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在院感委员会的指导下,全院医护人员积极参与医院感染监控工作,各临床科室医师对所有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前瞻性调查,发现院内感染能及时、准确报告,同时院感科也加强院感病例上报管理,出现医院感染病例时,加强监测与控制,无院感流行事件发生。常规依托护理部进行消毒隔离质量督查、无菌技术督查并反馈,协同医务科、护理部,配合院领导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院感管理在201*年度进行了以下工作:
一、根据院感安全要求,细化院感质量管理措施
根据医院“安全生产”和“质量管理”的要求,完善了医院感染的质量控制与考评制度,细化了医院感染质量综合目标考核标准,根据综合目标进行督查反馈,全面检查和梳理有关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各方面工作,认真排查安全隐患,为保证院感安全,切实抓好院感重点部门、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管理,特别是手术室、消毒供应室、口腔科、胃镜室、检验科等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又制定了重点部位、重点环节的防治院内感染措施,院感科常规进行督查和指导,防止院感在院内暴发。
二、根据传染病的管理要求加强传染病的院感防控
在手足口并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间,进一步加强预检分诊台、儿科门诊、内科门诊、发热门(急)诊等重点场所的管理,认真贯彻落实手足口并甲型H1N1流感医院感染控制要求,加大医院感染防控力度,规范工作程序,特别是对全院医务人员以及工勤人员,加强了手足口并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的防治和自身防护知识的培训,严格落实了院感防控和个人防护措施,防止发生院内交叉感染,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
三、环境卫生学、消毒灭菌效果及手卫生监测情况
为规范全院各项消毒灭菌工作,预防院内感染,201*年度院感科加强院感采样监测,对全院各科室进行了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同时加强对手术室、胃镜室、口腔科、供应室、细菌室等高危区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及医务人员手卫生的监测。全年全院空气采样培养56份。本年度市县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监测23份,合格率100%。
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科室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29根,发现不合格及时更换,使其合格率达100%。
四、加强对抗生素使用的管理
按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和《吉林省实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管理办法》等规定,为加强抗菌药物临床使用的管理,我院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分级、分线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具体落实措施。医院感染管理科积极参与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管理,制定了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制度,加强抗菌药物应用的督查。
五、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院感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责任制,加强医疗废物管理并常规督察,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反溃并对工勤人员进行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严防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善引起感染暴发。
六、院感培训及考核
全年进行3次医院感染知识培训,参加人员包括全院医务人员及工勤人员,共246人次。培训内容为:院感基础知识培训,手足口病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甲型H1N1流感的
院感控制及消毒隔离知识培训,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培训,新上岗的医护人员岗前培训等。对5位新上岗医护人员进行了培训考核,合格后上岗。
扩展阅读:201*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11
201*年预保科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今年,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科认真贯彻落
实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办法》、《消毒技术规范》、《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医院管理的法律法规,以规范化、流程化管理为目标,强化环节质量管理和全院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严格质量监测及考核,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控制意识,降低了医院感染率,保证了医疗安全。全年无医院感染暴发事件发生,保障了医疗活动的安全,在上级机关检查和监测中全面达标。
一、健全织织完善管理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明确职责,落实任务,今年重新调整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科(专门配备预防专业人员)、临床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完善了医院感染管理三级网络体系。院感科将任务细化,落实到人。定期召开院感委员会会议和科室控感小组会议,研究解决医院感染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使院感工作得到持续改进。二、加强质量管理,确保医疗安全
(一)质量控制:根据质量管理绩效考核标准,每月大检查,每周抽项和随机检查,常规进行督察,系统地调查、收集、整理、分析有关医院感染情况,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整改,每月进行质量考评,并与医院医疗质量考评挂钩,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每月向全院医务人员及时通报医院感染动态变化。(二)环节质量控制:
1、加强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ICU、手术室、供应室、产房、新生儿病房、血液净化室,口腔科、内镜室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科室,我们在平时工作中,不仅日有安排,周有重点,而且专项专管,如对ICU的控制重点就是如何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对手术室的工作区域,每天清洁或消毒,每台手术后进行终末消毒,包括仪器设备、设施、物体表面、手术台面、无影灯、地面等符合手术器械清洗、符合规范要求,确保清洁、光亮、无锈迹。对供应室的督查重点是手术后各类器械的清洗、消毒及室内消毒灭菌监测,对口腔科、内镜室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每月进行检查等,使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到实处。
2、加强病区终末消毒管理,针对病区终末消毒不规范现象,制定并下发病区终末消毒措施,按照要求每周检查,对不规范的行为与考核挂钩。
3、每周对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逐项进行检查,对存在问题,进行整改,使本院的院感工作逐步规范化。
4、根据《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要求,制定并落实手卫生管理制度,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定期开展手卫生的全员培训,加强医务人员掌握手卫生知识和正确的手卫生方法,以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手部清洁与人的健康紧密相关,手上携带的致病菌不仅潜在威胁着医务人员及家人的健康,而且通过各种操作极易传递给病人,造成病人医务人员病人之间的交叉感染。为此,为本院编印装贴卫生洗手图谱200余张,要求护士长每月按需领取快速手消毒剂,洗手液。要求医生在查体和执行各项操作前后自觉进行手消毒。护士在接触病人和执行各项操作前后自觉进行手消毒。科主任、护士长随时监督检查,控感科每周下科室进行检查。5、根据上级部门的要求,今年重点要求医生抗菌药物的合理使
用,减少经验用药、用药次数、重复用药,尽量减少患者的抗生素用药时间,感染病人严格按照标本送检后药敏试验用药,严格遵守无菌操作的原则,加强手卫生的依从性,降低多重耐药菌的出现,与检验科配合,每周监测耐药菌株的变化,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有效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在医院内的传播,保障患者医疗安全。三、实行规范化、流程化管理:
今年紧紧围绕医院开展的流程化管理,对院感工作内容进行了梳理,制定出“医院感染质量管理流程”、“监测流程”、“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流程”、“发生职业暴露流程”“医疗废物管理流程”等近10项流程,使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更加规范,更便于临床医务人员操作。
四、开展了现患率调查。
10月份我科开展了住院病人现患率调查,调查前对12名参加院内感染现患率调查人员进行了调查方法、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个案登记表项目填写、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等知识培训。调查结果显示,医院感染率为1.8%、社区感染率为14.5%,抗生素日使用率为36.4%,标本送检率为菌检率为。阳性率为
五、进行医院感染的全面监测,为患者提供安全的医疗环境1、强化医院感染的综合性监测,提高主管医生报告制度,我科定期汇总分析,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坚持每周下科室监测住院病人,发现感染病例或有漏报现象,及时反馈回科室。统计每月医院感染发生率、病原菌检测情况,分析医院感染与危险因素的关系,查找感染的主要原因,提出干预措施。
2、进行目标性监测:今年我科11月对ICU、外一科接受侵入性操作患者、手术患者切口、手卫生、无菌操作进行目标性监测,每周下科室3-5次,通过观察医生换药、采集病历及护理记录、各种检测报告(X线、胸片)等,向医生、护士了解病人情况、床头查看病人等方式选定目标,重点关注有留置导尿管、动静脉插管、使用呼吸机等侵入性治疗、操作的病人,以及长期或多联使用抗生素的病人,前瞻性给予预防医院感染方面的指导意见,不断循环监测,及时调整监控策略,以达到减少各种危险因素,降低医院感染发病率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3、每月进行环境卫生学、消毒液、生物监测,监测的主要对象以重点部门为主,医院感染管理科每月对重点部门的空气、物表、工作人员手、消毒液等进行轮转监测,每季度轮转一次,并将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通过院感通信及时反馈各科室。9月份市疾控中心对我院进行采样份,我科全年对重点部门共监测取样份,其中物体表面监测份,合格份,合格率;工作人员手监测份,合格份,合格率;使用中消毒液份,合格份,合格率;室内空气份,合格份,合格率;无菌物品份,合格份,合格率;透析液入口液份,合格份,合格率;透析液出口液份,合格份,合格率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生物菌片监测,我科抽检次,不合格次,合格率
4、根据卫生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要求,201*年5月开始对供应室进行集中清洗和供应,加强消毒供应室管理,建立健全岗位职责、操作规程、消毒隔离、质量管理监测、设备管理、器械管理(包括外来医疗器械),及职业安全防护管理制度和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建立质量管理追溯制度,完善质量控制过程的相关记录,对不合格样品进行重新抽检采样,
5、进行紫外线强度监测,对新购进紫外线灯管每批次进行抽检,对全院各临床科室、医技科室、门诊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强度每半年进行了监测,共监测各种类型的紫外线灯管根,合格根,更换根,合格率。
6、全年医院感染发生率%,漏报率%,器械消毒合格率%,抗生素使用率%,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有效的控制了院内感染,7、医务人员的职业防护,制定防护制度和相关措施(包括手部卫生、标准预防、着装防护等),在日常医疗活动中,根据各科室工作特点提供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帽子、手套、护目镜隔离衣、防护服等,以保证医务人员的职业安全。职业暴露调查中,发生锐器伤人数人,并及时处理伤口和上报、追踪和调查
8、加强医生对感染患者的标本送检率,提高检验科对医院感染病原体分布及抗感染药物敏感性监测。
七、加强宣传和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院感意识
1、对重点部门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培训,参加人员余人,学时小时;
2、对全院所有科室发放职业暴露处理方法流程图、标准防护、预防锐器伤、洗手方法等图谱。
3、对儿科医生、护士,全院控感员进行“手足口病”预防与控制培训,共有余人参加,学时小时;
3、对名健康助理员、保洁人员及分院相关人员进行了消毒隔离、卫生洗手等知识培训,以杜绝交叉感染,提高自我防护意识;4、对新上岗医生、护士和实习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概论、医疗废物管理知识培训与考核,考核合格率为100%;对新入院实习医生、护士进行了医院感染知识培训,使他们对医院感染概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5、对医生进行《医院感染诊断》《合理使用抗生素》,《现患率调查》人员培训;
6、10月份对护士长进行导管相关性感染、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留置尿管致尿路感染,消毒隔离制度等方面强化培训,并进行了现场考核。7、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了卫生洗手考核,无菌技术操作等知识培训及考核。8、12月对全院医务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年终考试。八、加强了医疗废物管理
我院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经过几年的摸索、前进,已经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医院感染管理科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监督管理,明确各类人员职责,落实各类人员责任,进行各类人员培训,使我院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贮存、包装、运送、交接等做到规范管理。
九、传染病、结核双向转诊、死亡病例报告新生儿计划免疫接种管理1、在日常检查传染病登记报告时个别科室存在迟报和填写不完整情况,全年各科室共报告传染病例,其中乙类传染病例,丙类传染病例,其他传染病例,报告率100%,漏报率0.
2、今年4月份对全院职工、11月份对新上岗人员进行乙肝疫苗接种。3、全年共转诊结核病人例,未发现漏转病人,登记详细,符合上级要求。
4、各临床科室认真落实使用《死亡医学证明书》全年共开出死亡证明书例。
5、我科每月定时核对产科出生登记薄、新生儿应接种数登记和实种数登记是否相符,接种时间是否及时。全年新生儿出生人数人,乙肝疫苗接种人数人,接种率;卡介苗接种人数人,接种率,乙肝疫苗未接种人数人,卡介苗接种人数人,与妇产科共同做好新生儿计划免疫接种工作,每季上报疾控中心。全年未监测到AFP病例。十、201*年医院感染工作设想:1、配合医院流程化管理的总目标,完善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流程。
2、编印《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小册子和《医院感染管理手册》,提高医院感染诊断水平和监测的准确性,提高规范化程度。3、继续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大力推广手卫生在感染控制中重要地位的宣教与考核,提高手卫生依存性。4、加强抗生素合理使用,缩短术后用药时间。
5、增强医务人员的工作责任心,在日常诊疗工作中树立主动预防医院感染的意识,保证医院医疗用品的消毒灭菌质量,确保各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制度。措施落到实处,发挥实效。
6、加强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培训,逐步营造医院感染“零宽容”的理念,全方位、大幅度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五原县医院感染管理科
201*年12月3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11.医院感染管理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0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