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综知识点总结
第一节自然环境
1、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跨纬度最广、东西距离最长的洲。亚洲大部分在东西半球中的东半球,南北半球中的北半球。
2、亚洲与欧洲的分界线为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土耳其海峡;
亚洲与非洲的分界线为苏伊士运河;亚洲与北美洲的分界线为白令海峡。3、亚洲分为六个地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中亚、东南亚4、亚洲最大的平原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世界最大的湖泊,且为咸水湖的为里海;
世界最深和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为贝加尔湖;世界上最大的半岛为阿拉伯半岛;
世界最大的群岛为马来群岛;世界最高大的山脉为喜玛拉雅山;世界最高峰为珠穆朗玛峰;
世界最高的高原为青藏高原;世界陆地最低点为死海
5、亚洲地势特点;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海洋
6、亚洲气候具有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和大陆性气候广布的特点。第二节人文环境
1、亚洲人口稠密区是东亚、南亚和东南亚。亚洲大小民族有1000个左右,人口最多的是汉族。
2、亚洲的三个人类文明发源地是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印度河流域和美索不达米亚平原。
我们邻近的国家和地区第一节日本
1、日本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北部。邻土有四个大岛及附近小岛屿组成,其中最大的为本州岛。日本附近著名渔场为北海道渔场,著名的山峰富士山为火山,日本的国花为樱花。
2、日本国情为地域狭小,资源贫乏,依靠进口原料与能源形成了加工贸易为主的发达经济,贸易对象主要有美国、中国和欧洲。
3、日本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气候为温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在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所以多火山和地震。民族以大和民族为主,日本文化为典型的东西方文化兼容。
4、①北海道岛,②四国岛,③本州岛,④九州岛,⑤东京城市,⑥横滨城市,⑦名古屋城市,⑧太平洋,⑨日本海。
日本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
日本的主要工业区名称是京滨工业区、名古屋工业区、阪神工业区、濑户内工业区、北九州工业区。第二节东南亚
1、东南亚包括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两大部分,东南亚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上。
2、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是水稻,东南亚还是世界上最大的橡胶、油棕、椰子和焦麻产地,有‘世界油王’之称得为油棕。
3、东南亚的马六甲海峡是欧洲、非洲向东航行到东南亚、东亚各地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
4、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东南亚大部分位于热带,其中,中南半岛主要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
5、东南亚居民大多是黄种人,其中华人和华侨占了一定比重。中国人旅居国外并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华人,保留中国国籍的称华侨。中国华人华侨最多的省是广东和福建。专业化和机械化,形成农业带,主要农业带有玉米带、小麦带和乳畜带。需进口热带农产品。山东南面,生产硅片著名。美国首都华盛顿,最大城市纽约,火箭城休斯敦,汽车城底特律。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资源消耗和废物排放国。第三节印度
1、印度位于亚洲南部,中国西南面,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印度是南亚面积最大的国家,耕地面积为亚洲第一。印度人口增长过快,目前仅次于中国,居世界第二位。
2、印度地形分布特点:北部为喜马拉雅山地,中部为恒河平原,南部为德干高原。
3、印度气候以热带季风气候为主,降水量受夏季风影响,及不稳定,导致水旱灾害频繁。
4、印度由于推行‘绿色革命’,粮食已经自给有余。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和水稻。水稻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和恒河平原,小麦主要分布在马尔瓦高原和德干高原。
5、印度以前纺织工业和采矿业发达,最大麻纺织工业中心为加尔各答,最大棉纺织工业中心
是孟买,其中孟买还是印度最大的港口。现在印度高技术发达,成为世界第二大软件大国。
城市:①新德里,②孟买,③加尔各答,河流:⑤恒河
地形区:⑥德干高原⑾喜马拉雅山地⑿恒河平原邻国:⑦巴基斯坦。
海洋:⑧孟加拉湾,⑨阿拉伯海,⑩印度洋岛屿:⒀斯里兰卡岛
字母A、B表示的粮食农作物名称:A小麦,B水稻。第四节俄罗斯
1、俄罗斯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在亚欧大陆北部。俄罗斯温带大陆性气候广布,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短暂。
2、俄罗斯地跨亚欧两大洲,又跨东西两半球,公认为欧洲国家,通用俄语。欧洲部分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3、俄罗斯境内的贝加尔湖是世界最深湖泊,俄罗斯首都和最大城市是莫斯科,第二大城市和重要港口是圣彼得堡,北冰洋沿岸的摩尔曼斯克港,终年不冻。4、俄罗斯工业最发达地区是莫斯科,其重工业发达,轻工业落后。5、俄罗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横跨亚欧大陆,称为亚欧大路桥。伏尔加河为欧洲最长河,通过运河,与波罗的海、白海、黑海、亚速海、里海相通,称为‘五海通航’。
地形、山脉:①乌拉尔山脉,②东西伯利亚山地,③东欧平原,④西西伯利亚平原,⑤中西伯利亚高原,
河湖、海洋:⑥伏尔加河⑦黑海⑧里海⑨贝加尔湖⑩北冰洋
城市:A莫斯科B圣彼得堡C摩尔曼斯克
扩展阅读:高中文综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地球中的宇宙环境【富源一中331班杨林】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1、宇宙的概念宇宙是空间和时间的总和,是由各种形态的物质组成的,是在不断运动变化的。天文学家把人类已经观测到的有限宇宙叫“可见宇宙”或“已知宇宙”。其半径大约是140亿光年。光年是天文学中的距离单位,即光在“真空”中一年所传播的距离。在真空中,光速约30万千米每秒,所以1光年约等于9.4608*1012千米。2、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过程(1)、公元150年,托勒密:“地心说”(2)、1543年,哥白尼:“日心说”(3)、18世纪,引入“星系”一词(4)、20世纪60年代后,现代探测技术的应用。二、多层次的天体系统1、天体天体是指宇宙间各种物质的总称。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天体的类型:自然天体:自然存在的天,包括:恒星、行星、卫星、星云、流星体、彗星、星际空间物质及尘埃等。人造天体:人为制造的天体:宇宙探测器、宇宙飞船等。(但一定要在太空中)2、天体系统天体之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1)、太阳系知识点汇总:卫星:木星最多,水星、金星无。小行星(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小天体流星彗星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太阳水金地火木土天王海王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
无光环有光环有光环距离太阳:近远表面温度:高低;公转周期:短长;平均公转速度:快慢(左右);月相的成因: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但能反射太阳光2、日月地三者的位置关系(2)、天体系统总图三、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地球的普通性:地球与其它行星的运动特征相似,即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地球的特殊性: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天体。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外部条件太阳光照稳定运行轨道安全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周期不长不短自身条件有适宜的温度有适合生物呼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吸的大气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地球内部的水随物质运动带到地表,形成原始海有液态的水洋。第二节、太阳dui地球的影响一、太阳辐射与地球1、太阳概述:太阳是银河系中一颗普通的恒星,它与其他的恒星一样,是一颗巨大的炽热的气体星球,主要成分是氢和氦,表面温度约为6000K,它能自己发光、发热,把能量射向宇宙空间,也射向了我们地球。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约占太阳辐射能量总量的二十亿分之一。太阳辐射的能量是巨大的,据计算,每分钟太阳辐射向地球输送的能量,大约相当于燃烧4亿吨烟煤产生的热量。2、太阳辐射的概念及其能量来源:(1)、太阳辐射:我们把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的能量,称为太阳辐射。(2)、太阳产生如此巨大的能量是由于内部的核聚变反应。4H高温高压变成He,质量减小,能量增大。(3)、太阳辐射波长范围波谱:紫外区:波长小于0.4;可见光区0.4-0.76;红外光:大于0.76能量分布:主要集中在可见光波段(约50%)到达地球能量:辐射总能量的二十二亿分之一
(4)、太阳常数:表示太阳辐射能量的物理量。太阳常数值:8.24焦/(厘米分)
3、太阳辐射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能源: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①太阳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②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以后积累下来的太阳能。④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主要能量来源。
4、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因素:①纬度高低②天气状况③海拔高低④日照时间长短5、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分析(上课没讲,但要记住)
说明:(1)、丰富区:主要为南疆、陇西、青藏高原大部分和内蒙古高原西部,其中青藏高原为高值中心。(2)、较丰富区:主要为北疆、内蒙古高原东部,华北平原大部分,黄土高原大部分,甘肃南部,川西、川南、滇北一部分。(3)、可利用区:主要为东北大部、东南丘陵地区、汉水流域、广西大部、川西、黔西一部分、云南东部、湖南东部。(4)、贫乏区:主要为四川、重庆、贵州大部分地区,其中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分析:
青藏高原能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含有的尘埃的量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太阳辐射能量多。
而四川盆地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盆地形状,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含水汽的量多,阴天,雾天较多,从而造成日照的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二、太阳活动与地球:
1、太阳的外部结构:太阳大气由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或2、太阳活动及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圈太阳活对太阳活层动现象动的指示作周期对地球的影响用光太阳光球上常出现一般以太球黑子的暗黑斑点阳黑子数的太阳活动产生的短波色色球层上有时出现增减作为太辐射和离子流对地球电球耀斑的局部区域突然增亮阳活动强弱约11离层、地球磁场和地球的现象的主要标志;年大气状况均有影响,产日冕太阳风日冕层脱离太阳引耀斑为太阳生磁暴、极光、无线电力的带电粒子流活动最剧烈短波通讯中断、气候异的表现形式。常等现象第三节: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比较项目地球自转地球公转示意图旋转中地轴太阳心轨道近似于正圆的椭圆形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针。(1)自转3600,23时56分4(1)恒星年,公转3600,365天6时周期秒(真正周期)9分10秒。(2)昼夜更替周期为24小时(2)回归年,太阳直射点移动一个周(太阳日)期,365天5时48分46秒。(1)角速度,除极点为0外,位于近日点(1月初)时速度快,速度其它各点均为150/小时。位于远日点(7月初)时速度慢。(2)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
一、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地球的自转。
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稳定的。地轴的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方向:即自西向东;从地球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
周期(提出上中天的概念):自转一周360°,所需时间23时56分4秒,即一个恒星日。
区别:如果以太阳为参照物,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24小时,即1个太阳日。
由此可见,恒星日是地球自转的真正周期(真运动周期),而太阳日只是一种视运动的周期。a.角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角度.
据自转周期,地球表面除南北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自转角速度都一样,即15°/小时。
b.线速度:单位时间内所转过的弧长(千米/小时)因纬度不同而有差异,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二、地球的公转
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公转轨道是一近似正圆的椭圆轨道,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方向:从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是逆时针绕日公转。
周期:相对于认为无限远处的一恒星来说,地球绕日转过了360°,时间为365日6时9分10秒,即一恒星年。相对于太阳公转一周,即太阳直射点的一个回归运动,时间为365天5时48分46秒,叫做1回归年。速度:a.角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快远日点(7月初)较慢b.线速度:近日点(1月初)较大远日点(7月初)较小平均线速度约为30千米/秒
地球自转和公转是同时进行的,地球运动是这两种成分的叠加。三、地球自转与公转的关系
地球自转的平面叫赤道平面,地球公转轨道所在的平面叫黄道平面。
两个面的交角称为黄赤交角,目前的黄赤交角为23度26分,地轴垂直于赤道平面,所以地轴与黄道平面交角为66度34分。
黄赤交角是地球的两种运动形式的综合体现,即地球倾斜着身子围绕太阳公转。
二分二至图与下图之间的太阳直射点的运动变化关系。
四、地球自转与公转的意义一、昼夜交替
1、昼夜的形成: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它既不发光也不透明。
(1)任一时刻:太阳只能照亮地球表面的一半,向着太阳的半球我们把它称作昼半球,而背着太阳的半球我们把它称作夜半球,昼半球和夜半球有一个分界线(圈),叫做晨昏线(圈)。
如果人处于昼半球中,就是他的白昼,而处于夜半球之中应该是他的黑夜。太阳高度:太阳高度角的简称,太阳光线对地平面的倾角。用当地的太阳高度来演示昼夜半球。
处于昼半球的各地太阳高度角都大于0,(都处于地平面以上)。处于夜半球的各地的太阳高度角都小于0,(处于地平面以下)。处于晨昏线上的太阳高度角都为0度(处于地平面上)。[问题]太阳高度最大可以达到多少度?哪里的太阳高度是九十度?太阳直射点
对于同一地点来说,一天之中什么时刻太阳高度最大?(正午)
(2)地球是在不断地自转的: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人们作息的周期;太阳高度日变化的周期。由于太阳日时间不太长,所以地球表面可以被均匀加热,从而保证了地球上形成了适宜的温度。强调:地球自转产生的是昼夜交替现象,而不是昼夜现象。二、地方时:1、地方时的产生(1)关于十二点的定义:十二点:太阳处于上中天图:太阳总是先到达东边的人的上中天,(或者说处于东边的人总是比西边的人先到达它们的12点),也就是说偏东地点的时刻要早一些,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统称为地方时。总结:地球自转自西向东,太阳东升西落时间东早西晚各地时刻不同地方时(因经度而不同的时刻)根据以上分析与总结:东边总比西边的时刻要早,那么,因经度不同,时间会相差多少呢?地理经度地方时15度1小时15分1分钟15秒1秒钟地理经度与地方时的关系,我们通过分析,可找出如下的计算法则:已知两地的地方时之差,根据一地经度,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理经度;已知两地的经度差,根据一地的地方时,可推算出另一地的地方时。(2)总结计算地方时的步骤:①寻找地方时的标志点: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昼半球的中间经线、夜半球的中间经线、晨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昏线与赤道交点所在经线。②计算标志点与所求地点的经度差,将经度差换算成时间差。③根据计算经度差时所利用的东西位置关系,计算所求地的地方时(东加西减)地方时因经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使用起来不方便,特别是随着国际交往的增加,地方时给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带来很多麻烦,所以国际上在1884年决定按统一标准划分时区。2、时区和区时:区时的计算法则:(1)各地所处的时区:当地纬度/15,四舍五入后得到的整数。(2)时区差的计算:两地同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减;两地分别在东西时区,时区号相加。
(3)所求地区时=已知地区时+(-)两地的时区差(或区时差):东加西减。(4)日界线:东十二区进入西十二区减一天,西十二区进入东十二区加一天。三、沿地表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由于地球自转,地球表面的物体在没水平方向运动时,运动方向会发生一定的偏转,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产生偏转的力,我们称为地球偏向力。四、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1、规律:纬度由直射点向南北两侧递减变化二分由赤道向两侧递减具体日变化夏至北回归线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南半球达最小日值冬至南回归线以南地区正午太阳度度达最大值,北半球达最小日值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有两次直射,赤道在两分日达最大值。季节变化:夏半年正午太阳高度较大,冬半年较小。2、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3、计算:H=90°-|θ-δ|(θ为某地的纬度,δ为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夏半年用“+”,冬半年用“-”。)(举例):夏至日,济南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分析):夏至日:δ=23°26′N;θ为济南的纬度=37°N;此时是夏半年H=90°-37°+23°26′=76°26′(练习):冬至日,北京(40°N)的正午太阳高度是多少?H=90°-40°-23°26′=26°34′五、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一)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以北半球为例:(南球球相反)
1、昼长夜短;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夏半年(3、21~9、2、夏至日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内出现23)极昼。1、昼短夜长;纬度越高,昼越短夜越长。冬半年(9、23~3、2、冬至日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内出现极21)夜。春分日与秋分日赤道(二)昼夜长短变化的成因: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季节移动)。六、四季的划分:1、我国:把地球绕日轨道分成二十四段,每一段即为一个节气,即二十四节气。把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2、欧美四季划分:把二分二至作为四个季节的开始。(北半球春季3、4、5,夏季6、7、8,秋季9、10、11冬季12、1、2)二者的对比:相同点:都立足于太阳辐射:同为天文四季。不同点:我国四季以太阳高度和昼长的数值大小本身为标准。即:夏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长、太阳高度最高的季节;冬季就是一年内白昼最短、太阳高度最低的季节;春秋两季就是冬夏的过度季节。);而欧美的四季更接近实际气候的变化,如夏至日和冬至日分别是太阳辐射最强和最弱的时候,但很多地方的实际最高和最低气温分别平均发生于夏至和冬至后一个月左右。3、四季划分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具有重要的意义:如二十四节气:“清明前后,种瓜点豆”;“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等等。七、五带的划分: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表粗略地划分为:热带、南北温带、南北寒带五个热量带。五带反映了年太阳辐射总量从低纬到高纬减少的规律。昼夜等长:各12小时。全年昼夜等分。
第四节地球的结构一、地球的内部圈层地震波:当地震发生时,地下的岩石受到强烈冲击,产生强性震动,并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这种弹性波叫地震波。根据地震波传播的特征,可将地震波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纵波能在固体、液体中传播,速度较快;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速度较慢。2、划分界面: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地壳上地幔地下地幔幔外核岩石圈软流层地核内核莫霍面距离地表约33千米(大陆部分),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古登堡面距离地表约2900千米,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突然消失。3、地球内部圈层的特点:三大圈层: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可以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地壳①厚度: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地壳厚度的变化规律是:大陆地壳较厚,平均厚度约33千米,海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约6千米;海拔越高,地壳越厚,海拔越低,地壳越薄。
②组成: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含量较多的8种元素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其质量总数占地壳总质量的98.04%,其中氧几乎占1/2,硅占1/4强。硅酸盐类矿物在地壳中分布最广
③结构:上层为硅铝层,相对密度较小,分布不连续,在大洋底部罕见甚至缺失;下层为硅镁层,相对密度较大,分布是连续的。
地幔①结构:分上地幔和下地幔。上地幔具有固体特征,主要由含铁、镁的硅酸盐类矿物组成。岩石圈:由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合在一起组成。③软流层:位于上层地幔中,一般认为可能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之一。地核①组成:可能是极高温度和高压状态下的铁和镍组成。
②结构:外核呈液态或熔融状态;内核呈固态二、地球的外部圈层
1、大气圈大气密度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一般把201*~3000千米这个高度作为大气圈的上界。
2、水圈由液态水、固态水和气态水组成。按照存在位置和状态可分为海洋水、陆地水、大气水和生物水,其中陆地水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最为密切。
3、生物圈生物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主体和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广泛分布于地壳、大气圈和水圈中,形成生物圈。
第二章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一、地壳的物质组成(一)矿物
1、概念:矿物是具有确定化学成分、物理属性的单质或化合物,是化学元素在岩石圈中存在的基本单元。2、矿产:有用矿物在自然界富集到有开采价值时,就称为矿产。
3、矿物的基本存在形式有三种:气态、液态和固态。如天然气是气态矿物,石油和天然汞是液态矿物,绝大多数的矿物都以固态形式存在,石英是自然界中最多的矿物。
4、矿物的分类:金属矿和非金属矿两类。常见的金属矿有:赤铁矿、磁铁矿、黄铁矿、黄铜矿和方铅矿等。常见的非金属矿有:石英、长石和云母(这三种常见于花岗岩中)、方解石(主要在石灰岩和大理岩中),滑石、石膏和磷灰石等。
常见矿物的简易识别
1、常见矿物的鉴别特征:结晶形态、透明度、颜色、光泽、密度、硬度、条痕等2、利用肉眼和简单的工具(如指甲、曲别针、玻璃、小刀),识别一些常见的矿物。(二)岩石
1、概念:岩石是岩石圈(地壳)中体积较大的固态矿物集合体,由一种或多种矿物组成。2、分类:岩石按照成因,可以分为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三类。
岩浆岩:岩浆冷凝而成,可分为二种,一是侵入岩,如花岗石;一是喷出岩,如流纹岩、安山岩、玄武岩。沉积岩:裸露在地表的岩石经过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作用而形成。如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沉积岩有两个突出的特征:具有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
变质岩:由于岩石存在的条件,如温度、压力等产生变化,导致岩石原先的结构、矿物成分等发生变化而形成。如花岗岩→片麻岩、石灰岩→大理岩、砂岩→石英岩、页岩→板岩
二、地壳物质的循环
(一)地质循环
1、地质循环:是指岩石圈和其下的软流层之间的大规模物质循环。
2、地质循环能量来源:推动地质循环的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衰变产生的热能。
3、地质循环产生的影响:在地质循环过程中,有一些地方岩石圈不断地诞生,在另一些地方岩石圈则逐渐消亡。与之相伴的是大地的沧桑巨变以及地壳物质形态的持续转化。
(二)岩石的转化
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地球内部的岩浆,在岩浆活动过程中伴随喷出作用和侵入作用,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变质岩),在地表外力的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作用下,形成沉积岩;已经形成的岩石(岩浆岩、沉积岩)经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被高温熔化,又成为新的岩浆回到地球内部。2.2地球的表面形态一、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内力作用,二是外力作用,如下:二、内力作用与地表形分类能量来源主要表现形式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内外力作用的关系态来自地球本身,主地壳运动、岩浆活形成高山或盆地,在空间是相互联内力(一)板块运动与宏观地要是放射性元素动、变质作用、地使地表变得高低不系,在时间上同时作用形衰变产生的热量震等平进行。在一定的时1.板块构造学说的主间和地点,往往是要观点:(1)全球的岩来自地球外部,太风化、侵蚀、搬把高山削低、把某一作用占优势,外力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全球阳辐射能和重力运、沉积、固结成盆地填平,使地表内力作用对地壳的作用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能岩等作用趋于平坦发展起主导作用而是被构造带(如海岭、海沟等)分割成许多单元,叫做板块。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大的板块又可分为小板块。(2)板块漂浮在“软流层”这上,处于不断运动中。(3)板块内部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分布在这一地带。(4)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宏观地貌)。大陆板块与大陆板块相撞挤压的地区,常形成高大山脉和巨大高原。如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青藏高原等。大洋板块与大陆板
块碰撞地区,常形成海沟、岛弧、海岸山脉。如安第斯山脉、台湾山脉、亚洲东部的岛弧等。两大板块张裂,常形成裂谷或海洋。如东非大裂谷、大西洋等。2.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应用板块移动对地貌影响举例边界类型消亡边界陆陆相碰板块碰撞形成高大山脉喜马拉雅山、阿尔卑斯山陆海陆地板块交界处形成海岸山南美安第斯山脉、太平洋西部消亡边相碰脉,陆上形成岛弧,海洋板岛屿界块形成深海沟板块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东非大裂谷、大西洋和红海生长边界(二)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形式从形态上看从岩层新老关系上看对地貌的影响一般成山有时成谷一般成谷有时成山原因向上背斜岩层中心老、两翼新拱起褶皱向下向斜岩层中心新、两翼老弯曲岩层向上拱起背斜顶部受到张力被侵蚀成谷地岩层向下弯曲向斜槽部受挤压,物质不易被侵蚀反而成山岭地垒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上升,两边下降,形成块状山地,如庐山、泰山断两条断层之间中间下降,两边上升,形成凹陷地带,如东非大裂谷、汾河谷层地堑地地质构造对工程建设的意义:例如,找石油天然气要在背斜部位;打隧道、开矿石也应在背斜部位,如果在向斜部位,将可能使隧道变为水道。在背斜部位采石,工程难度较小,开石方可降低成本。找地下水要在向斜部位。(三)火山、地震活动和地表形态
地球内部炽热的岩浆沿着地裂缝上升喷发,就形成了火山喷发,喷出大量的火山物质(火山灰、熔岩、火山弹等),堆积在火山口周围就成为火山。
当地壳岩层发生断裂错动或火山喷发时,往往会产生地震,火山和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对地表形态和人类生产、生活都具有重大影响,往往会形成严重的自然灾害。地壳运动、火山活动、地震等内力作用为地表形态提供了“粗毛胚”,而外力作用(如风、海浪等)就像雕塑师,每时每刻都在对这个“粗毛胚”进行雕塑,使地表形态变得多姿多彩:出现了肥沃的平原、壮美的峡谷、神秘的沙漠、秀丽的梯田等等。
三、外力作用和地表形态(一)外力作用的表现形式
外力作用有多种表现形式,有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等。
些物质又在地表较凹处沉积下来。在侵蚀一沉积过程中,形成各种各样的侵蚀一堆积地形。如右图所示:(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四、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为了生存和发展,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改造周围环境的活动,如:平整田地、修筑堤田、挖河修渠、修建水库、填海造陆、毁林开荒等等。人类对地表的这些改造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则是不合理的。
我国山区多梯田。
想一想,在梯田上进行耕作,与在坡地上进行耕作,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发展生产?为什么?
在梯田上耕作更有利于农业生产。这是因为:①在梯田上耕作比在坡地上耕作更方便;②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保持土壤肥力,保护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
人类在利用、改造自然时,一定要趋利避害,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三节大气环境
“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大气在垂直方向上分为:对流层→平流层→高层大气,其中,对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平流层的气温随着海拔的升高而升高,高层大气的气温变化是先降低后升高。(1)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哪一层?为什么?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是对流层;对流层是贴近地面大气的最底层,整个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水汽、固体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人类生活在对流层的底部,因此,该层是大气中最活跃,也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2)飞机飞行在哪一层?为什么该层最适合飞机飞行?飞机飞行在平流层,这是因为该层水汽、固体杂质极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一)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表太阳辐射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波长(微米)经过大气层时发生的情况总体波长范围:0.15~4微米紫外光7%(包括X射线和γ射线)小0.75于0.1750.40~可见光50%红外光43%0.40~0.76大于0.76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为大气分子所散射,水汽、对流层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云和浮尘等可阻挡、反射和吸收一部分可见光,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绝大部分可见光能够直接到达地面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提问:1、在太阳辐射能中,波长由短到长,主要分为哪几类光?各波段能量分别占太阳辐射能量的多少?各类光的波长范围大约是多少?按波长由短到长分别有紫外光、可见光、红外光。紫外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为7%,波长范围是0.40微米以下。可见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是50%,波长范围是0.40~0.76微米之间。红外光占太阳辐射能的比例是43%,波长范围是大于0.76微米。
2、这些光线在经过大气时被大气削弱的情况是否相同,为什么?
不相同。紫外光几乎完全被上层大气吸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可见光绝大部分能直接到达地面,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易为大气分子所散射。对流层中的二氧化碳、水汽、云和浮尘,可直接吸收相当数量的红外光。3、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反射、散射作用各有什么特点?
对流层大气基本上不能直接吸收太阳辐射的能量;对流层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易被散射,因此散射也具有选择性,对流层的反射作用不具有选择性。4、为什么晴朗的天空多呈蔚蓝色?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图
在太阳辐射的可见光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最容易被空气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现蔚蓝色。(二)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
物体的温度越高,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越短;物体温度越低,辐射中最强部分的波长就越长。因此,太阳辐射称为短波辐射,地面辐射称为长波辐射。
近地面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能够强烈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增温,所以地面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
“太阳辐射、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的关系示意图”
我们再来看看大气增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呢?
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同时以红外线的形式向外辐射热量。地面放出的长波辐射绝大部分(75%~95%)被对流层大气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少部分透过大气返回宇宙空间。大气吸收了地面的长波辐射使大气增温,大气在增温的同时也向外放出红外线辐射,其中大部分朝向地面,因辐射方向与地面辐射相反,被称为大气逆辐射。大气逆辐射把热量还给地面,在一定程度上补偿了地面辐射损失的热量,对地面起到了保温作用。(1)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季节,霜冻为什么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
因为晴朗的夜晚大气中的水汽含量少,因而对地面长波辐射的吸收能力就弱,进而导致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就弱,所以,容易出现霜冻。
(2)每年秋冬季节我国北方地区的农民常用人造烟幕的办法,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其原理是什么?
用人造烟幕,主要是为了增加大气中的烟尘,以增强大气逆辐射作用,使大气的保温作用加强,因而使地里的蔬菜免遭冻害。
(三)影响地面辐射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和下垫面、气象因素。“不同太阳高度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下图)
纬度位置是如何影响太阳辐射的呢?
纬度不同的地区,年平均正午太阳高度不同,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程长短各异,尤其是太阳光线照射水平地面的角度不同,这是太阳辐射强度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的重要原因。太阳高度角愈大,等量的太阳辐射经过大气的路径愈短,被大气削弱的愈少。这样,同样性质的地表,受到太阳辐射的强度就越大,所产生的地面辐射就越强。
“不同性质地面的反射率”
不同的下垫面,为什么对太阳辐射的影响不同呢?
下垫面不同,其地表性质就不同,吸收和反射的太阳辐射比例也不同,下垫面的热力状况就不一样,所以不同的下垫面,其地面辐射也就出现了差异。二、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和移动(一)热力环流形成的原理
如图:假设地面上有A、B、C三地,且具有在高空的平直等压面:由下往上依次是1010(百帕)、1005(百帕)、1000(百帕)。此时,同一水平面气压相等,等压面与地面平行(图1)。
据图讲解,如果我们在A地放一个大火炉,则显然A地近地面受热,处于冷热不均状态,A地大气膨胀上升到上空积聚起来,上空空气密度增大,那么这里的气压就会高。为什么我们说密度大,气压就会高呢?其实很明显,在中学物理已学到:P=ρgh,这里为同一高度,h是不变值,因此ρ大,P也大。那么在A高空由于ρ增大,就形成了相对于同一高度的B、C两地高空的高气压。
另外在B、C两地放一些大冰块,B、C两地冷却,空气收缩下沉,上层空气密度减小,形成了在同一高空A处相对大密度,B、C两地的小密度(图3)。也就是形成了B、C两地高空的低气压。
而A地的空气上升后,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气压比周围地区低,成为低气压;B、C两地则为高气压。就形成了如图4的等压面。
由于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环流我们称之为热力环流。“城市热岛图”,引导学生绘图分析。解释:由于城市中工厂、家庭和机动车辆的热量排放,以及城市建筑物高而密集的原因,使城市和郊区相比,气温偏高,这样城市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岛屿“城市热岛”。在上海市观测到热岛强度(即城乡温差)为68℃(1979年11月13日)。由于“热岛”的存在,城市中盛行上升气流,而在郊区为下沉气流,这样在城市与郊区之间便形成了小型的热力环流。(二)大气的水平运动1、同一水平面上单位距离间的气压差叫做水平气压梯度。2、风向:
只要在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梯度,就会产生促使大气由高气压区流向低气压区的力,即水平气压梯度力。
气压梯度力,就是促使大气由高压区流向低压区的力,是使大气产生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其方向是沿垂直于等压线的方向,由高压指向低压。(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理想状态下赤道与极地间的热力环流示意图”(北半球部分
风,导致“堆积效应”;北纬30°附近的上空堆积产生下沉气流,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这种空气“堆积效应”就是气压带形成的动力因素。
③信风带:在近地面,空气则从副热带高气压带流出,向南的一支流向赤道低气压带,逐渐右偏成为东北风,形成东北信风带,同理,在南半球,则形成东南信风带。东北信风带与东南信风带在赤道附近辐合上升。这样,在赤道与副热带地区之间形成两个低纬环流圈的同时,又形成了南北半球的两个信风带。
④赤道地区为上升气流,易形成降水,北纬30°地区为下沉气流,不易形成降水。看图问题二:
①中纬环流与高纬环流的纬度范围分别为多少?②中纬环流和高纬环流各自是如何形成的?
③在北纬30°~60°和北纬60°~90°的近地面间形成的盛行风向及风带名称是什么?④在北纬60°与北纬90°的地区是否容易形成降水?回答:
1:中纬环流形成于北纬30°~60°,高纬环流形成于北纬60°~90°。
2:低纬环流使副热带地区形成副热带高气压带,而在北纬90°,由于气温低,盛行下沉气流,形成了极地高气压带;在两个高气压之间的北纬60°,则形成了副极地低气压带,它的形成与来自副热带高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两支冷暖不同的气流有关。由于这两支性质不同的气流在北纬60°附近相遇,暖轻的气流便爬升到冷重的气流之上,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到高空后即向南北分流,其中向低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流向副热带高气压带的上空,随后转为下沉气流,这样便在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中纬环流。而向高纬方向流动的高空气流,在极地地区下沉,于是便在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形成高纬环流。致使北纬60°附近的近地面气压降低,形成副极地低气压带。
3:在北纬30°~60°盛行从副高吹来的西南风,形成西风带;在60°~90°盛行从极地高气压带吹来的东北风,形成极地东风带。
4:因为在北纬60°有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相遇,形成锋面,所以容易产生降水。北纬90°因为盛行下沉气流,
因此不容易产生降水。要求学生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
住其名称。如下图:
要求学生熟练画出气压带、风带分布的简图,并记住其名称。如下图:
地球上的风带和气压带
(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
看教材图P51“风带和气压带移动示意图”,观察思考完成活动P52第1题相关内容:
当气压带、风带的分布以赤道为中心南北对称移动时,是什么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什么季节北半球的气压带、风带向南移动?此时太阳直射点在什么位置?回答:①春季和秋季,直射赤道。②夏季,直射北回归线。③冬季,直射南回归线。结论:由于太阳直射点随季节变化而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北移,南半球则恰好相反。问题:如果黄赤交角为0°,还会有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吗?回答:不会。因为如果黄赤交角为0°,太阳直射点就一直在赤道上,太阳直射点没有了南北向的季节移动,气压带和风带就没有了季节移动。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气压带、风带对全球气候的影响表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低纬信风带中纬信风带极地东风带风向分布北半球东北风西南风东北风南半球东南风西北风东南风对气候的影响干燥湿润冷干分布0°附近南北纬30°附近南北纬60°附近南北纬90°附近成因热力因素动力因素动力因素热力因素气流运动上升下沉上升下沉对气候的影响湿热干热温湿冷干赤道低气压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之间副热带高气压带和副极地低气压带之间副极地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之间(一)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夏季气温
冬季气温气压原因气压
陆地海洋高低低高低高高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7月1月亚洲大陆亚洲低压亚洲高压太平洋夏威夷高压阿留申低压大西洋亚速尔高压冰岛低压(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看图问题:①何为季风?甲乙两幅哪幅是1月?哪幅为7月?②为什么东亚地区的季风最典型?③为什么东亚形成的是东南季风而南亚形成的是西南季风?亚洲冬、夏季季风示意回答:1季风概念:盛行风向随季节有规律变化的风叫做季风。图中甲图为1月份,乙图为7月份。2东亚位于世界最大的亚欧大陆东部,面临世界最大的太平洋,海陆的气温对比和季节变化都比其他任何地区显著,所以季风现象最突出。3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亚洲大陆气温低形成亚洲高压,太平洋北部形成阿留申低压,东亚盛行来自内蒙古西伯利亚高压前缘的偏北风,低温干燥,风力强劲;夏季亚洲大陆气温高形成亚洲低压,太平洋形成夏威夷高压,东亚盛行来自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西北部的偏南风,高温、湿润和多雨。这就是东亚的季风。问题: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原因,是否是唯一原因呢?回答:不是。气压带、风带位置季节移动,也是形成季风的重要因素。南亚地区夏季吹西南季风的原因是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夏季,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到北半球,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成为西南季风。问题: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有何特点?会带来什么后果?回答:南亚地区夏季的西南季风来自赤道海洋,空气湿热,造成南亚夏季高温多雨。西南季风有的年份强,有的年份弱,进退有快有慢,西南季风的强弱、进退会影响南亚地区的天气和气候,容易造成严重的旱涝灾害。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的比较表:
冬季风夏季风项目成因源地风向性质源地风向性质分布地区东亚西伯利西北寒冷副热东南温暖我国东部、日本季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亚、蒙古风干燥带太平洋风湿润和朝鲜半岛等地南亚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西伯利赤道亚、蒙东北低温附近西南温暖亚洲印度半岛季风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古风干燥印度风湿润和我国西南等洋地区(三)气候类型:学生牢记气候类型模式图气候类型大气环流状况降水特征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温带大陆西海岸,常年受西风带影响年雨型地中海气候位于亚热带大陆西海岸,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西风带影响冬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冬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热带、亚热带、温带夏季盛行来自海洋的偏南风,冬季盛行来自大陆内部夏雨型季风气候的偏北风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或信风带控制,降水稀少少雨型四、天气系统: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1、锋面系统冷锋暖锋准静止锋主概念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冷暖气团势力相当,使要方向移动的锋方向移动的锋锋面来回摆动的锋区别暖气团上升被迫抬升徐徐爬升缓缓上滑
锋前锋暖气团在前,冷气团在冷气团在前,暖气团在后后后雨区位置以锋后为主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天气图图示简图主要在锋后主要在锋前延伸到锋后很大范围雨区图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温暖单一冷气团控制,低温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晴朗晴朗朗暖气团被冷气团抬升,暖气团沿冷气团徐徐过境时常出现阴雨、下雪、刮抬升,常出现连续性云常出现连续性降水天风、降温等天气雨天气气过境后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气压下降,气温和湿度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下降,天气晴朗升高,天气晴朗朗华南“清明时节雨纷天我国大多数降水天气,纷”气北方夏季的暴雨,冬春实江淮地区的梅雨季节例季节的大风、沙暴、寒一场春雨一场暖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潮,一场秋雨一场寒晴”2、低压(气旋)和高压(反气旋)系统气旋、反气旋是对天气系统气流状况的描述,低压、高压是对天气系统气压状况的描述
气流(气压)状况气旋(低压中心)反气旋(高压中心)第四节水循环和洋流【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海陆间大循环(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的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循环)、海上内循环(水循环的水量最大,对于全球的热量输送有重要意义)、陆上内循环(数量少,但对干旱地区非常重要)主要环节有: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植物蒸腾等。台风登陆属水汽输送环节,江河入海属地表径流环节,跨流域调水是人类改变了地表径流。外流河参与了海陆间循环,内流河(如塔里木河)只参与了陆上内循环。【自然界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①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②水资源不断更新③使各圈层间、海陆间实现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④影响全球气候,塑造地表形态1、水循环气流的水平运动方向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辐合北半球按顺时针方向、南半球按逆时针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辐散中心气流及天气状况中心气流上升多阴雨天气中心气流下沉多晴朗天气实例台风“伏旱”天气寒潮北方“秋高气爽”3、锋面气旋
2、我国不同地区河流的补给类型
径流的季节变化补给类型补给补给特点影响因素我国分布季节地区雨水补给春、①时间集中②①降水量的多少东部夏、水量变化大③②降水量的季节季风秋在我国随雨带分配③降水量的区的推移,不同地年际变化区流量最大值的时间有显著的变化季节性积春季①春季②形成①积雪多少东北雪融水补的水量比夏季②气温高低地区给小高山冰雪夏季①季节性气温变化西北融水补给②日变化地区、③水量年际变青藏化小高原湖泊水补全年对径流有调蓄取决于湖泊水量普遍给作用的大小及湖泊和河流的相对位置地下水补①流量稳定,但地下水位与河流给是较小②与河水位的相互位置流有互补关系关系【洋流及其分布规律】洋流分为暖流和寒流。温度较流经海区水温高的是暖流,较流经海区水温低的是寒流。
洋流分布规律:①中低纬度海区形成以副热带高压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顺南逆;②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以副极地低压为中心的逆时针大洋环流;③南纬40°附近海域形成环球性西风漂流。④北印度洋海区形成季风环流,夏顺冬逆。
【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①影响热量平衡:促进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
②影响沿岸气候:暖流增温增湿(北大西洋暖流对西欧气候的影响),寒流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本格拉寒流、西澳大利亚寒流等对沿岸沙漠气候的影响)
③影响海洋生物:寒、暖流交汇处(纽芬兰渔场、北海道渔场、北海渔场)及上升流(秘鲁渔场)海区形成渔场④影响航海:顺流航速快、省燃料;寒、暖流相遇成海雾,洋流带来冰山,不利航运⑤影响海洋污染:加快净化速度,扩大污染范围【气候分布】
第一章人口的变化
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第一节人口数量变化
一.人口的自然增长
1.决定性影响因素: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出生率:一年内出生的婴儿数占总人数的比率。死亡率:一年内死亡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2.其他影响因素:人口基数。
3.时间特征:近百多年来增长迅速。4.空间特征:存在地区差异。5.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两类国家人口增长情况比较
自然增长特点增长快慢的原因今后变化趋势经济发达人口数量比发达国家增长缓慢社会福利保障完善较稳定,一
教育文化水平高些国家还会生育观念淡薄逐渐减少。政治上独立采取控制人口发展中国家增长较快民族经济的发展的措施,人口增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长将趋于缓慢。
28二.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1.构成指标和类型:
①构成指标:出生率、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
②类型:原始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传统型: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增长迅速。现代型: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增长缓慢。
2.转变的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3.空间差异:
①发达国家已步入现代型。
②我国基本实现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源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③世界仍处于传统型像现代型过渡。
注:人口增长图,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示意图
第二节人口的空间变化
一.人口的迁移
1.人口迁移就是一段时间内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2.判断依据:居住地的变更,时间的持续性(约一年以上),超越一定行政界限。3.分类:国际人口迁移,国内人口迁移。4.国际人口迁移特点:
①二战前,伴随地理大发现,集团性、大批移民为主。
②二战后,流向发达国家,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的人口增多。5.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新中国成立之后国内人口迁移特点
影响因素迁移特点流向地区
新中国成立到20计划经济,有计划无世纪80年代中期严格的户籍管理有组织
20世纪80年改革开放自发,从农村向城市代中期以来数量大从内地向沿海
二.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
1.自然环境因素:气候、土壤、淡水、矿产等。2.社会经济因素:经济发展、交通和通信等。
3.政治、文化因素:政策、政治变革、战争和宗教等。
4.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导作用,但在某种特定的时空条件下,任何一种因素都有可能
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注:人口迁移图
第三节人口的合理容量
一.环境人口容量1.环境承载力:一般地说,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口数量是衡量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指标。2.环境人口容量:
⑴影响因素:
①正相关因素:资源(主要因素)、科技发展水平。②反相关因素: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③其它:社会分配制度。
⑵估计值有不确定性和相对确定性。
二.人口合理容量
1.人口合理容量:人口的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
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最适宜的人口数量。2.估计值不确定。
影响区域的经济发展战略。
第二章城市与城市化
第一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一.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1.形成原因:集聚效应。2.主要功能分区:
①住宅区:最广泛的一种土地利用方式。
分化:中高级住宅区,低级住宅区。
②商业区:位置:市中心、干道两侧或街角路口。
形状:点状、条状。
特殊形式:CBD中心商务区。特点:建筑物高大稠密。
③工业区:运输量大→寻求交通便捷的地带→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
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形成因素:收入、知名度、种族或宗教等。
⑴经济因素:①距市中心远近②交通便捷程度⑵社会因素⑶历史因素
⑷行政因素:如我国的经济开发区多是先建基础设施后招商引资。2.空间结构不断变化和发展
3.城市地域结构模式: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4.付租水平:商业区变化最急剧,工业区变化最和缓。
注:风玫瑰图、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示意图、香港城市土地利用简图
第二节不同等级城市的服务功能
一.城市的不同等级1.等级划分标准:
①超级大城市:人口1000万以上②特大城市:人口100万以上③大城市:人口50~100万④中等城市:人口20~50万⑤小城市:人口20万以下
⑥城镇型居民点:县城、建制镇、工矿区
2.城市的服务范围: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3.城市发展的条件:地形、资源、交通。
二.城市等级体系
1.特点: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彼此间间隔越大。2.原因:城市等级越高,服务范围越大。
第三节城市化
一.城市化及特点
1.城市化的概念:农业人口转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为城市地区的过程。2.城市化发展的动力:
①推力:推力是指那些使得人群离开乡村的因素。②拉力:拉力是指那些吸引人群来到城市的因素。3.城市化水平: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体—现—城市化水平←表—示—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4.城市化发展特点:
①工业革命后,城市化进程加快②发达国家起步早
③发展中国家起步晚,城市化水平较低5.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近代城市化的国家。
二.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1.合理的城市化:改善环境,提高生活水平。2.过快的城市化:环境质量下降。
3.建设生态城市:节能建筑,绿色交通,与自然协调。
第三章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
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第三节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1.概念:
⑴农业:人们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这就是农业生产活动。⑵区位:①绝对区位:该事物所在的位置,农业生产所选定的地理位置。
②相对区位:该事物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空间联系,农业与地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各因素
的相互联系。
3.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地形、土壤、水源。
②社会经济因素:市场、劳动力、科技、政策、交通运输。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1.农业地域:农业地域是指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
形成的农业生产地区。
2.混合农业:混合农业主要是以耕作业与畜牧业相结合且两者规模与收益大体相当为特征的农业地域类型。⑴澳大利亚东南部的墨累达令盆地
①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暖湿,土地肥沃
社会经济因素:悠久的历史,引进良种羊,农场规模大,政策,机械化水平高②优点: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⑵珠江三角洲的混合农业:桑基鱼塘主导区位因素:地形、气候3.种植业
⑴季风水田农业
①地域:亚洲季风区②主要农作物:水稻
③主导区位因素:气候、地形、市场(饮食习惯)
④生产特点:劳动密集型农业,小农经营,单产高但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季风气候
水旱灾害频繁)⑤典型:东南亚⑵商品谷物农业
①地域:温带大陆性气候区②主要农作物:小麦和玉米③区位因素分析: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地势平坦开阔,降水丰富社会经济因素:机械化水平高,交通便利,市场广阔,科技先进,地广人稀④生产特点:家庭农场,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商品农业⑤典型:美国密西西比河流域4.畜牧业
美洲(美国、阿根廷):牧牛业
非洲南部、大洋洲(南非、澳大利亚、新西兰):牧羊业欧洲西部:乳畜业亚欧中部:游牧业
⑴大牧场放牧业:阿根廷潘帕斯草原优势区位因素:
①自然因素: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②社会经济因素:交通便利,科技先进(发明冷冻船,培育良种牛),市场广阔,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⑵乳畜业
①地域:西欧
②主导区位因素:自然因素:温带海洋性气候社会经济因素:紧邻消费市场,布局在市郊原因分析:盛行西风北大西洋暖流西欧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气候温湿多汁牧草地势平坦第四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一节工业的区位因素与区位选择工业是指从事自然资源的开采,对采掘品和农产品进行加工和再加工的物质生产部门。一、主要的工业区位因素1、工业的区位选择导向类型工业特点部门举例区位选择原因原料导向型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制糖厂、水产品加工厂、接近原料产地工业输原料成本较高的工业水果罐头加工厂市场导向型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运啤酒厂、汽水厂、家具接近消费市场工业输产品成本较高的工业厂、印刷厂、石油加工厂、棉布厂动力导向型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业电解铝工业、化学工业接近火电厂或水工业电站劳动力导向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工服装工业、电子装配工接近具有大量廉型工业业业价劳动力的地方技术导向型技术要求高的工业飞机、集成电路、精密接近高等教育和工业仪表等工业科技发达的地方2、区位因素:对自然界依赖较少,原料动力充足、劳动力廉价、地租便宜、交通便利、市场广阔二、工业区位的选择1、工业区位的发展变化社会生产力发展原料、动力、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科技水平提高区位因素发展变化市场、劳动力素质对工业区位选择影响增强市场需求变化信息的通达度成为工业区位选择的新因素2、鞍钢和宝钢的区位选择鞍钢宝钢交通因素铁路运输便利水陆交通便捷主导因素原料、燃料市场和交通地位曾是我国规模最大、部门最齐全我国第一个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的钢铁生产企业大型钢铁联合生产基地3、科技进步的影响交通条件改善和运输能力提高原料、燃料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
科学技术的进步工业生产机械化、自动化水平提高劳动力数量对工业区位影响减弱工业产业对信息的依赖程度提高信息通达性对工业区位影响增强4、钢铁工业区位选择的三次变化时间早期20世纪初二战后主导因素煤炭资源铁矿资源消费市场原因早期冶炼单位钢铁消耗煤炭较多冶金技术的改进,冶炼钢铁所用焦煤量大幅度下降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巨型矿石运输船只出现,海运成本大幅度降低区位特点靠近煤炭产地靠近大铁矿靠近沿海的消费市场举例德国的鲁尔区中国的鞍钢、武钢、攀钢等中国的宝钢、日本的福山、意大利的塔兰托举例电子厂、感光器材厂服装厂、玩具厂机械厂、仓储钢铁厂、水泥厂水泥厂、酿造厂印染厂、造纸厂、电镀厂钢铁厂、发电厂5、环境因素对区位选择的影响环境要求污染程度区位选择要求对环境十分敏感的工业,应建在空气比较洁净的地区,远离烟尘污染的工厂规模小、无污染的工业可以有组织地设在城区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布置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严重污染的企业宜布置在远离城市的郊区污染类型大气污染严重的工厂,布置时考虑风向:应选择在主导风向的下风处,与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已知当地最小风频的地区,工厂宜布置在当地最小风频风向的上风处水污染严重的工厂,考虑污水排放口远离水源地区及河流上游,尽量布置在下游扶梯废物污染严重的工厂,要远离农田或居民区6、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政策因素:在优惠政策的影响下,用地、交通、基础设施等区位因素都会发生有利于投资办厂的变化。决策者因素:决策者的乡土情感及个人的理念和心理等因素,也是工业区选择的重要因素。第二节工业地域的形成一、集聚与工业地域1、工业联系是工业社会化、专业化生产的必然结果。①生产工序上的联系②空间利用上的关系2、工业集聚概念:具有工业联系的一些工厂往往近距离地聚集起来,形成工业集聚现象。优点:加强企业间信息交流迎合技术协作,降低中间产品的运输费用和能量消耗,进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和利润,取得规模效益共同利用基础设施,节约生产建设投资。3、工业地域的形成工业集聚而形成的地域自发形成的工业地域:以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为基础,以降低生产成本为目的而自发在地理空间上相互靠近,生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为传统工业,结构较单一,改造困难。规划建设的工业地域:把生产工序上联系密切的工厂布局在一起而形成的工业地域,生产工序上的工业联系密切,空间和信息共同利用的工业联系,经济、环境效益较高,先建成基础设施,再吸引投资者建厂。
二、工业分散与工业地域联系1、工业分散,一是老工业区的发展趋于饱和状态,使新建企业不得不迁出老工业区;二是由生产联系的工业企业之间的分散现象,是为了充分发挥各地的区位优势而形成的。2、形成表现为了充分发挥不同的区域优势,一些有相互协作关系的工厂并不要求集聚,有些工业企业所需要的零部件也不能在同一地区发展,这就形成了工业分散现象体积小、重量轻、价值昂贵的零部件生产企业与产品组装工厂之间相距较远产品结构复杂、零部件种类繁多复杂产品生产,其各种零部件生产厂家也可以分布在许多地方,形成跨地区、跨国的网络企业优势结果动力充分利用各地区的区位优势,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工作效益引发了工业低于联系,促进了地域之间人员、物资和信息的流动现代化交通运输方式以及现代化的通信技术和手段第三节传统工业区与新工业区一、传统工业区1、传统工业概念一般是发展历史比较长久的工业地域,大多是在丰富的煤、铁资源基础上,以煤炭、钢铁、机械、化工、纺织等传统工业为主,以大型工业企业为核心,逐渐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日本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俄罗斯的欧洲中部和北部工业区在各国以致世界工业发展过程中起过重要作用,目前仍是本国发展新型工业的重要支撑点普遍面临原料和能量消耗大、运输量大、污染严重的问题30世纪50年代后,尤其是70年代以来,传统工业区经济开始衰落,为此,各国采取多种措施对其进行改造典例地位问题发展2、德国鲁尔工业区区位优势:便捷的水陆交通(欧洲中部陆上交通十字路口)、丰富的煤炭资源;水源充足;利铁矿区较近;广阔的消费市场;市场体制健全。衰落的原因: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老工业区发展趋于饱和状态;环境问题严重;新技术革命冲击(根本原因)综合整治:调整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发展第三产业;优化环境。3、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异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丰富,海洋运输便利,煤炭资源丰富,铁矿、石油、海洋资源短缺,公有制结构单一,水资源不足辽中南工业区:交通运输便利鲁尔工业区:内河航运发达市场体制薄弱消费市场广阔大量廉价劳动力水资源充足市场体制健全二、新工业区1、“新工业”两种典型形式:①新发展起来一传统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意大利东北部、中部
②以高新技术为龙头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域,德国南部、美国的“硅谷”、日本“硅岛”(九洲岛)3、高技术工业的主要特点:①相关工业人员具有高水平的知识和技能,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占较大比例②增长速度比传统工业快得多,并且处在不断的变化中,产品更新换代的周期较短③研究开发费用在销售额中所占比例提高④产品面向世界4、刺激“硅谷”迅速发展的区位因素: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地中海气候气候宜人,交通便捷,全世界的人才高地,市场文件,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第五章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影响第一节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一、主要交通运输方式1、铁路运输、公路运输、水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2、交通运输方式不仅日益网络化(电和线交织)而且朝着高速化、大型化、专业化发展。3、特点:*1~4由优到劣铁路水路航空公路运输量大大小小运价(运距长)2143速度(运距长)2413灵活性2431(1)短途运输公路占优势,长途运输水运成本最低。(2)管道运输的特殊性:运具与线路合二为一,运量大、损耗小、连续性强。二、交通运输布局4、交通运输网中的电和现实交通运输发生的基本要素。5、影响交通布局的因素:自然因素(地貌、气候、水文条件)、社会因素、经济因素(根本原因)、技术因素(根本保证)第二节交通运输布局变化的影响一、对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1、沿交通干线扩展、基本不变或萎缩。2、株洲是典型的“火车拉来的城市”。3、浙江嘉兴市沿运河和铁路扩展的特点,说明了嘉兴市的城市形态,随着水路和陆路运输的发展而变化。二、对商业网点分布的影响1、对密度的影响:地势起伏运输线稀少运输方式单一商品流通很难建立和发展,商业网点很难伸展商业网点密度明显小于平原2、交通运输影响商业网点分布的位置:区位要求:便捷的交通,大量的消费人口区位原则:交通最优原则区位选择:市区环路边缘,市区边缘的高速公路沿线3、人类活动地域联系的主要方式:交通运输、电信通信、商业贸易。第六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第一节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一、人地关系的历史回顾1、采集渔猎时代:崇拜自然,被动适应环境(生产力水平低下)。2、农业文明时期:对抗环境(生产力水平很大提高)。3、工业文明时期:征服环境。二、直面环境问题1、人地关系模式图环境①②物质索取>再生人类社会废弃物排放>自净能量生态破坏①②环境污染环境①人类对环境的改造作用②环境对人类的反馈作用环境问题: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短缺)。2、实质:发展问题。3、表现:城市:环境污染乡村:生态破坏三、可持续发展1、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2、内涵:生态持续发展(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条件)、社会持续发展(要求)。3、原则: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第二节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一、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性1、庞大的人口压力。2、资源短缺令人担忧。3、深刻的环境危机。二、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循环经济1、工业经济结构中:清洁生产。2、农业经济结构中:生态农业。环境①②物质人类社会废弃物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图:生态系统零环保适低境护度排消中国的可持续消放耗发展实践费循环经济计划生育经济系统社会系统(清洁生产,生态农业)(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4、北京留民营的生态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实行综合循环利用、开发利用沼气、太阳能等新能源第一单元中国的区域差异自整体性表现:自然地理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自然要素(地貌、气候、水文、生物、土壤等)然都是相互影响、共同联系的,其中一个自然要素的地域变化,必然会引起其他地自然要素和整个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理差异性表现:由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不同,导致各自然要素不同;在我国,地貌和气候是决定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两个基本要素;土壤和植被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的两面“镜子”我国地貌:表现: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成因:地质作用)自然○1年平均气温的分布呈由南向北递减的规律;要素气温:表现(成因:受太阳辐射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影响;)的○2等温线在青藏高原出现了转向;(成因:由于地貌的影响)地域降表现:年降水量的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方向递减;差异水(成因:受海陆分布的影响)38
1我国的三大自然区
划分范围特点
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45%,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95%;
地形:包括第二阶梯的黄土高原、四川盆地、云贵高原、横断山区,以及第
东东部季风区三阶梯的沿海平原和丘陵地区;(海拔较低、平原广阔)部与青藏高寒气候:风向与降水均随季节而有明显的变化和更替,雨季主要集中在5~9月,
季区的分界线:湿润程度较高年降水量均大于400毫米;
风约以3000m生物:种类繁多,植被以森林为主,部分为森林草原;区等高线为界;
土壤:多为在森林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河流:为外流河,大都自西向东流入海,雨水为主要补给来源;人类活动影响:广泛而深刻,该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地区;
概况:面积占全国陆地面积的30%,人口只占全国的4%;
西地形:包括第二级阶梯的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
北西北干旱半(总体海拔较高,但差别显著:吐鲁番盆地的艾丁湖湖面低于海平面155米)干干旱区与东气候:受夏季风影响较小,海洋湿润气流被山岭阻隔,难以深入,气候干燥。
旱部季风区之降水量减少到100毫米以下,气温年较差、日较差大,多大风天气;半间的分界线:生物:种类比东部少,植被大部分为荒漠,一部分为草原;干大致以土壤:主要是在荒漠植被和草原植被下发育的土壤;
旱400mm等降河流:大部分属于内流区,河流短小,平地径流主要来源于暴风雨形成的暂
区水量线为界;时性水流;山地径流主要由雨水和冰雪融水补给。咸水湖较多。
人类活动的影响:在有水可供灌溉之处形成了绿洲;草原自古为牧场,若利用不合理会造成荒漠化的扩展;
青藏高寒区概况:面积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5%,人口仅占全国人口的1%;与西北干旱地形:地势第一阶梯的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
青半干旱地区气候:海拔高,空气稀薄,气温低,动土广布;太阳辐射强烈,风力强大,藏之间的分界由区外输入的水汽不多;
高线:以昆仑山生物:动物稀少,植被主要为荒漠、草原与高山草甸灌丛,高原南部边缘谷寒阿尔金地有很少森林;
区山祁连土壤:发育程度很差,土层浅薄;
山为界;
河流:西北部属于内流区,东南部是许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人类活动影响:微弱,原始自然状态保存比较完整,土地利用以畜牧业为主;
39形成差异的主要原因:热量条件的变化;本区北部东西差异形成的重要因素:气候湿润程度随着距海里程的增加而减少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内部差异东部季风区的南北差异自然地区北方地区东北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地貌平原广布而三面环山的马蹄形结构地表景观气候植被寒温带、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草甸草原土壤黑土农业生产春小麦、甜菜,一年一熟;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林业基地界线华北暖温带湿润、半湿润地区以大平原和高原为主,从西向东地势降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3200℃等值线为界以落叶阔叶林为主黄土冬小麦、棉花,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以旱作为主界线南方地区华中亚热带湿润地区结构复杂,以山地、丘陵与盆地为主秦岭淮河一线为界(即日平均气温≥10℃积温4500℃等值线和最冷月0℃等温线)湿热的亚热带季风气候以常绿阔叶林为主红壤水稻、柑橘,一年两熟到三熟,以水田作物为主界线华南热带湿润地区范围较小,多低山丘陵热带季风气候日平均气温≥10℃积温7500℃等值线为界热带季雨林砖红壤一年三熟,可人工栽培橡胶、可可、咖啡、椰子、(淋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强烈)西北干旱半干旱的东西差异降水:该区降水量从东到西随距太平洋历程的增加而减少;[新疆西部受大西洋和北冰洋的影响降水较多]植被:从东往西,依次为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自然地区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地表景观地貌高原面积坦荡,少有绵延的山脉三山夹两盆气候河流植被草原农业生产东部边缘可发展旱作农业内蒙古温带草原地区半干旱气候;除黄河西辽河等年降水量在150~450毫米;注入海洋,其余皆气温年较差达35~40℃;属内流区界线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大致在贺兰山一带(相当于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等值线)干旱气候;年较差日较差很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毫米以下(吐鲁番盆地的托克逊年降水量全国最少)多内流河,流程短、水量少以荒漠草原以及荒漠为主;土壤:为荒漠土壤;在山麓平原和盆地的边缘,有高山融水的滋润,可发展绿洲农业地形、气候、河流、植被决定农牧业特点:A.西部草原牧业;B.东部旱作农业;C.有水处灌溉农业;青藏高寒区的垂直差异水平差异: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垂直差异:气候植被东南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草甸草原:指在高山区和河滩地区形成高山草甸和河漫滩草甸;由东南向西北依次为山地森林高山草甸高山草原高山荒漠从高原边缘到内部其垂直变化由繁及简的原因:边缘相对高度大,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也大,反之,高原内部相对高度小,水热状况随高度变化就小人类活动海拔较低的东南部发展河谷农业(原因:地势低,光照及温度条件较好,垦殖历史较长)高山带分布高寒牧场放牧牦牛、绵羊等(原因:海拔高,热量条件差,不适宜发展种植业)
2我国的三个经济地带划分东部地带(12个省市)中部地带(9个省市)西部地带(10个省市)概面积约占全国的16%面积约占全国的27%面积约占全国的57%况人口约占全国的42%人口约占全国的35%人口约占全国的23%经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其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落后差异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速度次之经济发展速度较慢自气候:湿润、雨热同期,利于作然物生长;气候:多属干旱区或高寒区;地原地势:低平,利于开发利用;地势:海拔较高,对农业发展极为不利;带因区位:面向海洋,具有开放性和区位:距海较远,长期处于比较闭塞的状态;性便利的海运;差社经济基础:最早出现近代工业城市异会文化观念:人们思想观念比较开放,在经济竞经争方便有比较强的危机感和紧迫文化观念:人们思想观念保守;济感产业结构:第一产业比重较大原产业结构:第二、三产业比重远大于第一产业因国家政策:改革开放政策;○1工业基础好(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特珠三)○2农业基础好(黄淮海平原、长三、珠三○1面积辽阔,能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征以及我国部分海洋水产产区)○2农(粮、棉、油、糖)林牧基地;○3沿海交通便利(我国全部的3201*km海○3中部地带的有色金属工业和重工岸线和部分边界线)业发达;(优势)○4经济国际化程度较高○4在延边贸易上有较大优势;○5科技水平高;○6城市化水平高问○1能源、原材料不足;○1经济发展水平较低;○2北方各省市淡水资源短缺;○2基础设施较落后;题○3在人口、城镇密集地区出现环境污染问题○3运输能力适应不了发展的需○4大江大河下游涝年汛期的防洪问题较严重;要;○4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1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进一○1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发展能源、原步成为我国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材料加工等优势产业,使其进一步成为发金融和海洋开发基地,提高外向中国能源和原材料生产基地;型经济水平,增强国际竞争力;○2保护天然林资源,实施退耕还草,推进展○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和集约化的农防沙治沙和草原保护;业生产;○3大力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沿边优势,方○3发挥技术创新的优势,大力开拓发展边境贸易,扩大旅游创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科学技术密○4巩固和发展农林基础,促进中部地带粮向集的先进制造业(汽车、通信设食、经济作物、林业和淡水鱼业的稳定备、生物制药、计算机等),实现增长;在西北发展绿洲农业,加强草原经济结构的优化牧区建设,发展林牧业;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通常可用国内生产总(GDP)值来代表;经济发展速度比经济发展水平更重要,它可以反映一个地区国民经济的发展潜力;
1992年,我国才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4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4个沿海开放城市:大连、秦皇岛、天津、青岛、烟台、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西部大开发划定区域:西部地带+东部地带的广西和中部地带的内蒙古(共12个省、市、自治区)实现地区的协调发展:利用中西部丰富的能源、矿产资源,可把部分劳动密集型加工企业和部分高能耗、高原料消耗、大运输量的企业由东部转到中西部,在中西部地区发展适宜就地加工的农牧产品加工业;西部开发的根本任务:是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问题发展方向生态问题:西部地区土地荒漠○1巩固和推进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程;化、水土流失、草地退化、森林○2加大对荒漠化、风沙源和石漠化地区的综合治理力度;破坏等生态环境问题比较突出;○3促进江河源头自然生态恢复;○4加强重点城市、重点区域水污染防治工作;未来要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交通运输网络、信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息基础设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和重大工程项目建设;依托交通、能源、技术等综合条件好的重点地带和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工业落后;重点城市,发展有资源优势和特色工业的产业(优势矿产开采及加工业、高新技术产业、农牧产品加工业、特色旅游业,等等)
4第二单元中国的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国土整治与区域发展国土整治(目的: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难○1我国国土辽阔,地域差异显著;度○2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大○3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基础还比较薄弱,科技发展水平还比较低;○4历史上盲目开发资源,环境问题严峻;原因地制宜,分层次、有步骤地进行则(与○1区域差异大有关;○2国家财力有限;○3国际国内政治形势变化有关;)大江大河的治理;(上游兴修水库、下游整治河道、加固堤防等诸多防洪体系)跨流域调水工程[是解决地区水资源严重不平衡的重要途径];(南水北调、北水南整调(东北地区引嫩江、松花江水到辽宁等)、引黄工程等)治防护林工程体系的建设[覆盖了我国的主要水土流失区、风沙危害区、盐碱区和台项风区];(“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体系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生态工目程;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体系、沿海防护林体系、平原农田防护林体系等)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切实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国土整治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区域发展20世纪80年代初,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对外开放战略;90年代,长江三角洲及沿江地区实行开发开放战略;现在,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现代化技术在国土整治中的应用技术定义特点人们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在航空器(飞机、气球)○1形式多,适应性强(可以遥或航天器(卫星、火箭、宇宙飞船、航天飞机)上,选用不同的波段和不同的感对遥远的地物进行感知;(关键装置是传感器)遥感仪器);○2探测范围大;[遥感技术最终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3获得资料的速度快、周期部门的规划决策;]短,受地面条件的限制少;地理信专门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计算机系统可用于凡是用到地图或者息技术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导航、定位的系统需要处理地理空间数据的(GIS)三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领域部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1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分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的三维坐标(经度、纬度、全球(由21颗工作卫星和三颗在轨备用卫星组成,24高度)、速度和时间;○2具定位颗均匀分布在六个轨道平面内;一轨道4颗卫有全能性(陆地、海洋、航系统星,相隔90°,两轨道间为60°)空和航天)、全球性、全天(GPS)(地面上任何一点,在任何一时刻,地面上空至少候、连续性和实时性的特点有4颗GPS卫星)
第三单元水土流失的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治理黄土高原范围: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秦岭以北,长城以南;(包括青、甘、宁、内蒙古、陕、晋、豫七省的大部或一部分)[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多在1000201*米]概况:地貌特征是沟谷发育;植被多次生灌丛、矮林,覆盖率低;环境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较低;(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具有过渡性;地质灾害、水旱脆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由于滥垦、滥牧、过樵、过牧引起)弱环境遭到破坏后,恢复相当困难人地矛盾尖锐[有不少仰韶文化(距今71007400年)遗址自○1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然○2由于干旱,风力侵蚀作用强;○3地形坡度大;形原○4地面物质不稳定,黄土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成因○5处于森林向草原过渡地带,植被覆盖率低;原人○1植被的破坏;(营造宫殿、樵采、毁林开荒[最严重、彻底]、古代战场)因为○2不合理的耕作制度;(轮荒耕作制度使原来的林草植被种源破坏殆尽,无法恢复)原○3开矿;(破坏植被,使矿区土壤抗蚀能力成倍降低,形成水土流失新的物源和触因发机制)水压缩农业用地,重点抓好川地、塬地、坝地和缓坡梯田的建设;土扩大林、草种植面积;(充分利用现有草坡、林地、荒地、退耕大于25°的陡坡保和一些破碎用地,多样化,乔灌结合,讲求实效的造林、种草)持[以水土保持林为主,因地制宜营造防风固沙林、经济林(苹果、梨、核桃、桑等)、基薪炭林、用材林和四旁绿化(村旁、路旁、水旁、宅旁)]本改善天然草场的植被,超载过牧的地方应适当压缩牲畜的数量;措(实行轮封轮牧、保护草场,以利于水土保持)施有计划的存放表土,大力开展土地回填复垦工作;小流域的综合治理小流域:是指相当于坳沟或河沟的沟道流域;重点:保持水土,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建立有机、高效的农林牧业生产体系;工打坝建库贮水拦沙生物乔木蓄水保土程平整土地功改善生产条件灌木功能开措修基本农田能合理利用土地措施草木发展多种经营发施抽引水灌溉模深耕改土三种措施的关系:工程见效快,工程养林式农业科学施肥蓄水保土草,林草治根本,林草技术选育良种功能提高肥力固工程;而农业技术是措施地膜覆盖充分利用光热提高土地生产率的关轮作套种键;保塬;工程措施:平整土地,增加水流入渗,削减地表径流;生物措施:营造护田林网,造林以用材林和果林为主,形成林粮间作、甘肃果粮间作的生态农业体系;西峰农技措施:采用喷灌、滴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节约和充分利用水资源;南小护坡;工程措施:缓坡修筑水平梯田,发展林果基地;河沟生物措施:封坡育林育草,达到拦截涵蓄坡面径流的作用;
固沟;工程措施:在主要沟道打坝建库,烂泥蓄水;生物措施:在各支流分段营造防护林,固定沟床,拦截泥沙,稳定颇脚;6第四单元荒漠化的防治以西北地区为例西北地区荒漠化的防治位置南以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长城一线为界,东以大兴安岭为界;范围包括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大部;特本区是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水分由东向西逐渐变干,自然景观以草原和荒漠为主要特征;征草原土地生产力随水分由东向西逐渐降低,载畜量随之减少;沙质荒漠(沙漠):地质时期自然过程形成的原生荒漠;(如塔克拉玛干沙漠)荒(特点:缺水、集中、面积大、改造难度大)漠砾质荒漠(戈壁):人类活动造成的次生荒漠;(如乌兰布和沙漠,科尔沁沙地等)(特点:分散、面积小、水分和植物条件相对较好,容易治理和利用)荒漠化的实质:是类似荒漠景观的严重的土地退化,表现为土地下伏沙层裸露,原先固定和半固定的沙丘活化;荒漠化的发展:唐宋以后,当地居民在河流上游盲目垦耕,破坏固沙植被,最后古绿洲相继被迫放弃;清代初年,山西、河北等地大量人口前往内蒙古农垦;19世纪以后,内蒙古地区东南部的农牧界线向西北推进了几十到几百千米(大致到达阴山北麓);治理效果:个别地区例如河谷平原灌溉农田地区的荒漠化有所逆转,但在一些地区特别是旱农地区和草原牧区,荒漠化仍在蔓延;半在半干旱的旱农垦区周围,沙质草原遭到过度放牧,或者固定沙丘在被开次荒干垦后活化,土地荒漠化成斑点状及片状分布;[科尔沁沙地、内蒙古后山地区]生漠旱在半干旱的草原牧区,过度放牧造成草场退化,在地表集水坑和放牧点井荒化区泉附近,形成斑点状的土地荒漠化圈;[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漠土分界线贺兰山地干在干旱的绿洲边缘地区,主要是过度樵柴破坏固定沙丘的植被,造成沙丘原分旱活化;[塔里木盆地边缘、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南缘和河西走廊等地区的绿洲周围]生布区在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由于水资源利用不当,绿洲周围的固定沙荒丘遭到破坏,导致荒漠化发生和发展;[塔里木河下游、石羊河下游]漠工矿区、居民点、道路建设:土地呈点状、线状分布;[内蒙古的东胜和准格尔煤田]荒自然因素: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是形成荒漠化的基本条件;沙质沉积物是风沙活动的物质漠来源;大风日数多而集中造成风力吹扬是动力因素;化人为○1过度樵采;○2过度放牧;○3过度开垦;(草原是干旱半干旱水热条件下形成的成自然景观,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因因素○4水资源利用不当;○5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治首先,要有明确的目标,建立及防治荒漠化、又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防治体系,求得生理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模其次,因地制宜的采取措施;式第三,要有健全而完善的治理实施系统,是完成荒漠化防治目标的基本保证;
原○1建立早期预警系统,预防重于治理;(科学问题)○2重视地方参与,以消除贫困为核心,关注地方群众利益需求;(社会问题)则○3在制定行动方案时,即要因地制宜,又要考虑到制度、组织和资金建设等问题;7生物治沙成效显著例子措施:生物固沙、沙地飞播造林种草、小流域综合治理等;世界领先地位的造林技术:在干旱、半干旱流沙地区飞机播种、设置沙障固沙、钻孔深栽等;○1草方格沙障;(为防御流沙侵袭包兰铁路,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宁夏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方格状的挡风墙)中卫措优点:□A可以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县沙施□b能截流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坡头○2恢复自然植被;(□A将水分条件较好,并有一定植物生长的沙漠圈围起来,实行封沙育草,促使植物天然更新;□b或选育梭梭、柠条、沙拐枣等优良固沙植物进行人工补救)其他措施:“三北”防护林体系、防沙治沙、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多项治理工程第五单元河流的综合治理以长江三峡工程为例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坝址:湖北宜昌境内的西陵峡三斗坪;功能: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自○1上游干流及中游支流洪水来量大(流经湿润地区,流域面积广、支流多、干流汛然期长、水量大;雨期大范围内普降暴雨);原○2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因○3中下游河道宣泄能力不足;人○1上中游过度砍伐,陡坡开荒;(导致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能力防为降低;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原○2中下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洪因形成“小雨量、高水位、大洪灾”的局面荆江河段(枝城到城陵矶)素有“九曲回肠”之称,两岸地面普遍低于洪水位,概形成“悬河”,一旦发生洪水,直接威胁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地区;况长江三峡位于长江上游干流重庆奉节白帝城至湖北宜昌南津关,控制着长江上游全部来水和来沙;三峡○1调节洪峰、拦蓄洪水,可以有效控制长江上游、中下游暴雨形成的洪水;水库○2建成后,可以使荆江河段的防洪标准提高到100年一遇;○3缓解洪水对武汉作用市的威胁,减轻洞庭湖淤积,大幅度减少分蓄洪水造成的巨大损失;发水能丰富:地势二、三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流量大;意义:长江三峡水电站可装机容量超过2240万千瓦,建成后将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年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相当于10座大亚湾核电站;供应地区:主要缓解华中、华东地区能源供应的紧张状况,减轻铁路运输压力,少量电供应往重庆、川东;环境效益:可代替原煤4000万5000万吨,少排放二氧化碳1亿多吨,二氧化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吨及大量废水、废渣;航川江航道(宜昌至重庆,长660千米),流经高山峡谷地段,落差大、水流急、险滩多,通航能力低;
运水库作用:险滩淹没,水流趋缓,航道加深加宽,万吨级船可从上海直达重庆;三峡的其他作用:中下游城市供水和农业灌溉、南水北调中线调水(三峡水库提水流往丹江口水库,再引水至华北),库区水产养殖等;8三峡移民三峡工程成败的关键艰(规模大)○1工程本身特点:淹没涉及范围广、淹没损失大、移民人数多;巨(难度大)○2自然因素:库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贫困落后,使移民环境容量不足;性○3人文因素:该区教育、科技落后,人口文化素质低,加上风俗习惯和乡土观念;(关系重大)○4历史因素:若移民得不到妥善安置,会留下闹返迁的后遗症;○1从受淹特点看,受淹面积有限(仅占库区总面积的1%),相对分散;移民特色:就近或后靠安置;好处:□1让农民不离本乡本土,更易为移民接受;□2避免移民远迁、外迁带来的困难和后遗症;移问题:会给三峡库区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民○2从库区移民结构看,57%属于非农业人口,一般不存在重新安置和问题;安对43%的农业人口应:□1应立足于调整农业结构,开发大农业,改造中低产坡耕地,置建设高产稳产的水平梯田和经济林园;条□2随着库区资源的开发,以及三峡工程的兴建所带动的各种产件业(加工业、建材业、运输业、旅游业、服务业等)的发展,可以吸纳从事第一产业的农村移民转向第二、三产业就业;○3从政策层面看,a.制定本地安置与异地安置相结合的农村移民政策,b.实行开发性移民的方针;(如一些城市享受沿海开放城市政策,库区各县实行沿海开放区政策)○4建设周期长,可分批实施移民安置;开含除去一次性补偿外,移民投资作为开发资金,因地制宜的合理开发当地资源,发义发展经济,广辟生产安置门路,对移民迁建后的生产生活安置作为全面安排。性1.保证移民的生产生活不低于原有水平;2.为库区经济持续发展和移民致富营造条件;移优点:把移民安置与库区经济发展结合起来,两者相互促进,有利于移民安置的长治民久安;就典型:湖北秭归县桐树湾村地原则:“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后措施:“线上一条路,路边两排房,房后一片园”;靠效果:形成了以猪粪产沼、沼液养猪、沼渣育果的“猪沼果”良性生态农业模式;外迁典型:浙江省北部的嘉兴市嘉善县;移民原则:按照“相对集中,插花安置”的原则;三峡工程生态环境效应主要在中下游;
有利有效减轻洪水对中下游地区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利于中下游血吸虫病的防治;影响减轻洞庭湖的萎缩和泥沙淤积;增加中下游枯水期流量,改善枯水期水质;调解局地气候;与火力发电相比,减轻环境污染及酸雨危害等;主要在库区;不利水库蓄水,将淹没土地、耕地;处理不当可能产生新的水土流失和环境污染等问影响题;可能诱发地震,并使库岸发生滑坡等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增加;库区和库尾的泥沙淤积加重;三峡的自然景观受到一定的影响;对水生生物和珍惜物种的生存环境会产生一定影响;水库蓄水可能增加蚊虫孳生,影响人群健康;9三峡工程生态与环境问题对策不可逆转的影响,但仍可采取措施加以补救或挽回部分损失;a.水库淹没耕地和文物古迹,可以采取合理开发现有土地资源,对被淹文物实施搬迁、防护;b.对溯源产卵的洄游性珍稀鱼类如中华鲟的洄游产卵和繁殖条件产生影响,采用人工繁殖投放措施(建葛洲坝时曾采用),以及中华鲟在中游自然繁殖成功,已经解决了其洄游产卵的问题;c.对分布在长江中下游的白暨豚的栖息生境产生影响,在部分江段建立白暨豚自然保护区;影响较大,但采取措施可以有效控制和减轻其不利影响;a.农村移民开发可能加剧水土流失和库区人地矛盾的问题,可以调整农业结构,发展林、牧、果、副、渔大农业生产和高效生态农业;改造中低产坡耕地、三跑田(跑水、土、肥),开发高标准水平梯田;增加外迁移民;在政策和资金上,加强生态环境治理和水土保持;b.库区和库尾回水区泥沙淤积,影响水库使用寿命,威胁重庆港通航,采用“蓄清排浑”的方式,以及港口整治、航道疏浚等措施;对于负面作用较小的影响,可以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危害发生或者把危害减小到最低限度;a.水库诱发地震会影响大坝安全,三峡坝址及库区是一个难得的弱震区,史上无破坏性地震记录,且工程设计在抵御地震破坏方面留有很大余地;b.水库淹没对陆生动植物的影响很小,对于受淹较重的几种珍稀物种,可以采取移植、人工培育及建立植物园和保护区等;三峡工程对自然景观和文物古迹的影响和对策自然急流险滩消失,奇峰秀色还在,峭壁陡岩尚存,在水库及支流上游会形成一些新的旅游景观点;三峡大坝形成“高峡出平湖”的宏伟景观;
文物淹没国家重点文物1处,省级重点文物5处迁移重建或原地保护;对已知的尚未发古迹掘的重要文物遗址,在工程建设期内经历抢救;搞好旅游规划和管理;开发新的旅游区;第六单元农业低产区的治理以黄淮海平原为例黄淮海平原位置:地处黄河中下游,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等五省二市;(古称中原)河流的堆积作用对黄淮海平原的地貌具有决定性影响;三缓斜平原:平原的西部地区,是由山前洪积和冲积物组成的;黄淮海平原地势部冲积低平原(主体):缓斜平原以东,是由各河的冲积物组成的;低平,海拔低,分滨海平原:分布在渤海之滨,地势很低的;岗地、洼地相间;发展障碍:旱涝、盐碱、风沙;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春旱多风沙、气温年差较大、降水集中等特点;自风沙形成原因:干旱时节,尤其是春季,气温升高快,蒸发旺盛,风沙多;然盐碱形成原因:在地下水位较高的低平地区,或排水不畅的洼地,会出现土壤中的盐原分向地表积聚的现象,形成盐碱地;因洪涝形成原因:每逢雨季,洼地积水多月;一遇暴雨,常形成洪涝灾害;人为盐碱地面积扩大: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原因沙荒地:人们不合理的开垦,致使风沙肆虐;产田缓斜平原地区,耕地质量较高,是黄淮海平原粮棉稳产高产的地区;分布冲积低平原和滨海平原地区,是中、低产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发展问题耕地后备资源潜力不大挖掘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及干旱缺水、低洼易涝和盐碱化土地占比重较大对这些土地的整治,解决办法是黄淮海平原发展农业,尤其是种植业的关键所在;10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的综合治理低产区土地特点:土地分布集中、水土资源丰富、开发潜力较大;例子:山东省禹城市北部的辛店洼;自然地势低平;(全市最低点);条件渍涝严重;特点成土母质为黄河冲击物,土壤质地较好;水资源丰富,水质较好;低治理鱼塘台田治理模式湿措挖鱼塘,在水种养鱼养鸭,栽种水生经济作物;地模式施筑台田,在田地里种粮、果、棉和饲料植物,饲养禽畜;
的鱼塘台田模式治理与开发例子:山东省禹城市北部的北丘洼;水盐运动:频繁的旱涝气候变化,强烈地影响着土壤同盐分的水迁移;水盐运动特征:春秋返盐,夏季淋盐,冬季盐分相对稳定(气温低、蒸发弱、降水少);盐碱地整治核心:治水为中心;盐完善排灌系统,使用工程和生物等综合配套技术,科学的调控土壤中的水盐运动;碱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基本方法地的治理与开发11第七单元山区农业资源的开发以南方低山丘陵区为例南方低山丘陵位置:淮河以南,云贵高原以东,雷州半岛以北(不包括长江中下游平原和“珠三”);处于北回归线而非沙漠的原因:该区东面和南面濒临海洋,深受季风影响,具有温暖湿润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文综知识点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文综知识点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文综知识点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24058.html
- 上一篇:初三化学酸碱盐知识点总结
- 下一篇:高三化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