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达彼岸
运河中学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初三语文备课组
记得杜牧有这样的一首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牛郎织女星。这样的秋天,这样的月色,这样的意象,真的好美,可是这样的美景我们已无暇顾及,留给我们初三的时间也已不多,为了能更好的进入下阶段的教学,现在对这次期中考试进行一下小结,反思不是目的,汲取才更是重点!一、总体情况在这次联考中,我们学校在四所学校中位列第三,总平均分为101.6分,优秀人数为四位,一至四班只有三人,五班六班不及格的共有42人。一班与二班也有三个不及格。二、试卷结构与简析
全卷总共150分,共分2大部分25大题,考查了字词知识、古诗文的默写、仿写句子、成语的正确使用、病句的判断、课文内容背诵、漫画理解、综合性学习、课本文言文的阅读、诗歌的鉴赏、议论文的阅读、散文的阅读、命题作文的写作等知识以及第二部分课外名句与名著的考察。试卷第一大部分中第一小部分为语言的积累及运用,共28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积累和口语交际能力,涉及汉字字形、词语的理解、成语运用、、病句选择、古诗默写、漫画、综合探究。第二小部分为阅读理解,共42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分析、概括能力。文质兼美的文章,新颖的题型,特别是两段课外文章的阅读考查,更是体现了语文课程标准“重视能力,注重过程方法,强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新理念。第三小部分是作文,计60分。文题《我又一次铭记在心》,文体不限。题目本身极富挑战性,留给了学生一定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对于那些大而无当、平白无味的话题作文来说,更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对作文字数的要求为不少于600字。第二大部分为课外名著(格列佛游记、骆驼祥子、中国古代成语故事)与名句(古今诗文阅读)的考察。三、试题特点
1、重视语言积累与运用,注重沟通课堂内外。2、文言文阅读重课内阅读考查
3、现代文阅读材料一律从课外选取,试题注重对学生运用能力的考查。4、加强对学生书写的考察。四、答题情况分析
1.基础知识不扎实,语言运用能力不强。
一些学生背诵效果不好,默写不准确。语言综合运用能力不强,仿写、漫画一些基本知识还不会在语境中实际运用,没有转化为能力,缺乏语感。2.文言文词语积累不牢固,对篇章内容理解肤浅。
对文言词语的含义把握不准确,如解释“异”的意思,很多人答错而正确答案应是“以什么为异”。对文言文篇章内容理解、赏析能力不强,只会死记硬背,遇到活题不会变通。3.现代文阅读缺乏语言理解感悟能力。
缺乏对文本的深入阅读,答题技巧尚不够熟练。4.作文缺乏个性。
一是审题意识淡薄,主题不鲜明。有些作文中心不明确,还有些作文不在话题范围之内。二是选材范围狭窄、不新颖,编造材料、套用成文现象突出。一些学生平时只读课本,且只注重事件的记忆,不能深入分析运用,课外读书很少,文化视野狭窄,腹中空空。写记叙文,许多学生选材平淡、陈旧,缺乏真情实感,没有个性,感染力不强。
三是不能把握文体的基本特征,有些学生作文没有文体,出现了“四不像”的杂货摊式的作文。四是语言苍白,缺乏文采。说明平时学生语言积累少,词汇量小,文化底蕴不足,另外字的书写也是学生作文的一大难题。五、教学现状分析
1、教师之间的写作仍有较大空间。
2、教者对学生的识记督查力度有待加强。3、对习题的指导仍不够全面。
4、对学生的兴趣培养之方法有待商榷。六、应对措施
1、做好教师之间的团体协作,加大集体备课力度。
2、把握阅读教学的规律,将工具性和人文性很好地统一起来。3、给足学生品读文本的时间,教给学生有效的读书方法。
4、注意教学方法的灵活多变,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叫着点播为辅。5、开发利用语文课程资源,沟通课堂内外。
6、注意做好拔尖与补差的工作,正正做到不放弃一位学生,不浪费每一秒钟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初三语文组始终坚信,在王校长英明领导之下,以及各位老师的共同努力,我们运河中学的明天一定会更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达彼岸!
扩展阅读: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150分考试形式:闭卷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阅读下面的一段话,按要求答题。(6分)
最奇妙的,当然是我身畔的河水,天上的辉煌和cuǐcàn,全都落到了水里,平静幽深的河.水,顿时变成了一条摇yè生辉、七彩斑斓的光带。随焰火忽明忽暗的河畔楼屋倒应在水里,像从河底泛起的一张张仰望天空的脸,我来不及看清楚他们的表情,他们便在水中消失。当新的一轮焰火在空中盛开时,他们又从遥远的水下泛起,只是又换了另一种表情。这时,从古镇的四面八方传来惊喜的欢呼,天上的美景稍纵既逝,地上的惊喜却在蔓延…….
⑴根据拼音写出正确的字词。(2分)
辉煌和cuǐcàn摇yè生辉⑵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身畔()蔓延()..⑶找出并改正文中的两个错别字。(2分)
改为改为
2.下列各句中,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新年联欢宴会在喜气洋洋的乐曲声中拉开帷幕,一时间,觥筹交错,笑语喧哗,欢乐的气氛弥漫....了整个宴会大厅。
B.研究结果表明,那些心态平和、性格开朗、胸怀宽广的人比那些愁眉苦脸、孤独紧张、忧心忡忡....的人出现精神疾患的概率要少50%。
C.歹徒在向人勒索巨额钱款时猝死于作案现场,他一生恶贯满盈,真是死得其所。....D.在人生的众多选择中,难免遇到失败,但我们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B.新年将至,商家为了赢得商机,不断纷纷采取各种促销手段吸引顾客。C.不少网络游戏带有暴力内容,这会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身心健康。D.观摩了这次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4.名句默写(15分)
⑴问君何能尔?。
⑵山重水复疑无路,。⑶长风破浪会有时,。
⑷故,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⑸,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⑹,西北望,射天狼。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共7页⑺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以“,不求闻达于诸侯”表现了个人的志趣,以“先帝不以臣卑鄙,,”称颂了先帝恢弘的气度和不耻下问的品德,以“北定中原,庶竭驽钝,,,”表明了此次北伐的目标。
⑻古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灭吴,今有对孩子要进行磨砺教育的呐喊,其实都印证了孟子“”的观点。
⑼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颠覆了人们对“悲秋”的理解,曹操《观沧海》中也有类似的将“秋”描写得富有生机活力的句子:,。5.名著阅读(4分)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赶紧去接过来,打开纸包,是四本小小的书,略略一翻,人面的兽,九头的蛇,……果然都在内。
这又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却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谋害隐鼠的怨恨,从此完全消灭了。
⑴这“四本小小的书”是《》;阿长“谋害隐鼠”这件事,在《朝花夕拾》中有较具体的记叙,这篇散文是《》。(2分)
⑵鲁迅在《朝花夕拾》里,多次提及阿长。你认为阿长是怎样一个人?请你联系作品中一两处情节作简要的分析。(2分)
答:。
6.根据下面一段文字,在“设计理念”“住宅特点”下的方框内填写恰当的词语。(每空不超过6个字)(6分)
设计理想住宅,应从科技服务于人类出发,以人类的健康幸福与文明发展为核心。按照上述理念进行设计的住宅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林、溪流、湿地形成有机整体,为人们提供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良好生态环境;采用高科技的毛细管冷暖传递系统调节室内空气,为人们提供恒温、恒湿、恒氧的舒适生活空间;采用雨水收集和生活用水净化处理系统以实现水资源的多次使用,高效采集太阳能以满足家庭用电需求,为人们提供最佳的节能生活方式。
①②生态环境良好③④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2页共7页二、阅读理解(55分)
(一)比较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0题。(16分)
【甲】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曹刿论战》(节选)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丙】《楚庄王伐陈》
楚庄王欲伐陈,使人视之。使者曰:陈不可伐也。庄王曰:何故?对曰: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也。宁国曰:陈可伐也。夫陈,小国也,而蓄积多,赋敛重也,则民怨上矣。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兴兵伐之,陈可取也。庄王听之,遂取陈焉。7.解释加点的词语。(4分)
①山河表里()②肉食者鄙()...③使人视之()④遂取陈焉()..8.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译文:。
⑵城郭高,沟洫深,则民力疲矣。译文:。9.填空。(5分)
⑴请用《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的关键词填空。(2分)
【丙】文中使者说陈国“城郭高,沟洫深,蓄积多”不可攻取,是从角度说的,而宁国认为陈国“赋敛重”“民怨上”可以攻取,是从角度看的。
⑵理解填空。(3分)
【乙】【丙】两文告诉我们,人心向背决定着战争的成败。【乙】文中“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说明战争取胜要;【丙】文中是百姓怨恨招致陈灭亡的根本原因。而【甲】文却更深刻地告诉我们:。10.从治国的角度,说说【丙】文告诉我们的道理。(3分)
答:。(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113题。(11分)
天坛之美
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天坛,是世界建筑艺术的珍品。它具有一种独特的意境,它以凝练的艺术形式表现博大深邃的精神内涵,体现了中国古人对宇宙的思考和想象。
天坛的意境美,可以归纳为:高、圆、清。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3页共7页高是天的一种特性。天坛的建筑是连续性的逐渐上升的完整体,从南北中轴线上看,南端的圆丘
高5.18米,皇穹宇高19.2米,祈年殿上升到38米,成为中轴线的高峰。故宫太和殿是永乐以前全城最高的建筑,是帝王的象征,而祈年殿比太和殿还高出3米,成为天帝的象征。
祈年殿的主体建筑四周,墙体低矮,空间开阔,祈年殿和圆丘的整个外轮廓直接与天空连接,祭坛仿
佛高入云霄,人站在祭坛上也好像升上青天。天坛的崇高感中,蕴含着敬天的思想。
圆不仅指外形,而且是一种科学境界。在中国古代美学中,圆代表着生命光转,蕴含着宇宙万物,体现了一种天行健的思想以及祥和的精神。
天坛建筑群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大量圆的造型。圆丘、皇穹宇、祈年殿都是圆形,每一个建筑又形成很多同心圆、一直扩展到与穹隆形的天空成为一个圆融的整体。
清是天的一种特征,也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美学范畴,体现一种人格精神或艺术境界,例如清新、清真、清淡、清妙等。清由青而来,通常我们称天是青天、蓝天、苍天。天坛的基本色调整体是青色,不论是天空还是琉璃瓦都属于青色。青是祥和、安宁的象征,也体现了一种空灵的美。
天坛建筑中,祈年殿、皇穹宇都采用蓝色琉璃瓦,深蓝的琉璃和浅蓝的天空形成色彩上深浅的对比,更显示出天的澄清、明朗。反过来天的澄清、明朗,又与祈年殿的外轮廓虚实相生,唤起观赏者的审美想象。
以上高、圆、清三点体现了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如果比较一下,就会发现:故宫拥有庞大的建筑群,以气势取胜,天坛的建筑少而精,以宁静深远而著称;故宫以封闭式的一道道门、一道道墙为特点,而天坛以天高地阔的开放式为特点;故宫的空间造型是方的,而天坛则是柔和的圆;故宫的颜色以红为重,而天坛则是幽静的青绿色。天坛之美,耐人深思。
11.文章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方法,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12.作者从审美角度,指出天坛的意境是崇高、祥和、清朗,请你根据文章提示的故宫的建筑特点,也从审美角度,用三个双音节词语(两字词语)概括一下故宫的建筑意境。(6分)
答:,,。
13.根据文意,下列对天坛建筑“高”这一特性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渐次升高,表示对上天的挑战。B.节省占地面积,突出幽静之美。C.高入云霄,表达“羽化登仙”的愿望。D.突出崇高感,强化敬慕上苍的心情。(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6题。(12分)
用心脏生活
我一直反对用成熟或幼稚之类的词汇来衡量一个人的进步程度,因为这是一种基于大众准则的理性判断,并不能涵盖一种更接近诗意的生存。
我20岁左右的时候,经常因为过于率真浪漫而在为人处事上发生事故,所以便用法国著名风景画家柯罗来抵挡别人对自己许多可笑举止的嘲笑。因为那么伟大的柯罗,对社会常识依旧知之甚少,以致父母从不放心他一个人单独出门。他五十多岁了外出还必须向母亲请假。柯罗的幼稚也许是因为他沉醉于对美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4页共7页的探索而忽略了对生活技能的演练。可以相信的是,他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
还有另一种人的不成熟,是因为无法学会和适应流行的价值准则。他们是时代的水土不服者,或者说,他们眼里根本就没有那些公共绿地上的栅栏,孤独的身影骄傲地掠过人群的尖叫和愤怒。曾读过一个故事:一个欧洲商人在太平洋的一座小岛上发现一个老者手编的草帽很漂亮,每只售价20比索。商人想倒一些到欧洲去卖,便问老者:如果一次买一万顶,每顶可以便宜多少?老者却答:每顶还要多加10比索,因为编一万顶相同的帽子会让我乏味而死。我真是爱极了这个老人,他用近乎天籁的声音,对自以为是的商业法则说了一声不。能列出的前辈还有许多。他们飞行在芸芸众生的头顶,相似的身影重叠在一起,成为我的精神教父,鼓励我在森林之外长成一棵独特的树不计后果地爱,绝不含糊地恨,到了30岁还相信光荣与梦想。
有一种人,他取舍生活的主要依据不是得与失,甚至不是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人生指南里只有美与丑、泪水或者麻木之类的路标。他们不一定能抵达所谓的成功,但胸腔里永远装满了感动与幸福。他们和人群最大的区别在于:人们习惯用大脑指导人生,而他们,更喜欢用心脏生活。14.作者告诉我们,就能做到“更接近诗意的生存”。(3分)15.柯罗“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并因此比那些成熟的人领略到了更多的人生辉煌”。⑴“在画布上从不会迷路”的意思是(2分)⑵用自己的话概括“那些成熟的人”的成熟之处(3分)
16.你身边有没有“用心脏生活”的人?如果有,请写出具体的事例;如果没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单分析他们不能“用心脏生活”的原因。(4分)
答:。(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16分)
带着村庄上路
我那时以为这一生大概只会做一件事:离开村庄。
我并非在村庄里过得不愉快,那里的水土很适合我,只不过村里人都说外面的世界很精彩,把离开村庄当作出息。我选择一个夏天离开,人们都在打瞌睡,我神不知鬼不觉地走了,不要让他们以为我有什么留恋,以为我带走了村庄的什么东西,我走得要有出息,能留给他们的全留给他们。
后来我发现我是自欺欺人。路上累了歇脚的时候,把行囊打开,里面装的是一整个村庄。我很羞愧,我曾想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把它们抖掉,但人生这段漫长的路上,想要的东西还未得到时,原来拥有的东西你也还无法舍弃。在县城读书,我不能舍弃我的贫穷。在寄宿的同学中,我的伙食比许多人都要差,一般我只买个小菜,另外吃自己带的家乡菜:咸鱼、坛坛菜、辣椒。肚子饿了,就用炒米茶充饥。炒米茶是母亲亲手做的,只要用开水一冲,加点红糖,很香。在省城读书,我以为离村庄越来越远了,但我却无法摆脱家乡话的困扰。在机关里办公,我摆脱不了家乡老土的做派。我常常怀疑同事是不是私下里议论我是个乡巴佬。我常见到来看我的老乡,看到他们就像看到自己,我为此忧戚:难道真的就抛不开村庄了吗?
在我尽力掩藏村庄时,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照看着许多像我一样从村庄出来的人。我毕业后被安排到这座城市,在城里我遇到一个叫莲的女子,她的一切都具有村庄的风韵。她不在乎我的家底,却看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5页共7页上了农家孩子的勤劳和朴实;接受她的爱情,我知道又等于接受了村庄的一笔恩惠。后来,我的继父、母亲跟着我进了城,开了一家土菜馆,曾经叫我害羞的家乡菜,全部端上了大桌子。家乡菜全部来自家乡的风水,别有一番滋味。借助土菜馆,我发了一点小财,我真的离不开村庄了。我开始懂得,我们这些出门在外的人,永远都是村庄的骄傲,也永远都是村庄的累赘;我们把她的善良播撒,也把她的丑陋翻新。
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我走到哪里,村庄都扑面而来。村庄的竹器、村庄的粮食、村庄的花卉,全都进了城,我感到这一切似乎都是跟着我进城的。我们这些从村庄出来的人,常常聚会,侃起村庄,就好像是在村庄的某个田亩说话,高昂铿锵。当我们贫穷,老把村庄当作羞涩;当我们富有,又拿村庄来调味。我们永远在把村庄当作铺垫,当作背景。
总感觉对村庄有所亏欠,总是不想爽爽快快承认,终于有一天,我的灵魂在不断地拷问中,村庄才真实地凸现出来。走吧,回吧,从村庄出来的人,回去干点什么,或者什么也不干。村庄最初不认识我们,但等我们一开口,就知道我们是谁了,在这块土地上,我们毕竟赤身裸体地摸爬过,村庄还残留着我们的呼吸。其实正是我们想再次缩短和村庄的距离时,村庄似乎在一点点远去。村庄的风物,村人的思维,常让我们寡言少语,我们走近亲近,又走近了陌生。我们对村庄难以有什么回报,因为过去我们带走的太多。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
而我那时疏忽了的是,我的文字又把村庄打扰了。我这后半生还有最大的一个愿望要实现,那就是什么时候,要让村庄打个盹儿,我要带着我去上路。17.总览全文,概括“我”对村庄的感情变化。(6分)
答:亏欠村庄。18.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4分)
(1)不知何时起,我开始把村庄像糖一样含在嘴里,稍不留神,香甜就脱口而出。答:。
(2)我们走的时候,不是带走一把铁锹,而是别的东西,这只有我独自在夜晚书写文字时才真正知道。答:。19.文章题目有什么含义?(2分)
答:。20.本文语言有什么特点?请举例简析。(4分)
答:。三、写作(60分)
21.“寻”是追求,是反省。有人寻根,有人寻友,有人寻享受,有人寻奋斗,有人寻流失的人格,有人寻未来的理想。可以说,我们一生都在寻寻觅觅。请以“寻”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6页共7页
九年级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6分)
⑴(2分)璀璨曳⑵(2分)pànmàn⑶(2分)应改为映既改为即2.C.3.C.4.(15分)⑴心远地自偏⑵柳暗花明又一村⑶直挂云帆济沧海⑷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⑸安得广厦千万间
⑹会挽雕弓如满月⑺苟全性命于乱世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⑻生于忧患⑼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5.(4分)⑴山海经猫狗鼠(2分)⑵具体的情节1分,形象1分(2分)6.①以人为本(以人类为核心)③生活空间舒适④生活方式节能二、阅读理解(55分)(一)(16分)
7.(4分)①内外②目光短浅③代词,代陈国④攻取,攻占
8.⑴位高禄厚的人谋划这件事,你何必参与呢?⑵城墙高,沟壕深,那么老百姓必定疲惫不堪。(4分)9.(5分)⑴地利人和(2分)⑵(3分)取信于民繁重的赋税徭役(赋敛重,民力疲)无论朝代兴盛衰亡,受苦的总是百姓。(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0.(3分)例:⑴国家以人民为基本,人民是支撑国家的主要力量,要重视人民的疾苦,才能治理好国家。⑵凡事都要有度,在采取保护国家的措施时,要知道分寸,不能伤了人民的元气,否则就物极必反,反而会造成反效果。⑶统治者要善于分析问题,善于听取他人的正确意见。(二)(11分)
11.(3分)作比较突出天坛的崇高、祥和、清朗的独特意境。(突出天坛之美,耐人寻味。)12.(6分)雄伟(雄壮、雄浑),威严(庄严、森严),厚重(凝重)13.(2分)D.(三)(12分)
14.用心脏生活(2分)15.(4分)(1)柯罗的画率真浪漫,不受世俗的约束,是他心灵的写照,是用心脏生活的反应。(2)“成熟”指熟悉人情世故,通晓社会常识,掌握生活技能。(意思对即可)16.(4分)有,写出事例即可;没有,原因:在乎得与失、世俗意义上的对与错,习惯用大脑指导人生。(四)(16分)
17.(6分)离开村庄(抛弃村庄),隐藏村庄(抖落村庄),回报村庄18.(4分)(1)村庄对我的照看关爱使我感到甜蜜,使我时常回味。
(2)我们离开村庄时,带走的是浓烈的乡情亲情和村庄给的恩惠,这是我写文章时反思到的。19.(2分)题目含义:人生道路上永远不忘根本,永伴乡情。
20.(4分)语言特点:朴实平易丽满含深情。运用了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例如:“村庄却如影子一样照看我”,既有比喻,又有拟人,写出村庄对我时时刻刻的关爱和恩惠,生动感人。(特点2分,写出一点即可,再举例分析各1分)三、写作(60分)21.切入分50分
九年级语文试卷第7页共7页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苏教版九年级语文秋学期期中考试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17247.html
- 上一篇:教师期中考试总结
- 下一篇:数学期中总结 数学 龚彬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