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妇女干部面对面 教育培训总结

时间:2019-05-27 21:02:5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妇女干部面对面 教育培训总结

**乡关于开展妇女“面对面”

宣传教育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中共**县卫生局、**县人民政府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县人口和计划生育局的文件精神,进一步深入持久的开展广大妇女预防控制艾滋病知识的宣传教育,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抵制艾滋病的能力,建立健康行为,全面落实艾滋病行为干预。我乡开展了农村妇女“面对面”宣传、安全套推广和孕妇艾滋病检测工作。

我乡利用“三查”为契机,以普及预防艾滋病防治知识为主,进一步加强育龄妇女重点人群的宣传教育工作。突出预防艾滋病经性接触的健康教育与行为干预。我乡全体干部职工,村三职干部两级人大代表、妇女干部和育龄妇女到我乡参加了“面对面”活动,乡长**参与传达了**县艾滋病防治文件的精神,要求本次面对面活动必须坚持“宣教为主,预防为先”的原则,结合农村实际广泛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总结了我乡防艾工作的一些成效,我乡的领导小组各成员部门联合组织开展了以禁毒防艾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各村委会张贴标语、宣传图画,展开入户宣传,对育龄妇女进行宣传教育。

会上,**乡长宣讲了面对面宣传的重要性。为了更好的贯彻落实各级部门关于防治艾滋病会议精神,进一步完善领导工作、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艾滋病防治体系,广泛深入开展宣传教育,加强疫情监测,积极开展危险行为干预措施,加强感染者和患者的管理,遏制我村艾滋病的传播和蔓延。

本次活动,我乡全体干部职工、村组干部以及育龄妇女都积极参与并签字,他们都表示对本次培训学习的感触很多,艾滋病防治的知识更加深入人心。

今后,我乡会继续加强农村防艾工作的组织领导,抓好宣传教育工作、努力完善艾滋病预防与卫生工作、计划生育日常工作结合的长效机制、提高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完善和加强多部门协调机制。努力探索和实践农村防治艾滋病工作的有效途径,加强协调、汲取经验,整合农村健康卫生知识宣传教育资源,加强多部门合作与联合行动,利用好宣传栏、文化室,动员农村业余文艺队参与到防艾宣传活动中来,形成全民动员的防治环境,把防治艾滋病工作做得很好。

**乡防艾办

**乡人民政府

二○一一年三月十五日

扩展阅读:妇女教育与培训

妇女教育与培训

基于越秀路街社区教育的经验研究

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妇联王棱

摘要:

教育上的性别平等并不仅仅是性别自身的目标,而且是实现其他所有目标的核心,推进妇女教育与培训对社会整体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必要性;同时,国际和国家层面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以及国内外民间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联合,为促进妇女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可能性。笔者在此文中,以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为例,分析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城市妇女教育与培训发展所依靠的有利条件、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展望未来。

一、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及研究现状

放眼当今世界,无论社会发展程度如何,性别平等主流化作为保证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前提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必要性

女性在推动社会各方面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女性受教育状况、就业状况和工作条件、社会保障权利意识等等各面的不断改善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而教育尤其被视为促进社会进步和性别平等的重要途径。联合国开发署《201*年人类发展报告》中明确指出:教育上的“性别平等并不仅仅是性别自身的目标,而且是实现其他所有目标的核心。”1

1995年世妇会以来的这15年间,促进妇女发展的工作取得了多方面、多层次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概言之,即性别平等的保障体系尚不完备,有利的社会环境仍需积极营造,妇女发展依然面临诸多困境。

妇女发展困境的解决,不能纯粹依靠帮助妇女习得一两种技能,而是要从改变其思维和态度入手,这才是根本的解决之道。只有提高妇女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使其充分认识自己,才能更好地发挥她们的个人能力,达到“自助、助人”的目标,成为社会的资源。而这种改变必须要依靠发展妇女教育与培训才能得以实现。

由于身处知识经济社会中,社会对于人的素质的要求不断提升,对于女性而言,更是面临严峻的社会考验,如何通过教育提高自己在

1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P现代社会中的生存与发展能力已经成为她们必须面对的现实问题。

由此可见推动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必要性。(二)可能性

平等参与教育是女性基本权利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改善妇女生活状况、提高妇女社会地位、为妇女发展赋权的重要途径。20世纪70年代以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意识到,妇女教育问题应成为国家或地区发展政策的中心议题之一,一系列国际性公约也都明确地将妇女教育与基本人权、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紧密联系在一起。2

妇女教育与培训是1995年世妇会所关注的提升妇女地位、促进妇女发展的12个领域之一。在该会议上通过的《行动纲领》和《北京宣言》明确地将“通过向女孩和妇女提供基本教育、终身教育、识字和培训及初级保健,促进以人为中心的可持续发展,包括持续的经济增长”作为妇女教育的新目标。其中《行动纲领》指出:教育是实现平等发展与和平目标的一个重要手段。如要更多的妇女成为变革推动者,就必须要有平等的机会接受教育。……投资于女孩和妇女的正规和非正规教育和培训,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长的最佳手段之一。

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明确了妇女教育与培训的重要性,为妇女教育状况的改善提出了总目标、做出了承诺,而将此承诺转变为实际行动,则需要各方面的联合,各国政府应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并重视国内外民间组织及其他国际力量的作用。

《行动纲领》为中国妇女教育与培训提供了有利的国际背景和有序的规划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在法律、制度和经费等方面给予了充分保障。

首先,在法律保障方面,中国主要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实施意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通过这些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进一步保障了教育问题上的性别平等和各级各类妇女教育顺利进行。

其次,在制度保障方面,中国特别针对男女性别之间、地区之间等存在的差异,采取了一些特殊政策措施来促进女性教育发展。1995年国务院制定《中国妇女发展纲要》(1995201*年)指出要大力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的科学文化水平,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门有个妇女发展的政府规划,是中国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具体体现,标

2史静寰.《教育、赋权与发展:’95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教育研究回顾》.妇女研究论丛,201*(1)志着中国政府落实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北京宣言》、《行动纲领》后续行动的正式启动;201*年制定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1*-201*)指出要保障妇女获得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普遍提高妇女受教育程度和终身教育水平。

再次,在学术领域,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前所未有地开拓了中国妇女研究和妇女教育的视野。1995年女性人才的最高学府中华女子学院正式成立,旨在发展妇女教育,提高妇女素质。

综上可见,国际和国家层面的法律和制度保障以及国内外民间团体和其他社会力量的联合,为促进妇女教育与培训提供了可能性。(三)研究现状

学者和社会各界对妇女教育实践问题的研究大致可以归纳为女性高等教育、女童教育和基础教育中的性别公平问题以及妇女成人教育等三个层面。笔者在此将妇女教育与培训归为妇女成人教育一类。

妇女教育与培训按对象群体划分可以分为两大类,即农村妇女教育与培训和城市妇女教育与培训;根据不同目的,则可分为生存性教育与培训和发展性教育与培训两类。

95世妇会以来,国内关于妇女发展问题尤其是妇女教育问题的研究日益深化,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妇女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角度论证妇女教育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开创了妇女教育研究的新局面。

但综观研究文献,笔者认为已有研究多集中于农村妇女教育问题,而对城市妇女教育问题的研究相对较少,对城市妇女的教育与培训研究更少。而城市妇女教育问题具有与农村妇女教育问题同等的重要性。同时在研究城市妇女的教育问题时,不能脱离社区而论,因为社区是教育和培训的基地,而妇女教育和培训在社区教育中又具有优先地位。笔者在此文中,以天津市河西区越秀路街为例,分析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城市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发展现状以及困境,并提出相应对策。

二、越秀路街的研究经验以社区教育为依托

(一)社区教育与越秀路街开展妇女教育与培训的有利条件

1、社区教育概念进入20世纪后,各种类型、不同层次的现代社区教育在西方主要发达国家就已经相当普及,并有了一定的发展。自1970年后,随着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教育思潮的涌入,社区教育在教育中的地位越来越明显。我国的现代社区教育发展历程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

中国国家教育部对社区教育下了这样的定义:“社区教育是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充分利用各类教育资源,旨在提高社区全体成员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教育活动。”3社区教育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型社区建设的主要载体。

2、越秀路街的有利条件越秀路街位于天津市河西区,为河西区13个街道之一,它以社区教育为依托,为妇女提供相对于非正规的教育与培训,存在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201*年天津市启动市民教育工程,同年7月6日开始,以河西区为试点,建立了“512工程”4,并以社区为中心,在12个街道建立市民学校社区居委会分校终身学习服务中心的市民教育三级网络。自启动以来,区妇联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重视妇女的全面发展,紧紧围绕“传导渗透”的教育职能,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在市民学校中普遍开展“妇女家庭教育月”主题活动,在社区女性中广泛开展了“学习新知识、倡导新风尚、树立新形象、争做新女性”的教育培训活动,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了知识性、趣味性、技能性的教育培训,与创建学习型家庭相结合,使终身学习、人人学习的新理念深入社区;与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活动相结合,不断提高家庭的生活品味;与妇女儿童思想教育相结合,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特殊重要的作用;与维护妇女权益相结合,广泛开展法律咨询、法律知识讲座,藉此提高妇女整体素质和生活质量,优化了社区环境,促进了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二)理论支持

1、终身教育理论

1968年,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教科文大会上,“终身教育”作为改革教育制度,制定教学计划的思想首次被提出。1970年,保罗〃朗格朗在《终身教育导论》中提出了比较系统的终身教育思想。他认为,终身教育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一生的教育(纵向)和个人以及社会

3王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讲话》,201*年11月北京西城区社区教育网。

4现在增加了梅江街道成为整个教育(横向)的统一组合。5就是说,终身教育不能只限于个人的水准,而要作为国民、社会整体的教育加以考虑。

综合各种关于终身教育的理解,终身教育理论强调了以下几个观点:对个人从摇篮到坟墓之间的学习活动通盘规划,使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不间断的接受学习,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做到协调连贯,这是终身教育的要义;每个人在身心、科学、技术、审美、伦理、精神等等方面全面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各行业、各组织机构都具有教育功能,并且都负有对民众教育的责任和义务;关注社会中在传统教育中处于不利地位的特殊群体、弱势群体的教育,这些群体包括经济地位低的人、残疾人、农民、妇女、城市流动人口、下岗失业人口、老年人等;终身教育特别关注成年人的教育。

就终身教育的内容来讲,它主要包括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以职业资格为主的行业教育系统和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以文化生活为主的社会教育之主要载体就是社区。由此观之,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终身教育与社区教育之间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因而终身教育理论所规定的原理和原则同样适用于社区教育,规定着社区教育的育人目的、体系模式与发展目标等。

2、人的社会化理论

社会学认为,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社会的人。要使个人成为社会的人,就有一个社会化的过程。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学习社会智能,接受社会规范和行为模式,取得社会生活资格,不断适应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有的学者认为,人的社会化,即是一种社会规范在个体中的内化。这种内化活动,是人的终生活动过程。它既有未成年人的社会化,又有成年人的继续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广义的社会化研究认为人必须不断适应社会生活,从这种意义上说,个人的社会化过程在其一生当中不可能终结,因此,人要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作为一个特定的概念,主要指具有社会成员资格的成人,不断学习、接受新的文化内容及适应角色变化的过程。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世界发展变化的速度、频率、规模和内容均比以前快得多、高得多、大得多和丰富得多。社会对其成员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一些有远见的科学家和教育家提出了

5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P“终身教育”理论,国际组织也制订了相应的实施计划。

童年时期到青年时期的社会化,较大的比重在学校,社区教育起一个辅助性的作用。中期的成人社会化多是与其工作有关,社区教育的力量不是很强,但却有着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对于那些困难群体来说更是如此。由此可见,社区教育具有“大教育”的意义,承担着提高社区所有居民的素质的重要任务。

(三)越秀路街的妇女教育与培训实施现状

越秀路街积极响应1995年世妇会关于促进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的号召,立足于“驻街单位教育资源社区服务圈”,以社区教育中的市民学校为教育载体,贯彻国家提倡的“终身学习”之理念,大力发展妇女教育与培训,加快妇女融入社会性“大教育”体系的步伐,为妇女的全面发展提供资源平台。

越秀路街的两所市民学校是“512工程”的组成部分,其对构建终身学习体系和市民教育三级网络发挥了重要作用。

以市民学校为载体的妇女教育与培训是通过妇联、劳动部门、计生委、文教等12个部门的配合来开展工作计划、实现工作目标的。妇联作为市民学校的一个主体教育部门,积极开展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每年8月份为越秀路街主题教育月。

越秀路街的妇女教育与培训的目标群体为该街道全体成年女性,但以失业、下岗、转岗和退休妇女为主。

其教育目的可分为生存性和发展性两类。前者主要针对失业下岗转岗妇女,希望通过教育与培训能使其转变消极被动的态度与观念,并能利用在培训中所习得的职业技能提高生存能力;后者则针对街道全体妇女,以期为妇女的自身发展创造更多的条件。

基于这两种不同的目的,妇女教育与培训当然也就采取不同的形式,包含不同的内容。生存性教育与培训的风格偏重于实用性,而发展性教育与培训则是在实用性的基础上注重增添趣味性。以市民学校为载体,生存性的妇女教育与培训主要包含就业再就业等职业技能培训,旨在是解决下岗失业妇女的就业问题,发展性教育与培训则包括主要维权、身心健康教育、技能培训及其他有利于妇女自身发展的休闲娱乐活动,如合唱、舞蹈、京剧、评戏、剪纸、绘画、书法、柔力球、英语、计算机。但两者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如计算机、维权、身心健康教育、技能培训等等都是对街道所有妇女开放的。

在越秀路街,因妇女教育与培训以市民学校为载体,故在本文中有必要涉及越秀路街的市民学校中的妇女参与情况。

该街道市民学校的学员中,65%-70%是妇女,大部分学员都在40岁以上,且主要由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构成,在职人员所占比例很小。市民学校的师资来源主要是有相关专业技能的退休人员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也有一部分老年大学和市民学校毕业的学员。在越秀路街,教师村社区是第一批终身学习服务中心,故以之为例,市民学校在该社区的分校中,学员年龄均为50岁以上。教师共36位,年龄集中于50-60岁之间。

简言之,以市民学校为载体的妇女教育与培训就是为了创造一个提高妇女素质的平台,在解决妇女各种困难的同时,通过各种活动愉悦身心,增强妇女的社区归属感,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正如笔者所访谈的多位妇女所言,市民学校中的教育与培训活动内容丰富,不仅能够锻炼身体,同时还能娱乐身心、充实精神生活,部分退休妇女还说能够达到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效果。可见,妇女教育与培训有利于妇女发掘自身发展的需要,反过来使其积极投身教育,提高知识经济时代中妇女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

在市民学校的基础上,越秀路街充分发挥“社区服务圈”的作用,把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与众多驻街单位结合,广泛开展社区活动,通过文艺演出、社区体育赛事、才艺展示等多种学习和实践活动,使妇女在有益身心发展的社区活动中接受教育,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单位人”向“社会人”和“社区人”的转变,每个人都是在作为其所属社区的社会环境中生活和学习,所属社区对个人有着巨大的教育影响,因此,社区教育对于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实现终身教育体系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依托于社区教育,越秀路街的妇女教育与培训成绩斐然。

(四)妇女教育与培训存在的困难

以市民学校为载体,立足于“驻街单位教育资源社区服务圈”,越秀路街的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取得了广泛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与困难,其所面临的困境令人深思。

首先,就参与主体而言,退休妇女占多数,而失业下岗转岗妇女作为目标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度过低;且人员流动性较强,难以形成长久稳定的体系。

其次,教育与培训内容偏重于发展性教育中的娱乐休闲活动,维权、技能培训等方面的活动开展不足。但市民学校是根据学员需求开设课程的,可见这一问题的根源还是在于妇女主体的主体意识和自觉意识有待提高。

第三,妇女教育与培训的载体市民学校存在教育责任无限性与教育资源有限性的矛盾。教育资源有待整合,社会支持不足。这一问题表现在财力与人力两个方面。

首先是资金支持不足。在市民教育三级网络中,市民学校得到的政府支持资金是一年1万元,这对市民学校的有效运行是个挑战,因而致使有些班不得不向学员收取用于教学的费用;虽然社区居委会分校的活动场地面积在300平方米以上,但并非所有的社区居委会分校都有足够的固定的活动场所面积;终身学习服务中心每月300元的活动资金难以维持活动的正常、持续运转。

其次尚未形成稳定的志愿者服务体系。参与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志愿者(尤其是市民学校的老师)多为有相关专业技能的退休人员(每次活动给20元左右的交通补贴费用)和大学生志愿者(主要参与外语和计算机的免费授课,自编教材,按需求授课),还有一些在老年大学或市民学校毕业的学员也会回到街道或社区进行教学,作为一种延伸性教育。这些志愿者的坚持服务完全来源于其奉献精神,因而尚未形成一个稳定可持续的体系。

因这两方面的资源不足,导致妇女教育与培训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状况。教育与培训的不同内容在时间上存在冲突,其结果是学员无论选择学习和接受哪种培训,其机会成本均较高。

三、由越秀路街的经验引发的思考展望未来

自201*年以来,河西区妇联始终充分利用社区教育中市民教育三级网络这个有效载体,使市民学校成为社区中女性教育的主阵地,把提高妇女素质,不断满足妇女的物质、文化和精神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关注女性的普遍发展之外特别关注女性弱势群体和未成年人的家人,引导广大妇女追求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举办多层次、多类别、内容新颖、形式多样的家庭文化、家庭美德、妇幼保健、生殖健康、婚姻家庭、法律咨询、创业培训等课程,努力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促进家庭和睦、社会和谐。在一定意义上,为妇女的社会化与在社会化以及终身学习理念的养成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妇女教育与培训在社区教育中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发展困境。以社区教育为依托的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出路何在值得深思。在本文的最后,笔者基于越秀路街的经验,提出一些对策,并展望城市妇女教育与培训的未来。

(一)、做好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宣传工作,提高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不仅是实现终身教育的重要形式和建立学习化社会的有效手段,而且还是实现社区妇女终生学习的基本途径。因此必须更新传统狭隘的学校教育观,树立大教育观。

首先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舆论工具,宣传妇女教育与培训的目的和意义。通过广泛的宣传,争取广大社区成员、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级领导对实施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理解、重视、支持与合作,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参与和支持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为其创造良好的实施环境及条件。

其次,可以运用社区教育管理委员会、社区民间团体或地方领导的影响力,去影响居民。

最后,随时让居民有机会了解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情形,寻找妇女对社区的认同基础,要为妇女提供尽可能多的参与社区教育活动的机会,引导妇女从参与过程中,获得对社区教育的了解,进而对社区有一份认同感,使社区妇女具有强烈归宿感、荣誉感、自豪感与自信感、寄托感和社会参与意识,使社区教育成为社区每个妇女居民的事业和兴趣所在,使妇女各阶层把社区教育看成其生活中的一种新力量的一部分。

(二)、加强政府统筹,推动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发展

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是一项极其复杂的综合工程,必须有社区各方面力量的合作才行。社区内各种教育力量和教育资源要整体发挥作用,才能最大限度地服务、促进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发展。从目前的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发展水平和社会管理机制来看,只有社区党政领导机构才能担此重任。

首先,各级党委、政府要把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管理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列入重要工作议程,成立相应的管理机构,制定发展规划,明确主要领导负责,采取横向协调,纵向服务的工作方式,将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与政府各项工作互相配合、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协调;要放权给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从政策、资金、人员、措施等方面给予倾斜,使其抓得有理,抓得有力;在现有管理体制的框架下,力求多部门、多单位的联动,党委宣传部门和政府文化、劳动保障、民政、卫生、环保及妇联、团委、工会等群团组织,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尽其力,形成合力,促进社区教育管理工作的发展。

其次,加强社区教育法律、法规建设。从我国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成功经验来看,建章立制,是使社区教育制度化、规范化的有效途径。

再次,加强政府对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的督导力度。政府应就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制定具体可行的目标、标准,并对具体实施工作加以监督、评监和相应的指导。

(三)、确保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经费,保障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正常运行。

教育经费来源的单一,造成了经费的缺乏,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开展不起来。要想改变此种尴尬的局面,就得实现多渠道筹措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经费,以确保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不断向前发展。

依笔者之见,解决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经费的主要途径应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政府出资,政府行使国家权力,有责任编制经费预算,加大资金投入,以支持和保障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政策与规划的执行;二是社会筹集,推进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管理不能完全依靠政府,来自企业、组织或民间团体的支持同样是十分关键的因素,各种社会力量特别是企业、社会团体、各类组织同样负有向社区教育供给资金的重任;三是个人缴纳,妇女固然有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权利,但同时他们又是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受益者,因此,个人也有部分承担乃至于全部承担教育与学习费用的责任;四是要立好法,对参与和投资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事业的企事业单位、个人实行减免税;五是适当收费,对于某些培训项目,如提高文化学历水准、个人技艺能力的,可适当收取一些费用,至于怎样收费,收费的标准,可以由教育、财政、税务、物价等部门出台相应的规定、准则,供社区执行。

当然还应通过其它手段筹资,如构建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民间资助体系。尽管目前各类基金建设还刚刚起步,民间捐资能力尚弱,但不能忽视其广阔的发展空间。应建立健全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募捐机制。从募款机构、筹款目标、募捐形式等几方面建立互惠互利的筹款与发展机制。有了这些,再加上整合后可以共用的教育资源等,相信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经费是可以得到基本保证的。(四)、整合和利用社区资源,加强社区与学校的互动。

充分整合和利用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是实施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基础。实施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必须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发挥社区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层次不一、形式多样的特点,加强各类教育的横向联合和渗透,对社区内各类教育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形成横向联合、纵向沟通、纵横整合、资源共享的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运行机制。

一方面,要大力倡导社区内的各类学校、社会团体、公共文化机构及企业与社区开展共建,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最大限度地将各类教育资源向社区开放,向社区延伸和辐射,为妇女提供社会实践机会和场所。

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社区内离退休老干部、专家学者、企业家、在校大中专学生的积极性,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适应社区需要、富有社区特色的高素质的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管理及教师队伍,使之成为开展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活动的重要力量,提高办学质量。通过整合,将社区内各种教育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之协调、互补,形成合力,促进教育与社会的双向互动和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

社区教育管理者要积极争取各级各类学校的支持,学校也应当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主动为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提供资源服务,应以开放的姿态融入社区,为社区妇女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和教育服务。(五)、加强社区教育队伍建设,为社区教育的良好运行提供人力支持。

要着手建立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的适应社区教育需要的管理队伍和师资队伍。专职人员主要在现有的教育行政管理人员和教师队伍中统筹安排解决,街要有专人分管社区教育工作。兼职人员要根据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的实际需要确定。要充分发挥社区内教师、专家、各行各业的工作人员、在校大中专学生的积极性,建立表彰激励机制,使之成为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的重要力量。要努力解决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师资的待遇问题,在职务、职称、工资和进修等方面应与其他教育工作者一视同仁。要制定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者岗位规范,开发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者的培训课程,依托有条件的学校,建立若干个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工作者培训中心,把培训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社区教育中的妇女教育与培训已成为当今社会进步和教育发展的共同要求,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政府的重视、民众的参与,我国未来的社区妇女教育与培训发展有着光明的前景,必将为营造有利于终身学习的社会环境、提高妇女整体素质、保证妇女享有与男性同等的发展权利做出重大贡献,奏响社会的和谐乐章。

参考文献:

【1】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导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8.

【2】史静寰.《教育、赋权与发展:’95世妇会以来中国妇女教

育研究回顾》.妇女研究论丛,201*(1)

【3】王湛.《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经验交流会议上讲话》,201*

年11月北京西城区社区教育网

【4】戴锦华.《浮出历史地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

备注:

联系电话:022-28273017

联系地址:天津市河西区红波里8号邮编:300201

电子邮件:yxljjy@163.com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妇女干部面对面 教育培训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妇女干部面对面 教育培训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妇女干部面对面 教育培训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8257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