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1

时间:2019-05-28 02:55:29 网站:公文素材库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1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

近三周的课例打磨即将结束,通过每位教师心灵上的交流,思维上的碰撞,相信带给我们更多是收获的喜悦,以及更深入的思考。现将本组的磨课情况进行总结与反思:

一、确定课题,共同商讨,为磨课的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组经过研讨,确定课题为青岛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统计与可能性》(第一课时)。概率课是比较难上的课型,我们组计划通过磨课,进一步认识到统计与概率的重要性,认识到实验活动对概率教学的重要性,体会实验活动的价值和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必要性;通过课例打磨,引领本组教师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基本流程,引领教师走上有效教研之路。

本组从精心制定磨课计划开始,为备课教师提供相关资源。围绕“三次备课,两轮打磨”的磨课流程,努力把工作做足做细。

二、扎扎实实,注重实效,在磨课中点燃了星星之火。11月23日-11月25日,在李国福老师基于个人经验第一次发布教案之后,本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网上修改教案,如:对教学目标的定位,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及形式等,都提出了个人的修改建议。

11月28日召开集体备课研讨会议。在备课研讨会上,全体教师群策群力,各抒己见,毫无保留,把自己的想法与执教教师交流,使授课教师和参与者均获得提高。12月1日在同伴互助的基础上,李国福老师经过认真修改第二次发布教案。授课的思路愈加清晰,明确,效果明显。例如:(一)导入部分。由趣味性较强的故事导入,能激

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二)合作探究。使学生经历猜测-实验-验证-结论这样的学习过程。由摸名片改为摸球,操作性强,利于学生经历可能性大小的比较过程,使学生感受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引导学生发现可能性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从而培养学生自我总结与反思的能力。小组合作具有实效性。(三)课堂练习,由浅入深,形象直观。只是二年级的旧知识设计的较多。(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培养学生自我总结与自我反思的能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教研气氛在磨课中愈加浓厚。三、理论联系实际,总结中反思,反思中提高。

为了探索概率课教学的有效策略,解决新课程教学与教研中存在的问题,使磨课更有实效,我们组对观课进行合理分工,确立观测点。(一)在分工观课中,老师们都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观课,收集到详细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点评和总结。(二)分工观课,从不同的观察维度把握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在通过课后评课议课,对每一位参与磨课的教师来说都会有不同层次的提高。通过这次磨课,老师们对概率教学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解决了平时概率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虽然研修已经接近尾声,但是老师们研修的热情仍然高涨。我们会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去,让我们继续学习,不断提高,真正体会到“学有所获”。

扩展阅读:第一轮课例打磨反思总结五

第一轮课例打磨反思总结五

(201*-11-1616:25:41)转载标签:

杂谈

第一轮课例打磨反思总结

撰写时间:201*年9月3日8:25

潍坊市奎文区幸福街小学郑旭

在孙颖老师的带领下,我们近期对专题一“如何帮助小学生积累研究图形的活动经验”进行了思考和研究,并依此设计了“比较图形的面积”这一课,张丹教授高屋建瓴的指导,让我非常的感动与钦佩,感动于张教授的认真和敬业,百忙之中给予的指导,钦佩张丹教授的专业高度与人文情怀,每个问题的提出都能给我们带来深入的思考,思考后又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下面,我就结合张教授请我们着力研讨的几个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思考一:学生的已知基础和经验基础是什么?

学生在三年级认识了面积与面积单位,知道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方法,四年级认识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与梯形的特征,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若干平面图形的特点,掌握了面积的含义和利用面积单位度量平面图形的方法的基础上,运用转化的思想方法来研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面积的过渡课。就学生的经验而言,在生活实际中,经常接触到各种各样的图案,知道两个图形面积比较的方法,学生要比较一个图形面积的大小,不仅是根据图形的形状,更重要的是根据图形所占格子的多少决定。学生头脑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是随着数学概念、原理的掌握而逐渐发展的。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已有经验(包括从书本上学到的和从日常生活实践中获得的)是不可或缺的。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四年的学习也获得了这样一个数学活动经验:在学习新知识、解决新问题时,可以通过转化,把陌生的转化为熟悉的,未知的转化为已知的,运用以往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去了解、认识新知识,探索、解决新问题,这些经验为学生学习本节课提供了很好的心理基础。

思考二:学生的需要和困难是什么?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人人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人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一理念告诉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立足学生实际,从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每个孩子都有被发现、被肯定、被赞赏的心理需要,我认为这些需要的获得不仅仅是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句赞美的话语的外显表现,更深层次的是学生能通过问题解决来把直觉进行理性提升、能通过反思获得完整、条理、清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从中获得的兴趣、信心、自我肯定、自我满足感。学生能条理、全面的解决问题也是他们在这节课中的一个困难点,同时是学生的发展点。因此,在上这节课之前,我要在学生中广泛调研,找到学生的思维障碍点。在课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结合具体内容让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去“经历随机性到条理性的发现过程”,在“做”数学中体验数学,感悟数学,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思考三:如何引发学生反思?

学生反思不仅仅是对学习一般性的回顾或重复,而是深究学习活动中所涉及的知识、方法、思路、策略等,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的性质。本节课中,学生基本能找出这几个图形面积间的关系(图13与图12、图11的面积相等、与图9和图10的面积和相等会有一些困难),但不能全部、条理、清晰地找出,要引发学生反思的重点就是使学生借助于平移、旋转、拼接等几何变换的学习,学会用几何变换考察几何不变量的方法。使学生领悟依据逻辑进行思考和表述的真谛,从而学会有逻辑地、前后一致地思维。具体方法可以先从全等的图形开始、再考虑旋转、平移、拼接后的面积大小比较、最难发现的就是梯形,我考虑可以让学生采用数格子的方法,但是为什么两个半格就当一个格来数,我不能给学生一个很好的解释。期待专家的指导。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1》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1: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课例打磨总结与反思1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20269.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