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大学实习生总结发言稿
西藏大学实习生总结发言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很高兴能作为西藏大学实习生代表在这里发言!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所有实习生,向北京中学的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其次,对我院院领导和带队老师在实习期间对我们的关心和照顾表示诚挚的感谢;最后,我更要感谢我们的指导老师,在他们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我们才取得了圆满的成绩!
实习是大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件事情。实习锻炼了我们的实践教学能力,提高了对教育工作的认识;在实践中体会了教书育人的重大责任,在这近两个月的实习期间,我们认真的向自己的指导老师学习。认真的听取老师们对我们的评价和建议;认真的听好指导老师上的每一堂课,吸取老师的宝贵的教学方法;认真、充分准备每一堂课,听取老师的建议和教导;认真、仔细批改学生每天的作业,做好作业讲评工作。帮助作业中错误较多的学生进行个别讲解,尽全力做好一名有责任心的好老师。同时,在工作上也得到了其他老师们的帮助和关心。得到了学生的配合和支持。短短的两个月中,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这些都让我们的实习生活变得难忘和丰富多彩。通过这两个月的实习生活,我们深深体会到了教师职业的伟大和老师的艰辛,同时我们也从中吸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这将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回顾过去两多月的教学工作,心中充满感激。我们要感谢我们的学生,是他们让我们感受到在工作中不断成长的快乐和对自己逐步建立的自信,是他们让我们找到作为教师进行专业发展的支撑点基于实践的学习与反思,是他们给予了我很多关于教育、关于人生、关于学习、关于生活的思考的火花。最后,我再一次衷心的感谢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祝愿拉萨市北京中学再创佳绩,祝愿老师们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西藏大学山南地区人文地理实习报告
西藏大学
地理野外实习报告
西藏大学理学院城市与资源学系
地理野外实习
10级地理科学班张大伟
201*年8月18日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人文地理野外实习是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人文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地域性
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野外实习,把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提高了我们的综合分析能力,提高了地理综合素质,为今后从事中学地理教学和地理科学研究打好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习的主要目的具体为:
1.扩大地理视野,提高地理思维能力:地理野外实习是学生充分接触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实践过程。不仅开阔了视野,使课堂上所学饿知识和理论得到印证,而且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出现的许多地理学问题会引发我们去思考、去探索,从而加深对问题的研究、理解和记忆,提高我们的地理思维能力。此外,沿途中的地理景观,能使我们产生浓厚的兴趣,激发我们的求知欲,进而转化强大的学习动力。
2.培养野外考察和研究技能:野外考察是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地理野外实习是我们学习和研究的重要环节。
3.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所在。野外实习我们改变了传统的学习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去发现、去探索使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得到了有机的结合。
二、实习任务和要求
(一)实习任务
通过对山南地区具有代表性景观、寺庙等地的实地考察和专项调查,获得人文地理方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加深对人文地理理论的理解。
(二)实习要求
1.实习前要熟悉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区域情况,做好相关知识准备2.实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组织纪律,团结互助,注意安全3.实习时要认真听讲,勤于观察分析,作好实习笔记
4.实习结束后每位同学要结合专业知识和自身体会,提交实习报告。
5.实习后要把学习理论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这种学习理念贯穿到以后的学习、生活教学之中。
三、实习时间和路线
201*年7月15日:桑耶寺
201*年7月16日:青朴山雍布拉康昌珠寺猴子洞
201*年7月17日:藏王墓朗赛林庄园四、参加实习人员
次仁央宗老师、琼达老师、孙清刚老师、赵建波老师全体西藏大学理学院201*级地理班25名学生
五、实习内容
实习点1:桑耶寺【扎囊县】
地理位置:桑耶寺,位于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镇(雅鲁藏布江北),在山南
首府之地泽当镇之北约50公里处;建于公元8世纪60年代,是西藏第一座寺庙,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桑耶寺的建立,为藏传佛教取代西藏本土教苯教,奠定了基础;在桑耶寺剃度的第一批西藏僧人七觉士,对后世佛教发展影响很大。
基本情况:桑耶寺,总占地面积约
2.5万平米,主建筑为乌孜大殿,居于
中心位置,大殿周围建红、绿、黑、白四佛塔,更远处的四周有四大殿,并建相应的附属建筑物,所有建筑被围墙所围,整个布局模拟佛教理想世界中坛城,各殿堂、走廊墙壁绘有记载历史事件等的壁画;桑耶寺主殿乌孜大殿,占地约6000平米,共三层,从底部依次是藏式、汉式、印度式三种建筑风格,主供佛为释迦牟尼,位于一层,高达数米,气势雄伟,令人望而敬畏。
【桑耶寺乌孜大殿】
寺庙布局:整个寺院的布局,是按照佛经中的"大千世界"的结构布局设计而成,是依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乌孜大殿代表世界中心须弥山,大殿周围的四大殿表示四咸海中的四大部洲和八小洲,太阳、月亮殿象征宇宙中的日、月两殿,寺庙围墙象征世界外围的铁围山;主殿四周又建红、白、绿、黑四塔,以镇服一切凶神邪魔,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围墙四面各设一座大门,东大门为正门。寺院建成后,莲花生在这里剃度第一批藏人出家为僧,号称"七觉士"。此寺因而成为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宝齐全的佛教寺院。
实习点2:青朴山
地理位置:青朴山位于桑耶寺东北15华里的纳瑞山腰,海拔4300米,青朴夏
无酷暑,冬无严寒,是一座理想的避暑御寒山庄,沿途的路面又非常适合进行徒步旅行,这里不仅仅是朝圣者的圣地,作为旅游者得到的乐趣要多很多。“青”指这里的青氏家族,“朴”是山沟上部之意。青朴所在的山沟呈“凹”字形(亦或“鼻孔”状),三面环山,南面是逐渐开阔的山间斜坡地和水域辽阔的雅鲁藏布江。
历史背景:寂护、莲花生等高僧大德先后在这里修行,留有众多圣迹。在藏
传佛教前弘期结束时,有许多经卷都被埋在这里,后弘期早期不少掘藏师在此掘藏。所以,青朴与桑耶寺共负盛名,藏族人认为到了桑耶寺而不去青朴,就等于没到桑耶。相传,这里有108座修行洞,108个天葬台和108处泉水。青朴作为藏传佛教最著名的修行地,已成为朝圣者、旅游者十分向往的西藏名胜之一。
实习点3:雍布拉康地理位置:雍布拉康,藏语意为“母子宫”,是西藏历史上第一座宫殿,也是西藏最早的建筑之一,位于山南地区泽当镇东南,高耸于雅砻河东岸扎西次日山顶。相传是苯教徒于公元前2世纪为第一代藏王聂赤赞普建造,后来成为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在山南的夏宫,五世达赖时改为黄教寺院。雍布拉康主要供奉释迦牟尼佛像。宫殿内的壁画上生动地描绘了西藏的第一位国王,第一座建筑,第一块耕地的历史。基本情况:中文名:又名:地理位置:雍布拉康母子宫建于:其他:公元前127年西藏历史上第一座王宫文成公主、松赞干布西藏山南地区泽当历史人物:镇东南雍布拉康传为西藏最早的建筑,最初并非寺院,而是早期雅砻部落首领的宫殿。民间传说云:“宫殿莫早于雍布拉康、国王莫早于聂赤赞普、地方莫早于雅砻”,雍布拉康正是聂赤赞普在雅砻地方建造的宫殿。雍布拉康分为两部分,前部是一幢多层建筑,后部是一座方形高层碉堡望楼,与前部相连。公元5世纪,藏王托托念赞时期,传说一本佛经从天而降,正好跌在雍布拉康宫顶,当时无人能识。有圣人断言,到了公元7-8世纪就有人能解读此书。所以这本书被很好地保留在雍布拉康。
建筑结构碉楼式建筑:位于整个建筑东端正中,即传说中聂赤赞普所
建的最早建筑。高11米,南北长4.6米,东西宽3.5米,上小下大。外观似为五层,内部实为三层。第一层为1.2米高,0.6米宽的通道通往一层殿堂的须弥座后,二层有小门通二层大殿顶部,第三层原有五世达赖时的所加金顶。这座建筑墙壁厚重,内部狭小,一层仅2.28平方米,二、三层也不过4.18平方米,不可能作为三十余代赞普延续使用的宫殿,早期还应有较大面积的宫殿建筑。其传为松赞干布所建,原有三层,现修复为两层。一层前半部为门厅,大门外有带遮檐的小平台,接折阶十数级。二层法王殿亦分前后两部分,原前部为南北两间,北间为空房,南间为楼梯间。文革时,三层以上整个被拆毁,现经修复后的二层有了较大的改动,前半部为三面环绕矮墙的平台,后半部为带天井的回廊。
实习点4:昌珠寺
地理位置:昌珠寺位于山南雅砻河东岸的贡布日山南麓,距乃东县约二公
里,属格鲁派寺院。建于松赞干布时期,据说文成公主曾在该寺驻足修行。寺中悬挂有一口铜钟,在整个西藏都很有名。
基本情况:昌珠寺系吐蕃时期第一批兴建的佛教寺庙之一,在乃东县昌珠乡。这儿林木葱茏,风景绝佳,古往今来一直是山南的政治经济中心之一,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昌珠寺的珍珠唐卡为镇寺之宝,所画的是坚期木尼额松像(观世音菩萨憩息图)。整个唐卡长2米、宽12米,共耗珍珠26两(计29026颗),镶嵌钻石一颗,红宝石二颗,蓝宝石一颗,紫宝石055两,绿松石091两(计185粒),珊瑚41两(计1997颗),黄金155克。寺内廊中悬挂有一口铜钟,钟上铭文说这口铜钟是汉族比丘仁钦监造,施主是赤德赞第三妃提氏。昌珠寺重要建筑有大门、乃定学、措钦大殿名“乃定当”,主像是莲花生。措钦大殿东西长45米,南北宽29米,里边有天井天棚,经堂有柱64根,主要佛殿三间,形式与拉萨大昭寺差不多。殿内有12座佛堂,各具风采。
文化背景:就像西藏许许多多的地方一样,说到昌珠寺,不得不提到那位作为汉族妇女的多才多艺杰出代表的文成公主。相传,文成公主为建大昭寺,夜观天象日察地形,发现吐蕃全城的地形极像一仰卧的罗刹女,将不利于吐蕃王朝立国。须在女妖的四肢和心脏建庙以镇之。于是,女妖心脏上建了大昭寺,四肢之一的一臂上建了昌珠寺。昌珠寺由大殿、转经围廊、廊院三部分组成。主要建筑是措钦大殿,殿内供奉一尊三世佛像,和其它寺庙里不一样的是,这尊铜佛像是由全铜浇铸而成,甚有特色。传说莲花生大师和米拉日巴大师等著名的佛教高僧都曾在昌珠寺附近修行过,使得现在昌珠寺一带仍为许多佛教信徒的朝圣圣地。
建筑结构:昌珠寺,布局形式新颖别致,独树一帜。它分前后两部分,前部
为一小庭院,后部是以错钦大殿为中心的拉康大院。进了大门都是小庭院。小庭院长23.6米,宽16米,周围一圈回廊,廊顶一层僧房。庭院北侧系桑阿颇章,约建于十七世纪以后,是南宗宁玛派为便于该派僧众朝见来此礼佛的达赖喇嘛而修建的住房,故其内茶房、柴房、粮物仓库、膳食、住房一应俱全。步入大门,是该寺的拉康大院,为该寺的主体和建筑精华所在。大院前有高大的门廊,门廊两端与围绕在整个大殿外面的转经回廊相界,适成一周,是为该寺外转经回廊。中转回廊均以单拱柱或十字拱柱承檐,但拱柱形制有早有晚,早期的拱柱下的础石形如复盆,上刻莲辩,后期础石则无雕凿。回廊南北西三面墙壁上均有壁画,南北壁绘佛传故事,西壁则绘五世达赖、固始汗、第巴桑结三像,壁画似清代以后的作品。
实习点5:猴子洞基本情况:狲猴与逻萨女结合,繁衍后代的神圣地点一一猴子洞至今仍然存
在,位于贡布日此腰上。泽当东面的贡布日山是西藏四大"神山"之一,海拔4000多米,从山脚至山顶约201*米,此山是藏民族先民繁衍的母体,是一座神山,传说登上此山,只要诚心拜佛,有福气的人便会见到山上的仙境。贡布日山有三座峰,第一座峰是央嘎乌子,第二座峰是森本乌孜,第三座峰最高,叫竹康孜。
神话传说:称猴变人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传说远古时期,在荒无人烟的
雪域高原,一个神猴禀承观世音菩萨之命来到贡布日山上修行,此时一个罗萨女来到拂猴身边,要求与神猴结合,否则她只能与魔鬼结合,生下无数魔子魔孙,残害生灵。神猴本着:"与人为善,普渡众生"的教义,在征得观世音菩萨许可后神猴与魔女喜结良缘并生下六只小猴,后来繁衍成了西藏人类社会。
历史概况:贡布日山脚下有两处泉水,南边的泉水治鼻窦炎和牙痛,东边的泉水治关节炎等疾病,泉水周围环境优美,是游客理想的旅游休闲好去处。综上所述,贡布日山是西藏人民的心目中是一座神山,"狲猴变人"的美丽传说,在西藏家喻户晓,并远播海外,同时这小传说,不但山南桑耶寺、拉萨布达拉宫、罗布林卡等绘有壁画,而且藏史许多书籍中都有记载。从这一动人的故事中充分证明了山南是雪域人民繁衍生息的地方。
实习点6:藏王墓地理位置:藏王墓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山南穷结县宗山的西南方,
背靠丕惹山(意为增长之山),是吐蕃王朝时期第29代赞普至第40代(末代)赞普、大臣及王妃的墓葬群,总面积385平方米。各陵墓封土高大,为土垒成的高台丘墓。其上层土墩为椭圆形,墩顶极平坦,东西长约130米;下层为长方形土台,周边不齐整。藏王墓的数目现难确定,能看到的有八九座。靠近河边的大墓据说是松赞干布之墓,与之相邻的是赤松德赞的墓,墓旁有巨大功德碑。在9世纪中后发生的奴隶起义中,赞普陵墓全被捣毁,现在的藏王墓只是衣冠冢而已。
基本概况:藏王墓系公元7-9世纪各代吐蕃赞普的陵墓群,是西藏保存下来最大规模的王陵。墓群背靠丕惹山,前临雅砻河,说明吐蕃当时已很注重“背山面水”的“风水”了。整个陵墓群面积约一万平方米,高大,高出地表约10米左右。墓顶呈平顶形,跟内地馒头形封土显然不同,这与《通典》所作“其墓方正,垒石为之,状若平头屋”的记载基本上是吻合的。封土经夯实,夯层清楚,每层厚度约20-40厘米。整个陵墓群面积约一万平方米,各墓高出地表约10米左右,远望犹如一座座起伏的小山。靠近河边有一座大墓,说是松赞干布之墓。墓的大门朝西南开,面向释迦牟尼的故乡,以示对佛祖的虔诚。墓上有座小庙,供有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的塑像,也是守墓人的居所。藏王墓究竟有多少座?众说不一,由于长年水土流失及流沙的堆积,位于山坡的几座陵墓已与丘陵相混,不易辨认,可以看到的封土堆似为九座。藏王墓碑:在藏王墓前有吐蕃时期的石碑二方。与松赞干布墓邻近的据说是赤德松赞(798-815年在位)之陵,在此陵东侧坡地上矗立着赤德松赞墓碑一方。碑上覆宝珠翘角盖顶,顶的下面浮雕流云,四角为飞天,刀法精简,线条流畅。正面上宽78厘米,下宽86厘米,两侧均雕云龙纹。碑身下面已被流沙掩埋,露出地面部分为2.米,有关部门曾下挖3米,仍不见碑座。正面刻古藏文,碑文内容主要记述了赤德松赞一生的业绩,称颂他是一位“足智多谋,宽宏大度,勇毅不拔,骁武娴文”的赞普。另一块石碑立在离藏王墓不远处的桥头边。此碑形制与赤德松赞墓碑相似,唯碑顶略为不同。顶为重珠,盖下有承柱,亦雕流云,但无飞天,两侧为云龙纹。碑身露出地面为3.56米。碑的南面刻古藏文,碑文已多风化剥落。有人考证,此为赤松德赞(754-797年在位)之墓碑。赤松德赞为吐蕃王朝第五代赞普,他的文治武功仅次于松赞干布,故碑文全是歌功颂德之词:“赞普赤松德赞,四方诸王,无与伦比。在藏王墓前,尚有镇墓石狮一对。一狮已残,一狮除左腿断外,还较完整。石狮通高(带座)1055米,座长1.2米,宽0.76米。刻工简练,形象生动。
实习点7:朗赛林庄园
地理位置:朗赛林庄园地处山南地区扎囊县朗赛林乡,与著名的桑耶寺隔江
相望,主楼高达七层,为西藏最古老、最高耸的高层庄园建筑之一。
庄园发展:朗赛林庄园是在扎西若丹庄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扎西若丹庄
园建在现朗赛林乡拉巴村,主楼为四层,由疆扎西若丹创建。随着封建庄园势力的壮大,奢侈欲望的无穷,扎西若丹庄园的规模已不是贵族的理想乐园。于是,经那曲杰又在扎西若丹庄园以北的开阔地方重建了一座主楼为七层的庄园即朗赛林庄园。其时间大约在帕竹王朝时期。
庄园构造:朗赛林庄园有双重围墙,外墙呈长方形,以石块为基,上部用上夯成墙,墙窄而矮。内墙的下部亦垒石为基,墙基宽约4.5米,上部以夯土为墙,夯墙隔层夹有石板,下宽上窄,收分较大,墙顶宽约2米。墙总高约10米,墙顶部有木檐,以此来遮雨护墙。内围墙呈方形,在墙四角上,各建有极简单的碉楼,大门设于东墙正中,宽约3米,在南墙偏东处,还开有一小偏门。在西墙正中顶部,设有望楼,楼基系就围墙加宽一倍,站此可隙望四方。在内墙与外围墙之间,开筑有宽约5米的壕沟(即护城河),均用石砌而成,具有明显的防御性能。在台级造型比较特殊,即在木梯框架上装置石板,组合成木石台级。从其结构布局来观察,前台级系后来所增修,过去曾为木楼台级。长方形高台面上即是四根方柱的门廊,方柱底边长比柱头边长大一、倍,形制古怪,看去极为坚固。
庄园背景:朗赛林庄园是扎囊县境内一个封建大贵族的领地。这个家族曾出过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多吉扎寺的两个活佛,大学者班禅罗桑益西(此人有三部著作传世)和原地方政府的噶伦。朗赛林庄园作为西藏社会进入封建农奴制的早期庄园,不论其几百年的延续性及巨大的规模,在该区是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典型,对于系统的研究封建庄园的形成和发展时期的历史过程,都是个难得的实证,应当采取抢救性的保护措施。
六、实习收获
在此次短暂而又宝贵的实习中,我学到了很多,最大的感受是要把书本上的理
论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去正确科学的实践;要明确中心,繁而不乱,精而不少;要多思考,多讨教。在没有参加实习之前,对于人文地理这门学科,我只是听老师讲解一些书本上的知识,对于其中的一些理论还是比较模糊的。而这次人文实习让我真正了解了什么是人文,怎样看待人文现象,真是受益匪浅,不虚此行呀!同时此行中涉及到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自然地理的很多内容,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个人的社会阅历,并从中磨练了自己吃苦耐劳,不断追求探索与发现的意志。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西藏大学实习生总结发言稿》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西藏大学实习生总结发言稿: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西藏大学实习生总结发言稿》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33661.html
- 上一篇:实习生计划总结报告
- 下一篇:校长期中总结会上的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