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教师技能各章总结要点

时间:2019-05-28 05:54:19 网站:公文素材库

教师技能各章总结要点

教师技能要点

一、职业、基本概念设计环节、导入技能

*教师职业技能: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教育教学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促使学生学习,达成一定教育教学目标的一系列行为方式。

1教学口语训练基本要求1、语言规范流畅:规范:普通话(语音、词汇、语法)流畅:教师口语连贯表意的语音流的流转自如。2、语音音量适中3、语速快慢适度4、节奏抑扬顿挫:抑扬:语言中字调句调的高低配合顿挫:音节间、语句间的停顿与衔接5、内容详略得当

2普通话语音语调技能要领1、语音准确性(1)掌握要领,正确发音(2)寻找规律,纠正方言音。(3)按义定音,克服误读

3语调技巧要领(1)重音:语法重音语义重音感情重音(2)停顿:是语句或词语之间语音上的间歇。语法停顿语义停顿感情停顿(3)句调:说话时语音高低升降的变化,随感情的变化而变化。上扬调降抑调曲折调平直调

4不同教学环节教学口语技巧1、导入语2、讲授语3、提问语4、小结语5教学设计的基本环节一、教学目标的陈述二、教学任务的分析三、教学形式的设计:一般地说常规的教学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讲授法、情景复现教学模式法、发现法、问题探究法、问答法等等。四、作业的类型及设计五、教学计划的制定:教学计划的制定应求同存异,侧重于学生的个别差异

*课堂教学导入技能:是指上课开始时运用一定的方式恰如其分地引导学生注意力,关心上课内容,从而引入新课的技能技巧。

1课堂教学导入技能的重要作用(一)凝聚指向作用即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教学活动上。(二)激发深化作用即激发深化学生对新授课业的兴趣(三)消惧置信作用即消除学生对新课、学业的惧怕、怀疑心理,使学生对新课及教师产亲切感、友好感。(四)铺垫拓展作用为一节课的顺利进行奠定好的基础,并能由此使教学内容进一步展开、拓展。

2教学导入的目的:第一,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第二,激发学生对即将进行的课堂教学的兴趣第三,使学生明确新课的教学目标第四,使教学尽快进入课题

3教学导入的基本方式:1、直接导入2、复习旧知识式导入3、提问式导入4、悬念式导入5、直观导入6、故事式导入7、实验演示式导入8、讲评式导入9、事例导入10、检查预习式导入11、铺垫式导入12、比较式导入13、剖析关键词导入

二、讲授、举例技能

*课堂教学讲授技能:指教师熟练运用讲授法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学行为方式的熟练化表现。

1教授法的基本类型1、讲述:是教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事物或事件进行系统地描述、描绘或概述的讲授方式。2、讲解:是运用阐释、说明、分析、论证、概括等手段讲授知识内容,以揭示事物及其构成要素、发展过程,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本质特点和规律的讲授方式。

2讲解的基本方式:A原理中心式讲解(演绎式)B问题中心式讲解(归纳式)C论证式讲解D启发式讲解

3讲读:是在讲述、讲解过程中指导学生阅读教科书,有讲有读的讲授方式。运

用54讲读法的步骤:准备性谈话全文阅读与讲解编写段落大意复习阅读复述总结谈话

5讲演:是在广泛深入地分析和论证事实的基础上,作出科学结论的讲授方式。高年级运用较多。

6讲授法的适用范围:第一,适用于传授基础知识;第二,适用于班级教学7讲授法的运作要求:一)要恰当地确定、组织教学内容具体要求:第一,遵循由整体到部分、由一般到特殊“不断分化”的原则,加速知识的同化;第二,建立知识之间内在的联系;第三,遵循以点带面、以简驭繁的原则;第四,根据备课时确定的教学内容重点、难点、关键点进行教学。(二)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四)讲求教学语言艺术,提高表达能力(五)要多种方法并用低年级;高年级(六)处理好讲与不讲的关系(七)要注意因材施教并做好课堂教学的组织管理工作

*举例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为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技能,形成能力,发展智力而例举有效的典型事例、启发诱导学生理解教学内容的教学方式1教学举例的作用:一)提供掌握间接经验、尤其是抽象、概括间接经验的认识基础(二)深化认识(三)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四)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记忆效果

2教学举例的运作要求:一)要针对问题的要害(二)要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三)要恰当、确切、具有典型性和说服力(四)要生动具体,富有趣味(五)要适时。课堂教学举例要把握时机(六)要注意知识性与思想性的统一(七)要注意言语的严谨性和直观性(八)要多举正面的例子(九)要举有科学定论的事例(十)要举内容真实的事例。忌虚构(十一)要举具有时代特征的事例(十二)要举学生身边和学生关心的事例(十三)要举具有变式性质的例子,并对所举例子做适当比较

三、提问、板书技能

*课堂提问: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顺利的以提出问题的形式检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巩固,运用情况,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推理来获得新知是行为方式。

1课堂提问技巧形成的标志:时机适时,多少适量,难度适度,句式适当,对象广泛,内容具体、明确、具有启发性、趣味性、预见性、激励性,程序性,运用自如

2作用:1、提示教学要点2组织教学内容3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记忆4扩大学习范围5诊断学习的特殊内容6培养能力7管理学生8有利于教师指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达到教与学的和谐统一。

3提问类型:据提问的目的、用途为标准,提问可分为以下类型:1、导入性提问首要目的是导入新课2、激趣性提问激发学生学习、思考兴趣3、回忆性提问检查基础知识掌握情况4、描述性提问要求学生用某种方式整理、组织事实材料,然后进行详细的描述。5、说明性提问说明理由6、综合性提问依据感性材料提出事物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是学生把教材内容的要素、概念重新组合的提问。7、评价性提问要求学生对所提问题作出价值判断或选择的提问。8、自由询问性提问要求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推断和确定自己认为可以成立的答案的提问9、诊断性提问目的是了解学生理解上的症结所在,以便教师进行针对性的补充讲解。10、判断性提问直接目的是让学生对教学内容作出正误优劣的判断,最总目的是强化对教材的感知、记忆、理解11、发散性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进行多维思考12、分析性提问目的是通过对问题的回答使学生加深对有关教材内容的理解,判断学生理解的程度。

*板书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确、有效、灵活地在黑板上以凝练的文字、符号和图表、图画等,传递教学信息的教学行为方式。

1教学板书的形式:一)以作用为依据划分的板书形式1、基本板书:体现教学目的和教材的重点、难点、关键的板书,是板书的骨架2、辅助板书二)以内容为依据划分1、词语式和结构式。2、情节式和形象式3、赏析式和导游式4、专题式和综合式5多篇式6练习式板书练习式板书是对学生进行能力训练的板书,适用于讲练结合的课型。三)以表现形式划分的板书类型1、并列式和从属式;2、演绎式和归纳式;3、对称式和偏正式;4、对比式和照应式;5、表格式和填空式;6、图示式和板绘式;7、提纲式和总分式

2教学板书的原则:一)目的明确,针对性强(二)书写规范,有示范性(三)语言正确,有科学性(四)层次分明,有条理性(五)重点突出,表意鲜明(六)合理布局,计划性强(七)形式多样,有趣味性

3选择恰当的板书形式设计板书:1、教材内容;2、教学目的;3、课型特点;4、学生实际

4书写与语言的结合形式:先讲后写、先写后讲、边讲边写

四、演示、反馈、变化技能

*教学演示技能:简称演示技能,是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进行演示教学的活动熟练化表现。

1教学演示的基本程序:一)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二)出示演示对象(三)介绍演示对象(四)指导观察(五)提示要点(六)理解核查

2激疑答疑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产生疑问并且有针对性地妥善回答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的教学行为方式。

3教学激疑的常用方法:1插曲激疑法:在教学中中断教学,插进经过慎重筛选的趣味之谈,以调节持续紧张的情绪,使学生听而有趣、趣而生疑、疑而解难的激疑方法。2矛盾激疑法:利用文章的前后似乎矛盾或与生活矛盾的地方激疑,让学生寻找答案。3比较激疑法:即通过对将教学内容同一节课内的不同的相关内容获本节与其他节课的相关内容做相同相似或相反相异的比较,使学生产生疑问的方法。

*教学反馈: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获取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应(感知。理解。记忆。应用)情况(教学效果)以及使学生准确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效果的教学行为方式。

1教学反馈的基本要求:一)教学反馈必须及时准(二)教学信息发送与接受必须保持同步(三)反馈面要广、形式多样(四)指导学生学会自我控制(五)教师有较高的应变能力,善于观察,善于调谐,善于交流(六)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矫正和强化

*教学变化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准确、顺利、有效地变换教学信息的传递、控制方式,使学生保持适宜的学习积极性,增进学生对教学内容感知、理解、巩固、运用,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为方式。

1课堂教学节奏的变化原则:一,快与慢有变化;第二,动与静有交替;第三,张与驰有错落;第四,疏与密有间隔;第五,起与伏有波澜。

五、情境创设、结束、说课技能

*教学情境创设技能: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顺利、灵活、有效地创造具体、生动、形象的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迅速且准确地感知、理解、运用教学内容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的连续不断的启发下,有效地进行学习的教学活动方式。

1类型:全科、阶段、阶梯式、辐射式、激疑性、中介性、运用性、争论性问题情境

*教学结束技能:是教师顺利且有效地结束课堂教学的行为方式。是任何类型的课堂教学都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教学结束的一般过程(一)简单回忆(二)提示要点、鼓励进步(三)提出问题或采用其它形式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四)巩固应用(五)拓展延伸

2教学结束的基本方式:一,总结式结束第二,自然结束式。第三,悬念式结束:第四,练习式结束。第五,联系式结束。第六,讨论式结束。第七,质疑、释疑式结束。第八,比较式结束。第九,阅读式结束。第十,朗读、背诵式结束。第十一,激发式结束。第十二,欣赏式结束:第十三,评价式结束。第十四,实验式结束。第十五,表扬鼓励式结束。第十六,引深式结束。

*说课:是教师以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在精心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领导或教学研究人员,利用口头语言和有关的辅助手段阐述某一学科课程或某一具体课题的教学设计或教学得失,并就课程目标的达成、教学流程的安排、重点难点的把握及教学效果与质量的评价等方面与听课人员相互交流、共同研讨,进一步改进和优化教学设计的教学研究过程。

1说课内容:1说教材:剖析教材、课时安排2说目标3说学情:已有知识和技能、学习方法和技巧、个性发展和群体提高4说教法5说教学程序:设计思路、教学流程、教学媒体准备

2说课时需注意的问题:1处理好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2把握说课与备课的区别3把握说课与上课的区别4处理好说课的详与略5备好说课教案

扩展阅读:201*辽宁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各章节重点知识总结

201*辽宁省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提纲.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一、什么是心理学(单选/填空)心理学概述

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一)心理学是一门科学。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一书,是人类文明史上最早(第一本)关于心理学的专著(单选/填空)。(心理学诞生时间)1879年,德国哲学家、生理学家冯特把实验法引进心理学,并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门专门的心理学实验室,这标志着心理学从哲学的母体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冯特因此也被称为科学心理学的创始人,随后,他还创办了第一个心理学杂志《哲学研究》,出版了第一部科学心理学专著《生理心理学研究》。(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与人格两大方面(单选/多选/填空)。1.(心理过程)(填/单)。心理过程是指人的心理活动产生、发展与变化的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1)认知过程。(认知)(单选)是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2.人格。(人格)(空)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它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两方面。(1)人格倾向性。(填/单)是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特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世界观、自我意识等。(人格倾向性)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心理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儿童时期,(兴趣)在心理和行为活动的支配和调节中占主导地位;青少年时期,..(理想)开始占主导地位;青春期后期和成年期,(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渐成为主导的人格倾向。(2)人格特征。(人格特征)是一个人经常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集中..

反映了人的心理活动的独特性,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性格是人格心理特征的核心,它反映了一个人的基本精神面貌。P4图※※※(P337四1)二、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多选/单选/填空)(给你根据概念实例判断哪种方法)(一)实验法实验法就是有目的地严格控制和创设一定的条件,引起被试某种心理现象,加以描述、分析的方法。它是实验科学普遍采取的方法,也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二)测验法测验法就是运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验,对被试的某些心理品质进行测定,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三)调查法(四)临床法(五)个案法。是研究儿童心理常用的方法。三、心理学的研究原则给解释填概念名词)

(多选/单选/填空(一)客观性原则

所谓客观性原则,就是根据心理现象的本来面貌研究其本质、规律和机制。这是心理学研究的根本指导原则。(二)系统性原则所谓系统性原则,就是用系统论来考察心理现象,把人的心理作为一个整体的、动态的系统加以考察。(三)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所谓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就是心理学的研究从选题到具体研究过程,都应该以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并从实际的需要出发,最终解决实践中的问题。四、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心理学的基本任务是揭示人的(心理现象的实质),探讨(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规律)并应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服务。,具体来说,就是要对人的心理现象(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填空/多选/单选)。五、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给某一具体学科问属于哪个层次)现代心理学是一个科学体系,包含有多种多样的心理学分支。按照他们研究目的和取向的不同,可以大致把它们分为四个层次:1.基础研究:主要研究心理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其中包括心理学史、理论心理学、心理统计测量学、生理心理学、比较心理学、实验心理学等。2.心理现象研究:包括感觉心理学、知觉心理学、记忆心理学、思维心理学、情绪心理学、需要心理学、动机心理学、人格心理学、能力心理学、气质心理学和性格性理学等。3.心理对象研究:按照人的某一年龄阶段或人的某一特定社会生活领域。我们又可以把心理学细分为儿童心理学、青年心理学、成年心理学、老年心理学、妇女心理学、变态心理学、跨文化心理学、民族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4.活动领域层次:心理学与社会生活中的各个领域相结合,可以产生以应用为研究目的的心理学分支,其主要目的是将心理学理论应用于人们学习、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教育心理学、工程心理学、劳动心理学、管理心理学、商业心理学、消费心理学、航空心理学、航海心理学、司法心理学、医学心理学、运动心理学、文艺心理学、犯罪心理学、网络心理学、交通心理学、咨询心理学、领导心理学等等。第二节

心理学的历史和现状一、二、三、

西方古代心理学思想科学心理学的诞生现代心理学的学派纷争

(了解名称和代表人物)(一)构造主义心理学冯特、铁钦纳、(二)机能主义心理学詹姆斯、杜威、安吉尔(三)行为主义心理学创始人华生、托尔曼、赫尔、斯金纳(四)完形主义心理学韦特默、考夫卡、苛勒(五)精神分析心理学弗洛伊德、霍妮、沙利文、弗罗姆(六)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罗杰斯四、当代心理学的特点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学派林立、理论纷争的局面演变为学派相互吸收、互补并存的态势,这也标志着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

※※※第三节

教师职业与心理学一、

心理学是从事教育活动的基础科学。

(一)教育活动要遵循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二)教育工作要有心理学指导。(三)掌握和运用心理学理论是教师专业化的主要指标。二、教师职业必备的心理素质(多选)

(一)高尚的职业品德。(二)广博的知识。(三)完善的人格。(四)全面的能力(多选)。1.教育教学能力。2.组织管理能力。3.系统学习能力。(五)专业的技能(多选)1.教学设计技能。2.教学语言技能。3.教学监控技能。4.教学操作和示范技能。5.教学评价技能。6.教学研究技能。7.思想教育及心理辅导技能。三、教师应掌握的心理辅导技术(论述/多选)

(一)关注技术。(二)倾听技术。(三)沉默技术。(四)宣泄技术。(五)探讨技术。(六)面质技术(七)自我表露技术。(八)行为矫正技术。第二章

中学生的身心特征第一节人的发展

一、(一)1.2.3.4.

人的身心发展胚胎发育过程胚种阶段(0~2周)胚胎阶段(3~8周)胚儿阶段(9~38周)产前环境的影响。环境对胎儿发展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2)(3)(4)生育年龄。孕期营养。胎教。母亲的情绪。

(二)人的身体发育的特点1.人的身体结构。心理是身体的机能。人体一共包括八大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运动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1)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指由神经元构成的一个异常复杂的机能系统,它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P25图2-1)(2)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由垂体腺、甲状腺、胸腺、胰腺、肾上腺、生殖腺等组成。(脑垂体、肾上腺、甲状腺)(三)高级神经活动的机能高级神经活动主要指的就是大脑皮层所完成的条件发射活动。脑学说的发展阶段:①(发展阶段)定位说;②整体说;③机能

系统说;④模块说。2.脑的结构(1)

大脑两半球的结构。大脑皮层有三条大的沟裂,即中央沟、外侧裂、顶枕裂,这些沟裂将半球分为(额叶)(顶叶)(枕叶)和(颞叶)四个区。、、(P31图2-8大脑分区图)(2)能。

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大脑皮层的机能定位是指大脑皮层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功(P31图2-9大脑皮层机能定位)

(3)(无条件发射)与(条件发射)。反射活动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基本活动形式。反射一般可分为两大类:无条件发射和条件反射。无条件发射是与生俱来的、不学即会的反射。膝跳、眨眼、吮吸、排尿等(给例子找归属)。条件发射是机体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经过后天训练和学习建立起来的反射,是反射活动的高级形式。(3)※经典条件反射和工具性条件反射。(巴普洛夫)是最早提出经典条件反射的人。

(斯金纳)发明了著名的“斯金纳箱”。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发射存在着很多的异同点(大题)。相同点: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基本原理是相同的,它们都是以强化为基本条件,同时都有消退抑制和自然恢复现象。经典性条件反射和操作性条件发射都有(泛化)和(分化)现象。不同点:①在刺激方面的不同。在经典条件反射的活动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前已经呈现,刺激是作为引发行为的一种手段。而在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它是用做强化的,即强化实验者所期望被试做出的行为。②在反应方面的不同。反应的先天性与后天性是两种条件反射的根本区别。在经典性条件反射中,有机体的反应是天生就有;而在操作性条件发射的实验中,刺激物在行为之后呈现。③从神经系统的操作水平来看,经典性条件反射的实验中被试的动作是在植物性神经系统的

支配下产生的,是不随意的。操作性条件反射是在躯体性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完成的,往往有高级的神经系统参与到活动中,是一种随意的行为。④就学习模式而言,二者具有不同的生物学意义。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元阿里更能够改变我们的生活。在现实生活中应用最多的就是(强化原理)和(消退原理)。例如,父母可以用微笑、爱抚、奖品等来强化孩子的自利行为,也可以用不理睬的方式来对待孩子无休止的哭泣。二、心理的发生与发展从广义上来讲,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分为(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和(个体心理)的发展(填空)。所谓种系心理的发生发展指的是从动物到人类的心理演变的过程。狭义的心理发展指的就是个体的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中的心理发展。(一)(种系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填空)。(语言)的产生对人类的心理发展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使人类的心理产生了(质的飞

跃)(填空/单选)。(二)(个体心理)的发展个体发展心理学研究人生各个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特点,以揭示现代人心理发展的规律。1.个体心理发展阶段的阶段划分。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也叫学龄前期:(3~6、7岁);④儿童期,也叫学龄初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也叫学龄中期:(11、12~14、15岁);⑥青年初期,也叫学龄晚期:(14、15~17、18岁);⑦青年中期:(19~25岁):⑧成年期:(25~45岁);⑨中年期:(45~65岁);⑩老年期:(65岁以后)。2.个体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是指在每个年龄阶段形成并表现出来的(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的)心理特征。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具有(阶段性)(连续、、、性)(稳定性)(可变性)的特点(多选)、、。3.个体心理发展的动力。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是心理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和教育向儿童不断提出新的要求并引起的新的需要和儿童原有的心理水平相矛盾。这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矛盾,也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因和动力。心理发展是与实践活动密不可分的,(实践活动)是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产生的基础。在儿童心理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一种主导活动,这种主导活动就是心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直接决定着心理发展的方向、内容和水平(填空/单选)。三、影响个体心理发展的因素(多选/论述)(一)遗传因素

1.遗传。遗传是一种生理现象,是指上代的许多生物特征传递给下一代的过程。遗传素质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前提。每一个具有正常遗传素质的个体,都有可能发展为一个具有正常心理发展水平的人。2.生理成熟。生理成熟是指机体结构和机能发育完善的程度,它依赖于个体种族遗传的发展程序,有一定的规律性。个体的生理成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心理的发展水平和进程。(二)自然环境因素自然环境包含的因素很多,其中空气质量、噪声、拥挤和自然灾害对人们的心理与行为影响很大。(四)社会文化因素文化对人的心理与行为的影响是无所不在的。1.文化传统。2.拷贝世界。3.学校教育。学校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一定的教育内容、采取一定的教育方法对个体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积极影响的过程。学校教育对人的心理发展起着主导作用。首先,教育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和方向性。其次,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系统性以及组织性。最后,学校教育是通过一支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队伍担负培养人的工作。第二节

中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及指导

一、二、

中学生的身体发育特征中学生发展的一般特征(简答)

中学生是由儿童向成人过渡的时期,是人生发展变化的重大转折时期。(一)(一)过渡性过渡性即从(幼稚期)向(成熟期)(填空)的过渡,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1.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既具有儿童期的特点又具有成熟期的特点,(半幼稚)处于、(半成熟)的状态(填空)。

2.青年期是人由童年向成年的转变时期,各种心理特征逐渐接近成人,特别明显的地表现在由对成人的依赖到相对的独立方面。(二)闭锁性所谓闭锁性是指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含蓄、内隐的特点,它是相对于人的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之间的一致性而言的。(三)社会性由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个体通过社会环境中与人、事、物的交互作用而逐渐学会认识自己、了解别人。三、中学生思维的发展

(一)中学生思维的发展1.初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填空)。这一特点体现在:(1)(2)(3)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

与初中生心理发展的矛盾性特点相呼应,在初中生的思维品质中也显示出明显的矛盾性,主要体现在:(1)(2)(3)2.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

高中生思维的发展特点。高中生抽象逻辑思维发展的总特点是(多选):(1)(2)高中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已具有充分的假设性、预计性及内省性。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

(3)(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二)中学生情绪情感的发展情绪情感在中学时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中学生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1.初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初中生的情绪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初中生(1)(2)强烈、狂暴性与温和、细腻性共存。可变性和固执性共存。(3)

内向性和表现性共存。

初中生的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特点:(1)(2)(3)2.自我意识增强,自尊的需要迫切。情感有文饰、内隐和曲折性。情感容易受挫折,忍受能力差。

高中生情绪情感的发展特点。由于高中生认知能力、意识水平的提高,其情绪体验呈如高中生下特点:(1)(2)(3)情绪的延续性。情绪的丰富性。情绪的特异性。

高中生情感发展表现出以下的特点:(1)(2)情感逐渐由不稳定到稳定。情感丰富多彩,复杂而深刻

(二)中学生人格的发展1.初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随着初中生生理和心理所发生的一系列特殊的变化,人格发展上也出现了许多新特点。主要表现在:(1)意识高涨。大约在1~3岁是个体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个飞跃期,(2)初中生阶段自我意识进入第二次飞跃。(2)反抗意识。

2.初中生在结交朋友方面也显示出与儿童完全不同的特点:(1)(2)(3)(4)(5)交友范围缩小。重视友谊。与异性朋友之间的关系。与父母关系的变化。与教师关系的变化。高中生人格的发展特点。(论述)(多选)与认知能力发展相呼应,高中生的各种人格品质也已趋于稳定和成熟,而且随着认知水平的提高及生活经验的积累,高中生在人格发展上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1)(2)自我意识的高度发展。价值观的确立。(3)自治需求。

高中生的自治需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与父母的关系;选择职业;对现实社会的不满。影响高中生产生自治需求的因素包括认知水平、性格特点、家教环境、心理成熟水平等。

四、指导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原则

(一)初中生心理指导1.提前做好青春期性教育的知识和心理准备。教师应该采用适当的方式提前向学生讲解性生理和性心理的知识。正确认识手淫现象。引导男女同学之间的集体的、广泛的健康交往。2.学校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教师无论是了解学生心理与行为异常的原因,还是咨询、矫治计划的制订和实施,都需取得家长的积极支持和配合,共同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3.培养乐观向上的情绪。当学生出现抑郁、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时,教师应教会他们积极的应对方法。(二)高中生心理指导1.引导学生客观评价现实。教师有必要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社会及自我,学会情绪调节,发挥自身潜能,面对现实,迎难而上。2.加强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有效利用时间,注重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尽快提高学业成绩,减轻学习焦虑。3.积极开展文体活动。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既为学生创造了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保持愉快、积极的情绪,又可促进建立团结和谐的师生关系和同学关系,有利于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良好的意志品德,增强自信心,使学生在遭受挫折时能正视压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P58~61案例分析)第三章中学生的学习第一节

学习的本质一、什么是学习

(一)广义的学习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中获得个体经验并由(经验)引起相对(相对持久的)心理和行为变化的过程。(二)狭义的学习狭义的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即人在实践活动中,以语言为工具,积极主动地获得社会社会及个体经验的过程。※(三)学生的学习(08简答)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由教师指导,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形成品德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的特点有:1.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室指导下展开的。2.学生的学习以掌握间接经验为主。3.学生的学习是为了促进全面发展。4.学生的学习是为未来的实践做准备的。二、学习的种类

(一)依学习水平划分1970年,(加涅)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个层次水平,这八类学习分别是:1.信号学习。2.刺激反应学习。3.系列学习。4.言语联想学习。5.辨别学习。6.概念学习。7.原理学习。8.解决问题学习。

1971年,(加涅)对这种分类的做了修改,把前四类学习合并为一类,把概念学习扩展到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的学习两类。这样就将学习分为:连锁学习、辨别学习、具体概念学习、定义概念学习、原理的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学习。(二)依学习内容和方式划分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将学习分为(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有根据学习的方式将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二)依学习内容和结果互分我国心理学家主张把学习分为(知识的学习)(技能的学习)和(品德的学习)、。知识的学习最终解决的是认识问题,即(知与不知)(知之深浅)的问题。技能学习最终要解决的是、会不会做的问题。三、学习理论(一)刺激-反应理论刺激-反应理论是由桑代克(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创立的。桑代克认为,学习的过程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他用S和R表示刺激和反应,从而得出结论:S-R。情境与反应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建立起来的。他提出三条学习定律。(准备律):联结的增强或减弱取决于学习者的心理准备;(练习律):指刺激和反应之间的联结会因为练习得到加强;(效果律):指奖惩对联结效果有重要影响,奖励则联结增强,惩罚则联结削弱(多选给解释填名词)。桑代克的(联结说)是心理学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学习理论。(二)认知理论(布鲁纳)的“认知发现”模型较有代表性,其基本观点如下:①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布鲁纳强调学生的学习应是(主动发现)的过程。(三)社会学习理论(班拉)认为,人类的许多学习,可以通过(观察)获取代替性的间接经验。这种学习称为(观察学习)。观察学习是社会学习的一种最重要的形式。三、学习迁移

(一)什么是学习迁移(学习迁移)是指一种学习结果对另一种学习的(异化)或(干扰)现象。

(二)学习迁移的种类1.根据迁移作用的性质,迁移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了解例子及归属)。2.根据迁移的时间顺序的不同,迁移分为顺向迁移和逆向迁移。3.根据迁移的内容的不同抽象和概括水平,迁移分为水平迁移和垂直迁移。水平迁移也称横向迁移,是指处于同一抽象和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4.根据迁移内容的不同,迁移分为一般迁移和具体迁移。一般迁移是指将一种将学习中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等迁移到其他学习中去。(三)学习迁移的基本理论1.形式训练说。代表人物洛克2.共同要素说。桑代克等人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有相同因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能改变另一机能3.经验概括说。经验概括说强调概括化的经验或原理在迁移中的作用。贾德4.关系转换理论。习得的经验取决于能否理解各个要素之间形成的整体关系。苛勒5.认知结构说。6.认知结构说认为,学习者只有懂得如何把知识应用于不同的情境中,迁移才会产生。完形主义心理学家(四)影响学习迁移的主要因素(简答+迁移的概念)1.相似性。两种学习材料或对象在客观上具有某些相似性是实现迁移的必要条件。相似性的大小主要是由两任务中含有的共同成分决定的,较多的共同成分将产生较大的相似性,导致迁移的产生。2.原有认知结构。原有认知结构的特征直接决定了迁移的可能性及迁移的程度。(1)(2)学习者是否拥有相应的背景知识是迁移产生的基本前提条件。学习者是否具有相应的认知技能或认知策略以及调节、控制认知活动的元认知策略也影响着迁移的产生。3.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学生对学习材料的概括水平是影响迁移效果的主要因素,对迁移起至关重要作用。4.心向与定势。心向是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具有利用已有知识去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状态比没有这种准备状态更有利于已有知识对新的学习的迁移。学习定势是一种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是由先前学习引起的,对以后的学习活动能产生影响的心理准备状态,对学习具有定

向作用。(五)促进学习迁移的教学策略(论述+学习迁移概念)1.确立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明确而具体的教学目标可以使学生对与学习目标有关的已有知识形成联想,会有利于迁移的发生。2.精选教材。一般来说,应该选择那些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基本内容。3.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合理编排教学内容就是使教材达到结构化、一体化。4.选择恰当的学习方法。总结学习经验、运用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迁移的另一有效方法。5.创设与应用情境相似的学习情境。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设置与实际情况相近的情境。另外,还要在知识或技能的学习过程中考虑到实际运用情境中的种种情况。6.提高对基本原理的理解水平。为促进原理的迁移,教学中应要求学生准确地理解基本原理。7.学生在学习中自己总结出来的规律或法则更有助于学习的迁移。(总结)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自己总结、

归纳和概括学过的知识,充分掌握运用基本原理的条件、方法,使基本原理达到最有效的迁移。第二节知识的学习一、知识的理解

(一)理解的概念理解是指个体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未知事物的属性、联系与关系,直至解释其本质及规律的思维过程。知识理解的实质是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二)理解的标志(多选)1.知道“是什么”。2.知道“为什么”。3.能举例复述。

4.融会贯通。(三)促进知识理解的条件(多选)1.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2.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1)(2)(3)实物直观。模像直观。言语直观。3.利用变式和比较。二、知识的应用

(一)知识应用的概念。知识的应用主要指应用已学过的知识解答各种口头或书面的作业题,以及应用已学过的知识完成各门学科所规定的练习作业。在这种情况下,知识应用的实质是将抽象知识具体化的过程。(二)知识应用的一般过程。知识应用可以分为三个相互联系的环节。1.审题。2.相关知识的重视。3.课题类化和解题判断的形成。(三)影响知识运用的因素。1.知识的领会与巩固程度。2.问题的特征。3.学生的智力活动水平。※一、概述(很重要)(一)什么是技能第三节技能的掌握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形成的,趋于(完善化)的、(自动化)的生活方式。(三)技能的种类

技能按其本身的性质和特点可以分为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种:1.动作技能。动作技能是一种按一定技术要求,通过练习而获得的迅速、精确、流畅和娴熟的躯体运动方式。2.智力技能。智力技能是指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完善化的智力活动方式。阅读技能、写作技能、运算技能、解题技能、心算技能等都是常见的智力技能。3.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的关系(简答掌握各自概念区别联系P76)两者的区别表现在:。①活动的对象不同;②活动的结构不同;③活动的要求不同。两者的联系表现在:动作技能经常是智力技能形成的最初依据,智力技能的形成常常是在外部动作技能的基础上,逐步脱离外部动作而借助于内部言语实现的。同时,智力技能往往又是外部动作技能的支配者和调节者,复杂的动作技能往往包含认知成分,需要学习者智力活动的参与,手脑并用才能完成。※二、技能的形成阶段(一)动作技能的形成(多选/简答后面有题P337-344)1.认知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学习也称知觉学习,学

习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指导者的言语讲解或观察别人的动作示范,或借助标志每个局部动作的外部线索,试图“理解”任务极其要求,在头脑中形成有关动作方式的表象。2.掌握局部动作阶段。动作技能的形成必须首先掌握构成技能的各个局部动作。3.初步掌握完整动作阶段。在前一段掌握局部动作的基础上,逐步将局部动作组成一个完整的动作动作系统。4.动作协调完善化阶段。这是动作技能形成的最后阶段,一连串的动作系列已经联合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以巩固下来,各个动作相互协调。(二)智力技能的形成(简答注意例子)1.活动的定向阶段。这是智力活动的准备阶段。在该阶段,学生要了解活动的任务,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在头脑中构成活动本身和结果的表象,对活动定向。2.物质活动与物质化活动阶段。物质活动是指运用实物进行的活动。物质化活动是指运用实物的代替物进行的活动,如借助于实物或模型、图表、标本等学习。3.有声言语阶段。本阶段要求学生离开物质或物质化的客体,以有声言语对活动的程序做精细的陈述,使智力活动向不直接依赖事物的出声言语过渡。4.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本阶段的特点在于智力活动的完成借助于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即

只看到嘴动听不到声音。5.内部言语阶段。这是智力技能完成的最后阶段,本阶段的特点是智力技能的结构成为压缩和自动化的形态,以内部简化的言语形式完成认知活动。(三)技能的形成标志。(多选)※动作技能形成之后,表现出以下几个标志:①动作结构的改变,②动作品质的变化,③活动的调节功能加强。智力技能形成之后表现出以下几个标志:①智力活动脱离了物质或物质化活动的支持。②智力活动的进程压缩,快速反应代替了详尽、展开的推理过程,思维灵敏,思维深度和广度都有所提高,③智力活动自动化,几乎成了无意识的活动。三、技能练习

练习是技能形成的主要途径,练习的效果不只是取决于练习的时间和次数,而且取决于合理的组织、练习方法等因素(多选/填空).(一)联系和练习曲线

联系就是以掌握一定的动作(或活动)方式为目标反复操作的过程。练习的结果可以用“练习曲线”来表示,是表示一种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次数和练习成绩之间关系的曲线。※(二)练习过程的一般趋势(08简答)1.四种类型的练习曲线(P78)。

(画图逐一解释)A表明,学习技能的初期学习成绩急剧上升;随着学习的进展,成绩上升的趋势逐渐减弱;B表明学习初期逐步缓慢,经过多次练习,到了学习后期成绩急剧上升;C表明,最初的学习进步缓慢,但不久成绩便急剧上升,接着进步又变得缓慢了;D表明,学习初期进步很快,学习中后期进步停顿下来了,过了这一阶段进步又较快。2.练习成绩的起伏现象。练习成绩的发展,有时呈较大上升状态,有时则呈下降态势,呈现(波浪式的起伏现象)。3.练习进程中的高原现象。练习达到一定程度,动作技能成绩会出现暂时停顿现象,“高叫原期现象”。

(四)提高有效练习效率的条件(简答)1.确定练习目标。有无练习目标是影响练习效率的最重要因素(单选/填空)。有了明确的目标任务,就可以提高学习者的自觉性和积极性,激起练习者强烈的学习动机和高涨的热情,使练习经常处在意识调控之下,从而提高练习效率。2.恰当安排练习时间。高效率的练习,还应从技能的性质,练习者的学习水平,以及如何消除疲劳、克服遗忘等方面来考虑合理地安排好练习时间。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通过反馈能更有效地练习,促进技能的获得。4.灵活采取练习方式。(最后总结一句就一分)第四节品德的形成一、概述

(一)什么是品德品德即道德品质,是指个体按照社会道德准则行动时,对社会、对他人、对周围事物表现出来的某些(稳定的)(心理特征或倾向)。(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理解)1.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多选)(1)(2)(3)品德与道德所属的范畴不同。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而品德是一种个体现象。品德和道德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品德与道德产生的力量源泉不同。

2.品德与道德的联系。(1)(2)(3)二、品德是道德的具体化。道德影响着品德的形成与发展。个体的品德对社会道德状况有一定的反作用。品德的心理结构

普遍认为,品德的基本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四个成分(简答/填空/多选)(概念判断)。(一)道德认识

道德认识也称为道德观念,是指对道德现象、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是人的认识过程在道德上的表现。(二)道德情感道德情感是人们基于一定的道德认识和道德理想,面对现实中的道德关系和道德行为产生的倾慕或鄙夷、热爱或憎恶、欣赏或不屑等态度倾向的内心体验,是人的情感过程在品德上的表现。(三)道德意志道德意志是个人自觉地确定道德目的,克服各种困难,支配自己的道德行为,以实现预期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四)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个人受一定信念支配而表现出来的具有道德意义的外部活动方式。(五)品德心理成分的交互作用(简答)品德的各心理成分之间是彼此联系、不可分割的。在个体品德发展中,每一个基本成分都是不可忽视的。一般来说,道德认识是道德心理的基础和前提,是道德情感产生的依据。道德情感是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换的桥梁。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深化、交融的结果就产生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驱动人以道德意志来实践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道德认识、情感和意志的具体表现和外部标志。因此,品德的形成是这些心理成分之间共同发生作用的综合过程。三、品的发展的阶段理论

(一)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论皮亚杰把儿童的品德发展分为三个阶段:1.前道德阶段

(0-3岁)。2.他律道德阶段或道德实在论阶段(3-7岁)。3.自律道德或道德主观主义阶段(7-12岁)。(二)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科尔伯格用道德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他提出了三水平六阶段的品德发展理论。1.前习俗水平。这个时期又分为两个阶段阶段1:惩罚定向;阶段2:寻求快乐定向2.习俗水平。阶段3:好孩子定向:阶段4:权威定向3.后习俗水平。

阶段5:社会契约定向;阶段6: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多选)科尔伯格三水平六阶段的道德发展阶段论三种水平发展阶段一前习俗水平1惩罚定向阶段(9岁以下)2寻求快乐定向二习俗水平(9-15岁)34三后习俗水平(15岁以后)5好孩子定向权威定向社会契约定向心理特征只从表面看行为后果的好坏。盲目服从权威,旨在逃避惩罚。只按行为后果能否带来需求的满足以判断行为的好坏。寻求别人认可,凡是成人赞赏的,自己就认为是对的。遵守社会规范,认定规范中所决定的事项是不能改变的。了解行为规范是为维护社会秩序而经大众同意所建立的。只要大众取得共识,社会规范是可以改变的。道德判断以一个人的伦理观念为基础。个人的伦理观念用于判断是非时具有一致性与普遍性。6

普遍的伦理原则定向四、

青少年品德心理的特点

(一)逐渐从他律变成(自律),伦理道德已经开始形成。(二)处于动荡性向成熟性的过渡。五、学生品德的培养(论述/简答/案例分析)道德品质的培养主要表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和发展方面。(一)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道德认识始终贯穿于品德形成的各个方面,学生道德认识水平的状况对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道德情感即道德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是人类特有的最高级情感,是促使认识转化为行为的桥梁。(三)加强学生道德意志的锻炼道德意志是人为了实现预定目的,在行动中自觉克服困难的心理过程。它是调节道德行为的内部力量,在品德教育的四要素的互动关系中起关键作用,在道德认识、情感向道德行为的转变中起保证作用。(四)注意学生的道德行为训练道德行为是个体道德意识的外在表现,是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是个人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标志。六、学生品德不良的矫正

(案例分析/论述/联系实际的)所谓品德不良,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严重的道德过错而又尚未达到违法犯罪的地步,通常表现为故意违反纪律、恶作剧、好打架、无礼貌、爱撒谎、小偷小摸等(多选)。(一)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原因(多选08试题)1.青少年品德不良的

客观因素。青少年的不良品德是社会大环境和教育的不良影响通过其内部心理活动产生的,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的结果。造成青少年品德不良的客观因素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多选/填空)。2.青少年品德不良的主观因素:(1)(2)(3)(4)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意志力薄弱。好奇心。偶然失足到养成不良习惯。

(三)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08论述①什么是②矫正是指③品德不良的概念产生的原因/案例分析)青少年品德不良的矫正是指改变学生的不良品德,使其转化为良好品德的过程。青少年世界观尚未定型,可塑性很大。对品德不良的青少年的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积极配合,共同努力。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他们的心理特点,采取有力的教育措施。1.学校应尽量创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首先,端正办学思想。其次,树立良好校风。再次,要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理论水平。2.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应从小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的教育培养,不能只盯着孩子的分数。3.青少年自身应加强主体意识的培养。4.社会各方面都应关心青少年的健康,进一步消除有不良影响的坏风气,为他们创造适合其年龄特征的精神食粮,加强社区教育,促进教育社会化。第五节

中学生学习困难的诊断与辅导

学习困难学生是指(智力)和(身体)(发育正常),但学习成绩明显低于同年级学生的异质群体。目前,学习困哪已成为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困扰着许多学生和家长。一、学习困难的特征

研究发现,学习困难学生的特征是:①智力都是正常的;②存在思想品德比较落后或学业成绩不良,甚至两者兼而有之;③上述两方面的问题不是由于生理缺陷造成的,也不是环境教育剥夺的结果,而是学校、家庭、社会及本人主观原因所致;④社会困难学生需要特殊的督促、辅导和帮助。二、(一)(二)(三)(四)三、学习困难的类型(单选/填空)暂时学习困难学生。能力困难学生。动力困难学生。这是占比例最多的一类。整体困难学生。学习困难的产生原因(多选/简答/案例分析)(P94案例分析原因怎么办)(一)认知因素。学习困难学生的注意存在非常显著的问题。他们在问题解决方面能力较差。学习困难学生认知方式明显趋于依存性特点。(二)人格因素。学习困难者最显著的人格特征是他们自我评价低,自尊心、自信心及自我调控水平低。(三)人际因素。学习困难学生在人际关系上不良率很高。这些学生往往是孤独的,不合群的。(四)环境因素1.家庭环境。2.学校环境。3.社会环境。四、学习困难的辅导

(一)引导学习困难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教师有责任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自我,形成恰当的自我意识,做出恰当的自我判断,相信只要自己努力,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成绩,增强学习行为的

有效感。(二)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塑造积极、健全的人格是转变学习困难学生的第一位的任务,其根本点就在于帮助学习困难学生建立和恢复自信。(三)帮助学习困难学生获得成就感。成功感能使学生轻松愉快,增加学习兴趣。激励学习困难学生努力学习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四)激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需要,是学习动机的基础。引发学习困难学生的求知欲,首先要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为学习困难学生创设问题情境。(五)讲究教育教学方法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意教育方式,又要讲究教学方法。在教育工作中,按照成功教育的动力机制原理,坚持正面鼓励为主的教育原则和方法,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六)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作为教师应在教育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培养自己敏锐的思维和观察力、积极向上的情感、平和的心境、开朗健康的性格,用自己人格的魅力和在教育教学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着力创设有利于学习困难学生进步的环境。P94-97案例分析第四章感觉与知觉第一节感受一、概述

(一)什么是感觉感觉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官器官的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过程感觉过程包括三个主要环节:①对感受器的刺激过程;②传入神经的过程;③中枢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质的活动,从而产生感觉经验。(三)感觉的种类依据各种不同的标准,可将感觉分为不同的种类。根据刺激来源于有机体外部还是内部,可分为(外部感觉)和(内部感觉)(多选/单选).外部感觉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肤觉。内部感受是由机体内部的客观刺激引起、反映机体自身状态的感觉。内部感觉包括平衡感觉、运动感觉和内脏感觉等。二、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

(一)感受性和器官阈限。感受性指感觉器官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感受性的大小是用(感觉阈限)的大小来度量的。感觉阈限指能引起感觉的持续一定时间的刺激量或刺激程度。每一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

1.绝对感受性和绝对阈限。绝对感受性指刚能觉察出最小刺激强度的能力。绝对阈限指刚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绝对感受性可以用绝对阈限来衡量。绝对阈限的值越小,则绝对感受性越大;绝对阈限的值越大,则绝对感受性越小。因此,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受阈限在数值上成反比。公式表示为E=1/R.2.差别感受性和差别阈限。刚能觉察出两个同类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

量的感觉能力叫作差别感受性。

(二)感觉性的变化规律1.同一感觉得相互作用。主要包括:(1)后象。后象是指当前刺激作用停止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还要保持短

暂时间的现象。由兴奋过程所留下的痕迹作用存在于各种感受之中,在视觉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视觉后象分为正后象和负后象。正后象保持刺激物所具有的同一属性。负后象则与原刺激物所具有的性质相反。(2)感觉适应。(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是感受性

发生变化的现象。(适应)可以使感受性(提高),也可以使感受性(降低)。视觉感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两种。“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就话说的是嗅觉感应。触压觉的适应较快、较明显。痛觉却是很难适应的。(3)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2.不同感受的相互作用。(给解释填名词)(1)不同感受的相互影响。某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对其他器官的感受性造

成影响,或使其升高或使其降低,这种现象叫作不同感觉之间的相互影响。(2)(3)联觉。不同感觉的相互代偿,当某种感觉受损失或缺失后,其他感觉会予以代偿,这就是不同感觉的代偿作用。(三)感受性的发展三、视觉

(一)视觉刺激与感觉器官(二)视觉现象。(三)颜色视觉。(四)色觉理论。四、听觉。

(一)听觉刺激与听觉器官(二)听觉现象(三)听觉理论五、其他感觉

(一)嗅觉(二)味觉(三)皮肤觉(四)内部感觉1.平衡觉。平衡感觉又称静觉。当前庭器官受到刺激时,视野中的物体仿佛在移动,人们会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等。2.运动觉。3.机能觉。机能觉的表现形式有饥、渴、气闷、恶心、窒息、便秘、性、胀、痛等。第二节知觉一、概述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的反映。感觉和知觉都是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的反映。感觉和知觉的紧密联系表现在:感觉和知觉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二、知觉的种类

(一)空间知觉。(多选)空间知觉是对客观世界三维特性的知觉、具体指物体大小、距离、形状和方位等在头脑中的反映。1.形状知觉。2.大小知觉。3.深度知觉。(1)单眼线索。

一是相对大小,二是插入或遮挡,三是线条透视,四是纹理梯度,五是相对高度,六是光线和阴影,七是空气透视,八是相对运动或运动视差。(2)双眼线索。双眼线索主要包括视轴辐合和双眼视差。(二)时间知觉。时间知觉是对事物发展的延续性、顺序性的知觉。在不同的心理状态下,人们对时间的估计有很大差别。(三)运动知觉。运动知觉主要包括两种类型:1.真动知觉。2.似动知觉。(四)错觉错觉是指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事物必然产生的某种固有倾向的歪曲知觉。错觉与幻觉不同,它是在一定条件下必然产生的,是一种正常的知觉现象。(填空)除了视错觉中的几何错觉外,还有听错觉、嗅错觉等,形重错觉,视听知觉等。三、自觉的特性

(简答选择)(一)选择性人所处的周围环境复杂多样,在一瞬间不可能同时感知所有的事物,而总是有选择地把某一事物作为知觉对象,把其他对象作为知觉对象的背景,这种现象叫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对象和背景之间的关系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换。※(多选)影响知觉选择性的主要因素有:①对象和背景的差别②象与背景的差别。对象与背景的差别越大,对象就越容易从背景中区分出来。③知觉的选择性也受到知觉者的需要、兴趣、爱好以及知识经验的影响。(二)整体性

人在知觉客观对象时,总是把它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这就是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整体性主要受以下四种因素影响(多选):①知觉对象的特点,②对象各

组成部分的强度关系,③知觉对象各部分之间的结构关系。④知识与经验影响知觉的整体性。(三)理解性

在知觉的过程中,人总是用过去所获得的有关知识和经验对感知事物理解和领会,知觉的这种特殊性就是知觉的理解性。(四)恒常性

当知觉条件在一定范围内发生变化时,知觉的影响仍然保持相对不变,这就是知觉的恒常性。常见的知觉恒常性有亮度恒常性、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等。第三节观察力是一种高级的知觉。一、观察和观察力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

观察是知觉的特殊形式,它是有预定目的的、有计划的、主动的(知觉过程)※。知觉过程)观察力最可贵的品质是从平常的现象中发现不平常的东西,从表面上貌似无关的东西中发现相似点或因果关系。二、(简答中学生观察力的发展中学生观察力的特点简答/多选)中学生由于心理活动的目的性快速地发展(最基本的特点),做事情的计划性增强,思维

水平提高,自我控制能力发展,观察力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具体表现为:1.目的性强。2.准确迅速。3.长期坚持。4.正确理解。三、中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多选/简答)(如何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

根据青少年观察力发展的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相应的方式来培养学生

的观察力,主要包括:1.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2.明确观察任务。3.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4.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第五章记忆

第一节一、什么是记忆概述

记忆是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二、记忆的过程(※简述记忆的环节)记忆是通过(识记)(保持)(再认)或(回忆)这三个基本环节在人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识记是记忆过程的(第一个)基本环节。保持是指以获得的知识经验在人脑中的巩固过程,它是记忆过程的第二个基本环节。回忆和再认是在不同的条件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们在人脑中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称为回忆;过去经历过的事物再次出现在面前,能把它们加以确认的过程称为再认。回忆和再认是记忆过程的第三个环节。记忆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是相互依存、密切联系的。没有识记就谈不上对经验的保持,没有识记和保持就不可能对经验过的事物回忆或再认。因此,实际和保持是再认和回忆的前提,再认和回忆则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三、记忆的种类(一)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与运动记忆根据记忆内容的不同,可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运动记忆(多选)。1.形象记忆。2.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情绪记忆是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和情感为内容的记忆。3.逻辑记忆。它是人类所特有的。4.运动记忆。运动记忆一旦形成,保持的时间往往很长久。(二)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按记忆的意识参与程度划分,可以分为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1.外显记忆。外显记忆是指当个体需要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用以完成当前任务时所表现出的记忆。2.内隐记忆。内隐记忆是指再不需要意识或有意回忆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四、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一)记忆机能定位说。(二)记忆机能整体说。(三)SPI理论。(四)记忆分子学说。第二节

记忆的加工过程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上说,记忆是一个结构性的信息加工系统,是由三个不同的子系统构成的: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一、感觉记忆。

在记忆系统中,感觉记忆会对感觉信息初步登记。又称为瞬时记忆。这种信息不会立即消失,而会在神经系统内的相应部位保留1-2秒,然后才消失。(一)感觉记忆的存储和编码(二)感觉记忆的种类1.图像记忆。2.回声记忆。(三)感觉记忆的特征二、短时记忆当外界刺激输入之后,其能量首先被转换成各种感觉信息,之后这些感觉信息经过组织,获得一定的意义,成为被识破的某种模式。(一)短时记忆的容量短时记忆是指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贮存、保持的时间比感觉记忆长些,但一般不超过1分钟的记忆。短时记忆ideas信息容量可用组块做单位来测量。实验表明,短时记忆的容量大约是(7±2个)组块。(二)短时记忆的编码

(三)短时记忆的信息提取三、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一)长时记忆的编码(二)长时记忆的存储在长时记忆中,信息的存储是多种多样的,包括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1.陈述性记忆与程序性记忆。陈述性记忆是对用来表征外部世界的物体和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的知识的记忆;程序性记忆则是指做事情的方法。2.情景记忆与语义记忆。情景记忆单独保存人们亲自体验过的特定事件。(三)保持量的测量(四)长时记忆的信息提取。长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两种形式:回忆)和(再认)再认)。(回忆)※

※第三节遗忘规律一、

遗忘的概念机种类

遗忘是对识记过的材料不能再认和重视,或是(错误地)再认与重现。(P342简答)遗忘和保持是相反的心理过程。遗忘可分为暂时性遗忘和永久性遗忘两种。二、遗忘的主要规律及其影响※(一)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艾宾浩斯是发现记忆遗忘规律的第一人。

(P342题)也就是记忆的规律(三)影响遗忘的因素1.识记材料的性质与数量。2.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3.学习的程度。50%的过度学习效率最佳(最有利于记忆)。4.情绪体验。三、遗忘的原因(一)衰退说(二)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时受到其他刺激干扰的结果。1.前摄抑制。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2.倒摄作用。倒摄作用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三)压抑说弗洛伊德在给精神病人实施催眠术时发现,许多人能回忆早年生活中的许多事物。(四)提取失败说明明知道某件事情但就是无法回忆出来的现象称为“舌尖”现象。第四节表象

一、什么是表象

表象是保持在记忆中的客观事物的形象。二、表象的种类(一)视觉、听觉、动觉、嗅觉、味觉、触觉等表象。根据表象来源的感觉通道,可分为视觉表象、听觉表象、动觉表象、嗅觉表象、味觉表象、触觉表象等。视觉表象是比较鲜明、最常发生的表象形式。(二)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根据对象范围和概括程度,可分为个别表象和一般表象。对某一具体事物的表象称为个别表象;对于某一类事物的表象称为一般表象。(四)遗觉象

三、表象的特征(多选)(一)形象性(二)概括性(三)可操作性四、表象的信息加工理论(一)基本表象理论。(二)双重编码理论。五、表象的作用(一)感性认识过渡到理性认识的桥梁。(二)正确识别外界事物的参照。(三)能调节和支配身体的运动。第五节中学生有效记忆方法的掌握一、

中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

二、有效的记忆策略(如何提高记忆力)(多选/简答)

由于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仍具有局限性,因此教师应根据记忆的特点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记忆策略,帮助学生提高记忆(1分)。主要包括:(一)复述。复述在教学过程中应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采用复述的方法。最好是精细复

述,即寻找意义和建立新知识与已有知识间的联系。(二)背诵。人们必须做提取信息的联系。因此,当人们读一篇文章时,应该不时地合上

书,并试着用自己的话把刚才阅读的内容复述出来。(三)结果反馈。

有反馈的学习是最好的学习方式。反馈能使人们检查自己的学习状态。(四)记忆线索在编码过程中出现的刺激往往是最好的记忆线索。(五)记忆个体的身心调节(看看就行)2.增强自信心。3.调节积极性。4.调节情绪状态。5.集中注意力。6.保证充足的睡眠。三、记忆术(单选)(看看就行)1.自然语言媒介法。2.地点法。3.视觉表象法。4.首字母缩略词法。5.谐音法。第六章思维

(这一章一定要看※例子都看)第一节一、什么是思维。概述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思维具有概括性和间接性的特点。思

维概括性是指思维通过抽取同一类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和事物间的必然联系来反映事物。思维的间接性是指思维能对感官所不能直接把握的或不在眼前的事物,借助于某些媒介与头脑加工来反映,而感知觉只能反映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二、思维的基本过程

思维是高级的心理活动形式。人脑对信息的处理包括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过程,这些是思维最基本的过程。(一)分析与综合。分析与综合是思维过程的基本环节。分析是在头脑中把事物的整体分解成各个部分、方面或个别特征的思维过程。综合是在脑海里把事物的各个部分、方面、各种特征结合起来进行考虑的思维过程。(二)比较(三)抽象与概括抽象是把事物的共有特征、本质属性都抽取出来,并对与其不同的、不能反映其本质内容的舍弃。概括是将抽象出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征综合起来,并推广到同类事物中去的过程。三、思维的种类、

(一)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单选/多选/填空)根据思维的(凭借物)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可分为(直观动作思维)(具体、形象思维)和(抽象逻辑思维)。1.直观动作思维。又称实践思维,是凭借直接感知,伴随实际动作的思维活动。2.具体形象思维。具体形象思维是运用已有表象产生的思维活动。形象思维在青少年和成人中仍是一种主要的思维类型。3.抽象逻辑思维。抽象逻辑思维是以概念、判断、推理的形式达到对事物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认识的思维,(概念)是这类思维的支柱。

(二)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根据思维过程中是以日常经验还是以理论为指导来划分,可分为经验思维和理论思维。1.经验思维。经验思维是以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判断生产、生活中问题的思维。2.理论思维。理论思维是以科学的原理、定理、定律等理论依据,对问题分析、判断的思维。(三)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根据思维结论是否有明确的思考步骤和思维过程中意识的清晰程度,可分为直觉思维和分析思维。1.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未经逐步分析就迅速对问题答案作出合理的猜测、设想或突然领悟的思维。2.分析思维。是指明确意识到思维的步骤和思维的过程,并按一定程序执行的思维。(四)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根据解决问题时的思维方向,可分为聚合思维和发散思维。、,是把问题所提供的各1.聚合思维。聚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集中思维)种信息集中起来得出一个正确的或最好的答案的思维。2.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辐射思维)、,是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寻求各种答案的思维。思维的变通性、流畅性、和独特性是发散思维的三个主要特点。聚合思维与发散思维都是智力活动不可缺少的思维,都带有创造的成飞,而发散思维最能代表创造性的特征。(五)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根据思维创新成分的多少,可分为常规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样题有、仔细看、例子重点)(填空)。1.常规思维。2.创造性思维。第二节

概念一、什么是概念。

概念是人脑对现实的对象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的反映,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概念是用词来标志的。二、概念的种类

(一般看看就行,相对于思维的种类来说思维更重要)(一)具体概念与抽象概念(二)合取概念、析取概念和关系概念(三)前科学概念和科学概念(四)单独概念、普通概念和集合概念(五)自然概念和人工概念三、(一)(二)四、概念结构的理论特征表说原型说概念形成的过程

概念形成也称概念掌握、概念学习等,是指个体掌握概念本质属性的过程。五、(一)(二)(三)(四)(五)影响概念形成的因素(多选/简答)过去经验的影响。提供概念所包括事物的变式。下定义。在实践中运用概念。概念系统。第三节推理一、什么是推理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出发推出另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二、推理的种类推理的种类很多,主要有(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和(类比推理)、。(一)演绎推理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知识的前提到特殊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二)归纳推理归纳推理是从特殊性知识的前提到一般性知识的结论的推理。(三)类比推理类比推理是从特殊性前提推出特殊性结论的一种推理,也就是从一个对象的属性推出另一对象也可能具有这属性。三、影响推理的因素(多选)

(一)推理材料的性质(二)前提气氛效应(三)赌徒谬误(例子记住)不少被会出现类似赌徒的惯常想法,即“赢多了就要输,输多了就要赢”。这种赌徒谬误是人们在做概率推断时的一种常见现象。第四节问题解决(整章的重点每一个问题都要看)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一)问题解决的特征1.目标指向性。即解决问题具有明确目的性。做梦由于缺乏明确的目标,所以不是问题解决。2.操作系列性。即解决问题必须包括一系列心理操作才能称之为问题解决,自动化或单一

的操作不能构成问题解决。如回忆朋友的电话号码,但是这种活动只需要简单的记忆提取,因此也不是问题解决。3.认知性操作。问题解决的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不具备操作的活动不被看做是问题解决。如骑自行车,洗碗等,虽然也含有目的和一系列的操作,但没有思维的认知操作参与。(二)问题的种类二、问题解决的过程(简答/多选)问题解决是思维活动的普通形式。因此,问题解决一般包括提出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四个基本问题。(一)提出问题。提出问题是问题解决的开端,是由一定具体事件引起得知道问题的所在。(二)明确问题。所谓明确问题就是分析问题,抓住问题的核心与关键,找出主要矛盾的过程。(三)提出假设。提出假设就是在明确问题的基础上,对问题解决的具体方案提出假定和设想。(四)检验假设。检验假设是对假设验证的过程,它是问题解决的最后步骤。四、问题解决的方法(一)算法。算法策略就是在问题空间中随机搜索所有可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直到选择一种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换句话说,算法策略就是逐个尝试解决问题的方法,最终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二)启发法。启发法是人根据一定的经验,在问题空间内较少地搜索,已达到问题解决的一种方法。启发法不能保证问题解决的成功,但这种方法比较省力。它有以下几种策略(三种方法※):1.手段目的分析。2.逆向搜索。3.爬山法。采用一定的方法逐步降低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的距离,以达到问题

解决的一种方法。这就好像登山者,为了登上山峰,需要从山脚一步一步登上山峰一样。爬山法与手段目标的分析法的不同在于,后者包括有时人们为了达到目的,不得不暂时扩大目标状态与初始状态的差异,以利于达到最终目的的一种情景。五、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样题有P340)

(多选/论述

(一)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指呈现问题的客观情境(刺激模式)。问题情境对问题的解决有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点:(举例子说明必须要有例子)1.情境中物体和事物的空间排列不同会影响问题的解决。2.问题情境中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越接近,问题就越容易解决。(二)功能固着。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不能看到熟悉的物体(或以特定方式使用的物体)的新用途或功能。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三)原型启发(论述详细点)

原型启发是指在其他事物或现象中获得的信息对解决当前问题的启发。其中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或现象叫做原型。最为原型的事物或现象多种多样,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日常生活中。例如,人类受到飞鸟和鱼的启发发明了飞机和轮船。(四)定势定势是指由先前的活动所形成的并影响后继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准备状态。它在思维活动中表现为一种易于以习惯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倾向。定势在问题解决中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影响。(五)酝酿效

应当反复探索一个问题的解决而毫无结果时,把问题暂时搁置一段时间,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然后再回过头来解决,反而可能很快找到解决办法。这种现象称为酝酿效应。(六)问题解决的一般性障碍1.情绪障碍。

2.文化障碍。3.习惯障碍。4.知觉障碍。第五节言语一、什么是言语

语言和言语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语言是工具,言语则是对这种工具的运用。二、言语的种类。

言语既然包括听、说、读、写,那么言语的形式就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把言语的形式分为两种:外部言语和内部言语。用来交际的言语叫做(外部言语),不是用来交际的言语叫做(内部言语)。(一)外部言语(空)外部言语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口头言语又可分为(对话言语)和(独白言语)。1.对话言语。2.独白言语。3.书面言语。(二)内部言语内部言语是一种自问自答或不出声的言语活动。三、言语的理解(一)言语理解及其水平(二)影响言语理解的因素四、手语第六节想象一、什么是想象

想象是在人脑中凭借记忆所提供的材料加工,从而产生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也就是人们将过去经验中已形成的一些暂时联系新的结合。.....二、三、想象的作用想象的过程(一)粘合粘合是把两种或两种以上客观事物的属性、元素、特征或部分结合在一起而形成新形象的过程,如孙悟空、猪八戒、美人鱼、飞马等的形象。粘合方式是想象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多用于艺术创作和科技发明。(二)夸张与强调夸张与强调是改变客观事物的正常特征,使事物的某一部分或一种特性增大、缩小、数量增多、色彩加浓等在头脑中形成新形象的过程。(三)拟人化。(四)典型化四、想象的类型

按照想象活动是否具有目的性,可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一)无意想象无意想象是没有预定目的和计划而产生的想象。(二)有意想象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自觉的想象。1.再造想象。再造思想是根据词语的描述或非语言(图样、图解、符号等)的描述,在头脑中产生有关事物新形象的过程。2.创造想象。3.幻想。幻想是与个人愿望相联系并指向于未来的想

象。第七章、意识状态第一节意识与无意识一、意识

(一)什么是意识。就心理状态而言,“意识”意味着清醒、警觉、注意集中等。就心理内容而言,“意识”意味着受意愿支配的动作或活动,与自动化的动作相反。(二)意识的特征(多选)1.觉知性。意识的觉知性是意识的最基本的特征。2.能动性。3.目的性。(单/空)人能够计划自己的行动,在实现目的的过程中能够调节自己的行为,坚持预定的方向,分析各种出现的情况和困难并予以克服和解决。这是人的意识(目的性)的表现(这是什么性)。4.社会历史性。(三)意识的水平(很难理解,不太能考)1.焦点集中。2.下意识。(四)意识状态。二、无意识3.前意识。4.潜意识。

(一)什么是无意识。无意识是相对于意识而言的,是个体不曾觉察到的心理活动和过程。(二)常见的无意识现象。1.催眠。2.白日梦。3.冥想。第二节

注意(本章重点)一、概述

(一)什么是注意。注意是心理活动或意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注意有两点特点:指向性和集中性。注意的指向性是指心理活动有选择地反映一定的对象,而忽略其它的对象。注意的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动能全神贯注地聚焦在选择的对象上。(二)注意是心理活动的共有特性。注意不是独立的心理过程,不能脱离具体的心理过程而单独存在。注意是心理过程的一种共.有特性。...(三)注意的功能。1.选择功能。2.维持功能。3.调节和监督功能。这是注意最重要和最富有意义的功能。(四)注意的外部表现。注意的外部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适应性动作出现;二是无关动作停止;三是呼吸运动变化。(五)注意的理论。1.过滤器理论。2.衰减理论。3.晚期选择理论。4.认知资源理论。5.双重加工理论。二、注意的种类根据注意有无目的性和意志努力的程度,可分为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一)无意注意。1.无意注意。无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不随意注意。注意的发生主要是取决于刺激物本身的特点。一般来说,强度大的、对比鲜明的、突然

出现的、变化运动的、新颖的刺激,自己感兴趣的、觉得有价值的刺激容易引起无意注意。2.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很多,综合起来主要有两个方面:刺激物本身的特点和主体自身的特点。(二)有意注意。1.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的,需要付出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也叫随意注意。2.(如何)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简答P340四2,P347)(1)(2)(3)(4)二、(一)目的任务要明确。合理地组织活动。克服困难。间接兴趣。注意的品质(多选/简答)注意稳定性。

1.注意稳定性是指注意能较长时间地保持在某一活动对象或活动上,这是注意在时间上的特性。2.影响注意稳定性的因素。注意的稳定性与注意对象或活动本身的特点有关。注意的稳定性与个体主观状态有一定的关系。(二)注意的范围。1.注意的范围。是指在同一时间内,人的注意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也叫注意广度。2.影响注意范围的因素。(三)注意分配。1.注意分配。在同一时间内,心理活动指向于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活动的现象叫注意分配。2.影响注意分配的因素。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至少有一种以上的活动是非常熟练的,甚至已经达到了高度自动化的程度。(四)注意转移1.注意转移。由于任务的变化,主动地把注意由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种活动上去的现象叫注意转移。2.影响注意转移的因素。

四、注意品质的培养(论述如何培养良好的注意品质)(注意的品质有哪些状况,如何影响工作质量)(一)正确运用无意注意的规律组织教学。1.控制无关刺激,创建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尽可能地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环境。2.教学方式方法要避免呆板。交换四要研究课堂教学的艺术,以加强教学过程本身的趣味性,教学内容要有系统。3.要考虑学生的需要、兴趣、知识经验和情绪状态。(二)注意几种注意的交替运用一保持学生的注意力。要使得注意力长期保持,必须交替运用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并使之向有意注意转化。这就依赖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组织和教学艺术,在课堂教学的不同阶段应采取灵活多变的策略。(三)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也依赖于个人的主观努力。1.培养广泛而稳定的兴趣有助于注意的培养。2.加强意志锻炼。3.培养良好的性格,保持愉快而稳定的心境。4.培养应针对个人差异。总之,注意力对学生学习效率成绩提高有很大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运用注意力的学问,培养学生的注意品质,使之为我们教学活动服务。第三节一、睡眠睡眠

(一)什么睡眠睡眠是受睡眠-觉醒中枢主动调节的一种周期性的可逆的静息现象。(是一种主动调节)(二)睡眠阶段。根据脑电波的变化,可以讲睡眠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称为入睡期。第二阶段为浅度睡眠

期。第三阶段是中度睡眠期。第四阶段为深度睡眠阶段。这四个阶段大约要经过90分钟左

右,随后进入到5-10分钟的“快速眼动睡眠期”。依次经历的四个阶段与快速眼动睡眠合起来构成一个睡眠周期。此后又会重复上述睡眠的四个阶段。(三)睡眠的功能(多选)1.保护功能。2.恢复身体机能。3.促进生长。(四)失眠及其治疗。很多人都有入睡困难、睡眠不好的经历,这种现象通常称为失眠。通常女性比男性更常见。对于失眠可以采用以下行为治疗的方法(多选):①刺激控制,②睡眠限制,③放松,④锻炼,⑤进食,⑥避免使用兴奋剂。二、梦

(一)什么是梦梦是人在睡眠状态下发生的一种无意想象的极端形式。(二)梦的作用(三)对梦的解释

第四节一、药物成瘾的意义药物成瘾

药物成瘾可分为生理依赖和心理依赖两类,当一个人强迫性地使用一种药物以维持身体舒适时就形成了生理依赖。对于那些缓解压力的药物,人们还会产生心理依赖。二、常见致癌药物的分类

(一)兴奋剂(二)抑制剂(三)致幻剂三、药物成瘾的影响因素(P225多选)(一)生理学因素(二)心理学因素(三)认知因素(四)社会因素(五)文化因素第八章行为控制第一节需要

需要是个体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一、什么是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状态。需要是一种主观体验,是被自己感受或体验到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有以下特点:①对象性②紧张性③驱动性④周期性。二、※需要的理论。(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书上的)(各个所指见书P229简介)

(二)奥尔德弗的需要理论三、需要的种类。依需要的起源可将其划分为生物性需要与社会性需要。(一)生物性需要生物性需要是指保存和维持有机体生命和延续性种族的一些需要。(二)社会性需要社会性需要是人类特有的需要,如劳动的需要、交往的需要、成就的需要、社会赞许的需要、求知的需要等。1.成就需要。成就需要是指个人对于自己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事力求达成的欲望。(填....

空)人们的成就需要不仅(内容不同),而且其强度也(因人而异)。成就需要是后天学

习的结果,下列条件将会激发人们的成就需要:能让个人独立负起责任来解决问题的那种环境气氛;能制订出中等成就目标并接受“可预测风险”的倾向;有关他们工作进展情况的详细而具体的及时反馈。个人成就动机的强弱与个人对成功概率的估计有着密切的关系。50%左右的成功概率是最佳的。2.交往需要。3.权力需要。权力需要即个体要在某些方面取得一定的支配地位的需要。成就需要强的人支配欲反而不强。虽然大权在握、位居要职在社会上常常被视为一种成就,但在这种人行为的背后其关键作用的并非成就需要,二是权力需要。因此,凡是支配欲强、希望影响他人并对他人并对社会事务表现出浓厚兴趣的人均具有去昂列的权力需要,是权力需要而不是成就需要。

第二节一、(一)概述什么是动机。动机

动机是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的(心理倾向)或(内在动力)。动机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具有三种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调节与维持功能。(二)动机的产生

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但在具体情境中,个体具有的各种需要未必都能引起相应的动机。(与需要的区别P228)1.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某种缺乏或不平衡的状态。2.个体是否最终产生动机和行为,不仅由其愿望和由此产生的内驱动力所决定的,还要有

与需要相适应的外界诱因。综上所述,需要是个体行为动力的重要源泉,是动机产生的基础;诱因是动机形成的外部条件。动机行为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是由内驱力和诱因相互作用所决定的。二、动机的种类。

(给例子然后区分开是那种动机)1.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2.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3.主导性动机和从属性动机。4.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三、(一)(二)(三)※动机理论本能理论。内驱动理论。期望理论。※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动机强度、活动难度和工作效率的关系

①动机对于提高活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②工作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型曲线关系。③动机过强或不足都会使工作或学习效率降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发挥最佳工作效率。耶克斯和道德森的研究发现,动机的最佳水平随活动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简单容易的活动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当活动难度加大时,动机强度要降低。在一定范围

内,动机增强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特别是在学习力所能及的课题时,其效率的提高更明显。这就是著名的耶克斯-道德森定律。四、行动意志

(一)意志是意识的能动作用,是人为了一定的目的,自觉地组织自己的行为,并与克服困难相联系的心理过程。意志通过行为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也即意志行动。意志总是指向一定的目的。目的是意志行动最重要的标志。克服困难是意志行动的核心。(二)意志的品质。(多选可能有简述→把四项概念写出)(下列各项属于意志品质的是)1.自觉性。2.果断性。3.坚韧性。4.自制力。(三)意志行为的过程从动机的冲突到目标的实现,意志行动的过程一般可以分为采取决定和执行决定两个阶段。1.采取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包括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方法和策略的选择、计划的制定等几个环节。(1)动机冲突和目标的确立。动机冲突也是心理冲突。是指个体在同时存在两种或两种

以上动机时,因无法抛弃任何一方或无法把两者协调统一起来而产生的一种心理紧张状态。勒温根据人类的趋势行为把冲突和动机分为四种形式。第一、双趋势冲突,也称接近-接近式冲突,是指个体同时被两个同等的事物或目标所吸引,难以取舍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所谓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就属于这种冲突。第二、双避式冲突。也称回避-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同时对两个同等的事物或目标产生排斥,但又必须接受其中之一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第三、趋避式冲突,也称接近-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面对一个既具有吸引力同时又具有排斥力的事物或目标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第四、双重趋避式冲突,也称双重接近-回避式冲突,是指个体面对两个既具有吸引力同时又具有排斥力的事物或目标时所产生的心理冲突。(2)行为方法和策略的选择。

2.执行决定阶段。采取决定阶段已经完成,决定的执行便成为实现意志行动的关键,执行决定阶段也因此成为意志行动的中心环节。五、(一)挫折什么是挫折。

挫折是指个体的意志行为受到无法克服的干扰或阻碍,预定目标不能实现时所产生的一种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挫折的产生需要三个因素:①挫折情境,②挫折认识,这是产生挫折和如何对待挫折的关键,三,挫折反应。(二)挫折的反应。个人对挫折的反应表现在三方面,即情绪性反应、理智性反应和人格的变化。1.情绪性反应。主要包括如下几种形式:①攻击②冷漠⑥逃避⑦自罚。2.理智性反应。3.人格的变化。(三)挫折的应对。(典型的简答、论述)③退化④固执⑤幻想

挫折在人们的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战胜挫折的策略和方法主要有:1.正确对待挫折。2.改善挫折情境。①对挫折情境的改善首先应预防挫折的发生。②改变情境的另一种方法是暂时离开挫则情境,到一个新的环境中去。3.总结经验教训。善于总结失败和挫折中的教训是增强挫折承受力的重要方面。4.调节抱负水平。要使个体在活动只产生成就感又不至于受到挫折,就要提出适合个体能力水平的、具有挑战性的标准。4.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对于增强挫折的承受能力是有积极作用的。

第三节情绪一、(一)概述什么是情绪。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和体验。(二)(三)情绪与认知情绪与感情

(简答题)情绪好情感的关系。情绪和情感这两个词的含义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区别)1.情绪通常与生理需要相联系,人和动物都有情绪,情感与人的社会需要相联系,是人所独有的。2.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和暂时性,情感则具有较大的稳定性。情绪往往随情境活一世需要的出现而发生,而情感是基于深入的认知和一贯的态度,因而具有稳定性和深刻性。3.情绪有较多的外显性和机动性,情感则有较多的内隐性和深刻性。当人处于某种情绪状态时,经常忽悠明显的外在表现,情绪没有明显的外部表现。(联系)虽然情绪和情感有所不同,但其差别是相对的。他们往往交织在一起,是一种心理活动。一般来说,情感的产生总伴随有情绪反应,二情绪的变化经常手情感的的支配。从某种角度可以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二、情绪的两极性

(空/多)情绪的两极性是指每一种情绪都能找到与之对应的情绪。在快感度、紧张度、激动度和强度上。(一)情绪感。情绪有肯定的与否定的两级。(二)紧张度。情绪有紧张和轻松之分,一般来说中等程度的紧张效果比较好。(三)(四)三、强度。人的任何情绪在强度上都有着由强到弱的变化等级。激动度。情绪有激动和平静之分。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景影响下,在一定时间所产生的激动不安状态。情绪状态一般分为心境、激情和应激。(一)心境

心境是一种具有感染性的、比较持久而微弱的情绪状态。(二)激情激情是指一种强烈而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三)应激应激是在出乎意料的紧急状况下所引起的情绪状态。四、情绪理论五、

不良情绪的调控(简答)

调节和控制负面情绪一般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点)(4(一)觉知自己的情绪状态。在处于情绪状态时,自己主动地认识到负面情绪时,对自我状态暂时不做反应也不加评价。(二)转移注意力。

当认识到自己正处于激动的情绪状态时,就要有意识地转移注意力,以使它不至于爆发和难以控制。(三)合理地发泄情绪。

1.在在适合的场合哭泣。2.向他人倾诉。3.做比较剧烈的运动。4.放声歌唱或放声叫

喊。(四)自我激励。

善于自我激励的人能有效地集中注意力,具有较强的成就动机,并能保持稳定的乐观态度。第四节一、(一)压力机压力源概述。什么是压力。压力与健康

压力是表现出某种特定症状的一种状态,这种状态是由生理系统中因对刺激的反应所引起的非特定性变化所组成。......(二)压力源的种类。

压力产生于压力源。生活中所遇到的压力源可能存在于自身,也可能存在自身,也可能存在于环境中。自身的压力源称为内因性压力源;环境的压力源也称外因性压力源。但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心理学家在研究中通过分析造成压力的各种生活事件,提出了四种类型的压力源:1.躯体性压力源。2.心理性压力源。3.社会性压力源。4.文化性压力源。二、(一)压力反映压力反映的表现

1.生理反应。2.行为反应。3.心理反应。(二)压力反应的阶段(多/单/填)1.冲击阶段。2.安定阶段。3.解决阶段。三、(一)压力的作用压力的正效应(多)1.满足满足基本需要。2.增强人的适应性。3.增强抵抗力。(二)压力的负效应1.认知。2.情绪。3.综合行为。四、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及压力调节方法。(多/简)(一)

影响压力的主要因素

1.经验。经验影响人们对压力的感受,增加经验能增强抵抗压力的能力。2.准备状态。对即将面临的压力事件是否有心理准备也会影响压力的感受。3.认知。认知评估在增加压力感和缓解压力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一位哲学家说,人类不是被问题本身所困扰,而是被他们对问题的看法所困扰。4.性格。不同性格特征的人对压力的感受不同。5.环境。一个人的压力来源与他所处的小环境有着直接关系。(二)压力的应对

一般而言,应对压力的策略有两类:处理困扰与减轻不适应。处理困扰直接改变压力来源;减轻不适感不直接解决问题,而是调节自己,消解不良反应。1.不良的应对方法。①依赖药物,②酗酒抽烟,2.正确的应对方法(多):常用的方法如下:了解自己的能力,制订切实可行的目标;劳逸结合,积极休息,培养业余兴趣爱好;加强体育锻炼,生活有规律,睡眠充足;建立和扩展良好社会支持系统,拥有朋友;积极面对人生,自信豁达,知足常乐,笑口常开;改变不合理观念,通过有意地改变,通过有意地改变自己的内部语言来改变不适应状况。3.放松训练。五、工作倦怠与健康护理系统

职业枯竭又称“工作倦怠”,如果某人出现精力不济、极度疲乏以及失眠、头痛、背痛、肠

胃不适等症状,极可能是患上了职业枯竭。心理咨询师因其工作性质,最容易患职业枯竭,占总比重的40%;其次是教师,占20%;此外是新闻工作者、警察和医护人员等。第五节中学生情绪的调控一、(一)中学生的情绪障碍(多)焦虑。

焦虑是指一个人预测将来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愉快情绪,通常由焦虑、紧张、失望、不安、恐惧、焦急等感受交织在以其。焦虑是中学生中常见的异常情绪。(二)易怒。易怒就是指容易冲动、急躁、爱发脾气。(三)抑郁。

抑郁是一种过度忧愁和伤感的情绪体验,一般表现为情绪低落、心情悲观、郁郁寡欢、闷闷不乐、思维迟缓、反应迟钝等。(四)恐惧。

恐惧是指具有病理性特点的恐惧,即对常人一般不害怕的事物感到恐惧。在中学生中,最为常见的恐惧症是社交恐惧。(五)孤独。

孤独心理又称“闭锁心理”。由于孤独心理而产生的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单寂寞的情绪体验称为孤独感。(六)烦恼。

烦恼是中学生最为常见的负面情绪。(七)(八)挫折感。厌学情绪。

厌学情绪是指学生对学生的生活失去兴趣,产生厌倦情绪,持有冷漠态度,甚至厌恶与学校、学习有关的一切不良心理现象。二、(一)(二)(三)(四)(五)三、产生情绪障碍的原因(多选)生理。学习。自我心理。人际关系。社会。中学生情绪障碍的调节

(论述/案例分析)中学时代是人生发展的一个转折期。在这个阶段,学生的情绪情感迅速发展。因此,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教会他们情感的调控与宣泄,促进他们情感世界健康地发展,也就显得十分重要了。(一)提高认知水平,丰富情感体验。要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情绪异常的不良后果,从思想上产生克服坏脾气的强烈动机和决心。教育工作者应该将提高认识水平和丰富情感体验结合起来。在认知传授时,既要讲清道理,又要有情感色彩。(二)调节情绪状态,合理宣泄。

不良情绪可以通过采取合理宣泄的方法来衰减或消除,如痛哭、写日记等。(三)转移注意力。

首先要有意识地转变注意焦点。其次可以自觉地改变环境,缓解消极的心理情绪。(四)自我言语暗示。

言语的词句和词调的选择都会影响人的情绪。运用适当的言语暗示自己,有利于情绪的平静。(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在中学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科学知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

第九章人格特征第一节概述

人格是一种内在的组织与结构,是一个人的整体精神面貌,是个体在遗传的基础上,在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稳定的、具有一定倾向的所有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一、什么是人格。人格具有的一些特征(多选)1.独特性。2.整体性。3.稳定性。4.功能性。5.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二、人格结构(一)人格倾向性是一个人对现实态度和积极性行为的动力系统。它决定着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的认识和活动对象的趋向和选择。它是最积极、最活跃的人格因素。就人的整个心理现象而言,人格倾向性是人的一切心理活动和行为的调节系统,也是人格积极性的动力源泉,主要由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因素构成。(二)人格心理特征。人格心理特征是人格结构中最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基本因素,是具有决定意义的成分,它表明一个人比较典型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征。人格心理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自我调控系统。这是以自我意识为核心的人格调控体系,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三个子系统。二、(一)(二)人格发展人格发展阶段。(心理学著名理论)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

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制约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物遗传。生物遗传因素是指有机体与生俱来的生理解剖特征和后天形成的某些生理特点。(1)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在人格形成中起着重要的作用。(2)身高、体重、体型和外貌等生理特征对人格的形成具有影响。2.家庭环境、家庭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起着先导作用。(1)亲子关系和家庭教养方式。

(2)家庭气氛和家庭结构。(3)家庭地位和出生顺序。3.学校教育。学校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学生施加影响的教育场所。教师、班集体、同学与同伴等都是学校教育的元素。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指导定向作用。教师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与思维方式对学生产生巨大影响。同伴群体对学生人格具有巨大的影响。4.社会文化。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性的发相发展。5.自我因素。来自社会环境的各种因素,首先要为个体接受和理解才能转化为需要和动机,才能推动他的行为,而个体已有的理想、信念和世界观对其接受什么样的社会影响起着决定作用。6.自然环境。生态环境、气候条件、空间拥挤程度等这些物理因素都会影响人格。7.影响人格形成的还包括自我调控等内部因素。由此可见,人格是先天与后天的“合金”,是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在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各个因素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个体的整个人格的形成。三、(一)(二)(三)(四)

人格测验。自陈量表示人格测验。投射测验。情景测验。自我概念测验。第二节能力

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人格特征,反映一个人的智慧特征,是决定心理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一、概述

(一)什么是能力。能力是顺利、有效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是人格的一种心理特征。(二)能力、才能和天才。人们要完成某种活动,往往不是依靠一种能力而是依靠多种能

力的结合。这些能力相互联系,保证了某种活动的顺利进行。这种结合在一起的能力才叫才能。能力的高度发展称天才。(三)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关系密切,他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知识、技能不是人格心理特征,不属于能力;另一方面,能力的发展又离不开知识与技能。1.能力与知识、技能的区别。2.能力与知识、技能的联系。二、(一)

能力的种类。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

根据能力所表现的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分为一般能力与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指在进行各种活动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它保证人们有效地认知世界,也称智力。智力包括个体在认识活动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如感知能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注意力等。其中,抽象思维能力是核心。特殊能力又称为专门能力,是顺利完成专门活动所必备的能力。(二)再造能力和创造能力。

按照活动中能力的创造性的大小,可分为再造能力与创造能力。再造能力是指活动中顺利地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技能,并按现成的模式进行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是指在活动中创造出独特的、新颖的、有社会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它具有独特性、变通性、流畅性的特点。(三)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根据能力在人生中的不同发展趋势以及能力和先天禀赋与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液体能力(液体智力)是指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晶体能力(晶体智力)是指获得语言、数学等知识的能力。(四)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按照能力的功能,可分为认知能力、操作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三、(一)(二)能力的因素能力的因素说。能力的结构说。

1.层次结构理论。2.三维结构理论。吉尔福德在20余年因素分析研究的基础上于1967年创立了(智力三维结构理论模型理论)。(三)四、(一)能力的信息加工理论能力发

展的个体差异。(简答题)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

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但是,就全人类来说,能力的个体差异呈(正态分布)(特点)智商70以下的都可以成为能力低下。(二)能力表现早晚的差异。

各种能力不仅在质或量的方面表现出明显的差异,而且能力表现的早晚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神童”、大器晚成的人。(三)能力类型的差异。

能力类型的差异主要表现在知觉、记忆、言语和思维等心理活动方面。1.知觉方面。2.记忆方面3.言语和思维方面。(四)特殊能力的差异。

特殊能力的差异是指完成同一活动可以由能力的不同结合来实现。(五)能力的性别差异。关于能力的差异,目前研究较多,而且结论各异,但基本一致的结论有两个方面:①男女能力的总体水平大致相等。②男女的能力结构存在差异,各自具有自己的优势领域。五、(一)能力的测量一般能力测量。

一般能力测量也叫智力测量,是用一定的智力测量来表示衡量人的智力发展水平高低的一种科学方法或手段。1.比纳西蒙智力测量量表。2.斯坦福比纳智力测量量表。3.韦克斯勒智力量表。4.瑞文标准推理测验。(二)特殊能力测量。(三)

创造能力测量。

第三节一、(一)气质什么是气质气质与性格

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倾向性等方面的动力特征,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独特的个人色彩。气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脾气”“禀性”、。俗话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禀性”就是气质。,(是气质还是性格,让我们判断)(二)气质和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关系。

P283表9-3(三)(四)气质特征性研究。气质类型。

P285表9-4二、性格(一)什么是性格。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1.性格表现在人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方式上。2.性格是个体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3.性格又是人格中具有核心意义的心理特征。性格有好坏之分。(二)性格的结构1.性格的静态特征。(1)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体现在:对待社会、集体、他人态度的特征。(2)性格的理智特征。性格的理智特征是指在认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具体表现在,在感知方面有被动感知型、主观观察性、详细罗列型、和概括型等。(3)性格的情绪特征。性格的情绪特征是指一个人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续性以及主导心境方面的特征。有的人始终保持高昂的情绪、饱满的热情。(4)性格的意志特征。性格的意

志特征是指人在意志行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表

现在一个人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的如下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一个人是否有明确的行为目标方面的性格特征;二是对行为自觉控制水平方面的性格特征;三是在紧急或困难条件下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四是在经常和长期的工作中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2.性格的动态结构。上述性格静态特征的几个方面并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彼此关联、相互制约、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的。一般来说,性格的态度是性格的核心。另外,性格的各种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常常会在不同的场合下显露出一个人性格的不同侧面。(三)性格的类型

性格类型有许多不同的分类方法,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性格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照知、情、意在性格中的表现程度,可分为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2.根据个人的独立性程度,可分为独立型和顺从型。3.根据个人心理活动的倾向性,可分为内情型和外倾型。4.根据个体的社会生活方式,可分为理论型、经济型、审美型、社会型、权力型和宗教型。二、人格特征的相互关系(论述)

※性格、能力、气质都属于人的人格心理特征,彼此之间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发挥着整体功能。(一)性格与能力。性格与能力是有区别的。能力反映一个人的智慧特征,是决定心理活动效率的心理因素,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条件;性格则表现为人的活动指向什么、采取什么态度、怎样进行。性格能与能力也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首先,能力影响着性格的形成于发展。其次,性格制约着能力的形成与发展。(二)性格与气质性格与气质是有区别的。首先,性格是指人在对现实态度和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人格心理特征。它主要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形成的,气质是表现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的动力特征。其次,气质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不易改变;性格虽然也具有稳定性,但在社会生活的影响下,通过个体的主观努力可以发生变化,可塑性较大。再次,气质反映一个人的自然实质,无好坏之分;而性格则反映一个人的社会实质,具有社会评价意义。性格与气质又有密切联系、相互影响。首先,气质使性格带有某种独特的色彩。其次,气质可以影响性格的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再次,性格对气质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掩

盖和改造气质的某些特征,使之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第四节一、二、行为及行为方式。健康人格及其标准。行为方式与健康人格

健康人格是具有积极倾向性的心理品质或特征的总和。健康人格本身具有层次之分。第(一)低层次的健康人格是指没有精神障碍。第二层次的健康人格是指不仅没有人格障碍,而且能对来自机体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积极做出良好并积极的适应。第三层次是最高层次的健全人格,它包含着前两层内涵,同时还包括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为社会创造价值等,即达到自我

实现。当代健康人格的主要标准有:(多选)1.智力正常。2.认知客观、准确。3.开拓进取、创新的精神。4.社会适应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5.道德责任感。6.事业心和工作能力。7.情绪调控能力。8.人际关系融洽。9.意志坚强可控。10.独立性和自主性。三、健康人格行为方式的特征(多选)。

1.结构的统一性和规则性。2.对现实的充分感知。3.自知之明。4.对行为随意控制的能力。5.自尊或认可。6.建立诚挚关系的能力。7.效率和责任。四、(一)应对什么是应对。

应对是指个体在面临压力是为减轻其负面影响而做出的认知和行为的努力过程。应对具有如下特征:(多选)1.环境性。2.过程性。3.策略性。4.反应性。5.中介调节性。(二)应对的功能及其策略。

1.应对的功能。应对的功能可分为三方面:①采取直接的行动以消除或减少压力及增加处理压力的资源,称为问题取向的应对;②重新认识压力,以便易于处理压力,称为认知评估取向的应对;③处理由压力所导致的紧张、焦虑等应对方式,称为情绪取向的应对。2.应对策略。(多简典型的)(1)积极认知压力。面对压力,要对其有明确的、积极的、辩证的认识。首先,在思想上要承认压力的存在。其次,在思想上接纳压力。(2)情绪定向应对和问题定向应对相结合。(3)明确自我效能,调整奋斗目标。(4)社会支持。五、利他行为(一)什么是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一种自发形成的,把帮助别人当做唯一的目的,且不期期望任何外在筹赏的社会行为。利他行为应该包括下面四种特征:①它必须是出自自觉的愿望,具有自责权利;②它必须是以利他为目标的;③它不应该附带外在筹商期望;④它包括利他者本身的损失成分。(三)利他行为的种类。

利他行为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以依据不同的标准分类。1.从理论上看,可分为生物性利他行为和心理性利他行为。2.从机能范围看,可分为:①亲属性利他行为,②互惠性利他行为,③平衡性利他行为。

3.从情景状态看,可分为:①紧急性利他行为,②急需性利他行为,③惯常性利他行为。4.从行动动机看,可分为自我利他行为和纯利他行为。(四)影响利他行为的因素

影响利他行为的主客观因素比较多,主要把它们归纳利他者、情境、受助者征和社会文化四种因素。1.利他者。(1)认知因素。(2)情绪因素。(3)移情。(4)年龄、性别、宗教信仰等因素。2.情境。(1)研究旁观者效应的社会心理学家拉塔尼和达利认为,“他人在场”是影响利他行为的重要因素。(2)榜样的作用。3.受助者。(1)性别。(2)年龄。(3)相似性。4.社会文化。

第五节

中学生不良行为的矫正

在现代社会,人们的价值观念急剧变化,中学生因自身年龄、素质等诸多因素及家庭学校和社会等方面消极因素的影响,是非观念、纪律法制观念淡薄,极易产生不良行为。一、(一)(二)中学生不良行为的主要表现。(多选)行为放纵。学习缺乏自觉性、主动性。(三)(四)二、(一)

社会责任意识淡薄,缺乏诚信。追求享乐。中学生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论述)主观认识的片面性、偏激性。

青少年认识和接受事物的方式是不自觉地渗入自己的意识和观点,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做出错误的判断,产生不良的心理。(二)(三)意志品质的薄弱。道德信念和道德情感的不成熟。

中学生的道德信念还不稳定,有时不理解或不能正确理解有关的道德要求和道德准则,不能明辨是非。有些中学生道德情感非正常发展。由于受各种不良的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的影响,他们变得自私、任性,不懂得关心他人。(四)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中学生常被多彩的世界搅得眼花缭乱、浮想联翩,时刻憧憬、幻想美好、理想的未来。但是,这些不切实际的理想很容易在现实有限的条件中受挫折。当这种不切实际的理想多次不能满足时,便容易产生一种不良心理行为。(五)家庭环境及不恰当的教育方式。

家庭环境包括住房环境、家庭成员组成、经济条件等自然结构。住房环境拥挤、嘈杂、经济落后、信息闭塞会阻碍孩子们的心理发展。父母的教养态度大致有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种,而其中以民主的教养态度最好。在这样的家庭中,家庭成员对子女教养态度一致,以平等的态度、民主的方式对待子女。(六)学校教育观念和方式的陈旧。

畸形的教育体制、陈旧的教育观念严重偏离了素质教育的方向和目标,影响了中学生的正常心理发展。所有这些都会促成中学生心理发展偏离正常轨道,产生不良行为习惯。(七)社会影响与教育不一致。

积极的社会现象是他们在心中证明了老师、家长的指导,消极的社会现象又让他们感到好奇、彷徨。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这些社会信息的负面影响也会逐渐抵消,学校教育的效果,是他们健康成长。综上所诉,在中学生身上就容易出现(不好的他们矫正不良习惯。),作为教育工作者运用科学方法帮助三、(一)

矫正中学生不良行为的应对措施(论述举例子)培养正确的行为评价能力。

教师应根据学生发展,有意识、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道德评价能力,使他们道德评价水平逐渐

达到应有的水平。(二)培养学生意志力与自我调节能力。

作为教师应培养学生克服内外困难的意志力,努力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控制自己不道德的消极情感,坚持良好的道德行为,抗拒外界不良因素的诱惑因素和干扰。(三)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学校教育更强调通过有意识地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为此,学校教育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懂得道理。②确立目标。③加强训练。④创造良好行为教育情境。⑤及时而恰当地评价。(四)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教师要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提高思想道德情操,培养学习的热情,并在活动中培养其集体主义观念、组织纪律性,从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而自觉摒弃一些不良行为习惯。(五)学校与家庭积极配合。

只有教师和家庭很好地配合,给学生更多的关爱,走进学生的心灵,洞察学生的思想动态,才能及时消除一些不良外部东西对学生的影响。(六)强化制度管理。

在对学生管理过程中,国家法律以及《中学生行为规范》使我们必须遵照执行的。同时,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法。(七)奖罚强化教育。

学习教育应大力表彰学生中的优秀事迹;对学生中存在的不良行为,不太严重者着重教育帮助、口头警告,严重者给予警告以上处分。(总结)对于学生不良行为的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过程,要认真、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为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要不断寻求好的工作方法,而且不论何种方法都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关爱,只有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理,才能真正做好学生的教育工作。第十章人际交往

第一节一、什么是人际交往。二、人际交往的条件(一)交往双方共同理解并使用的符号系统。(二)交往中的信息传递尽量少受外界干扰。(三)信息接受者要适宜的心理准备。三、人际交往的基本过程。(一)交往过程的基本要素。信息源,信息,信息渠道,接受者。(二)人际交往的信息沟通模式四、人际交往的种类。概述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把各种不同的人际关系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掌握特点)(一)根据社会个体人际反应的外部表现,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外露型、内涵型、伪装者。(二)按人际关系形成的基础,人际关系可以划分为三类:血缘型、地缘型、业缘型。(三)根据对他人的需要的内容和方式的不同,把人际关系需求分为三类:包容的需求、控制的需求、情感的需求。(四)根据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将人际关系划分为三种类型:谦让型、进取型、分离型。五、

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人际交往的心理因素包括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和行为等。认知是人际交往的前提,人与人的交往首先是从感知、识别、理解开始的;动机在人际关系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的人际交往过程中有着引发、指向和强化功能;情感是人际交往的重要调节因素,人们在交往过程中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态度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意义,态度可以直接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形成和发展;行为是人际交往的交往手段。认知、动机、情感、态度及行为等心理因素的不同组合、相互作用,形成人际交往不同的思想基础、动作特征、感情色彩、态度倾向和行为方式,从而表现出人际关系的不同层次和

发展水平:1.低层次、低水平人际关系;2.中等层次、一般水平的人际关系;3.高层次、高水平的人际关系。六、人际交往的意义。(一)(二)(三)(四)个体社会生存的基本条件。促进个体心理发展。有助于形成自我意识。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第二节一、什么是人际认知。人际认知

人际认知是个体在交往中观察了解他人的外在特征和外显行为,形成印象,并推测、判断其心理状态、人格特征、行为动机和意向的过程(内在特征)。二、人际认知的主要内容。人际认知包括自我的认知和对他人的认知。(一)自我认知,包括对自己身体状况的认知(如健康、胖瘦等)、对自己心理状况的认知、对自己社会关系的认知。(二)对他人人际的认知,主要对象包括对他人仪表的认知、对他人表情的认知、对他人人格的认知、对他人人格的认知、对人际关系的认知、对社会角色的认知等。三、(一)人际印象人际印象形成的特点。

1.一致性倾向。2.评价的中心性。即评价维度(好坏)、力量维度(强弱)、活动维度(积极消极)。其中,评价是最重要的维度。3.核心特性作用。(二)印象形成中的心理效应。(单/空给概念名词解释给现象找归属)1.首因效应。也叫首次效应、优先效应或“第一印象”效应。

2.近因效应。它是指在人际认知活动中,最近的印象对人的评价起着重要作用。这种偏差的产生,客观上是由于最近获得的信息刺激强,给人留下的印象清晰,冲淡了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3.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成见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人们常从对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泛化到其它有关的一系列特征上,从局面信息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4.定势效应。它是指当认识他认时,常常会不自觉地一种有准备的心理状态,,按照事物的一定外部联系对他们进行认知和评价。5.投射效应。它是指以己度人,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加强于人的一种认知

障碍。6.正性偏差。它是指人们对让人的判断往往具有正面评价超过负面评价的倾向。7.刻板效应。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先有刻板效应,再有定势效应,先刻板,依据它再定势效应)。四、人际认知的归因

(一)什么是归因。(空)归因指的是根据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对他人的外在行为表现进行分析,从而推断(其原因)的过程。只有在三种情况下人们才会归因:一是发生出乎意料的事情,二是负性事件发生时,三是发生对个体很重要但又不太了解、不太肯定的事,(二)归因理论。1.海德的归因理论。2.韦纳的归因理论。韦纳认为,当归因对象是自己时,把成功的结果归因于可控制的原因,如努力会(充满自信0;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如能力、任务难度、运气等原则产生(惊异的)感觉。若把失败的结果归因于可控的原因会感到(内疚);归因于不可控的原因则会感动(无奈)。3.凯利的归因理论。(二)归因偏差

1.基本归因错误。基本归因错误是指人们经常把他人的行为归因于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上,而忽视他们所处情境的重要性。2.自利偏差。它是一种动机性的偏差,它是指人们倾向于把自己的成就归因于自己,如能力、努力等,而否认或者推脱自己失误的责任。第三节一、什么是人际吸引人际吸引

人际交往的过程实际上是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信息)和(物质交换)的过程。吸引的一、般形式是喜欢或友谊、吸引的强烈形式是恋爱或爱情。二、人际吸引的基本原则

(多选)(单选)(给解释找归属)(一)(二)(三)强化原则。社会交换原则。联结原则。

联结是经典条件反射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原则。人们喜欢那些与美好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而厌恶那些与不愉快经验联结在一起的人。三、(一)(二)人际吸引的条件。熟悉。个人特征。

1.才能。在一个群体中最有能力、最能出好主意的人通常不是最受喜欢的人,如果别人的才能使人们可望不可及,则会产生心理压力。2.外貌。3.人格品质。随着人际交往的深入,外在的因素变得越来越不重要。(三)(四)相似与互补爱情第四节一、良好人际交往的态度(多选)。人际交往的态度与技能

(一)尊重。人都有被人尊重的需要,尊重别人就是在心理上承认别人的价值、人格和尊严,承认别人的独特性和唯一性,把别人看成是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二)宽容。在人际交往时既不能用一种标准去要求他人,也不能太苛求他人,要学会宽容,求同存异。(三)真诚。真诚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只有以诚相待才能使交往双方建立信任感,并结成深厚的友谊。(四)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教师技能各章总结要点》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教师技能各章总结要点: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教师技能各章总结要点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3772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