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8 04:18:11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磙子营乡201*年上半年新农村建设工作

总结

201*年上半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新农办的指导下,磙子营乡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经济发展、农民增收为中心,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强化新农村建设工作

根据工作变动,为切实加强我乡新农村建设工作,乡党委及时调整和充实了乡新农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使一批工作经验丰富、协调能力强的同志充实到第一线上,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强化措施,加强新民居建设

(一)突出示范带动,合理选择新民居点

我们着眼于发展势头好,示范带动能力强,认真选择新民居建设示范点。通过对我乡十个新农村中心村认真调查研究,综合经济、环境等硬软件等情况,最后确定磙子营、小杜庄二个经济发展势头好、群众参与积极性高、建设环境好、示范带动能力强中心村为201*年度新民居建设重点村。(二)严格管理,抓好新民居建设

为切实加强新民居建设,我乡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认真研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帮助协调土地和建设资金。同时严格质量管理,乡新农办每天到建设工地进行巡查,严把质量关。目前,这些项目正在建设中,其中磙子营村新民居建设投入资金500万元,57户新民居主体已完成,小杜庄村新民居建设投入资金30万元,10户新民居地基已完工,5户一层主体完工。

(三)加大宣传力度,调动群众参与积极性

为充分调动群众参与新民居建设的积极性,我乡采取逢会必讲,无论召开机关会,还是村干部会和群众会,都要求在会上宣传购置新民居的优惠政策,优良环境,鼓励群众购置新民居。目前已有近百户群众签订了购买合同。

三、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群众创造一个优良的生产生活环境,我乡积筹措资金,强力推进基础施设建设。加大移民项目建设投入,计划投资24万元硬化道路1.4公里,投资20万元修建生产桥3座;努力抓好以工代赈道路建设项目,计划投资70万元,硬化道路4公里;抓紧三山、关西、白庙等六个村350座沼气池项目和4个沼气服务网点建设。目前,项目正在建设中。

四、存在的问题1、宣传力度不够。虽然通过广播、标语、横幅等形式作了大量的宣传,但宣传力度还不够强,效果不够明显,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认识不到位。

2、新农村建设资金仍然不足,缺口较大。六、下步工作打算

1、进一步强化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顺利开展。

2、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基础施设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村民的生产条件和居住环境。

3、进一步做好规划建设工作,全面提高新农村建设水准。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在规划建设上,既要充分利用土地,规划上要高起点,建设上要高标准。

二0一一年六月三十日

扩展阅读: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和201*年主要工作思路

201*年,是我市全面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之年。一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省农办(省扶贫办)的支持帮助下,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围绕建设生态文明和实现全面小康的战略目标,将农民增收“6+1”目标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和抓手,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整合资源,美丽乡村建设亮点纷呈

201*年以来,我市按照省委提出的“四美三宜”建设要求,以“秀山某某、养生福地”为主品牌,创造性地谋划“一县一品”的美丽乡村地方品牌,充分彰显了地域人文特色,大大丰富了美丽乡村建设的内涵。一是深入调研,出台政策。先后出台了《某某市推进“三沿”整治创建美丽乡村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某某市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意见》,完善了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专门编制了全省首个市级“十二五”中心村培育建设规划。9个县(市、区)及市经济开发区根据地方实际分别制订了相应的专项配套实施政策,形成区域美丽乡村建设政策体系和五年规划。根据规划,我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5个,启动整乡整镇建设美丽乡村96个,建设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100个,培育建设中心村200个。二是完善配套,强化保障。按照“资

金性质不变、管理渠道不变,统筹使用、各司其职、形成合力”的原则,加大对美丽乡村建设资金的整合和投入力度。截止11月底,全年农村环境整治建设投入达10.1亿元。三是加大力度,走在前列。通过一年的努力,我市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呈现出了许多亮点。如遂昌县提出了利用三年时间把全县打造成为中国最洁净乡村的目标。如景宁县为挖掘和彰显独特的畲族文化内涵,把美丽乡村的“主题定位为“美丽乡村〃魅力畲寨”,体现民族生态特色。截止目前,省下达给我市的510个行政村环境综合整治、42个整乡整镇整治任务已全面完成。20个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已完成建设和评定考核工作,1个省级美丽乡村建设先进县(遂昌)的创建工作已如期完成。

(二)内拓外延,现代农业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农业“两区”建设进展良好。出台了“两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土地流转、设施农业等配套政策,强化“两区”建设政策支撑,完成了5.7万亩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推进15个现代农业综合区、10大主导产业示范区和20个特色农业精品园建设。二是防汛抗旱能力不断提高。大力开展瓯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沿岸重要城镇和大片农田的防洪减灾工程体系建设。积极开展以堤防加固为重点的山洪易发区小流域综合治理,基本解决重点小流域山洪灾害。完成重要河段治理310公里,新建和加固堤防360公里。三是农林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全面提高设施农业水平,全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4000亩。大力开展地力提升、沃土工程、测土配方、统防统治等工作。完成林区道路建设201*多公里。

(三)拓宽渠道,农民增收步伐持续加快

201*年,我市农民人均现金收入为7809元,名义增长19.5%,比全省增幅高出3.9个百分点,增幅居全省首位。一是加快农村新型产业发展。召开全市农家乐休闲旅游工作现场会,编制了“十二五”某某市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某某市农家乐管理办法》,评选并编印《某某农家乐百菜谱》,开展系列主题活动,拓展农家乐发展空间,延伸农家乐旅游产业链。遂昌县入选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公示名单(全国38个,全省2个)。来料加工产业快速发展,全年累计完成加工费8.6亿元,发展从业队伍16.6万名,新建来料加工专业村51个。二是加大农民培训力度。制定出台了《某某市农村实用人才认定和管理办法(试行)》。全面完成农村实用人才统计调查和数据库建设任务。全年共培训农民7.8万人,其中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1.4万人。三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扶贫工作会议,部署了扶贫工作任务。出台了《关于认真贯彻落实浙委201*29号文件精神的责任分工方案的通知》,并于8月底在杭州召开了工作汇报会,进一步强化了相关部门的职能扶贫责任。深化结对帮扶机制,全市各级部门及领导共到村走访15748次,落实扶持资金9253万元。继续坚持和完善农村指导员工作,全市各级农村工作指导员共走访农户36万多户,落实扶持资金1.75亿元。在201*年11月底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某某市扶贫办作为全国先进集体受到了表彰。

(四)统筹推进,农村民生环境加快改善

一是特扶项目建设快速推进。截至201*年底,6县(市)共开工建设项目181个,占三年规划项目总数的94.76%,共完

成投资31.17亿元,占三年规划投资任务的36.89%;其中107个项目已完成建设任务。二是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实行低保标准自然增长动态调整,全市九个县(市、区)低保标准均达到了210元/月〃人以上。截至201*年底,全市农村“低保”对象46918户、67843人,比上年增加了3200户、4722人,支出“低保”金1.05亿,同比增长15%。三是农民异地转移力度继续加大。继续加大异地转移的政策扶持力度,201*年,全市农民异地转移工程完成投资12亿元,新建安置小区(点)23个,续建46个;实现搬迁6924户、21680人,其中整村搬迁217个村、3393户、10312人。四是农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201*年,全市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35436户;新启动旧村改造村125个,完成总投资额27.1亿元。五是民生水利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以强塘工程建设和新农村水利建设为重点,加快推进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完成河道整治180公里,完成改善饮水人口14.66万人。

(五)扩面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深入推进

一是加快推动农业经营模式创新。继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创新试点。大力推进农民承包地流转工作,全年新增土地流转面积3.27万亩,总流转面积达到29.2万亩,土地流转率达到24.1%。二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201*年,全市林权抵押贷款余额达到25.29亿元。资金互助组织试点工作取得新进展,累计有143个低收入农户集中村建立了资金互助组织,有3700户农户借款4200万元用于发展食用菌、茶叶、茭白等产业。三是推进扶贫综合改革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农办的重视下,重点启动了“国家级扶贫开发综合

改革试验区”的相关工作。按照“中心集聚、户随人走、资籍分开、城乡统筹”的思路,开展以“一主线三配套”为主要内容的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目前,改革试验区方案已初步形成。

二、主要工作特点

一年来,我市各地新农村建设“好戏连台”,基本形成了领导关心、群众参与、各方支持新农村建设的良好氛围,呈现出声势大、投入多、启动快、思路新、措施实的显著特点。

(一)声势大。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它作为党委、政府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年初召开了全市农村工作会议,出台了“市委一号”文件和《201*年某某市农村工作要点》,将新一年农民增收“6+1”目标作为“三农”工作的核心内容。201*年6月和12月,又两次召开了全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对新农村建设工作进行再落实。专门组织力量编制了《某某市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为今后五年某某农村的健康稳定发展奠定了基础。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专题调研新农村建设,市委书记卢子跃先后就新农村建设作出3次重要批示,并亲自联系3个县(区)11个村的建设发展;市长王永康先后就新农村建设作出16次批示,对美丽乡村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同时,全市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宣传力度,各地新闻媒体结合实际纷纷开设专版、专栏、专题,强力宣传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和重要工作,基本做到了家喻户晓。

(二)投入多。一年来,我市不断加大新农村建设投入。据不完全统计,201*年,各级财政投入“三农”资金达74.1亿元,全市财政预算内资金用于“三农”的增长比例达到26.21%。市级财政专门安排美丽乡村建设、农业“两区建设”、农民异地转移、来料加工、农家乐休闲旅游等专项资金7000多万元。(三)启动快。全市各地迅速行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和省农办的工作要求,积极探索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迅速掀起了新农村建设的热潮。村庄整治、农民异地转移整村搬迁等工作已提前完成了年度任务。中心村建设培育工程已完成三年任务的62.5%。

(四)思路新。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市结合区域特点,探索出了不少新思路和新办法。如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结合某某实际,开展了以“沿路、沿江、沿景”连片综合整治为载体的“三沿”整治工程。在全省率先开展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评比活动,“十二五”期间创建100个(每年20个左右)可看可学可推广的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示范村,由市委、市政府予以命名表彰和奖励,以此带动全市美丽乡村建设工作。如在农家乐工作中,按照“月月有活动,季季都精彩”的工作要求,围绕“春暖”、“夏凉”、“秋实”、“冬闲”四季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农事参与、风俗体验和节庆主题活动,进一步打响了“生态某某、快乐农家”的品牌。

(五)措施实。在推进新农村建设工作中,各级都采取了领导联系、部门帮扶、干部驻村等工作方式,完善建立了进度一月一

上报、经验一季一交流、工作半年一督查、绩效一年一考核的推进机制,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措施落到了实处。

三、201*年工作的初步思路

20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的“三农”工作,责任重大,意义深远。我们初步确定201*年全市“三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紧扣统筹城乡发展主题,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农民增收方式、农村体制机制“三大转型”,促进农村公共服务、农村人居环境、农村社会管理“三大提升”,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新格局。

(一)以农业“两区”建设为核心,推动农业发展方式转型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粮食生产功能区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着力打造“长三角和海西地区绿色农产品基地”。农业生产总值比201*年增长6%。

一是加快推进农业“两区”建设。坚持项目推动,以项目促发展,以项目引产业,引导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种养大户参与“两区”建设,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使“两区”真正成为规模生产的示范区、农业标准化的先行区和生态农业的试验区。

二是加快推进农业主导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稳定粮食生产,大力推进食用菌、茶叶、蔬菜、水(干)果、畜禽、中药材、油茶、笋竹等八大主导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转型升级。着力推进产业结构、经营主体、品种改良、基础设施和服务方式的转型升级,明显提高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三是加快培育农业经营主体。按照“扶优扶强”原则,加大

对农业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大力开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推进合作社联合整合、发展壮大。继续推动农村土地流转,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

四是抓好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抓住中央、全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重大机遇,以服务农业“两区”建设为契机,抢抓机遇开展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持之以恒开展水生态保护与治理,着力打造生态小流域。切实抓好林区道路建设,加快改善山区林业产业发展条件。

(二)以促进就业创业为抓手,推动农民增收方式转型不断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引导农民增收从以家庭经营性、工资收入性为主向工资性、经营性、财产性和转移性收入全面增长转变。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3%以上,城乡居民收入比继续缩小。

一是加强农村新型产业培育。坚持“扩面、增效、规范、提升”并举,大力发展农家乐专业村和休闲农庄,打造农家乐精品线路。以贯彻实施《某某市农家乐管理办法》为契机,切实加强农家乐标准化建设和特色化发展,进一步打响“生态某某,快乐农家”整体品牌形象。全市农家乐游客接待人数和直接营业收入增长25%以上。继续加大对来料加工业的扶持力度。

二是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以农村实用人才培训为重点,深化推进农民素质提升工程,培养一批具有较高专业技能和较强创业能力的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全年培训农民6万人,其中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

三是加强扶贫开发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

议精神,着力完善扶贫开发政策保障体系,巩固和发展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相结合的大扶贫格局。深入推进“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全面扶持和帮助低收入农户增收脱贫。低收入农户中家庭人均纯收入超过4000元的人口比例达到70%以上。深入实施异地转移工程,全年实现农民异地转移2万人,其中整村搬迁占30%。承接和落实好省重点欠发达县特别扶持政策,为实现全市6个重点欠发达县的跨越发展目标打下扎实基础。

(三)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导向,推动农村体制机制转型以启动国家级、省级“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区”为总抓手,加快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推进各项体制机制创新。

一是把促进农村人口向中心城镇和中心村集聚作为扶贫开发改革的主线。以工业化、城镇化为依托,把扶贫开发的重点放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推动农民向中心城镇、中心村集聚上。在批准区域内开展户籍制度、农村产权制度、异地转移农民稳住富起的保障机制改革创新试点。

二是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剥离附着于户籍之上的经济利益,改革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资产权益实现方式,探索盘活宅基地、土地山林、集体资产等农民资产的有效途径,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集体资产运营管理机制。

三是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全国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市”工作,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快建立有利于农村发展的金融体系。继续推进林权制度改革,继续推广“林权IC卡”等新型便民的贷款模式。

四是积极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探索建立统一的户口登记

制度、迁移制度,实行农村居民经济身份和社会身份相分离,消除城乡户籍差别,还原户籍制度在户口管理方面的本来功能,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人口管理制度。

(四)以缩小城乡差距为目标,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网络,加快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发展。

一是促进城乡文化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城乡文化一体化发展,加强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农村服务总量,缩小城乡文化发展差距。加大政府对农村学校基础性建设的投入力度,建立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经费保障机制,改善农村义务教育办学条件。

二是深化农村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健全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药品供应保障体系。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

三是推进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完善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不断提高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农村低保标准不低于城镇低保标准的65%。不断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基础养老金标准提高到每人70元。

(五)以美丽乡村建设为重点,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围绕把全域打造成为休闲养生(养老)基地的目标,加强领导,加大投入,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创建行动,着力改善农村生态人居和生态环境。全年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

一是科学编制规划。立足各地农村发展实际,强化人文特色,

继续高起点、高标准的编制完善各地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以规划引领农村人口集聚和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努力实现“一线一名一主题、一村一韵一特色”的美丽乡村规划格局。

二是开展中心村培育建设。继续按照布局合理化、产业规模化、人口集聚化、设施配套化、服务社区化、环境生态化的“六化”要求,不断完善中心村建设的政策,加大资源整合力度,基本完成100个中心村的项目建设。

三是继续推进“三沿”综合整治和整乡整镇成片综合整治。继续大力推进“三清三治三改”工作,把“三沿”综合整治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提升我市对外的整体形象和发展环境。村庄整治建设由星星点点打“游击战”向集中力量打“阵地战”、打“歼灭战”转变,全面提高建设水平和整体效果。

四是推进农村危旧房改造工程。落实好用地保障、资金扶持和宅基地转换等方面政策,使农村建房各项制度常态化、规范化。不断创新旧村改造的方式方法,加大对农民建房质量安全的指导与监管,确保农民住进安全房。

五是加强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建设。加强农村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进一步重视古村落、生态村落等特色文化村落的保护和建设。深入开展全市特色文化村落的调查摸底工作,尽快制定保护、建设和利用规划,促进特色文化与乡村旅游休闲的融合。

(六)以和谐稳定发展为前提,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以有利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农村和谐稳定为目标,积极开展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推进农村基层治理方式转变,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一是全面开展乡镇、村两级行政区划调整工作。全面启动全市撤小乡(镇)并大乡(镇)、撤小村并大村工作,加快人口集聚,提高公共资源共享度。全市乡镇(街道)建制计划从178个调整为137个。

二是不断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针对村“两委”刚刚换届的实际,做好新上任村干部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健全村党组织对村民自治的领导,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项制度的探索创新。

三是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遵循政府引贡献导、社会参与、注重实效、互利双赢、公开透明的原则,引导动员工商企业及社会力量全面参与新农村建设,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区物业管理、农业“两区”建设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2848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