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高级职业学校就业教育、升学教育总结
市高级职业学校就业教育、升学教育总结
坚持两手抓两手硬推进学校和谐发展
【论文范文】多年来,莱州市高级职业学校立足于经济发展和学生成才两方面需要,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就业教育、升学教育两手抓两手硬的办学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打造品牌,铸就特色,学校实现了办学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近五年,参加烟台市职业学校各类技能比赛获团体一等奖数量居同类学校首位,先后四次代表烟台市参加全省职业学校微机、建筑制图、机械制图比赛三次获团体一等奖,毕业生当年就业率达99%,同时每年都有700余名学生升入高等院校,其中本科近200余名。学校先后被评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示范学校、山东省职业与成人教育科研示范学校、山东省中职毕业生就业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等。06年9月,经烟台市教育局、经贸委批准由我校牵头,联合全市12所骨干职业学校和30家知名企业成立了烟台市数控技术职业教育集团。
一、打造专业和服务两个品牌,不断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
职业学校的竞争实质上是综合校力的竞争,综合校力竞争的核心是专业品牌和服务品牌的竞争。
为打造专业品牌,我们一是对专业建设进行长远规划。根据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国家紧缺型人才需求,学校出台了《关于加强专业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重点建设数控技术、汽车维修、计算机软件、建筑技术专业的发展思路。二是加强专业软环境建设。学校制定了《专业教学改革方案》,教师人手一册,用于指导专业教学与改革;编印了《专业学习指导手册》,学生人手一册,用以指导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技能达标。三是加强专业硬环境建设。结合我省半岛制造业基地建设对人才的需求,学校坚持抓大放小,重点投资建设数控、汽修、微机、建筑专业实训基地,现已建成设备一流数控加工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汽车维修中心、微机网络中心和建筑实验中心。四是突出专业的特色建设。数控、汽修、建筑、微机等专业坚持就业教育、升学教育并举,以就业教育为主,重点突出技能培养,凭借升学桥畅通、就业路宽广的出口优势不断提高专业竞争力;美术、音乐专业重点突出升学教育,以高升学率打造专业品牌。由于重视了专业建设,美术高考连续九年本科升学率居全省同类学校首位,对口升学本科录取率连续三年居烟台市职业学校第一名。同时参加山东省职业学校计算机和建筑制图竞赛三次荣获团体一等奖,参加烟台市组织的各专业技能竞赛,多数获团体一等奖。目前,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已成为山东省骨干示范专业,机电技术应用专业成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计算机、建筑、美术、财会专业成为烟台市骨干专业。
学生是学校的顾客,学校理应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为此,我们不断强化“让学生成才、让家长放心、让社会满意”的服务理念,持之以恒地开展了“待优生帮扶”活动。从校长到教职工每人每学期联系帮扶一名待优生,做到每周与待优生谈心不少于一次,每双周与待优生班主任交流一次,每月与家长沟通一次。在待优生帮扶活动的基础上,我们还组织了教师承诺服务、学生评教、学生及家长问卷调查等活动,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和生活服务。高效务实的工作和热情诚信的服务,打造了我校教育服务的优秀品牌,“莱州高职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再差的学生到莱州高职也会变好”,这些口碑已成为近年来吸引家长送学生到我校求学的主要因素。
专业品牌和服务品牌的确立,扩大了学校在社会上影响力。近五年学校一直限分招生,每年招生都在1700人以上。
二、坚持规范和科学两个原则,不断强化职业教育的质量意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管理是质量的保证。学校在布局调整基本完成、办学条件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坚持规范和科学相结合,工作的重点从以规模扩张和数量增加为内容的外延发展为主及时转轨到以精细化管理和提高质量为内容的内涵发展上。
一是建立系统的管理体系。我们根据学校规模大、专业门类多的特点,推行了专业科负责制,成立了数控、汽修、财经、建装、美术、艺术和高考实验部七个专业科(部)。学校把教育教学管理权、教师和班主任聘任权、教师考核和评优权等全部放给专业科,教务处、学生处等处室主要做好教育教学服务和督查指导工作,从而较好地发挥了教务处和专业科两个方面的积极性。几年来,七个专业科在教育教学上展开了有序竞争,各专业科学科教学成绩和专业技能竞赛成绩均进入了省和烟台市先进行列。
二是健全科学的管理制度。学校制定了备课、听课、评课、授课、批改、辅导、实验、实习等十项常规教学制度,以规范教师教学行为;颁布了中青年教师“一、三、五工程”(一年打基础,三年过关,五年成才)考核意见、五项基本功培训考核意见、学科带头人评选办法、教研组工作考评办法、教师教学工作考评细则、班主任工作考评办法、建功立业奖励规定等8项考评制度,以对教师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出台了《学生手册》、《实习手册》,以规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实习行为;完善了教考分离制度、考风考纪问卷调查制度、成绩分析上报制度,推行了实践考试制度,落实了班级教学成绩考评办法。各项制度的健全,彻底消除了“职业学校管理差、教学质量低”的影响,牢固树立了“质量第一”的意识。
三是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主要采取了四条措施:(1)规范计划。期初、月初、周初学校各处室、专业科都制定有关教育教学、教研教改、实习培训等各类计划,做到了时时有事做,事事有人做。(2)加强督查。教务处每天的教学秩序检查,学生处每天的生活秩序检查,值日校长每天的教学管理督查,联系专业科的校级领导经常性的深入专业、教研组、班级的调查以及学校教研室每周深入课堂的听评课调研,实习处定期的实习跟踪调查等,都使教学规范落实在一线,工作实效体现在一线。(3)及时反馈。学校每双周召开教学工作调度会、每月组织教学工作简报、每学期组织教情学情管情调查分析,保证了问题找得准,经验理得清,查纠落实快。(4)客观评价。学校制定了处室、专业科、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的量化考评办法,考评基于客观实际,依据日积月累的检查总结。每年九月定期召开学生工作总结表彰会,十月定期召开教学工作总结表彰会,对在学生管理、高考升学、技能培养、实习就业、教育科研等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部门和个人进行隆重的表彰奖励。
三、强化师德和师能两项建设,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学校持续发展的基础。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新要求,我校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素质教育”的教育理念,并以此为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着力强化教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能力。一是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倡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魏书生教育思想的核心是民主与科学管理,其教育实践的具体体现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全面素质教育。我校选派青年管理干部参加了省市组织的魏书生教育思想报告会,然后将报告会实况刻录成光盘以处室、专业科为单位组织系统学习,之后学校组织了学习魏书生教育思想专题交流会,各专业科组织了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主题班会、公开课、示范课,校刊专刊发表了教职工学习实践魏书生教育思想的心得体会。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逐步为广大教职工接受并运用。
二是着力培养一支既懂理论又通实践的双师型教师队伍。首先,积极创设有利于双师型教师成长的激励机制。学校制定了《师资队伍建设五年规划》,鼓励教师外出培训进修。每年学校选派二十多位专业教师到北京、上海、青岛、烟台等地进行数控、机电、汽修、美术、装潢等专业培训,培训期间的费用学校全部承担,且对培训效果较好的教师给予物质上的奖励和年终考核、职称评定方面的激励。其次,开展活动,提高业务素质。学校每年12月定期举行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届时邀请企业有关行家能手到场评判。再次,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实习锻炼。每年结合毕业实习,按照师生比1:30的比例选派专职教师进行实习指导,指导教师带着学校布置的研究课题和专业技能提高任务,随同学生到各企事业单位接受锻炼。通过进厂锻炼,把企业文化、经营理念、管理模式带到学校,把企业的实践技术学到身上,从而增强了专业教学的针对性,提高了教师的实践能力,突出了职业化办学特色。
由于重视了师训工作,近几年,有20余名教师获得省优质课评选及说课比赛一等奖,80%的专业教师获得了中级以上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了双师型教师,我校教师先后参加烟台市数控、汽修专业教师技能比武均获一等奖。
四、突出投入和实训两个重点,不断增强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强化专业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是职业学校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围绕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加大设施投入,夯实发展基础。自03年以来,我校通过自身努力,积极工作,累计争取中央、省市财政无偿资金600万元,学校配套800万元,购进了先进的数控、汽修、网络、建材实验设备,建成了高规格的数控加工中心、机械加工中心、汽车维修中心、微机网络中心和建筑实验中心。同时,修建了标准的塑胶田径运动场和篮球场,使学校的办学条件上了一个新台阶,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夯实了基础。
二是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⑴制定专业技能分阶段达标训练计划,实施专业技能达标训练。即将各专业学生专业技能的毕业目标采用倒推法分解到各学期,确定各学期的训练目标、训练内容、训练方式及考核评价办法,组织分学期的达标训练,确保学生专业技能训练的分段达标和有序联接。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技能竞赛,以竞赛促进专业技能的提高。依据学校教学工作计划,调度各专业科成立技能小组,选聘有专长的教师指导,并制定详细的技能训练计划加强技能训练。多年来,我校坚持有竞赛必参,以赛促练,竞赛成绩在省市领先。⑶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工学交替。借助烟台市数控职教集团这一平台,我校与成员企业中国环日集团、树研光学(烟台)有限公司、莱州华汽机械有限公司等开展了两方面的工学交替。一方面是在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后,组织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实地熟悉企业产品的生产工艺、企业管理制度和企业文化;另一方面是将企业的部分产品生产引入学校实习车间加工,企业选派技师到校指导,在产品加工中掌握产品生产工艺和企业管理要求及企业文化。
三是规范毕业实习,严把出口关。第三学年学生分班后,为规范就业班学生的教学实习和毕业实习,我们制订了《毕业实习手册》,并按师生比1:30的比例选派专职实习指导教师进行跟踪实习指导;为提高学生职业能力,推行了五证上岗制度;为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实行了毕业生召回制度,对已上岗却不适应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及时召回进行免费培训;为全面总结学生实习情况,学校每年6月定期召开实习总结表彰会,肯定成绩,找出不足。规范的实习教学,确保了我校毕业生的质量,提高了学校的办学声誉。
五、拓展培训和联办两个空间,不断完善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职能
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是职业学校的办学职能之一,我校发挥作为全省数控技术加工实训基地、山东省职教师资培训中心培训基地、烟台市数控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点、全国公共英语等级考试考点、莱州市劳动力转移培训及职工教育培训基地、莱州市会计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培训基地的作用,充分利用学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设备优势,面向社会举办数控、汽修、计算机、气电焊等培训。每年培训规模都在2万人次以上,年取得经济效益200余万元。
在联合办学方面,与省电大联合实施了中央电大“一村一名大学生”培养工程,积极开展了与青岛理工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潍坊学院等高校的联办,初步探讨实施了与宁夏、内蒙、甘肃等中西部地区职业学校的联办。联合办学的不断深入,拓宽了学校的发展空间,创树了学校高质量办学、高水平育人的良好形象。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占地308亩,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全日制教学班90个,在校生5000余名,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的全国示范性学校。
本文来自:蚂蚁论文网【】详细出处参考: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扩展阅读:高职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总结 ——电子系
高职教育思想大讨论学习总结
为进一步转变高职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深入贯彻教育部201*年以来重要文件精神,推进我院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今年四月份开始,学院在教学单位深入开展高职教育思想观念大讨论学习交流活动。在本次的学习活动中,我认真学习了相关职业教育文件、有关领导讲话精神,进一步明确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深刻领会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并对我院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思路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现将学习体会总结如下:
一、进一步学习、领会和把握我院办学定位与发展思路的科学内涵
“高职教育要发展、要改革,关键是要科学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为此,我们学院从中央的政策、省市的要求和我们学院实际出发,正确把握学院的性质和层次,进一步明确我院教育事业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应承担的培养目标和任务等方面的问题,在充分调查、论证的基础上,确定了我们学院的科学定位和发展思路,尤其突出强调了以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标,这就意味着我们能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能主动寻找学院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从而使我们所进行的职业教育能紧贴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正确处理规模、结构、质量和效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确保我们学院教育事业稳定、协调、快速和可持续发展。
二、以学院定位与发展思路为前提,切实做好学院建设与改革工作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等职业教育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目前,我国经济建设中缺乏大量适应一线岗位工作的高端技能型人才,有过硬的专业知识与操作技能,加上爱岗敬业的精神,才能使我们的毕业生得到社会的认可,并拥有广阔的用武之地。围绕我院既定的科学定位与办学思路,我认为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围绕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重点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要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就必须有一系列相关保证体系为依托。教师在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教师的素质关系到教育教学改革的成绩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和建设一支思想素质好、业务水平高、结构合理、数量稳定的师资队伍,是我院发展的关键。培养高技能人才还必须有“双师型”教师队伍作支撑,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比例最少要达到专任教师的70%。学院要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推动我院教师定期到企业学习和培训;制定相应激励政策和措施,鼓励教师积极主动参加培训、考试,拿到相应专业的行业特许的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或专业技能考评员证书;努力创造条件,保证教师每个学期都要有一定的时间进行继续教育和深入生产一线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同时激发教师参加应用技术研究或积极参与校内实践教学设施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以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2、根据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合理地调整和设置专业
专业设置是社会需求与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学校教学工作主动、灵活地适应社会需求的关键环节。在调整和设置专业时,要根据社会需求、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新兴产业的发展等因素进行市场调研,准确把握市场对各类人才的需求情况,根据学校的办学条件,进行科学论证,及时调整,有针对性地设置专业,使专业设置科学合理,具有市场前瞻性,加强专业现代化建设,促进专业建设“五个对接”,形成专业优势,办出专业特色,以重点骨干专业现代化建设来带动其他相关专业发展,努力提高专业教育资源利用率和整体效益。积极把用人单位引进校园,让他们参与制定教学计划,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为他们对毕业生进行长期考察提供充分的时间,同时也能使我院“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到实处。
3、积极推进教学方法改革,加速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要改变“重教法,轻学法”、“重讲授,轻操作”、“重知识,轻实践”、“重单一技能,轻综合能力”的倾向,在理论上重视系统和综合,把代表职教特色的“专业技能教学”作为教学方法改革的重中之重。在教学组织上要由“班级固定教室、集体授课”向“课内外专业教室、实习车间”转变,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仅仅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协调人。现代教育信息技术能促进教育教学改革,能有效突破诸如学时、课程、专业以及年级的限制,使教学方法灵活多样。为此,学院应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等现代教育技术平台,不断将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应用于教学,真正促进教学手段的现代化。
4、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切实提高学生职业能力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计划更应该紧密结合生产实际需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突出、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同时还要加大对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投入,增加现场教学的时间和内容。与企、事业单位多方联系,建立互惠互利的实习实训基地,依靠校外实训基地贴近生产实际的优胜条件,重点加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校内实验室、实训条件的建设和改善,也要不断地更新和改善,根据不同专业特点,建设、完善一批必备的专业实验室,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的和高质量的实际动手训练条件,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满足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需要。
5、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立产学研结合的长效机制
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要积极探索校企全程合作进行人才培养的途径和方式,从专业设置与调整、教学计划制定与修改、教学实施、实习实训直至学生就业等方面,充分发挥企业和用人单位的作用。可以把企业引进课堂,把课堂融入企业,一方面请企业专家和技术人员参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与课程计划的研讨与制定,不同程度地参与教学与管理,企业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实训、定岗实习的条件。另一方面,我们也要为企业进行员工培养、培训,最终收到校企合作、互利共赢的效果。
6、推行“双证书”制度,促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我们可以选择部分具备条件的主体专业,推行学生毕业取证的同时,直接取得职业资格证书。这就要求我们要把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放在突出的地位,有力促进学生技能的培养。要依照国家职业分类标准及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关职业证书的要求,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把职业资格证书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之中,将证书课程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改进人才培养方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学生技能训练,使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顺利获得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增强毕业生就业竞争能力。对就业形势不好的专业,学校应在一定的时间内及时为学生调整专业方向,补充相关课程,强化职业技能培训,以促进学生顺利就业。
总之,要实现办学思想的转变,就要从过去的计划培养向市场驱动转变,从过去的升学教育、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转变,从过去以学科本位向提高就业能力转变,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思想转变。要适应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的需要,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企业、面向群众的需求来办学。在我们的专业设置、课程调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都要做很大的调整,把教育教学和技术推广、生产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同时加大岗位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直接进入到企业的岗位,最终办出让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电子信息系计算机教研室
201*.6.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市高级职业学校就业教育、升学教育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市高级职业学校就业教育、升学教育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市高级职业学校就业教育、升学教育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24125.html
- 上一篇:工人职称考试职业道德复习总结
- 下一篇:银行从业人员职业操守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