。(对)

答:此观点正确(2分)。师德规范主要规定了教师在处理与学生、与同事、与自己所从事的事业等之间的关系时应遵循的基本规则和要求。(2分)作为一种道德要求,它既可以通过外化的(如专门的学习等)途径达到,更应该通过主体的实践活动实施这些规范要求,使得这种要求真正转化为主体自身的品质。(4分)美、德、英等国尤其是美国的师德教育实践也证明了这一观点的正确性和有效性(2分)。3、教师的职业道德不应该有条职业“底线”。(错)

答:此观点错误。(2分)教师是一种特殊的职业,其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他所犯的错误对社会、公众、儿童所造成的影响远远较普通人严重;因此,教师必须承载起比普通人更多的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应该给规定一条职业“底线”。(2分)

教师一方面要积极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赋予的至高无上的义务和责任,向教师职业道德的理想层次迈进;另一方面,教师要严格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维护和增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不能突破教师职业道德的规则层次,杜绝伤害学生身心健康事件的发生。(6分)

4、教师对优生的偏爱是自然的,无可非议的。(错)

答: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分)教师对学生的公正,是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只有热爱每一个学生,才可能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尽可能教师的语言技巧是其魅力所在。(3分)(3)教师的语言要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要善于运用语言的力量启动学生求知的欲望,拨动学生上进的心弦把知识真理和美好的感情送进学生心田。(3分)教师的语言还要情理结合,让学生知晓做人的道理,让学生在思想上认同以后再加以行为上的引导,使他们在思想、行为上不断积累加强自己的人格素质。(3分)

6.师德规范体系是由社会道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三部分组成的道德①错误。

②社会公德、家庭美德和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三个领域。

师德规范体系是由四种基本关系和三个基本层次组成。四种基本关系是:教师与教育事业的关系;

教师与受教育者(学生)的关系;教师与其他教师及教师集体的关系;教师与家长及其他相关人员的关系;

三个基本层次是: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③所以,这个错误混淆了师德规范体系与社会道德体系的区别。

7.教师道德评价的依据就是看教师的道德行为的动机。①错误。

②教师道德行为是道德动机的结果,动机的内容决定了行为的性质。只有怀着平等爱生之心和献身教育事业的善良动机,才能产生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行为。但是,对道德行为的评价,不能仅仅依据动机,还要考虑行为的效果,而且要更加检验教师教育实践及其取得的效果。只有考虑道德行为的实际效果,教师道德行为的评价才有现实意义。教师道德评价,必须坚持动机和效果的统一。③所以,光看动机或光看效果,都是片面的。8.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产生了先进的教学机器,机器将要代替教师,学校要逐渐消亡。这种看法是否不正确?阐述您的理由。①错误。

②先进的教学机器出现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机器代替教师成为可能,说明教学手段的先进。

但是,机器教学永远代替不了教师,不仅因为教学机器的设计和内容程序的编制需要懂得教育规律的教师,更重要的是学生心灵是不能用机器加工的,只有用教师的思想情感、意志和智慧去感染和熏陶

9.教师是“打火机”而不是“火柴”正确。

这是因为火柴在点燃的同时自己也变成灰烬,作出了牺牲,而打火机在点燃后还可以充气。教师要在教学中点燃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智慧的火把,自己就需要在平时不断地充气。

学生头脑中的“干柴”多的是,关键是“点燃”。换个词语就是激发、唤醒、启发、引导、促进。这个任务完成了,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等这些技术层面的问题自然而然会迎刃而解。因而,教师应该做“打火机”而不是“火柴”11.“作为一名教师就应无私奉献,爱岗敬业,如对节假日补课不主动积极,那是师德低下的表现。”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师德规范是每位教师必须遵守的准则,无私奉献,爱岗敬业是一位优秀教师必备的情操。同时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拥有带薪休假的权利,但对于管理者所要求的以侵权为前提的“奉献”,教师完全可以说“不”!知法、守法、用法,更应是广大教师所应有的良好品质。

这种以“奉献、敬业”为借口侵占教师休息权的做法是违法行为,教师应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2.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学生家长给教师送礼完全是正常的人之常情。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中华民族素以“礼仪之邦”著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迎来送往,礼尚往来,实属人之常情.

作为教师,其师德状况、人格水平是他的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是教师的天职和应尽的义务,教好学生更是教师的责任。教师没有理由收受学生的礼。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者,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在于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因而,这些在社会上看来很自然、很正常的人之常情,但在学校里就不合适,这也是学校这个精神特区的特殊之处。

因而把教师接收学生家长的礼物当作人之常情是错误的。

13.成功的事业,需要成功的心态。正确。

积极的情绪是我们教师身心健康发展的一种内驱力,它能促使我们积极向上,能让我们的教育教学生活有品位,能赋予我们教学激情,能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是我们教育教学走向成功的基石。

消极不良的情绪则会令我们精神疲惫,导致进取心丧失,使我们的自我控制力和判断力下降,严重时会瓦解正常的教育教学行为,导致我们做出错误的教育教学判断和行为,从而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在教育教学生活中,时刻保持积极向上的情绪。

正所谓,成功的事业,需要成功的心态。14.大家都知道,我们学校下学年生源锐减,教师严重超编,不愿意上早晚自修和补课的同志可以去其他学校另谋高就!错误。

这句话已成了不少校长逢会必宣的口头禅。有的学校甚至作出了教师必须无条件服从上早读、晚自修、节假日辅导课的规定,否则作待岗处理,并将补课节数编入课表,与工资挂钩考核。此类现象严重侵犯教师的休息权。质量不应成为侵犯教师休息权的借口。的确,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存线、生命线,不抓教学质量的校长也决不是好校长,可提高教学质量与保障教师的休息权并不冲突。那种以牺牲教师休息来抓教学质量的做法是错误的。②举止:包括坐、立、行的姿势,以及表情、动作、行为习惯等,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中的“人体信号”;③语言:规范纯洁、准确鲜明、生动幽默、情绪合理等,是教师在教育活动中使用的最主要的手段;④礼仪:包括称谓、交谈、聆听、服饰、介绍等,是人际关系的杠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表现。3.列举教师职业道德习惯?参考答案:(答出6个习惯即可)①热情主动教师走向成功必备的第一心态;②端正大方教师形象塑造的基本要求;③规范得体教师礼仪修养的基本要求;④宽容公正教师对待学生的核心原则;⑤沟通合作教师与家长真诚交流的基本原则;⑥双赢思维教师之间协作的首要原则;⑦关注细节教师课堂教学必须养成的重要习惯;⑧不断更新教师走向终身发展的基本原则。4.教师在与家长交往中合作沟通的态度和技巧有哪些?参考答案:谦虚和蔼。②尊重理解。③一视同仁。④角色置换。5.什么是教学姿态?它有哪些要求?教态就是教学姿态,就是教师在教学中的表情、语言、手势和身姿的综合表现。(1)站态要有安定感和力度,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情绪,振作精神,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要求教师适当变化站姿;(2)要用优美的手势正确地表达感情,不能指手画脚,盛气凌人;(3)面部表情要丰富,但不做作,要善于运用喜、怒、哀、乐、爱、恨、怨、叹等表情;(4)要用普通话教学,力求发音正确、语调流畅、抑扬顿挫。6.教师理解学生表现在哪些方面?(写六条即可)(1)站在学生的立场,理解学生的心态;(2)让全班学生共同讨论决定班级的活动;(3)选择班干部时,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公开唱票;(4)遇事能耐心倾听学生的想法,不打断学生的讲话,不急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把话说完;(5)尊重学生的意愿,而不是以教师的主观想法为中心;(6)在课堂上,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见解;(7)鼓励学生大胆发表不同意见;(8)给学生机会,给教师提意见;(9)重视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多与学生沟通。7.教师以情感人,乐于帮助学生的细节要求有哪些?(1)在课堂教学中语言生动,有幽默感;(2)在讲课的过程中,真诚流露自己的感情,用自己的感情去感染学生;(3)会多介绍一些课本中没有的事情或问题,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和自我;(4)及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积极想办法帮助解决;(5)学生有疑惑时,主动讯问,热情解答。1.昂首走路;2.恰到好处地有力握手;3.坐姿要不失身份;4.运用手势表现你的进取精神;5.声音做到诚挚自然,饱含信心与精力;6.坦然的目光会增加你的信心7.表现出豪迈的一面;8.把积极的思想存入你的大脑;9.坐在前排;10.将你的步伐加快四分之一;11.比别人早到单位10.简述教师道德教育对自身素质的提高和完

善的重要作用。

①能使教师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意义,深刻

理解教师所担负的社会职责和使命,确立坚定

的职业信念;

②能促进教师改善劳动态度,敬业爱生,形

成良好的教风;

③能提高教师的行为选择能力和心理素质;

④能促使教师努力钻研业务,掌握教育规律,

提高业务素质。

11.简述教师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和体系

教师道德教育具有丰富的内容和体系:

①从横向看,教师道德教育包括教师职业理

想、教师职业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

纪律、教师职业技能、教师职业作风和教师职

业人格等内容;

②从纵向看,教师道德教育包括三个基本层

次:理想层次、原则层次和规则层次.

12.什么是教师职业作风?人民教师应该树立

哪些优良职业作风?

教师职业作风,就是指教师在自身职业活动中

表现出来的一贯的态度和行为。人民教师应该

树立以下优良职业作风:

①实事求是、坚持真理;②工作积极,认真负

责;③忠诚坦白,平等待人;④发扬民主、团

结互助。

13.优秀教师的人格特征表现在哪些方面?

①从事教育工作的使命感;②稳定而持久的职

业动力;

③对工作的事业心与上进心;④获取成就的动

机与欲望;

⑤求知的欲望与兴趣;⑥对教育教学具有高度

的自我调节和完善能力。

14.与人交往握手要注意哪些顺序?

(1)在上下级之间,应先上级伸出手后,下级

才能接握;

(2)在长幼之间,应长辈先伸手后,晚辈才能

接握;

(3)在男女之间,应女方先伸手后,男方才能

接握

15.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构成

教师职业道德主要由:教师职业理想;教师职业

责任;教师职业态度;教师职业纪律;教师职业

技能;教师职业良心;师职业作风;教师职业荣

誉八个方面构成。

16、教师与家长的合作存在哪些误区

其一,利用家长;二,排斥家长;其三,教师

一言堂;其四,向家长推卸责任;其五,动辄

向家长告状。

17、简述教师的职业纪律。

教师职业纪律就是教师在从事教育劳动过程中

应遵守的规章、条例、守则等。主要应做到以

下几点:(1)要有教师意识并不断强化这种意

个别差异。(1)对因材施教有正确恰当的理解;(2)公正的前提是有利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3)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尽量缩小由社会不公正给学生带来的差异;(4)辨证地看待学生的优缺点,不绝对化;(5)不同的学生犯了同样的错误,要考虑不

同的动机与原因进行处理。

20.优秀教师有哪些主要特征?

(1)表现出热情。(2)了解并跟上你专业领域

的变化;(3)搞好组织工作;(4)积极地讲授;

(5)展现一种好的态度;(6)建立一种有效

的班级管理模式;(7)制定好教学步骤;(8)

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9)有效的提问能力。

1.结合社会实际,谈谈新世纪我们需要什么样

的师德观

①新世纪我们需要的是“理想与现实的统合”

的师德观。

②“理想与现实的统合”的师德观就是既满足

教师个体的内在需要,也顾及社会规范的要求,

是一种可信又可爱的师德观。

③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们交往于陌生的业缘

群体之中,但利益关系却相互依赖,每个人都

享受他人服务,同时每个人又主动服务于他人。

人们处在一种互惠合作、相互依赖的利益关系

之中。社会提倡以义取利的伦理观,精神的满

足离不开物质的满足,劝人放弃物质欲望来实

现社会大治的理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④只有把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师德统合起来,

才能在正视现实和重视现实价值引导的基础上

营造出让教师觉得可以接受、可以做到的师德。

(结合社会实际,则酌情加分)

3.学校教学过程中有哪些道德规范?为什么说

“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职责?⑴学校教学过程的道德规范有:①热爱学生,

诲人不倦;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③钻研业

务,认真施教。

⑵“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教师最基本的

职责:

其一教书育人是由教育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和根本任务决定的,教师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

双重任务。教书和育人两者是不可分割地联系

在一起的,教书内含着育人,是育人的手段,

而育人则是教书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其二教师要承担起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必

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作为教育主体的教师

在各个方面都应该成为学生的表率。教师教育

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

表,才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

为习惯。

4.教师的观察力、注意力和记忆力的特征有哪

些?请联系实际分析它们在教学中的功能与作

用。

关注细节、关注过程需要我们教师具备良好个

性品质和心理素质,如观察力、注意力及记忆

力等

首先,教师要具备精细的观察力;

其次,教师要具备准确而敏捷的记忆力;

此外,教师良好注意力的品质表现在注意的范

围、稳定性、分配以及注意的转移等。

教师具备了良好的注意力、观察力和记忆力,就能关注课堂教学的每一细节,在细节中展示自己的良好职业道德素养。(联系实际,酌情加分)

5.结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试述教师对待学生的道德教育的要求和目标。

⑴教师道德教育的一般要求和目标:平等、公正、民主地对待学生。

平等: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

公正:在与学生交往时,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以学生身心发展水平为由偏袒或歧视某些学生。

民主: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或做出决定时,要充分考虑大多数学生的意愿和建议。

⑵教师道德教育的较高要求和目标:热爱学生,诲人不倦。

热爱学生:对学生充满信心,甘心情愿为学生操劳服务,细心爱护学生,从爱出发,以爱为归宿,这是教师对学生感情的崇高境界。诲人不倦:对学生、对事业有恒心,有持久不变的教育意志。

6.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作为教师个人,如何缓解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

第一,培养豁达的人生观,高尚的价值观;第二,建立良好人际交往圈;第三,调节情绪,保持心理平衡;第四,调整饮食起居,预防早衰;第五,劳逸结合;第六,调适婚姻生活,获得家庭幸福。(根据联系实际情况,酌情给分)8.论述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共性及其启示国外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存在着这样的一些共性:

1.注重教师职业道德的规范建设;2.注意划分师德规范的结构层次以便于实施操作;3.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4.强调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养成。

西方发达国家师德教育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有:1.应重新建构以民主法制和公民义务为基础的师德规范;

2.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

3.师德教育应从“灌输”转向“养成”;4.严把教师职业入口关。1、学校规定初三学生必须在6点钟到校参加早自修,作为任课教师第二天与学生一起参与早自修的我在班级中也强调了一下,可是第二天仍有许多学生迟到,当时有关领导正好在场,看到这一情况,下令让迟到的学生在走廊罚站。到了第三天,再也没有一个学生迟到。还有一次,初三(2)班的一位男同学老是不肯做一周一次的时政作业,每次问他为什么,总都有原因,上次他说忘了,这次又说要点评的报纸没买,下次他会说作业本没带。这样几个星期下来,我光火了,不仅让他在办公室反思了一刻钟,写下保证书,还对他说,“下次再不交作业,甭来上课”,他这才有所收敛。

请从有关师德要求分析“我”的做法,并提出合理解决此类问题的建议。

答:本案主要反映了“我”和学校有关领导以罚代教的教育方法,(2分)这明显违反了新时期我国教师职业道德内容中关于“对待学生”的相应规定(即规则层面,如不准以任何借口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因学生违反纪律而加罚与违反纪律无关的任务等,8分)

这位教师的做法在我们的身边也常有出现。面对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们无计可施。只得用“罚站”、“威胁”来对付他们,取得的效果看似有效,其实学生并非真正地接受,他们是敢怒而不敢言。虽然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这位教师的处理方法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背道而驰。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要耐心教导,

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

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我觉得教师应该采用“说理”教育来对待那些顽皮学生,教师以朋友的身份心平气和地找那些学生谈心,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学生,多付出一点爱,多化时间在他们身上,都是初中生了,当他们感受到老师在关心他们时,相信他们会改正缺点,努力做的更好。

2、记得在一个寒冬的早晨,西北风呼呼地刮着。同学们在上早读,书声朗朗。我刚到校,来到班上,手插在裤兜里,脸对着全班同学。这时,一个学生走进教室。我大声说:“××,你为什么又迟到?把手放下站好?”忽然,我听到有人叽咕:“自己也迟到”一个女同学正在向旁边的同学使眼色,脸上露出不服气的神情。我心头一惊,正要发作的火一下子熄灭了。这事儿使我陷入深思。平时,一些看起来很细小、很微不足道的事情,由于没有重视,结果给了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课上,有的学生被叫到前边板演,写完后随手粉笔往台上一扔,没有轻轻地放回粉笔盒;小干部用教鞭敲击讲台面要同学安静下来这不都是我的行为在学生身上的再现吗?我感到,在学生面前,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十分审慎。数十双眼睛好像数十面明澈澈的镜子,照得教师毫发毕现,不容你有丝毫的懈怠。⑴案例中,教师扮演的是什么角色?为什么?⑵案情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答:⑴教师扮演了“学生楷模”的角色。⑵分析:中小学生正处在成长过程中,教师对他们有一种自然的影响力和特殊的信任感,使学生表现出明显的“向师性”,他们会把受自己尊敬和爱戴的教师视为效法的模范,“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的人格、品性、德操都能给学生起奠基作用。案例中的教师,在课堂上不注意小节,“自己也迟到了”、“随手扔粉笔”、“用教鞭敲击讲台面”等等,看起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却给学生潜移默化、耳濡目染的影响。教师在学生面前,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不管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他都在对学生进行示范。

⑶启示:①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细节中,要对学生施加积极影响,消除消极影响。②教师是学生行为规范的代表,是学生效仿的楷模;教师要担当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角色;③教师的榜样作用,构成了一种不可缺少的“教育力”。教师要成为学生真正的楷模。3.去年,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约有五成的教师存在心理障碍。据课题组负责人王加绵教授介绍,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的比率在20%左右,相比之下这次辽宁受调查的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令人堪忧。对于心理存在障碍的原因,近五成受检测的教师认为是由于“工作太累”,其中37%教师每天工作时间超过8小时。校长们则反映,如今上级的检查太多太滥。

北京市对500余名中小学教师的调查更显示,近60%的教师觉得在工作中烦恼多于欢乐,70%的教师有时忍不住要生气发火。教师中较普遍地存在着烦躁、忧郁等不良情绪。(1)这些材料告诉我们什么样的信息?(2)我们又该如何应对?(1)上述材料告诉我们,压力是影响教师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同时,教师心理障碍的产生又是导致教师教育教学事故频繁发生的重要内因。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全面改革,诸如职称评定、教师聘任、末位淘汰、按绩取酬等等,每位教师都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

此外,社会对教师的期望值和教师实际生存状况的反差是教师心理压力增大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多数教师仍然待遇偏低、工作繁重、社会地位得不到应有的认可等。

这些也都是造成教师心理问题多的主要原因。(2)上述材料表明,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已到了必须引起全社会高度重视的时候了!首先,国家教育部门通过对教师法和教师任职资格制度有关条款的修改完善,明确把心理健康作为中小学教师任职资格的重要条件之一。第二,教师心理问题某种意义上是社会问题在教师身上的反映,因此,要从政策、管理等方面尽可能地为老师创造宽松、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第三,教育的管理者要主动为教师排忧解难,努力为教师营造和谐的内在环境。

第四,教师自身也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适时调节好自己的心态和情绪。

在目前教师体制改革中,只有正视现实,不断进取,才能适者生存。及时有效地克服和化解不良情绪,保持一种健康愉悦的心态。4.一位学生在班里丢了10元钱,班主任气不打一处来,让全班32名学生投票选“贼”,结果有2名学生入选。当2名学生要求拿出证据来,老师举起手中的选票:“这就是证据!”⑴班主任的做法对不对?为什么?⑵今后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样做?⑴班主任的做法是不对的。

⑵分析:该班主任对于“班级里学生丢10元钱”事件,采取了学生“投票”选“贼”的办法,并以此作为证据来处理,这是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不仅违背了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也违反了教育法律法规,不仅给学生造成心灵上的伤害,也有悖于教师的职业形象。⑶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应该做到:

①教师要模范遵守宪法及其他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德法并重,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全符合法制的要求和教师职业道德要求。②教师要学法、知法、懂法,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全面履行教师的义务和正确行使教师的权利,并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学校、学生和自己的合法权利。

5.201*年2月,美国一所中学28名学生在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时,从互联网上抄袭了一些现成的材料,被任课女教师发现,判28名学生生物课得零分。他们还将面临留级的危险。在一些学生家长的抱怨和反对下,学校要求女教师提高学生的分数,女教师愤然辞职,学校有近一半的老师表示,如果学校要求老师改分数,他们也将辞职。教师们认为: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生物课的考试更为重要。社会上一些公司也要求学校公布这28名学生的名单,以确保公司永远不录用这些不诚实的学生。

⑴案情说明了什么道理?

⑵那位女教师为什么要这样做?⑴案情说明了“诚实守信”的道理。

⑵分析:案例中,学生抄袭作业是不诚实的表现,应当予以教育。面对一些学生家长和学校要求提高分数的压力,那位女教师愤然辞职,并得到了近一半老师的支持。这位教师不仅要求学生做到诚实守信,而且自己首先做到诚实守信,坚持原则。这位教师不仅能自觉按教师道德要求行事,认真履行道德义务,而且还能敢于与违背教师道德的人和事作斗争,以强烈的道德责任感维护道德的严肃性和正义性,以自身正直的道德人格力量引导和感召学生和教师。

⑶这位女教师之所以要这样做,是因为:①诚实是一个文明有序的社会中人人必须具备的起码品格。教师劳动的对象是正在成长中

的学生,是对学生灵魂的塑造。

②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的同时,必须同时以自己的言行作示范,教育学生本分做人。③“教育学生成为诚实的公民比通过一门课的考试更为重要”。要让诚实在整个社会形成一种风气,必须从我们每个人自身做起。6.在课间时,一个一年级的学生不慎在厕所里弄得将裤子、鞋子上都是粪便。张老师给她脱掉满是粪便的裤子和鞋子,一遍遍给她清洗身体,并把衣服洗得干干净净。当这位学生接过衣服的时候,两眼含着感激的泪水说:“张老师,您比妈妈还好。”这话一点儿也不夸张。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呕吐的学生打扫脏物,给学生系裤子,擦鼻涕;又不知有多少次,她给学生买早餐,从家里端来开水,给学生服药,一连两个月给患眼病的学生上眼药,背着烫伤脚的学生上厕所,送回家。有多少家长拉着张老师的手说:“孩子交给您,我们心里踏实。”⑴请分析说明张老师担当的角色?⑵简要谈谈你对这一角色的认识。

⑴张老师担当了学生的“家长代理人”的角色。

⑵分析:案例中的张老师给学生清洗身体,洗净衣服,打扫脏物,而且经常给学生买菜送饭,送水送药,上学放学来回接送,真正做到了对学生的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受到了学生及家长的爱戴。

⑶认识:①教师与其他职业人员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教师要经常扮演家长代理人的角色。②从学生角度来说,中小学生对教师的态度很象对自己父母的态度,视教师为长辈,充满尊敬、依恋之情。从家长角度来说,他们已将管理、教育孩子的责任部分地移交教师,希望教师成为自己在教育子女方面的指导者和释难者;同时也会要求子女听从教师的教诲。③教师对学生充满热情、希望和信心,不仅反映在学习上悉心指导,在生活和情感上无微不至关怀,而且还要反映在安全上给予保障。7.初中数学课上,老师按照自己的教学设计讲完了规定的课程,老师问:“同学们,听懂了吗?”全班学生大声说:“听懂了。”老师又问:“谁还有没有听懂的地方,请说出来,老师再详细讲解一下。”张同学站起来怯生生地讲了不懂的问题,老师认真做了解答。最后,老师说:“记住,今后要专心听讲啊。”请对这位老师的教学行为发表评价

答案:按照新课程理念,学习的过程应该是学生自我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的生活经历不同,知识基础不同,对教师的讲授,有听不懂的地方完全是正常的。教师认为学生有疑问就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显然是武断的结论。老师看似不经意的一句“今后要专心听讲”,实际上是向全班学生传递了一个错误信息,那就是学生有不懂的地方肯定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

学生有没有听懂的地方,本身就很难为情,是鼓足了勇气才向教师请教的。老师的这句话,极有可能扼杀学生大胆提出疑问的勇气和自信,很可能导致学生再也不敢承认有“不懂”的地方了,这对教育教学的顺利开展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8.某班主任将一位调皮学生送到学校政教处,结果他的双手被手铐拷在了办公室窗户的铁棂上。

请对学校政教处的做法阐述您的见解。政教处的做法明显是错误的,而且会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政教处是学校负责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职能部门,按照正常的情况,应该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并积极与班主任取得协调,这是它的职责,也是职业“底线”。但是,政教处却用对待罪犯的方式对待学生,明目张胆地侵犯了学生的合法权益。这种典型的以权冲“线”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是,一些学校职能部门把职责当成了权力,膨化了“管”的手段,恃强凌弱,再加上歧视后进生的情绪化因素,便一时性起,无所顾忌,致使校规、校纪在他那里完全丧失了约束力。9.天堂与地狱的差别

一个基督徒问牧师天堂与地狱之间有什么差别,牧师把基督徒带到地狱,看到地狱里有一口巨大的盛满丰富食物的铁锅,地狱里的每个人都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去舀食物吃,但是勺子把太长,他们无法把食物送进自己嘴里,结果只能空着肚子饱受饥饿的煎熬,望锅兴叹。牧师又把基督徒带到地天堂,看到天堂里仍然是一口巨大的盛满食物的大锅,人们手上也拿着一个长长的勺子,但天堂的人们却没有饿着肚子,而是在享受着丰美的食物,其乐融融。为什么天堂的人这样快乐?原来天堂里的人用长勺彼此喂对方去吃!这就是天堂与地狱之间的差别。

(1)这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哲理?

(2)请您谈谈对这个故事的理解。

(1)这故事告诉我们这样一个社会哲理:助人者自助!人人互助,这世界就是天堂!双赢思维是一种基于互敬,需求互惠的思考框架和心意。目的是为了获得更丰盛的机会、财富和资源,而非你死我活的的敌对式竞争。(2)社会的发展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变得更加频繁而深入,合作、互利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示出重要作用。孤家寡人是不可能成功的,因而,一个人要想自己的事业中取得成功,一定要广结善缘,乐于助人,在帮助别人获得成功的同时,自己也获得成功。

《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出,教师之间要“谦虚谨慎,尊重同志,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维护其他教师在学生中的威信。”这就是告诉我们教师,任何一所学校,全体教师必须本着双赢的思维,齐心协力,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重任。

10.某校一位学生期中物理考试成绩12分,让学生自评时,该生给自己打了99分,于是老师在卷面上批示:“你去死!”

指出该教师存在的错误,并进行原因分析和点评。

参考答案:这位教师犯了语言过失错误。该教师认为,学生公然在试卷上做手脚,不知羞耻,是对老师的一种轻慢与冒犯,进而写下如此恶劣的“批语”。

该教师有着强烈的“师道尊严”心态,学生稍许的冒犯怠慢就使这位教师很快冲过职业“底线”。

我们要注意到在我国社会现状中存在这样一个人际因素:即教师训斥学生,学校同事、领导以至家长往往都认为老师是“为孩子好”,表示理解与宽容,也使得教师的惩罚失去监督。正是这种人际现状致使我们的有些教师,在惩罚、批评学生时,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即使冲出了“底线”也心安理得,甚至有恃无恐,致使一些体罚、变相体罚学生事件,屡屡发生,屡禁不止

安德森:物质或物质化阶段原型操作埃里克森:人格发展

埃拉克莫斯:最早正式用班级艾里斯:提出情绪辅导方法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

布鲁纳:学习的实质主动构建认知-结构,教学设计思想原则

伯克赫斯特:道尔顿制1920班杜拉:环境学习理论,自我效能感能感理论,5种因素成败经验,归因方式,对他人观察/语言劝说,

杜威:学生,生活,活动三中心,从做中学,

实用主义教育学代表,作品《民本主义与教育》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

德鲁克:美国班级目标管理

佛洛依德: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得自然本能。

弗拉维尔:提出元认知这一概念

格赛尔:内发论,双生子爬梯试验,论证个体发展的成熟度是教育的重要条件,自然成熟理论的代表人物

格式塔心理学家:关系转换理论(科勒),迁移的决定因素是顿悟

华生:环境决定论(外铄论)------社会学习模式

加涅:学习结果分类,认知策略,智慧技能,语言信息,动作技能,态度,教学中要完成九项教学事项

赫尔巴特;传统教育学代表,心理学为教育学理论基础,心理学引入教学,教育及成长,1806年《普通教育学》,教师中心论者,实质教育论代表人物“统觉理论说明教育过程杰克逊:首次提出隐性课程贾德:经验类化说

夸美纽斯;泛智教育,学年制,教师是示范者《大教育学论》标志教育成独立学科,班级授课

克伯屈:设计教学法1918

科尔伯格:支持皮亚杰,道德认知:前世俗世俗后世俗,道德发展理论,道德两难科勒:顿悟说,完型-顿悟

凯洛夫:以马克思理论知道编写教育学,教师中心论者

库姆斯伊里奇:非制度化教育

卢梭:人是唯一需要教育的动物,自然主义教育目的论,同康德,福禄贝尔

洛克;白板说,与荀子同为外铄论者,华生,定义绅士

陆钦斯:量杯试验(负迁移现象)劳伦兹:发展关键期

麦克菲尔;社会学习模式马卡连柯:平行管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5种生活,安全,归属爱,尊重,自我实现

奥苏贝尔:有意义接受学习论,意义学习,机械学习,接受学习,自主学习,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先行组织者-----------------皮亚杰:认知发展,个体认知的四个发展水平,对偶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儿童道德由他律向自律发展,发生认识论,道德教育认知模式。斯金纳:操作性条件反射,程序教育学与机器教学,应答性行为和操作性行为,连接理论,行为逆造法治疗心里疾病

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之父《教育心理学》1903,试误说,连接理论,相同要素说

舒尔茨:人力资本投资,19571929增长33%贡献

斯宾塞:19世纪中叶提出系统的课程理论,把课程用于教育学专门术语,实质教育论人物涂尔干:社会本位论

泰勒:提出课程原理和评价原理,课程评价之父

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

威尔逊:基因复制决定一切行为的本质力量韦克斯勒:离差智商的提出,公式IQ=100±15Z(Z标准分数)

情绪和心理状态,示范法治疗心理

维纳:成败归因理论,三维度,稳定,可控,内在6因素

伍德沃斯:相同要素说(桑代克)沃尔夫:形式训练迁移理论沃尔帕:系统脱敏法

雅各布松:全身松弛训练法

扩展阅读:江苏省高校教师资格考试总结小抄版-职业道德

第一章导论

1、理解道德的含义

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是以善恶为评价标准,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所维持的,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

①道德是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关系所决定的特殊意识形态。②道德以善恶为评价标准来评价和规范人们的行为。③道德依靠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内心信念来发挥自身的调节作用。④道德是调整个人与个人、个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2、道德的一般本质

是指道德作为同政治、法律、哲学、宗教、艺术等意识形态一样的一般社会意识形态所具有的性质,受社会关系特别是经济关系的制约。

①社会经济结构的性质会直接决定各种道德体系的性质。②社会经济关系所表现出来的利益直接决定着道德的基本原则和主要规范。具体而言:1.要爱岗敬业,勤于职守。2.要尽职尽责,奉献社会。3.要遵纪守法,诚实守信。4.要文明竞争,友好协作。5.要勤奋学习,熟练业务。

★教师职业道德基本内容:

(1)热爱祖国,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2)尊重自我,热爱学生;(3)团结协作,开拓创新;(4)严格自律,以身作则

第二章教育劳动和教师职业道德8、如何理解劳动对象的向师性?(可与第13题的②结合起来看)

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而且是学生学习的直接榜样。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教育的这种向师性,要求教师必须从育人高度注意自身劳动的示范性。

9、如何理解劳动对象的主客体双重性(与第14题中“教师应做到”结合起来看)

★独立自治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

家、教会及任何其他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的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

12、现代大学精神对高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意义:

(1)教学与科研相统一的职业责任观。教育责任是大学教师必须首先承担的第一责任,在履行教育责任的同时,理所应当地应该把学术责任、把传承、研究、融合和创新高深学问,作为自己必须承担的神圣职责和全部活动的基础。(2)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学术自由权。每位大学老师在享有高度的学术自由权利的同时要有能力实行“德性上的自治”。(3)服务与引领相统一的社会责任观。大学教师必须要积极投身到现实社会的变革与实践中去,把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结合起来。(4)还要树立起崇高的学术追求并养成独立的学者人格。既要以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的介入社会生活、承担社会职责,又要与社会保有心智上的距离,远离急功近利的浮法律关系: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因一定的法律事实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主体、内容、客体)

管理关系:教师对学生实施的教育、教学、指导等过程中发生的管理和被管理的行政关系。(强制性、民主型、放任型)心理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间相互的认知、情感、意志、信赖状态、行为影响等方面的心灵感应关系。(传统型和现代型)师生之间的人际关系: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和指导的实践过程中,师生作为一个普通的社会人相互之间所构成的人与人之间的联系。★高校师生关系的特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在层次上具有差异性;在情感、角色期待上具有互动性;在评价标准上具有冲突性。

14、论述:协调(正确处理)高校师生关系的师德要求是什么?

①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学习的主动权完完全全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在教育过程中,教③社会经济关系的变化发展必然会引起道德关系的变化发展。

当然,对道德一般本质的理解必须是辩证的,即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有自身的存在规则和发展规律;同时对社会发展有反作用,可以是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可以是消极的阻滞作用。3、道德的特殊本质

道德的特殊本质是指道德作为人类社会一种特定的、具体的意识形态所具有的不同于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特殊本质。其主要表现为:首先,道德是特殊的规范调解方式,具有特殊的规范性。1)道德是一种非制度化的规范。2)道德是一种非权力规范。3)道德是一种内化的规范。道德规范只有在为人们真心诚意地接受,并转化为“内心自愿”时,才能加以遵守得到实施。

其次,道德是一种实践精神。

①道德不仅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调节规范体系,而且是人类掌握世界的特殊方式,是人类完善发展自身的活动。②道德是一种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正确的行为方式为内容的精神,因此它又是实践的。道德作为实践精神是一种价值,是道德主体的需要同满足这种需要的对象之间的价值关系。

③道德主要是促使人类结成相互满足的价值关系,推动人们改善这种关系,调节人与人的交往、协作,完善人的人格

④道德不仅仅是价值,更是实现价值的行动,是有目的的行动。

⑤道德是人们从“实践精神”上掌握现实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其目的是按照“善”的规则去创造性地完善社会和人自身的存在。道德的特点:特殊的规范性;广泛的渗透性;独特的多层次性;更高的稳定性;强大的自律性。

4、道德的基本功能:①道德的调节功能。是指道德调节人的行为并通过调节人的行为来调节社会关系的作用。道德调节主要靠舆论褒贬、习惯疏导、教育感化等,尤其注重于唤起人们的道德良心,培养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善恶判断能力,它通过评价、教育、指导、示范、鼓励、沟通等方式得以实现。

②道德的论证功能。指的是道德对自己赖以产生的经济基础的作用。

③道德的教育功能。指道德的教化作用。④道德的导向功能。指社会对人们的道德价值认识和实践活动的方向性指导及其要达到的道德价值目标。

5、职业道德的概念:指人们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所形成和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规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品质。

6、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P15)

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民的事业,因此,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及其观念的灵魂,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1)为人民服务,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新型的人际关系。2)为人民服务,体现了一种新的劳动态度,是履行职责的精神动力。3)为人民服务,体现了衡量职业行动善恶是非的最高标准。

7、职业道德的主要规范(又称为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规范体系),怎样理解?

职业道德规范是在职业道德基本原则指导下形成的,调整人们职业活动中的利益关系,判断职业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我国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社会主义道德的规范体系。

①教育劳动是以人为对象的创造性劳动,但这一对象与其他劳动实践过程中的对象不同,他是一个有意识的、有思想的、有主动性的人。②广大青少年既是作为教师的劳动对象(即客体)而出现的,又是作为教育劳动的主体而出现的。③教师对学生施加教育和影响的过程,也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学习的过程,在这些活动中,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一方,接受不接受教师的影响,学生操有某种主动权。④教师劳动对象的主体性,还反映在劳动过程中的反作用特点。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体以其知识、思想品质作用于学生,那么学生作为客体,也随时以其思想、感情、见解、态度等,影响乃至改变着教师和教师的劳动。只有当教师的教育引起学生积极、肯定的反应时,教师的要求才具有积极的价值和作用。否则,学生会抵制教师的影响。⑥可见,教师劳动的效果、成效,不只是取决于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努力和能力。10、如何理解教育劳动方式的创造性?(P31)(1)与社会活动其他部门相比,教师职业活动最具有创造性。这是由教育劳动的特殊性决定的。教师的劳动是自觉地、有目的地培养新的一代,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以适应社会需要的过程。(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根本在于他的活动并无固定不变的规范、程式或方法可以套用。各级各类学校制定的培养目标,规定的各种教学大纲,只为教育工作提出最一般的要求,并不能解决教学实际中碰到的各种各样的问题,这就必须由教师因人、因事、因时、因地制宜地去创造。(3)教师劳动过程的创造性不仅在其规程、方式、方法上,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也必须如此。(4)教育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塑造完美个性形象的艺术,而艺术的生命就在于创造。教师劳动的创造性并不否定教师劳动过程中有一般的或普遍的规律存在。关键是要在创造性劳动中,根据具体情况因人因时因地来灵活地运用规律。★教师职业道德的特点:

(1)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比其他职业道德更高更全面。(2)教师职业道德影响比其他职业道德更深远。(3)教师职业道德调节方式更具有自觉性。

第三章大学精神与高校教师职业道德11、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过程中长期积淀、凝结而成的,为大学人所普遍认可并共同追求的,相对稳定的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大学精神的内涵

(1)学术自由的精神。是大学作为“探讨高深学问之场所”的题中应有之义。(2)独立自治的精神。

是指大学作为一个法人团体不受国家、教会及任何势力的控制和干预,有权自由、自主地决策和处理学校内部的所有事务。(3)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

大学的科学精神表现为热爱科学、追求科学,为科学献身的意志与情怀,又表现为一种不迷信、不武断、不盲从、不附和的理念与态度。大学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以人自身的自由与完善为终极目标的价值信念。二者在价值上相互渗透,相互支撑。(4)开拓创新的精神。大学之开拓创新精神,一是指向科学研究,二是指向人才的培养,三是指向社会发展。(5)理性批判的精神。

对社会现象持理性批判的态度。体现于三个方面:首先,从文化传递来看,大学是整理、选择、保存、传递和发展文化的场所。其次,从思想发展的角度来看,大学是各种思想兼容并包、交相汇集的场所。再次,从社会进步的角度来看,大学是社会理想的制定者与实行者。

躁与浅薄。

第四章教师职业道德原则

13、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①教书育人原则

确立的依据: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教书育人是遵循教学规律的要求。首先,教学的过程必然是育人的过程。其次,教好书要求育好人,育好人是教好书的保证;教书育人是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人才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对学生的全面培养;按教育规律育人;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探索教书育人的规律。②为人师表原则

确立的依据:为人师表是实现教育根本任务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劳动特点的要求;为人师表是整个社会对教师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以身作则,身教重于言教;坚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坚持以身立教,德识如一。③教育公正原则

教育公正主要指教师在评价和处理教育领域或教育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各种事情时能做到出以公心,坚持原则,公平合理。

确立的依据:教育公正是社会公正总体原则的要求;教育公正是贯彻为人师表原则的保证;教育公正是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要求;

此原则要求:坚持真理(努力学习和掌握科学理论知识,增强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能力;旗帜鲜明地宣传科学,大胆地,积极地同谬误作斗争;能随时随地地修正自己的错误;要求教师能主持正义)、办事公道、一视同仁

④依法从教原则

★道德与法的关系:区别:产生时间、社会作用的特点、作用的范围。联系:遵循的根本原则相同、作用上相辅相成、交叉重合(特点、层次、作用范围)、相互转化。职业道德是法律和道德的结合点,是二者同一性的集中表现,依法治教既是法律义务,又是道德要求、道德义务。

⑤教育人道主义原则

基本内容:教育人道主义原则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原则的具体化和职业化,它是调整教育过程中各种人际关系的道德原则。

应体现尊重人权的精神(保障受教育者的教育权利:入学与机会均等、免遭歧视、特殊姿赋的教育权利、文化学习权利、为多元文化发展而教育的权利、为就业和流动而教育的权利、终身教育的权利、政治教育的权利、家长与学生及教师的权利;教育要尊重和保护一般的人权);应努力促进个人全面发展。

确立的客观依据: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在教育领域、教育过程重的贯彻;是处理教育过程中特殊人际关系的要求;在教师职业道德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

贯彻要求:尊重学生;关心学生;同不尊重学生,不关心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斗争。

第五章高校师生关系中的道德问题★师生关系的关系体系

是根据师生关系实际发生的内容按其主要特点形成的一个相互关联、相互渗透的系统。伦理关系第一层次

教育管理关系第二层次

心理关系、法律关系第三层次人际关系第四层次伦理关系:教师和学生以其各自的心理、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遵循一定的社会行为规范所形成的相互之间的辈分关系。(师生代际关系;师生朋友关系;师生代际-朋友关系.)

师的主导性的教育活动起了重要的外因的作用,但决定学生能否学好的,是他自身的内因。没有内因的响应,就达不到教育活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1)在教育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2)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应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3)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②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

尊重学生是教师有效实现教学教育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尊重学生人格,教师还应当学会克制;对学生的尊重,不仅表现为对学生人格的尊重,而且还表现在对学生个性的尊重上尊重学生个性,培养和发展学生个性③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不仅教育的需要,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教师要扩大与学生的交往范围,积极参与他们的各项活动,在交往中增进师生的相互了解,做学生的知心朋友;教师应遵循师德规范的要求深入了解学生,公正、无私、少成见,放下架子去接近学生,把握学生的内心思想活动,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理智地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④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严而有理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应当符合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规律,符合教育规律;严而有度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理解、接受能力应有一个正确的估量,才能对学生提出符合他们实际情况,能为他们所接受的适度的要求;严而有方教师多学生提出的要求必须有办法促使学生乐意地去接受、确确实实地去执行;严而有恒所谓恒,就是坚持长久。对学生提出的严格要求不能时有时无,要保持一定的稳定性。

第六章高校教师集体中的道德问题15、论述:教师集体中人际关系的道德调节(要有适当的解释P117)①关心集体

重要意义:团结和谐的集体对个人的意义:产生内聚力和向心力;提高业务能力;提高思想水平;有益于身心健康;只有关心集体,集体价值目标才能得以实现。

关心集体作为教师道德的具体实现路径:关心集体的教师应遵守集体纪律,爱护集体荣誉;应维护集体团结,正确对待集体矛盾;个人和集体发生矛盾,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关心教师集体与集体主义道德原则。首先,教师所关心的集体是一种真实的集体。在这种集体中,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就能得到较好的实现。其次,教师集体应最大限度地保证教师个体利益的实现。②尊重同事

尊重同事的道德意义:尊重同事是尊重人的一般道德要求在教育劳动中的具体体现;有利于良好的教师集体的形成

尊重同事道德规范的具体要求:

首先,尊重同一学科的教师。其次,尊重不同学科的教师。再次,尊重优秀的和暂时处于后进状态的同事。第四,尊重持不同学术观点和教育思想的同事。第五,不同年龄教师之间的相互尊重。第六,领导与教师的相互尊重。教师要服从正确领导,支持领导工作;体谅领导,为领导分忧解愁;维护领导威信。同样,领导要尊重教师价值选择的权利;要尊重教师的个性;尊重教师的事业心;尊重教师的民主权利。③团结协作概念: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遇事从学校和育人的大局出发,既能充分发挥每个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和个性风格,形成互相促进、互相激励的教育人际关系,进而形成团结协作的良好氛围,最终形成育人合力。内涵: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意识;教师集体的团结协作行动;校、院、教研室的团结协作传统;教师之间的团结协作氛围

团结协作表现为维持性团结协作和发展性团结协作。维持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保持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不伤和气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保持既有的表面的和谐关系,有问题怕争论,有意见不敢或不愿提出,以至心中的意见和矛盾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消除,反而使矛盾日积月累。

发展性团结协作,主要是以优化现有教育人际关系,促进发展为目标和出发点,表现为教师同侪之间为了促进发展、优化关系,主动沟通,有问题时,愿意、敢于和善于提出问题,有意见提在当面,“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教材的能力。一是养成认真钻研教材的习惯。二是从整体性、准确性和教育性方面去把握教材。③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一是对教材的组织加工能力,二是组织课堂教学的能力,三是组织学生集体的能力。4)注重全面教学改革

①确立主动性教学的价值追求。②建立整体性教学目标模式。③以培养学生创造能力为中心设计教学方法系统。5)进行合理的教学评价

①教学评价的意义是使教学活动成为主体性强的活动。②教学评价使教学活动成为具有自觉勇动性的活动。③教学评价是揭示教学过程和结果与教学主体之间的关系,即教学与教学成果所具有的功能。

第八章高校科学研究中的道德问题19科学研究的道德意义

有权利的必要方式。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也应

当一样受到社会的尊重,在道德上也应得到肯定的评价,但其中极个别人打着社会服务的旗号而做出有违法律和道德的行为,当然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和道义的谴责。

21、高校教师社会服务应当遵循的道德原则?首先,诚信、公平竞争与效率以及奉献是基本原则。同时要做到:

①正确处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对权利的追求应符合道德的“应当”。2)切实履行应尽的道德义务。

②正确处理岗位主次关系。高校教师在工作和社会服务二者关系上必须要有主次意识,不能颠倒二者的关系,工作是主,社会服务是次。③确立自觉的守法道德。1)尊重知识产权的意识。2)处理好法理情的关系。3)处理好金律阶段的积淀和发展。第一,主动接受各种师德教育,在丰富多彩的师德教育活动中,提高大学教师师德修养认识,陶冶师德情感,培养师德意识,规范师德行为。第二,主动接受社会舆论的监督,自觉依靠各种制度、纪律等外在压力来规范自己,约束自己。第三,积极主动参与营造教书育人的环境,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3)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要努力由他律向自律转化。第一,要做到自觉内省。第二,经常反省。第三,努力做到慎独。(4)在他律和自律的结合中,大学教师的师德修养还要突出师德实践环节。

第十一章教师职业道德评价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目的性与评价的目的性原则;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目的性原则及其规定性

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和最高标准寻求和实现了充分的人际交流,不断达到新的理解,形成良性的竞争氛围,促发新的发展契机。

④有益竞争

在教师集体中开展竞争的必要性: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促使教师个体奋发向上的内在动力

以道德的手段在教师集体中开展有益竞争:竞争的手段必须符合道德;应妥善处理好教师集体中竞争和协作的关系;教师要有一种开拓进取、敢于创新的精神。16、什么是真实的集体

按照马克思关于“真实的集体”的思想,在真实的集体里,个人与集体、个人利于与集体利益在价值本质、价值地位、价值意义上是统一的,不存在内在的分裂和价值序列上的优劣之分。从个人与集体的价值关系来看,两者在总体上是一种相互统一、相互制约、相互补充、共生共长的关系,一方面,个人的价值创造、利益增长和需要的满足依赖于集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另一方面,集体的总体价值和利益的增长又必须依赖于个人的价值创造和利益增长。总之,把实现社会整体的共同进步与每个个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真正统一,作为最高目标。

17、调节教师集体人际关系道德之实现(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与外在条件)1)教师良好的道德素质: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内在根据内涵:主要包括教师科学的道德理性、高尚的道德情感、自主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能力。培养教师认识集体之必要性的道德理性(教师道德行为的过程也是主体不断超越自身德性状况之“实然”而向德性之“应然”状态切近的过程。);形成教师对于集体高尚的道德情感;提高教师在集体活动中自主选择正确道德行为的能力。

2)社会规范和激励机制:教师集体道德实现的外在条件

激励机制大体可分为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主体的自我激励,即自己为自己设定守德的动力机制;二是客观的外在激励,这种激励可以是精神激励,也可以是物质激励。总之,就教师集体道德的保障机制而言,不仅应该规定教师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不得为非,而且要告诉他们应该去追求更高的价值;既要制定必要的规章使广大教师的行为不逾道德之矩,又应激励他们去追求更高的守德境界。不同道德境界的教师:践踏集体道德的教师纠偏、限定;消极守德教师强化和提升;信守集体道德的教师强化和激励(主体的自我激励;客观的外在激励)

第七章高校教学工作中的道德问题18、教学工作中的具体道德要求1)确立科学的教学理念

科学的教学理念有着鲜明的特征:①教学对象的主体性,教学的出发点是人,教学的主体是人。②教学目标的发展性。首先要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个性。其次,要激活学生经验,实现知识向智力转化。③教学要求的全面性。通过各科知识的教学,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激发学生自尊心、自信心,形成学习信念,丰富学生精神世界。2)建立合理的知识结构

①教师要有扎实的学科专业知识。不仅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是专家能手,还要对本专业的学术动态、理论前沿有所了解,并具备独立研究的能力。②教师要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素养。现代教师只“专”不行,还得“博”,即还应该具备较广博的知识素养。③教师要掌握教育和心理科学知识。④教师要学而不厌,锐意进取。(知识的更新规律、保持自身魅力的需要)3)提高教育专业能力①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应达到科学性和准确性、启发性、形象性这三点要求。②教师把握1)有助于引领人类文明发展的健康方向从高校的职能来看: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从人类历史的发展看: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

2)有助于高校教学质量的提高3)有助于大学生创造人格的养成创新意向的培养;冒险精神的培养;开拓能力的培养

4)有助于高校教师取得科学研究的成功5)有助于大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

19、科学研究中具体的道德要求?(案例)(1)追求真理、勇于创新。①打破科研的神秘感。②克服自卑感。③防止自满情绪。④反对迷信权威。⑤正确看待失败。(2)实事求是,治学严谨。①选择研究的课题要有科学价值。②资料收集要客观、准确、全面。③在研究过程中要消除主观上的偏向,尊重事实,不要先入为主。④反对学术腐败。主要表现为:a.抄袭剽窃。b.伪造或拼凑包装。c.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d.大搞不正之风。如何消除学术腐败:a.设立一个全国性的科学道德监督机构,专门接受举报、调查并处置。b.详细公布调查结果。c.加以适当处罚。⑤.建立学术规范。(3)配合协作,优势互补。

①增强合作意识。②分工协作③优势互补(4)学术民主,提携后辈。

①创造宽松的学术环境是学术民主的前提。②开展学术讨论、争鸣是学术民主的关键。③防止学术垄断是确保学术民主的保证。④提携后辈。

20、学风不正、学术腐败表现形式?造成的原因?如何解决?学风不正、学术腐败的主要表现形式:(P169)①抄袭剽窃;②伪造或是拼凑;③浮夸吹嘘,制造“学术泡沫”;④大搞不正之风。学风不正、学术腐败产生的原因:(P170)①从大的社会环境来说,整个社会在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出现的价值观、利益观和道德观偏差对学术界的影响等;

②从学术界自身而言,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滞后;③从学术和学术人员来说,极少数人学术道德低下,学术功底薄弱,心态浮躁,经不起名利的诱惑等;

④从监督和惩罚机制上看,监督和惩罚机制的缺败也是我国学术腐败未能得到遏制的一个重要因素。解决的途径:

①有赖于党风、社会风气的根本转变;有赖于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学术发展规律的学术评价机制,需要综合治理,多管齐下,才能见效。

②建立和完善既适应社会发展又符合学术规律的学术管理系统

③提高学术人员学术道德,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经得起名利的能力

④建立和完善相应的学术监督和惩罚机制第九章高校教师社会服务中的道德问题★高校教师社会服务道德价值评价中不确定性的辨析

(1)如何看待高校教师的道德义务。

传统观念中,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历来都是“义务”或“奉献”,但随着改革开放和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社会背景发生了变化,高等教育的成本已由政府和受教育者共同承担,“第二职业”也已成为合理、合法的正当行为。

(2)如何看待高校收费。

(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看待“私心”。

过去的一些“私心”几乎是一切罪恶之源,而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酬金是对劳动的肯定,人们关心自己的利益不再是“私心”的范畴,它是人们要求自己正当劳动价值得到社会承认的一种形式,是人们正确主张自己应钱和道德的关系,“义利统一”。4)按章纳税。

④要主动维护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

⑤应具有人格示范的要求:为人师表。22、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道德意义?

①可以促进教学、科研等工作顺利的开展②成为学生社会的榜样

③正确处理好各种利益关系

23、教师在服务社会中需处理哪些关系?①正确处理好享有的权利与应尽的义务的关系。

②正确处理好奉献与索取的关系。

③正确处理好职业范围内工作中的主次关系。④正确处理好学术无禁区与传播有规范的关系。

⑤正确处理好学术独立与功利性的期望的关系。

第十章教师职业道德修养

道德修养指人们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对自身道德素质的自我改造、自我完善,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和一种高级的精神活动及其行为实践。

★道德修养的意义:①时代发展的需要。②完善自我的需要。③实现现代化的需要。④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⑤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师德修养的必要性?

①师德修养是教师个体职业道德品质形成和发展的要求。②师德修养是教育现代化对教师的要求。③师德修养是社会对教师的要求。24、理解师德修养的过程

首先,师德修养是教师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信念、行为和习惯诸要素从低到高、从旧质到新质的循环往复的矛盾运动过程。然后,①提高师德认识②陶冶师德情感③磨练师德意志;④坚定师德信念⑤培养师德行为和习惯。

25、新时期师德修养的要求?(P203)①学习与实践结合。

1)大学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必须加强理论学习。①要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②学习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知识。③学习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吸收社会生活中一切有用的养料。④向具有高尚师德的优秀教师学习。⑤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能力。

2)大学教师要提高师德水平,还必须注意深入实践。①积极投身教育实践。②积极投身社会生活实际。③开展有教育意义的道德实践活动。

②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见26题)

③品德修炼与仪表修饰的结合。1)服饰:冷暖色适宜,和谐得当;款式合时,展示个性特点;扬长避短,张扬个性;朴实自然,整洁宜人。2)语言:健康文明富有思辨性;规范简介富有逻辑性;准则生动富有幽默感。3)举止:仪容端庄潇洒和蔼可亲;沉稳大方,行为得体;积极践行公德,讲究礼仪。26、他律与自律的关系

他律指道德主体在接受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处于被动、受动的位置,其意志受到外在因素的干扰和驱使,把追求和道德之外的目的作为行为准则。自律指道德主体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能严于律己,自觉主动地内化道德的有关原则、规范和要求并自觉地付诸行动。他律和自律是大学教师道德修养过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但是二者又是相互关联作用,这种关系表现在他律是自律的前提和基础,自律是他律的发展和升华,大学教师加强师德修养必须经过他律阶段的不断积淀、发展、提升,渐而转向自律,坚持他律与自律的结合。要做到:(1)正确认识师德修养过程中他律与自律关系的意义。第一,他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外在动力。第二,自律是教师进行师德修养的内在动力。第三,师德修养重在自律。

(2)大学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要重视他

(1)一般标准:“善恶”是道德评价的一般标准。教师职业道德评价首先是道德评价,然后才是在教育领域内对教师进行的道德评价。(2)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善恶标准的内涵:主是对教育目的实现有价值的行为和品质就是善的,凡是对教育目的的实现有害的、产生负价值的行为和品质就是恶的。

(3)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育伦理中的“至善”人的全面和自由地发展,成为教师职业道德评价的最高标准。★教师职业道德的评价依据其争议主要集中在“动机与效果之争”、“目的与手段之争”这两个方面。

第十二章职业道德教育与教师的道德成长27、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原则(记住,与职业道德基本原则相区别)

①引导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是从师德的他律性特点出发的,是一种外在的客观要求,需要通过教育使受教育者懂得这些规范之所以重要的道理。②内化性原则。这一原则主要与道德的自律性相联系,师德的道理虽然是可教的,但师德本身却是靠教师主体去修养。③认知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在师德的培养过程中,教育者既要重视对受教育者进行系统的理论教育,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又要引导受教育者运用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问题,指导自己的行为,以便把理论和实践、知和行统一起来

④差异性原则。首先指高师院校的师德培养工作必须依据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的生理、心理即品德形成的规律来进行,要通过全面深入地了解,真正掌握学生各方面发展的实际情况和特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其次,注意到教师的不同个性、特点,开展有针对性地师德教育。

⑤连贯性原则。师德养成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规律。影响师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是广泛的,具有社会性,是学校、家庭、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的结果,如果各方面的影响不连贯、不一致,必然会影响师德素养的形成。另外,师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顺序行和阶段性,是一个前后连贯的完整过程,这就要求各阶段在总体方向上要一致,在内容、方法上要互相连接,要系统连贯。28在职教师师德教育的内容?1)教师角色意识的强化

角色认知:对自己角色的社会地位、作用、行为规范的实际认识和对与社会其他角色的关系的认识。角色体验:在扮演教师角色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受到各方面的评价与期待而产生的一种情绪体验。

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①不同角色期待引起的角色冲突②对教师角色行为的不同理解引起的角色冲突③教师在履行多种工作角色时所产生的角色冲突④职业的社会评价和时间与精力的投入与职业收入不相符引起的冲突。3)教师职业情感的培养教师职业情感,是指教师感受教育需要的心理活动,它是基于教师对教育客体关系的认识,在对可以直接引起愉快或痛苦的事物关系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心理体验。转变观念,重塑教师精神改变传统课堂教学观念影响,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总结(7号字体小抄版,直接打印)》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总结(7号字体小抄版,直接打印):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师资格证考试教师职业道德总结(7号字体小抄版,直接打印)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116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