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3年度第学期张静中学语文组教研总结
201*-201*年度第二学期张静中学语文教研组工作总结
张静中学张阳
本科组按汕尾市教育局编发的《汕尾市教学教研常规》为依据,根据红海湾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计划和本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本科组的教学、教研计划,并依计划进行教学、教研活动,规范教学教研,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本学期、本科组的教学、教研任务。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根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为主导,全面贯彻实施新课标,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此开展了一系列的教研活动,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1、重视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努力提高教师专业水平。本学期组织初中部全体语文教师认真学习《语文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参考》上的教育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从课堂教学入手,将教改落到实处。教研活动每周安排一次,是交流经验、提高认识的一个大好机会,教研组有效地运用这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真正发挥了它的作用,让每位教师在每次活动中谈学习教学论文的收获。教研组在活动中带领教师学习新大纲,了解新教材,为自己今后的教学指路。例如:“中考语文考纲研究”上,“课堂教学观摩”,从观念上改变以往初语课堂内重分析轻语言的模式,鼓励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并落实到课堂内,落实到学生身上。
通过学习听课,教师们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大家深深体会到:当一位语文教师不容易,一名优秀的语文教师更加不容易。语文学科涉及的知识面广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循导旧的教法已不能适应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了,教学改革任重道远。
另外学校教学开放周,组织教师听课评课,互相帮助,相互促进。2、重视初三迎考工作,凸现合作精神。
初三语文备课组2位老师,都是中年教师,在语文教学工作中都已有一套自己的教学方法,初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而且都有一种积极上进,大胆探索的精神,更有一种不服输的竞争意识,他们都把中考考好作为工作的压力和动力,
但又不缺团结合作的品质,所以我们是一个团结竞争的小集体,工作中合作得很愉快。
为了今年能取得好成绩。老师狠抓基础、下苦功夫。针对学生情况,落实备考工作。例如:抓古诗文的背诵默写,我们是一课一课,慢雕细啄,篇篇出击,首首落实,以期收到好一点的效果。抓文言文,要学生反复复习,强化练习,最后再经过筛选,整理出一些重点篇目的知识点让他们强记。名著等知识有些学生根本就没读过,了解很少,我们也整理出一些名著导读的资料和练习,让他们去积累。抓名著阅读,了解201*年广东省中考名著考向与复习对策。至于阅读和作文,我们分文体专项练习,进行文体考点归类复习整理,坚持每天至少做一篇文段阅读。每周练习一篇作文,还专门针对学生的弱点讲应试作文的技巧,另一方面满分作文亮点:如抓住感人情节、说真话诉真情等就推而广之,力求让学生能提高写作水平。
学生毕业以后,初三的老师们一起总结了复习工作中的得失,希望在师生共同努力下,今年能取得较好成绩。
3、认真开展备课共同研究活动,发扬集体精神,共享彼此资源。集体备课活动,重点研究在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如何全面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技能。课堂上不仅有漂亮的板书、精彩的教案、完美的课堂设计、精心制作的精美课件,充分利用现代科技资源,不同程度地体现出了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本”,尽力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设情境,让学生多动、多思,展开联想,开展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形成了有“生命”的课堂。教师教学行为的显著变化,由“灌输”转变为“探究”,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效果。
在常规教学中我们互相探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期中(末)考试备考工作中,彼此出谋献策,资源共享,力求提高我们的语文整体成绩。比如,我们语文组老师大家经常把上网下载的课件教案加以修改后进行利用,或自制课件,把精心制作的课件教案、学生的作文范文无私地奉献出来,在组内实行资源共享。优化语文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有时发现了一份不错的练习或试卷,都要拿来互相鉴别,决定是否利用,彼
此都没偏私。在复习备考时,更是愉快地分工合作。先集体备课,确定复习的计划和方案,然后彼此分工充分准备,整个备课组人人出谋献策,提前准备相关资料,使复习备考的过程能讲练结合,有序进行。
4、加强教改与教学科研,积极承担课题,努力出成果。
教学改革和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出路,这一学期,我们在学校教导处的带领下,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效率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创新。在教学反思和论文撰写方面,我们组的教师都能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写写教学心得论文、案例。以此来培养教师的科研能力,努力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优化教师队伍。
5、注重培养青年教师,使他们逐步成长为无论教学成绩还是课堂艺术都过硬的教师。
我组青年教师人数占三分之二,教研组采用多种方法让这批年轻教师尽快地成长起来:鼓励青年教师多承担集体备课,将自己的哪怕点点滴滴的教改思路渗透进教学中。老教师做好“青蓝工程”的工作,将自己教学多年的经验要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他们。
6、继续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加强说课、评课的质量。形成更为浓厚的教研风气。
(1)说课:以往我们忽略了说课的作用,即便是说,也往往侧重于教材内容的分析,而忽略了教者在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板书等方面的设计,内容空泛,缺乏说服力。今年我们致力于改变旧面貌,加强说课的质量。教者也不需要全面说课,只需以重点说课和微型说课这两种方式阐明你的教学意图,例如在哪个教学环节中渗透了你的什么教改思路,你是如何贯彻的。
(2)评课:教研组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良好的评课氛围,决不光说好听话,大家都从帮教的角度上诚恳地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今后我们还将把这种好的风气保持下去,同时还鼓励每位教师均能发表看法,在评课中还能体现出创新意识。各位教师都要积极发言,互相促进,共同提高。本学期每位语文教师都讲了公开课。继续开展“老带新”活动,指定专人进行培养,帮助他们修改教案,要多听课,还要求新教师也要多听课,向老教师虚心学习。
6、语文教研组积极配合学校工作,与政教处、团委会一起继续开展并搞好
第二课堂活动。
本学期几次重大活动的征文比赛,如“爱我美丽的红海湾,你我有责”、“公平公正”等征文。语文教师都积极组织学生参加。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7、成绩
(1)、本学期的初三语文区性研究课取得圆满成功,获得好评。
(2)、我校今年中考取得全区语文成绩第一名,77.7分,且比其他两校高出6-8分(72分和69分)
总之,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组的工作还存在不少不足:如听课、评课到会人员没有完全落实,没有严肃教研时间。教科研究与积累还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少一点创意。这虽有客观因素存在,但主观因素却更重要。如何把每项工作都做好,其实有一定艺术。今后,语文教研组将迎难而上,不断完善,加倍努力、勤奋工作,真正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附上本学期本科组教研活动::第五周:陈宏苗七年级语文公开课。第七周:李启训八年级语文公开课。第十一周校性快速作文竞赛。
第十三周;张阳九年级语文区性公开课。
第八-十四周;“爱我美丽的红海湾,你我有责”征文竞赛
张静中学语文教研组201*年7月8日
扩展阅读: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语文学科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201*201*学年度第一学期张静中学语文学科组教学教研工作总结
本学期仍,本科组按汕尾市教育局编发的《汕尾市教学教研常规》为依据,根据红海湾区教育局教研室的教研计划和本学校实际情况,合理制定本科组的教学、教研计划,并依计划进行教学、教研活动,规范教学教研,加强常规管理、提高教学质量,圆满完成本学期、本科组的教学、教研任务。
一、强化常规管理,让教师感受成功的喜悦
教学常规管理的有序化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学期初,重点指导教师制订教学计划,要求教师在熟悉学生和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制订本学科教学计划,并要有针对性、有效性。以月为单位进行常规检查这一主线,进行各类检查:如作业、作文、练习、辅导书等,并有具体的量化标准:作业每周至少2次,作文全批全改一次,月考每月一次等。并及时进行反馈、分析,同任课教师一起分析原因,寻找改进的最佳措施。期末,每位教师都有一份专题总结,在一定范围内交流。在教学常规管理中变粗放为集约,重在一个“实”字。注重内容形式的完美统一,注重常规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作深层次的研究与探索,抓得严、抓得精,保证教学秩序正常运转,保证了学校目标的全面实现。
加强教学研究的过程管理,使管理入“微”。①落实好《语文新课程标准》精神,“用”好新教材。学期初,学校对各年级教师进行了新教材培训,准确分析把握阶段目标;与教师通研教材与教师共同分析学生学习现状,教师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②开展年级组集体备课活动。每周五下午教研组组织集体备课,集体备课采用说课或座谈的方式,内容为下一周的教学内容,既发挥了集体的智慧也张显了教师的个性,③开展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第一,立足“常态课”,经常采用推门听课的方式走进“真实”的课堂进行观察与分析,课后与教师交流听课收获及体会,真诚地指出不足及整改的建议;第二,研讨“观摩课”,每年级挑选一名优秀教师精心准备一堂课,分学科进行观摩研讨,要求教师根据新课程的理念,从“教”与“学”两个方面的各个环节进行“微格”分析,对影响质量与效益的相关因素进行科学的归因,让教师在“观摩”中学会研究;第三,展
示“课题课”,每学期全校教师都要围绕各人的研究课题、教学模式,或追寻的教学风格上一节教改教研汇报课并撰写一篇教研论文,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因此,“促进学生发展,提高学生的素质”就成为实小人新的追求。如何让“传统的管理”与“现代的制度”进行有效的对接,我们的体会是:新课程倡导创新与实践,但并不排斥和忽略常规与基础。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强调学生双基的落实,读好书、写好字、说好话、作好文,坐姿端正、卷面整洁,课堂讨论、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都成为学生日常训练的重要内容。
为加强教学质量的管理,学校除重视日常的教学常规管理外,我们还十分重视平时阶段教学质量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与管理。加强考风考纪教育,加强对监考老师的教育与培训。每次检测后组织学科组内教师流水批阅,督促教师认真科学地做质量分析工作,以促进教师强化质量意识,端正教学态度,反思教学实践,调整教学策略。
由于在“刚性”与“柔性”,科学管理与人文关怀等方面的协调与整合,使常规管理展示了每个教师自己生活的舞台,让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找到自己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激发了教师实践新课程的热情,进而使学校常规管理更具活力,更有效率。
二、立足课堂求创新,让教师体验研究的乐趣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管理对确保学校教学工作规范有序、顺利地开展起到根本保证作用。效率是现代管理的基本追求。要有效地为素质教育服务,首先要提高管理的科学性。立足课堂求创新,提高效率为根本。
(一)建立竞争机制。强化课堂教学管理,集体意识强:抛开原有的个人作战、个人备课的模式。同一年级共同备课,互相听课,课后及时评课,互相学习,相互促进。还进行了“优质课”评比。具体操作是对上公开课的教师的教师,全科组的教师听完后评课,再按学校定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分数高的为该年度的优质课;又有对某个细节的评价和自己反思,同时还有其他教师的评论与建议。相互竞争,相互促进,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二)树立质量意识。重视教学质量的管理。制定了阶段考核制度,每个月进行一次统一命题,统一时间考试的月考,期中、期末语文考试则组织学科组内的教师进行流水改卷。并按分数排名次,设定了奖励制度,进行质量分析,让教师了解自己所教语文成绩在全年级的具体情况,同时督促老师认真科学地做好质量分析工作,以促进老师强化质量意识,端正教学态度,反思教学实践,调整教学策略。同时教师则紧紧抓住分析、反思、整改三个环节,有效地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健全主体意识。作业设计也是落实新课程理念,反映教师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方面。学校制订和完善了书面学生作业规范管理细则,通过业务学习、平时的作业检查督促使学生作业逐步上规范,进而培养认真对待每一件事的好习惯。在作业设计的内容和形式方面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设置了活动性和开放性作业、综合性和实践性作业以及“采花酿蜜式”作业。不仅有利于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和心理负担,切实减轻教师作业设计的过重负担,大大地提高学生作业的效益,而且有利于减轻学生和学校的经济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三、推进课堂革新,让教师展示教学的魅力。
(一)相互切磋。倡导相互听课是走学术之路的起跑线。一直保持相互听课好习惯好常规。要求每学期至少听20节课,由教导处负责检查。相互听随堂课已经成为老师之间提高课堂水平的平台。做到听课后必须研讨。每学期两次全校的听课开放周。每周各个教师必须听课5节以上。听课已经成为学校走学术之路的起跑线。。
(二)倡导本真。加强对常态课的过程监管。听课中不仅关注师生双方的互动性,而且要关注学生学习效果,还要关注教师是不是做到课前准备工作充分,课堂教学精神饱满,课堂认真示范、认真板书、认真布置作业等。为了使教学常规管理能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学校领导首先做持之以恒的表率,身体力行。学校要求学生在校内外都讲普通话,所有教师一律用普通话上课,一节课都不例外;要求学生书写认真,作业规范,老师在黑板上、在批改作业时也决不写一个潦草字,用模范遵守常规的行动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由于学校抓常规管理不放松,且愈来愈规范化、正常化,因此学校基本形成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尤为
可贵的是学生们已经初步养成了“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分析后解题,先理解后记忆”的“四先四后”的学习习惯。
四、开发特色资源,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一)家校互动。每学期至少开一次全校性的家长会议,从而促进了家长更好地督促和辅导自己的孩子做作业。为引导学生认真作业,开展“学生在家,学校协助,读书写字”的活动,帮助家长管理学生在家学习,尤其是读语文,写作文等。
(二)开展特色学校活动。我校积极推动“汕尾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的活动,即培养的学生要达到“一口流利普通话、一手工整硬笔字、一个身心两健人”的目标。弘扬传统文化,投入大量物力和精力,开发写字、普通话特色教学,并作为校本课程来开发。涌现出一批有特长的教师和有潜质的学生。让校本课程走向个性,让校本课程走向多元,让校本课程走文化,让校本课程走向生活。真正做到办学特色与校本课程互相依存、互为发展。
五、教研活动与出版校刊
本学期、本科组总共进行了3个公开课和校性快速作文竞赛,具体是:黄国钊七年级的语文公开课,课题是《散步》陈小森七年级的语文公开课,课题是《夏感》陈宏苗七年级的语文公开课,课题是《散步》本学期、本科组的优质课是获得者是黄国钊
在11周本科组组织了校性的快速作文竞赛,全校学生踊跃参赛,有120多位学生参加,作品经评改、甄选,评出了以唐大铨、陈小慧等27位同学的作文获奖,并将作品贴出,供全校师生品赏。
在第十三周出版了校刊《笔架山》第8期,内容以作文竞赛获奖作品为主。丰富了校园的文化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六、开展校本教研,总结教学教育经验
(一)重视校本教研,总结教学教育工作者经验。把校本教研作为提高教师素养的重要途径,要求老师将重点落实在“研”上。学校订阅了多套教育专著、大量教育期刊,要求每师每学期进行研读,研读过程包括读、议、思、写、用,真正做到读有所感、感有所行、学有所得。并结合自己教学实际撰写一篇不少于
1200字的心得体会,充分利用每周的研讨活动,收集、反馈实验教师普遍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坚持要求老师写教学反思的文章,并在本学期末以论文形式上交学校,参加汕尾市一年一度的教学教育论文评比。
(二)锤炼课堂教学。提出认真上课是生命线,高质量的课堂是学生学校生活的快乐之源。创造和谐活泼的课堂氛围,抓住重点、难点、关键点、结合点(读写说)、思维点、渗透点(思想、学法)、训练点,有效组织教学。传授知识突出一个“新”字,落实一个“趣”;教学方法突出一个“活”字,落实一个“学”;教学过程突出一个“难”字,落实一个“行”;巩固知能突出一个“实”字,落实一个“促”。将个体的实践反思与同伴合作互动很好的结合起来,非常有利于老师的专业成长。
七、问题的存在,深沉的反思。
教学管理是一条河,体现的是一个过程,它犹如水流大海一样是一个长时间的积累;教学管理是“旅行”的过程,它追求的是真实的体验而不是最终的结果。真正的教学管理是慢功出细活,任何的浮躁与功利只会将我们的教学引入歧途。但也发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问题的透视:
1、对执行教学教研的认识与实践,教师之间差异较大。
学校虽能完善各类教学管理制度,但重文本建设轻行为落实;重物化层面的“知识”灌输,轻精神层面文化浸润的现象较为普遍。
就备课而言,有些教师凭“老经验”,对教材钻研不深入、不透彻,对学生关注不多,情感投入不足;有些教师曲解了新课程的理念,误解了“预设”与“生成”的辨证关系,有的教案像“十四行诗”那样简短,殊不知没有精心的“预设”哪有“生成”的精彩。
就上课来说,有些教师缺乏感情的投入,更谈不上与学生一起分享教学的欢乐;教学中教师成了知识的“传声筒”,缺乏三唯目标的整合能力;教学只关注外在的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虚假的自主、貌似的合作,就是组织不起有效的学生的学习活动
就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而言,对作业意义及功能缺乏现代教育意义上的认识,作业布置过滥,缺乏趣味性、基础性、自主性、综合性、开放性、差异性,没有
让作业成为学生品味成功的载体,没有让作业成为学生智慧成长的伙伴;作业批改有的教师马虎草率不够仔细,有的教师信马由僵批改不够及时,有的教师无视学生的个性与差异,对学生缺乏信心与耐心,作业批语缺少对学生的尊重与保护。
就听课而言,大家都较为重视,每学期规定每位教师听课20节,且每位语文教师都能完成且相互学习。我们也发现:个别听课没有研究的主题或明确的目标,使听课漫无目的、流于形式;没有形成促使执教者和听课者提高水平的运行机制,只是当任务去完成,缺乏主动性;听课检查的滞后性和形式化也造成了听课中虚假现象的发生。
2、教学管理水平总在浅层次上徘徊,缺乏一种文化的厚重与凝练新课程实施六年以来,教学研究制度的落实与创新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取得了一些经验,对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发挥集体的智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还只是停留在制度上的、自上而下的要求上,没有形成教师的自觉行为。没有形成教师主动的、自觉的发表自己见解的运行机制,教师的有效参与度低。
教学研究缺乏研究的问题意识,要么泛泛而谈、要么无目的地学习几篇文章,活动缺乏针对性与实效性。
教研活动缺乏开放的心态与兼容的胸怀。由于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直奉行“专业个人主义”作风,缺乏与他人交流与合作,这种封闭性的教师文化潜在地排斥开放与合作,使教师的教学趋于彼此孤立的状态。还有一些教师过多的依赖于经验的积累而不是专业智能的提升。封闭与保守使得我们的教研水平难以提高。
3、课程资源、教学资源的开发能力与教学设施的整合水平有待提高“一费制”的实施,给学校的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办学经费不足,教学设施与设备远滞后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学设施极不完善,语文教学缺少必备的图片及音像资料;学生无法进行探究与学习
由于教师课程意识的缺乏,更由于学校、教师教学资源开发和资源整合能力的缺乏,学生的教育公平权受到挑战,学生综合素养难以提高。如何让学生真正走出教室、走向社区,如何让学生进行真正综合实践活动成了师生共同的奢望。(二)、现实的反思
1、正确地认识教学教研的历史功绩与“缺憾”。现行的学校教学管理制度必须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与准确的定位。所谓常规是以往管理经验的科学总结,我们可以对原有的教学管理制度进行批判性的反思,剔除一些落后的、不利于教师发展的规定或做法,对积极有效的一面我们必须加以保持与弘扬。面对新课程实施与推进,我们必须对其不适应的部分进行重组与重建。
2、积极构建发展性教师评价管理模式。实现从控制执行转向授权责任;从知识的积累转向关注专业素质的发展;从制度的惩罚到尊重人的生命价值。使教师队伍具有良好的精神状态,积极的人生态度、创造成功的追求。
3、努力建构研究型教学管理模式。新课程改革呼唤课堂教学师生生命活力的展现。是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确立。是“三个纬度”目标的实施。所以教学管理必须转向:由检查备课笔记转向组织研究教材;由检查教师课堂中的纯知识传授转向用课程意识研究课堂教学;由检查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转向指导课堂教学;由指挥教学工作转向共同参与教学研究;由教学者终结评价转向教师专业水平发展情况的激励评价。
建立校本教研的行动研究管理机制:理论学习;对话交流;师师互动;教学论坛;专题研讨论坛;专家、领导与教师对话和培训活动等。
建立研究型的备课管理机制:改革备课方式,把教案改为教学设计;改革备课组的活动方式,采用案例备课法、反思备课法、问题备课法等研究方式。
建立以课例为载体的课堂行动研究管理机制:“三次上课,三次反思”使教师与指导者共同讨论共同发展,教师在研究中既是行动者又是研究者。
建立通过评价学生学习方式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研究管理机制:管理者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达成状态来分析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学习方式掌握程度,从而来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我们只有打牢教学教研常规这块基石,才能提高学校语文教学质量,学校才能蓬勃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13年度第学期张静中学语文组教研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13年度第学期张静中学语文组教研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13年度第学期张静中学语文组教研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498775.html
- 下一篇:跟车教师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