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1]

时间:2019-05-27 20:55:44 网站:公文素材库

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1]

七年级上生物实验总结

黄春令201*.02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第一单元第二章结构

(1)练习使用显微镜(P12~14)

结论:在显微镜中看到的物象是实物的倒像,而且比装片上的实物大得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就是物镜和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2)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P17~19)

结论:①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擦玻片、滴清水、取材料、展(涂)物体、盖盖玻片、染色、吸液体

②动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等结构。

第二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1)观察水绵(P51)

结论: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多为单细胞个体,即使是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藻类植物的细胞内含有叶绿素、藻红素等多种色素,因而植物体会呈现绿色、红色、褐色等多种色彩。(2)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P58)

结论:植物体在进行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地向空气中散发水分。水分以气体从植物体内散发到体外的过程,叫做蒸腾作用。叶是植物体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3)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P63~64)

结论:叶片的见光部分遇到碘液变蓝,而被黑纸片遮光部分遇碘后不变蓝,证明见光的叶片部分含有淀粉,淀粉是光合作用的产物。这个实验也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4)光合作用产生氧气(P64~65)

结论:这个实验说明,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过程中产生了氧气,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实际上水也是绿色植物合成有机物所必需的原料。

二氧化碳+水光能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叶绿体

(5)观察种子的呼吸现象(P70~71)

结论: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叫做呼吸作用。

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二氧化碳+水+能量

第二单元第二章生物圈中的动物(1)观察蝗虫(P82)

结论:节肢动物的身体分部,躯体、足和触角均分节,体表有外骨骼。节肢动物的这些重要特征,使得它们的运动更加灵活,活动范围更加扩大。坚韧的外骨骼既保护了内部结构,又能有效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只是节肢动物适应陆地生活的重要原因。(2)观察鲫鱼的形态、结构(P83~84)

结论:鱼类终生生活在水中,身体呈梭形,体表大多覆盖着鳞片,用腮呼吸,用鳍游泳。鱼类体内有一条由许多脊椎骨构成的脊柱,具有支持和保护作用。体温通常随着环境温

度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鱼类是变温动物。(3)观察动物的绕道取食行为(P97~98)

结论:一般来说,动物与高等,形态结构越复杂,学习行为越复杂。学习行为是在先天性行为的基础上形成的,能使动物更好的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在马戏团里,各种动物的精彩表演,如小狗做“算术”,警犬协助警察侦破案件,经过训练的海豚帮助人们打捞沉海遗物等等,都是动物学习行为的表现。第二单元第三章生物圈中的微生物(1)观察细菌的形态(P111~112)

结论:各种细菌都是由一个细胞构成的。细菌的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等构成,但都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有些细菌还有鞭毛、荚膜等特殊结构。(2)观察酵母菌和霉菌(P114~115)

结论:酵母菌等少数真菌属于单细胞生物,霉菌、蘑菇等大多数真菌是由许多下班连接起来的菌丝构成的。各种真菌的细胞结构基本相似,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

七年级下学期

第三单元第二章人的生活需要空气(1)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P27~28)

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气体的成分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说明在人体内发生了气体交换。

第三单元第三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1)观察加入抗凝剂的血液(P44~45)

结论: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血液的55%,是一种淡黄色液体。血浆中90%以上是水,其余为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等。血浆的主要功能是运载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2)观察血液的流动(P50~51)

结论:人体内的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类型。(3)观察心脏的结构(P53)结论:左心房:连肺静脉心房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脉

房室瓣,动脉瓣结构(动脉与心脏之间)左心室:连主动脉心室

右心室:连肺动脉

扩展阅读: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

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

本学期我任教七年级1、2两个班的生物。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经过一学期的实验课教学实践,现总结如下:一、实验目的明确。

学生好奇、好动,对实验陌生。有的学生认为上实验课好玩,缺乏科学态度,有的学生认为升学不考,学习目的不明确,这些都给实验课组织教学带来一定困难。只有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自觉地产生动手实验的内部动机,实验效果就会很好。因此实验前除要求学生明确教材上的实验目的外,还要明确该实验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的实际应用。如:通过煅烧骨和用盐酸浸泡骨,探究骨的成分与骨的特性之间的关系。

二、掌握实验步骤的方法,规范操作。

实验步骤是学生动手规范操作的要领,只有理解、掌握才能规范操作,实验才能成功。因此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将实验步骤由繁化简,抓住每一步的关键词语串通于实验步骤之中可以收到好的实验效果。如在实验中经常要用到酒精灯,假设学生操作不规范,就有可能发生事故。三、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规范操作是进行实验的基础,而对实验现象的认真观察,是达到实验的目的、探索实验结果的关键。但学生在实验中往往重视操作,忽视观察、分析。如在解剖猪的心脏的实验过程中,学生认为解剖完了,实验就做完了。针对这一问题,我在实验前编好实验指导,要求学生预习实验时准备好硬纸板,在一定的位置写上心脏四腔及与之相连的血管。然后,按步骤规范操作解剖,将观察后的器官,系统解剖放在硬纸板写好的相应位置上,并在实验指导的空白处填上相应的结构及功能,教师检查评分。这样通过学生动手、动眼、动脑、观察、分析思维,培养了学生认真的科学态度,掌握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四、对教材要求掌握、难度大的实验进行考查。

通过实验考查,促使学生认真预习、复习、动手操作。对实验操作差的学生及时发现,加强个别辅导,做到人人过关。这样克服实验仪器少、学生多、难于动手的矛盾,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生物课的兴趣。

综上所述,通过实验教学,培养了学生学习生物科学的基本方法,认真的科学态度,发展智力,提高了学习生物的兴趣,从而提高了生物教学的质量。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七年级生物实验总结[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179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