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201*年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8 04:36:28 网站:公文素材库

201*年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201*年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及201*年度工作计划

(XXX市道路运输管理处)

一年来,我处认真贯彻落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X市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百政发201*11号)和主管部门《关于印发XXX市加快推进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以公共交通行业管理相关法规及国家、自治区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相关政策为依据,以加快推进我市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为主题,努力打造“绿色公交、智能公交、优先发展公交”品牌,建设生态文明城区,实现公交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提高认识,理清思路

城市公共交通是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重要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我市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打造“绿色公交、智能公交、优先发展公交”品牌,是提高道路交通资源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城区的重要手段,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城市化进程、保障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优化调整公交线路、加快车辆更新、应用新能源、推广节能驾驶培训、建设智能调度系统,加快推进城乡道路客运一体化发展等措施,构建绿色、和谐、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为广大城乡居民提供安全舒适、方便快捷、节能环保的公交出行服务,打造XXX生态化宜居城市。

二、加强组织协调,确保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为加快推进本市城市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我处班

子、各科室负责人、各公交企业负责人加入了主管部门成立的绿色公交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负责组织、指导、协调绿色公交体系建设有关事项,为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建设顺利进行提供了组织保障。

三、工作措施及开展情况(一)扎实开展绿色公交体系建设宣传动员、布工作。一年来,我处先后5次召开会议开展绿色公交体系建设宣传动员和布工作,督促公交企业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安全优质型绿色公交传达到广大从业人员,同时通过公共汽车上的LED电子显示屏向社会公众宣传。

(二)加强绿色公交体系建设教育培训工作力度。由我处组织城区各公共汽车、出租汽车企业从业人员开展公共交通节能环保、安全优质服务培训工作,分期分类分批对在岗的从业人员进行绿色公交体系建设培训,使公交行业各类从业人员都能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节能环保、安全优质服务培训,提高节能环保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由处机务管理科牵头,培训管理科、公交管理科配合,编制培训大纲,重点对从业人员进行绿色驾驶与维修培训,大力推广绿色节能驾驶技术,组织实施绿色维修工程。同时,在公共交通车辆驾驶员资格培训或岗前考核中增加节能驾驶内容、在保修人员资格培训考核中增加绿色保修考核内容。今年12月份,完成了城区公共汽车驾驶员和维修人员(共200多人)的绿色公交体系培训工作。

(三)开展智能公交管理系统建设。

根据交通运输部关于认真贯彻《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平台技术要求》和《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技术要求》行业技术标准的通知精神,筹建全市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总平台。该平台拥有强大的附加功能,在出租汽车行业中可实现“电招”、营运数据统计、违章协查、安全监控、失物查找、路线查询、自动报警、拍照等服务和管理功能,解决出租汽车“营运盲目性”的问题,提高里程利用效率,降低燃油消耗和经营成本;在公共汽车行业中实现智能化信息化调度和自动报站,及时掌握各条线路及车

辆、站点的营运动态信息,对各条线路上营运的车辆实施自动调度和人工指令调度。通过应用智能公交管理系统,不仅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还及时获取真实、可靠的营运数据和客流信息,为线路优化调整和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公交服务档次和品位。201*年度,城区市鼎诚公交公司已将GPS监控调度系统普及应用到公共汽车上,实现了智能化调度和自动报站,及时掌握各条线路及车辆、站点的营运动态信息,派出到各条线路上进行监督管理的人员全部“下岗”;新都出租汽车公司已对现有GPS监控平台进行了升级,为接入市级监控平台作准备。

(四)优化调整XXX城区现有公交线路网。

本着“优化城区,拓展外围”的原则,进一步调整(改线或新开通)市区内线路,逐步消除市区线网盲区;开通新线路或延伸现有线路,扩展线网覆盖面,形成快线、干线、支线衔接合理,换乘方便的公交体系,进一步完善城区大公交格局。201*年度按规定程序完成了XXX城区公共汽车优化化调整方案,但由于XXX城区部分路桥新建、改建尚未竣工,导致部分线路至今无法调整或开通。

(五)加快推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组织人员从今年3至4月份开展全市客货运输及公共交通行业调研工作,调研内容包括各县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各项政策措施落实情况、存在问题、改进意见或建议以及短途客运公交化改造、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可行性探讨等。今年来,根据XXX城区公交线路优化调整方案,城区2月份已完成XXX至XXX小镇线路公交化改造工作,即将公交线路延伸至XXX小镇,10月份完成延伸公交线路至塘兴村工作,延伸公交线路至四塘镇工作正在筹备当中。

(六)推广应用先进科技和新装备,加快调整公共交通运力结构,提高运营效益和服务质量。

从201*年起,全市新增或更新的公共汽车须符合“四低”标准,即低地板、低噪音、低排放、低能耗,装用电控高压共轨高效节能环保的柴油发动机或混合动力新装备,尾气排放达国三以上,从根本上解决城区公共汽车尾气排放黑

烟问题;更新的出租汽车须具备“双燃料”功能,尾气排放达国三以上。督促公交企业做好运营车辆的检修保养工作,确保车辆技术状况良好,油耗和尾气排放符合国家标准。同时,督促供气企业年内完成中心城区出租汽车加汽站(油改汽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出租汽车行业油改汽工程。

201*年XXX城区和平果县新增或更新的65辆公共汽车全部按“四低”标准配。因征地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计划201*年完工的XXX城区出租汽车加汽站(油改汽工程)不得不延缓施工。

(七)指导驾培机构积极实施教练车辆“油改电”改造201*年末共有29所培训机构的58辆教练车完成了"油改电"技改项目并投入使用。该项目的应用及推广,教练车的尾气排放达到了零排放,有效缓解燃油紧缺、气体排放及噪声污染等问题,从而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四、存在问题和困难

(一)由于资金、办公场地尚未解决等原因,本市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总平台建设没有完成。

(二)各县公共汽车线路网优化调整工作滞后,营运调度、运力调配等工作有待改进和提高;城区公共汽车线路网优化调整工作、营运调度、运力调配等有待进一步改进和提高。

(三)绿色公交体系建设宣传和培训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

五、201*年工作计划

(一)争取在资金、技术、建设场地等方面得到市人民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的大力扶持,尽快完成全市道路运输车辆卫星定位系统总平台建设任务,完善绿色公共交通体系基础设施。充分发挥GPS系统总平台的监控调度作用,加强运营组织和运力调配,方便乘客乘车和查询遗失物品,最大限度发挥公交资源优势,提高公共汽车实载率和出租汽车里程利用率。

(二)督促、指导各县开展公共汽车线路网优化调整工作和加快推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工作,进一步构建绿色、和

谐的城乡公交一体化体系。择机开通XXX至四塘公共汽车线路;年初完成平果至太平客运线路公交化改造任务。

(三)加强绿色公交体系建设宣传和节能减排培训工作广泛开展公共交通节能培训工作,使公交行业各类从业人员都能接受不同层次和不同内容的节能培训,提高节能意识、业务水平和操作技能,尤其要对驾驶员进行节能驾驶技术培训,并在公交车辆驾驶员资格培训考核中增加节能驾驶考核的内容。拟在2月底前分期分批完成城区在营出租汽车驾驶员绿色公交体系培训工作。

(四)开展节能减排评比活动,在公共汽车企业内部开展同一线路同一车型平均每1000车公里油耗评比,对优胜者(前三名)给予奖励。

(五)若条件成熟,立即推进公共交通车辆“油改气”等能源改造工作。

扩展阅读:201*年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宣恩县烟叶分公司

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区建设情况汇报

自201*年全面启动烟叶标准化生产工作以来,在州烟草专卖局(公司)、宣恩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州公司相关部门的支持指导下,宣恩县烟叶分公司坚持“夯实基础,统筹安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务求实效”的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和特色优质烟叶基地单元建设为载体,以提升烟叶生产整体水平为目标,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全面推进烟叶标准化生产,通过几年的努力,全县烟叶标准化生产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近几年来,我县烟叶生产以猫山-草坝一线5000亩省级烟叶标准化生产核心示范区和水井坳至荆竹二界1000亩州级核心示范区的建设为标杆,在全县100%实施了以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烟叶标准化工作。通过突出“八个强化”、建立“三项机制”,实现了“八个增强”的烟叶标准化生产成效,现将我县标准化建设工作汇报如下:

一、标准化示范区基本情况及概况(一)基本情况

宣恩县地处鄂西南边陲,属云贵高原延伸部分,全县国土总面积2740平方公里,辖9个乡镇,总人口34万人,农业人口31万人。公司内设4个科室、2个专业部

门、7个烟草站,共有员工201人,其中一线烟叶生产技术人员110人。常年种植面积7万亩左右,烟叶年产量17万担左右。烟叶技术员人均服务指导面积636亩。从201*年起被湖北中烟工业公司列为全省唯一全等级烟叶调拨基地,201*年成为全国四十个特色烟叶开发生产基地之一,并于同年列为国家局烟叶生产标准化示范区。201*年8月,在国家局科教司主持的恩施州“清江源”烟叶品牌鉴定会上,宣恩烟叶以浓透清和浓偏中香气类型为主,“甜雅香”风格特色突出,“绿色生态、富硒低害”特征明显,其感官评吸质量名列全州第一。

(二)概况

宣恩县有30余年的烤烟种植历史,拥有比较稳定和技能较高的烟农队伍,5249户烟农户中户户都有一个懂技术、能烘烤、精分级的明白人。201*年全县种植烤烟50221亩,分布在全县9个种烟乡镇124个村,6431户,收购烟叶10.5万担,平均亩产112公斤,亩产值1162.03元,均价11.05元/公斤,上中等烟比例89.28%,其中上等烟达到50.69%,实现总产值5835.8万元,为地方财政提供税金1283.88万元;201*年,种植烤烟7.0119万亩,分布在全县9个种烟乡镇,8个村,7227户。其中万亩以上乡镇2个,201*亩以上乡镇9个,5000亩以上乡镇4个,建成50亩以上连片种植样板示范196块。收购烟叶16.93万

担,平均亩产量121公斤,亩产值1675.18元,均价13.88元/公斤,上中等烟叶比例88.19%,其中上等烟比例51.93%,实现总产值1.1746190124亿元,为地方提供财政税收2584万余元,比201*年烟叶亩产值增加513元/亩,增加44.15%;201*年,种植烤烟65587亩,收购烟叶19.9万担,平均亩产量151.7公斤,亩产值1790.9元,均价14.58元/公斤,实现总产值1.451亿元,为地方提供财政税收近3190余万元,比201*年烟叶亩产值增加115.72元/亩,增加6.9%;201*年,种植烤烟5.5万亩,收购烟叶16.7万担,实现总产值1.06亿元,平均亩产量152.5公斤,亩产值1944.2元上中等烟比例87.39%,其中上等烟达到46.62%,比201*年烟叶亩产值增加153.3元/亩,增加8.56%,为地方提供财政税收201*万元。201*年,种植烤烟5.4756万亩,约定产量公斤。201*-201*年实际烟叶种植面积均与当年烟叶计划面积一致。

二、主要工作措施(一)突出八个“强化”

1、强化组织管理,提供标准宣贯保障

自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以来,宣恩县烟叶分公司通过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重视,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相关领导为正副组长,烟草专卖局,县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统计

局、科技局、气象局等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全县烟叶标准化工作领导小组,公司相应成立烟叶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分公司经理亲自挂帅出任组长,副经理担任副组长,领导小组下设下设一个办公室、三个工作小组,即办公室、技术组、物资组和考核组。各乡镇也相应成立了标准化生产领导小组,由乡(镇)长任组长,分管烟叶工作的副职领导和烟草站站长为副组长。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工作会议,分年度制定《宣恩县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建设实施方案》,确定工作目标计划任务,按目标任务县、乡、村、户层层分解落实,签订责任书,分工明确实行目标管理。并在此基础上,把示范区项目建设作为衡量所辖烟草站的重要考核指标纳入其目标责任实行目标管理。在示范区项目建设过程中,各级项目领导机构根据实际需要不定期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及时做好协调督促工作,保证了项目工作的顺利实施。

2、强化标准推广体系建设,构筑三级培训宣传平台近年来,宣恩县烟叶分公司针对宣恩烟叶生产总面积大、单块面积小而分散、烟农户数多,烟叶叶种植面积核实、技术落实、标准化管理等工作难度大的实际,进一步完善了“烟叶分公司公司生产部门、烟草站收购组技术员”的技术推广体系和培训宣传机制,以宣贯“数字烟草”为特征的标准化生产为目的,通过采取“三级联动、四项挂

钩、八个突出、四示范”的技术推广和宣贯培训措施,将烟叶生产技术层层传授到烟农,使得烟叶生产技术到位率及烟农种烟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一是实行层级管理,明确各级各部门标准宣贯的职责、任务和目标。全县技术推广网络分县、乡(镇)、村三级,其中县公司生产技术服务站负责对上级推广的技术措施进行示范、推广以及检查、指导,及时收集反馈信息促进技术措施调整;各乡(镇)烟草站生产技术员负责具体落实技术推广和烟农指导;驻村技术员负责入户指导烟农生产,收集反馈存在的问题和烟农满意度。

在201*年以来的烟叶生产中,县分公司成立了烟叶标准化技术推广、培训工作专班,制定了完善的培训计划和培训方案,发放了与烟叶生产各环节相适应应的培训资料,并将这项工作纳入了技术员的考核范畴。据统计,仅201*年,全县9个烟草站共举办技术培训1015场次,发放烟叶种植技术资料34000余份,参训烟农达29000余人次。通过培训,烟农种烟积极性不断提高,先进适用技术得到推广,烟农标准化生产的意识得到提高。在落实种植面积的基础上,采取“抓关键带常规”的办法,通过突出狠抓“测土配方施肥”、“漂浮育苗”、“绿肥翻压”、“三先”备栽,“三带一深”移栽,“病虫害防治”“化学抑芽”“三段式烘烤”等影响烟叶质量和特色的烟叶生产关键实用技术,带动相关常规技术落实。近三年来,全

县100%实行漂湿育苗,大棚育苗比例达95%以上,商品化育苗比例85%以上,大棚利用率达77%以上,100%推广“三先”和“三带一深”技术,100%推广平衡施肥技术,100%推广化学抑芽和刀削打顶技术,100%实行病虫害的统防统治,严格按照烟叶的成熟度进行采收,实行60%以上的密集化烘烤。

(2)实施多层次的标准化宣传措施,建立新型的考核机制。

一是加强宣传造势。宣传硬件设施是标准化体系宣传和落实到位的重要手段,县公司非常注重标准化宣传硬件设施的建设,在严格按照标准化烟站设计配齐所需硬件设施的基础上,建成电教厅、烟农学校等。并配备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宣贯、痕迹信息资料采集整理所需电脑、复(打)印机、照相机、多媒体投影仪、GPRS海拔仪等器材设施,利用培训、报刊、墙报、电视讲座、资料光盘等舆论工具加大对标准体系进行宣传和指导,把公司、烟草站、收购组化为三级培训推广网络,通过以“标准化推广站”为中心,以全县308个“烟农学校”为网点,全面对技术人员和烟农进行宣传培训。同时,我县印刷《“清江源”烟叶综合标准体系》201*册下发到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手中,印刷标准化基础知识宣传单4万余份发放到全县烟农手中。通过一系列宣传造势,极大的提高了生产示范的实施水平,保证了标准的宣贯率和技术到位率。

二是建立新型的考核机制。为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我县加对标准化建设加大督查考核力度。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将工作绩效与烟叶技术员的工资奖金、评选先进等方面挂钩,确保整个烟农培训工作有计划、有方案、有考核的进行。县烤烟标准化示范区领导小组成立了督查组,并制定出督查管理办法,建立起督查组责任追究制度和每月例会制度。领导小组深入烟区一线,全面掌握标准化示范区工作进展情况,及指导标准化的工作开展。同时县局把标准化体系实施落实情况纳入公司相关部门和烟草站年度目标考核之一。

三是建立标准化示范工作材料档案。加强标准化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标准化办公室专人负责整理各项基础资料。

(3)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制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培训机制。

为缓解烟叶生产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的局面,县烟叶分公司近几年来加大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力度。首先,每年积极争取州公司有计划的从高等院校通过人事代理的方式,引进一批大专文化程度以上的毕业生,极大的充实了本地烟叶生产和科研人员力量。其次,将现有在岗职工送河南农大、郑州烟草培训中心等单位进行短期或中长期培训,提高了全州烟草技术队伍素质。目前,已与河南农业

大学联办了中青年管理干部培训班。再次,鼓励在岗职工通过函授、自修、自学等方式进行学习。切实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烟农的培训工作。每年底或年初邀请技术依托单位和顾问单位的专家,与产区公司一道对系统内烟草技术和管理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同时,充分利用示范园的示范作用,以烟农学校、现场会和专家会诊的形式开展对烟农的技术培训,累积培训达15万余人次;还分别在201*年、201*年编制了《烟叶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恩施州烤烟标准化生产“清江源富硒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烟农手册”》15000余册。通过培训,烟农对烟叶科技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烟叶生产技术的推广和落实。201*年以来,县烟叶分公司7次邀请到省内外烟叶标准化生产和现代烟草农业方面的专家对技术员及职业烟农进行在烟叶生产的关键环节的培训,再根据自身的实际召开烟农培训,深入各种烟村,利用农闲和晚上的时间为烟农“补课”。使烟农对烟叶生产标准能够学以致用,对每一丘烟田实行精耕细作,进而促进烟叶整体质量的提高。对烟农实行个性化指导、分类管理,烟农缺什么技术就指导传授什么技术,哪个环节技术薄弱就重点帮助哪个环节,使技术指导更具针对性。

在技术推广网络方面,烟叶分公司强调层层示范责任制:县公司负责抓好一个支撑现代烟草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村,作为全县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服务指导示范样板;

各烟草站站、组长,技术员都有各自的示范样板,作为全站烟叶技术员的样板示范点和培训基地;每个烟叶技术员都有一块示范田,它是烟叶技术员对所辖村烟农进行集中培训的场地;烟叶技术员除必须办好50亩连片成块样板示范点外,还必须在每个院落和地块的烟农选定一至二垄作为示范垄,示范垄上的烟叶生产全过程由烟叶技术员亲自操作示范,以此来加强对烟农的示范指导,确保烟叶生产技术落实到位。

(4)探索标准化技术推广新的组织方式。第一,推行专业化生产模式。通过建立专业化组织,为烟农提供专业化育苗、专业化机耕、专业化烘烤服务。全县共培育烟叶育苗专业户645户,以村、组、自然院落为主体的烟叶集约化育苗达到90%以上,商品化育苗和供苗率达到80%,各类农业机械能够满足烟叶标准化生产需要,机械化生产面积达到65%;建密集烤房群的覆盖率70以上%,应用面积达4.8万亩。第二,建立烟叶生产技术研讨会制度。每年烟叶生产开始前,针对上一年度烟叶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成功的经验,县烟叶分公司组织生产质检科长及技术人员撰写论文,通过技术研讨会进行交流。并选择质量较好的论文出版论文集。在研讨会上,对下一年度烟叶生产技术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年度烟叶生产技术方案。第三,对烟农实行分类管理。将烟农分为A(五星、四星)、B(三星、二星)、C(一星)、D(无星)四类,针对不同星级

的烟农,实施个性化服务,同时针对不同类型的烟农实行不同的生产投入政策,以促进烟农队伍素质的不断提高。此外,认真贯彻落实标准化技术推广配套管理制度。为保证技术推广的顺利实施,县公司认真落实了州公司制订的技术推广配套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恩施州烟叶收购管理办法》、《恩施州烟叶预检实施与管理办法》、《恩施州烟农分类管理办法》、《恩施州烟农户籍化管理办法》等,这些制度进一步保障了技术推广和服务措施的落实到位。

强化标准宣传培训

(1)加大技术培训和宣传力度

201*-20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多次派人参加国家局举办的培训班,201*年以来累计培训超过30余人/次。分别选派公司经理、站长、副站长以及主要技术骨干参加湖北省局、河南农大和郑州烟草研究院等有关部门组织的烟叶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培训,累计培训人员达35人次以上。

同时切实加强对基层技术人员和职业烟农的培训。宣恩县烟叶分公司每年底和年初邀请技术依托单位和顾问单位的专家,对系统内技术和管理人员以及重点烟农进行标准化生产和技术培训。201*年以来,累积培训达7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余册,提高了系统内管理和生产人员素质,推动了我县的烟叶标准化生产。

充分发挥示范园区的示范作用,以烟农学校、现场会

和专家会诊的形式开展对技术员和烟农的技术培训,201*年以来累积培训达2.2万人次;201*年以来共向烟农发放《烟叶标准化生产实用技术》、《恩施州烤烟标准化生产“清江源富硒特色优质烟叶开发烟农手册”》几个个烟叶生产环节技术资料35000余册份。

201*年至20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三次组织代表队参加恩施州烟草公司举办的烟叶标准化知识竞赛活动,获得了一个第二名,一个第一名的好成绩。

技术人员在烟叶生产全过程中对责任区域内的烟农定期进行入户指导,广泛宣传烟叶生产技术和标准化生产的理念。保证生产技术的落实到位率,指导和帮助烟农解决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负责所辖区域烟农的种植档案建立、动态管理、归档服务等。公司为全州烟叶生产技术人员统一印制了“技术员工作日志”、《入户指导记录》烟农培训资料袋,要求技术人员对入户指导的情况、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进行记录。烟草站技术人员分环节将烟叶生产的阶段性技术资料及时分发到烟农手中,并进行讲解。

通过培训、宣传,技术人员和烟农对烟叶标准化和科技兴烟的认知能力不断提升,有效促进了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推广和落实。

宣恩烟叶近年来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确保了烟农按照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操作,提高了烟

叶标准化技术到位率,种出了符合卷烟工业企业对原料要求优质烤烟。

3、4、

5、强化考核奖惩兑现

201*年以来,县烟叶分公司不断完善烟叶标准化生产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制定了较为科学的考核办法。实行烟叶标准化工作绩效问责制,围绕基础标准化、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服务标准化等,狠抓督促指导和量化考核工作。建立健全“县对站和公司部门、站和公司部门对员工”两级标准化工作监督和考核评价体系,在烟叶生产的育苗、整地、施肥、移栽、田管、采烤、分级扎把以及烟叶收购等关键环节,根据烟叶生产环节工作要求,制定标准化管理阶段性目标考核细则,由县公司生产办、综合办等相关单位人员及各县技术骨干组成烟叶标准化生产考评评比工作组,深入各烟区实地抽样进行考评,对阶段及年度标准化质量管理进行严格、细致、准确、及时地考核监督。并根据标准化管理考核完成绩效情况兑现奖惩。按照各岗位工作责任,对工作质量、烟叶质量管理缺失的岗位及人员实行问责,重点放在对标准化质量管理的落实及落实的时效性和有效性上,严格追究工作人员失误失职现象,确保烟叶标准化生产技术入户率达到百分之百,促进烟叶标准化生产工作的全面落实,全面提高烟叶标准化水

平。将考核综合评价作为绩效工资分配和工作质量问责的主要指标,奖优罚劣。

6、强化烟用物资控制

烟用物资管理是烟叶生产的重要环节。加强烟用物资的管理监督,确保烟用生产物资的有效供应,对于提高烟叶产量与质量,促进烟叶生产的稳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县烟叶分公司严格执行恩施州烟草公司关于《烟用物资出入库财务管理办法》(恩州烟财201*23号)文件要求,围绕“以合同面积和测土配方为物资购进与发放依据,以州县物资仓库调拨为唯一货源,以物资统供率>90%、烟种统供率100%、库存率小于3%为控制指标”和“实用实购、实购实发、实发实用、搞好监督”的原则,以提高物资利用率和减少损耗为目标,一是制定了行之有效的工作流程,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规定程序办事;二是物资在销售过程中,保管员不能直接收现金,由专员开票收款,保管员凭票发货,有效地杜绝白条抵库现象的发生;三是建立健全物资销售台帐,做到帐帐相符,帐实相符,保管员按时与开票收款员对帐,结算,按时上报月报表,及时掌握烟用物资的动态;四是加强库存物资的养护,要求物资商品明码、分类堆放,保持库容整洁,降低物资损耗;五是财务、生产部门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采取经常性的检查,对物资仓库进行盘底查库,对物资销售货款及时回笼。

通过进行烟用物资控制管理,做到了烟农与收购组、

收购组与烟草站、烟草站与县(市)公司、县(市)公司与州公司在物资购进、销售数量上保持一致,物资入库必须手续完备、确保物资质量和数量符合要求,物资销售必须对象明确、手续清楚、责任明确,物资库存必须整齐有序、按月核实。同时,烟叶生产部门加强了对烟用物资从购进到发放全过程的监管,各烟草站确定了专人保管物资;财务部门从资金流动上对烟用物资进行监管,做到日清月结、账目相符。各有关部门严肃纪律,规范调拨,确保了烟用物资准确无误地发放到广大烟农手中。

7、强化烟叶合同管理

201*年以来,宣恩县烟叶分公司遵循“严格控制,适度从紧”的烟叶工作方针,围绕“合同制”管理主线,组织开展烟叶生产工作,实现“稳”、“控”目标。在规模“稳”与“控”之间,重点是做好“稳定”工作,用好用足国家下达的计划资源,让广大烟农在计划资源内实现增收致富,努力稳定种植规模。在面积落实上,做到不打折扣,不留余地,将计划面积落实到田块和农户,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与烟农的合同签订工作,通过严肃的合同计划管理,在从烟人员中树立了“计划是政令”、“合同即法”的意识,确保了烟叶平稳发展。20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已在全县9个种烟乡镇,122个村,656个村民组与5249户烟农签订合同面积6.5万亩,约定合同产量17万担。

8、强化标准化技术到位

通过建设和实施标准化体系,全县烟叶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烟叶生产水平和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了增产提质、节本降耗、特色影显、持续发展的目标。通过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基层干部、烟叶技术员和烟农的科技兴烟意识进一步增强,改变过去烟叶生产粗放经营的陋习,一系列规范化种植技术较好的得到落实。优良品种配套种植、土壤改良、深翻预整地、测土配方施肥、集约化漂浮育苗、合理密植、合理排灌、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统防统治、化学抑芽、适时打顶合理留叶、成熟采收、三段式烘烤、烟叶分级等关键技术得到了大力推广应用,提高了烟叶生产整体水平,群体生产水平明显改善,产烟县之间差距显著缩小。

整合先进技术,完善技术标准。通过试验示范,项目技术专家组经过严谨的研究、论证,制定了27个企业技术标准指导烟叶生产。对一些技术着重集成、组装和推广,如围绕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和烟株营养,在示范基地全面推广平衡施肥技术及施用火土灰、减氮增钾增微和种植绿肥等措施,有效地改善了土壤的理化性状,在提高烟叶成熟度和烟叶香气量等方面有明显成效。特别是烟叶集约化育苗、单行栽培、烟田覆盖、化学抑芽、成熟采收、分级扎把等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都已达到100%。同时,一些高科技手段也在我县开始用于烟叶生产,如性诱剂、频振诱蛾灯等害虫诱杀技术。

(二)建立健全“三项机制”

协作机制在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了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烟叶标准化示范项目工作联系会议制度,落实了项目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的机制。各相关部门在人力、技术、信息等方面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形成了全县一盘棋的工作格局和较为完善的烟叶标准化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县农业局、工商局、质监局积极配合支

持烟叶标准化工作,每年都共同开展了肥料、农药、农膜打假行动,县农业局派员对烟区土壤的取样和送检进行全程指导,协助编制“《测土施肥配方》”、《烤烟病虫害预报》,烟叶技术员在此基础上填制《测土配方施肥通知单》逐户发给,并将《烤烟病虫害预报》定期向烟农印发。为烟叶分公司落实测土配方施肥制度提供了技术保障合理论依据;县气象局除常规的天气预报外,对暴雨、大风、下雪、冰雹、倒春寒、五月低温等对烟叶生产不利的灾害性天气,还事先向烟农发出预警信息。县水利局安排专业技术人员为烟水配套工程进行测量、设计、施工指导和验收。县国土局按照县人民政府制发的基本烟田保护文件,认真履行保护基本烟田的主力军职责,为所有标准化烟草站建设用地开绿灯。县公、检、法、司等单位为烟叶收购保驾护航,在维护烟叶收购秩序中发挥了无以替代的作用。

2、激励机制。烟叶标准化工作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建立科学的工作机制才能确保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我们多次召开经理办公会,听取烟叶标准化生产的工作汇报,研究各站和烟叶标准化办公室提名、推荐的烟叶标准化先进个人。县烟叶分公司从201*年起,每年以公司的名义在全县烟叶系统评选一次在烟叶标准化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5名先进个人,以此推动此项工作的深入

开展。对先进单位和个人,力求做到向基层倾斜、向基地倾斜、向项目实施一线倾斜。201*年以来,全县共评出烟叶标准化先进个人共19人次,而其中有12人次就是来自示范基地。

3、农资和烟叶质量追踪反馈机制

烟草作为食品类产品,烟叶质量及其安全性至关重要。为确保烟叶质量安全,在烟用物资供应上,我们对烟用农资实行统一采购、统一测土配方的“套餐配供”制,并会同有关部门定期进行农资质量及使用情况进行定期监督检查,与此同时把检查面延伸到烟农烟田,用烟叶生产收购结果和烟农的满意度来检验烟用农资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在烟叶产品质量上,结合约时定点收购,对收购的烟叶在打包成件时将产地等信息记录在质量卡中,实行溯源管理,同时建立产品售后服务和使用情况反馈档案,采取与烟厂驻基地单元技术人员了解、座谈等方法,收集反馈意见。根据客户意见改进生产技术,以达到供应烟叶持续满足工业企业需求,维护品牌信誉,提升品牌价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的目的。

三、标准化建设取得的成效

我县烟叶实施标准化生产几年来,烟叶生产、收购过程行为不断规范,烟叶生产总体水平和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已走上了标准化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一)示范种植区域化和规模化程度增强

坚持“标准为准绳,科技为先导、质量占市场、品牌求效益”的指导思想,以“向最优产

区集中,向种烟能手集中”为目标,逐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实施标准化生产三年来,我县烟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采取在承办好省级、州级烟叶标准化生产中心示范区建设的同时,在全县九个乡(镇)同步推进。201*年合同面积70576亩,示范面积49420亩,占全县合同面积的70.02%;201*年示范面积52400亩,占全县合同面积71900的70.02%;201*年示范面积51428亩,占全县合同面积55000的93.51%;201*年100%的实现烟叶标准化生产,所有烟叶全为示范面积。标准化前后对比,全县种植烤烟村由127个调整为124个,种烟农户由7302户调整为5716户,户均种烟面积由原来的9.67亩/户上升到12.3亩/户。规模化生产程度提高,全县已有种烟15亩/户以上的大户户,约占种烟总户数%,其中最多的一户达亩/户。

(二)经济效益和经济地位增强

实施标准化生产三年来,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烟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三增”,达到了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示范的预期效果。在县内,烟叶产业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财政收入的巨头。烟区农民人均总收入中烟草收入所占比重超过50%,主产区超过60%;烟草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201*年,全县种植烤烟55000,收购烟叶14.3万担,种烟农户6070户,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24个村,682个组,户平9.02亩,亩平单产130.58公斤。实际收购烟叶145206担,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任务14.3万担的101.53%。上等烟达46.62%,桔黄烟率67.58%,累计均价14.66元/公斤,收购金额1.06亿元,实现烟叶税2342万元,。项目实施三年来,宣恩三年(201*年至201*年)平均烟叶收购均价为13250元/吨,烟叶产值为34905元/公顷,分别比项目实施前三年(201*年至201*年),提高了2150元/吨、7095元/公顷,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9.4%、25.5%。同时,烟叶单产也由2.51吨/公顷提高到2.63吨/公顷,增幅达到4.8%。201*-201*年实现烟税平均为7155万元,比项目实施前三年(201*年至201*年)的3811万元增加了3344万元,增幅达97.8%。

201*年,上级公司下达我县指令性计划面积5.5万亩,计划收购任务14.3万担(已抵减201*年超产烟叶2.7万担)。全县共落实合同种植面积54756

亩,约定合同产量14.3万担,种烟农户6070户,分布在全县9个乡(镇),124个村,682个组,户平9.02亩,亩平单产130.58公斤。实际收购烟叶145206担,完成全年计划目标任务14.3万担的101.53%。上等烟达46.62%,桔黄烟率67.58%,累计均价14.66元/公斤,收购金额1.06亿元,实现烟叶税2342万元,圆满完成了上级公司下达的计划任务。

201*年,上级公司下达我县的烤烟收购计划为16.9万担,通过对计划面积和收购量的层层分解,全县落实移栽面积72680亩。全县种烟乡镇9个,种烟村128个,种烟农户7447户,烟叶合同收购量16.9万担。与201*年相比,全县种烟面积增加2080亩,种烟村增加1个,种烟农户增加146

201*年,全县累计完成烟叶收购21.015895万担,完成计划任务的124.35%,均价13.75元/公斤,收购值万元。其中16.9万担计划内主要经济指标,上等烟比例36.2%,中等烟比例46.6%,下低等烟比例17.2%,桔黄烟率64.1%,均价13.75元/公斤。

201*年,上级公司下达我县的烤烟收购计划为16.9万担,通过对计划面积和收购量的层层分解,全县合同落实面积70600亩。全县种烟乡镇9个,种烟村127个,种烟农户7302户,烟叶合同收购量16.9万担。全县户平种烟面积9.67亩,其中10亩以上种烟农户3500户,种植面积5万亩,占全县种烟面积的66.5%。由于烟叶价区与价格的调整,与201*年相比,全县种烟面积大幅增加,种烟村增加3个,种烟农户增加345户,种烟面积增加17424亩,特别是10-20亩烟农户数大幅增加。

201*年,全县完成烟叶收购16.9万担,收购均价13.88元/公斤,累计收购金额11725万元。其中上等烟比例51.86%,中等烟比例36.31%,下低等烟比例11.83%。全面完成今年的烟叶收购任务。

201*年全县种植烤烟50221亩,分布在全县9个种烟乡镇124个村,6431户,收购烟叶10.5万担,平均亩产112公斤,亩产值1162.03元,均价11.05元/公斤,上中等烟比例89.28%,其中上等烟达到50.69%,实现总产值5835.8万元,为地方财政提供税金1283.88万元;201*年,种植烤烟7.0119万亩,分布在全县9个种烟乡镇,8个村,7227户。其中万亩以上乡镇2个,201*亩以上乡镇9个,5000亩以上乡镇4个,建成50亩以上连片种植样板示范196块。收购烟叶16.93万担,平均亩产量121公斤,亩产值1675.18元,均价13.88元/公斤,上中等烟叶比例88.19%,其中上等烟比例51.93%,实现总产值

1.1746190124亿元,为地方提供财政税收2584万余元,比201*年烟叶亩产值增加513元/亩,增加44.15%;201*年,种植烤烟65587亩,收购烟叶19.9万担,平均亩产量151.7公斤,亩产值1790.9元,均价14.58元/公斤,实现总产值1.451亿元,为地方提供财政税收近3190余万元,比201*年烟叶亩产值增加115.72元/亩,增加6.9%;201*年,种植烤烟5.5万亩,收购烟叶16.7万担,实现总产值1.06亿元,平均亩产量152.5公斤,亩产值1944.2元上中等烟比例87.39%,其中上等烟达到46.62%,比201*年烟叶亩产值增加153.3元/亩,增加8.56%,为地方提供财政税收201*万元。201*年,种植烤烟5.4756万亩,约定产量公斤。201*-201*年实际烟叶种植面积均与当年烟叶计划面积一致。

(三)烟叶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后,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销售市场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过去宣恩的烟叶烟叶销售是让众多卷烟企业花中选花,往往是几个俏销级别的烟叶被客户预订,一些上部烟和下低等烟无人问津,没遇上一个卷烟企业采购等级烟叶的,最后烟叶分公司不得不绞尽脑汁推销这些直销等及烟叶。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后,我县晓关乡被湖北中烟确定为基地单元,而且全县的烟叶全等级被接受。

(四)烟叶质量和安全性增强

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来,以土壤普查结果为依据,以化肥农药及其他烟用物资套餐配供为手段,全面实施平衡施肥及其它先进栽培技术,严格控制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一是化学成分协调。201*年湖北中烟公司化验结果,烟碱含量较适宜,上部叶烟碱范围3.0-3.3,中部叶烟碱范围2.4土0.4%,下部叶烟碱范围1.5-2%,还原糖、总糖等其它化学指标含量均在需求范围,整体化选成分协调,工业可用性高,烟叶在对口黄鹤楼品牌配方贡献率高。

二是安全性高。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强化卫生生产;建立病虫害联防网络,苗床及大田示范区实行统防统治;加大对农药防治的监测,强调农药防治的科学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或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为生产安全性强、适合烟草工业企业要求的烟叶筑起了一道有效的防火墙。三是评吸质量好。201*年8月9日10日,国家烟草专卖局科技司组织有关专家在湖北恩施市主持召开了“清江源”特色优质烟叶品牌论证会会上,宣恩烤烟评吸得分获全州第一。三是烟叶等级合格率提高。实行标准化生产后,宣恩严格按照(Q/EYKJ27-201*烤烟分级扎把技术规程),烟农和收购站的复检人员都严格按标准执行,此后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显著提高,每年都在80%以上。

(五)标准化生产的辐射功能增强

通过推行烟叶生产标准化,不但使烟农增收企业增效财政增

税,而且对烟农换茬耕地农业生产的辐射功能提高。在烟叶标准化生产中推广的地膜覆盖、托盘育苗技术,现已被烟农应用于烟叶换茬所种的西瓜、蔬菜和粮食生产。烤烟生产中的平衡施肥、科学使用农药、成熟采收等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其他农业生产领域。烟草部门的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有力地保障了烟区人畜饮水困难,有力地推动了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六)综合科技实力增强

创新是一个企业的灵魂,近年来,县公司非常重视烟叶生产管理和技术创新,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竞争力为目的,以管理、技术创新为亮点,着力营造企业创新氛围,充分发挥了创新对创优的引领、支撑和促进作用,提高了企业生产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制发创新文件、健全创新机制、加强创新领导的基础上,在激发员工创新热情,提高员工的创新能力和对创新工作的检查督办上狠下功夫。

201*年,全县烟叶行业共发表专著、论文7篇,公司各部门、各烟草站共成功实施创新项目9个,其中4个创建站完成生产管理创新项目3个,生产技术创新项目5个;县公司参与的《受烟草花叶病毒侵染程度不同的烤烟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种植密度对烤烟不同部位叶片光合特性及其同化积累的影响》两篇论文,分别在《中国烟草科学》《作物学报》发表。同时,县公司开展的烤烟揭

膜培土后稻草覆盖节水技术、卧式密集烤房三层改四层技术、高山膜下烟栽培技术、烟区土壤综合治理等方面均取得良好效果。

目前,我县在利用废弃烟杆实行循环清洁农业上,晓关烟草站采用烟杆回收不用现金购买而用烟杆换烟苗的实物交换形式来换,即一亩废杆换一亩烟苗,这种方式让烟农更容易接受,同时有效地促进了商品化育苗的销售与烟叶面积的落实;在绩效考核管理上,针对工改实际与基层收购组长岗位的贡献,我们将组长的分配系数提高0.1-0.2,有效激发了组长的工作积极性;在烟农管理上,我们自主开发了烟农综合信息户籍化软件,对烟农实行A、B、C、D分类管理,有效激发了烟农争先进位意识;在服务上创新代加工、自助联合烘烤模式,去年在晓关乡猫山村试点进行的“单一代加工”专业化烘烤模式探索,不但降低了烘烤成本,而且提高了烟叶的烘烤质量,深受广大烟农的好评;在队伍建设上晓关烟草站推广“11445”工程,即每名技术员,每年重点培养四名四十岁左右的职业烟农,力争在十二五期间,使烟农队伍得到进一步优化;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产业发展上,椒元烟草站以“亮身份、践承诺、比奉献、创业绩”为组织活动载体,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七)从烟队伍素质增强

在实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对烟草部门员工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并兴办了

有电脑、投影仪、可容纳250个学员的多媒体远程教育室。对烟农采取以行政村、村民小组、院落为单位办烟农学校的办法,全县共办烟农学校所,根据生产环节的需要不定期上课培训。三年中,选派参加国家局、省局、市局组织的各种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派出去学习进修50余人,聘进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技术人员40余人,同时还邀聘了23名国内知名专家当顾问;三年来有5人获得农艺师职称、6人获得初级农艺师职称,162人获得高级技工资格。烟农队伍中有1000余人被聘请担任培植员,还有部分烟农被外地聘请去担任种烟师傅。

(八)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生态环境改善。由于推广稻草覆盖栽培,施用土壤调理剂,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面使用有机肥和火土灰等技术,植烟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加,肥料利用率提高,减少了水体污染,烟叶农残极低。宣恩还在烟区修建了大量的消毒池,实行田间卫生操作,给烟农发放施用农药时用的口罩、手套、草帽、雨鞋、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3.9.2基本烟田稳定。201*年宣恩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实施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决定》。同时,村组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全县共有2.13万公顷农田纳入基本烟田保护区,相当于目前种烟面积1.6倍。

3.9.3烟农队伍稳定。全县80万人口,有32万农村劳力,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多年实践,宣恩烟区已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烟叶种植逐步向最适宜区域、种烟能手、科技示范户集中,烟农队伍稳定,专业素质提高。

3.9.4基础设施逐渐完善。201*年以来,先后投入近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标准化烟叶工作站建设。全县25个基层烟叶工作站早已通过验收,100%为标准化烟草站。近两年又投入5000余万元对8个站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其中仁义烟草站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农村科普大楼。同时,在仁义镇梧桐村汪山组建成了一个“烟叶标准化生产推广站”,负责全县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二是标准化烤房建设。三年来投入6000万元用于烤房建设,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的热风循环机烘烤房32163座,密集型烤房3400余座。三是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三年来投入8531万元用于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先后完成工程项目92个,建成排灌主干渠383.96km,支渠509.5km,山塘33座,机耕道114.32公里,已有1万公顷烟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宣恩把烟水配套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更增加了烟水配套工程的亮点。在新农村建设中,电网建设、巷道改造、猪牛栏改造、沼气建设、自来水建设、厕所改造、文化设施建设等,由县政府“新村办”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烤房群建设、田间消毒池建设等,则由烟草部门承担。四是机械化水平提高。为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并利于稻草还田,宣恩烟草局前几年购买10台联合收割机无偿赠送给烟农使用。此举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普及率已达到80%,比201*年提高50个百分点。

1.展现了一流的企业形象

1、

示范种植区域化和规模化程度增强

坚持“标准为准绳,科技为先导、质量占市场、品牌求效益”的指导思想,以“向最优产区集中,向种烟能手集中”为目标,逐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标准化前后对比,全县种植烤烟乡镇由32个调整到29个,种烟村由366个调整为308个,种烟农户由58000多户调整为32193户,户均种烟面积由原来的0.2公顷上升到0.33公顷。规模化生产程度提高,全县已有种烟0.67公顷以上的大户3174户,约占种烟总户数的10%,其中最多的一户达92hm2。

2.经济效益和经济地位增强

实施标准化生产三年来,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三增”:烟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达到了立项的预期效果。在县内,清江源”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的拳头,农民收入的大头,财政收入的巨头。烟区农民人均总收入中烟草收入所占比重超过50%,主产区超过60%;烟草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湖北,宣恩烤烟的面积、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冠,而且是省内唯一一个产值超过5亿元、税收超过1亿元的单个农业产业。201*年,全县种植烤烟1.33万公顷,收购烟叶2.86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7.82%和18.82%。项目实施三年来,宣恩三年(201*年至201*年)平均烟叶收购均价为13250元/吨,烟叶产值为34905元/公顷,分别比项目实施前三年(201*年至201*年),提高了2150元/吨、7095元/公顷,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9.4%、25.5%。同时,烟叶单产也由2.51吨/公顷提高到2.63吨/公顷,增幅达到4.8%。201*-201*年实现烟税平均为7155万元,比项目实施前三年(201*年至201*年)的3811万元增加了3344万元,增幅达97.8%。

3、烟叶质量和安全性增强

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来,以土壤普查结果为依据,以化肥农药及其他烟用物资套餐配供为手段,全面实施平衡施肥及其它先进栽培技术,严格控制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3.4.1化学成分协调。201*年湖北中烟公司化验结果,糖碱比4.3-12.81,两糖比0.85-0.91,氮碱比0.81-1.29,钾氯比6.20-7.14,这些指标都在卷烟工业企业要求范围之内。实行标准化前,宣恩烟叶的烟碱含量最高超过6%,现在稳定控制在1.5%-3.5%之间。3.4.2安全性高。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强化卫生生产;建立病虫害联防网络,苗床及大田示范区实行统防统治;加大对农药防治的监测,强调农药防治的科学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或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宣恩烟叶安全性有质的飞跃。201*年湖北中烟公司化验结果,两项主要农药残留量,一个为“0”,另一个极低,很适合烟草工业企业的要求。

3.4.3评吸质量好。201*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举办的201*年烟叶专家评吸会上,宣恩中

部烟评吸得分获国内第一名,仅次于津巴布韦,比巴西还高。201*年和201*年的评吸结果,宣恩烟叶也都名列全国前茅。

3.4.4烟叶等级合格率提高。实行标准化生产后,宣恩专门制订了一个分级扎把的标准(Q/PVDW041-201*初烤烟分级扎把技术规程),烟农和收购站的复检人员都严格按标准执行,此后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显著提高,每年都在80%以上。

4、烟叶市场竞争能力增强

3.8.1生产、收购计划逐渐增加。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后,烟叶生产整体水平提高,上级对宣恩烟草产业更加关注,给宣恩分配的烟叶生产面积和收购量不断增加。标准化生产前三年(201*-201*)种烟面积为3.05万公顷,烟叶收购量4.95万吨,年均1.018万公顷,1.65万吨;标准化生产以来三年(201*-201*)全县种烟面积为3.05万公顷,烟叶收购量10.2万吨,年均1.27万公顷,2.66万吨,同比前三年,烟叶种植面积和收购量分别增加了25%、61%。

3.8.2销售市场发生巨大变化。过去宣恩烟叶的销售对象多是中、小型卷烟企业,多达50余家。实施标准化生产以后,我县烟叶主要销往上海、红塔、广东、安徽、河南、玉溪、江苏等10多家家骨干卷烟工业企业。厂办烟叶基地力度加大,201*年以来,基地化生产达100%。

3.8.3市场需求量不断增加。近几年来,“清江源”已形成产销两旺的局面。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各地卷烟工业企业每年对“清江源”的需求量为5.3万吨,而宣恩现在的收购量仅有2.5万吨。

5、标准化生产的辐射功能增强

烟叶生产标准化对大农业的辐射功能提高。宣恩在烟叶生产中推广的地膜覆盖、托盘育苗技术,现已被农民应用于西瓜、蔬菜和晚稻生产。烤烟生产中的平衡施肥、科学使用农药、成熟采收等技术,也已广泛应用于其他农业生产领域。烟草部门的烟水配套工程建设,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田水利基本设施建设,201*年全省水利工作现场会在宣恩召开。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来,外县、外市、外省来宣恩参观的人络绎不绝,每年接待的外地领导或同行都在千人以上,不少成功的经验已被外地引用或推广。“清江源”热风循环机烘烤房已推广应用于郴州全市以及省内其它部分烟区。

(二)建成了一流的烟叶基地

201*年以来,宣恩县烟叶分公司按照“标准支撑、样板示范、连片开发、整县推进、争创一流”和通过实施烟叶标

准化生产,支撑“清江源”富硒无害特色优质烟叶开发和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思路,充分发挥宣恩烟叶特色优势,瞄准“全国一流”目标,集中力量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战略性优质烟叶基地,推动烟草产业发展上台阶。201*年以来,全县累计收购烟叶53.5万多担,201*年达到16.7万担。成为黄鹤楼卷烟重点品牌烟草的主料配方。被湖北中烟确定为全等级调拨基地县。宣恩县通过与湖北中烟的真诚合作,基地烟叶生产管理水平及烟叶质量不断提高,由松散的基地提升为紧密型的全等级数量定向调拨基地,并加大了科技创新的合作力度,后备品种筛选、烟用农机具推广、优化灌溉、土壤改良、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等工作将会推动宣恩烟叶实现可持续发展,基地建设道路越走越宽广;烟叶产业发展带动全县9个乡镇5249户烟农增收致富,全县烟农种烟收入累计达2.5亿元,去年达到1.1亿元、户均4.79万元。通过近几年的艰苦努力和积极争取,全县烟草行业投入资金近两亿元,建成烟水、烟路、烟草站、烤房、烟机、烟电、等基础设施项目1.2万个,修建农网道路363余公里,有力改善了烟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成为名副其实的烟农增收、国家增税、企业增效的一流特色优质烟叶基地。

6、从烟队伍素质增强

在实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对烟草部门员工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并兴办了

有30台电脑、可容纳60个学员的远程教育室。对烟农采取以行政村为单位办烟农学校的办法,全县共办烟农学校308所,根据生产环节的需要不定期上课培训。三年中,选派参加国家局、省局、市局组织的各种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派出去学习进修50余人,聘进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技术人员40余人,同时还邀聘了23名国内知名专家当顾问;三年来有5人获得农艺师职称、6人获得初级农艺师职称,162人获得高级技工资格。烟农队伍中有1000余人被聘请担任培植员,还有部分烟农被外地聘请去担任种烟师傅。

7、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生态环境改善。由于推广稻草覆盖栽培,施用土壤调理剂,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面使用有机肥和火土灰等技术,植烟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加,肥料利用率提高,减少了水体污染,烟叶农残极低。宣恩还在烟区修建了大量的消毒池,实行田间卫生操作,给烟农发放施用农药时用的口罩、手套、草帽、雨鞋、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3.9.2基本烟田稳定。201*年宣恩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实施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决定》。同时,村组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全县共有2.13万公顷农田纳入基本烟田保护区,相当于目前种烟面积1.6倍。

3.9.3烟农队伍稳定。全县80万人口,有32万农村劳力,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多年实践,宣恩烟区已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烟叶种植逐步向最适宜区域、种烟能手、科技示范户集中,烟农队伍稳定,专业素质提高。

3.9.4基础设施逐渐完善。201*年以来,先后投入近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标准化烟叶工作站建设。全县25个基层烟叶工作站早已通过验收,100%为标准化烟草站。近两年又投入5000余万元对8个站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其中仁义烟草站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农村科普大楼。同时,在仁义镇梧桐村汪山组建成了一个“烟叶标准化生产推广站”,负责全县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二是标准化烤房建设。三年来投入6000万元用于烤房建设,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的热风循环机烘烤房32163座,密集型烤房3400余座。三是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三年来投入8531万元用于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先后完成工程项目92个,建成排灌主干渠383.96km,支渠509.5km,山塘33座,机耕道114.32公里,已有1万公顷烟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宣恩把烟水配套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更增加了烟水配套工程的亮点。在新农村建设中,电网建设、巷道改造、猪牛栏改造、沼气建设、自来水建设、厕所改造、文化设施建设等,由县政府“新村办”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烤房群建设、田间消毒池建设等,则由烟草部门承担。四是机械化水平提高。为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并利于稻草还田,宣恩烟草局前几年购买10台联合收割机无偿赠送给烟农使用。此举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普及率已达到80%,比201*年提高50个百分点。

(一)示范规模和覆盖率提高。

从201*年起,针对实际,在宣恩县烟叶生产重点乡镇进行同步推进。宣恩201*年示范

面积1万公顷;201*年示范面积1.2万公顷;均达到合同种烟面积的80%以上;201*年和201*年全为示范面积,分别达到1.33万公顷和1.17万公顷。

(三)种植区域化和规模化程度增强

坚持“标准为准绳,科技为先导、质量占市场、品牌求效益”的指导思想,以“向最优产区集中,向种烟能手集中”为目标,逐步调整布局,优化结构。标准化前后对比,全县种植烤烟乡镇由32个调整到29个,种烟村由366个调整为308个,种烟农户由58000多户调整为32193户,户均种烟面积由原来的0.2公顷上升到0.33公顷。规模化生产程度提高,全县已有种烟0.67公顷以上的大户3174户,约占种烟总户数的10%,其中最多的一户达92hm2。

(二)实现了一流的管理水平

通过推行烟叶管理标准化,认真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实现烟叶业生产管理制度化、信息化、科学化、痕迹化“四化”管理。

一是实行管理制度化。县烟叶分公司把贯彻落实管理标准当作标准化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公司上下全面开展对标工作,不断完善对标工作指标体系、运行体系和考核体系。促进标准化生产工作从点向面转变,全面推进了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完善了企业制度,推动企业的规范化、制度化管理。二是积极推行烤烟生产管理痕迹化工作,主要体现在工作安排、工作落实、技术指导服务和工作检查实行痕迹化,公司各部门各烟草站对全年烟叶生产资料进行统一痕迹归档管理。对本单位工作安排、上级发文、各级政府发文、目标任务分解等进行收集整理归档管理;通过细化烤烟生产、收购各项工作要求,烟草站在工

作实施过程中严格进行过程管理,对目标任务、上级要求、各级政府要求、本站各阶段工作安排等项目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痕迹归档管理实行工作落实痕迹化;各烟草站根据分公司烤烟生产各项考核制度和实施方案,紧紧围绕分公司“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并依照有关工作标准和考核标准,在考核期内对部门或个人工作完成情况实行考核奖惩记载。实现考核前有制度,考核中有依据,考核后有奖惩。其内容包括考核检查情况痕迹记录、绩效考核和考核情况通报、考核结果奖惩兑现情况痕迹登记;在收购管理上,使用烟叶综合管理系统2.0,实现了,收购电脑、IC卡合同同步收购烟叶。根据烟农签订的合同,在收购系统上锁定烟农的合同量,确保严格按合同收购烟叶,同时,也减少了烟叶收购中的票据统计,提高了烟叶生产管理水平。收购数据的上报工作采用电话传输和IC卡传递传输方式,县公司投入资金为全县所有收购组安装了能够上传收购数据的村村通无绳电话,使各收购组都能及时向烟草站及县公司汇报烟叶收购情况,能及时对烟叶收购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并正确统计出各烟草站的烟叶收购数量、收购金额、等级及烟叶生产的其他指标,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依据,充分发挥了软件系统的智能化、快捷化作用,全面提升了烟叶生产管理水平。确保传输数据的及时性和准确性。三是对全县所有员工、烟农建立了电子档案和户籍化档案,将技术员采集的烟农的责任田、烟叶生产、烤房、

农事操作、烟用物资的供应、培训、农贷等痕迹信息录入电脑,全面实行了以痕迹化、信息化、“户籍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管理。并以此作为烟农分类管理与指导以及扶持政策挂钩的烟叶生产投入依据。

(三)构建了一流的服务体系

为认真落实各项烤烟生产技术措施,实现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高烤烟种植水平和烟叶内在化学质量,宣恩县切实转变观念,建立健全了新型烤烟生产技术服务体系。一是在服务对象上,由原来的一家一户赶转转场为主转为以优质烟示范样板和承包经营户、烤烟种植大户为主,充分发挥他们的桥梁纽带和辐射带动作用;二是在服务目标上,由原有的追求产量最大化转为追求效益最大化,通过强化烤烟生产科技措施的落实,提高种烟水平和烟叶内在化学品质,增加烟农收入;三是在服务方式上,由原来的空谈科技理论,印发技术资料,向搞技术承包、办示范样板、抓技术培训转变;第四,在服务范围上,进一步扩大范围,向营养土堆积发酵、三先备栽、漂浮育苗、移栽、揭膜培土、采摘烘烤、预检收购等各个环节延伸。

通过烤烟生产技术服务体系的建设,宣恩县烤烟生产工作取得明显进步。201*年种烟6070亩,收购烟叶835万公斤,实现总产值1.1亿元,均价12.75元,与实施烟叶标准化生产前201*年相比产值增加4800万元,增长82.49%,

均价增加1.7元,增长14.79%。

综合科技实力增强

宣恩在标准化示范区全面建设的过程中,牢固树立科学的发展观,以科技为先导,坚持科技进步,进行技术创新,取得了丰硕的科技成果。几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论文达十余篇,其中《关于烟叶生产组织形式的研究》、《关于烟叶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宣恩烟叶最佳移栽期初探》、《宣恩烟叶生产的气候环境及对策》、《热风循环机烘烤房建造技术研究》等,分别获得省、市级科技论文奖;漂浮育苗试验示范项目获科技进步奖。几年来,宣恩承担了上级单位安排的大批科技项目,如国家局的国际型优烟开发基地,部分替代进口烟叶生产示范基地,高香气烟叶开发基地,烟叶生产科技示范基地等。上海烟草集团、红塔烟草集团、广东中烟、湖北中烟、安徽中烟、河南中烟、江苏中烟等重点卷烟工业企业也与宣恩联办了烟叶原料生产基地。同时宣恩还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不少自选科研课题的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技术创新方面,主要表现在:一是稻草覆盖栽培。为了改良土壤,利于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降低生产成本,减轻烟农负担,201*年冬开始提出稻草覆盖,201*年试验,201*年推广,现稻草覆盖占全县合同种烟面积的80%。二是“三段四步式”烘烤工艺。这是根据宣恩当地的气候环境和过去青筋烟较多等特点而研究制定的,推广后得到烟农的广泛好评,青筋烟明显减少。三是热风循环机烘烤房。这是为提高烟叶烘烤质量、节省烘烤成本而研制成功的,201*年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专利号ZL201*201*1626.1),县内现已投建32163座,效果十分显著,每年为烟农增收节支1795万元,为财政增税344万元,节省原煤1.6万吨。现已在周边市、县普遍推广。四是烟叶收购模式。为了规范烟叶收购行为,确保烟叶收购质量,并为烟农交售烟叶提供方便,宣恩201*年进行了收购模式创新,新的模式为:“上户预检、套袋封签、约时定点、集中运输、批量交售、合同管理、封闭验级、对样收购”。新模式的实施效果非常好,当年在市内乃至全省推广。

经济效益和经济地位增强

实施标准化生产三年来,烟叶生产的经济效益明显提高,实现了“三增”:烟农增收,企业增效,国家增税,达到了立项的预期效果。在县内,清江源”已成为全县农业产业的拳头,农民收入的大头,财政收入的巨头。烟区农民人均总收入中烟草收入所占比重超过50%,主产区超过60%;烟草税收占财政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左右。在湖北,宣恩烤烟的面积、产量和收购量均居全省之冠,而且是省内唯一一个产值超过5亿元、税收超过1亿元的单个农业产业。201*年,全县种植烤烟1.33万公顷,收购烟叶2.86万吨,分别占全省总量的17.82%和18.82%。项目实施三年来,宣恩三年(201*年至201*年)平均烟叶收购均价为13250元/吨,烟叶产值为34905元/公顷,分别比项目实施前三年(201*年至201*年),提高了2150元/吨、7095元/公顷,增长幅度分别达到19.4%、25.5%。同时,烟叶单产也由2.51吨

/公顷提高到2.63吨/公顷,增幅达到4.8%。201*-201*年实现烟税平均为7155万元,比项目实施前三年(201*年至201*年)的3811万元增加了3344万元,增幅达97.8%。

(五)打造了一流的员工队伍

县烟叶分公司以切实加强基层建设为突破口,着力提升从烟队伍综合素质。一是按照烟草站建设的要求,全面实行了劳动合同制和末位淘汰制,调整充实烟叶生产组织管理队伍,将部分政策把握能力较高、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专业人才充实到烟叶管理队伍中去,努力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并着眼于发展和谐的劳动关系,认真研究劳务派遣身份技术员的管理办法,加强劳动用工分配管理,规范用工分配关系,基本形成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技术服务队伍。同时,把户均一座密集烤房,种植面积稳定在15亩以上,家庭收入主要来自烟叶种植,对烟叶生产有较高专业性、依赖性和忠诚度的烟农作为职业烟农队伍的主要培养对象,并科学制定培育职业烟农队伍规划及管理办法,实行分类管理、差别扶持、优胜劣汰,优化烟农队伍,努力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烟农队伍,充分发挥烟农在烟叶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和作用。二是加强职工队伍建设。县公司出台了一系列学习奖励机制,积极鼓励员工参加各种类型的后续学历教育。在职业技能学习上,以上级公司的职业鉴定为主线,开展全员岗位练兵和技能比赛,努力提高员工业务素质。目前,县公司25%的员工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具有中高级以上技

能等级证书的共有92人,占公司员工总数的45%。201*年度县公司基层员工取得高级烟叶分级工职业技能资格22名,中级39名,员工队伍素质得到了稳步提升。同时,加大对人才队伍的引进与培养,201*年新招聘了2名大学本科毕业生充实到基层,接洽了恩施职院烟草专业实习学生共10人,加强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交流,充分利用有利的人力资源,为烟叶生产提供技术保障。

从烟队伍素质增强

在实施标准化生产过程中,对烟草部门员工采取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并兴办了有30台电脑、可容纳60个学员的远程教育室。对烟农采取以行政村为单位办烟农学校的办法,全县共办烟农学校308所,根据生产环节的需要不定期上课培训。三年中,选派参加国家局、省局、市局组织的各种培训人数达800余人次,派出去学习进修50余人,聘进来高学历、高职称、高技能的技术人员40余人,同时还邀聘了23名国内知名专家当顾问;三年来有5人获得农艺师职称、6人获得初级农艺师职称,162人获得高级技工资格。烟农队伍中有1000余人被聘请担任培植员,还有部分烟农被外地聘请去担任种烟师傅。

(六)展现了一流的企业形象

一是烟叶系统积极践行“两个至上”,全心全意维护国家利益和烟农利益,塑造烟叶形象的灵魂。二是完善硬件建设,按照国家局统一发布的“VI”(视觉识别)标识体系,统一烟草形象标识,建设优美的企业环境,夯实烟草形象的基础。三是提升了队伍素质,统一员工的工作服装及动作、礼仪,全面落实“BI”(行为识别)员工行为准则规范,并不断提升员工的业务能力、服务能力和组织能力,展现良好的员工形象。四是开展文明创建,积极参加社会公益事业,高水平抓好烟基惠民工程建设,展现责任烟草,营造良好的社会形象。

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3.9.1生态环境改善。由于推广稻草覆盖栽培,施用土壤调理剂,平衡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全面使用有机肥和火土灰等技术,植烟土壤结构得到改善,有机质含量增加,肥料利用率提高,减少了水体污染,烟叶农残极低。宣恩还在烟区修建了大量的消毒池,实行田间卫生操作,给烟农发放施用农药时用的口罩、手套、草帽、雨鞋、工作服等劳保用品。

3.9.2基本烟田稳定。201*年宣恩县人民政府颁发了《关于实施基本烟田规划建设与保护的决定》。同时,村组制定相应的村规民约。全县共有2.13万公顷农田纳入基本烟田保护区,相当于目前种烟面积1.6倍。

3.9.3烟农队伍稳定。全县80万人口,有32万农村劳力,人力资源丰富。通过多年实践,宣恩烟区已形成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烟叶种植逐步向最适宜区域、种烟能手、科技示范户集中,烟农队伍稳定,专业素质提高。

3.9.4基础设施逐渐完善。201*年以来,先后投入近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基础设施逐渐完善,为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一是标准化烟叶工作站建设。全县25个基层烟叶工作站早已通过验收,100%为标准化烟草站。近两年又投入5000余万元对8个站进行了高标准改造,其中仁义烟草站建成了国内一流的农村科普大楼。同时,在仁义镇梧桐村汪山组建成了一个“烟叶标准化生产推广站”,负责全县标准化生产技术的指导。二是标准化烤房建设。三年来投入6000万元用于烤房建设,全县已建成标准化的热风循环机烘烤房32163座,密集型烤房3400余座。三是烟水配套工程建设。三年来投入8531万元用于烟水配套工程建设,先后完成工程项目92个,建成排灌主干渠383.96km,支渠509.5km,山塘33座,机耕道114.32公里,已有1万公顷烟田实现了旱涝保收。宣恩把烟水配套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更增加了烟水配套工程的亮点。在新农村建设中,电网建设、巷道改造、猪牛栏改造、沼气建设、自来水建设、厕所改造、文化设施建设等,由县政府“新村办”组织各相关部门负责,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烤房群建设、田间消毒池建设等,则由烟草部门承担。四是机械化水平提高。为减轻烟农劳动强度,并利于稻草还田,宣恩烟草局前几年购买10台联合收割机无偿赠送给烟农使用。此举起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现已在全县大面积推广应用。据统计部门统计,目前全县农业机械化生产普及率已达到80%,比201*年提高50个百分点。

烟叶质量和安全性增强

实行标准化生产以来,以土壤普查结果为依据,以化肥农药及其他烟用物资套餐配供为手段,全面实施平衡施肥及其它先进栽培技术,严格控制高毒、剧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烟叶质量和安全性明显提高。

3.4.1化学成分协调。201*年湖北中烟公司化验结果,糖碱比4.3-12.81,两糖比0.85-0.91,氮碱比0.81-1.29,钾氯比6.20-7.14,这些指标都在卷烟工业企业要求范围之内。实行标准化前,宣恩烟叶的烟碱含量最高超过6%,现在稳定控制在1.5%-3.5%之间。3.4.2安全性高。通过优化栽培技术,强化卫生生产;建立病虫害联防网络,苗床及大田示范区实行统防统治;加大对农药防治的监测,强调农药防治的科学方法、减少农药的使用或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对环境,宣恩烟叶安全性有质的飞跃。201*年湖北中烟公司化验结果,两项主要农药残留量,一个为“0”,另一个极低,很适合烟草工业企业的要求。

3.4.3评吸质量好。201*年3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举办的201*年烟叶专家评吸会上,宣恩中部烟评吸得分获国内第一名,仅次于津巴布韦,比巴西还高。201*年和201*年的评吸结果,宣恩烟叶也都名列全国前茅。

3.4.4烟叶等级合格率提高。实行标准化生产后,宣恩专门制订了一个分级扎把的标准

(Q/PVDW041-201*初烤烟分级扎把技术规程),烟农和收购站的复检人员都严格按标准执行,此后工商交接等级合格率显著提高,每年都在80%以上。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区域间烟叶生产水平发展不平衡。全县烟叶生产存在一是核心示范区与非核心示范区烟叶生产水平不平衡,二是公路沿线与生产纵深区烟叶生产水平不平衡,三是各乡镇之间烟叶生产水平不平衡。

2、农民科技文化基础较低,贯彻烟叶生产标准化技术应长期化。一部分烟农科技文化水平基础较低,思想固执保守,吸收、采纳先进技术迟缓,习惯传统农业生产方式,沿袭粗放经营,尤其一些烟区青壮年劳动力多出去打工,在家的烟叶生产主要靠老人、妇女完成,加剧了标准化技术落实的难度。

3、烟叶轮作难度大。宣恩全县基本烟田面积10.5万亩,现烟叶生产面积约7万亩,占基本烟田的70%,全县烟叶轮作困难,部分烟田常年种植得不到有效轮作,导致烟区土壤退化,部分烟区病虫害发生趋势增加,烟农收入减少,不利于烟叶生产的可持续性发展。

4、技术到位率需进一步提高。

个别基层烟草站对烟叶标准化推广工作的重要性、必

要性认识不足,对综合标准体系的宣贯重安排轻督办,有的甚至还存在图省事,怕麻烦的思想,缺乏深入实际做耐心细致传授、指导,导致烟叶生产水平不高,烟叶长势长相不一致,病虫害严重,极大的影响了烟叶产业可持续发展。

标准化对宣恩烟叶产业化发展的影响

201*-09-03

当前,全国烟叶市场竞争激烈,逐步向市场化、订单农业生产发展,同时,烟叶质量安全问题和烟农收入增长缓慢问题非常突出。现代农业发展的经验和宣恩等地烟叶标准工作的成功实践表明,烟叶标准化把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成熟的经验组装成烟叶技术标准,推广应用到烟叶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同时,实施烟叶标准化有助于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保障烟叶质量和安全,也是增强烟叶竞争力的有力武器。本文拟从宣恩实施烟叶标准化是产业发展的要求,简要列述了宣恩烟叶标准化建设的工作措施,剖析了宣恩实施标准化对宣恩烟叶产业产生的影响,最后提出了加强宣恩烟叶标准化工作思路和建议。

1.实施标准化是烟叶产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近年来,随着我国加入WTO及《世界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烟叶生产面临的形势愈发严峻。而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标志,烟叶标准化是现代烟草的重要基石,是增强烟叶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进烟叶标准化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必然要求,是保障烟叶质量和安全的基本前提,是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进产业化经营的有效途径,是建设现代农业的现实选择。加强标准化建设,有利于以烟叶种植为代表的农业结构调整,通过科技成果的推广,不断提高经济效益。标准化工作对经济结构调整具有不可替代的基础性作用,而农业结构的调整,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和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才能取得成效。加强标准化建设,有利于应对市场挑战,提高烟叶市场竞争力。一方面其它烟区不断崛起会对本地烟区造成冲击;另一方面,一些比较效益较高的农产品得到发展,如蔬菜、畜禽肉等具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如果烟叶质量上不去,稳不住,安全不过关,不但难以拓展新的市场,而且现有的市场也要丢失。加强标准化建设,有利于提高烟叶质量和安全性。目前,烟草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重视,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烟叶安全性要提高重视,时刻关注烟叶质量问题,必须从烟叶标准化这个基础抓起,实现从田间生产到烤房初加工全过程质量控制,逐步提高烟草安全水平,提升烟叶质量。第四,实施标准化,实行全过程管理,提高烟叶质量一致性,有利于“大市场、大品牌、大企业”战略的实施。2.宣恩烟叶发展历程及标准化建设的措施2.1烟叶发展历程

宣恩作为全国的重点烟区和烟草大县,也是烟叶种植最适宜区之一。早在1951年,就被湖北省定为6个烤烟试验县之一。上个世纪80年代中叶,该县在烤烟栽培上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尝试,比如高垅单行、平衡施肥、测土配方、烤房改造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的实施而名扬全国。新世纪之初,该县上下积极转变烟叶生产观念,一场以科技为先导,以质量抢市场,以品牌求效益的烤烟生产攻坚战打响了,围绕树品牌目标,以全面提升质量为重点,加强基本烟田规划,实施烟水配套工程,严格按照市场质量要求组织生产,采取订单

合同的生产方式。极大促进了宣恩烟叶由数量效益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

201*年宣恩县按国标委(201*)70号文件提出申报,于201*年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烟草标准化示范区”行列。3年多来,宣恩烟草人始终坚持走标准化生产、科技兴烟之路,科研项目的开发能力大大加强,烟叶的科技含量有了大幅度的提升,烟叶质量也随着有了明显提高,成功将金黄金黄的烟叶打造成叫得响的品牌,在全国各大卷烟工业企业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获得了上级领导和烤烟专家的一致称赞。2.2标准化建设的措施2.2.12.2.22.2.3

2.2.42.2.53实施标准化对宣恩烟叶及相关产业的影响

宣恩烟叶实施标准化生产几年来,烟叶生产、收购过程行为不断规范,烟叶生产总体水平和烟叶质量进一步提高,烟叶生产已走上了标准化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3.1

3.2体系标准制定科学性提高。

201*年,根据当地烟叶生产实际和烟叶标准化示范区建设的要求,制定了《“清江源”烤烟综合标准体系》,《体系》编写一是遵从国标行标,二是学习参考外标,三是凸显宣恩特色国标行标,四是学习参考外标,五是凸显宣恩特色,体系涵盖烤烟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的全过程。于201*年2月发布、试行。201*年,根据形势的发展,又组织专门班子按照“废弃、修旧、补新”的原则,对《“清江源”烤烟综合标准体系》进行了较大幅度的修改,编撰成了《“清江源”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修订版)》。新的标准体系共计编入标准80个,其中引用国家标准5个,行业标准11个,自订企业标准64个。《“清江源”烤烟生产标准化体系(修订版)》是传统经验与现代技术的结合,是本地实践经验与外地先进技术的结合,是国内外市场对烟叶的共同要求与宣恩烟叶具有的独特风格的结合。

3.33.43.53.63.73.83.93.10

4宣恩烟叶标准化工作思路及建议4.1加强领导,落实组织

一是要把推行标准化工作纳入宣恩烟叶长期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作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与各项事业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二是结合各产烟乡镇工作实际情况,以烟叶标准化示范基地建设为重点,制定工作规划,切实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县标准化领导小组要作为长设机构,小组要制定好工作目标计划任务,按目标任务县、乡、村、户层层分解落实,签订责任书,实行目标管理,做到年初早安排、过程勤检查、年末总结找差距,确保示范区工作有条不紊、环环紧扣;三是标准化要围绕县政府一盘棋开展各项工作,各相关部门、各乡镇政府要切实作到领导有人管,处室有人抓,具体项目有人落实。4.2进一步完善标准体系

要进一步突出为系统服务的功能,紧紧围绕供销合作社系统中心工作,以市场为导向,强调科学性和实用性,努力建设结构合理、科学配套、实用适用、特色鲜明的技术与管理标准体系。县农业局、技术监督局、科技局、气象局、水利局等相关单位加强协作,

进一步加强标准化研究工作,加强标准情报的收集。标准制修订工作要与实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结合起来,围绕重点产品,积极采用国际、国家及其他科学、适用的技术标准。同时,重视对组织管理标准的研制,把运行的ISO9000烟叶质量管理体系等先进质量管理标准的理念,与标准化管理特性相结合,全面提升烟叶标准化基地组织管理水平,为建立烟叶标准化基地长效管理机制提供科学指导。4.3进一步完善的标准化建设协作机制

加强县技术质量监督局、农业局、气象局、烟草公司等相关合作力度,逐步形成以烟草部门为主的烟叶标准化生产的社会化服务体系。对关系烟叶标准化生产的烟用物资质量、植烟土壤、气候情况等进行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职能单位对烟水配套工程、基本烟田保护、烟草站建设、烟叶收购秩序和烟叶专卖市场整治等作用。4.4加强标准化宣贯和培训网络建设

通过加强宣传培训,解决好四个问题,一是烟叶标准化的理念及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二是使从事烟叶生产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悉烟叶标准化工作规律,掌握标准化工作方法,切实提高组织管理与实施的能力;三是及时总结推广优秀示范区的典型经验,发挥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四是加大推广网络的软硬件建设,建设一批电教厅、展览室、图书馆、远程教学系统等。利用培训、报刊、墙报、电视讲座、资料光盘等舆论工具加大对标准体系进行宣传和指导,把标准化工作站、各烟草站、项目区化为三级培训推广网络,充分发挥“烟农学校”、“烟农培训中心”、“标准化推广站”的宣传和培训功能。加大对技术人员和烟农进行培训,提高生产示范的实施水平,保证标准的宣贯率和技术到位率。4.5

4.6建立标准化信息网络

科技不断地向前发展,信息量也在不断地扩大,信息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烟叶标准化的信息也随之不断增加和变化。通过建立标准化信息网络,能够及时准确地为广大技术服务队伍和烟农提供标准化发展的最新前沿信息,拓宽他们的视野,提前获得最新的科技成果,从而推动烟叶标准化的快速发展。狠抓技术到位率

在烟叶生产面临的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宣恩县烟叶分公司始终把保持烟叶生产稳定摆在首要位置,在计划分解、合同签订、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有力地保障了烟叶生产的稳定发展。201*-201*年年全州共下达给我县烤烟生产计划万亩,收购计划万担,三年间,我们共与烟农签订烤烟种植合同亩,收购烟叶万担,保质保量的完成了上级公司赋予我县的烟叶生产收购任务,种植规模的稳控目标基本实现。

技术到田,精耕细作

在落实土壤修复技术上。大面积推广机械化翻耕,深翻烟田,加深耕层,推行种植绿肥翻压掩青,实行轮作,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

大力推行漂浮育苗技术,实行专业户育苗、商品化供苗。除少数偏远村组种烟户外,全面普及推广了漂湿育苗、塑料托盘浅水育苗、沙培育苗技术。

机械化起垄和测土施肥。在201*年试点的基础上,在适宜机械操作的种烟村组大力推广机械化起垄,降低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近年来的土壤分析和肥料试验结果,通过宣恩县植烟土壤肥力专家评价系统,实行配方精准施肥,由金叶肥料有

限公司提供肥料,进行套餐供应。

全面推行烟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省现有9个烟叶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定期将预报事宜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传至所在地区的市(州)局(公司)。各市(州)局(公司)成立专业化的预防小组,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影响。

进行成熟采收和采取先进的烘烤工艺。烟叶采收时,根据烟叶成熟的基本特征,待叶片成熟后采摘,不采生叶,不漏熟叶,做到计划采收。推广应用三段式四步法的烘烤工艺,积极推行专业化烘烤,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降低烘烤成本。

土壤改良、漂浮育苗、测土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这些关键技术措施的逐步推广和落实,为宣恩烟叶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宣恩烟区通过承担替代进口烟叶等项目,也促进了烟叶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管理水平。

而随着烟叶生产实用技术的成熟,技术到位率就成了提高整体烟叶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技术到位率,宣恩烟区还加强烟叶生产过程管理,每年各产烟区按照烟叶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订有关技术规程,明确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规范生产操作,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宣恩烟叶分公司因地制宜制订技术方案,实现烟叶生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颉虎平摄

以宣恩县为例,宣恩县烟叶分公司在201*年度《优质烟叶开发技术规程》里,对备耕、育苗、大田管理等烟叶生产环节都有明确的技术方案,并组织编写了《烟农服务手册》,进一步细化烟叶生产环节,记录烟农农事操作情况、督察情况和整改情况,使生产管理有痕迹可循,保证技术方案的落实到位。

为实现规范化、精确化管理,20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还创新了管理方式,组织烟叶工作站技术员和烟农辅导员绘制了烟农烟田形状图和分布图,标明每丘田的大致形状、面积、行株距、栽烟株数、垄体走向等基本情况,烟株数更是精确到10位数,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同时对技术员、烟农辅导员和烟农的考核具体到丘,真正管理到每一丘田。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这一举措进一步延伸,把基本烟田范围内的田块纳入到分布示意图,以村、户为单位编号,掌握田地的土壤状况、种植历史、田主信息等,进而形成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宣恩县局副局长李帆介绍说。

在注重技术推广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宣恩烟区加强了技术研究。201*年,针对重点骨干卷烟品牌持续扩张与特色优质原料供不应求的矛盾,宣恩县烟叶分公司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试点,积极开展特色烟叶开发;根据各地烟叶风格特征及生态差异,分区开展研究和试验示范,着力培育特色烟区,挖掘烟叶品质潜力;全面铺开烟叶标准化工作,抓紧实施宣恩县基本烟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及烟叶质量跟踪、烟草病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服务与研究等烟叶科研项目,抓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可以预见,这些不断革新的技术、管理、服务措施,无疑将对宣恩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

在烟叶生产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每一项新的技术或新措施的全面推广实施,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与之匹配,效果就会打折扣。谈及队伍素质的话题,彭曙光说:每年省局(公司)都统一组织培训,各市(州)局(公司)也定期培训,并组织人员参加全行业的相关培训或到其他烟区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基层员工素质。

刘福端是宣恩县永安镇科普工作示范站的烟农辅导员,同时201*年他自己还种着8亩烟,也是一个烟农。他回忆说:1999年刚种烟的时候信心不足,总是担心烟叶长慢了,追求长得好看,后来逐渐有了经验,知道移栽烟苗时要注意深度,施肥时要考虑氮、磷、钾

的比例,而不是一味追加氮肥,让烟叶长得肥大,总之每年对技术的体会都有不同,很多技术都是通过培训得到的。

据介绍,在烟叶生产的备耕、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烘烤、分级扎把六个阶段,宣恩县烟叶分公司每年都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利用科普站、烟农学校、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技术骨干、基层技术员和烟农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培训,建设机耕、植保等专业化服务队,锤炼职业化从烟队伍。20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还首次在全市筛选了300户连续多年种烟规模较大、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烟农,启动了职业烟农培养工程,发挥了他们在适度规模种植、生产技术示范、政策措施宣传、帮助组织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除了培训外,平时竞争也很激烈,烟草站综合平时的考核、烟农反馈情况和政府的认可等情况,选拔出技术和业务能力强的人上岗。刘福端表示,竞争的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

正是由于有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从烟人员队伍,当罕见的冰冻灾害对烤烟育苗造成严重威胁时,宣恩县一线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守护1179个育苗大棚,创造了未垮一个棚、未死一盘苗的骄人成绩,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灾后,技术人员又马上下村入户指导和服务烟农,送信心、送技术、送服务,使备耕、移栽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保证了201*年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

这次灾害对我们的烟叶生产工作进行了检验,灾害来临时,所有人齐心协力,技术和管理有保障,这是一个亮点,我们打了一场漂亮仗,万事开头难,我们已经把这个头开好了,今年的烟叶生产一定能够平稳发展。李帆充满信心地说。

眼下,在有全国烟草的一个样板,烟叶生产的一面红旗美誉的宣恩宣恩县,烟农已经把烟苗移栽到了地里,吃饱喝足的烟苗绿油油的,在田垄上整齐地排列着。1月13日冰雪灾害就来了,大雪和冰冻对育苗工作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由于技术管理措施及时到位,烟苗顺利地度过了低温冰冻期,没有影响到移栽工作,不误农时。谈起秩序井然的烟叶生产工作,宣恩县永安镇科普工作示范站站长朱开林很高兴:虽然冰雪灾害来得很突然,但在大家的努力下,没有育苗棚倒塌,烟苗长得也很壮。一方面我们克服不利的影响;另一方面积极利用有利的因素,冰雪对疏松土壤有好处,也能减少病虫害发生,有利于烟叶生产平稳发展。

一线工作人员日夜坚守,千方百计抗冻除雪保苗长沙市局(公司)供图

不只是宣恩县,整个宣恩烟区在严重的冰冻灾害面前,在烟叶生产面临的矛盾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情况下,都把保持烟叶生产稳定摆在首要位置,在计划分解、合同签订、技术管理等方面采取多项措施,有力地保障了烟叶生产的稳定发展。201*年全省共下达201*年烤烟生产计划110万亩,目前已签订合同面积110多万亩,稳定规模的目标基本实现。抗灾保苗,化解不利因素

每年的1月至2月,正是宣恩烟区的烤烟育苗时节。201*年的育苗工作进行之时,一场持续时间长达22天的雨雪冰冻灾害突如其来,对全省烟叶烟区的育苗工作构成了严重威胁,一时间烟苗生长告急。

这次冰雪灾害主要是对育苗工作有影响,像积雪、低温、光照不足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重则造成育苗棚倒塌,育苗盘、烟种、基质损毁,错过烟叶生产季节;轻则烟苗出现冻害症状,产生病苗、弱苗,一旦烟苗质量不佳,就会影响烟叶的正常生长,造成烟叶质量和产量下降,今年烟叶生产平稳发展将面临严峻挑战。宣恩县烟叶分公司烟叶管理处科长彭曙光介绍说:围绕抗灾保苗工作,省局(公司)和各烟叶产区及时采取措施化解不利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

冰冻灾害发生后,宣恩县烟叶分公司迅速成立了抗灾工作小组,并下达了《关于切实抓好当前抗灾保苗工作的紧急通知》明传电报,要求各产烟区高度重视抗灾保苗工作,把

抗灾保苗作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全力以赴,精心安排。电报从强化保温措施、搞好安全防范、合理调节湿度、加强苗床管理等七个方面,对抗灾保苗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和指导。

在此次冰冻灾害中,长沙地区遭遇了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的连续冰冻期,抗灾保苗工作形势严峻。长沙市局(公司)局长(经理)李大幸介绍说:宣恩县育苗大棚日结冰量多达2.5吨,全市1179个大棚每天需要除掉的冰达到201*多吨,大棚面临着随时倒塌的危险。而在灾害发生前,长沙地区的大田翻耕工作已经全部完成,育苗工作一结束就可以进入到移栽环节,李大幸表示:如果烟苗保不住,那么今年烟叶生产平稳发展就是一句空话。

为了确保抗灾保苗工作的顺利进行,长沙市局(公司)紧急部署,贯彻落实上级的相关要求,采取措施应对冰冻灾害。比如受灾严重的宣恩县,宣恩县烟叶分公司要求采取一切措施抗冻除雪保苗,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烟叶工作站工作人员、每一个烟农辅导员,并与市烤烟办联合成立了烤烟生产抗灾保苗应急指挥部,组织各乡镇相关人员对育苗大棚的烟苗情况逐棚、逐池进行检查,日夜坚守,责任到人,采取人工除雪、大棚加固、小棚加膜保温、购买发电机给强光灯供电、把地下井水和热水注入池中等一系列保温、增温措施,确保烟苗正常生长,1179个育苗大棚没有垮塌一座。

在冰冻灾害面前,上至领导,下至一线工作人员都积极地投入到抗灾保苗工作中,工作人员不论白天黑夜坚守每一个育苗大棚,蔬菜大棚塌了,花炮仓库倒了,而一片片的育苗大棚还挺立在田地里,长沙地区没有损失一个育苗大棚,抗灾工作受到了长沙市委的表扬。李大幸说。

这种人在棚在的精神,在宣恩县其他产烟区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全省14000多个育苗大棚倒塌的不多,损坏的育苗大棚也得到了及时修复,烟苗长势整齐、生长正常,这给移栽工作顺利进行和落实计划面积提供了良好的保障。技术到田,实行精耕细作

依靠科技进步,坚持科学发展,是近年来烟叶生产能够持续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长沙市公司烟叶生产经营部副经理谢鹏飞认为,保持烟叶生产稳定发展,对于烟农来说首先是种烟要有比较效益,通过种烟能赚到钱,其次是种出来的烟叶要有市场,符合卷烟工业企业对原料的需求,这就要求烟叶要有质量和特色,而质量和特色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保障。

宣恩多为丘陵烟区,受地形地貌影响,大多数烟田呈小面积、不规则的丘块状,加之烟叶生产面积大、烟农户数多,给烟田面积核实、技术落实、标准化管理和各阶段工作考核等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201*年的烟叶生产中,宣恩烟区按照稻田1100株/亩、旱土1200株/亩的密度标准与烟农签订种植合同,核实到丘块,在落实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继续大力推广落实已经比较成熟的烟叶生产实用技术,不断提高技术到位率,对每一丘烟田实行精耕细作,进而促进烟叶整体质量的提高。比如:

落实土壤改良技术。大面积推广机械化翻耕,深翻烟田,加深耕层,水稻田落实稻草和土灰还田(或覆盖还田)技术,旱土推行绿肥掩青,实行轮作,疏松土壤,增加土壤的有机质,保持土壤肥力。

全面推行漂浮育苗技术,专业户育苗、商品化供苗。除个别山区外,漂浮育苗、塑料托盘浅水育苗、沙培育苗技术已经在宣恩烟区普及推广。

机械化起垄和测土施肥。在去年试点的基础上,今年宣恩烟区大力推广机械化起垄,降低烟农的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根据近年来的土壤分析和肥料试验结果,通过宣恩县植烟土壤肥力专家评价系统,实行配方精准施肥,由金叶肥料有限公司提供肥料,进行套餐供应。

全面推行烟叶病虫害统防统治。全省现有9个烟叶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定期将预报事宜通过网络、邮件等方式传至所在地区的市(州)局(公司)。各市(州)局(公司)成立专业化的预防小组,对病虫害进行统防统治,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和影响。

进行成熟采收和采取先进的烘烤工艺。烟叶采收时,根据烟叶成熟的基本特征,待叶片成熟后采摘,不采生叶,不漏熟叶,做到计划采收。推广应用三段式四步法的烘烤工艺,积极推行专业化烘烤,提高烟叶烘烤质量,降低烘烤成本。

土壤改良、漂浮育苗、测土施肥、病虫害统防统治……这些关键技术措施的逐步推广和落实,为宣恩烟叶生产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同时,宣恩烟区通过承担替代进口烟叶等项目,也促进了烟叶生产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管理水平。

而随着烟叶生产实用技术的成熟,技术到位率就成了提高整体烟叶质量的关键,为了保证技术到位率,宣恩烟区还加强烟叶生产过程管理,每年各产烟区按照烟叶全面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制订有关技术规程,明确生产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规范生产操作,实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

宣恩烟叶分公司因地制宜制订技术方案,实现烟叶生产规范化、精细化管理颉虎平摄

以宣恩县为例,宣恩县烟叶分公司在201*年度《优质烟叶开发技术规程》里,对备耕、育苗、大田管理等烟叶生产环节都有明确的技术方案,并组织编写了《烟农服务手册》,进一步细化烟叶生产环节,记录烟农农事操作情况、督察情况和整改情况,使生产管理有痕迹可循,保证技术方案的落实到位。

为实现规范化、精确化管理,20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还创新了管理方式,组织烟叶工作站技术员和烟农辅导员绘制了烟农烟田形状图和分布图,标明每丘田的大致形状、面积、行株距、栽烟株数、垄体走向等基本情况,烟株数更是精确到10位数,面积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数,同时对技术员、烟农辅导员和烟农的考核具体到丘,真正管理到每一丘田。下一步,我们打算将这一举措进一步延伸,把基本烟田范围内的田块纳入到分布示意图,以村、户为单位编号,掌握田地的土壤状况、种植历史、田主信息等,进而形成数据库,实行信息化管理。宣恩县局副局长李帆介绍说。

在注重技术推广和加强管理的基础上,宣恩烟区加强了技术研究。201*年,针对重点骨干卷烟品牌持续扩张与特色优质原料供不应求的矛盾,宣恩县烟叶分公司与湖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试点,积极开展特色烟叶开发;根据各地烟叶风格特征及生态差异,分区开展研究和试验示范,着力培育特色烟区,挖掘烟叶品质潜力;全面铺开烟叶标准化工作,抓紧实施宣恩县基本烟田土壤长期定位监测及烟叶质量跟踪、烟草病虫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治技术服务与研究等烟叶科研项目,抓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工作;可以预见,这些不断革新的技术、管理、服务措施,无疑将对宣恩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以人为本,提高人员素质

在烟叶生产中,科学技术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每一项新的技术或新措施的全面推广实施,如果没有一支高素质的队伍与之匹配,效果就会打折扣。谈及队伍素质的话题,彭曙光说:每年省局(公司)都统一组织培训,各市(州)局(公司)也定期培训,并组织人员参加全行业的相关培训或到其他烟区学习,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提升基层员工素质。

刘福端是宣恩县永安镇科普工作示范站的烟农辅导员,同时201*年他自己还种着8亩烟,也是一个烟农。他回忆说:1999年刚种烟的时候信心不足,总是担心烟叶长慢了,追求长得好看,后来逐渐有了经验,知道移栽烟苗时要注意深度,施肥时要考虑氮、磷、钾的比例,而不是一味追加氮肥,让烟叶长得肥大,总之每年对技术的体会都有不同,很多

技术都是通过培训得到的。

据介绍,在烟叶生产的备耕、育苗、移栽、大田管理、烘烤、分级扎把六个阶段,宣恩县烟叶分公司每年都组织针对性的培训,利用科普站、烟农学校、电视讲座等多种形式对技术骨干、基层技术员和烟农进行理论和操作技术培训,建设机耕、植保等专业化服务队,锤炼职业化从烟队伍。201*年,宣恩县烟叶分公司还首次在全市筛选了300户连续多年种烟规模较大、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烟农,启动了职业烟农培养工程,发挥了他们在适度规模种植、生产技术示范、政策措施宣传、帮助组织生产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除了培训外,平时竞争也很激烈,烟草站综合平时的考核、烟农反馈情况和政府的认可等情况,选拔出技术和业务能力强的人上岗。刘福端表示,竞争的氛围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员工的责任意识。

正是由于有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从烟人员队伍,当罕见的冰冻灾害对烤烟育苗造成严重威胁时,宣恩县一线工作人员克服重重困难,日夜守护1179个育苗大棚,创造了未垮一个棚、未死一盘苗的骄人成绩,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了最低。灾后,技术人员又马上下村入户指导和服务烟农,送信心、送技术、送服务,使备耕、移栽工作按时按质完成,保证了201*年烟叶生产的平稳发展。

这次灾害对我们的烟叶生产工作进行了检验,灾害来临时,所有人齐心协力,技术和管理有保障,这是一个亮点,我们打了一场漂亮仗,万事开头难,我们已经把这个头开好了,今年的烟叶生产一定能够平稳发展。李帆充满信心地说。

为有效避免在烟叶的烘烤、收购、调运和贮藏中可能混入金属、塑料制品、橡胶制品、动物皮毛,石块、茅草、绳类、纸屑等非烟物质(NTRM)进入烟叶收购等经营各环节,影响卷烟的内在质量和卷烟品牌的质量,损害消费者利益。云南师宗烟草在烤烟收购中,采取措施,注重非烟物质控制。

据悉,该县一是广泛宣传,达成共识。烤烟科技人员结合非烟物质实物讲解引导烟农了解什么是非烟物质,如何控制以及对烟叶品质的影响;同时在烟叶收购点预检定级室及仓库内分别设置非烟物质收集处理区,有效地对非烟物质进行全过程控制。

二是突出重点,明确责任。该分公司统一印制了非烟物质控制管理责任卡,明确了烤烟技术员为一级责任,仓库管理人员为二级责任人员。

三是严格考核,责任追究。把非烟物质控制列入烟叶收购调运中合理的考核。将非烟物质情况纳入对预检人员工作的重要考核内容,烟站复检时候也要进行检查,层层建立责任追究制度。

四是监管前移,过程控制。在可能造成非烟物质的编烟入炉及分级扎把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重点控制,同时,选择干燥、遮光、凉爽、密闭和无异味的地点堆放烟叶,严防烟叶污染。

1、技术标准控制管理

烟叶生产技术标准贯穿于从苗床育苗到大田生长、从采收调制到分级扎把全过程,每个阶段都有定性和定量的标定,这种定性和定量标定既要有科学性、先导性,还要有实用性、可行性。它要求制定或完善烟叶生产技术标准的时候,要能够涵盖当地生态状况、生产能力及工业原料需求要素,把烟叶生产质量同工业需求质量有机结合,把烟叶生产现状和发展目标有机结合。根据龙江烟叶质量目标定位,按照烟叶质量需求标准研究制定生产技术标准,确保先进科学、符合实际、通俗易懂,严格控制技术标准偏离实际、高不可攀。要在烟叶生产实践中加强宣贯力度,不断完善标准的内容及水平,以确保技术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使技术标准真正融化在烟叶生产全过程的各个环节,使烟叶生产从业者真正认识到技术标准对烟叶质量提高的保证促进作用,成为烟叶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农业生产控制管理

农业生产环节是烟叶质量管理的重点和难点,农业生产控制管理的关键在于技术标准的实施效率,要努力做到生产操作与技术标准的无缝衔接。

⑴认真贯彻执行农业生产技术标准。在十个方面做到精准精细管理:一是精准选种:根据工业烟叶原料品种喜好性选择种植品

种,严格控制杜绝劣杂品种;二是精准育苗:按照壮苗标准培育生产健壮无病、根系发达的烟苗,严格控制产生三类苗;三是精准整地:依据烟田整地起垄技术标准组织烟田整地作业,严格控制破坏土壤结构;四是精准施肥:按照烟叶质量的形成规律进行科学施肥,增施钾肥、有机肥和饼肥,严格控制盲目施肥和氮肥用量;五是精准移栽:按照大田移栽技术标准组织移栽,确保达到最佳农时、合理密植、大坑足水、封埯细致的要求,严格控制弱苗率和死苗率;六是精准覆膜:把握烟田覆膜质量,做到覆土严实、见光充分,严格控制压苗和封膜不严;七是精准植保:按照烤烟病虫害防治标准对症选药、精确配药、规范施药,严格控制超量用药和农药残留;八是精准铲趟:按照烤烟中耕技术标准进行铲趟培土,严格控制粗放作业;九是精准灌溉:按照烤烟生长发育规律及田间灌溉技术标准进行烟田灌溉,严格控制灌溉水质和灌溉时间;十是精准留叶:依据技术标准及品种特性、烟田长势等因素科学确定留叶数量,及时平顶和药物抑芽,严格控制烟花及烟杈。

⑵结合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农业生产管理控制要结合现代烟草农业建设要求,加大力度推进实施规模化种植、专业化生产、机械化作业、精细化管理。规模化种植是实施烟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的前提,认真做好基本烟田和种植布局的规划与调整,推进规模种植、连片种植,重点发展千亩村、万亩乡,重点发展科技户、规模户,实现烟叶质量的均质性要求,严格控制低水平分散种植;专业

化生产是实施烟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的载体,重点做好烟叶生产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建设,大力发展育苗生产专业户(队)、田间管理专业户(队)、机械服务专业户(队)、采叶烘烤专业户(队)、分级扎把专业户(队),创建烟叶生产专业合作社、烟叶生产专业农场和烟叶生产互助组等生产组织形式,严格控制低水平重复生产经营;机械化作业是实施烟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的抓手,以推广烟用刨埯机、覆膜机、移栽机、中耕机、喷药机、编烟机等小型实用机械为重点,提高烟叶生产整体作业水平,严格控制低水平手工操作差异;精细化管理是实施烟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的保证,“细节决定结果”,要以深入实施烟叶电子合同管理、烟农户籍化管理为契机,采用统一的生产技术标准和控制管理措施,着眼于烟叶生产的每一个时期、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每一项管理的细节及到位,突出烟叶生产质量控制管理的精准、精细,严格控制低水平原始粗放管理。

3、采收调制控制管理

烤烟同普通农作物的区别在于成熟后的调制加工,“烤得好是个宝,烤不好是个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而采收调制管理与控制是烟叶质量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一是成熟采收,要根据不同品种的工艺成熟外观表现及工业对烟叶质量需求,按照烟叶成熟标准进行适时采收,严格控制采收未熟和过熟烟叶;二是烟叶运输,要

经过麻片或草片简单的包裹进行运输,防止烟叶运输过程的日光暴晒、装载过高和踩压,严格控制烟叶机械伤;三是绑烟装房,绑烟装房要按照烟叶成熟程度达到紧密、均匀、满杆、满房的要求,严格控制成熟度及均匀程度;四是烘烤操作,按照三段式烘烤技术规程进行烘烤,根据烤房烟叶变化程度及温度、湿度变化,调节烧火大小和通风排湿,严格控制升温排湿作业;四是下房回潮,把握烟叶回潮水分含量,防止烟叶破损,严格控制烟叶水分超限;五是分级扎把,对照烤烟国家标准进行精挑细选,严格控制部位颜色组别不分;六是打捆交售,按照同等同级、结实轻便的原则对烟把实施打捆打包,严格控制烟捆混把超重。

4、设施设备控制管理

设施设备是实施烟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的基础,充分利用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政策性投入,加大自动化、智能化烤房群及机电井建设力度,改善烟叶生产基本条件,严格控制低水平落后设施使用。一是烘烤配套设施,要重点抓好密集烤房群及回潮房、库房建设,推广规模化、专业化烘烤,减少调制过程损失;二是机电井设施,要按照基本烟田规划抓好烟田水利灌溉工程,努力实现种烟有水的目标;三是烟站仓储设施,提高烟站烟叶收购和仓储保管条件及能力,减少打包、储存过程的损失;四是育苗设施,要加大烤烟育苗

小区建设,推广规模化、专业化育苗;五是防灾设施,按照种植布局合理配备预防冰雹灾害设施。

5、队伍建设控制管理

以狠抓技术指导队伍和职业化烟农队伍建设为主线,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烟叶产品质量控制管理的着眼点,严格控制素质低能力差人员上岗从业,提高烟叶生产队伍整体质量控制管理水平。

⑴努力打造一支掌握标准、执行标准、推广标准的技术指导队伍,增强各级生产管理者及技术指导队伍的质量控制管理意识及能力,强化技术指导队伍的质量控制事业心、责任心教育,提高质量管理服务本领,从根本上解决烟叶生产技术指导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⑵烟农是烟叶产业的生产经营主体、是烟草三农工作的核心,只有提高生产经营主体的质量管理水平,才能真正全面提高烟叶质量控制管理水平。要把培养一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职业化烟农队伍作为烟叶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任务,将全面提高烟叶质量控制管理的着眼点延伸到烟农,加强基本烟农队伍建设,增强烟农队伍的标准化生产意识,认真做好对烟农的引导性教育、搞好烟农

队伍的基础性培训,筛选铁杆烟农,发展职业烟农,培养新型烟农,适应全面质量控制管理工作的需要。

6、质量目标控制管理

⑴实施“双向质量管理”。“双项质量管理”即工作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管理,就是要通过工作质量来保证产品质量。按照ISO9000质量认证要求,进一步明确烟叶生产各环节的质量管理规程和控制重点,进一步明确各岗位职责和目标任务,落实“双向质量管理”工作措施,实行“全员性、全过程、全方位、全痕迹”管理,严格控制质量管理工作的低水平低效率,形成对烟叶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管理的跟踪与追溯,确保工作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促进技术标准与质量管理的着陆、延伸和推广。

⑵质量控制管理目标考核。建立烟叶质量控制管理目标考核机制,制定科学完善的考核办法,全面加强质量控制管理考核。根据生产农时、育苗、施肥、田管、成熟度、分级扎把等质量管理关键环节技术要求,制定质量控制管理阶段性目标考核细则;根据中上等烟比例、烟叶交售等级合格率等具体质量管理指标,制定质量控制管理总体性目标考核细则。对阶段及年度质量管理进行严格、细致、准确、及时的考核监督,不断完善质量管理控制考核绩效评估体系,严格控制面子工程,依据质量控制管理目标完成情况兑现奖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30218.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