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企业QS管理工作总结
×××食品公司质量管理工作总结
公司在质量管理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公司质量管理工作向领导汇报:
一、公司高度重视质量管理工作1.思想上高度重视
公司领导深刻体会到“以质量求生存”的基本市场规律,不断告诫自己和员工“做食品就是做良心工程”,“质量是企业生存之本”。2.制定了明确的战略方针
公司为了能够健康、有序发展,提高市场经济竞争力,明确制定
了以质量为核心的战略发展方针:--------------------------------------------------------。3.组织上保障
公司成立了以总经理为主的产品质量管理小组,设置了专职管理部门,建立了班组、车间、生产部、质检部四级产品质量监督和管理。4.经费上保障
公司在每年的财务预算中核准预留质量管理资金,包括抽检、送检、自检费用,学习、宣传、培训费用等。
二、建立完善的质量安全保障制度公司为了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依据《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系列法律、法规,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帮助指导下,规范提高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行为能力。公司从原辅料进厂、生产加工、产品检验、成品出厂建立了严格的管理程序,设置了专职管理部门和人员,制定了严格的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包括《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食品安全责任制度》、《生产过程安全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原辅料采购制度》等30项部制度,并严格执行。
三、加强体系建设,夯实质量管理基础
1.公司相继通过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认证,计量检测体系认证,名优产品认证。
2.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制定各产品标准、生产标准、检验标准。通过建立健全先进的科学管理体系,有效运用卓越运营、持续等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四、创新管理提水平
1、在生产过程中,各岗位严格执行SOP,同时各岗位积极落实不接受不合格品、不生产不合格品的工作原则。
2,、在生产过程中各工序操作人员,如发现不合格品予以奖励,杜绝不合格品出厂。
3不断采用先进生产设备,以提升和保障产品质量。
通过不断推进管理创新和管理变革,运用先进管理工具,不断提升产品质量管理水平。
五、认真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公司严格按照制度高于一切的原则,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1.建立三级产品质量责任制
建立法人、部门主管、操作人员三级质量责任制,并签订质量责任书,纳入绩效考核。2.严格监督,确保工作落实
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制度,由总经理负责,对企业资质变化情况、采购进货查验落实情况、生产过程控制落实情况、产品出厂检验落实情况、不合格品管理情况、食品标识标设注符合情况、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全方位不定期查。六、持续开展产品质量宣传
1.通过固定展板对《食品安全法》、《产品质量法》等进行宣传。2.利用活动展板和影视资料进行产品质量安全警示教育。通过各种形式质量管理活动的开展,公司员工精神面貌有了明显提高,对质量安全事故的防范意识,不断加强,主动查找工作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切实提高了工艺技能水平,处处体现了主人翁意识、责任意识和安全意识;公司未发生食品质量安全事故,顾客满意率不断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扩展阅读:食品QS认证制度汇编目录2
企业各部门质量安全职责权限管理制度
生产技术部
一、编制生产技术准备计划,检查生产过程中的各项生产准备工作的落实,做好产前准备,合理组织生产,保证生产计划顺利实施。
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工作质量出现异常状态时,立即查找原因,采取措施,保证工序质量。
三、掌握产品质量特性,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特性的主导因素,制订控制办法。
四、制定并遵守工艺管理标准,加强生产工艺管理。
五、按生产计划的要求,组织指挥协调生产,保质保量完成生产任务,满足市场需求。
六、建立健全各种生产统计台账,原始材料齐全,及时报送各种统计报表,定期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为企业负责人了解生产情况、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七、做好不合格产品回收工作,出现质量问题,坚持质量分析,查找问题原因,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质量反馈,防止质量问题的再次发生。
食品安全管理部
一、制定本企业食品卫生管理制度和岗位卫生责任制管理措施。二、制定本企业食品经营场所卫生设施改善的规划。
三、按有关发放食品生产许可证管理办法,办理领取或换发食品生产许可证。
四、组织本企业食品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有关法规和知识的培训。五、建立并执行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制度。
六、对本企业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总结、推广经验,批评和奖励,制止违法行为。
七、执行食品安全标准。
八、协助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机构实施食品安全监督、监测。质量管理部
一、制订并实施企业全面质量管理宣传教育计划与方案,组织和实施质量管理活动并做出总结。
二、定期组织检查质量体系运行情况并进行质量分析,建立质量档案。三、收集、整理产品质量和全面质量管理方面的信息以及影响质量的因素,为有关部门提供建议和服务。
四、参加生产班组的质量活动,收集、总结质量管理方面的典型事例和经验,视情况组织推广或宣传教育。五、参与供应商的评估活动。六、参与质量事故的分析。
七、做好各种记录等文件资料的保管和定期归档工作。
仓储部
一、负责企业原辅材料保管,严格执行原辅材料保管规定标准,确保原辅材料在保管过程中不发生质量和数量上的变化。对采购回来的原辅材料,按类别和要求分类存放,并标明标识。
二、制定成、副产品的接受、保管、交付过程中的质量标准,搞好成、副品库的管理,并对库存产品的质量、数量负责。
三、所有库存物品的管理均需建立台账,并做好登记。
四、原辅材料和成品、副产品的在库中存放应遵循仓储卫生标准。五、所有原辅材料及成副品均应遵循先进先出、后进后出的原则使用发放。
企业总负责人和企业相关部门负责人岗位职责
企业总负责人岗位职责对企业全面工作负总责。生产管理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组织主持本部门日常全面工作,编制本部门年、季、月工作计划;二、贯彻企业有关生产方面的方针、工作政策,根据企业年度工作大纲,负责领导编制和初步审定年度、月度生产作业计划和辅助生产作业计划,并组织检查、落实和考核;
三、加强统一指挥,组织并领导企业生产调度工作,定期主持召开生产调度会,严格按生产计划进行督促、检查,对生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平衡,搞好均衡生产;
四、负责生产管理制度的起草和修订工作,并督促贯彻执行;五、加强生产指挥,控制产品成本和产品质量;六、签发本部各项工作指令;
七、每月组织有关人员对企业生产、设备安全、现场进行检工查考核;八、组织安排企业各级调度人员的业务学习,提高业务管理工水平;九、负责本部门人员的管理工作和业绩考评工作;十、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质量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负责按《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建立企业质量管理规范;并督促全面落实执行,开展对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监督与考核;
二、负责制订和完善企业产品生产操作的工艺技术与质量管理规范,实现质量控制目标;
三、负责开展对产品结构、质量和生产技术的改进与研发,协助领导进
行工艺技术与产品质量改进的决策;
四、负责进行技术操作与质量管理教肓规划,组织开展质量管理宣传活动,提高员工队伍整体的质量管理水平;
五、负责协调各部门工作之间的质量管理关系。
供销负责人岗位职责
一、负责编制采购计划,确保生产物资的需求与供应平衡;二、负责严格按质量要求采购物资,杜绝不合格原材料用于生产;三、负责选择和评价合适的供应渠道与供应商,合理降低采购成本;四、审核和签订采购合同,确保合同正常执行,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五、负责营销队伍的培养与建设,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六、负责市场网络的拓展和客户关系的维护,让客户满意;七、负责执行营销政策,及时回笼货款,确保货款安全;
八、负责市场及其客户信息的收集,掌握市场动态,处理客户投诉,维护企业声誉。
各岗位生产操作技术人员职责
生产操作工岗位职责
一、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服从生产的工作安排,参加集体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和学习活动。了解生产计划安排和要求;
二、贯彻执行《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审查通则》,及其工艺操作规程,确保生产质量与安全;
三、服从生产计划安排,保质保量按时完成生产任务;
四、严格遵守上岗操作制度,进出车间都必须执行相应规程:换鞋、更衣、戴帽、双手消毒等。工作服应保持干净;
五、严格执行领料制度,每次领料都必须仔细查验质量然后仔细过磅,并与原料库管办理领料交接手续;
六、投料前,必须检验材料质量,发现质量问题应立即向质检部门通报,并随时将有质量问题的原料退还仓库,杜绝将不合格的原材料用于生产;
七、投料前,应仔细核对生产定单的用料规定与要求,确认用料与生产定单要求一致无误后,方可开始生产。杜绝浪费,有效降低用料成本;
八、每天下班前将现场清理干净,所有生产用具定置摆放,保持工作场所清洁、整齐有序。
生产设备维修工岗位职责
一、遵守企业规章制度,服从工作安排,参加集体组织召开的工作会议和学习活动。了解车间的生产计划安排和要求;
二、熟练掌握车间各种机器设备的技术性能,做到会操作、会检测、会保养,能准确、快速排除故障;
三、合理安排机台的日常保养和定期检修工作,认真巡视、检查机器设备的运转情况,及时发现并排除设备隐患,确保机器设备保持良好的技术状态;
四、接到机器故障要求修理通知后,应在半小时内作出修理安排,为操作工提供及时、有效的维修服务;
五、能单独高效的完成生产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其故障的排除修理;六、合理使用零配件,执行“联机量化、责任到人”的机器设备管理制度,使物耗成本处于最佳状态;
七、建立机器设备使用与维护台账,将机台的故障修理和检修保养执行情况,详细、真实的记录下来。如一时不能修复,则应写明原因以及下步处理的计划或建议,并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
八、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把当班存在的问题、设备运转情况、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故障处理和未处理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交给接班人员处理。
仓库管理员岗位职责
一、严格遵守仓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确保货物安全;
二、严格执行原辅材料入库登记手续,并进行分类分区、明码明示存放保管,做到摆放整齐有序,保持通道顺畅;
三、发现经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应立即向上级领导如实报告,在得到上级领导的明确指示之前,不得擅自作出处理;
四、对任何不符合规定的票据或手续而要求领用原辅材料的,应予以拒绝,并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异常情况。要确保原辅材料出库手续完备无误;
五、每天核查原辅材料的收、发、存情况,并按规定填写统计报表。每季进行一次原辅材料的盘存,保证所保管的原辅材料帐物相符,帐帐相符;
六、对所保管物资的收、发、存手续记录保存齐全、完备清楚,能真实
反映原辅材料进、出库存情况,并按规定报送统计报表;
七、随时注意对所保管物资的防锈、防潮、防水、防霉、防蛀、防鼠、防火、防盗、防漏电等安全管理。
质检员岗位职责
一、依据工艺规程、质量标准等质量文件对生产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二、负责对生产人员质量记录的填写进行监督检查;三、负责操作工正确执行操作规程监督检查;四、收集信息完善各种质量文件,追踪验证;
五、负责对生产车间的清洗液浓度、清洗程序、清洗效果进行监督检查;六、负责对生产车间标识、库房标识的使用进行监督检查;七、负责质检日报表的如实填写及汇报;八、负责每日卫生监控记录的如实填写。
原辅材料进货查验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原辅料进货查验制度
一、为了使采购的原辅材料(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能够满足生产合格产品的要求,特制定本制度。
二、本单位购进的原辅材料一律应当进行实地查验,经过验证后方可入库。
三、在进货查验原辅材料供货者的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明文件时,应查验供货方主体资格的合法有效证件,按批次向供货方索取证明产品质量符合标准或规定的相关文件,保存原件或者复印件,记录生产许可证编号、复印产品合格证明文件,以备日后检查。
四、进货查验记录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规格、数量、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以及生产许可证编号、生产日期及批号、产品质量合格证明。对本企业自行检验食品原料的,要记录检验结果并保存检验记录。其中,联系方式中应当注明供货者联系电话和联系地址。
五、对原辅材料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主要查验内容包括:(一)查验包装标识是否有中文标注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厂址,是否在包装上显著位置清晰标注净含量、规格、型号等项目。特殊膳食用食品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能量营养素、食用方法和适宜人群。
(二)是否标明生产日期、保质期、贮存说明、产品执行标准、质量等级。
(三)对使用不当容易造成损害及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是否标注警示标记或中文警示语。
(四)经感官鉴别是否存在已经腐败变质、油脂酸败、霉变、生虫、污秽不洁、混有异物或者有其他感官性状异常,可能对人体健康有害的。
(五)是否符合产品说明书的质量情况。
(六)是否存在应当检验、检疫而未检验、检疫,或者伪造检验、检疫结果,或者检验、检疫不合格情况;
(七)进口产品是否有中文标注的原产国国名或者地区名以及在中国依法登记注册的代理商、进口商或者经销商名称和地址。
(八)辐照、转基因食品原料是否在显著位置予以清晰标示。(九)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必须经过检验检疫的,必须查验其有效检验检疫证明,未经检验检疫的,不得采购。法律、法规没有明确规定的,应由供货者提供产品质量合格证明方可采购进货。
六、应加强原辅材料的外观质量检查,对包装不严、破损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应及时予以处理;对过期、腐烂变质的,不得入库,并立即停止进货和使用,进行返厂或无害化处理。
七、在进货查验时,发现产品不合格和无合法来源的,应拒绝验收。发现有假冒伪劣时,应及时报告。
八、进货查验记录应如实记录进货时原始情况,不得涂改,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
产品质量追溯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对在采购、生产、保管、运输、销售过程中出现的产品质量问题进行责任追究以及不合格产品处理,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原辅材料的采购、保管、运输、使用过程中出现问题时,要追溯到销售商。
三、生产过程的追溯,从原辅料进厂开始到生产加工到成品入库。四、运输过程的追溯,从成品库出货开始到零售商。
五、销售过程的追溯,从零售商到消费者。
六、生产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主管厂长(经理)负责组成质量评审小组,对质量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查清导致质量问题产生的环节或部门,并对该环节或部门出现错误的原因进行分析。对有质量问题的产品及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追究相应责任人的责任。出现错误的环节或部门要写出整改报告,制定预防措施,杜绝同样问题再次发生。
七、对生产工艺、人员、设备等质量控制环节和原料、辅料、半成品、成品检验,都应有专人负责,出现质量问题时由相关部门承担责任。八、运输过程出现质量问题时,由主管厂长(经理)牵头组成评估调查小组,对质量问题进行具体分析,查清出现问题的环节或部门,追究该环节或部门的责任,同时对出现质量问题的产品采取相应纠正措施,保证产品符合出厂和客户的质量要求。
九、销售过程出现产品质量问题时,由主管厂长(经理)协调处理,查清问题及分析产生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要求责任部门写出整改报告,制定相应预防措施,杜绝再次发生,追究相应的责任。与零售商协调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赔偿手续。
十、如发现产品质量存在严重问题,按召回程序对产品进行召回,并相应地对生产过程、运输过程、销售过程进行质量追溯,查清原因,追究责任部门,制定预防措施。
生产过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在记录生产过程安全管理情况时,应当按照食品安全标准等有关标准确定的关键控制点和关键要素予以记录,包括关键过程控制、包装储存运输控制、检验控制等,以及操作人员姓名、操作时间,生产场所的温度、湿度、清洁度,添加剂及加工助剂等辅料的使用管理等食品生产过程的安全管理情况。
三、建立有毒有害物品的专用储存库。清洗、消毒剂与食品添加剂等专库(或柜)存放,标识清楚。
四、在生产过程中应按照生产工艺的先后次序和产品特点,将原料前处理、半成品、成品、包装等不同清洁卫生要求的区域有效分开设置,各加工区域的产品应分别存放,防止人流、物流交叉污染。
五、严格执行有毒有害物品的储存和使用管理规定,确保厂区、车间和化验室使用的洗涤剂、消毒剂、杀虫剂、燃油、润滑油和化学试剂等有毒有害物品得到有效控制,避免对食品表面和包装物料造成污染。
六、加工过程所用设备、操作台、工具、容器等应定时清洗消毒,清洗消毒后的工器具应当妥善存放,避免再次污染。
七、班前、班后应对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班前检查合格后,方可生产。
八、对加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品、跌落地面的原料、产品及废弃物,应收集到固定地点,有明显标志的专用容器中,并在卫生检查人员的监督下及时处理。
九、废弃物容器和产品容器不得混用,应有明显标识。废弃物容器应防
水、防腐蚀、防渗漏,避免对产品造成污染。
十、禁止使用竹木工器具盛装食品,对于传统工艺必须使用的,在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前提下使用。
十一、同一条生产线生产不同品种的产品时,在更换品种前应彻底清洗消毒。
生产设备清洗消毒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车间内必须有用于工、器具和固定设备消毒的设施,并保持齐全有效,设施本身及使用过程中不得对食品生产产生不良影响。
三、在工作前后及工作中必须按规定进行清洁、消毒(要有记录)。四、所用的清洁消毒方法应有效又不影响食品的卫生。
五、用化学方法进行消毒时,应检查消毒剂的配制记录及使用条件,连续使用的消毒剂,应定期检查其浓度。
六、用热水消毒时,水温应达到80℃以上。
七、加工操作台、机械设备、工器具应经常清洗,不得有锈蚀,并保持清洁,经消毒处理后的设备、工器具、操作台必须再用清洁的水彻底冲洗干净,除去残留物后方可接触产品。
八、消毒工作结束后按要求做好残留的消毒液清理工作。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一、为加强产品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的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企业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应当是符合国家《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GB2760)的食品添加剂。
三、不得滥用食品添加剂,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和使用范围应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规定。不得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前严格进行计量和称量,按标准使用。
四、不得使用食品添加剂来掩盖食品的缺陷或作为伪造的手段。五、食品添加剂采购到货后,由质量管理人员按《进货查验制度》规定进行验收,并核对相关许可证明、合格证明、产品数量等项目,做好验收记录。
六、建立食品添加剂使用台账,实行专库、专人保管,严格办理进出库手续,做好《食品添加剂出入库记录》,明确记录食品添加剂的名称、有效期、用途、供货方、进货量、进货日期、库存量、出库使用情况。
七、食品添加剂保存要有明显标识,注意保护好包装上标签,不同的食品添加剂应有相应的隔离,分类存放。按标签规定的储存条件对食品添加剂进行保存,如避光、防潮。
八、对未使用完的食品添加剂应封装好,避免受潮和受到污染,按规定手续退回仓库,避免误用。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制度和检验人员岗位职责
产品质量检验记录制度
一、为了确保本公司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二、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出厂产品。
三、出厂的产品要做到批批检验,并定期进行抽查或检测。四、出厂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食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号、检验员、检验合格证号、检验部门。
五、产品出厂检验记录应真实,不得涂改,保存期限不少于二年。六、质量管理人员按照生产批次,对入库成品的名称、数量、执行标准进行核对,确认后下达产品检验取样单,检验人员按产品标准进行检验。
七、对检测产品结果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经确认后立即上报,由主管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送有关检验机构进行委托检验。
八、产品出厂检验应按规定的检验操作规则、工作流程进行操作,确保检测数据准确、真实。
九、质量管理人员根据原始检验报告单的数据判定该批产品是否为合格品,按规定发放产品出厂合格证,判定为不合格品的进入不合格品处理程序。
十、出厂检验记录结果要建立档案,并接受有关行政执法部门的监督检查。
检验人员岗位职责一、化验室主任岗位职责
(一)负责原辅料、半成品、成品的检验并出具报告单;(二)负责物品的申购、领用及管理;
(三)负责考勤表、物品损坏、奖罚、仪器校准、配药等记录的填写、统
计和审核;
(四)负责化验室各仪器、仪表工作情况的检查记录;(五)负责化验室仪器的校准和调试工作;(六)负责化验室仪器设备的维修和保养;(七)负责监督化验员的工作;
(八)负责化验室文件、资料、档案的管理;(九)负责化验室的费用管理及考核工作;(十)负责化验室员工的培训和考核工作;(十一)负责复核化验员所出具的化验单;(十二)负责化验室月终报表数据的收集和统计;(十三)负责化验室的日常工作及主管交代的其它工作。
二、化验员岗位职责(一)理化指标检验
1、负责原辅料、半成品及成品的理化检验,做原始记录,并出具检验报告单;
2、负责理化检验所需药品的配制、标定、记录;
3、负责仪器设备的清洗及维护保养工作,及现场卫生的清扫;4、负责各类原始记录的填写与检查。(二)微生物检验
1、负责原辅料、半成品、成品微生物项目的检测;
2、负责微生物所用仪器的操作、维护保养及试剂的配制等工作;3、负责微生物检测所需药品的配制,所用仪器的灭菌消毒;4、负责微生物室及培养箱的定期消毒灭菌;5、负责生产车间清洗效果的检测;
6、负责微生物室现场卫生的清理维护,及培养箱的检查维护及温度记录
的填写;
7、负责微生物原始记录的填写、检查。(三)原辅料检验
1、负责原辅料的检验,检验报告的填写;
2、负责原辅料厂家提供的化验单的收集、保管及核定是否有效;3、负责原辅料检验设备的保养、管理及原辅料标准样、保留样的保管、记录;4、负责原辅料检验所需药品的配制、标定、记录;5、负责工作现场的整理、保持。
17不合格品管理及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发现本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食品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立即停止生产经营,下架单独存放。
三、在接到有关监管部门关于不合格食品退市通知后,及时按规定处理,并转入不安全食品召回程序。
四、对贮存和销售的食品应定期进行质量检查,查验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对发现存在问题的主动将其退出市场,并做好相关记录。
五、对产品包装标识进行查验核对,禁止不符合标准、超过保质期、无标签等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出厂销售。
六、建立完整的食品销售台帐,适时对照自查,发现不合格产品流入市场,立即报告主管厂长(经理),迅速将问题食品下架、撤回,及时告知销售商并在经营场所显著位置醒目告示,召回售出的问题食品,退货或销毁。
七、发现食品临近保质期限的,组织安排临界食品销售专柜进行促销,并将食品真实信息告知消费者。超过保质期限的及时做好清柜、下架、销毁、结算、建档等事宜。
不安全食品召回制度
一、为建立退回及回收产品的处理规程,使处理不安全食品流程标准化,防止出现差错或质量事故,制定本制度。
二、对国家公布和有关监管部门通知的质量不合格食品,应当立即停止生产(经营),下架召回。
三、应当协助经销商执行食品召回制度。
四、对存储和待售的食品应经常进行检查,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期以及其他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食品,主动将其退出市场。
五、在采取下架召回的同时,对存在质量问题的食品中已售出的部份,应采取补救措施,在经营场所发布消费警示,通知消费者停止食用,防止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消费者要求退货和赔偿损失的,应自觉依法办理。
六、对确属因质量安全问题被召回的食品应当予以销毁或者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其再次流入市场。对因标签、标识或者说明书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而被召回的食品,在采取补救措施后,保证食品安全的情况下,可继续销售。销售时应当向消费者明示补救措施。
七、对确属产品保质期内发生的质量问题或明显属于本公司应承担质量责任的产品问题,应及时向公司主管经理汇报,经允许后办理换货手续,达到客户满意。
成品贮存管理制度
一、食品成品贮存方法:(一)低温贮存
1、冷藏贮存:0℃-10℃条件下贮存。2、冷冻贮存:0℃-29℃条件下贮存。(二)常温贮存:贮存基本要求
1、清洁卫生。2、通风干燥。3、无鼠害。
二、食品成品贮存库的卫生要求:
(一)门窗、四壁完整,不漏雨,地面用不渗水无毒材料铺石。(二)库内保持通风、干燥,避免阳光直射。
(三)要安装纱门、纱窗,挡鼠板,保证无蝇、无鼠、无有害昆虫。(四)高温冷库温度控制在4℃-0℃。低温冷库温度控制在-18℃以下。三、食品成品贮存的卫生管理
(一)建立入库、出库食品登记制度。按入库时间先后分类存放,先进先出。
(二)各类食品成品要分开存放、按品种类,进库整齐存放日期分类。(三)存放的食品成品应与墙壁,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离地20CM-30CM,离墙30CM,货架之间有间距,中间留有通道。
(四)建立库存食品定期检查制度掌握食品的保质期,防止发生霉烂,软化发臭,鼠咬。
(五)仓库要定期打扫。
(六)食品成品贮存库内不得存放农药等有毒有害物品。(七)冷库内不得存放腐败变质食品和有异味的食品。
产品标识管理制度
一、产品标识标注所有内容,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强制性标注的规定。
二、食品标识的内容应当真实准确、通俗易懂、科学合法。三、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名称。四、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产地。
五、食品标识应当标注生产者的名称、地址和联系方式。生产者名称和地址应当是依法登记注册、能够承担产品质量责任的生产者的名称、地址。
六、食品标识应当清晰地标注食品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贮存条件。
七、定量包装食品标识应当标注净含量,并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标注规格。对含有固、液两相物质的食品,除标示净含量外,还应当标示沥干物(固形物)的含量。
八、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的成分或者配料清单。九、食品标识应当标注企业所执行的产品标准代号。
十、食品执行的标准明确要求标注食品的质量等级、加工工艺的,应当相应地予以标明。
十一、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食品标识应当标注食品生产许可证编号及QS标志。委托生产加工实施生产许可证管理的食品,委托企业具有其委托加工食品生产许可证的,可以标注委托企业或者被委托企业的生产许可证编号。
十二、混装非食用产品易造成误食,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人身伤害的,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
十三、食品在必要情形下应当在其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
十四、食品在其名称或者说明中标注“营养”、“强化”字样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有关规定,标注该食品的营养素和热量,并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定量标示。
十五、食品标识不得标注规定范围以外的内容,禁止食品标识违法行为。
产品销售台账管理制度
一、接受订单与编制销售计划
(一)销售部门承接客户订单,订单应连续编号。(二)所有订单均由被授权人员核准。
(三)销售部门依据订单和生产计划、库存等情况,编制产品销售计划,并经部门领导审核签字。
(四)产品销售计划传(送)给企业分管业务的领导审定,特别重大的产品销售计划报企业办公会审定。
二、编制、审定销售实施方案和信用政策
(一)销售部门根据审定的销售计划和企业有关产品价格管理等规定和产品生产、库存、销售情况,提出销售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货款支付方式等具体销售实施方案、销售订单和政策,传(送)部门领导审核。
(二)营销部根据产品的库存、市场销售情况,召开产品定价会,提出销售产品的品种、规格型号、数量、价格、货款支付方式等具体销售实施方案(销售订单)和政策,传(送)部门主管核准,报企业分管副总经理(副厂长)审查、总经理(厂长)审批。
(三)营销部根据企业领导审批的产品具体销售实施方案(销售订单)和政策,给客户报价,并确定最终销售数量,报企业分管副总经理(副厂长)核准、总经理(厂长)审批。
(四)销售产品拟采用赊销方式的应对客户信用进行审核。销售部门应首先根据本部门已掌握或客户提供的信用资料,结合产品销售市场情况,提出准予客户赊销的期限和额度,经部门领导审核后连同有关信用资料等一并传(送)给信用管理部门。
(五)信用管理部门依据客户的信用资料以及本部门已建立的客户信用档案和记录,对客户信用情况进行审核或调查,评定信用等级,提出审核意见。(六)销售部门将销售实施方案(销售订单)和赊销审核意见等传(送)给分管业务的领导和总会计师审批,特别重大的赊销方案报企业办公会审定。销售价格未按规定政策执行的,应操作文件报价格领导小组或授权领导审定。三、签订销售合同
(一)销售数量较大或批量销售业务应当签订销售合同。销售合同文本由销售部门拟定。
(二)法律部门和财会部门根据本部门职责对销售合同进行审核,提出书面审核意见交拟定部门修改合同。
(三)分管业务的领导和总会计师依据审核部门的意见审定销售合同,按内部授权交由授权人员签订。
(四)销售部门将已签订的销售合同分送财会、仓储等部门备查。(五)销售合同需要变更或提前终止时,应报分管业务的领导和总会计师同意,重大合同需报企业办公会审定同意,并传(送)财会、仓储等部门。四、组织销售与收款
(一)财会部门根据销售合同和销售实施方案(销售订单)查询核实客户预留资金和客户预付款的到账情况或客户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向销售部门传(送)核实信息或据实开具收款通知单。
(二)财务部根据销售合同和销售实施方案(销售订单)查询核实客户预留资金和客户预付款的到账情况或客户信用额度使用情况,向经营部传(送)核实信息或据实开具收款通知单,审核发货通知单。
(三)销售部门根据已签销售合同、销售订单和财会部门传/送的收款核实情况,向仓储部门传(送)发货通知单,或销售部门根据已签销售合同和财会部门收款单,开具发货单(连续编号)送仓储部门,并逐笔录入系统。营
销部根据已签销售合同、销售订单和财务部传(送)的收款核实情况,向生产技术部或客户传(送)发货通知单。
(四)仓储部门依据发货单和销售合同、销售订单等组织发货。
企业标准备案制度
一、食品生产企业在没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的企业标准情况下,制定企业标准。企业标准要严于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或者地方标准。应当在组织生产之前向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下称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备案;
二、备案的企业标准的内容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十八条、第二十条的规定。
三、企业标准备案时,应当注明适用的企业名称及地址。
四、委托加工或者授权制造的食品,委托方或者授权方已经备案的企业标准,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无需重复备案。但委托方或者授权方在备案时,应当注明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的名称及地址。委托方或者授权方无相关企业标准的,以及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不执行委托方或者授权方标准的,受托方或者被授权方应当制定企业标准,并按照规定备案。
五、企业标准应当包括食品原料(包括主料、配料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生产工艺以及与食品安全相关的指标、限量、技术要求。企业标准的编写应当符合GB/T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的要求。
六、备案的企业标准由企业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签署。企业应当确保备案的企业标准的真实性、合法性,确保根据备案的企业标准所生产的食品的安全性,并对其实施后果承担全部法律责任。
七、企业要求不公开涉及商业秘密的企业标准内容的,应当在备案时提出书面意见,并同时提供可向社会公布的企业标准文本。
八、在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地方标准发生变化时,企业生产工艺或者食品原料(包括主料、配料和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及配方发生改变或其他应当进行复审的情形时,企业应当主动对企业标准
进行复审;
九、企业备案的标准在有效期满3年后需要延续备案的,企业应当对备案的企业标准进行复审,并填写企业标准延续备案表,到原备案的卫生行政部门办理延续备案手续。
十、企业经复审认为需要修订企业标准的,应当在修订后重新备案。十一、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在注销备案前,企业有听证的权利。十二、企业应向社会承诺备案的企业标准无弄虚作假的情况,并接受监督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健康档案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企业所有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职工,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并经卫生知识培训,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工作。未取得健康证明的人员不得上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三、健康检查由企业组织,每年进行一次。
四、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并申请调离其工作岗位。
五、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禁止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六、卫生管理人员负责日常卫生检查工作,实行责任制,将卫生任务进行分解,具体责任到人。开展定期与不定期的卫生检查,对发现问题的环节和个人做好记录,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按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并给予相应的处理。
七、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
生产(经营)售后服务和消费者(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生产(经营)售后服务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建立售后服务部,负责解答和处理客户和消费者对食品的功能、使用方法、保质期、储存方法、注意事项以及其他质量问题的咨询和投诉。
三、售后服务部应建立售后服务档案,对顾客提出的意见和处理结果予以登记,定期汇总。
四、定期开展用户访问,积极做好售后服务工作,及时向厂长反馈客户质量查询或投诉信息,并落实相关质量改进措施。
五、对消费者投诉的质量问题,应在接到信息后第一时间予以处理,重大问题应及时上报公司负责人。
六、生产(经营)场所内应设立顾客意见本、服务公约、服务电话和行业主管部门投诉监督电话,便于消费者监督。
七、对消费者提出的合理化建议应积极予以采纳,并予以感谢。八、制定便民服务措施,提供义务咨询、免费送货上门等服务,提高顾客满意度。
消费者(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一、为保护消费者(客户)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本单位设立投诉处,具体工作由本单位质检员负责承担。三、质检员负责消费者(客户)投诉的接待、记录、调查、处理、反馈等事项。
四、质检员应认真作好投诉记录,并开展调查工作,及时向经理(厂长)
汇报情况,主动处理投诉事件。
五、对消费者(客户)的投诉,应登记投诉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单位名称、联系方式、投诉事件等一切与投诉事件有关的情况。六、对投诉事件,质检员能自行处理的,要及时处理并予以答复,不能处理的,要及时向经理(厂长)请示后再作处理。七、对投诉者的书面答复应载明下列事项:(一)被投诉事由;(二)调查核实过程;(三)基本事由及证据;(四)责任及处理意见。
八、消费者(客户)投诉处理情况要定期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九、消费者(客户)直接投诉到政府有关管理部门的,质检员应积极配合妥善处理,不留后患。
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制度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制度。
二、从业人员上岗前,根据各自的职责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经考试或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三、建立全体员工接受培训的档案,记录组织或派出职工参加食品安全培训的情况,包括学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和食品安全知识等内容情况,培训时间、地点、授课人员和考试或考核资料等。
四、每年组织从业人员两次以上食品卫生知识、岗位卫生制度、技能、职业道德培训。提高食品卫生安全知识,熟练掌握岗位的操作规程,遵守岗位卫生制度。每年参加培训的时间不少于30学时。
五、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年度员工培训计划,按照培训计划合理安排全年的质量教育、培训工作,负责建立职工教育培训档案。
六、培训方式以企业定期组织集中学习和自学方式为主,以外部培训为辅。任何人无正当理由,均不得缺席公司的培训,并应自觉完成学习计划。
七、新录入员工、转岗员工上岗前须进行质量知识教育与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岗位职责、各类质量台帐、记录的登记方法等。培训结束后统一考核,不合格者不得上岗。
八、参加外部培训以及在职接受继续教育学历的人员,应将考核结果或相应的培训教育证书原件交行政部门验证后,留复印件存档。
九、企业内部教育培训的考核,由行政部门与质量管理部共同组织,根据培训内容的不同可选择笔试、口试、现场操作等方式考核,并将考核结果存档。
十、培训和继续教育的考核结果,作为有关岗位人员聘用的主要依据,并作为员工晋级、加薪或奖惩等工作的参考依据。
食品安全事故处置方案
一、为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制定本方案。
二、认真贯彻执行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有效控制食品安全事故及其他食源性疾患的发生,对已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疑似食品安全事故的应当正确对待,并且认真做好食品安全事故的报告、处理工作。
三、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应及时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报告的内容包括:发生地点、时间、安全事故人数、危重人数、死亡人数及主要安全事故表现、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食品、安全事故发展的趋势及已经采取的措施和需要协助解决的问题。
四、积极采取措施协助卫生机构抢救食品安全事故人员。五、立即停止加工、销售剩余的可疑食品。
六、保留造成食品安全事故或可能导致食品安全事故的食品及其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
七、主动配合行政部门进行调查,按照行政部门的要求提供有关的材料和样品。
八、认真落实有关行政部门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把事态控制在最小范围。
九、事故处理完毕后,采取有效的方法对安全事故场所进行清毒处理。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信息收集制度
一、食品质量信息内容
(一)宏观质量信息:国家和食品行业有关质量政策、法令、规定等;(二)货源质量信息:供货单位的人员、设备、工艺、制度等生产质量保证能力情况;
(三)竞争质量信息:同一市场的同行竞争对手的质量措施、质量水平、质量效益等;
(四)内部质量信息:企业内部涉及经营与质量有关的数据、资料、记录、文件等。包括食品质量、环境质量、服务质量、工作质量各个方面;(五)监督质量信息:上级质量监督检查发现的与食品经营及质量管理或本企业相关的质量信息;
(六)用户反馈质量信息:客户的质量查询、质量反映和质量投诉等。二、质量信息汇总
质量部根据从各个渠道(企业内部、外部)所收集到的质量信息进行分类,按不同的类别(宏观质量信息、货源质量信息、竞争质量信息、内部质量信息、监督质量信息、用户反馈质量信息)分别进行整理汇总。三、质量信息分析
(一)质量部每半年对半年来汇总的所有质量信息进行统计,将所收集的质量信息按食品质量公告、相关法律法规、不良反应报告及客户反应的质量信息等类别进行分类。
(二)质量部针对不同类别的质量信息进行分类分析,分析的方式主要有文字描述和表格描述,通过这两种方式有机的进行结合,将各种质量信息产生的原因及处理的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并进行汇总,并针对公司存在的薄弱环节,提出如何加强管理,提高食品质量的处理建议。四、食品质量信息反馈
(一)质量部将收集到的质量信息按类别进行分析后的结果以文字或表格的形式传递给相关部门的部门负责人或个人.
(二)质量部根据国家法津法规或文件精神的要求对公司相关制度程序内容有所修订的,质量部必须及时的提出对公司的相应制度或流程进行修订,经过管理者代表、总经理审批后,立即下发给对应的部门或员工进行学习并执行,严格按照监管的要求开展工作,提高公司食品的质量管理水平。
企业诚信制度
一、组织企业员工学习质量诚信规范,提高质量诚信意识,并做好相关记录。
二、结合企业员工的岗位职责落实质量诚信职责,形成质量诚信绩效评价和奖惩机制,并做好相关记录。
三、向消费者提供产品使用说明书,建立顾客档案。
四、建立售后服务网络,在承诺的时间内帮助顾客解决产品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做好记录。
五、公布投诉电话,妥善处理顾客对产品质量的抱怨和投诉,努力使顾客满意,并做好相关记录。
六、开展顾客满意度调查,了解顾客需求,持续改进质量,并做好相关记录。
七、对产品使用的质量性能指标或质量状况等级等反映产品质量状况的特性进行明示或作出公开承诺。
八、企业网站公布质量方面信息,接受社会公众监督。九、企业员工的承诺与实际行动一致;
十、企业对员工的承诺兑现,员工改善逐步提高,员工的职业健康得到保护;
十一、企业内外部环境和产品公害因素定期进行检测,且达标合格,无周边及社会的投诉;
十二、企业对社会责任及公益活动的支持履行要好。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食品企业QS管理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食品企业QS管理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食品企业QS管理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05870.html
- 上一篇:袁州区疾控中心安全生产工作总结
- 下一篇:车间工作总结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