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必修二总结2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结
第20课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1921年俄共第十次全国人大《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标志苏俄开始由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2、新经济政策(1921--1928)
背景:十月革命后进入国内战争、外国武装干涉、物质匮乏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弊端日益显现,领导人却希望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引起人民不满。国内隐藏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喀琅施塔得兵变)
(1)农业:实施余粮收集制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核心内容)
(2)工业: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允许部分企业由私人或外国资本家经营;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
(3)贸易:取消自由贸易改变国家垄断,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分配: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国家配给制,实物分配制废除实物分配制,实行按劳分配(5)结果:使苏维埃取得了国内战争(1918--1920)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但它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6)正确途径:促进经济迅速恢复,起到巩固工农联盟、稳定政治形势的作用,使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基本恢复。它是一条适合俄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但因后来的领导人对其认识不足而被过早的终止。3、新政策的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2)允许商品经济的发展,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4、“斯大林模式”在政治经济方面的主要表现(1)政治方面:高度集权,破坏民主集中制;干部职务终身制,对干部没有形成必要的监督;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
(2)经济方面: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国民经济平衡和持续发展;实施计划经济体制排斥价值规律作用;阻碍劳动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牺牲广大农民利益,挫伤他们生产积极性,造成苏联农业生产的长期停滞不前。第21课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1、赫鲁晓夫改革的主要内容
(1)农业:取消农产品义务交售制,实行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增加农民收入;撤消全国的机器拖拉机站,把所有的农业机械卖给集体农庄;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出种植玉米,提高粮食产量。
(2)工业:改革工业管理体制,将中央一部分权利下放到地方,扩大地方和企业的权限;精简机构;大量压缩国民经济计划指标。
(3)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平反冤假错案。2、戈尔巴乔夫改革的主要内容与后果(1)经济改革:用经济管理方法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这实际承认了市场对经济的调节作用;调整所有制结构,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并存。没有迅速取得预期成果(2)政治改革:改变指导思想:“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
(3)改变共产党领导地位:1990年苏联人民代表大会从宪法删去关于共产党领导地位的条文;苏共“二十八大”宣布苏联实行议会制、总统制、多党制,并放弃党在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垄断”,实行政治和意识形态多元化。
(4)逐渐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脱离了苏联国情。最终导致改革失败,苏联解体。2、苏联解体的标志:1991年阿拉木图协议3、苏联(19221991)解体的原因(1)根本原因:“斯大林模式”体制上的弊端和错误政策长期得不到纠正,没有从实际出发,建设符合苏联国情的社会主义;
(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改革的错误方针
(3)外部原因:西方敌对势力长期的“和平演变”战略4、苏联解体给我们的启示:
(1)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进行社会主义改革,过程不可能一帆风顺。社会主义制度要通过不断的改革来逐步自我完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的特点;(2)社会主义建设要遵循客观发展规律,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走符合本国国情的道路。
第22课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1)1944年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举行了国际货币金融会议,通过了《布雷顿森林协定》
(2)1945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成立。它们都是国际金融机构,美国从中取得了决定性的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即“布雷顿森林体系”。(3)《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挂钩,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4)“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作用:
积极: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同意的标准和基础;扩大了世界贸易;扩大了世界购买力;有利于世界贸易的发展和国际资本的流动
消极: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1947
3、影响: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立、《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签定,构成了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第23课当今世界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1、对世界经济影响最大的三大区域集团是: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2、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
3、1993年欧洲联盟成立,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4、1999年1月1日欧元正式问世。
5、1994年1月1日,北美自由贸易区正式成立。这是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
6、1989年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在澳大利亚首都堪培拉成立。7、1991年《汉城宣言》正式确定该组织的宗旨和目标8、1994年在印度尼西亚的茂物通过《茂物宣言》,提出了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的时间表。9、1995年通过了《执行茂物宣言的大阪行动议程》,使实现贸易和投资自由化目标有了保障。10、1991年中国加入亚太经合组织,201*年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中国上海举行。
第24课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进程1、认识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问题
(1)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它标志着规范化和法制化的世界贸易体系建立起来。
(2)世贸组织的前身是: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把多边贸易组织改名为世贸组织。(3)世贸组织的目的是: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2、世贸组织的作用
(1)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2)促使成员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繁荣(3)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国际经贸关系中的强权政治
3、2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贸组织。4、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影响:机遇:(1)有利于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国际分工(2)有利于扩大出口和利用外资,并在平等条件下参与世界竞争(3)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有利于直接参与国际贸易规则的决策,维护合法权益(5)有利于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6)有利于促进世界经济的增长
挑战:国内一些产品、企业和产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5、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进程
(1)新航路开辟使世界经济联系逐渐增多(2)工业革命后,世界经济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3)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时代
6、经济全球化的本质:发达国家主导下的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7、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1)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2)对于发达国家:最大受益者(3)对于发展中国家:
机遇:有利于吸收外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开拓国际市场挑战: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空前压力和挑
扩展阅读: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2知识点总结与复习[
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第0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一、农业的起源(一)概况
1、采集经济>种植业(1)传说:神农氏
(2)产生:①黄河流域,粟麦,半坡
②长江流域,水稻,河姆渡
(3)影响:定居,五谷2、狩猎>家畜饲养业(1)六畜和十二生肖
(二)特点:
1、地理分布:长江黄河流域,南稻北粟2、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二、生产工具的发展及影响(一)农业生产工具的发展项目材料形状动力原始农业商周木石骨耒耜人力木石骨蚌少量青铜耒耜人力春秋铁农具犁西汉铁农具唐朝铁农具犁壁(推广)曲辕犁,筒车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精耕细作铁犁牛耕个体农耕精耕细作牛(畜力)曹魏翻车人力水力耕作方式刀耕火种千耦齐耘铁犁牛耕简单协作大规模简单协作个体农耕生产模式简单粗放简单粗放精耕细作(二)影响:提高生产效率;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三、水利灌溉(一)发展概况
1、上古传说:大禹治水2、商周:井田沟洫纵横3、春秋:(1)楚相孙叔敖修芍陂(2)吴王夫差开邗沟(3)中原使用桔槔4、战国:(1)秦国李冰,都江堰,成都平原(2)秦国郑国,郑国渠,关中平原5、西汉:(1)西域:坎儿井(2)漕渠、白渠,大规模治河工程(王景治理黄河)6、曹魏:翻车7:唐朝:筒车四、耕作方式
1、商周:大规模简单协作,“千耦齐耘”2、春秋:个体农耕,铁犁农耕
(1)原因:①生产工具(铁犁)和耕作技术(牛耕)进步
②私有土地出现
(2)特点:拥有部分土地,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男耕女织,自给自足(3)评价:①是什么?特点+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
②积极: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稳定生活,有积极性;社会稳定的基础。
第1页共36页③局限:A.封闭性,自给自足,狭隘
B.分散性,个体小农,难以扩大生产C.落后性,阻碍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D.脆弱性,过度剥削容易使其破产
第2页共36页第02课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一、土地所有制
(一)原始社会:土地公制(二)商周:井田制,土地国有1、商朝:出现2、西周:最鼎盛(1)概念:
(2)实质:名义上是国家公有,实际上公田为贵族占有,私田氏村舍成员的份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
(3)作用:①存进农业的发展②巩固分封制3、春秋:开始崩溃
(1)根本原因:生产力提高(牛耕、铁犁)
(2)表现:①公田抛荒,②私田私有,③税制改革(齐国“相地而衰征”;鲁国初税亩)4、战国:商鞅废除
(1)法律:废止井田制,全面肯定土地私有制(2)阶级:根据军功培植新兴大土地所有者(三)春秋战国后
1、土地国有制:均田制、屯田制2、私有制:
(1)君主,
(2)地主私有土地,形成的三种方式:公田私有,军功获得,土地兼并(3)自耕农3、土地兼并:
(1)汉代:土地兼并成为地主扩大地产的主要途径(对应编户齐民制度)(2)北魏:抑制土地兼并,采用均田制(对应租调制)(3)宋初:田制不立,不抑制土地兼并,(沿用唐朝中期的两税法)
(4)明清:商品经济发展,重农抑商>土地兼并进一步发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4、赋税的来源:自耕农、地主二、农业经营方式【经营方式】: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关系1、商周:井田制2、春秋战国
(1)自耕农,男耕女织
(2)雇工:主仆关系,劳役,清中期获得凡人地位(3)租佃:①含义P9
②概况:A.战国产生
B.汉代比较普遍
C.宋代日益普遍化:仅次于自耕农,
契约,实物地租,分成租,定额租
D.明清进一步发展:货币地租
③影响:A.人身控制减弱
B.提高积极性,促进农业发展
(原因:永久租佃土地的权利,契约,分成租,定额租,货币地租)C.促进农业商品化
第3页共36页第03课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一、汉代的四大经济区
1、概况:1)山东:崤山以东,中原,最发达的地区,最重要的粮食产地
2)山西:崤山以西,关中+河西、巴蜀,传统的农业区3)江南:地广人稀,经济落后,差距大
4)龙门碣石以北:传统的畜牧区或半农半牧区,以长城为界分塞内、塞外
2、特点:1)战国到东汉,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2)山东山西是传统的农业区,长期居于全国经济重心地位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
1、原因:经济发展不平衡、战乱、五逃(天、官、军、钱、愚)2、概况:1)两晋:八王之乱2)中唐:安史之乱3)两宋之际:靖康之变
3、影响:1)劳动力、生产工具、技术向江南传播2)民族融合3)文化融合4)丰富人民生活
5)北方生态改善,但是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三、经济重心南移
1、原因:1)人口南迁,劳动力增加,生产水平“量”变
2)人口南迁,带去先进生产工具和技术,生产水平“质”变3)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
4)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巨大潜力5)统治者重视
6)民族融合,人民辛勤劳动
2、概况:1)六朝:南方开始赶上北方,南北趋于平衡2)中唐:开始南移
3)南宋: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明清:南方不仅是农业重心,也是工商业重心3、影响:1)江南经济发展2)南方人口大量增加3)文化重心南移
4)南北方之间交通运输业更快发展(隋唐大运河)5)南方过度开发导致生态破坏(唐朝)4、启示:1)合理利用外来劳动力2)引进先进工具和技术
3)政治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4)领导者要重视发展经济5)保护生态,可持续发展
第4页共36页第04课农耕时代的手工业
一、金属冶炼术1、石器时代:旧石器是打制的,新石器是磨制的,大约对应原始社会2、青铜时代:夏代的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时期,大约对应的是奴隶社会3、铁器时代:1)春秋:冶炼生铁、钢,世界奇迹二、纺织业1、麻纺织:西安半坡文化2、丝纺织:1)上古:大汶口文化,发明养蚕缫丝技术,世界最早2)西周:突飞猛进,刺绣3)汉代:远销欧洲,开辟丝绸之路三、陶瓷业1、陶器:1)新石器时代:①半坡:彩陶;②大汶口:黑陶、白陶2)秦汉:兵马俑3)唐代:唐三彩2、瓷器:1)商代:产生原始瓷器2)东汉:产生青瓷3)南北朝:产生白瓷四、手工业的三种经营形态比较项经营方式产品特点生产规模发展情况作用家庭手工业个体小农的副业自给、交税小,生产能力有限一直存在于社会经济中①稳定小农②妨碍市场和商品经济官营手工业官府管理征役制雇募制水平高不计成本,不进市场2)西汉:开始使用煤冶铁3)北宋:普遍使用煤冶铁4)南宋:开始使用焦炭冶铁5)明代:流行使用焦炭冶铁4、工业机器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关注煤铁,第二次关注钢、塑料,第三次新材料4)唐代:缂丝技术3、棉纺织:1)宋末元初:产生,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车2)元明时期:松江成为棉纺织业中心3)明代后期:棉成为主要衣被原料4、近代:第二次工业革命,化纤,的确良4)隋唐:陶瓷工艺成熟,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南青北白5)宋代:景德镇成为瓷都6)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青花瓷,釉里红7)明清:康熙时期的珐琅彩,雍正时期的粉彩注释:15C瓷器在欧洲是稀世珍宝,17C风靡欧洲贵于黄金,18C遍销世界深入普通人家专业私营手工业家庭小作坊、唐代时商品化大大加深,明中后期雇佣劳动水平高,商品生产分工细,规模大,效率低集中,分工协作,规模大,效率高西周到明前期居于主导地位①有利于提高技艺②缺乏竞争③工匠不满春秋产生明中叶居于主导①有利于技艺提高,社会经济发展②冲击自然经济,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产生资芽五、古代中国手工业特点1、生产部门不断地增加,分工越来越细2、生产技术不断地进步,长期领先于世界3、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明清时期出现资芽4、三种经营形态并存
5、手工业以农业为基础,受农业生产制约6、手工业布局与经济重心南移形成相应变化
第5页共36页第05课农耕时代的商业与城市
【解题】农耕时代,是整个古代社会,直到鸦片战争;这一时期的商业和城市是从属于自然经济的。【解题】1、农业是基础,为手工业提供原料;
2、手工业的发展为商业发展提供了更多的产品;3、交通则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4、城市则是农业、手工业、交通发达、商业繁荣的最集中最真实的写照一、商业的发展
1、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力提高(剩余产品出现,社会分工)>以物易物的原始商业2、商代:产生职业商人、最早的货币贝3、西周:工商食官
4、春秋战国:1)商业冲破官府束缚,私商取代官商成为商人主体2)出现许多著名都会
5、秦汉:秦代统一货币为半两钱,汉武帝五铢钱,西汉开辟丝绸之路6、隋唐蓬勃:1)原因:政治上的统一,大运河的开通
2)表现:外商和胡商众多,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都空前繁荣,开元通宝,柜坊
7、北宋:纸币(交子,最早,四川),集镇,草市,夜市8、元代:纸币全国,禁止使用金银
9、明清:1)商业市镇兴起,货币经济占主要地位
2)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高产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租佃,货币地租)3)白银广泛使用,便利了商品贸易和商业资本的聚集
4)区域性的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徽商、晋商、闽商、宁绍商人)5)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较快
【特点】1)起源较早,以农业、手工业为基础
2)货币:贝铜钱纸币明代银钱并用3)工商食官私商为主,但是官营专卖长期存在二、城市的繁荣
1、功能和格局的变化西周唐朝县治以上置市市长市令管理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坊市制定时开启同类商店集中在一起,称为“行”宋代乡村,集镇、草市不受官府控制经济功能增强坊市界限不存在时间不受限制,晓市,夜市娱乐场所瓦子,也叫瓦肆2、城市分布的变化:1)最初:北方(长安、洛阳),作为政治中心,
2)唐宋:海上贸易兴盛沿海港口城市走向繁荣,广州+泉州、明州、杭州、扬州,登州3)明清:①传统大都会:南京、北京
②工商业发达地区、交通要冲>工商业市镇,江南
3、特点:1)功能:政治中心,军事重镇经济功能增强2)商业市场多样
3)分布:北方江南
4)商业繁荣与城市、交通联系在一起
第6页共36页三、重农抑商政策
1、概况:1)商周:重视,鼓励(因为商业在社会经济,财政税收方面发挥重要作用)2)战国:①法家,商鞅重农抑商,农业是本业,商业是末业
②原因: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B农业是赋税徭役的主要来源,是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C可以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
D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统治需要矛盾E维护新兴的地主阶级利益的需要
3)汉代:降低商人地位,严禁其购地
4)中唐:鼓励海贸,实行官商分利政策商人地位提高5)明清:①官府:不鼓励,盘剥抑商、海禁
②民间:黄宗羲“工商皆本”
③影响:A不能完全遏制商品经济;B阻碍新经济因素的成长,导致中国落后
2、特点:1)商业始终是自然经济的补充,不占统治地位
2)明以前,国内贸易、边境贸易、对外贸易全面繁荣3)商人的政治地位低下
4)商业活动很大程度上受到官府控制四、影响商业的因素
1、政治:统一,稳定,政府的政策
2、经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货币,市场扩大,交通3、文化:开明还是专制4、民族:民族融合
5、对外:开放还是闭关自守6、统治者:重视还是抑制7、人民:利益追逐
第7页共36页第06课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解题】1、近代前夜是讲鸦片战争前的明清时期
2、发展,指的是传统经济达到高度繁荣,并产生了资芽
3、迟滞,指的是重农抑商和海禁阻碍商品经济和新经济因素的发育成长一、农耕经济高度发展
1、农业:1)技术领先世界,《天工开物》
2)粮食产量提高(原因:双季稻,高产作物引进和推广)影响:①养活更多的人口,②有利于发展经济作物,
③为农业人口流向手工业部门创造条件,④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有所突破
承古
3)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促进了农产品的商品化2、手工业:明中叶,官营私营(主导),资芽产生(最能体现经济发展的趋势)3、商业:1)内容白银大量使用,商业资本活跃,工商业市镇产生(江南河运河沿岸)2)调整:明中后期“一条鞭法”,清雍正“摊丁入亩”4、明清国力强盛:1)突出表现为耕地面积扩大和人口增长
2)19C初,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地区之一,领先二、资本主义萌芽
1、产生:1)概况:明中叶,江南,手工工场2)原因:生产力和商品经济发展
3)条件:①充足资金的作坊主,商人资本家
②自由劳动力工人
2、表现:1)雇佣关系,为市场需要进行生产
2)苏州(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劳动力市场),景德镇3、阻因:1)自然经济占主导
2)官府剥削导致农民贫困、购买力低下3)专制统治和制度(抑商、海禁)三、近代前夜的危机
1、中国:1)抑商:阻碍商品经济和资芽的发展
2)海禁:①限制而不是完全禁止海外贸易,广州一口通商
②影响:A.给中国航海业和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
B.使中国脱离世界发展大势,导致近代的落后
2、英国:1640年资革,18C中期工业革命,成为近代工业国家,迎来工业文明3、危机:1)康乾之际,中西国力兴衰的易位大体定局2)19C初,英国鸦片走私中国危机(银慌)
4、启示:1)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调整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2)闭关必然落后,落后必然挨打,坚持对外开放
第8页共36页
萌新
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07课新航路的开辟
一、背景
1、经济根源:14、15世纪欧洲商品经济迅速发展,产生资芽,需要进行资本原始积累2、社会根源:《马可波罗游记》流传,狂热追求黄金
3、商业危机:欧洲从事转手贸易,奥斯曼土耳其帝国阻断商路4、精神动力:基督教传教,进行圣战
5、政权支持:西班牙、葡萄牙依仗武力,强化王权,积极扩张6、客观条件:造船、航海技术进步,罗盘针,地缘学说,地图
二、经过时间140514331487148814921497149815191522航海家中国,郑和葡*迪亚士意*哥伦布葡*达伽马葡*麦哲伦支持国明朝葡萄牙西班牙葡萄牙西班牙航路七次,红海沿岸,非洲东海岸非洲好望角美洲新大陆欧洲到印度人类第一次环球航行三、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1、欧洲:1)商业革命:主要商路、商业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欧洲与亚非拉建立了直接的商业联系,市场扩大,商品增多
2)西欧开始崛起:贸易、掠夺(金银矿的开采,种植园经济,黑奴贸易),
通过以上方式进行资本原始积累
3)价格革命:金银价格下降,物价暴涨,工商业资级战胜了封建主2、亚非拉:1)亚:①欧洲殖民者在亚洲侵占据点和岛屿
②白银大量流入亚洲,刺激亚洲经济的发展
2)非:灾难、贫穷(15C西非开始被猎取黑奴,1502第一批送到美洲,劳动力减少)
3)拉:灭顶之灾、贫穷、落后(金银掠夺、种植园经济、种族灭绝)3、世界:1)初步形成了世界市场,逐渐形成了以欧洲为中心的世界经济体系2)世界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注释】所谓资本原始积累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以前,通过暴力等非正当手段使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使生产资料聚集在少数人手里的过程。方式:圈地运动;武力征服殖民地,抢劫金银财物、贩卖奴隶等手段来聚敛财富。
资本积累:通过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而积累的过程叫做资本积累。资本的原始积累的手段是掠夺,资本积累的手段是剥削。
第9页共36页第08课欧洲的殖民扩张与掠夺
一、葡西的早期殖民活动(1516C)1、葡萄牙:1)扩张方向:非洲、亚洲
2)占领地区:非洲西东海岸、亚洲印度、印尼、马六甲、摩鹿加、澳门3)方式:垄断商路、建立据点和商战、暴力掠夺、敲诈勒索2、西班牙:1)扩张方向:美洲
2)占领地区:除巴西外的中南美洲,亚洲的菲律宾
3)方式:掠夺金银,建立农业大庄园和大种植园,建立殖民帝国二、荷兰的殖民活动(1617C)
1、背景:1)主观原因:14、15C较早产生资芽,16C成为欧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
2)客观条件:新航路开辟,商路和商业中心转移,造船业和运输业发展3)主要手段:政府扶植组建大型商业公司,资本雄厚,击败了葡萄牙
①1602年东印度公司,首要目标摩鹿加,垄断东方的香料贸易
②1621年西印度公司,建立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新荷兰③在远东,侵占台湾1624-1662,唯一和日本贸易的西方商人
2、结果:17C上半叶是其海上贸易的黄金时代,成为头号贸易强国,“海上马车夫”三、英国殖民帝国的崛起
1、过程:1)16C新航路开辟后,海盗式的劫掠,海盗国家
2)17C实力渐强,开始夺取贸易优势和抢占殖民地,与荷兰三次商业战争3)18C下半叶,打败法国1756-1763,确立海上霸主地位“日不落帝国”
2、方式:1)海盗式的劫掠2)商业战争
3)在殖民地的商业活动和掠夺,进行原始资本积累4)黑奴贸易
四、殖民扩张与掠夺的影响
1、18C,殖民和海外贸易推动了世界市场的扩展(北美,大洋洲)2、世界市场的格局发生重大变化1)16C欧亚美“三角贸易”
2)18C大西洋三角贸易突飞猛进,成为世界贸易的重心①内容:概念P38,主角英国
②影响:A.把欧亚非美的商业活动联系起来,促进欧洲发展
B.给英国带来巨额财富,提供了广阔的海外市场,促进英制造业,诱发工革C.给亚非拉带来的是贫穷和落后
第10页共36页第09课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S--1840S、1870S)1、背景
(1)前提:资制确立,英国社会稳定(2)条件:
①人口和资本自由流动(劳动力和资本)
可能性②英国有丰富的铁煤资源(原料)
③工场手工业兴旺,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④牛顿力学的创立和普及,为机械发明准备了知识⑤英国保护私人产权,包括保护专利
⑥海外市场不断扩张--必要性(直接原因)
2、表现:(1)棉纺织业:首先,飞梭,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2)冶金采矿:炼铁,采煤(能源对比)
(3)动力:初期水力,最深远的变革是1785年瓦特万能蒸汽机,蒸汽时代(4)交通运输:1814英国史蒂芬孙,火车,19世纪中期铁路时代;1807年美国富尔顿,汽轮
3、完成:19C中期,机器制造业诞生,机器制造业的机器化标志着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成为第一个工业化国家。4、影响:(1)生产力飞速发展,确立资义在世界的统治,自由主义流行(2)工场手工业发展为机器大工业,开启工业时代
(3)新兴工业部门涌现,产生了以纺织、机器制造、铁路运输、煤炭为主的工业
体系,其中纺织业和铁路业成为两个领先部门,轻工业为主导。
(4)产生工厂制度:中小企业占多数,企业主既是所有者,又是管理经营着(5)社会结构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级和工业无级(6)城市化明显加快
(7)英国成为第一个工业国家,“世界工厂”,成为世界霸主(8)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主要方式:商品输出、殖民扩张)
(9)东方从属于西方,但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方式,冲击了旧的社会制度注释:123点为生产力的变化,456为生产关系的变化,789为对世界的影响。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S---20C初)1、背景:
(1)政治前提:19世纪中期,资制在世界范围内确立,社会稳定(德国和意大利)(2)科学成为技术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
(3)美日俄的改革和革命,解决了劳动力问题
(4)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2、成就:
(1)电力:标志性成就,电气时代
(2)内燃机新型交通工具石油开采、石油化工(3)化学工业(4)钢铁工业
(5)电讯事业:1870S美国贝尔电话,1890S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3、影响
(1)生产力极大发展
第11页共36页(2)新的工业部门兴起(电力、电器、化工、石油、汽车),重工业成为主导(3)大企业时代到来(垄断组织产生),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因:生产和资本集中;代表企业P43
(4)19C末20C初,以欧美为中心的世界市场最终形成。三种形成方式:国际贸易、资本输出、武力逼迫三、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开始时间显著标志生产力开始国家开始部门社会组织社会结构经济结构经济思想侵略方式国际格局影响中国第一次工业革命1760S蒸汽机1785年瓦特主要依靠工匠经验,科学和技术为真正结合蒸汽时代英国首先开始,主要在英国发明棉纺织(轻工业)工场>资义工厂,中小企业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级和工业无级农业比重下降,走向工业文明自由主义商品输出为主东方从属于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1870S电力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电气时代几个主要资义国家同时重工业大企业,垄断组织形成垄断资级,重工业主导强调国家干预,进入帝义阶段资本输出为主差距拉大1、两次鸦战,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1、掀起过分狂潮,完全沦为2、近代工业产生2、民族工业初步发展,民资登上历3、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史舞台(维新变法)4、无级、民资先后产生3、人民救亡图存的高潮四、第三次科技革命(1940S现在)1、条件:1)政治保障:国家垄断资义的发展2)先决条件:科学理论出现重大突破
3)物质条件:二战后资义世界相对稳定,资义经济快速发展4)技术条件:科技的发展
5)推动因素:社会的需要(二战)
2、成就:1)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3、特点:1)科技在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方面作用越来越大,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2)科学和技术紧密结合,相互促进
3)科技各领域间相互渗透,高度分化,高度综合4)科学技术社会化(阿波罗登月计划)
4、影响:1)极大地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高劳动生产率,成为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2)促进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3)促进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加大了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差距4)促进国家垄断资义的发展,经济进一步全球化5)各国竞争手段发生大变,把发展高科技作为增强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战略决策6)对军事战略、政治格局,国际文化、艺术、教育带来了重大影响【启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教兴国,学生要发奋学习创新。
中国:1940S内战、建国初被封锁,失去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会;1979年改革开放,引进先进技术,提高了综合国力。
第12页共36页第10课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一、经济结构的变化1、传统结构:
1)自然经济:①农业:自耕农(男耕:种植业+家畜饲养业)小农经济
(统治地位)②手工业:A家庭手工业(女织)
B官营手工业(满足官府需要,不进入市场)
2)商品经济:①农业:明朝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经济作物
②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为市场需要进行生产)③商业:商代出现职业商人,春秋出现私商
2、结构变化
1)转折点:鸦片战争1840
2)原因:列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1870前以商品输出为主,此后以资本输出为主)3)表现:①农民、手工业者破产,小农经济开始瓦解
②中国逐渐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③产生近代工业:外资工业1840S,洋务企业1860S,民族工业1870S
4)影响:①社会结构变化:买办、工人、资级产生
②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和工业化
二、洋务运动与官办企业
1、背景:1)内忧(太平天国18511864)、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2)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发起“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洋务运动2、分化:1)洋务派:奕、曾国藩、李鸿章、张之洞、左宗棠,“中体西用”2)顽固派:慈禧、倭仁,原封不动地维护旧有统治3、内容:1)军事工业:①“自强”,1860S1890S
②成就:1861曾国藩,第一家,安庆内军械所
1862自行设计第一台实用蒸汽机,标志近代工业起步1865年李鸿章,上海,江南制造总局,规模最大补充:左宗棠福州船政局,崇厚天津机器制造局③弊端:效率低、洋人挟技居奇
④对比官办手工业:A机器-手工B雇佣-征役制、雇募制,
C部分成本核算-不计成本
2)民用工业:①“求富”,1870S1890S
②成就:A李鸿章,上海,轮船招商局B李鸿章,天津,开平煤矿,1881C张之洞,湖北,汉阳铁厂D张之洞,湖北织布局
③作用:分洋利,促进民族工业的产生
3)筹划海防:建立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成立海军衙门
4)发展教育:创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军事、科技人才;选送留学生出国。4、评价:1)性质:清政府(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目的是维护其统治
2)消极:只学习技术,不学习制度,未能真正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最终失败3)积极:分洋利,促进民族工业产生,标志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第13页共36页第11课民族工业的发展历程
一、民族工业的产生
1、概念: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民族资产阶级所办的企业。
2、背景:1)外资企业的刺激(其侵略分解自然经济,扩大商品市场和劳动力市场)2)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
3)官僚、地主、商人投资近代企业
4)中国明清时期已经开始产生资芽,但是没有成长到产生近代工业的程度3、产生:1870S,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
4、分布:1)地区:沿海沿长江交通便利、贸易发达、市场和劳动力条件好、原料充足
2)行业:轻工业------民族工业资金少、技术落后,列强占领矿山
5、慢因:1)列强:资金、技术和特权优势,压制民族工业
=>反侵略(反帝)反封2)清政府:重税,敲诈勒索,阻碍
3)民族工业:以来外国资本主义和清政府
6、特点:1)民族工业:①夹缝中生存,发展缓慢,②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和管理落后2)民族资级:①革命性②妥协性,软弱性二、民族工业的发展
1、甲午战后:1)状况:初步发展
2)原因:①清政府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②列强的侵略加深
3)影响:资级壮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1895公车上书,1898戊戌变法2、20世纪初:1)状况:较快发展
2)原因:①1901《辛丑条约》,新政,1903设立商部,奖励工商②实业救国的热潮(张謇“民族工商业的楷模”,荣宗敬,荣德生)③收回利权运动
三、民国初期(19121919前后)的短暂春天
1、状况: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开始进入“黄金时期”
2、原因:1)民国建立,提高民资地位,激发振兴实业的热情2)民国政府,实行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的政策3)民国政府,倡导使用国货
4)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给中国民资发展提供了契机5)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促进
3、表现:1)行业发展:①轻工业(纺织业、面粉业、卷烟业)发展迅速②重工业和新兴的化学工业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实业家:范旭东,化学工业代表人物四、民族工业萧条(大约19191927)
1、原因:1)一战后不久,外国资本卷土重来(跌价竞争)2)军阀混战,国民革命(政局不稳)
2、认识:1)民族工业最严重的阻碍时帝国主义的侵略(民族独立是实业救国的前提)2)工业基础十分薄弱,缺乏资金、技术,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轻工业发达)3)国家统一,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五、民族工业更快发展(19271937)
1、原因:1)政局:1927南京国民政府建立,1928年基本统一
2)政策:推行有利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扶植民间轻工业,统一货币,关税自主)2、不利因素:1)1931九一八日本侵略,战乱;2)外国资本压制;3)官僚资本剥削
【讲解】什么是官僚资本?
第14页共36页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统治者凭借国家政权的力量建立和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经济。是政治不民主、经济不发达的产物。
19世纪后期清政府洋务派大官僚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形式开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和民用企业,是中国官僚资本的雏形。
以后北洋政府由外债支持建立的一些官办企业也构成官僚资本的一部分。近现代历史文献中使用的官僚资本一词,主要是指国民党统治集团中的蒋介石、宋子文、孔祥熙、陈立夫四大家族,凭借国家政权的垄断力量,通过发行公债、苛捐杂税、商业投机、通货膨胀等手段巧取豪夺而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工商企业。
需要记忆的是: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官僚资本的背景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具有国家资本主义的性质,推行的是“经济统制”政策,通过统购统销和专卖制度攫取财富,以资金入股的方式渗透到民族工业中去侵蚀。
六、抗日战争时期
1、日本在沦陷区对中国民族经济的破坏:
1)日本侵华的目的:经济掠夺
劫夺工矿企业,霸占民营企业,
把占领区变成军事和工业基地,以服务于侵略战争
2)政策:适地适产主义(目的是将沦陷区完全纳入日本的经济体系中)
具体分为:日本本土,中国东北、华北、华中P51
3)措施:①实行严格的物资管制制度,低价收购(限制了中国民族工业的生存空间)
②掠夺工矿企业,霸占民营企业(方式:军事管理,委托经营)③控制和垄断沦陷区的金融和内外贸易④掠夺大量劳动力
4)影响:把沦陷区变成服务侵略战争的军事和工业基地,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民族工业2、国统区:民族资本萎缩
1)原因:①官僚资本的剥削,②美英等外国资本的压制3、中共根据地:采用三三制原则,团结了民族资产阶级
4、阻因:1)日本经济掠夺,2)官僚资本的剥削,3)外国资本的压制,4)二战的战乱七、解放战争时期陷入困境。
【规律】1、近代阻碍民族工业发展的原因:1)根本原因:中国近代的社会性质;2)直接原因:三座大山(封建统治、外国资本、官僚资本);3)重要原因:战乱。
2、近代经济发展的特点:1)小农经济逐步解体;2)被卷入资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具有半殖民地经济的特点;3)农轻重比例失调,落后;4)近代工业有一定的发展。八、建国后
1、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19491952底)1)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资产2)稳定物价、打击投机商人3)合理调整工商业
2、社会主义改造(19531956底)
1)初级国家资本主义(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2)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公私合营,1954年开始)
第15页共36页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装束的变化
1、易服:1)晚清:①鸦战:西式服饰传入----民间仿效----并行(长袍马褂和西服革履)②清末:1905官定服饰制度改革2)民国:①政策: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
②概况:A新服饰迅速走向社会中下层民众
B中国服饰改良,出现中西合璧的中山装、旗袍3)特点:中西合璧,保持了民族特色。今天还有民族特色么?2、断发:1)发展:①清朝:嘉庆以前为金钱鼠尾,嘉庆初年开始流行猪尾,清末为半光头。②同治:留学生开始断发(受西方文化影响)
③1910:清政府颁布准许自由剪发的法令(西方文化,满汉矛盾)④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剪辫通令》革除,(革命,反封)2)特点:鲜明的政治色彩。今天的发式?3、不缠足:1)起源:南唐后主李煜,歌舞于金莲之上,男性统治者畸形审美2)清政府多次下令废除缠足(满族妇女不缠足)3)女权运动:①西学东渐,民主平等思想
②太平天国-----男女平等③维新派:康有为,南海,《不缠足会草例》康广仁,广州,不缠足会
4)特点:鲜明的政治色彩(男女平等)二、大众传媒(报刊和电影)1、报刊:
1)1815英国传教士《察世俗每月统计传》,第一份以中国人为发行对象的中文期刊2)太平天国(1851),民众开始有了“新闻”的观念3)1872年创刊的《申报》,近代中国出版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报纸之一4)1884年创办的《点石斋画报》,新闻画报的先河5)清末四大小说期刊:《小说林》《月月小说》《绣像小说》《新小说》6)维新运动:国人办报热情空前高涨,宣传政治纲领
梁启超上海《时务报》,严复天津《国闻报》,同盟会1905《民报》
7)1915新文化运动后:阅读报刊成为民众生活的重要内容。今天你还看报么?2、电影:
1)产生:1895年,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巴黎咖啡馆,《工厂大门》,《火车到站》2)1896年上海,徐园,中国放映电影的最早记录3)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谭鑫培《定军山》,中国人第一次尝试拍摄电影4)1913年张石川、郑正秋导演《难夫难妻》,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5)1931年《歌女红牡丹》中国第一部有声片。你对电影的认识和想法?3、电视:人们通常把1925年10月2日苏格兰人约翰洛吉贝尔德在伦敦的一次实验中“扫描”出木偶的图像看作是电视诞生的标志,他被称做“电视之父”。三、移风易俗
1、礼仪:1)起源:西周宗法制、礼乐制度贵贱尊卑2)清代:三跪九叩,长拜作揖;称谓“大人”“老爷”3)民国:鞠躬,握手;称谓“先生”“君”。今天呢?4)影响:①礼仪简化;②显示出平等、自由等文明精神2、婚姻:1)背景:新文化运动和国民革命
第16页共36页2)变化:①古代:父母之命;六礼旧俗;
②近代:自由恋爱;新式婚礼;
3)问题:①范围:变革主要在通商口岸的知识层以及官宦人家,内地和农村未变②旧的婚姻观念没有完全改变,仍有纳妾现象4)今天:有怎样的风俗呢?体现了怎样的观念?你的打算?3、丧葬:1)变化:①古代:厚葬(有神论,排场)
②近代:文明、卫生,简洁
2)特点:变化最为迟缓3)思考:今天中国人的丧葬是怎样的?四、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根本原因: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2、具体原因:1)西方物质文明冲击2)西方民主思潮的影响3)政府政策上的支持4)近代经济有所发展
5)一些传统旧俗不适合近代社会发展趋势和世界潮流五、近代社会生活发生变化的评价
1、是在西方物质文明和民主思潮的影响下发生的。
2、积极:反映了社会物质文明进步、人文精神和民主意识增强,有些成为妇女解放的标志3、消极:不平衡,由通商口岸向内地扩展,内地和农村依然闭塞贫穷。4、态度:1)向西方学习:存在媚外和西化两种态度2)排斥西方文明(义和团、清政府)5、始终保持着民族特色
第17页共36页第13课交通和通讯的变化
一、铁路交通的发展
1、发明:1)1814年英国,史蒂芬孙,蒸汽火车2)1825年第一条铁路通车
2、传入:1876年英商,淞沪铁路(结果:清愚昧,排斥新事物)3、发展:1)1881年,唐胥铁路,自建第一条2)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3)1890S末,铁路反对之议不兴4)1909年,京张铁路,詹天佑设计5)民国后,各条商路修筑权收归国有
①杭江铁路:杭州椒江,成本低廉,收效快
②同蒲铁路:窄轨铁路,明显的地方保护主义色彩
4、问题:1)外国修筑并控制了很多铁路
2)铁路修筑始终为纳入正轨(原因:政潮迭起、军阀混战、社会经济凋敝)3)地方保护主义二、水运的发展
1、背景:1)海运:1843《中美望厦条约》2)内河航运:1858《天津条约》,汉口
2、起步:1872年轮船招商局,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诞生3、问题:列强联手压制>艰难求生三、航空的发展
1、发明:1)1903年美国莱特兄弟
2)1909年中国冯如
2、航空事业起步:1918年北洋政府,福建马尾造船厂,“海军飞机工程处”,水上飞机3、民工航空业:1918年“筹办航空事宜处”,北京为中心的五大民航线路四、从驿传到邮政
1、中国古代:商周建立了邮驿传递制度
2、在华客邮:鸦战后,列强设“领事邮政代办所”3、清廷变化:1)1896年,“大清邮政局”成立2)1907年,设立邮传部,脱离海关4、民国发展:1)1913年北洋政府,裁撤全部驿站
2)1920年首次参加万国邮联大会,此后撤销外国在华“客邮”五、电讯事业
1、工业发明:1)1837美国莫尔斯,有线电报
2)1870S美国,贝尔,电话;1890S意大利,马可尼,无线电报
2、中国状况:1)1877台湾,第一条电报线,中国自办电报的开端,几年后民用电报发展2)1930S有了较快发展
六.交通与通讯的变化给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1、促进了中国的经济(工商业、市场、城市)发展..2、便利了出行和通讯,同世界联系加强
3、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4、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5、推动了近代化的历史进程
社会发展方面第18页共36页第三单元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和调整第14课社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下国家组织生产(工农)、流通和分配的具体形式。
三个基本要素:所有制------------公有、私有;资义、社义
经济决策------------高度集中,自由放任
资源配置------------军事和行政手段,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0)
1、背景:1)严峻的政治经济形式:①资义武装干涉②国内战争2)幻想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会主义(对比马义、《四月提纲》和战时共义政策)2、目的:1)争取战争的胜利;2)直接过渡到纯粹的社义3、内容:1)农业:余粮收集制
2)工业:普遍实行国有化,将大中企业收归国有,对小企业实行监督3)流通:取消商品贸易,一切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集中分配4)分配: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不得食原则4、特点:1)单一公有制;2)军事和行政手段,直接过渡5、评价:1)特殊历史条件下,最大限度集中了全国的人力、物力、财力,保证了军事胜利。2)战时共义政策的许多措施超出了战时需要的限度,
战后进一步加强导致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
二、新经济政策(1921-1928)
1、背景:1)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亟需恢复被严重破坏的经济2)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频繁发生暴动3)国家没有能力直接领导和组织所有企业的生产
2、目的:1)解决国内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2)找到过渡到社义的合适道路3、确立:1921年俄共布十大,用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4、内容:1)农业:粮食税取代余粮收集制,(国家同样享有获得粮食的优先权)2)工业:关系国家经济命脉的企业国有国营,
中小企业和国家暂时物理经营的企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恢复私人小企业
3)流通:由产品交换转为自由贸易4)分配:按劳分配
5、特点:1)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存在;
2)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
6、评价:1)取得工人和农民的支持,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政权得到巩固2)俄共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义的设想和实践,逐步向社义过渡三、斯大林体制(1930S中期确立)
1、背景:1)1924列宁逝世,斯大林领导苏联社建
2)1925联共十四大工业化(帝义包围>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7联共十五大农业集体化(牺牲农民利益为工业积累资金)
3)1928开始有计划的经济建设2、确立:1936苏维埃八大,颁布新宪法3、表现:1)单一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
第19页共36页4、评价:1)积极:国家能按照计划调配和使用全部人力、财力、物力,
在战争期间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发挥过重要作用。
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工业生产总值欧一世二。
2)弊端:①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②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③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④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综上,斯大林体制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四、启示
1、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2、在进行社建的过程中,要从国情出发,充分利用商品价值规律来加快经济发展的进
第20页共36页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一、大萧条
1、背景:1)1920S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广,主要资义国家进入经济繁荣时期
2)供求矛盾突出①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
②人民贫困,购买力下降③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
3)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银行信贷导致市场虚假繁荣4)股票投机过度
5)根源:资义的基本矛盾(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资义私人占有的矛盾)2、爆发:1929.10.24周四,华尔街股市
3、表现:1)银行纷纷倒闭2)企业破产,生产下降
3)农产品价格下降,农民收入减少4)失业剧增,人民生活水平下降4、应对:1)美国:胡佛总统“自由放任政策”
2)国际:以邻为壑,转嫁危机(提高关税,减少进口;货币贬值,增加出口)5、影响:1)危机迟迟得不到解决,国内社会矛盾严重(人民示威)2)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国际关系日趋恶化
3)资义制度遭到怀疑资义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4)法西斯主义开始泛滥资级民主制度摇摇欲坠
6、特点:来势猛、范围广、时间长、破坏性大二、罗斯福新政
1、背景:1)经济危机,大萧条2)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无力解决3)1933罗斯福就任总统,以“新政”为口号
2、首要任务:尽快让美国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根本目的是维护资义统治)3、措施:1)整顿财政金融:重建信心
2)调整工业生产:①《全国工业复兴法》防止盲目竞争,②保障劳动者权利3)调节农业生产:减少产量,提高价格
4)实行社会救济和以工代赈:①《社会保障法》②公共工程,扩大就业4、评价:1)核心:用国家的力量扩大消费,调整供求矛盾,缓和社会矛盾。2)实质:对资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维护资义的。
3)局限:没有改变自已制度,不能从根本上消除资义的经济危机
4)意义:①经济:美国逐渐从经济危机的阴影中走出来,社会生产力恢复
②政治:广大民众从新政中获得了好处,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了资统③模式: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大规模干预经济的新模式④世界:资义获得了新的发展空间和活力,进入政府大规模干预经济的
时代
三、经济思想
1、17C重商主义:金银充足时国家富足的标志,鼓励出口,减少进口2、18C自由主义:工业革命,英国亚当*斯密1776年《国富论》
1)观点: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能自动平衡总供求,无须政府干预。2)优点:灵活性,创造性3)缺点: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3、1930S凯恩斯主义:第二次工业革命,英国凯恩斯1)观点:主张国家应该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2)办法:扩大内需,政府成为“看得见的手”,罗斯福新政与凯恩斯主义基本一致3)推广:二战后至1973年
第21页共36页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的调整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1)二战后急需恢复经济;2)1930S凯恩斯主义;3)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践2、措施: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企业(西欧突出)(单一私有变为混合经济)2)制定经济计划(日本突出)
3)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美国)3、评价:1)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2)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经营不善,效益低下的弊端二、企业经营的调整1、人民资本主义
1)背景:生产力发展、企业规模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2)含义:股票分散化,普通职工拥有企业的股票
3)评价:①积极:股票分散化起到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
②局限:企业的决定权仍然掌握在少数大股东的手里
2、经营者革命
1)背景:企业生产科技含量增加、生产过程日益复杂,
要求经营者具备很高的管理才能和专业技术知识
2)含义:企业所有者推出了经营一线,由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科技人员从事经营3)评价:①提高了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
②经营管理人员不断增加,成为“新中间阶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三、福利国家的出现
1、建立:1)背景:二战后生产力提高
2)资金来源:个人、企业、国家(英国、丹麦突出)
2、特点:1)单纯救济公民的社会权利,得到立法和制度上的保证2)种类繁多
3)覆盖面广,低收入阶层受惠多(英国等被称为“福利国家”)
3、评价:1)实质:国家进行国民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反映了分配领域社会化的趋势2)低收入阶层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3)扩大了消费
4)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5)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四、影响黄金时代1、时期:1)185019142)19501973
2、原因:1)第三次科技革命,生产力进步2)社会稳定
3)调整和改革(干预、人民资义、经营者革命、福利)3、结束:1973年“滞涨”
4、调整:1)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出售部分国有企业、削减社会福利开支2)凯恩斯主义失去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说明:生产关系的部分调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义的经济危机)
第22页共36页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首先回忆斯大林体制1、表现:1)单一公有制;
2)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4)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
2、弊端:1)片面发展重工业,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2)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3)国家为了积累资金,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太多,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4)长期僵化地执行计划指令,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综上,斯大林体制逐渐僵化,越来越阻碍苏联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一、赫鲁晓夫改革(19531964)
1、背景:1)和平时期;2)斯大林体制弊端;3)农业问题突出;4)1953斯大林逝世2、措施:1)农业①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针对弊端3)
允许集体农庄庄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畜②开垦荒地,扩大谷物生产③开展大规模种植玉米运动(针对弊端1)④将拖拉机等农机卖给集体农庄(针对弊端3)
2)工业①将部分企业管理权下放到加盟共和国(针对弊端4)②给予企业调整部分工资等权力(针对弊端4)③尝试推行“物质利益原则”,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3、结果:1)积极:一定程度上冲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并取得了一定成效2)最终失败,苏联经济混乱
4、败因:1)理论:在理论上没有突破,只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局部改革2)目标:提出的目标严重脱离苏联的实际
3)实践:改革缺乏全面和一贯的战略方针和思路,带有很大的盲目性4)个人:赫鲁晓夫个人作风急躁,反复无常,造成混乱,阻碍改革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19641982)
1、背景:1)斯大林体制弊端;2)赫鲁晓夫时期的混乱;3)美苏争霸,苏联处于守势2、措施:1)工业:新经济体制,(运用价值规律,扩大企业自主权)2)农业:①扩大农场和农庄的自主权
②降低农产品收购计划指标,提高农产品价格③放松对个人副业的限制3、结果:1)积极:工业上取得一定效果
2)最终失败,改革陷于停滞,经济全面滑坡4、败因:1)理论:没有突破斯大林体制的框架
2)个人:执政后期趋于保守,改革陷于停滞3)实践:1970S下半期与美国军备竞赛,经济发展速度放缓(重工业,比例失调)
1980S初经济全面滑坡
三、戈尔巴乔夫的改革(19851991)
第23页共36页1、背景:1)斯大林体制的弊端;2)苏联社会陷入危机边缘,经济全面滑坡2、指导思想:根本性的变革
3、措施:1)经济:①1985年,从根本上触动了经济体制A.承认企业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B.要求国家主要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C.打破单一的公有制形式,允许个体经济存在②实行“加速发展战略”,重点放在重工业
3、措施:2)政治: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1988年改革的重点转向政治体制内容:用“民主社会主义”取代“科学社会主义”
结果:国内局势逐渐失控,1991年苏联解体
4、结果:经济改革陷入困境,经济继续滑坡原因是什么呢?
1)目标:提出“加速发展略”,重点在重工业,是经济结构更加失调
2)实践:经济改革的宏观决策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
给予企业自主权等政策没有真正实行
3)客观:改革中阻力重重4)理论:没有科学理论指导四、认识
1.赫氏和勃氏的改革最终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没有从根本上触动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2.戈氏改革
1)内容对原有经济体制进行了彻底的改革,2)结果和前二者一样都没有突破计划经济体制
3.三者在经济方面改革的重点分别是农业、工业,戈氏还试图突破斯大林模式,用经济方
法管理经济
4.苏联经济的主要问题是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工农业发展比例的严重失调5.苏联解体,而中国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表明:
1)斯大林模式(苏联模式)失败,社会主义遭受挫折,但不是社会主义失败2)坚持正确的理论指导3)实事求是,符合国情
4)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同时注意盖上人民生活水平5)国民经济(农轻重)协调发展6)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7)改革者要有敏锐的政治目光和坚定的毅力
第24页共36页第18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一、过渡时期的“一化三改”
1、背景:1)政治保障:新中国成立,政权巩固(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社会稳定2)经济基础:1952底,国民经济形式基本好转,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分析:农村19501952土改,城市稳定物价)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三大改造准备了条件
3)理论条件:借鉴苏联模式
分析:美苏冷战,朝鲜战争中美关系彻底破裂,中国一边倒苏联2、依据:1953年确立过渡时期总路线
1)过渡时期:建国社会主义改造完成(19491956)2)总任务: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逐步实现一化三改
(分析:一化是主体,三改是两翼)
3)特点: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3、概况:1)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一五计划”(19531957)
①基本任务:A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B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C三大改造,保证社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
D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改善人民生活
②特点:学习苏联模式,优先发展重工业,同时协调农轻重比例③结果:1957前,一五计划提前完成
④意义:A.1957年底,我国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重工业建立起来)B.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地理分布),社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2)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①原因:A.为了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个体经济不适应大适应大规模的经建)B.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实现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C.防止农村封建因素再次出现D.历史的选择,资义道路走不通②经过:A.农业:1953初级社以土地入股、统一经营为特征1955高级社
B.手工业:1953年开始从供销方面入手分期、分批、分片改造
后来改变为一次性合作化
C.资义工商业:建国后,策略=利用、限制和改造,
形式=加工订货、统购包销、经销代销
目的=将其纳入国家资义轨道(初级国家资义)
1953年,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高级国家资义)1956年,全行业公私合营
③创举:对资义工商业实施赎买政策(民资的特点,历史上的作用决定的)④结束:1956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⑤意义:A.体制: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B.一化三改: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C.所有制: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
D.社会性质: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
E.社会矛盾:阶级矛盾>人民内部矛盾(落后的生产力同先进生产关系)
4、工农业迅速发展的原因:1)社义制度确立提高积极性;2)一五计划实施,优先重工业
第25页共36页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一)、八大的正确路线1、制定:1956年中共八大
2、内容:1)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落后状况的矛盾2)主要任务:集中精力解决这个矛盾,
把中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3、依据:1)理论:社义的根本目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现实: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义制度基本确立4、意义: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二)、“左”倾错误
1、原因:片面追求经济建设的高速度2、表现:1)1958社建总路线:
①制定:八大二次会议,②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③评价:反映了人们的美好愿望,但是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
2)1958大跃进:①中心:大炼钢铁=>破坏生态;浪费资源;影响农业和手工业发展
②影响: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③教训: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3)1958人民公社化:①目的:试图以大规模生产的方式提高生产效率
②特点:一大二公
③评价:A.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
B.严重挫伤农民生产积极性
④教训:违反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这一马义原理
3、特点: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为主要标志(三)、国民经济的调整
1、背景:19591961三年困难(左倾、自然灾害、苏联撕毁协议)2、方针:1960冬,“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重点是调整,调整比例和速度3、结果:1962底,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民生活有所改善(四)、19561966成就
1、初步建成了独立的、有相当规模和一定技术水平的工业体系2、大庆、胜利、大港等油田的建成,我国摘掉了“贫油国”的帽子3、铁路发展迅速,除西藏外,各省都通了铁路(五)、文革时期(19661976)
1、原因:左倾错误恶性膨胀,扩展到经济领域2、影响:①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②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
③十年损失约5000亿元④与第三次科技革命失之交臂
(六)、经验教训1、坚持党的正确领导
2、从实际出发,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
3、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4、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5、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经济发展要有稳定的政治环境
第26页共36页第19课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
一、经济体制改革的概念
1、背景:1)1976文革结束,政局趋稳;
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方针、揭开序幕、四个现代化
2、定义:1)前提:坚持社义制度
2)内容: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的一系列环节3)目的:解放和发展生产力4)目标:建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5)实质:社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1)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经济发展;2)农村稳定是整个政局稳定的前提2、内容: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
①定义:土地公有制基础上,土地长期承包给农户使用,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②作用:A.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极大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B.解放
了农村生产力;C.促进农业发展。D.到1984年基本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E.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农业改革专业化、商品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2)发展乡镇企业(1984)
①定义:农村集体或者个人创办的各类企业②作用:A.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的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B.调整了农村的产业结构;C.加快了城市化进程
三、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背景:1)农村改革的推动;2)为了增强企业活力
2、内容:1)所有制:单一公有制公有制为主,多种所有制并存2)管理体制:高度集中间接管理为主宏观调控3)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为主的多种分配形式3、过程:1)19781984试点时期
2)1984全面展开:十二届三中全会,增强企业活力,社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1992十四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行公司制改革
4、作用: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2)国有资产大幅度增加
3)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5、问题:下岗职工增加,部分职工生活困难>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制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
1、定义:公有制主体地位是基本标志,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宏观调控和市场调节P89,2、过程:1)1992十四大,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2)1993第一次写入宪法
3)1997十五大,创新,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21C初,初步建立起社义市场经济体制,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基本形成
3、作用:1)解放了生产力,促进了经济发展,加快了现代化发展的进程
2)使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真正接轨3)有利于全球化
第27页共36页第20课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一、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背景:1)确定对外开放的方针: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2)国际政治局势: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流3)世界经济潮流:经济全球化
2、过程:1)经济特区:①1980年确定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
原因:A.是中国南方对外交通的重要陆路通道或重要海运港口B.是著名的侨乡
C.离香港、澳门、台湾比较近
D.在历史上与海外有密切交往
目的:更好地吸收和利用外国的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以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
特征: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对比特别行政区)②1988年海南岛成为经济特区
2)沿海开放城市: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广州等14个3)沿海经济开发区:闽南三角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4)上海浦东:1992新的重点,成为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5)内地
6)天津滨海新区:201*年引起世人关注,
作用:可以有效提升京津冀和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3、特点: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陆省会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
全方位、多层次的新格局
4、意义:有力地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二、加入世贸组织
1、世贸:1)前身:1947签署、1948年正式建立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2)建立:1995年1月1日成立,总部日内瓦
3)性质:是各国之间从事经济贸易活动的世界性统一市场是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囊括当今世界经济各领域的多边贸易体制4)宗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贸易自由化2、经过:1)中国是关贸总协定的创始国之一
2)1981首次派观察员列席关贸总协定的会议3)1986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的缔约国地位4)201*年12月正式成为世贸正式成员
3、认识:1)中国:是中国融入世界经济的必然选择,
是中国与世界经济实现全面接轨的一个契机;标志着世界大市场对中国的开放总体上符合中国的根本长远利益
2)世界:必将有力地推动全球经济的繁荣与发展3)机遇与挑战并存,关键看如何应对4)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第28页共36页第21课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一、从数据看沧桑巨变
1、建国初:落后于欧美国家,不及一些发展中国家
2、1978年:进步,差距,没有解决温饱>十一届三中全会“经济建设”“改革开放”3、1982年:十二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指导思想
4、1987年:十三大,社义初级阶段理论,基本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步走
>1990世界第十,发展中国家第二
5、1992年:十四大,江泽民第三代,目标建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
6、1997年:十五大,邓论写入党纲>201*年世界第六,发展中国家第一
7、201*年:十六大,三个代表写入党纲,奋斗目标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01*世界第四8、201*年:十七大,科学发展观,增强发展协调性,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二、城市化进程加快
1、含义:人口、用地和经济文化生活模式由农村型转向城市型的过程,是衡量一个国家现
代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工业革命开始了世界的城市化进程。
2、过程:1)建国以来,进程十分缓慢2)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
①原因:国民经济快速增长,社会全面进步
②特点:出现了城市区域化的倾向,形成了城市群的雏形③影响:辐射带动作用,为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提供依托
3)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
①理论:201*积极的城市化战略,多样化城市道理②影响:逐步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
3、问题:1)缺水、污水>建设节约资源型、生态型城市成为主要任务4、模式:1)新模式(苏南模式)=乡镇企业2)温州模式:以商代工,个体经营3)珠江模式:三来一补企业5、途径:1)农村经改发展乡镇企业2)城市经改农民进城务工经商三、互联网时代
1、含义:信息化时代(工业化>信息化)(1969年在美国诞生)2、开始:1995年中国全面开展互联网业务
3、影响:1)打破时空界限,便利新信息传递与共享
2)改变了中国人的生产、生活、学习和娱乐方式3)改变了价值观、认识世界的方法
4、问题:1)不良信息、虚假信息2)网瘾3)虚拟世界,自闭四、时尚中国
1、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效率意识
2、生活:1)衣,中山装、绿军装>时装、牛仔裤2)食,凭票供应>减肥3)住,装修热
4)行,自行车王国>私家车,自驾游3、语言:新词、外来词,港台词(特好老贼忒)
第29页共36页第22课日常生活中的新变化
一、粮票的发展史
1、定义:粮票是粮食管理部门发行的用于获取粮食的证券。2、发展:1)太平天国,最早使用“粮票”一词2)民国时期,
3)新中国,鼎盛时期
4)十一届三中全会,粮票逐渐失去作用5)1993年1月1日终止
3、原因:战乱、经济落后,供求矛盾>经济发展,农业丰收4、变化:免费粮油供应证(券),属于社会福利范畴
二、各种票证
1、背景:1)战争状态下被迫采取的临时措施美国二战时期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朝鲜和越南现在2、特征:1)生活必需品实行配给制度2)种类繁多
3、原因:经济落后,体制弊端
三、信用卡时代
1、背景:1)改革开放,商品经济发展
2)生活必需品时代耐用消费品时代3)经济管理方式变革4)科技进步(信息时代)
2、发展:1985年,中国发行第一章信用卡,中银卡
1995年,广东发展银行发行了国内第一张真正意义上的符合国际标准的卡1999年,中国开始大规模的商业银行消费信贷业务4、影响:信用意识,便利生活
四、认识
1、经济发展的成就,最终体现在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上2、三个有利于:(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
(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30页共36页第23课战后资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一、以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
1、背景:1)1929-1933经济危机、二战教训,建立有效机制,稳定世界经济2)二战冲击了欧洲的世界中心地位,世界经济体系亟待重建
3)经济势力:①德意日战败、百废待兴②英法大为削弱③美国实力最强大2、建立:1944年,44国,布雷顿森林,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3、机构: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1945,IMF,宗旨(汇率,短期贷款)
2)国际复兴开发银行:1945,WB,宗旨、贷款对象(西欧、亚非拉)4、机制: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
5、作用: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建立2)美国:①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
②确立了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
3)世界: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4)顺应了全球化的趋势6、瓦解:1973年经济危机,美元贬值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失去霸主地位(三足)7、中国:1980年恢复在IMF和WB的席位二、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1、背景:1)贸易保护主义阻碍国际贸易,1929经济危机的教训2)战后美国经济扩张的需要
2、建立:1947年签署《关税及贸易总协定》(1947年美国提出马歇尔计划)
3、宗旨:消除贸易壁垒、促进经济发展(主要目的,战后的区域集团大都有此目的)4、性质:一个有关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起着国际贸易组织的作用5、作用:
1)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形成了以美国为中心的国际贸易体系
2)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关贸总协定成为战后支撑世界经贸关系的三大支柱,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战后资义世界经济体系
3)顺应了经济全球化的历史趋势,反映战后世界经济向着体系化、制度化方向发展6、发展:1995年1月1日建立世贸7、中国:2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
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贸
第31页共36页第24课欧洲的经济区域一体化
一、欧洲共同体
1、背景:1)共同的文化遗产和心理认同感,经济发展水平相近
2)二战后西欧的国际地位衰落,受到美苏的威胁,只有联合3)地理相邻,资源互补性强
4)法德和解,为欧洲联合奠定了基础2、建立:1)1952年,建立欧洲煤钢共同体
2)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1967年,三个组织合并为欧洲共同体3、发展:1)1968年,关税同盟建成
2)1968年,欧共体共同农业政策基本得到实施3)着手建立欧洲货币体系
4)1985年提出,1993年正式开始运作欧洲统一大市场(人员、商品、资本、劳务)
5)规模:1986年,12国
4、作用:1)经济: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经济集团2)政治:保持了西欧各国之间长期和平友好局面3)世界:动摇了美苏两极格局,促进世界多极化二、欧盟
1、筹备:1991《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即《欧洲联盟条约》2、建立:1993年
3、转变:1)经济组织经济政治双重性质的组织2)经济合作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
4、发展:1)欧元:1995定名,201*正式启用评价(里程碑,稳定发展,认同感)2)规模:201*年达到27国三、欧洲一体化的评价
1、符合偶欧洲的整体利益和各国利益
2、共同的管理和协调机制有利于欧洲的和平、发展和稳定3、反映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4、提高了欧洲的国际地位,有利于多极化趋势加强四、欧洲一体化的特点1、从单一的煤钢行业联合到整个经济领域联合2、从经济合作扩大到政治、经济、军事一体化3、和平方式
1949年北约1955年华约1993年欧盟1995年定名欧元
第32页共36页第25课亚洲和美洲的经济区域集团化
一、东南亚国家联盟
1、背景:1)只有联合才能与大国平等,促进区域和平、进步、繁荣2)外部因素刺激:欧洲一体化成功2、建立:1967年,曼谷,5国
3、发展:1)1976年,巴厘岛,2个条约,新阶段(要政治合作)2)冷战后,东盟区域化加快,1999年10国全部加入3)201*年,正式启动东盟自由贸易区
4、作用:1)促进了东盟各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地区稳定2)提高地位,扩大影响二、亚太经合组织
1、背景:1)内因:1970S1980S经济增长最快,经济联系密切2)外因:经济区域化趋势的推动2、成立:1989年,堪培拉,12国
3、发展:1991年,中国、中国台北、中国香港加入4、特点:1)广(突破了洲际范围)、差异性明显、互补性强2)APEC方式:平等、开放性、协商自愿(非强制性)、渐进(灵活性)原则5、性质:论坛性经济组织6、影响:1)提高地位和作用
2)走出新路,创造出新模式三、北美自由贸易区1、背景:1)全球化
2)区域化:欧共体日益成熟,亚洲的经济区域化起步
3)三国:发展经济的需要,地理相邻、文化相似、经济互补2、建立:1992年签约建立,1994年正式成立3、特点:1)是一种贸易伙伴关系
2)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建立的经济集团
4、影响:1)积极:促进经济交流与合作,优势互补,扩大贸易,增加就业2)问题:民族经济受到冲击
3)促进其他美洲国家意识到联合的重要性(墨西哥的成功合作)
1967东盟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1994年北美自由贸易区不结盟运动
思考题:经济区域化的影响
1、促进了集团内部贸易的增长,国际分工、生产专业化、经济发展2、进一步推动贸易自由化,有利于形成多极世界
第33页共36页3、使新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加剧了地区之间的不平衡4、与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第34页共36页第26课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
1、过程:1)新航路开辟(15C末16C初)殖民掠夺资义世界市场开始形成
2)工业革命后(19C中期)商品输出资义实际市场初步形成3)第二次工业革命后(20C初)资本输出资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第三次科技革命后市场经济经济区域集团化和全球化
2、本质: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3、背景:1)科学技术(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根本的推动力2)新型交通和通讯方式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基本的技术手段(信息技术)3)两极格局结束为经济全球化的发现消除了障碍(1991年苏联解体,冷战结束)4)绝大多数国家实行了市场经济体制(1992年中共十四大社义市场经济体制)4、表现:1)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展,市场范围不断扩大(1995世贸建立)2)生产全球化:国际分工日趋成熟,跨国公司成为世界经济的主体3)资本全球化:金融领域货币的交换和流动规模扩大、速度加快5、影响:1)加强了国家之间的相互依存,有利于世界和平2)有利于资源配置,提高效率
3)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4)极大地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生活
5)促使知识经济兴起(1990S在美国首先出现)二、问题与展望
1、问题: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①发达国家为主导,经济实力占优势,往往是获利者,
②发展中国家底子薄、技术低、设备落后、成本高,处于劣势和被动地位③不平等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存在④科学技术水平差距
2)加剧了世界经济的投机性和风险性(经济危机传染性和破坏性空前增强)3)破坏自然环境,引发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掠夺性开采、迁移污染企业、倾卸垃圾)
4)加剧了文明和价值观的冲突
2、展望:1)双刃剑(对所有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2)是历史趋势,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主动适应,而不是抵制和逃避)3)可持续发展战略(1992年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
4)要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共同繁荣(和谐世界)
三、对比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化
1、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在发展中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共同形成对世界经济、政治及国际关系的影响。
2、经济全球化在各地之间发展不平衡,从而产生了经济区域化的趋势
3、经济区域化是经济全球化在当前条件下的具体表现,是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步骤,对经济全球化有促进和阻碍双重作用。
第35页共36页第27课中国如何应对全球化的挑战
一、引进来
1、背景:1)中国与世界之间差距拉大(左倾、文革造成)2)改革开放
2、内容:引进国外资金、新技术、新材料、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营销方式3、作用:创造巨大财富、满足市场需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企业升级换代、增加财政赋税收入、增加就业
二、走出去
1、提出:1996年江泽民明确提出
2、含义: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加强资本输出
3、做法:1)引进国外资金、新技术、新材料、学习先进管理经验和营销方式2)发展科教、提高创新能力、企业改制、掌握主动权、竞争中求发展3)201*年加入世贸三、游戏规则1、遵守游戏规则
1)随着经济发展,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建立和发展社义市场经济体制2)修改国内规则,适应国际规则2、运用游戏规则
1)对外:①态度:敢于抵制发达国家政治经济霸权
②手段:通过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利益
2)对内:制定和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壮大经济实力
问题:中国应该如何面对经济全球化?(联系全球化的展望)1、抓住机遇、迎接挑战;顺应历史趋势,主动竞争
2、对外:建立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趋利避害,因势利导3、对内:建立社义市场经济体制,坚持可持续发展,科教兴国
第36页共36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二总结2》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历史必修二总结2: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历史必修二总结2》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12800.html
- 下一篇:历史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