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香山中学20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8 00:12: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香山中学20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香山中学20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教育科学是教育教学发展的第一生产力,也是一所学校教育发展的助推器。学校要发展,教育科研要先行。教科研工作注意创新,追求实效.积极主动响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趋势,促进了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提高,骨干教师队伍不断壮大。本学期,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水平明显提高,并在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与科研实践中不断取得新成绩、新成果。现将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教科研工作

1.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实践,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

2.修订《学校教育科研工作管理条例》,完善教科研运行机制。在已有《学校教育科研管理条例》的基础上结合新的情况,修改完善,进一步健全学校教育科研的组织机制、管理机制、评价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发挥教科研督导员作用。3.发挥指导与服务职能,完善科研服务机制。

教科研室密切与课程处、教育资源中心、美术中心等管理部门联系,为各部门开展好工作研究,完成课题研究任务,收集资料,编制发展规划等,主动服务,密切配合,推进教育教学、德育工作的开展。3.调动教师教科研积极性

克服教师的畏难情绪。不少教师在谈对教科研的认识时,往往有人反映出对教育科研有畏惧感,认为科研比较高深,也有人对教育科研持“负担论”,认为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通过宣传教育,使教师克服了畏难情绪,使他们投身教育科研,并把教学过程与教育科研过程统一起来。

4.组织教科研培训,加快教师向“科研型”转轨。

为了提高教师从事科研活动的积极性,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配合市教科所、教发院,组织教师参加“二期”课程培训及教育理论的系统学习,使教师由“经验型”

向“科研型”转轨。定期召开课题组会议,检查课题进度,邀请专家为课题组成员进行科研培训。

5.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科研理论水平。

倡导教师阅读教育教学报刊,使教师能及时了解教育理念、教学动态。邀请市教科院专家杨四耕老师为老师进行课题辅导报告:《高效教学的N个细节》,增强教师科研意识。6.积极开展课题研究,提高教师科研能力。

严格按照制度开展课题研究,加强课题的过程管理,定期进行交流,进行中期检查,形成制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本学期校龙头课题《中学立美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立项为区级课题,围绕《中学立美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教科室将实验课题细分为五个一级子课题,课题组紧紧围绕总课题,开展立美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取得一些阶段性成果。根据课题研究需要,组成课题组群;收集美育情报资料,了解国内外“立美”教育研究现状及动态;组织教师学习科研知识,设计课题研究方案,明确研究目标、内容、任务、方法、评价和应该取得的研究成果;丰富“立美”教育内涵,设计并完成了《教师审美素质的调查问卷》、《学生审美素质的调查问卷》,整理分析调查问卷,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撰写研究报告;黄国清老师撰写的地理学科教学立美论文在《地理教学》(中国中文核心期刊,教育学会地理教学研究会会刊)上发表;袁曙霞老师撰写的《在文言实词教学中探究汉字原初的“意味美”》发表在《浦东教育研究》(201*年第10期)。课题开题至今,教师完成学科教学立美课例计48个,立美教育教学论文40篇。美术教研组承担校级课题《美术网上课堂教育教学的实践与研究》已取得部分成果,美术网上课堂深受学生欢迎。7.健全“教科研督导员”制度,完善科研活动机制。形成了一支有较高科研素养的学校科研队伍。“教科研督导员”以承担具体课题研究任务为驱动,负责《教科研之窗》的编辑工作,确保有效地带动学校广大教师开展教育科研。在学校办学实验课题的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聘请大学教授、教育专家为特约科研员专业顾问,与学校教科研骨干进行互动研讨,充分调动科研骨干的积极性,让他们参与教育教学热点问题的讨论研究,打开思路,提升研究水平。

8.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学校加大教科研的投入力度,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激励与评价机制。对教师发表论文、课题获奖等进行奖励。9.学校科研逐步进入良性循环状态,老师广泛参与教科研,直接参加教科研的教师超过80%,教科研机制不断完善,学校取得了部分科研成果,孙建国老师的课题《网络背景下的学生自主学习》被评为浦东新区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二等奖,曹琼老师的课题《高中语文活动式教学研究》被评为浦东新区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三等奖。10.完成撰写香山中学《创建实验性、示范性学校中期评审自评报告》、《教师专业发展分报告》《香山中学教师职业立美分报告》。

二、教师培训工作

1.强化教师的反思意识。“成长=经验+反思”。教育科研工作就是让教师对自己的教育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育现象进行反思,善于从中发现问题,对日常工作保持一份敏感的探索的习惯,不断地改进自己的工作并形成理性认识。积极推进《课堂教学改进计划》,要求教师撰写教学反思,记录实验随笔,把有感而发的事情、棘手的问题、小小的案例、一时的顿悟都记录在《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上,既可以是记叙,也可以是议论,还可以是抒情,内容、形式不拘一格。定期检查评比《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促进了教师反思意识与能力的发展。2.完成《201*年秋季教师培训录取统计表》,培训教师如何完成《浦东新区“十一五”校本研修教师手册》的填写和学分认定,开展我校教师申报201*年春季浦东新区教师继续教育选修课程工作。2.拟定《校署骨干教师申报和考核细则》,并完成本学期学校对校署骨干教师的考核与奖励。完成了201*年区骨干教师申报和推荐工作。3.督促老师完成教师成长档案的填写工作。

4.201*年11月13日,教科室组织策划教师带教签约仪式,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三、语言文字工作

1.为申请创建区语言文字示范校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开展一系列推普系列活动,高一年级“弘扬民族精神”朗诵经典作品,高二年级“我爱祖国语言美”普通话比赛,初中年级开展“琢木鸟”活动,都极大促进了“推普”活动。

2.认真完成填写《学校语言文字工作管理手册》,积极宣传《上海市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定标准(浦东新区实施细则)》,为四名普通话水平不合格教师参加考试动员并报名,申报《语言文字规范示范校》,在学校网站中设立语言文字网页。3.每个年级组确定推广普通话工作负责人。2.《晓津》学生文学杂志(第二期)出版。

香山中学

201*年1月7日

扩展阅读: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201*-201*学年度

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重庆市綦江县三角中学创建于1955年,目前在校学生1395人,教职工总数98人,现有县级骨干教师、各级各类科研骨干5人。学校坚持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全面育人”之路。承担县级教育科研重点课题《远程教育资源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整合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我校教师开展教科研活动的理论基础。学校结合学校科研实际,组织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校园内外孕育着浓厚的教科研气息。现将05-06学年度的主要工作总结如下:一、领导班子挂帅,建章立制,群策群力抓科研

校领导班子10人,平均年龄40岁,都是大学本科。他们在扎扎实实开展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努力搞好教科研工作,使教科研工作的实效性得到了良性发展。为保证教育教研工作的顺利进行,学校成立了以校长吴大全为首的课程研究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科研工作宏观管理、指导、调控。我们各教研组选择了“培训引路、示例指导、实际操作、反思矫正、研讨总结”的思路,以此来推进我校教科研工作。一是学校制订了具体的、翔实可行的《教科研计划和方案》、《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以及《教科研量化考评办法》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确保教研活动按时保量保质进行,使得教科研工作顺利地走向了正规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二是狠抓了教科研硬件建设,加大了教育科研的投入。配备了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电子阅览室等,为广大师生积极实践教育科研活动,查阅资料提供方便。四是学校制定了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及奖励标准,在经费投入上优先向教科研倾斜,每学期对教师教科研成果按获奖级别进行奖励,同时,不定期组织外派科研骨干参加各级成果交流与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自觉地投身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正是在这种健全、规范的教科研体制下我校教科研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开展。二、教育理论导航,培训引路,示例指导促科研

学校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学校致力于校本培训培养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学校每年投入的培训经费在5000元以上。坚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注重学以致用,一口普通话、一堂优质课、一篇优秀教案为目标进行考核。(一)营造科研氛围,提高教师积极性。

(1)加强教师的科研意识。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教育科研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在多年科研氛围的熏陶下,从反复多轮的科研实践中,老师们都懂得了,教师从事研究的最终目的不仅仅是改进教育教学工作,还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从而在工作中获得理性的升华和情感的愉悦,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和思维品质。(2)克服教师的畏难情绪。实验伊始,不少人反映出对教育科研有畏惧感,认为科研比较高深,也有人对教育科研持“负担论”,认为教师的本职是教好书,搞科研是额外负担,通过我们的宣传教育,使教师克服了畏难情绪,使他们自觉投身教育科研,并自觉把教学过程与教育科研过程统一起来。((二)培训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多彩

(1)学校不定期组织“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新课程标准”的理论辅导讲座,由各科骨干教师进行理论辅导,使教师在培养中不断理解和接受新课程理念,(2)开展网上学习活动,“网上学洋思”。(3)分散自学,总结得失,以备相互交流。

(4)让青年教师拜师学艺,让新老教师结对子,开展传帮带活动,使青年教师在老教师的指导下尽快成长。

(5)派出25人的队伍到东溪镇中学观摩学习洋思课堂模式。(三)深入课堂教学,有效开展活动

新课程改革,落实在教师,变化在课堂。学校采取了二项措施:一是开展新课程的课堂教学示范课活动,为课改指路,为实验导航。在课堂教学示例活动中,执教教师努力在教育思想、教育方式、教学手段等方面求变、求新。鼓励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合作交流、探索学习成为教学的主要形式,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二是开展了课堂教学的反思活动,进行课改案例的收集与评比。

三、课题研究为头,管理为轴,围绕课题展科研

长期以来,我校坚持走“科研兴校,质量立校,特色强校,全面育人”之路,以课题研究为龙头,围绕课题展开教科研活动,从而使我校教科研能有效地与教学质量相结合。(一)突出课题研究,规范科研管理

教育科研工作的有序、有效进行,还在于学校对科研工作的管理,如何开展教育科研工作,怎样进行管理,我们作了以下探讨:

1、目标管理系列化。学校每学期在工作计划中,明确提出课题实施的总目标。各课题实验小组在开题前,认真组织实验教师审题立案,确立子课题的各阶段目标,注意把握其内在联系。在确定目标时,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出要求:一是目标的确定要符合“四性”。(1)方向性: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整体系统的观点为原则;(2)针对性:以当前素质教育中迫切需要解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主;(3)超前性: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研究未来的教育问题;(4)可行性:选择力所能及、行之有效的问题研究,不好高骛远。二是目标的分解要注意系列性和层次性。三是目标的制定要适度、要实在。四是目标的落实要由低到高,步步落实,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2、组织管理网络化。首先,我们着力理顺了科研与教研的关系,即教研是科研的基础,科研为教研服务;教研主要从事改革课堂的研究,科研主要进行理论性课题的研究。其次,我们建立健全了其对应的三个层次不同的组织管理机构。一是学校成立了以学校负责人为主的教育科研领导小组,其主要职责是规划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为教科研提供保障,发挥其协调作用。二是以教导处主任牵头组成的中心科研组,其主要职责是开展实验,负责科研课题的落实和指导工作。三是以教务处主任负责和教研组成立的教学教改研究组,主要完成学科研究工作,开展教改教研课题的研究。由于组织管理精细有层,分片管线,层层负责,步步落实,使我校的教科研工作抓的井井有条。

3、过程管理具体化。在课题研究的操作中,我们做到了:宏观调控与微观操作相结合。为了确保研究的顺利进行,把课题研究落到实处,我们坚持“三到位”进行宏观调控,即开学召开课题研究规划、培训会;期中进行课题研究联系、中检会;期末开展课题研究总结、交流会。有了周密细致的合理安排,实验教师能有主有次,有意有序的进行研究。在具体的微观操作中我们采用“三表制”,即:拟定课题研究流程表,精设变量互动表和目标研究检测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为了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学生的情况记录、数据测定、结果分析,都力求准确真实可靠。(二)突出常规教学,提高科研实效

1、在科研实践中,我们感觉到,教育科研不管怎样运行,在什么地方落脚,都应该加大课堂教学研究的砝码,围绕学校管理订目标,以提高质量为落脚点,为此,我们做到了“三落实”:

1、把科研落实到课堂教学之中。课堂教学是课题研究的试验场、立足点,把科研引进课堂,与教学结合。如何以研促教呢?学校规定每个实验教师做到“四要”:要在备课中得以体现,要在授课中得以运用,要在检测中得以印证,要在活动中得以落实。以上规定和措施,有力的促进了广大教师在常规教学中自觉运用科学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效应。

2、把科研落实到学校管理中去。教育科研启动以来,广大教师默默耕耘,探索出了适合我校的三大评价体系:对学校而言,制定了《素质教育管理章程》;对教师而言,我们制定了《教师常规工作考评细则》;对学生而言,我们潜心探索出了《学生素质评价手册》。这样就构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管理模式,学校改革了管理方法,建立了新的评价体系,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也使学校综合水平上了新的台阶。(三)围绕困惑抓课题,解决疑难研究

为了保证教育科研的广泛性,结合我校教学工作实际,在教师中深入了解教学疑难,从教学困惑出发,我们组织教师开展了话题:《生活中的数学》、《怎样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导入的技巧》,等话题式校本研究,充分挖掘了教育教学中待解决的实际问题,从而在校园内形成了“主从结合,多元互补”的课题研究群,切实做到了科科有实验,人人有话题,使科研真正促进了质量。校园内科研活动蓬勃发展,教育科研蔚然成风,科研兴校深入人心。

四、学校搭建平台,交流得失,共同成长用科研

随着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教师们不但拥有自己在教学中的做法、体会与反思,而且也有各自发表、获奖的优秀论文和案例等科研成果。可以说这些都是他们的经验所谈,体会所述,都是他们的新发现、新创造,特别是那些获奖、发表的文章背后,都隐藏着一个个动人的故事。我们科学合理的应用这些科研成果,给老师们提供一个经验交流的平台,为其互相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创设良好的条件。为能创设一个教育科研经验交流的平台,近年来我校教科室积极总结收集各种教科研成果,把值得大家学习、推广的好做法、好经验、获奖论文、案例等下发到各教研组供教师交流学习,在相互促进中共同成长,大大提高了教师投身教科研的积极性,促使了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持续发展,收到了良好的交流效果。五、学校教科研工作存在的问题

1、教科研的重视程度仍需加强,在社会普遍还重视成绩的情况下,学校领导和教师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将教科研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

2、教科研工作还要紧密联系学校的教育教学实际,让科研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摆脱科研和教育教学两层皮的现象;力争教师的科研论文能够联系学生的实际、课堂的具体情况,真正起到教科研的实际意义。

3、教科研工作还应向纵深发展,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研究有价值的、贴近学校生活的一定水平的课题。

六、今后工作的设想:

(一)调动全校教师的科研积极性,让科研深入人心,在学校承担原有课题的基础上,继续增大研究范围,力争每个教师参与课题,有能力的教师搞好科研,做到每个人都能带着新的教育理念去观察、思考、研究、实施自己的教育教学任务,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二)搭好教师教科研活动的舞台积极采取措施,定期召开学校教研工作会议,认真总结推广经验,每年推广35个,下大力量让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落到实处,让科研成果转化实际行动,推动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敢于做教育改革的弄潮儿、勇于做教育科研的排头兵,我们就一定会走进繁花似锦的春天。

三角中学20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香山中学20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香山中学20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香山中学201*学年第一学期教科研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0337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