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岚山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阶段性总结
安定区中小学高效课堂观摩研讨会材料
青岚山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阶段性总结
本学期,我校积极响应教体局的号召,扎实开展高效课堂活动,按照实施方案有序进行,认真落实各项具体措施,教改成效比较明显。现将活动开展情况做一总结:
一、所做的工作1、领导高度重视
我们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具体措施及考核评比办法。要求领导小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确保了活动的有序高效开展。
2、统一思想、加强学习
我校利用例会和专项教研会议认真学习上级文件精神,并组织老师观看优秀教师的教学光盘,聆听了教育专家高万祥、李炳亭、张四保三位老师的报告,使老师从思想上高度重视,行动上积极参与。经过学习和培训后,我校教师思想高度统一,求变、改革的呼声日益高涨,并且深刻体会到传统、落后的教学观念已不能适应现代教学的需求,要想出成效就必须与传统的教学观念决裂,向新的教学观念靠拢,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在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
3、深化教学改革一是组织教师外出取经我校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专门组织全体教师去西巩译中心小学听课学习一天;专门选派骨干教师先后去兰州、定西
听课、听讲座8人次。通过培训学习,他们的观念有了很大转
变,收获颇多,回来之后,掀起了我校教学改革的新高潮。
4、组织语文学科的优质课评选活动
本学期我校为学区推荐语文优质教师的初评人选,于3月22日、3月23日、3月26日组织了语文学科的赛课活动,使得语文教师教学水平明显提高。在活动中要求每位教师准备一节公开课,同时还要求每位教师写课后反思,从思想上上升到教改的高度去认真对待每一节课。
5、组织语、数、英三科教师的过关课活动
我校为了努力构建高效课堂理念下的六模块‘3+x’课堂教学模式,决定第八周、第九周举行了由全体青年教师参与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过关课’活动。在活动中,每位作课教师都能认真准备,同教研教师积极参与备课、评课,指出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修改的意见和建议,教学水平有了显著提高,教改成效十分明显。
6、坚持校长听课制度,抓好教学过程管理。
学校教学活动大部分是在课堂进行的,这里始终应是校长了解教学实际的现场。听课是校长掌握教学情况的主要方式,听课既可以了解教师的教,也可以了解学生的学,可及时发现问题予以指导帮助,也可以发现好的经验方法在全校总结推广,利于及时调整教学管理措施。实行课堂开放、推门听课以及领导听课制度,通过推门听课、巡查听课、指导听课等方式,加强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二、取得的成绩
1、绝大多数教师的观念得到转变。通过长时间大量的学习、讨论、教研,绝大多数教师的课堂观、学生观、质量观、效率观得以更新和转变。在新的观念的指导下,新的课堂模式的实施由被动变为主动,由自发变为自觉。
2、涌现出了一大批课改积极分子,他们的课堂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实施过程中,我校涌现了一大批课改积极分子。他们认真学习,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敢于创新。课堂上,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积极展示,大胆质疑,认真反思,充分交流;教师由前台退到了幕后,由主角变成了配角,有演员变成了导演,体现了课堂上的主导地位,课堂时间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课堂显得和谐高效。
3、教师的备课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教师的备课由原来的为上课而备课转变成为学生学习而备课,教案由导学案取代,新的导学案就是上课的路线图,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南,同时也丰富了教研方式和内容,教研无处不在,无时不在。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在新的课堂模式下,学生的学习由原来的被动接受式转变为主动探究式,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学习目标明确,方法明确,时间明确,检测题目和方式明确,真正实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由于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课堂效率和学习效果明显提高,课后学习任务明显减轻,课余时间也真正还给了学生,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
在区教研室的有力领导与强力推动下,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高效课堂探索方面,已经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初步积累了点滴经验。相形之下,我校在“高效课堂”构建过程中还存在许多困惑、困难与问题:
1、预习的定位与预习的时间,尤其是预习时间该如何安排?每天几乎科科布置,即使学校严格控制预习总量,但面对这些学科的预习,学生应在‘课后什么时间’来完成‘所有学科的预习’?
2、印发“导学案”,成了学校、学生的负担,还要产生大量的费用,造成学校开支的困难。
3、目前,我们部分同志过于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外在形式化’。
改变课桌摆放形式,加强教室文化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展示,分组量化积分评价,等等,这些都是高效课堂应该积极倡导的,她确实改变了单调乏味的教学氛围,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但她绝对不是高效课堂的全部。
4、目前,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探索活动中,各班各学科都建立了“课堂教学评价机制”,尤其是学生展示评价机制。在实践中,各学习小组为了小团体的利益,任课老师也为了追求课堂‘外在效果’的更加完美,有意无意地主要让优秀尖子展示,结果,必然无意中就剥夺、扼杀了待优生展示的机会、天性,很容易造成“优等生更优”“差生更差”的恶果。
四、今后的打算
面对以上的问题与困惑,我们今后的打算是:1、要求科任同志,预习定位要准,要精;要严格控制每天每位学生的预习总时间。明确要求:每科安排预习不能超过10分钟;尽量压缩‘课前预习’,力争变“课前预习”为“课堂预习”。
2、要求任课同志要精炼“导学案”,要重在“导”“学”两方面下功夫。
3、面对许多任课同志‘过于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形式化’,下学期我们计划采取如下措施:
一是利用业务学习、例会时间,不失时机地组织大家有针对性地认真学习高效课堂的理念,首先从思想上逐步认清‘高效课堂’的本质与精髓,彻底消除“过于追求高效课堂教学的形式化”的思想倾向。
二是综合借鉴各方面的经验,以“压两头,抓课堂”为抓手,以‘当堂训练不少于15分钟’为硬指标,要求我校任课同志在“力争当堂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方面有所实践,有所探索。
4、鼓励老师首先关注“待优生”,优先给“待优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尝试学生之间的“师徒对接”,鼓励待优生主动拜优等生为师傅,师徒实行捆绑发展,加大对师傅培养徒弟的奖励力度。以学校期末考试成绩为基准,实行师徒结对调整,动态管理,形成激励竞争机制。
我们在课堂教学改革,尤其是高效课堂探索方面做了一点探索性工作,但与兄弟学校,与区教研室的要求肯定存在很大的差距。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校会结合我校现有实际情况,组织全体教师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不断学习教育教学新理念,改变工作思路,改进工作方法,以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主导,把教师的教,转变到学生的学上来,注重教法、学法改革,向40分钟要质量,以教研强效,以质量立校。
扩展阅读:中心小学小班化课堂文化建设工作汇报201*.6
小班化课堂文化建设
工作总结
稻田镇中心小学
我校自201*年开始开展小班化教育实验,进行了氛围建设和课堂模式的初步探索与实践。201*年被重新认定为山东省小班化教育研究重点实验学校,自此就把小班化课堂文化建设工作纳入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建有具体的实施规划和方案,同时加强了制度建设,将课堂文化建设与日常的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和课外活动等工作密切联系,将小班化课堂文化建设列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的重要内容。
学校采取“四步连环递推”的方式,积极构建小班化课堂文化:第一步,以小班化课堂氛围文化建设为重点,强化学生活动氛围和习惯养成教育研究。第二步,完善小班化课堂制度文化,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步,建设“课堂对话文化”“课堂质疑文化”,努力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合作学习的能力。第四步,构建课堂研究文化,打造优质高效课堂,为学生发展奠基。
一、创设和谐民主的课堂氛围文化,助推师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为了让农村的孩子喜欢课堂,我们把课堂营造成为平等、民主、尊重、和谐的课堂,这是课程改革的需要,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更是我们的永恒追求。
1、创设个性化教室。教室内的课桌椅为单人单桌,可根据教学需要随意组合成马鞍型、品字型、月牙型、周边型或秧田型等;室内设置“四角”“一墙”“三板”。环境的布置上以“我的地盘我做主”为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自觉融入到每个角落。
2、开展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我们发挥小班环境下“班额小”的优势,以小学德育大纲为指导,以儿童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以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做事为主要目标,以习惯养成细节训练为重点,以10个学习习惯和10个行为习惯为依据,以“细、小、实、恒”为原则,积极探索养成教育的方式方法,努力提高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先后建立了《学生文明礼仪细则》、《学生课堂常规》、《教师文明礼仪细则》《教师课堂常规》等十项规章制度;塑造了“陶行知名言---教育就是养成良好习惯”“100个习惯养成细节”“习惯养成儿歌”“习惯养成警示图”“习惯养成明星榜”等十项文化;确立了二十个习惯养成周主题;编写了《自主自立自信自强》和《学生习惯养成记录手册》两本校本教材;组织了“英雄在我心中”“千姿百态的叶子”“富有特色的鱼”“法律知识集锦”“心目中的妈妈”“村名的来历”“小学生零花钱的调查”“我为红领巾添光彩”“写字比赛”“告别零食”“小手牵大手、共创清洁园”等十余项小课题研究;开展了“习惯养成小明星评选”“班级流动红旗颁发”“优秀家长评选”等多项体验活动,为小学生养成好习惯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二、建立严谨规范的课堂机制文化,调动师生积极性。
没有制度的鼓励,课堂文化难以繁荣和发展。在新课程理念指引下,建立师生共同遵守的课堂制度,以制度落实形成独具特点的课堂机制,长期积淀形成一种机制文化,必将对提高课堂效率大有裨益。
1、学生自主管理制度建设。
我校的平均班额一直保持32人左右,教师配备班均保持1.8人左右,具备小班化教育班级的需要。班级是学生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是学生成长的摇篮,班级活动的最高境界则是班级的自主管理和学生的自我管理。我们做法是:(1)分低年级、中年级、高年级三个层次分别确立自主管理目标。(2)多角度建立体验式管理机制。以班为单位,根据学生特点,实行多样化小组岗位管理、动态式轮值管理、“校长信箱”“班级意见台”等形式的民主式对话管理、“优点卡”“成长树”等形式的激励式评价管理。
2、课堂常规制度建设。
在我们的课堂上,首先,建立了《教师课堂行为制度》,即,教师的课堂角色定位与角色行为要求从学校的层次上提出来,并监督执行;教师要把表扬当作课堂最有力的武器,承担一切伤害学生自尊行为而来的责任;要给学生设置竞争平台,每堂评比“优胜小组”与当堂“学习之星”;设置多种渠道,比如课堂之外的图书、网络、媒体、社会实践活动等,将学科与生活问题沟通起来,以提高学生兴趣;课堂上充分尊重主体地位,留足时间,留够空间,让学生发展自我。其次还建立了《学生课堂行为规则》、《小组合作制度》、《班级竞争制度》《学习评价制度》、《角色责任制度》等。3、评价机制建设。
我们充分发挥“学生成长档案”的作用,采取即时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及时收集、记录有关学生的资料,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个体独特性,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即时性评价突出落实了五点:坚定一个信念(每个孩子都可以教好,每个孩子都可以成才);养成一个习惯(善于发现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瞬间的“闪光点”);学会多种技巧(巧妙运用多样性语言,来鼓励孩子的进步和成功);用好两个评价表(“小组积分表”即记录个人得分,又有小组得分;“课堂活动评价表”,课后记录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种好一棵“成长树”(在班级合适位置建立学生“成长树”,把每次因表现突出获得的“星”或“图章”张贴在每个人的位置,并定期统计,比一比“看谁争得星多”)。
终结性评价以“周末小组评价”和“人人过关评价”为主,采取“三清制度”来落实这项工作,即“堂堂清、周周清、单元清”。“堂堂清”由老师根据各学科、各章节的情况自行设计。“周周清”,每周搞一次专项或综合性书面测验,(如语文可以分“字词过关”“短文阅读与分析过关”“写话或写作过关”;数学可以分“口算过关”“笔算过关”“应用过关”“作图过关”;英语可以分“单词过关”“句型过关”“听力过关”等)。“单元清”,就是用好市教科研中心印发的单元过关题。
三、建设平等的课堂对话文化、课堂质疑文化,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对话”,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谈话与交流,他强调了“对话”的基础首先是师生关系的平等。其次是生生的关系必须是平等的,课堂上既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贵族”,也不能使一部分学生成为对话的“奴隶”。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质疑”是一个以知识唤醒知识,以思维引发思维,以问题激发质疑的过程,在各教学环节皆可实现。小班化的优质课堂重视小组教学。小组教学是小班化课堂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在小组中,学生可以有更多的交流,更多的展示,更多的质疑,更多的合作,更多的分享,平等对话、探究质疑都在这一环节中得到充分体现。我们在教学活动中,初步打造了小学小组教学课堂基本模式:“提出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信息反馈---训练达标”。确立了“问题引导策略、自主选择策略、合作学习策略、习惯养成策略”四个课堂学习策略。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结构,进行多元化分组,创设良好的合作氛围,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助与合作。构建了“中心发言式、指定发言式、同桌交流式、接力循环式、自由发言式、分工合作式”等多种小组活动方式,努力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学习和敢想、敢问、敢说的良好意识,培养学生课堂活动中、小组活动中平等对话、勇于质疑的能力,从而做到上课发言“百分百”、课堂互动“百分百”展示自己“百分百”,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平等而优质的教育。
四、构建科学灵活的课堂研究文化,打造常态下的高效课堂。
课堂教学是新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而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作为小班化环境下的教师,不仅要善于“洗脑”,不断地否定自我,又要勤于“充电”,用新理念、新知识不断充实自己。因此,为促进教师的高效课堂建设,我们立足常态课堂,采取“三步走、三步联动”的方式,积极开展课堂研究。
第一步、常态课堂剖析。学校通过【校内教研】【区域教研】【教育共同体活动】【同课异构】【优秀课堂观摩】等措施来剖析当前课堂,找出制约课堂低效的问题,并制定整改措施。
第二步、有效课堂建设。学校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学科基本功比武】【过关课】【汇报课】等措施,围绕各年级、各学科不同的特点,尝试、总结适合本年级、本学科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最终把落脚点放在“如何提高课堂效率”上。
第三步、高效课堂打造。在已经具备一定的课堂结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基础上,根据本年级、本学科的特点,尝试概括自己的教学模式,达到既高效、又优质的目的。取得的成效
有专家说:认识了课堂,才算真正理解了教育;改变了课堂,才算真正落实了新课程。赋予课堂教学以生命意义的小班化课堂文化,滋养着一颗颗年轻的心灵,使之愉悦、心动、奋发、进取,从而激发对学习、对知识,对学科的浓厚兴趣,并产生积极的行动。它使广大教师和学生都有了大的变化----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和课堂的各个阶段,教师扮演了“引导员”“指导员”、“教导员”、“辅导员”、“伙伴”、“主持人”“向导”等不同的角色,教师不再只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者,师生互动成了课堂的主要形式,达到了“讲授时间短、课堂效率高、教学方法活”这一共性课堂目标。更关键的是教师“放”“扶”得当,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动力,自主、互助、探究成了学生学习的主线。课堂上表现出:教师泛泛讲解的少了,学生畅所欲言的多了;教师问的少了,学生问的多了;教师展示的少了,学生展示的多了;教师现教现卖的少了,学生养成的好习惯多了;会学习、会合作、会做事已成为现实。
经过长期的坚持,学校取得了一定成绩:多次提供县级以上教研会议现场,为山东省小班化教育研究、寿光市和谐校园创建、潍坊市习惯养成教育、潍坊市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建设提供现场。每年32%左右的学生在市级以上相关竞赛活动取得优秀成绩。学校分别取得潍坊市规范化学校、全国创造教育先进校、山东省小班化教育优秀实验学校、潍坊市自主互助课堂学习型研究先进校、山东省校园语言示范校、潍坊市语文主题学习研究先进校、寿光市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寿光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单位、寿光市教学工作先进单位等称号。
小班化课堂文化建设是我们的不懈追求。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青岚山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阶段性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青岚山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阶段性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青岚山中心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工作阶段性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16225.html
- 上一篇:学生寒假活动总结
- 下一篇:家长课程开课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