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高中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史总结上(按年代)

时间:2019-05-28 03:33:28 网站:公文素材库

高中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史总结上(按年代)

扩展阅读:高中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史总结上(按年代)

中国古代史---高考知识点总结---1

第一单元先秦(距今约17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

【阶段特征】先秦包括原原始社会、夏、商、西周和东周(春秋、战国),经历了三种社会形态。涉及原始社会的出现与发展及解体,奴隶社会的形成(夏)、发展(商)和鼎盛(西周)和瓦解(春秋)以及封建社会的确立(战国)时期;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形态演变的根本原因。

【基本线索】一、政治方面:社会制度不断进步

(一)从禅让制到王位世袭1.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王位世袭制的方式:有时父死子继,有时兄终弟及。2.夏商时期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巩固周王室政权,进行有效统治(“封建亲戚,以藩屏周”)2.内容:①分封对象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②

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②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5为后来的诸侯争霸埋下隐患4.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战国末年,分封制瓦解。(三)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用父系血缘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2.目的:巩固分封制所形成的政治秩序,解决贵族间在在权利、

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3.特点:嫡长子继承制4.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5.影响:宗法制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使我国封建制度具有浓厚的宗法色彩

(四)商鞅变法

1.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的背景:1)社会经济的发展:①农业生产的发展(铁农具和牛耕);②手工业技术的进步;③商业日渐活跃.2)政治:社会阶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化.①阶级关系的变化:出现新兴地主阶级和自耕农;②上层建筑的变化:封建专制统治→奴隶主贵族制度;选贤任能、奖励军功→世卿世禄;俸禄制→封邑制;中央集权制→君主与贵族联合执政;3)军事:富国强兵成为改革的动力.4)文化:思想领域出现“百家争鸣”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的社会改革(1)改革原因: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适应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出现,为进一步改革残存的奴隶制,运用政权的力量,进行一系列政治改革和经济改革。(2)主要的改革运动:春秋时期:齐国管仲的“相地而衰征”,鲁国的“初税亩”;战国时期:李悝在魏国的变法,吴起在楚国的变法,成效最大的是商鞅在秦国的变法。(3)改革的内容:春秋时期的改革,主要是逐步承认土地私有。战国时期的改革,政治上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加强封建君主专制;经济上消除奴隶制土地制度,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生产;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军队战斗力。(4)效果:不同程度地打击了奴隶主贵族,废除了奴隶制政治经济制度,巩固和发展了封建制的政治经济制度,大大促进了封建制的建立和发展。因此,战国初期变法运动实质是一场封建化运动。

3.秦国的历史机遇(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前提基础:①秦穆公称霸西戎;②秦献公改革。2)主观因素:秦国国君权力较集中,旧势力相对薄弱;秦国比较认同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秦国充斥尚武精神;秦孝公奋发图强并受到商鞅的辅佐。3)客观因素:前4C长期扼制秦国的晋国分三家,力量大大削弱;中原士人追求建功立业为秦国变法提供可能性。

4.商鞅变法的内容1)经济措施:①废井田、开阡陌;②重农抑商、奖励耕织;③统一度量衡。2)政治措施:①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②除世卿世禄制,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③改革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法;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定秦律,“燔诗书而明法令”。5.商鞅变法的评价1)历史作用:①经济上:从根本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农业生产带来生机。②政治上:使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更加健全,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从此开始。③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军的战斗力,秦国在对外兼并战争中掌握了主动权。总之,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最彻底的一次变法。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秦的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2)历史局限性:变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变法也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6.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1)商鞅顺应了奴隶制崩溃、封建制发展的历史趋势;(2)商鞅本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指导思想,提出一系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措施;(3)秦孝当信任、重用商鞅;4)商鞅有能力,敢于同旧势力斗争。二、经济方面: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

(一)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耕作方式不断进步

1.原始农业采用先是简单模仿后是“刀耕火种”方式2.在距今七八千年前,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农业进入“耜耕”

或“石器锄耕”阶段。3.商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掌握了开沟排灌、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技术。农业生产得到发展。4.春秋时期,铁器农具、牛耕出现,战国时期推广,此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1.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制,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消费。2.奴隶社会(夏商周):井田制。(1)发展过程:开始实行(商)盛行(西周)瓦解(春秋)废除(战国)。(2)瓦解及原因:春秋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根本原因),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这种生产方式不能适应生产力发展的需要;许多私田出现;战争频繁,劳动力减少;鲁国等进行税制改革,促使土地逐步由国有向私有转变,逐步形成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剥削方式,井田制逐步瓦解。(3)性质: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3.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1)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形成。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法运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起来。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封建土地所有制特点。封建土地所有制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封建地主依靠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受封建地主和国家的剥削和压迫,生活贫困。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1.小农经济的形成条件:铁犁牛耕的出现和逐步普及,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2.小农经济的特点:自给自足男耕女织脆落分散3.小农经济得以发展的原因:①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发展,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逐渐普及;②农民不同程度地有一定土地、农具、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③为了求得生存,农民努力提高耕作技术,尽可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④历代统治者采取重农抑商政策,注意减轻农民负担,扶植小农经济。4.阻碍小农经济发展的原因:①农民经营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积累和储备能力;②封建王朝统治集团腐朽,封建剥削严重;③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薄弱。5.小农经济的地位(影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是在中国封建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的重要原因。(四)素称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从农业中脱离出来夏商周时期,手工业有了较大发展,由官府垄断(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

1、高超的冶金技术1)冶铜技术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

采用鎏金、镶嵌工艺2)冶铁技术西周:已有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3)炼钢技术春秋晚期:已能制造钢剑魏晋南北朝

2、享誉世界的制瓷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2)商代烧制出了原始瓷器

3、异彩纷呈的丝织业1)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织绸的国家2)商代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3)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丝织品产量大,质量高。

(五)先秦商业产生商朝时期:“商人”(商朝人善于经商)出现、货币为贝壳、商业由官府控制;

春秋战国:由官府控制商业的局面被打破、出现许多商品市场和商人,其中,著名商人陶朱公范蠡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三、思想文化方面:

(一)“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根本原因)

①经济: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②政治:周王室的衰微③阶级关系:士的活跃,受重用。④思想文化:学在民间(学术下移,私学兴起)诸子百家针对各种问题,展开争论,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百家争鸣”局面。2、主要代表:道家:代表人物:老子、庄子;主张:无为而治

儒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见后)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非功、节俭、尚贤法家,代表人物:商鞅、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为统治阶级所重视)

3、意义:①是中国学术文化、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②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对当时和日后社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二)孔子和早期儒学

1、春秋——孔子(1)主张:①核心是“仁”,就是“仁者,爱人”,做到待人宽容,“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②主张“克己复礼”维护周朝的礼乐制度。(保守性的体现)

③政治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以德治国)反对苛政,包含民本思想。④教育思想:兴办私学,主张“有教无类”(意义:打破贵族垄断文化教育的局面)

(2)贡献:整理古籍:“六经”《诗》、《书》、《礼》、《易》、《春秋》、《乐》2、战国——孟荀(贡献:总结改造儒家思想,体系更完整,成为诸子百家之大宗)

(1)孟子:战国时期,亚圣。主张:①发展了仁,提出“仁政”思想;②民本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即“民贵君轻”③伦理观:主张“性本善”,要用仁政来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即“性善论”(2)荀子:战国末期,改造儒家思想,综合法道思想积极成分,使之更能适应社会需要。

主张: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②提出“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即“君舟民水”关系。③伦理观:主张“性恶论”但可以通过后天礼仪法治改造成为君子圣人。

第二单元秦汉(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

【阶段特征】秦汉时期是结束春秋战国诸候混战局面之的“大一统”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封建社会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历史时期,也是当时社会政治从天下大乱到天下大治,社会经济上从停滞倒退状态到初步恢复发展的时期。【基本线索】一、经济方面:

(一)增加了解:土地制度的新变化:屯田制(东汉末)原因:东汉末年,曹操为筹措军粮,推行屯田。做法:招募流农耕种田地;在军事频繁地区,让士兵屯田。作用:屯田制是封建制的土地国有制,屯田制的推行,安置了大批流亡农民,使流民有田耕种,有利于稳定了社会秩序,缓和社会矛盾;保证了军粮供应;促进了北方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垄作法、《胜之书》、耧车、犁壁、耦犁、代田法、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植为主,开始出现两年三熟制。

(三)冶铁技术

汉代:铁农具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东汉:杜诗发明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四)享誉世界的制瓷业东汉瓷器的生产技术达到成熟阶段,早期生产的是青瓷,后来又烧制出白瓷(五)异彩纷呈的丝织业汉代丝绸之路开通(陆上和海上两条)(六)秦汉商业初步发展(总体程度较低)

1、原因: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汉初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是商业繁荣的主要原因;汉文帝下令“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两汉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

2、表现:西汉富商大贾周流天下,对外贸易发展,出现了许多商业中心:长安、洛阳、邯郸等,每个城市都有专供贸易的“市”,它与住宅区严格分开。二、政治方面: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1、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2、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过程

1)采用皇帝称号,创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的皇帝制度;2)从中央机构的三公九卿(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到地方郡县官吏(由皇帝直接任免),建立了一整套官僚体系。3)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从而奠定了中央集权制度的基础;3、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对秦朝的影响:一方面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及形成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造成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二)汉朝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集权的发展

1)汉初沿袭秦的郡县制,同时分封诸侯,实行郡国并行制。

2)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列侯归郡管辖,加强了中央集权。后期分全国为13州(监察区),设刺史,负责监察诸侯和地方高官。东汉时刺史全力日增,至东汉末年发展为州郡县三级。2、君主专制的演进

汉武帝时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削弱相权。形成“中朝”决策机构。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组成的机构称为“外朝”执行机构;

东汉光武帝扩大尚书权力,使尚书台成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为中枢机构

(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汉:察举制,举孝廉;由于后来高官、大地主把持,形成门阀地主和豪强地主。三、文化方面: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

1、董仲舒地位汉朝儒家代表,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著有《春秋繁露》一书。2、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1)新儒学思想的特点:糅合道家、法和阴阳五行思想改造儒家思想,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

(2)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以思想上的统一来维护政治的统一)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大力宣扬“君权神授”,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学说。③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三纲五常”:“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经济;主张轻徭薄赋)(二)儒学成为正统

1、汉武帝尊儒的措施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②政治方面:用儒生参与国家大政。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立博士,传五经,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全国各郡设学校,推广儒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2、独尊儒术的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3、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立教官为“博士”。

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兴办太学,太学生员为博士弟子,考试合格后即可以做官。意义: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时代为官的规矩,提高儒学的地位。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使儒学在民间处于独尊地位。

(三)文化科技成就小篆,隶书;《皇帝内经》《伤寒杂病论》张仲景;《九章算术》的特点;造纸术;汉赋。

第三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

【阶段特征】三国两晋南北朝上承秦汉的强盛,下为隋唐的全面繁荣奠定了基础,因此是两大鼎盛时期的过渡阶段。这一时期的历史特征封建国家大分裂、民族大融合时期,也是江南经济大开发并开始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基本线索】一、经济方面:

(一)封建社会的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均田制(北魏至唐中期)①目的: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

②主要内容:北魏时,国家将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百姓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服徭役和兵役。隋代和唐代前期推迟了服役的年龄,甚至可输绢代役。

③意义:中国古代一项比较完备重要的封建土地制度;保证国家的赋税收入和徭役征发;北方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相对稳定,开垦的荒地增多,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保证农民的生产时间,促进农业的发展。④瓦解原因:土地兼并严重和土地买卖的频繁。(二)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齐民要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农书、轮作和绿肥种植比欧洲早一千多年;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三)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二、政治方面:

(一)政权更替频繁,政治上长期处于分裂的状态。先后经历了三国(魏、蜀、吴)鼎立、西晋的短期统一、东晋十六国的对峙、南朝(宋、齐、梁、陈)和北朝(北魏、东魏、西魏、北齐、北周)的对峙。最终由北周统一北方,为隋的统一创造了条件。(二)政治制度:

1.中央政治制度:掌握实权的显示尚书省,继而是中书省、门下省。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2.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九品中正制。(被世家大族把持,形成了士族制度,士族集团日益腐朽)(三)政治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

1.改革背景:1)北魏的崛起与统一黄河流域①北魏的崛起A兴起:源于东北鲜卑族拓跋部→魏晋之际游牧于山西、内蒙古→东晋建立代国B发展:386年拓跋建立北魏;398年拓跋迁都平城,399年拓跋称道武帝,巩固新生政权:对外武力征服;对内参照汉族政权统治方式,经济上实行编户;授田劝农;政治上仿汉官制,重用儒生(如崔浩);思想文化上兴办太学。②北魏的统一A标志:439年拓跋焘统一黄河流域B影响:初步结束了北方分裂割据局面,创造了一个较为安定的社会环境,促进了生产发展和民族融合。

2)社会改革迫在眉睫①阶级矛盾激化:基层统治方式实行宗主督护制;赋役制度纵富督贫,避强侵弱。②民族矛盾激化:实行民族歧视和压迫③社会动荡不安,各地起义不断.3)改革的推动力统治者因素

①冯太后:A出身汉家,以强硬手段掌握政权,推动北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思想动员B精心培养孝文帝拓拔宏学习汉族先进文化人才培养C临朝听政,推行初步改革奠基作用

②孝文帝:A孝文帝即位:471年拓拔宏通过禅让即位权力保证B在冯太后培养下,精通汉文化,通过比较鲜卑文化,坚定改革信念;C勤于政事,关心民生。

D孝文帝认识到改革的必要性,即要巩固统治(改革目的),就必须学习汉族先进文化,借鉴汉族封建国家的统治经验,改革鲜卑族落后的统治方式。主观条件2.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1)卓有成效的新制

①特点:在冯太后的主持下进行,建立新制度取代旧制度②措施:A俸禄制

原因:吏治黑暗,贪污成风,影响财政收入,加深矛盾。目的:整顿吏治,巩固统治.

内容:由国家征收统一租调,筹集禄银,按级别高低发放,不许官吏自筹。影响:吏治好转,农民安心从事生产,北方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发展。B均田制

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

内容:按一定的标准,将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土地不得买卖。性质:封建土地国有制

影响: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土地兼并和使无地农民获得了无主的荒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和粮食产量,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促进了北方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C三长制

内容:设邻长、里长、党长,直属州郡。(职责?)

影响:许多农户成为国家直接掌握的编户,地方政权掌握在国家手中,有利于中央集权,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徭役。健全了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体制,保证了国家对人民的有效控制,有利于国家对人民推行均田制。D租调制

目的:发展生产,缓和矛盾,巩固新生政权。

内容:一对夫妇每年向政府交纳一定量的租(粮食,如粟二石)和调(绢帛或布一匹)。

作用:改变赋税混乱,使农民负担大为减轻,许多受庇于豪强的农民纷纷转向政府,成为国家的编户齐民,增加了政府的租调收入。

意义:发展了生产,缓和了矛盾,形成了以均田制为中心的一套政治经济制度,巩固了北魏的政权,为后期改革奠定了基础。③意义:推动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北魏政权的巩固;奠定了孝文帝后期改革的基础2)巧设计迁都洛阳

①原因:政治:旧都保守势力强大,阻挠改革

经济:旧都经济落后,粮食供应困难军事:旧都受到北方柔然的骚扰和威胁地理:旧都偏居塞上,经略中原困难

②直接目的: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减少改革阻力③根本目的:加强对黄河流域的统治

④迁都过程:以“南伐”为借口,493年~495年由平城迁到洛阳。3)移风易俗

①特点:孝文帝亲自主持,改变鲜卑族原有的风俗习惯,进一步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和生活方式,促进鲜卑族积极接受汉文化。②内容:易服装:下令鲜卑贵族一律改穿汉装;

讲汉话:要求朝臣讲汉话,30岁以下严格执行;改汉姓:将鲜卑姓改为汉姓,按门第高低选拔人才;通婚姻:提倡鲜卑人同汉人通婚;

改籍贯:凡迁到洛阳的鲜卑人一律以洛阳为原籍。

③意义:促进鲜卑族和汉族文化的融合;得到了汉族地主的支持;推动了政权向汉族王朝统治模式的转化3.改革的影响

1)经济的复苏和繁荣①农业发展:生产工具的改进;耕作技术的提高;兴修水利使得大量荒地得意开垦,粮食产量增多;人口增多;经济作物的发展;畜牧业的发展。②手工业:丝织业和制瓷业繁盛③商业:洛阳多市场,货源充足,交易活跃;货币贸易恢复;对外贸易长足发展

2)政权封建化的加速:尊儒崇经,兴办学校;恢复汉族礼乐制度;采纳汉族封建统治制度:3)民族的交流和融合①表现:鲜卑族学习汉族;汉族学习鲜卑族:

②意义: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促进了民族融合,为结束分裂走向统一奠定基础三、文化方面:道教、佛教广泛流行;楷书、行书、草书、王羲之;顾恺之,绘画发展。

1.儒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面临严重挑战的原因: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③儒学本身的问题和缺陷。

2.儒、佛、道三家的相互影响和融合情况:魏晋时,儒家的政治伦理思想和道家哲学思想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不同于先秦西汉的新道家学说即玄学。佛教也逐步走上了中国化的道路。佛教调整了与世俗王权的关系,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调整了与民俗的关系。特别是调整了与儒学的关系。许多佛教徒竭力调和佛、儒两家,“内(儒)外(佛)兼修”,。奥叫也受到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又“尊道”,形成三教并行局面。

第四单元隋唐时期(581年~907年)

【阶段特征】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基本线索】一、经济方面:

(一)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隋唐时期:水稻种植普遍采用育秧移栽等技术;曲辕犁,隋朝,江东,中国耕犁已相当完善。(二)享誉世界的制瓷业

唐朝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

(三)隋唐商业进一步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商业发展相对缓慢)1.原因:农业发展、手工业进步,大运河开通,柜坊和飞钱出现2.表现:金融方面:柜坊(银行雏形)和飞钱出现

城市繁荣:长安、洛阳、益州、扬州

市场发展:城市中“市”“坊”分开,农村集市发展对外贸易:广州成为对外贸易的港口,唐设市舶使二、政治方面:

(一)中央集权的发展(地方行政制度)

隋初,隋文帝废郡级,形成州县两级;唐地方行政制度与隋朝相同,唐太宗依山河形势,分全国为10道,作为监察区,唐肃宗时,道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

唐中后期,地方军镇长官节度使的权力越来越大,发展成为藩镇割据局面。(二)君主专制的演进

1.隋朝以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2.唐朝三省分工明确,中书省掌决策,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掌审议,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事无不总”,负责执行政令。三省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隋唐时期,在尚书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

3.意义: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的管理措施,三省相互监督与牵制,分工合作,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有利于减少决策的失误,提高办事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举,为历代所沿用。(三)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

隋朝:隋文帝时分科选拔,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科举制是封建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减少选官过程的腐败,打击士族旧势力;使门第不高的一般士人,参与政权,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它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从世家大族的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三、文化方面:隋唐时期,儒学发展进入一个更辉煌的时期

概况:(1)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发展。(2)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推动儒学的发展。(3)唐朝统治者实行三教并行政策,重视对外来宗教的宽容,使得佛教文化、伊斯兰教文化、摩尼教文化与中国文化共荣;(4)怀素、张旭、颜真卿;绘画;吴道子;阎立本;敦煌艺术;唐诗;附:古代历史朝代表(要能清清楚楚啊)朝代起止年代(公元)重要君主都城夏前2070年-前1600年禹启桀阳城商前1600年-前1046年汤纣亳→殷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武王厉王幽王镐京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春秋五霸洛邑战国前476年-前221年战国七雄洛邑秦前221年-前207年始皇二世咸阳西汉前202年-9年高祖景帝武帝长安新9年-23年王莽长安东汉25年-220年光武帝献帝洛阳三国(魏)220年-265年曹丕洛阳三国(蜀)221年-263年刘备成都三国(吴)229年-280年孙权建业西晋266年-316年武帝洛阳东晋317年-420年元帝建康十六国304年-439年/洛邑等南朝宋420年-479年刘裕建康齐479年-502年萧道成建康梁502年-557年萧衍建康陈557年-589年陈霸先建康北朝北魏439年-534年拓跋圭平城→洛阳东魏534年-550年元善见邺西魏535年-557年元宝炬长安北齐550年-577年高洋邺北周557年-581年宇文觉长安隋581年-618年文帝长安唐618年-907年高祖长安五代十国907年-960年李煜/北宋960年-1127年太祖开封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中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史总结上(按年代)》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中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史总结上(按年代):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中人教新课标版中国古代史总结上(按年代)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24085.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