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梧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
桂梧高中08-0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科质量分析
余军宏
本次考试试题由黎志凌老师命题,题目包括面广,包括所有高一知识(具体:力、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题目旨在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虑问题,题目知识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所以知识应用难度大些,所以总体成绩不好,全年级只有35人及格,重点班及格27人,普通班8人,年级平均分31.5分。从成绩来看不是很好,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及措施:
一、有部分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在教学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成绩会发生很大改变。即:没有找到学习物理科的方法。对此,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不够,理解不清,掌握基础知识不完整,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差。从试卷上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只停留在表面,所以客观题做的不是很好,大部分人只得了一半分数。另外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够好,始终停留在学习这章就知道这章,不能找出几章的联系,找不出一根线,把知识贯串起来。高一教学是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呈现要难易适当,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些都有别与初中,所以由很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物理感觉难学,在思想上已经有为难心理,所以学习始终没有停留在表面。对此,教师要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概念和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三、学生思维能力欠缺,物理语言表达欠缺。以后教师要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四、学习习惯有待加强。由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下课什么也不做,只局限在听懂上,没注重在实践上,所以上课让老师感觉不错,但一旦在考试中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这个就要老师引导,学生由能力由思维如何去培养就要老师下功夫了,所以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要上好高一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实验坚持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能做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由于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容易遗忘。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五、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由些人学习就是象背文字一样,死记硬背,到应用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记忆是学习任何知识包括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创造性的源泉。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一、高二时学的知识没有记忆造成的困难。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
扩展阅读:桂梧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
桂梧高中08-09学年下学期高一第一次月考物理科质量分析
余军宏
本次考试试题由黎志凌老师命题,题目包括面广,包括所有高一知识(具体:力、直线运动、牛顿运动定律、物体平衡、曲线运动、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题目旨在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考虑问题,题目知识难度不大,但是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所学知识,所以知识应用难度大些,所以总体成绩不好,全年级只有35人及格,重点班及格27人,普通班8人,年级平均分31.5分。从成绩来看不是很好,具体表现如下几个方面及措施:
一、有部分人没有找到正确的学习物理的方法。初中物理教学是以观察、实验为基础,使学生了解力学、热学、声学、光学、电学和原子物理学的初步知识以及实际应用,因此,初中物理教材内容多是简单的物理现象和结论,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定义与解释简单粗略,研究的问题大多是单一对象、单一过程、静态的简单问题,易于学生接受;教材编写形式主要是观察与思考、实验与思考、读读想想、想想议议,小实验、小制作、阅读材料与知识小结,学生容易阅读。高中物理教学则是采用观察实验、抽象思维和数学方法相结合,对物理现象进行模型抽象和数学化描述,要求通过抽象概括、想象假说、逻辑推理来揭示物理现象的本质和变化规律,研究解决的往往是涉及研究对象(可能是几个相关联的对象)多个状态、多个过程、动态的复杂问题,学生接受难度大。高中物理教材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表述严谨简捷,对物理问题的分析推理论述科学、严密,学生阅读难度较大,不宜读懂。在教学方法上,初中物理教学以直观教学为主,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一个个具体的物理形象和现象,所以初中学生物理知识的获得是建立在形象思维的基础之上;而在高中,较多地是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概括,在学生的思维活动中呈现的是经过抽象概括的物理模型,所以高中学生物理成绩会发生很大改变。即:没有找到学习物理科的方法。对此,教师要研究初中物理教材,了解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和教材结构,知道初中学生学过哪些知识,掌握到什么水平以及获取这些知识的途径,在此基础上根据高中物理教材和学生状况分析、研究高一教学难点,设置合理的教学层次、实施适当的教学方法,降低“台阶”,保护学生物理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树立起学好物理的信心。
二、物理概念和规律掌握不够,理解不清,掌握基础知识不完整,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差。从试卷上分析,学生对基本概念理解不透,只停留在表面,所以客观题做的不是很好,大部分人只得了一半分数。另外知识之间的联系不够好,始终停留在学习这章就知道这章,不能找出几章的联系,找不出一根线,把知识贯串起来。高一教学是以初中知识为教学的“生长点”逐步扩展和加深;教材呈现要难易适当,根据学生知识的逐渐积累和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学内容在不同阶段重复出现,逐渐扩大范围加深深度。例如,“受力分析”是学生进入高一后,物理学习中遇到的第一个难点。在初中,为了适应初中学生思维特点(主要是形象思维),使学生易于接受,是从日常生活实例引出力的概念,从力的作用效果进行物体受力分析的,不涉及力的产生原因。根据学生的认知基础,高一在讲过三种基本力的性质后,讲授受力分析方法时,只讲隔离法和根据力的产生条件分析简单问题中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完牛顿第二定律后,作为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再讲根据物体运动状态和牛顿第二定律分析单个物体所受力;在讲连接体问题时,介绍以整体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的思路。这些都有别与初中,所以由很大部分学生对高中物理感觉难学,在思想上已经有为难心理,所以学习始终没有停留在表面。对此,教师要从较低的层次开始,经过3次重复、逐步提高,使学生较好地理解概念和掌握了物体的受力分析思路与分析方法。
三、学生思维能力欠缺,物理语言表达欠缺。以后教师要讲清讲透物理概念和规律,使学生掌握完整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培养能力是物理教学的落脚点。能力是在获得和运用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培养起来的。在衔接教学中,首先要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教学。要重视概念和规律的建立过程,使学生知道它们的由来;对每一个概念要弄清它的内涵和外延,来龙去脉。讲授物理规律要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的表达形式,明确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义和单位,规律的适用条件及注意事项。了解概念、规律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如:运动学中速度的变化量和变化率,力与速度、加速度的关系等,通过联系、对比,真正理解其中的道理。通过概念的形成、规律的得出、模型的建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科学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在教学中,要努力创造条件,建立鲜明的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经过自己充分的观察、比较、分析、归纳等思维过程,从直观的感知进入到抽象的深层理解,把它们准确、鲜明、深刻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中,尽量避免似懂非懂“烧夹生饭”。
四、学习习惯有待加强。由大部分学生习惯于上课听老师讲,下课什么也不做,只局限在听懂上,没注重在实践上,所以上课让老师感觉不错,但一旦在考试中就什么也不会,什么也不懂。这个就要老师引导,学生由能力由思维如何去培养就要老师下功夫了,所以培养学生养成先预习再听课,先复习再作业,及时归纳作总结的良好学习习惯。首先要上好高一开学第一节的绪论课,教师对学生提出要求;每节课布置课后作业时,讲明下一节授课内容,使学生心中有数以便进行预习;实验坚持写预习报告,无预习报告不能做实验。要求学生能够逐步做到不论多忙,也要在课前先预习教材。一章学完主动地整理所学知识,找出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由于教材的编写考虑到学生的认知特点,把完整的知识体系分到各章节中,如果课后不及时总结,掌握的知识是零碎而不系统的,就不会形成“知识串”,容易遗忘。要指导学生课后及时归纳总结。总结有多种方法,如每单元总结、纵向总结、横向总结。不论哪种方式总结都要抓住知识主线,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抓住典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思路,形成一定的知识框架。本届高一从第一章开始就要求学生独立进行单元总结,并逐份批改、提出建议,选出好的全班展览,同时教师提供一份总结以作示范。
五、强调科学记忆,反对死记硬背。由些人学习就是象背文字一样,死记硬背,到应用的时候什么也不会。记忆是学习任何知识包括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也是物理创造性的源泉。现在学生不重视知识的记忆,或是什么都不记,或是死记硬背,许多学生到了高三才发现高一、高二时学的知识没有记忆造成的困难。所以,从高一开始就要要求学生重视记忆,尤其是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记忆;要引导学生科学的记忆。准确的记忆是正确应用的基础,理解是物理记忆的关键,对比联系是记忆的有效方法,将所学知识与该知识应用的条件结合起来,形成条件化记忆才能有效地用来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要指导学生深入理解概念和规律的物理意义,明确其本质,在此基础上,将易混的概念和规律放在一起加以比较,找出区别和联系,再行记忆。当掌握了一定量的知识后,要进行整理,把零散的孤立的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形成一定的物理思维过程。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桂梧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桂梧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桂梧高中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17512.html
- 上一篇:高一第一次月考总结分析会讲稿
- 下一篇:高一年级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