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总结

时间:2019-05-27 20:50:23 网站:公文素材库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总结

历史第二单元总结

历史事件时间人物洋务运动19世纪60年代90年代中央以奕为代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地主阶级强兵富国、摆脱困境、维护清朝统治戊戌变法18951898康有为、梁启超辛亥革命18941911孙中山新文化运动19151918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性质一场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资产级民主革命政党资产阶级革命派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的解放运动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领导阶级目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挽救民族危亡维护清朝统治,在中国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制,探索如何通过变法时国家富强政治制度维新思想的传播:《中外记闻》维新团体的出现:强学会失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并被杀害推翻清朝统治、争取实现名副建立资产阶级其实的共和国民主共和国探索领域内容/过程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开办新式学堂筹建近代海军失败威海卫战役战争的失败宣告了它的破产政治制度孙中山创建同盟会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建立失败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没有改变中国半半社会的性质辛亥革命的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思想文化前期:思想/文学革命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成功结果失败表现失败原因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1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极力反对与破坏2没有发动广大群众,只靠无权的光绪帝3采取改良道路不符合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变法措施急于求成、袁世凯告密意义/评价启示见课本P30要想改变中国落后、被动挨打的局面,必须改变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制度见课本P33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半半社会的中国是行不通的,要挽救民族的危亡,争取国家的独立,必须依靠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见课本P38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不能改变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这一任务必须在无产阶级的领导下才能完成见课本P

扩展阅读: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点归纳与整理

八年级上第二单元历史知识点归纳与整理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第六课洋务运动

1.洋务运动的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朝内外交困。2.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

3.目的:强兵富国,摆脱内外困境,维护清朝统治。

4.代表人物:中央是恭亲王奕,地方有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5.口号:“自强”(前期)“求富”(后期)

6.主要内容:①前期创办了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1861年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曾国藩和李鸿章1865年创办),福州船政局(左宗棠创办)等一批近代军事工业。②后期有开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主要有;李鸿章在上海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③筹建海军:19世纪70年代中期带80年代中期,洋务派筹建了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④兴办新式学堂:1862年成立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以培养外语翻译和外交人才为宗旨,是同治皇帝在位期间。

7.洋务运动的结果: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8.洋务运动的性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9.洋务运动的评价:①局限性: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②积极性: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一批近代企业,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

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第七课戊戌变法

1.公车上书的时间:1895年6月到9月

2.公车上书的经过:康有为,梁启超联合各省应试举人上书光绪帝。3.公车上书的目的:反对同日本议和,请求变法图强。4.公车上书的影响:解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

5.公车上书的发展:康有为、梁启超创办《万国公报》,继续宣传维新变法。不久,他们联合朝中大臣在北京成立强学会,定期集会讲演,把《万国公报》改名为《中外纪文》作为机关报发行。维新派的政治团体形成了。6.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7.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内容:①政治: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②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③思想文化: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创办报刊,开放言论;④训练新式军队等。

8.百日维新(戊戌变法)历时103天。

9.百日维新(戊戌变法)的失败: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下令逮捕维新人士。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六人被杀。戊戌变法失败了。

第八课辛亥革命1.

兴中会时间1894年地点檀香山创办人性质口号振兴中华孙中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同盟会1905年8月日本东京孙中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①推翻清王朝的统治,解除民族压迫。(民族)②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民国政府。(民权)

③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人足。(民生)2.中国同盟会的革命纲领: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3.中国同盟会的意义:大大推动了全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

4.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在湖北武昌发动起义。经过一夜激战,第二天清晨,起义军完全占领武昌城,并迅速占领汉口和汉阳。仅一个多月,全国就有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5.选举:1911年12月,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6.成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布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7.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8.辛亥革命的结局:辛亥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窃取了。他建立起北

洋军阀统治。

第九课新文化运动

1.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①中华民国建立后,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传入;②袁世凯为实现独裁和专制,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③在辛亥革命的失败教训后。2.新文化运动的时间:1915年

3.新文化运动的标志: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4.新文化运动的领导阶层:进步知识分子

5.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6.新文化运动的斗争目标:推翻“尊孔复古“的封建文化7.新文化运动的运动旗帜:“民主”“科学”8.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新青年》

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①前期: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②后期:马克思主义。

10.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人物的代表作:陈独秀《敬告青年》;李大钊《庶民的胜利》《孔子与宪法》;胡适《文学改良刍议》;鲁迅《狂人日记》。

11.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12.“新世纪的曙光”的背景: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13.“新世纪的曙光”的内容:宣传“马克思主义”。

14.“新世纪的曙光”的表现: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颂扬十月革命,还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1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时间表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1861年1865年19世纪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1862年

1895年春1898年6月11日到9月21日1894年

1905年1905年8月1911年10月10日1911年12月1912年1月1日1915年

1917年1917年掀起洋务运动

曾国藩创办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和李鸿章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筹建海军成立京师同文馆

公车上书,变法维新运动揭开了序幕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组织兴中会

孙中山提出建立同盟会

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在日本召开发动武昌起义

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成立掀起新文化运动

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

1918年鲁迅发表《狂人日记》

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庶民的胜

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二单元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1191.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