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招生就业总结及目标
振奋精神敢创新扎实工作求发展
201*年招生与就业工作报告
同志们:
目前,我院已处于扩大规模、加快发展、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形成自己卓越品牌的关键时刻。对此学院决定召开此次招生与就业工作大会,这是我院办学历史上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总结经验,统一思想,认清形势,明确招生与就业工作的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主要举措,全面部署招生与就业工作。
一、201*年招生与就业工作回顾(一)招生工作
1.招生计划协调到位。201*年全省招生计划下调20%,为确保我院初步计划招收三年制大专1800人目标的实现,院主管领导与职能部门多次向省教育厅计划部门汇报,得到支持,实现了招生计划指标与201*年持平(2400人)。在认真分析我院招生形势的基础上,重点扩大高中生三年制招生比例,在专业招生计划分配上主要向招生形势好的专业倾斜,同时合理兼顾机电、材料、信息等规模较小专业或新兴的专业。
2.到校人数、到校率显著提高。以三年制为例,201*年我院共计录取三年制新生2628人比201*年增加273人,增长率约为11.6%。实际到校人数为2327人,比201*年增加188人,增长率约为8.8%。录取新生到校率为88.5%,比201*年增长0.7个百分点。
3.省外招生形势继续转好。我院去年面向全国25个省(市、区)招生,比201*年新增7个省进行招生。目前,我院招生范围已覆盖全国近80%的省区。录取新生中来自省外的共622人,占录取总数的23.67%。比201*年增招53人,增长率为9.3%,进一步扩大了外省生源所占比例。
4.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录取新生的平均成绩稳中有升,各省(市、区)文科、理科、艺术类专业的录取最低分基本高于全省最低录取控分线或持平,以xx为例:文科全省统一最低录取控分线为320分,我院最低控分线为343分,我院最低控分线高出全省录取最低控分线23分,录取最高分为544分,高出我院最低录取控分线201分;我院理科生最低控分线与全省统一录取最低控分线280分齐平,录取最高分为487分,高出最低控分线207分。
(二)就业工作
1.就业率保持稳定。尽管201*年是我院毕业生人数迄今最多的一年,共有毕业生1818名,比201*年增加约20%。但初次就业率仍
达到了76.44%,比201*年提高约16个百分点。上报省教育厅的年终就业率为98.62%。
2.专升本人数明显增加。201*年我院参加专升本考试的46人中,有43人取得了在本科院校继续深造的资格,升学率达93.48%,专升本人数比201*年增长9.75倍。
3.就业质量显著提高。一是学生就业专业对口率继续好转。毕业生就业的专业对口率达到90%以上,基本实现了“专业对口”的目标。二是学生就业的满意度进一步提高。大多数同学对自己的就业情况比较满意,毕业生初期工作的年薪大多基本稳定在1.5-2万元,个别已达到4万元。三是就业单位性质较好。大多数学生在国有建筑类企业就业。部分学生已在一级资质的大型国有建筑企业(如xx集团总公司)等单位就业。
4.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院已基本占据了省内及部分省外建筑行业的就业市场。目前,我院已基本形成以xx为主,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为辅的就业区域格局。
5.就业指导逐步完善。毕业生就业指导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形式主要包括:继续实施和采用专题式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印发就业宣传资料;聘请专家以院和系为单位举办了大小型就业指导讲座;开通了网上在线就业指导等;就业指导内容涵盖了就业政策解读、就业形式分析、求职应聘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对学生进行了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回顾过去的招生与就业工作,我们深刻体会到党中央、国务院对高职教育招生与就业工作的高度重视和对学生的深切关怀;体会到主管单位对我院招生与就业工作的鼎力支持和倾情关注;体会到各地校友对母校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关心;体会到各系部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真抓实干和敬业奉献精神;体会到社会各界和广大教职员工对我院招生与就业的热切期盼和大力支持。正是有了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才有效地应对了当前招生与就业形势严峻和毕业生人数大幅增加的双重挑战,保持了我院招生规模和毕业生就业率的基本稳定,保持了毕业生实现就业人数的稳定增长,确保了学院的较快发展。
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广大教职员工艰苦努力,全体招生与就业工作者无私奉献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院党委向同志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我院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同志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但是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目前也存在以下一些亟待解决和引起重视的问题。一是学院的专业、人数、结构严重不平衡;二是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总体偏低,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三是就业市场占有率和质量有待扩大和提高;四是个别系部和专业就业率有待提高。
二、201*年招生与就业工作目标
(一)招生目标。全部新生到校人数达到201*人以上,新生报到率达到85%以上。争取在全国各省(市、区)范围内招生。
(二)就业区域目标。立足XX本土,深入各市建设局、各龙头企业,稳定珠江三角洲,拓展长江三角洲,开拓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就业市场。
(三)就业率目标。201*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目标达70%以上,年度就业率目标达90%以上,就业报到证签约率达20%以上。
(四)稳定和发展用人企业目标数。计划与5家中央直属企业、20家省属建筑企业、30家国家一级建筑资质企业建立和发展用人关系。
三、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一)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继续实施“一把手工程”,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以系为单位的招生与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实行系党总支书记负责招生、系主任负责就业的工作机制,切实把招生与就业工作落到实处。要进一步强化招生与就业全员有责的氛围。制订广大教职员工积极参与招生与就业工作的奖励办法,同时把招生与就业计划的落实逐步分解到系部、专业教研室去,由他们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地确定专业招生计划,提高其工作参与的积极性。
(二)加强市场调研,强化计划编制
加大市场调研力度并依据调研反馈信息编制招生计划和调整招生宣传策略。在投放计划时,要正确处理好各专业招生计划的分配,并与学生今后的就业紧密联系起来,实事求是地编报专业招生计划。对专业教学设备、仪器和师资力量达不到要求以及就业率不足70%的要限制或者停止招生。对连续两年未完成招生计划的专业,要控制招生数。
(三)加大形象宣传,强化品牌意识学院在大力加强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及提高教学质量的基础上要多形式、多途径地通过对专业特点、办学特色、教学质量和就业优势等全方方位地向社会各界宣传和介绍我院,树立自身品牌强力推进学院今后的招生与就业工作开展:一是要继续利用网络、杂志、电视等媒体加大宣传;二是要重视收集优秀毕业生就业资料,并以此为素材进行宣传,促进我院招生与就业工作;三是要充分利用校友资源在各地开展招生与就业宣传,形成教育品牌;四是要依托主管单位及其下属单位帮助我院在本系统和省外进行宣传,进一步扩大我院在社会上的影响;五是要继续深入各地中学进行招生宣传。
(四)实行分级管理,强化考核机制
尽快建立和完善学院、系部及各教研室三级招生与就业考核机制。形成以招生与就业指导处为主,各系、专业教研室为辅的三级考核格局。学院的招生与就业工作由学院进行考核,系部的招生与就业工作由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负责实施考核。全面实行三级绩效考核并与奖罚挂钩。对学院招生与就业工作未达标的部门、专业教研室及相应的责任人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五)拓宽升学渠道,提高升学质量
毕业生的专升本工作不仅是提高我院学生就业率的重要途径,也是扩大我院知名度、影响力的重要渠道。要积极和本科院校取得联系,争取更多的专升本对口学校,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升学机会。各系要紧密配合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做好专升本工作,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引导,并在报名和录取程序上严格把关,争取在数量和质量上有新的突破。真正把优秀学生选拔到本科院校继续升造。
(六)强化业务学习,提升服务质量
一是要加大招生与就业工作人员培训力度,增强业务能力,提升招生与就业服务水平。二是要切实加强学生就业指导。调集精兵强将,充实招生咨询、就业指导队伍,加大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力度,积极开发适合我院实际的职业指导教材。对学生就业指导要坚持课程教学与日常教育相结合,并渗透到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三是要加强招生与就业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实现全国范围的远程招生咨询、面试和网上初选服务。要及时更新网络信息发布就业信息,准确回答考生或家长在网络上提出的问题。四是要切实做好毕业生就业派遣等就业后续工作,真正做到急毕业生之所急,做毕业生之所需,使毕业生就业后期的服务管理工作向科学化、规范化的方向推进。六是要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统计工作。尽快建立就业统计责任机制,成立由院、系就业统计统计工作小组,使就业统计在院、系两级有专人负责管理,并能保质保量完成。同时,要加强对就业统计小组成员的业务培训和经验学习交流,以提高工作效率。
(七)创新工作方法,拓宽就业渠道
高度重视举办各类招聘活动。各系、教研室要积极加强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多举办一些以系为单位的灵活的中小型供需见面会,以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积极倡导校内招聘、网上招聘和按专业分类的中小规模招聘活动,力争在今年举办2-3场较大规模的校园供需见面会。
主动争取上级主管部门支持和积极联系校友,通过主管单位和各地校友的帮助,争取有选择地在全国各地建立一些较稳固的就业市场,然后以此为基地向四周扩散,建立更多、更大的就业基地。
学院、各系和专业教研室要紧紧围绕“立足XX本土,深入省内
各市州建设局、龙头企业,稳定珠江三角洲,拓展长江三角洲,开拓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就业市场”的就业目标,制定详细的就业工作计划,千方百计吸引各用人单位来我院选拔毕业生。
(八)周密部署,开创基层就业新局面
全面落实《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中办发[20?]18号)和《中共XX省委办公厅、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实施意见》(X办发[20?]12号)文件精神,积极引导我院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学院各系、各部门要把引导和鼓励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作为我院毕业生就业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来抓;一是各部门和各系部领导要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个日常工作来抓,并持之以恒;二是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和各系部要主动协调沟通,主动配合相关部门开展此项工作;三是加强学生就业观念的转变;四是认真做好下基层的各项服务工作;五是倡导学生自主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
同志们,201*年是我院顺利推进“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我们已经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开好头、起好步至关重要。让我们共同努力,在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乘势而上,开拓进取,全面完成我院201*年招生与就业工作任务,奋力开创招生与就业工作新局面!
谢谢大家!
扩展阅读:201*年招生工作总结(定稿)
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再创佳绩
201*年学院招生工作总结报告
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我院上下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凝心聚力再创佳绩,圆满完成了我院201*年招生工作任务。现将今年招生工作总结汇报如下:
一、201*年招生工作面临的主要形势
今年学院的招生工作形势严峻、竞争激烈,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生源总量下滑趋势持续
今年江苏省高考人数为474895人,比201*年减少2.49万,继续呈现较大幅度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为5.2%,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生源危机。
(二)本科扩招持续,弃填志愿考生依然量大
今年江苏第一阶段本一本二仍然增加计划10577人,本科录取计划增长了约8%,到了高职(专科)招生的第二阶段依然有约二万考生放弃填报征平志愿,进一步加剧了高职院校录取有效生源的短缺紧张程度。
(三)提前单招计划增加,院校竞争加剧
今年我省再次在15所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实施提前单独自主招生计划9655人,计划涨幅达88.5%;实际录取10000多人,提前挖走了一大块本该属于我们高职院校共同分享的“蛋糕”。今年全国共有1515所高校在我省共录取各类新生40.22万人,高考录取率达84.7%,再创历史新高。高考生源与招生计划之间矛盾在今年显得更为突出,院校间的生源大战异常激烈,海外直通车和国际合作办学项目也参与抢夺数量不多的“家境较好、分数较低”的考生,导致我院部分有效生源流失。
(四)学院收费标准高于其他公办院校
我院是全省唯一一所公办高收费院校,1201*元/年的学费标准是招生宣传的瓶颈。考生及家长已经习惯于“民办即高收费、高收费即民办”
的传统思维,对于这一教育改革的新生事物仍然缺乏认同感。在现场咨询、网上交流、电话沟通中,涉及办学性质、收费问题的仍然占到50%以上。
二、201*年招生主要工作回顾
面对日益严峻的招生形势,全院上下坚定信心、迎难而上,科学谋划、精心组织,开展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
(一)尽早制定了详实、可行的招生工作实施方案
201*年10月学院就正式以文件形式发布了招生工作实施方案,方案确立了今年招生工作“科学谋划、全面部署、掌握先机、重点突破”的原则,加强了组织领导,完善了监察机制,建立了党委委员联系地区招生宣传组制度,明确要求学院全体中层干部和优秀共产党员等各类先进个人深入招生宣传第一线。
(二)全面、客观、准确地收集201*年招生资讯
学院招生就业处加强与上级主管部门和兄弟院校的联系,及早摸清全国及江苏生源情况,认真研究提前自主招生和注册入学等改革措施对学院招生带来的影响,密切关注各类民办高职院校收费情况,以《招生资讯》的形式及时向学院领导汇报准确信息,为制订学院201*年招生总体方略打下了基础。
(三)科学合理确定201*年省内外各级各类分专业招生计划为在生源紧张的形势下保持学院办学规模基本不变,学院教科处、招生就业处和各系紧密配合,及时研究论证,科学合理地确定201*年对口单招类、艺术类、省内外普通类计划数量,面向中职和面向普高注册入学专业与计划招生数,以及普通类专业文理科比例。
(四)进一步优化宣传组织,构建立体化招生宣传体系
今年按照“学院内外并重、注重宣传实效、重在现场咨询”的原则进一步优化了宣传工作的组织。一是加强网站建设,强化信息咨询服务。假期中“学院招生信息网”的访问量达到三万余人次,网上咨询答复近
千人次,电子邮件答复200余人次,登记咨询电话近二千人次,接待来校参观考生和家长800余人次。二是及时更新学院整体宣传片,宣传片制作精良、气势恢宏,充分、及时反映学院发展新成果、建设新成就。三是针对高效媒体、有效对象,安排了适量的媒体广告,扩大学院的影响。四是动员组织教工、学生志愿者等招生宣传人员1000余人,参加了省市区各级各类的现场招生咨询宣传会411场,咨询、登记意向考生近100000余人次。五是做好“点对点”信息收集发送服务。招就处和各地区宣传组掌握本二线下考生信息117000条,电话或短信联系特定分数段考生25.6万余人次,寄发各类招生宣传材料商函201*0余件。六是切实做好院、系宣传资料的编印,完备宣传人员的宣传材料配。编印、发放宣传用品34.5万余份,直接影响考生及家长9.6万余人次。通过这些有针对性的宣传,增加了学院的知名度,提高了考生及家长对学院的认可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及早充实地区宣传组,充分发挥地区宣传组作用
在过去几年组建地区宣传组经验的基础上,招生就业处加强协调,及早优化和充实各地区宣传组人员,201*年地区宣传组的教工队伍扩大至200多名。组织展开多轮培训,使每个宣传人员成为招生工作的行家里手。采取目标责任制和组长负责制,扩大宣传组负责人的权限。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学院提前预支给各个地区宣传组活动经费近200万元(201*年提前预支60余万元)。在招生工作各阶段,特别是关键的时间节点,及时召开推进会加强地区宣传组的指导和交流,从而确保了地区宣传组工作有序、高效地推进。
(六)进一步改进了学生志愿者组织培训工作
学生志愿者是招生宣传工作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学院团委牵头组织选拔,各系和各地区招生宣传组积极配合,进一步提高了今年学生志愿者的素质。院团委于201*年底前就着手选拔优秀学生,采取分时段、分层次的培训方式,及时明确工作任务和要求,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同时加强了对学生志愿者的管理考核。
(七)找准目标中学,切实加强生源基地建设
通过逐个走访目标中学、完善生源地奖励办法、与生源地建立联系制度、发送生源地学生喜报、分送明信片或小礼品,特别是两次“百所中学进校园”活动,大大扩大了生源基地范围,充分发挥了生源基地在招生工作中的基础保障作用,为今年招生工作取得全面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八)进一步完善了奖励政策,体现目标、责任、权利的统一学院在201*年11月初就出台了既有目标任务,又有考核办法的招生宣传工作考核奖励办法。奖励办法的原则是“注重实绩、奖励先进”,充分提高了各地区宣传人员和各系的工作积极性。
(九)加大了对口单招类、艺术类(美术)专业招生宣传力度根据对口单招类、艺术类专业考试较早、考点相对集中的特点,由各地区组组成宣传小分队,严格把握考试时间节奏,加大中职学校宣传范围和力度,分三轮奔赴各考试点和目标中学开展宣传工作,为对口单招、艺术类美术专业的招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十)精心组织新生报到征询和接待工作,竭尽所能提高新生报到率
为使来之不易的招生成果得到最终体现,学院领导专门就录取新生的电话征询、新生报到接待事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布。各系、各地区组通力配合,不厌其烦、耐心细致地做好每一个被录取新生的沟通联系、答疑解惑工作,像连云港、淮安、徐州等地区组都有为一个犹豫不决新生来校报到打了几十个动员说服电话的案例。学院对迎新工作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制定了详细的新生报到接待方案,学院领导、系部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悉数参与现场新生接待工作,展现了我院热情、高效、优质的服务,让新生找到了“回家”的感觉,新生家长十分满意和放心。
三、201*年招生主要结果解析
在全院领导干部、师生员工共同努力、艰苦卓绝的工作下,今年招生工作取得了意料之外的佳绩,超额实现了既定的目标。主要数据统计结果解析如下:
1.录取规模创造新纪录
201*年我院招生计划4300,实际录取4119,计划完成率为96%,比201*年提高了14个百分点。在今年全省高考生源下降5.2%、本科计划持续增加、我院收费标准居高不下的情况下,我院取得这样的计划完成率实属不易,非常可贵。
2.报到新生实现新突破
因为收费较高等原因,历年来我院的新生报到率一直徘徊在80%左右。201*年我院的新生报到率达85.17%,实现了新的突破,这是学院上年份招生实际41193541计划96%82%实际报到数35082826报到率85.17%80%备注计划数录取数完成率201*年4300201*年4300下坚定信心、凝心聚力、攻坚克难的结果,也是近几年我院改革发展成绩卓越、形象快速提升后产生的正效应。
3.基地建设促进新发展
各地生源基地(中学)建设在今年取得飞速发展,为201*年我院招生获得成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年到校新生10人以上的重点生源基地中学达110所,比201*年增加了51所;仅盐城地区、徐州地区分别就有29所、20所,这也是这二个地区到校新生数能分别达到657、557的重要原因。连云港市东海外国语学校一所中学录取考生48人,报到44人,几乎达到某市到校新生的一半。建湖二中、建湖一中分别到校新生40、35个,成为所在县区的“生源大户”。
201*年重点生源基地学生报到情况
中学名称东海外国语学校
录取数485
报到数建湖县第二中学建湖县第一中学兴化市文正实验学校东台创新学校江苏省马坝中学4.计划分布形成新格局
40373732374034323029为更好地应对普高生源持续下降的严峻形势,201*年我院审时度势,在招生计划编制、投放上作出了多样化尝试,适当增加了对口单招类招生专业和计划,进行了普高类、中职类注册入学试点,稳定了艺术类美术专业的招生规模,少量增加了外省招生计划的投放,形成多类试点、多点投放的新格局,较好地分流了普高生源下降对我院目标规模的负面影响。
四、201*年招生工作主要体会
虽然今年的招生工作已经圆满结束,但是在招生实践中我们也有很多体会,值得我们思考,值得我们在明年的招生工作和其他工作中加以借鉴。
(一)学院党政的坚强领导与各级领导干部率先垂范是关键学院党委行政将招生工作视为关系学院生死存亡的最重要的大事来对待,在工作的前期规划、实施过程、经费预算、人员组织等方面都给予充分指导和有力保障。在院领导的努力下,我院争取到单招计划增加、注册入学试点等扶持政策。
学院领导还亲临各地招生咨询会现场,全程指导并参与咨询服务工作,极大鼓舞了宣传人员的斗志。学院夏成满书记、陆国平院长多次深入职能部门、录取工作现场调研指导,多次召开专题推进会议、督查会议,分析形势、处理难题,牢牢把握住招生工作的正确方向。
学院领导在招生宣传的关键时期,日夜兼程赶赴南京、徐州、连云港、盐城、扬州、泰州、南通等地招生宣传现场看望在一线奋战的教职员工,送去院领导的慰问,进行招生宣传现场指导。
绝大部分中层干部能够顾大局、舍小家,以招生工作为重,克服各种困难,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身心投入各地宣传工作中。
(二)招生团队的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是基础
面对今年招生的严峻形势和艰巨任务,不少教职工视学校为己家,以招生为己任,抛弃了看客与旁观者的心理,纷纷主动请战。在今年的招生宣传工作中,大家比往年更加敬业、更加投入,想出了更多的奇招妙招,时间节奏的把握更加精准、恰到好处。各组师生不惧高温酷暑、冷脸白眼,扎实工作,脚步踏遍了江苏每一个县市、每一个目标中学。
各个招生宣传组的同志们身上都展现着“主人翁精神”,充满“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使命感,在困难面前不退缩,在工作需要时候义无反顾,这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院招生工作及其它工作成功的基础。
(三)院内顺畅的互动机制与随行督查是保障
在招生工作方案实施过程中,实行阶段性指导、动态信息反馈和进展督查制度,发挥了指导、服务和督查促进作用。招生工作督查小组安排专人联系每一个地区宣传组,出台了多期督查简报,在宣传、录取、报到各阶段,学院、系部、地区宣传组之间形成顺畅的互动机制,既为学院分析形势、及时决策提供了可靠依据,也使各系、宣传组在工作中“学有榜样、赶有目标”,营造了“比、赶、帮、超”的良好氛围。
(四)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社会美誉度增加是根本
近年来,在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下,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长足发展,在各个领域均取得了不俗的成绩,特别是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的取得,标志着我院改革发展已进入快车道,学院整体实力迈入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的知名度、美誉度快速提升,考生、家长、社会对我院的认可度越来越高,这为201*年的招生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基石。
(五)系部更名、专业调整、计划设多样性等战略调整是重要手段根据201*年我院招生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审时度势,紧贴市场热点,在系部名称、新增专业、单招专业计划增加、注册入学试点等多方面进行了战略调整,及时将计算机工程系更名为物联网工程系,新增了工程造价、移动通信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三个专业,对口单招增加了三个招生专业、360个招生计划,首次申请进行了注册入学试点7个专业500个计划。各系积极与企业合作,拟定9个专业540个工学交替岗位,解决了部分经济困难学生填报我院的后顾之忧。这些成为打赢今年招生硬仗的重要手段。
(六)为加强生源基地建设所开展的“百所中学进校园”活动是重要抓手
201*年12月、201*年4月学院专门组织了二次“百所中学进校园”活动,有200余所目标中学的300多位领导和老师来学院访问,让他们进一步了解了我院的人才培养质量,感受到我院的精神风貌,进一步增加了认同感,同时建立了友谊、联络了感情。这两次活动是促进各地生源基地飞速发展的重要抓手,为201*年我院招生获得成功奠定了基础。(七)即将恢复公办标准收费的利好预期是助推剂
今年招生期间,学院领导通过艰苦努力,争取到“我院有望在201*年恢复公办高校标准收费”的利好消息,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招生老师的士气和信心。各地区组纷纷通过面对面咨询、电话沟通、短信互动、QQ群发布等多种渠道,广为发送,动员和鼓励适分考生抓住难得的机遇报考我院。可以说,恢复公办标准收费的利好预期,是提高我院考生报考率、新生报到率的巨大助推剂。
五、201*年招生工作主要问题剖析
综观201*年的招生工作,我们认为还有以下问题值得深思:(一)各地区不平衡显现,地区差异扩大
今年江苏13个大市当中,完成或超额完成年度招生任务的地区有7个,盐城(205.31%)、连云港(141.5%)、泰州(138.18%)、镇江(128.33%)、徐州(123.78%)、扬州(106%)、宿迁(100%)。
项目南京无锡160175156-4徐州450672560110常州1309382-48苏州18010895-85南通250252233-17连云港201*662838312年任务数21012年录取数23312年报到数207任务完成数-3
项目12年任务数12年录取数12年报到数任务完成数淮安220270214-6盐城扬州镇江泰州宿迁320747658338201*54213131201*115434220359316962403002400小计290040003411511录取新生报到率,最高的比最低的高出了15个百分点;适分考生占比,最高的与最低的之比达2.9:1。
(二)招生计划有效性和新生报到率尚有提高空间
今年我院4300个招生计划,实际共录取4119名新生,招生计划完成率为95.79%,尚有181个招生计划未完成;录取新生中实际报到3508,录取报到率为85.17%;年度计划有效性为81.58%,累计有792个招生计划浪费。对比兄弟院校,特别是大部分公办高职院校的平均水平,我们还有差距。
201*年度招生计划完成情况
招生计划数录取人数4300
(三)新生生源质量尚处低位
报到人数3508计划完成率95.79%报到率85.17%4119201*年我院录取新生文化成绩平均分
序号12类别普通文科普通理科正常录取注册入学201.1211144167备注没有文理科之分3艺术类美术4艺术类空乘5单招353.7154.2520.4384.3从表中可以看出,我院录取新生的文化课成绩尚处于低位,对我院的人才培养工作上水平、出成果支撑不够;与兄弟院校,特别是公办高职院校相比,还有50分左右的差距。
六、201*年招生工作的初步设想
今年招生大战的硝烟尚未散尽,201*年招生战役其实已经启幕。我们只有及早研判明年招生形势,确定符合实际的目标,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才能在明年的招生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
(一)形势初步研判
1.全国及江苏生源下滑趋势不可逆转并将长期存在。我们江苏省201*的高考生源数,预计在今年47.5万基础上再下降2.5万左右,到201*年江苏考生将只有37-35万左右。而江苏201*、201*年的高招计划都安排在41万左右,僧多粥少,江苏出现生源与计划倒挂现象不日将现。在“生源蛋糕”不断萎缩的情况下,我院如何保持应有的份额并争取有所扩大,同时积极寻求新的学生来源,力争使学院事业规模维持在安全范围内,全院上下必须做好付出更大努力和持续增收节支、艰苦奋斗的准备。
预计江苏会在高招计划规模调控、加大对口单招计划数量、扩大注册入学范围、部分高校进行整合等方面出台新的举措。
2.省外高考生源也是逐年下降,但区域性的生源报考趋向值得我们在招生计划安排、宣传投入上倍加留意。
(二)招生任务目标建议
从我院可持续科学发展的要求和招生实际形势考虑,建议明年基本保持招生计划规模不变,到校新生目标4000人。着力提高学院知名度和美誉度,在学院收费标准有望恢复公办高校标准利好的刺激下,着力提高考生报考率、新生报到率和新生质量。
(三)招生工作措施建议
在借鉴兄弟院校招生工作成功经验、总结自身不足的基础上,建议:1.科学确定专业招生计划及文理科分布、区域布局、考生类型结构。各专业应尽早加强市场调研,加强专业内涵建设,综合分析新生调整专业、入学报到及毕业生就业情况,科学提出明年专业招生建议计划。
2.强化对学院整体宣传工作的组织,多方位全角度宣传我院近几年在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绩,增加学院正面影响力。尤其是如果我院恢复公办收费,更要加大宣传力度,扭转社会各界、特别是各生源中学老师、考生及家长对我院高收费的印象。
3.进一步加强生源基地建设。回顾总结近二年各地区招生宣传的实际成效,根据学院招生政策的变化采取不同方式建设维护生源基地中学,在激烈的生源竞争中保持基地份额,拓展基地效果,以保证各地区有稳固的、基本的考生来源。
4.在恢复公办收费的前提下,制定全面提高生源质量的招生工作方案。充分挖掘我院办学优势,凝练我院办学特色,研究制定高分考生报考我院的激励政策,提高我院生源质量。
我们坚信,有学院党委行政的正确领导,有全院师生的共同奋斗,我们一定能审时度势、攻坚克难,在明年的招生工作中再创辉煌!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招生就业总结及目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招生就业总结及目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招生就业总结及目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37398.html
- 上一篇:老干处11年工作总结
- 下一篇:双困就业援助一季度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