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艺术鉴赏总结报告
园林班级:姓名:学号:艺术鉴赏论文
园林艺术鉴赏之我见
--浅谈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
摘要:古典园林与诗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主要从古典园林发展与诗歌的关系、园林与诗歌共同的意境美及园林中的诗歌三方面论述。园林之景境--文人之心境--诗词之情境,他们之间相互融通、相互衬托。
1、前言
园林,从字面意思理解,小篆的“”,外面一个口即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里面有土,有口,即象征着有土地、山水,最下面的一部分很像伸张着的枝条,即花草树木。总说就是在一定的土地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建造建筑物就形成了园林。综合起来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一大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2、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
中国古典园林从起源就与诗词有着密切的关系,诗词向园林注入意境之美,韵律之美。诗词记载了园林的艺术之美,也融入了园林主人的爱好趣味,更承载了这个时代的兴衰。诗词与古典园林相伴相随了几千年,二者在“情景交融”中相汇,在相互关照中不断发展。园因诗而具有了意境之美,园因诗而流传千古,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和传统特色离不开诗词的点缀。
诗“言志”,词“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有各种风格的诗人、词人,他们通过凝练的语言抒发着自己的思想情感,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点滴。诗词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产生着影响。其中便包括对园林的影响。
2.1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文学作
品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奴隶社会末期,社会上的大小奴隶主拥有大片土地来营造自己的天地:建筑、植物等元素的粗放结台,便是当时的贵族园林。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士”的阶层兴起,思想境界空前活跃,各派人物纷纷立书(即先秦散文),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春秋末年战国初年的《老子》与《论语》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方面影响颇深。
2.2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诗人寄情山水,孤傲出世,心游物外不禁境由心生,营造自己心中的一种悠然自得的哲理境界。这种以自然山水为核心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造园活动:对自然山水进行适当地提炼概括,将自然美与生活美结台在一起,创造出“临缩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便是造园活动的终极追求。东晋诗人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园林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
开元、天宝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也
就是中华民族最为全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已经具备相当的城市规模,皇家园林在规划中趋向规范化。中轴线为规划主轴,道路纵横交错呈方格状的道路系统,这于当时诗歌的格律要求不谋而合。宫廷中有园林或林苑区,也有建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也是在郊外的御苑,建在山水风景优美的地带,已为帝王避暑休闲的场所,很有皇家气派。
2.4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
这时词曲发展到了韵律富于变化,长短不一,快慢不定的高度,这于园林设计中对节奏于韵律变化的要求不但一拍即合,而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个性与共性,变化与统一的构图原理彰显无遗。在风格上,有豪放婉约之分,恰与园林之分北方私家园林和江南园林对应。前者清雄豪健、热情奔放;后者清新涵蓄、委婉动人。此时,在整体看来,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表现类型与技法已基本形成。
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词3.1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中国古典园林并不是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目标,它追求的是“意境”。意境实际上是造园人内心情感、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及其对于美好事物最大限度的寄予,同时也是观园者在游览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对此园的理解与想象。对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历来已久。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文人追求的神思和韵味完全体现在了园林建造中。
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南宗文人山水画之祖,既创作了“诗中有画”的山水诗和“画中有诗”的山水画,更重要的是他将诗情与画意融人了园林的意境之中,创作出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使之成为诗画兼融的文人园。这座园林里,有华子冈、文杏馆、鹿柴、茱萸游、金屑泉、椒园等20个景区,构建了一个可居、可游、可耕、可牧、可渔、可樵的综合性园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述的就是其中的鹿柴之景,有一种身大自然的幽静与安详,同时也是诗人热爱大自然厌倦尘世官场的情感表达。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文”,造一座园林,跟写一篇诗词文章相似,都要立意、构思、布局、都要表现出独特的意境,造园高手,能将自己心中的诗情画意,用花木池沼,亭台楼阁表现出来,游人身临其境,如入画卷,如会诗篇。
3.2文字景点
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对联就取自唐朝韩愈的诗句“晚年秋
将至,长风送月来”,在这里秋夜赏月,对景品味诗句,诗意盎然;拙政园的主要建筑远香堂,其命名便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还有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明月、清风、我”,抒发了一种高雅的情操与兴趣;狮子林“真趣亭”是因清朝乾隆御笔所赐“真趣”二字得名,其富寓意“玄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沧浪亭”园内有“看山楼和面水轩”,起因是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及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颂扬子陵的高尚品格是说“云山苍苍,江山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4、结语
细细品味古典园林,它的美动静结合有光有影有声,这些都与
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立于阁,我们远眺,园中美景尽收眼底;止于阁,小憩一会欣赏诗词的古韵,身心轻松。“墙开洞,背后发光”,能使人产生莫测之感,同时又让人无限的深入,这个洞有着“框景”的作用,造成一个大画面中精致的人为画面。这就如诗歌中的“借景”手法,借景使诗歌更有回味之意。
诗词为古典园林写意吟唱,古典园林为诗词写实泼墨。古典园林与诗词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对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在大自然中与诗词相遇,它们在意境中相融合,给世人带来了视觉与精神盛宴。
扩展阅读:园林艺术鉴赏总结报告
风景班级:物流姓名:崔程学号:111园林鉴赏总结
113351
园林艺术鉴赏之我见
--浅谈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摘要:古典园林与诗词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主要从古典园林发展与诗歌的关系、园林与诗歌共同的意境美及园林中的诗歌三方面论述。园林之景境--文人之心境--诗词之情境,他们之间相互融通、相互衬托。1、前言
园林,从字面意思理解,小篆的“”,外面一个口即表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里面有土,有口,即象征着有土地、山水,最下面的一部分很像伸张着的枝条,即花草树木。总说就是在一定的土地上,有山有水有花有草,建造建筑物就形成了园林。综合起来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就称为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建筑文化的一大瑰宝,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旨趣。2、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中国古典园林从起源就与诗词有着密切的关系,诗词向园林注入意境之美,韵律之美。诗词记载了园林的艺术之美,也融入了园林主人的爱好趣味,更承载了这个时代的兴衰。诗词与古典园林相伴相随了几千年,二者在“情景交融”中相汇,在相互关照中不断发展。园因诗而具有了意境之美,园因诗而流传千古,中国古典园林的辉煌成就和传统特色离不开诗词的点缀。
诗“言志”,词“抒情”。诗词是阐述心灵的文学艺术,在不同的历史时代背景下有各种风格的诗人、词人,他们通过凝练的语言抒发着自己的思想情感,记录着那个时代的点滴。诗词同时对当时社会的方方面面也产生着影响。其中便包括对园林的影响。
2.1中国古典园林的形成时期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文学作品反映当时的社会情况:奴隶社会末期,社会上的大小奴隶主拥有大片土地来营造自己的天地:建筑、植物等元素的粗放结台,便是当时的贵族园林。这可以说是中国古典皇家园林的雏形。
春秋战国时期,整个社会动荡不安,“士”的阶层兴起,思想境界空前活跃,各派人物纷纷立书(即先秦散文),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其中,春秋末年战国初年的《老子》与《论语》在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方面影响颇深。2.2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时期
魏晋时期诗人寄情山水,孤傲出世,心游物外不禁境由心生,营造自己心中的一种悠然自得的哲理境界。这种以自然山水为核心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造园活动:对自然山水进行适当地提炼概括,将自然美与生活美结台在一起,创造出“临缩于自然,高于自然”的境界便是造园活动的终极追求。东晋诗人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开创者,无论在文学史上还是园林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2.3中国古典园林的全盛时期
开元、天宝年间,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也就是中华民族最为全盛的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长安已经具备相当的城市规模,皇家园林在规划中趋向规范化。中轴线为规划主轴,道路纵横交错呈方格状的道路系统,这于当时诗歌的格律要求不谋而合。宫廷中有园林或林苑区,也有建筑。行宫御苑和离宫御苑也是在郊外的御苑,建在山水风景优美的地带,已为帝王避暑休闲的场所,很有皇家气派。2.4中国古典园林的成熟时期
这时词曲发展到了韵律富于变化,长短不一,快慢不定的高度,这于园林设计中对节奏于韵律变化的要求不但一拍即合,而且达到一个新的高度。个性与共性,变化与统一的构图原理彰显无遗。在风格上,有豪放婉约之分,恰与园林之分北方私家园林和江南园林对应。前者清雄豪健、热情奔放;后者清新涵蓄、委婉动人。此时,在整体看来,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表现类型与技法已基本形成。3、中国古典园林中的诗词3.1诗词与中国古典园林意境
中国古典园林并不是以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形象为目标,它追求的是“意境”。意境实际上是造园人内心情感、生活经验、审美情趣及其对于美好事物最大限度的寄予,同时也是观园者在游览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知识阅历对此园的理解与想象。对意境的追求在中国古典园林中历来已久。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文人追求的神思和韵味完全体现在了园林建造中。园诗派的代表作家,又是南宗文人山水画之祖,既创作了“诗中有画”的山水诗和“画中有诗”的山水画,更重要的是他将诗情与画意融人了园林的意境之中,创作出诗、画结合的物质实体辋川别业,使之成为诗画兼融的文人园。这座园林里,有华子冈、文杏馆、鹿柴、茱萸游、金屑泉、椒园等20个景区,构建了一个可居、可游、可耕、可牧、可渔、可樵的综合性园林。“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描述的就是其中的鹿柴之景,有一种身大自然的幽静与安详,同时也是诗人热爱大自然厌倦尘世官场的情感表达。
清代钱泳在《履园丛话》中说“造园如作文”,造一座园林,跟写一篇诗词文章相似,都要立意、构思、布局、都要表现出独特的意境,造园高手,能将自己心中的诗情画意,用花木池沼,亭台楼阁表现出来,游人身临其境,如入画卷,如会诗篇。3.2文字景点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对联就取自唐朝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风送月来”,在这里秋夜赏月,对景品味诗句,诗意盎然;拙政园的主要建筑远香堂,其命名便取自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还有拙政园西部的“与谁同坐轩,明月、清风、我”,抒发了一种高雅的情操与兴趣;狮子林“真趣亭”是因清朝乾隆御笔
所赐“真趣”二字得名,其富寓意“玄机得真趣,怀古生远思”;“沧浪亭”园内有“看山楼和面水轩”,起因是孔子曾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及范仲淹在严先生祠堂记中颂扬子陵的高尚品格是说“云山苍苍,江山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4、结语
细细品味古典园林,它的美动静结合有光有影有声,这些都与诗词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立于阁,我们远眺,园中美景尽收眼底;止于阁,小憩一会欣赏诗词的古韵,身心轻松。“墙开洞,背后发光”,能使人产生莫测之感,同时又让人无限的深入,这个洞有着“框景”的作用,造成一个大画面中精致的人为画面。这就如诗歌中的“借景”手法,借景使诗歌更有回味之意。
诗词为古典园林写意吟唱,古典园林为诗词写实泼墨。古典园林与诗词彼此是相辅相成的,对中国文化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国古典园林在大自然中与诗词相遇,它们在意境中相融合,给世人带来了视觉与精神盛宴。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园林艺术鉴赏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园林艺术鉴赏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园林艺术鉴赏总结报告》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12825.html
- 上一篇:高考理科各科学习方法总结
- 下一篇:高中历史教学反思与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