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时间:2019-05-28 02:32:4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3.1和平发展时代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

答: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和平问题是指什么?

答: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3、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答: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4、发展问题是指什么?

答: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发展,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5、和平与发展的关系是怎么样的?

答: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世界和平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的前途条件,没有和平就没有发展:各国的共同发展则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6、经济全球化的含义?

答: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各地区经济相互联系,世界经济越来越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7、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答: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金融全球化、投资全球化,区域性经济合作日益加强。(世界各国在贸易、投资等领域的经济合作日益加强,各国人民之间的经济交往、社会交往和文化教育交往越来越多。)

8、为什么说经济全球化是把双刃剑?

答:(1)积极作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给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带来了有利条件,使世界各国的联系更为密切,有助于世界各国经济、科技、文化的交往。有助于新的科学技术的交流和应用,有助于发展中国家抓住机遇发展自己。

(2)消极作用:国家间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发达国家凭借其掌控的资金、科技、专利和管理等优势处于有利态势,发展中国家主权容易受到冲击和削弱,富国与贫国的差距有可能进一步拉大。

9、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答: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积极倡导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0、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是怎样的?答:(1)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是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2)中国的发展,是世界和平与发展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3)中国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4)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11、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中学生应做些什么?

答:中学生要关心世界的发展,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3.2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1、中国面临着什么机遇?

答:(1)当今,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打不起来,出现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2)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突飞猛进为我们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3)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为我们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4)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赢得了参与全球经济合作与竞争的有利条件。

2、我国面临着怎样的挑战?

答:(1)国际竞争日趋激烈。(2)这种形势使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如针对我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和能源、资源、环境等方面的挑战。(3)各种形式的安全威胁,国际敌对势力利用各种手段加紧对我国政治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等。(4)我国在经济、科技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自身的建设也存在不少困难。

3、国际竞争的表现有哪些?

答:原料的争夺、科技的创新、文化的较量、人才的培养和争夺等。

4、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什么?

答: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5、面对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做?

答:我们应抓住战略机遇期,实现跨越式发展,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6、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什么是民族精神?)

答: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7、民族精神有什么作用?

答:(1)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2)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的灵魂,是我们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8、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答:(1)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关系到国家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4)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也亟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5)当前,国际竞争加剧,国内外的风险增多,面临的各种挑战可能比以往更加严峻。我们更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9、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们应怎样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答:(1)我们要以积极的态度,自觉接受民族精神教育,在学校各学科学习中感悟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2)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培养自强不息、团结合作、勤劳勇敢的思想品质,提高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亲身体验民族精神的现实意义。(3)青年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更多的是表现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我们要从点滴做起,以实际行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

10、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是怎样的?

答:(1)在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同时,需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2)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基础和渊源,时代精神是民族精神在当代的继承和发展

3.3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1、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涵(含义)是什么?

答: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科教兴国的含义是什么?

答:科教兴国,就是通过科技和教育来振兴国家。

3、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1)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但我国科技事业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2)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是提高国家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是民族振兴的基石。但我国的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3)党中央站在时代的高度,审时度势,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重大战略决策。

4、如何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答:(1)全面落实科学技术史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和科学技术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2)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5、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关键是什么?为什么?

答:实施科教兴国,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只有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才能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才能变人口大国为人力资源国,化人口压力为人才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

6、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质偏低。

7、我国的资源状况如何?

答:我国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

8、我国环境形势的总特点是什么?

答:从总体上看,我国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区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依然相当严峻,不容乐观。

9、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和要求?

答:含义: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要求: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自觉地担负起对自然、对子孙后代应负的责任。

10、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1)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2)实行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3)实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4)实施可持续发展,依靠你我他

11、实行计划生育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

答:(1)目的是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2)要求是提倡晚婚晚育、优生优育。

12、目前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积极应对老龄人口、流动人口、就业人口增加带来的问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创造良好的人口环境。

13、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答:(1)我们中学生要不断提高人口意识、资源意识和环境忧患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增强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自觉性。(2)积极向他人宣传节约环境、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3)宣传有关环保的法律法规,敢于同破坏环境的违法行为做斗争,依法保护环境。(4)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培养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例如节约用水,不乱扔垃圾等。

扩展阅读:初三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初三思想品德第二单元知识点总结

2.1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1、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什么意义?

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答:实践证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越发达,市场的作用发挥得越充分,经济就越有生机和活力,经济增长和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的幅度也就越大。

3、为了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党和国家提出了什么样的方针?

答:党和国家提出了“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四个尊重”的方针。

4、为什么要尊重人才?

答:当今时代是知识迅猛发展的时代,知识已经成为创造财富的重要资源。人才是知识的创造者、发明者、转播者和使用者,是创造财富的最重要的资源。只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尊重人才、关心人才,才能开创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新局面。

5、贯彻“四个尊重”方针有何重要意义?

答:贯彻“四个尊重”方针,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风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人民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富裕,国家才会越来越强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会保持旺盛生机和持久活力。

6、7、

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是什么?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是什么?

答: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答: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时富裕,实现共同富裕需要一个过程。只有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先富帮带后富,才能逐步达到共同富裕。

8、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三步走”发展战略是什么?

答: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9、我国现代化建设“三步走”发展战略完成情况如何?

答:经过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先后实现了“三步走”战略的第一、二步战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10我国目前总体小康有什么特点?

答:我国目前的小康还是低水平、不全面、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1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答:本世纪头20年,国家要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2、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最关键的目标是什么?

答:力争2020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201*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2.2发展社会主义民主

1、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是什么?

答: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2、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何关系?

答: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3、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4、“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5、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答:(1)中国共产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2)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是确保我国的现代化建设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6、人民当家作主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障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7、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是什么?

答:通过民主选举,选出能代表人民意志的人进入决策机关,参与、审议、监督决策,这是使各项决策能够反映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途径。

8、公民可以通过哪些途径直接参与决策?

答: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等

9、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有哪些?答:除了可以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之外,还可以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意见,给有关国家机关写信、打电话、发电子邮件,以及当面反映意见等。

10、什么是依法治国?

答: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11、“依法治国”的主体是什么?

答:人民群众。

12、“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3、依法治国的意义是什么?

答: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根本保证。

14、依法治国对公民有何要求?

答:我们每一个公民都要学会依法办事,依法律已,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依法维护国家利益,把依法治国落到实处。

15、我国政府的性质和宗旨是什么?

答:我国政府是人民意志的执行者,政府是为人民办事的机构。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是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

16、公民如何依法、有序参与民主政治建设?

答:当公民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没有履行或没有正确履行他们的职责时,有向他们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当我们发现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失职、违法行为时,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有权向有关部门反映,更可以提出解决的办法。

2.3共建美好和谐社会

1、判断文化是否先进的标准是什么?

答:反映和适应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文化,就是先进文化。

2、发展先进文化的含义是什么?

答: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3、如何把握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答: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地位。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包括哪两个方面?答: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5、思想道德建设地位是什么?

答:思想道德建设要解决的是整个民族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问题,它体现了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6、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

答:要切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

7、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的目的是什么?

答: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是为了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并为现代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8、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建设包括哪些内容?

答:一是教育和科学;二是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体育卫生等事业。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什么?

答: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

10、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特征?(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善、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11、我国为什么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答:(1)建设和谐社会,惠及全体人民,体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心愿。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要求。(2)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3)这是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要求。(4)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5)这是维护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12、当前,我国应如何构建和谐社会?答:(1)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2)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积极解决好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等直接关系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现实利益的问题,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3)坚持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一起抓,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

(4)坚持依法治国,提高人民的法制观念,加大执法力度,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3、我们青少年应怎样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答:(1)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和创新精神,立志成才,全面提高自身素质,肩负历史使命。

(2)增强社会责任意识,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

(3)要树立社会公平意识,敢于并善于同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积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4)要增强主人翁意识,从身边做起,通过参与村民委员会、民间组织和志愿者团体等工作,为和谐村镇、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建设出一份力,添一份彩。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初三思想品德第三单元知识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1794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