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学院文娱部工作总结
河南师范大学水产学院201*-201*学年第一学期
工作总结
水产学院文艺部201*年12月28
由于学院是新成立院系,所有相对去其他学院来说,活动总体相对较少,且主要是以配合校部来开展活动。本学期主要活动有卡拉OK大赛、音乐技能大赛、元旦晚会。本学期在工作上,部门需要注意的以及个人需要进步,从各个活动进行分析。首先:一、卡拉OK大赛
由于学院是新成立的学院,在文艺活动方面有一定的限制因素,致使活动相对较少,本学年的迎新晚会没有举办。不过卡拉OK歌手大赛于11月1号,在生物西楼七楼活动室成功举办,并选出了推向校部卡拉OK大赛的选手两名。
本次比赛,存在值得发扬的同时,有些方面也需要不断提高。在此,主要说说需要改进提高的。
1、人员上,新成立的水产学院,在学生人数上,比较少,因此在选拔人才时,会有点捉襟见肘,相对于其他大院,、人才资源略显不足,且水平存在
2、人员上,新学院这个问题的存在,活动组织上会相对薄弱,考虑事情的深度以及准备工作充分与否都有待提高。这点和团委学生会整体的一个协调有关,从中需要提高学生会各成员之间相互合作,整体协调。
3、与其他院交流上,需加强。这一点,一是因为与其他学院存在交流不足的问题,二是校部换届相对于往届延缓过久,致使工作进度跟不上。4、活动形式,有待提高。这次比赛,虽然在部门人员商讨后,有一点的改变,但是依旧不足,还是有点老套。所以,活动形式需要在改进,具体的还在探讨中。总体而言,本次比赛,是对于我们学院的一次考验。经过这次比赛,部门在组织晚会,安排人员会有一个提高。争取做好工作,完成任务,配合校部开展工作。
二、音乐技能大赛
音乐技能大赛(后简称“音技”),11月5日,开始举行。我院选拔6人,分别参加了通俗组、舞蹈组以及乐器组比赛。但是由于准备匆忙,所取得的名次都相对较差。从中可以得到一下几个需要改进的地方:
1、活动组织时间。这次活动组织方面上来说,比较卡赛,显得有点被动,因此时间很紧张,导致两个组别比赛未能参加。再者选手准备也有待加强。
2、在选手选拔。本次主要是通过部门物色人员参加,选手相对有点被动,准备方面也显相对欠缺。以后可以与卡赛一样提前准备。
3、学生会方面。相对来说,由于这学期学院活动较多,对于音技以及卡赛,学生会成员关注度较少,比赛现场少有人员出席。三、元旦晚会
1、时间方面。由于今年校学生会的换届问题,致使卡赛、音技都延迟举办,使得准备元旦晚会的时候,其他两项都在进行中,准备上遇到了点选手的时间冲突的问题。
2、人员。限制于活动数量以及院学生人数,节目相对于其他学院可以选择的程度较少,主要都是物色好的节目直接推上去。但节目质量都很好,在编排上也可以有成效。
3、人员。团委学生会,存在上述两个活动都共有的问题:由于学院的新成立,学生干部对于活动的流程操作以及相关组织的能力都处于提升期,因此活动的组织有存在忙乱的情况。但相比较前两个活动,整体的素质想当有提高,从组织能力还有办事效率而言,都有相当大的提高。
4、节目。从12月23日在青活举办的院元旦晚会整个晚会的气氛及院领导的反应,节目质量相当不错,另外晚会的互动游戏值得推荐,使得晚会现场气氛达到一个高潮,也促进我院领导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一点是本次晚会一个成功的点,可以让师生关系变得融洽。
几个活动总的来说,部门工作能力在刚开始的不怎么熟练,至于活动有一定的开展难度到现在开展活动基本顺利,部门的进步明显可见,部门人员的工作技能、合作意识也有很大提升。此外,团委学生会的合作也有了很大提高。这一切体现在最后的元旦晚会现场,还有学生会的节目。总的一句话,部门在提升,学院在强大。
四、个人方面:
1、整体统筹能力有待提高
2、语言沟通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3、相对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前瞻性可以加强。
扩展阅读:大连水产学院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大连水产学院201*届毕业生就业工作总结
201*年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以下称“就业工作”)在校就业指导委员会的正确领导下,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工作重心,以迎接201*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和创建大连海洋大学为工作目标,以巩固、完善、提高为工作指导思想,强化服务职能,树立全员为毕业生服务的工作意识,经过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已顺利完成就业各项工作,现将201*年就业工作总结如下:
一、毕业生就业概况1、毕业生派遣情况:
201*年我校共有毕业生2641人,其中,本科毕业生1043人(男617人、女426人),高职专科毕业生1598人(男892人、女706人)。毕业生中国家统招并轨生2630人(本科1032人,高职专科1598人),少数民族预科生9人(均为本科),定向生2人(均为本科)。
毕业生中考取研究生114人,考研率为本科毕业生的10.93%;出国深造继续学习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考取专升本393人,升学率为高职专科毕业生的24.59%;实际派遣2134人(本科929人,高职专科1205人)。
2、毕业生就业去向情况:
20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2347人(本科1010人,专科1337人)。其中就业于国家机关的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参军入伍的6人(均为本科);
就业于科研设计单位的2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就业于高校的3人(均为本科);
升学的507人(本科114人,高职专科393人);
出国工作、学习的6人(本科5人,高职专科1人);就业于其它教学单位17人(本科14人,高职专科3人);就业于国有企业的251人(本科197人,高职专科54人);就业于其它事业单位的14人(本科12人,高职专科2人);就业于三资企业的303人(本科119人,高职专科184人);就业于其他企业的893人(本科316人,高职专科577人);就业于金融机构的7人(均为本科);
志愿服务辽西北、大连北三市的4人(均为本科);进行就业代理的301人(本科187人,高职专科114人);灵活就业的14人(本科7人,高职专科7人);其他就业的13人(均为本科)。
201*年我校有2名定向毕业生,均解除了定向合同,重新落实了就业单位。3、初次就业率情况:
截至到8月31日,我校本、专科毕业生初次平均就业率为88.87%,其中本科生初次就业率为96.84%,高职专科生初次就业率为83.67%,具体详见附表。
二、就业情况分析1、就业率的比较
⑴、毕业生总量逐年增加,就业率稳中有升。
近几年我校毕业生人数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工作量不断加大。经过全体就业工作人员,特别是各院(系)领导和同志们的不懈努力,我校毕业生就业率稳中有升。201*年我校共有毕业生2641人,较201*年毕业生人数增加了794人,其中,本科毕业生人数较04年增加100人,初次就业率达到96.84%,较201*年的年度就业率95.12%增加了1.72%;高职专科毕业生人数较201*年
增加694人,初次就业率83.67%较201*年的年度就业率82.41%增加了1.26%。
⑵、本、专科大部分专业就业率都有所提高,100%就业率的专业逐年增加。201*年有毕业生的本科专业为19个,其中就业率为100%的专业12个,较201*年的10个增加了2个。其中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轮机工程两个专业就业率连续三年达到100%;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热能与动力工程(船舶动力装置)、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会计学、日语(水产贸易日语)六个专业就业率连续二年达到100%。
201*年有毕业生的高职专业为18个,其中就业率为100%的专业1个,较201*年同期持平;就业率超过90%的专业11个,比201*年同期增加了8个。
201*年我校各专业就业率较201*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增幅较大的几个专业分别是: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本科)增加7.29个百分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增加6.67个百分点,机械电子技术专业(高职)增加8.23个百分点,建筑工程技术管理专业(高职)增加11.04个百分点,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高职)增加18.11个百分点,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技术专业(高职)增加18.39个百分点。
2、毕业生就业去向的比较
⑴、就业于经济发达或东部沿海省市的毕业生人数比例较大,并成逐年上升趋势。201*年在北京、天津、上海、沈阳、大连等五市就业的毕业生为1707人,占初次就业人数的72.76%,较201*年的1098人增加了609人,增幅比例为23.06%。
⑵、隐性就业比例逐年扩大。201*年我校有114名本科毕业生考取了不同专业的研究生,占本科毕业生总人数的10.93%,与04年基本持平;有393名高职毕业生通过“专升本”升入本科继续学习,占高职毕业生总人数的24.59%,
比201*年的247人增加了146人;有301人选择就业代理,比201*年增加70人。
⑶、传统的就业观念逐渐发生变化。近年来随着非公有制企业的飞速发展,对毕业生的需求逐年增大,从下表数据中可以看出,毕业生到非国有企业就业比例在逐年扩大。
近四年我校毕业生就业于国有与非国有企业情况统计表
年份201*年201*年201*年201*年就业于机关、国有企业、就业于金融机构、三资企业、民营事业单位情况企业等其他单位情况从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百分比从业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百分比16421.58%14218.86%23712.65%75940.52%22812.34%85246.13%28410.75%124947.29%三、就业工作开展情况
1、各级领导高度重视,各院(系)、职能部门密切协作,为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201*年我校继续坚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校和各院(系)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校领导多次强调,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结构和就业层次已经成为检验学校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有无竞争力,社会是否需求,已经成为学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生存与发展的生命线,我校必须以就业为导向,转变办学指导思想,转变管理职能,建立健全就业管理工作体制。根据我校就业工作的情况,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委员会先后5次召开专门会议,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研究与部署。招生就业办公室、教务处等职能部门与各院(系)密切配合、相互协作,各院(系)在就业工作中充分发挥主动性与创造性,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扎实做好毕业生各项工作,增强了就业工作的实效性。
2、逐步完善就业指导课内容,有针对性开展就业指导讲座,全面做好就业指导的各项工作。
自201*年9月起,我校全面启动新修订的就业指导课教学计划,以专业思想教育、综合素质培养、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技能与就业技能培训、择业心理、就业政策与形势、毕业生创业等为主要内容,在全校各年级学生中同时开课,并针对各年级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就业指导课更加科学、规范、实效。学校和各院(系)还经常邀请校外人力资源专家、知名学者、校友及校内教师、优秀毕业生有针对性地为毕业生开设报告会、就业指导系列讲座,201*年我校先后为毕业生举办了6场大型就业指导讲座,各院(系)先后为毕业生举办了38场专场就业指导讲座,有针对性地解决毕业生思想上深层次问题,帮助毕业生调整心态,树立正确就业观与择业观。
为了帮助学生顺利成长,学校将就业指导课有关内容前移到新生报到时就开始进行。新生入学后,各院(系)利用家长送子女入学的机会召开以“我为就业做准备”为主题的各类报告会和座谈会,使学生及早了解就业指导的有关内容,并联系家长配合学校,督促指导学生努力学习,全面发展。
3、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相对稳定、专业化的就业指导专兼职队伍。
为了进一步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我校在工作中强化了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工作,201*年先后派出5人次进行培训学习,目前已初步建立了18人的专兼职就业指导队伍,该指导队伍学历与学科结构比较合理,其中具备和正在攻读硕士学位的12人,他们所修专业涵盖了心理、法律、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济、思想政治教育、农学等,增强了师资力量,满足了毕业生就业指导课程
建设需要。
4、加强理论研究,继续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
针对“大众化”教育阶段的大学生就业特点,学校组织部分院(系)开展毕业生就业的理论研究工作。201*学年初,海洋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职业技术学院(瓦房店校区)承担了辽宁省教育厅《201*-201*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与创业专业研究》中的《大学毕业生供求矛盾与学科专业结构调整等相关问题的研究》、《面向船舶行业以就业为导向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研究型学习对大学创业和就业能力的培养研究》、《高职大学生的培养模式与适应社会需求的研究》四个课题研究工作。通过科学研究不断探索就业工作的新思路与新方法,为我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不断推进学校就业工作。
201*年我校继续开展了毕业生跟踪调研工作,把毕业生跟踪调查和迎接07年教学水平评估工作结合起来,各院(系)按照学校年初制定的工作计划,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其中,机械工程学院毕业生跟踪调查小组对葫芦岛市进行了为期3天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活动,走访毕业生40余名,并与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的培训中心签订了协议,使渤海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成为我校又一个学生实习基地;土木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院(系)先后走访用人单位40余家,走访毕业生70余名,为迎接201*年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积累了第一手资料。
5、开好大型供需见面洽谈会,发挥规模效应,加大市场开拓力度,为毕业生提供广阔的就业渠道。
我校以举办各类供需见面洽谈会为主要形式,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创造条件。本学年,我校成功举办“201*届毕业生供需见面洽谈会”。为使洽谈会能够顺利
召开,各院(系)结合本专业特点,通过各种方式邀请用人单位;学生处先后向1000余家企事业单位发出了需求信息函和邀请函,为了进一步扩大这次洽谈会的规模和影响,通过校园网、校就业网、大连在线等网络发出邀请函,并在大连晚报上刊登广告,通过各院(系)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保证此次参会用人单位的数量和需求信息量。会上有113家单位参会,当场发布就业信息930条,有130人签署了就业协议。各院(系)针对本院(系)专业特点,先后组织召开专场供需见面洽谈会近百场,收集就业信息近3000条,一定程度上满足了毕业生就业需求。
为进一步落实辽宁省政府关于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拓宽毕业生到省外就业的新渠道,我校作为大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会(以下称“协作会”)成员之一,于05年4月对南京、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上海等7个城市进行了为期9天的实地考察。本次考察过程中,我校分别与东南大学、扬州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就业指导中心进行了交流与学习,学习到了兄弟院校就业工作的先进做法和经验;走访了扬州、镇江、常州、无锡、苏州人事局和人才服务中心,了解相关城市的人才引进政策和人才市场需求状况,协作会已与这五个城市的人才服务中心初步达成共建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的合作意向,已与镇江、常州、无锡签署了《大连高校毕业生就业、实习基地共建协议书》。通过参加协作会,可以发挥规模效应,打造毕业生品牌形象,吸引更多的用人单位进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6、加强毕业生教育工作,不断增强毕业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毕业生教育工作,既是就业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和各院(系)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毕业生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为切实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和派遣
工作,努力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使学生上好大学生涯的最后一课,学校制定《大连水产学院201*年毕业教育及派遣工作实施意见》,切实做好毕业生教育各项工作,使毕业生文明、安全、顺利离校。
⑴、领导重视,认识到位,责任明确。
在毕业生教育过程中,各院(系)按照学校统一工作安排,明确工作任务,任务落实到人,各院(系)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层层落实责任制,在工作中充分发挥学生工作专职队伍、班导师、学生干部、学生党员骨干作用,采取了切实有效的措施,使毕业生教育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⑵、认真做好毕业生派遣工作。
各院(系)、各部门本着“以学生为本、全心全意为毕业生服务”的指导思想,认真为毕业生办理离校的每一项手续,确保工作中不出问题,并通过开展咨询活动为毕业生提供服务,为他们排忧解难,积极营造温馨的校园氛围。
⑶、积极开展“学子情系母校,师生共建文明”主题教育活动。学校和各院(系)通过毕业生典礼、授予学位仪式、考研明星风采展、“祝你一路顺风”欢送毕业生晚会、欢送毕业生广播音乐周、毕业生“爱心献母校”赠书活动、毕业生创业教育系列报告会、“毕业生真情留言活动”、为母校献爱心等多种形式集中开展毕业教育;各院(系)通过开展师生座谈会、师生参观市容、院(系)领导和班导师走访毕业生、组织毕业生参观校史馆和标本室、毕业生与在校生座谈会等一系列活动,培养毕业生爱校荣校情感,坚定了毕业生服务社会的意识和责任感。
⑷、积极做好就业困难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各院(系)通过对暂时未就业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树立信心、摆正心态,并动员各方面力量,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使他们能够尽快顺利走向
工作岗位;按照学校要求,各院(系)建立了毕业生去向跟踪登记制度,对毕业生的去向进行登记,与毕业生(特别是行业内就业的毕业生)建立起长期联系,以便及时掌握毕业生的单位变动情况,为统计年终就业率和顺利开展毕业生跟踪调研做好基础工作。
⑸、积极鼓励毕业生参加志愿服务支援辽西北和大连北三市活动。学校积极响应国家和省政府号召,采取奖励、优先推荐工作和优先推荐读研等7项优惠政策等措施,鼓励广大毕业生到基层和艰苦地区去建功立业。201*年我校有4名毕业生作为志愿者到辽西北和大连北三市参加工作。
7、经过各院(系)和职能部门的共同努力,我校顺利通过首次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在全省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的通知》(辽毕组办[201*]1号)的精神,我校迎来了首次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评估组听取了校就业指导委员副主任王毅副院长代表我校所做的工作汇报,对要求的毕业生就业工作组织建设、软硬件建设等多项指标进行了检查,通过召开教师座谈会、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对我校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进行了解,查看了就业专用场地、办公设备及就业相关材料。经过评估组综合打分,我校被评为“201*年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估优秀单位”称号。
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201*年我校就业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于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工作任务加大,现代化管理手段还不能满足就业工作校、院(系)两级管理的需要,就业工作的信息服务还处于起步阶
段。
2、毕业生就业市场建设已初见规模,但就业基地数量、专业覆盖面还不能完全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专业间就业基地建设仍不平衡。
3、就业指导课体系建设还要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课形式也应该趋于多样化,创业教育仍需加强。
4、就业工作的理论性研究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五、下一步的工作思路
针对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下一步的工作思路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1、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学生处将与网络中心合作,尽快开发完善校就业信息网站,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化作用,为毕业生就业提供良好信息服务。
2、继续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工作,加强与用人单位和校友的联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增强有效信息量,继续办好“201*届毕业生大型供需见面洽谈会”,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
3、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队伍建设工作。从201*201*学年度开始,学校将对就业指导课的师资组成做出调整,师资队伍将逐步调整为以各院(系)的学生工作书记及就业专职工作人员为主、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为辅的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使就业指导课内容更加贴近学生、贴近专业、贴近实际,增强就业指导的实效性。
4、进一步加强就业工作的理论性研究和调研工作,在毕业生就业的工作实践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针对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专题研究。
就业工作是学校一项重要工作,学校要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工作理
念,找出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做法,创新工作思路,树立就业服务意识,提高就业工作质量,以就业为导向,继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就业与培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提高培养质量,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全面做好毕业生就业的各项工作。
大连水产学院201*年10月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水产学院文娱部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水产学院文娱部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水产学院文娱部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31534.html
- 上一篇:文娱部工作总结
- 下一篇:文娱部十二月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