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
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
紧张而忙碌的一学期教学工作即将结束,当我空闲下来细细回顾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的得与失时,我深深的感到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我知道教育终究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提笔写下点什么以促进今后的教学,使之更加完善,也算是自己的一点小小总结吧。
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此文转于斐斐课件园FFKJ.Net]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工作第三年,第一次接任科学课的教学,虽然听过不少优秀的课例,但实际操作经验不足的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之重,但是,从开学初我便下了决心要以我微薄的力量来推进我校科学教育的向前发展。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此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尽管六个班,两个年级段,每周18课时课时量,我仍尽力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力图创设轻松愉悦的情境进行教学,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交流共同进步。一学期下来,我积累了不少教学经验,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得到大大的增强。一、关照学生参与的能力
科学课堂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而要在课堂教学中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就要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活动中把感受到的、观察到的、想象到的用自己的话归纳出来,然后在合作、协调、讨论及在教师的引导下,作出合理的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要真正让学生参与学习的进程,教师在课前要做好课前准备,也要布置学生按每节课的要求,做好课前准备,带齐实验器具,然后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依照提示就能热热闹闹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刚开始的那一个月,由于学生的习惯没有,实验操作起来仍然有一定的难度,实验操作不规范,但在这一个学期之后,学生在这方面有了不少的进步。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
三年的教学使我明白了一个真理,那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关键是激发学生做一个积极劳动者,勤动手、动脑、动口。因此,课堂中,我尽量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实验操作、讨论中,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能体会到科学学习其实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动动手,在实验中就可以学到本节课的知识点,没有他们想象中那么难。
三、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
丰富学生参与的方式,就是改变过去以教师讲、学生听,死记硬背的教学手段。科学课教材的特点非常抽象,要让学生在观察实验中发现秘密,获取新知识。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往往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大部分时间是老师在前面讲解书中的概念的东西,学生听着,然后考试时去背,记住便成.然而,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这样的教学方式与丰富的参与方式就会显得很不协调,太干瘪了。因此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在一学期的指导下,学生养成了动手动脑,仔细观察,从而获得新的科学理念的习惯。四、关注学生的参与过程。
我认为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所表现的质疑精神,从无疑到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时常探究。要让课堂教学中生成的问题推动课堂教学过程(本文来自优秀教育资源网斐.斐.课.件.园),让学生参与过程成为主流。在学生参与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置问题,合理安排,质疑,解疑,甚至再质疑。让学生的参与及参与过程中的生存既是意料之外,又是情理之中。五、让学生体验参与的快乐。
学生是好奇的,是好活动的,六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科学课与其他课的不同就在于他可以
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验的活动机会,这是学生喜欢的,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能体验到自己的生活智慧与人类已有的知识融为一体的快乐。
扩展阅读: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杨滩123单元)
第一单元我们长大了
1我在成长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成长证据;2、能够测量身高和体重;
3、能够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4、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5、能够交流和表达成长变化的特点。知识与技能
1、知道自己从出生到现在都发生了哪些变化;2、知道人体生长发育有两个生长突增期;3、能通过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证据在得出结论中的重要性;
2、学生能积极参与,乐意与人交流合作,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学重难点
绘制曲线图来整理有关资料,能够根据图表对生长发育情况做出解释;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量身高的纸、秤、卷尺、长尺、记录表、学生体检记录表。学生准备:直尺、课前搜集能记录自己成长的资料,了解自己出生时的身高、体重及第一年的生长情况。教学过程教学安排一、游戏导入
1.出示课件:猜猜我是谁。2.谈话:同学们,这是我们班一些同学小时候的照片,请大家猜一猜他们分别是哪位同学?
3.提问:看了这些照片,你有什么想法想要告诉大家?二、合作探究
(一)交流自己成长的证据
1.谈话:你从哪些方面发现自己长大了?谈谈你自己的感受。2.学生汇报并展示自己收集到的成长的证据。
3.谈话:老师这里有一位同学不同阶段所拍摄的四张照片(出示顺序打乱的照片),你能将它们排排序吗?4.学生进行排序。
5.汇报:你是怎样排的?为什么这样排?
6.小结:同学们刚才通过观察相片,感觉自己的身高、体重变化了;比较了衣服、鞋子的大小,知道自己在长大。
(二)测量自己的身高、体重等
讲述:刚才有同学说,自己今年比去年长高了,长高了多少呢?你是怎么知道的?测量后就知道自己的变化了吗?
2.小结:对,同学们真聪明,要从数据上知道自己身体的变化,一定要进行“测量记录比较”。
3.谈话:你们想测量吗?那测量前我们是不是该讨论一下,制订好方案呢?下面就请每一小组围绕以下两个问题进行讨论,制订好方案。
4.出示思考题:
(1)如果测量身高、体重,应该注意什么?
(2)除了身高、体重,你还喜欢测量什么项目,准备怎样测量?5.汇报:你们小组想测量什么?怎样测量?
6.小结:同学们想测量的项目可真多,那老师就给你们充足的时间去测量,测量要认真,测好后要记录。身高、体重每个同学都要测的,测完后可测量其它项目,请组长负责。三、绘制身高、体重的曲线图
1.提出要求:你能将自己从入学到现在的身高、体重绘制成曲线图吗?
2.学生绘制身高、体重曲线图。
3.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曲线图,你发现了什么?
4.提问: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向家长了解了自己出生第一年的生长情况,你觉得自己现在的生长发育情况和出生第一年比,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如果按照出生后第一年的生长速度一直长下去,会怎样?四、总结、拓展
1、谈话: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研究了自己的成长情况,通过研究你有什么收获?
小结:我们成长的痕迹除了课上研究的这些内容外,还有许多,请同学们课后继续去寻找。
2、悄悄发生的变化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通过交谈、查阅资料了解青春期特点;
2、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知识与技能
1、知道青少年青春期身心发展特点;2、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青春期变化是人体的正常发育;2、意识到要从科学的角度看待青春期变化。教学重难点
重点:能够选择适当的方式表达和交流自己对青春期知识的了解。难点:知道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1、搜集有关青春期特点的录像和相关资料制作成网页。2、课前让学生分男、女生坐或和好朋友一起坐。教学过程教学安排一、回顾导入
1.提问:上节课我们交流了一些成长的情况,大家发现自己都在慢慢地长大了,自己的身体都有了一些变化,但这些变化我们能不能时时察觉出来?
2.小结:对,这些变化是在我们不知不觉中悄悄发生的,今天我们要来继续了解我们身上悄悄发生的变化。(板书课题)二、了解青春期的变化
1.讲述:无论是在学习、运动还是在睡觉,我们的身体时时刻刻都在生长变化。我们六年级的同学马上要告别童年,向成年人进行过渡,这一段过渡期我们叫它青春期。在这段时期,我想大家在身体上都会有一些变化。
2.谈话:你愿意和好朋友或老师说说悄悄话,交流一下近来你的身体发生了哪些变化吗?
3.同学自由交流,并将讨论结果作简单的记录。
4.全班交流:说说进入青春期,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明显的变化?(可以结合自己说,也可观察其它同学说)5.教师针对性小结。
我国718岁青少年的平均身高的统计表
性别年龄789101112131415161718男身高121126131135141145154160165168169171女1201*51311361431481531561571581581586.谈话:请同学们观察统计表,看看我国青少年的身高从多大年龄开始增长比较快?男生和女生有没有差异?
7.小结:青春期是我们由儿童向成人过度的时期,女孩大约从10岁开始进入青春期,相比之下男孩要晚些。这个时期我们的身体形态、心理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8.播放青春期特点的录像。
9.谈话:青春期除了生理上会发生变化,我们的心理也会发生变化。10.出示“青春期的心理特点”让学生读一读。11.提问:近来你有没有这方面的心理变化?
12.小结:刚才我们一起说到的、看到的、听到的都是十分正常的生理现象,同学们不用害羞、不用害怕,我们应该正确看待这些事情。三、讨论如何对待青春期变化
1.谈话:青春期是人生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青春期我们要注意些什幺?2.小组讨论。3.全班交流。
4.教师对学生提到的问题进行小结,没有提到的方面进行补充,并板书。(青春期注意点:加强营养保证睡眠注意卫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穿戴合适的衣物保持良好的情绪)四、总结延伸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提问:进入青春期后,我们就要成为一名真正的“大人”了,你觉得当孩子好,还是成人好?为什么?
3.谈话:关于青春期,你还想了解哪些方面的知识?为了帮助大家了解更多的有关青春期的知识,顺利度过这一时期,老师专门为大家制作了这样一个网页,(教师打开网页),你们想上网浏览一下吗?4.学生上网浏览有关内容。
5.汇报:从网页中,你又有什么收获?6.教师小结。
7.布置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出一张有关青春期知识的手抄报。
3、人生之旅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
2、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3、能够探究婴幼儿和老年人的生活,写出调查报告。知识与技能1、知道人的一生大致可以划分为几个时期;2、知道怎样划分人的一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2、意识到尊老爱幼是一种美德。教学重难点
1、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2、难点:能够对人的一生划分为几个时期进行探究,并且有依据地自行划分人的一生;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狮身人面像图片;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有提示语的记录单。
学生准备:课前问一问自己爸爸妈妈的身高;收集婴幼儿和老年人生活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一、猜谜激趣
1.谈话:老师先给大家讲个神话故事,听完后猜一猜,这种动物是什么。你们想听吗?
2.教师讲解“斯芬克司之谜”的故事,同时出现狮身人面像图片。3.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4.小结:对,是人。在生命的早晨,人是软弱无助的孩子,他用两手两脚爬行;在生命的当午,他成为壮年,用两只脚走路;到了老年,临到生命的迟暮,他需要扶持。因此拄了拐杖,作为第三只脚。二、讨论人的一生可以划分成几个时期1.出示人一生中各个时期的图片。
2.谈话:古希腊神话故事说的是,人的一生要经过幼年、成年、老年三个阶段(板书:幼年、成年、老年)。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划分人的一生?你能给你划分的各个时期起个名称吗?(适时板书:人生之旅)
3.请把你的划分记录在自己的记录单上。人生之旅我将人的一生划分为()个阶段分别为:4.学生自己填写记录单。
(1)请你在小组里交流一下你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是怎样来划分的。
(2)与大家交流你是怎样划分的?
(3)每一个同学汇报完,问其他同学:是否认可他的划分依据、划分阶段?
(4)看一看教材上爱因斯坦的照片,说说都是什么时期的。三、预测自己的身高
1.出示P8上面的一组照片,谈话:这是一个人从小到大和父亲的合影,有趣吗?从他们两人不同阶段的合影中,你有什么发现?他们的身高为什么越来越接近?长得为什么很像?
2.小结:从这一组照片中,我们发现这个小孩慢慢长大了,他们的身高从原来相差很多,到越来越想近了。3.预测自己长大后的身高。
(1)提出问题:老师发现,我们班有的同学长得也很快很高,那是不是会越来越高无休止地长下去呢?而也有的同学却长得很慢,他们是不是就长不高了呢?你们想不想知道自己长大后身高多少?(2)学生自学书上几种预测身高的方法。
(3)汇报书上介绍了哪些预测身高的方法?(根据学生的介绍,教师及时告诉学生到哪里去查表,怎样查表,怎样利用公式计算)(4)学生选择自己认为可靠、准确的方法量一量、算一算。(5)全班交流预测结果。
(6)讨论:你觉得哪种方法更可靠、更准确?
4.小结:预测结果并不是绝对的,有很多因素会改变身高,如后天的生活环境、锻炼和营养等。我们只有积极健康地生活,才能长得更好。四、讨论、交流
1.谈话:我们都是从婴儿到长大到成熟然后慢慢老去,课前老师已经布置大家去收集资料和观察了,你家里或邻居家有婴儿吗?他们的父母是怎样照顾他们的?还有老人,他们的生活是怎样的?我们见到有困难的老人应该怎么做?2.小组交流。3.学生汇报。
4.思考:请你想象一下,自己60年后会怎样生活?五、总结、拓展
1.谈话: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
2.小结:在刚才的交流中,我们知道了婴儿和老人都是需要照顾的,你们愿意去关心、照顾他们吗?课后请同学们去了解一下周围哪些婴儿和老人还需要别人的照顾,我们可以与其他同学一起组成一个学雷锋小组,去帮助他们,你们愿意去做这件有意义的事吗?
4、踏上健康之路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1、能够用做统计图的方法统计全班同学的身高;2、能够根据统计图对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作出解释;3、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知识与技能
1、知道影响健康的各种因素;2、知道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3、知道可以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健康在人体生长发育中的重要作用;2、珍爱生命。教学重难点
3、重点:用做统计图的方法了解事物的状况。4、难点:能够对自己的生长发育做出评价。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各种影响健康生活的资料,统计好全班同学的身高。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研究数据,制作身高统计图(一)研究身高规律
1.出示教材第11页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讲述:上面这一张是一组12岁儿童的身高统计表,下面是根据这组数据所做的统计图。2.谈话: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研究这些数据和相关的统计图,看看大家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交流一下。4.汇报:谁愿意把从这张统计图上了解到的信息告诉大家?小结:是呀,在同一年龄组中,中等身高占多数,矮个和高个差不多一样多,相对较少,分布在两头。(二)制作班级身高统计图表
1.提问: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是怎样的呢?你们想不想也来制作这样一张统计图?
(1)课前,老师已经让大家统计了我们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把统计表拿出来,谁来汇报一下统计结果?(2)学生汇报统计结果。
2.(教师出示一张空白统计图)谈话:下面就请大家根据课前统计的结果,在这张空白统计图上分别制作我们班的男、女生身高统计图。3.学生制作统计图,并展示自己制作的班级身高统计图。4.谈话: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张统计图,看自己处于哪个位置上?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
二、了解等级价表,进行自我评价
1.谈话:通过刚才的研究,我们已经知道了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了,下面,我们再来根据书上为我们提供的身高等级评价表,来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2.教师指导学生看表。
3.学生活动:找一找自己的身高在等级表中所处的位置,同时评价一下自己的生长发育情况。
4.学生汇报、评价自己的生长发育在班级中的状况。
5.教师小结: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我国儿童和青少年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突出表现为生长幅度猛增,促进青春期发育和性发育年龄不断提前。三、讨论、交流,了解健康生活方式
1.谈话:那么,要想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我们都应该怎样做?2.学生交流讨论。3.汇报讨论结果。
4.思考:自己有哪些好的生活方式?还有哪些需要改变的生活方式?5.小结:我们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对提高自身的健康水有着极大的作用。四、应用拓展,养成良好的习惯
1.谈话: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2.提问:你能根据今天学到的知识,为自己制作一张健康作息表吗?3.布置作业:课后继续收集有关影响身体生长发育的其他资料,与同学交流。
第二单元遗传与变异
1、生物的遗传现象
教学目标
1、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三个孩子及其父母所具有的相似点;能对自己与家人的外型特征进行比较,并作合理解释;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会查阅和收集有关植物的遗传资料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的很多特征是可以遗传的,如头发、双眼皮、肤色等;知道动植物的很多特征也是可以遗传的;了解遗传也是生命的基本特征。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遗传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遗传现象
难点:能对动物的遗传现象作出合理的推测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位学生的全家福照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动植物图片,查找有关遗传的谚语
学生准备:带只有父母的照片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一、导入
1、以前我们已经学过克隆技术,克隆出来的动物和本身是一模一样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生物的遗传现象。(板书课题)
2、我们先来看看书上P42,大家帮这三位同学找找他们的父母是谁3、学生讨论后回答
4、为什么他们是他的父母呢?你从哪知道的?(让学生找找这几位父母与孩子的相似特征)二、学习新课1、人类的遗传现象
(1)刚才我们已经发现孩子和父母之间多少都有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科学上称为“遗传”。
(2)你有没有被妈妈或者爸爸的同事说过很像你妈妈或者爸爸?(3)我这里在课前请几位同学带来了他们的全家福,我们就来找找他们的父母。
(4)不少同学也带来了父母的照片,那小组间混合一下,看能不能为同学找到他的家人2、动物间的遗传现象(1)观察P43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3、植物间的遗传现象
(1)观察P44图片,说说这些动物家庭的成员间有哪些相似的特征(2)小组讨论回答4、总结
不仅人类每代间有遗传现象,动植物也存在同样的遗传现象你还知道哪些描述遗传现象的谚语吗?例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三、遗传现象的推测
1、观察图片中每只小猫的颜色和花纹,推测一下小猫的爸爸可能是什么样子的?2、小组讨论后汇报三、拓展作业
(1)今天我们观察到的遗传现象主要是外形特征,除了外形特征可以被遗传外,还有哪些可以被遗传?回家问问父母,了解一下性格、脾气、习惯等方面也会遗传吗?板书设计
生物的遗传现象
肤色、眼睛、脸形、遗传: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多或少的
花纹、手指形状在相似的特征鼻子、嘴形
2、生物的变异现象教学目标
5、探究过程和方法:
能仔细观察并描述图片中动植物的特征,如颜色、形状等;能对动植物的身体特征的差异性进行分析,并做出解释;会查阅和收集有关生物的变异资料知识与技能:
知道变异也是生物的特征之一,在生物界普遍存在;了解变异有两种: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的变异。情感态度:
体会到合作与交流的重要价值;感受生物变异的神奇和美妙。教学重难点
重点:什么是变异现象
难点:了解可遗传变异和不可遗传变异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准备
老师准备:多张有关玉米、康乃馨和金鱼的图片作成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查找有关变异的谚语教学过程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一、导入
1、如果说克隆技术体现了生物的遗传现象,那是不是子代和父母都一模一样呢?
2、你跟父母有哪些相似的地方?再说说差别。
3、相同的地方是生物的遗传现象,那这些不同呢?我们一起来研究生物的变异现象。四、学习新课1、了解同学间的差异
(1)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2)比较P45页一张全家福的子代与父代之间的不同。6、班级差异大调查
(1)选定几个特征作为调查项目,例如“有无耳垂”、“单双眼皮”、“舌头能否卷曲”、“大拇指能否后翘”等。
(2)由教师组织全体学生参与,解释清楚每个标准的定义。(3)我们调查出来的这些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如果有些差异是因为环境的改变而产生的,那这种差异就会遗传下去。7、动植物间的变异现象
(1)观察P46图片,说说你的想法,为什么会这样?(2)小组讨论回答8、总结
你还知道哪些描述变异现象的谚语吗?例如:“一猪生九仔,连母是个样”等五、变异现象的拓展
1、出示三叶草的图片,说一说“幸运的四叶草”传说有条件可以到校园中找找“幸运的四叶草”2、了解变异的两种形式
我调查一下,有没有同学的父母都是带近视眼镜的?近视这个现象是变异吗?3、你来设计一种有关四叶草的纪念品板书设计生物的变异现象
变异:亲子代与父代之间同一物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存
在着一些不同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变异。
特征1人数特征2人数1有耳垂无耳垂2直发卷发3单眼皮双眼皮4舌头能卷舌头不能卷5大拇指能弯曲大拇指不能弯曲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会查阅和收集有关遗传和变异的图片和资料,并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
●能引用资料编制科学小报。知识与技能
●知道人类利用遗传学知识,改善了人类生活并促进了生产;●知道生活中很多的农作物也是变异的结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提供自己获得的资料,表达自己的想法,分享他人的智慧,体验合作的快乐;
●感受科技的神奇和美妙;
●知道科学家为了研究遗传和变异,进行了艰苦不懈的探索。教学重难点
5、重点: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探索过程6、难点:采用人工进行变异的好与坏教学准备:
相关图片、材料,孟德尔的故事,袁隆平的故事,学生准备小报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效果分析
一、调动学生已有经验,导入新课
1.我们已经学习了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后代长的既像父母,又稍有不同呢?我们一起来探索遗传和变异的秘密吧!(板书课题)
二、了解孟德尔的故事1.你知道现在遗传学之父是谁吗?2.学生讲故事。
3.你听了孟德尔的故事有什么想法呢?试着对实验结果作出你的解释
4.学生小组交流后再全班讨论。
5.但是后来的研究者又发现,用孟德尔的研究理论不能解释另一些现象,究竟是什么现象呢?请一个同学继续讲故事。6.你对这个现象有什么解释?
7.教师小结:孟德尔的研究理论只解释了生物间的遗传现象,并没有提到生物自己也可能会产生变异的现象。
三、了解袁隆平的故事
1.我们国家有一位水稻专家,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难题,他就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袁隆平。
2.谁知道袁隆平的故事?请同学给大家说说。
3.袁隆平在他的实验中求的是遗传还是变异?为什么说他解决了世界农业科研的难题?
4.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或者阅读教材49页的资料这些食物跟我们平时吃的有什么不同?5.学生回答
6.这些都是经过改良的品种,你还了解哪些农作物的新品种?四、小课堂大辩论
1.讲解要求:本次的辩论会辩题是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正方观点是合理,反方观点是不合理。辩论双方各3人,准备时间是5分钟,观点陈述为1分钟,自由辩论时间是10分钟,最后陈述时间为1分钟。下面所有的学生都是评委,要投票选出获胜方。有理不在声高,要以理服人。2.分组辩论赛
3.总结:这次的小课堂大辩论的获胜方是*方。在现实生活中,合理利用科学技术才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五、编辑有关遗传与变异的小报
1、要求:小组为单位,分工合理,时间为一星期,在全班评出最优秀奖给予表扬。并且利用墙报进行展示。
板书设计:
3.寻找遗传和变异的秘密
现代遗传学之父孟德尔本次辩论题: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食用人工变异的食物是否合理
第三单元进化
1、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科学知识
对有关恐龙的知识有一定的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悟到人应与环境和谐相处。教学重难点
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课件,有关恐龙种类、生活方式及绝灭原因的图文资料。
学生准备:纸板、石膏粉、布条、水粉颜料、铁丝、报纸、胶纸带等制作恐龙模型的材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改进一、研究与恐龙有关的问题。
充分放手让学生采用自主、合作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通过讨论,确定下几个大家共同感兴趣的问题后,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分别进行研究,最后写出一份研究报告,然后在班级内交流。二、搞一个恐龙博览会。
每个小组可根据爱好选择其中的活动,做一两件作品。教师应为学生提供恐龙头骨复印件、恐龙爪子的制作过程图。课堂教学时间不够,鼓励学生课后完成。
三、了解其他已灭绝或濒危的动物,并调查它们灭绝或濒临灭绝的原因。
要求学生通过各种信息源,调查相关资料,让他们有一次心灵上的震撼。
四、讨论:恐龙等物种的灭绝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对生物的制约作用,使他们感悟到,如果人类再无视自然规律,肆意破坏自然环境,那么,人类也终将退出生命的舞台。关于绝灭生物墓地,也要求学生查阅资料进行了解,教师作必要的介绍。请学生谈谈:面对着如林的墓碑,心中有什么感想?【恐龙世界】
距今2亿多年到7000万年前的中生代,是个“爬行动物的时代”,它们形态多样,各成系统,霸占一方。
向海洋发展的鱼龙和蛇颈龙,成了海洋中显赫一时的大动物。巍峨的喜马拉雅山是世界的屋脊,科学家在海拔4800米高的土隆地区发现的鱼龙化石,体长10米以上,远远超过世界上已发现的和它同期的其他鱼龙。这证明了,在2亿年前,那里曾经是一片汪洋,是鱼龙腾飞跳跃的地方。在海洋中能同鱼龙相匹敌的是蛇颈龙,它曾盛极一时,能在水中快速地追捕鱼类和其他水生动物。身体较扁平,以减少水的阻力;头颈伸长,使运动更加灵活;嘴里长着尖锐的牙齿,能咬住滑腻的鱼儿;四肢变成了鳍脚,便于划水游泳。整个模样仿佛是一条长蛇和一只乌龟的结合,由此得名。
向天空发展的飞龙、翼龙,成了当年空中的霸主。最大的飞龙两翼展开时长6米多,尖长的头颅,长着尖利的牙齿,后面拖着一条长尾巴,尖端还有一个“舵”膜,用来平衡身体。翼龙已经逐渐进化了,头骨变轻,牙齿和尾巴已经退化或消失了,大脑半球中的视觉、平衡觉和肌肉等协调作用都已加强,飞行能力也增强了。翼龙是古代世界上能在天上飞的动物,生活在7000万年前北美洲的翼龙,双翼展开宽11米以上。
向陆地发展的恐龙日益昌盛,成了中生代陆地的统治者。根据恐龙的食性可分为两大类,有吃裸子植物的,也有吃其他恐龙和动物的。一些巨大的素食恐龙,喜欢在沼泽和湖泊里生活,由于身体过大过重,行动不灵活,只好借助水的浮力来支持着。
生活在1.4万年前的合川马门溪龙,身高3.5米,长22米,重约30~40吨。它主要生活在湖泊中,以藻类等植物为食,在产蛋时才到泥沙较硬的水边去。
禄丰龙,身长6米,高2米,是中等的素食恐龙,化石保存得十分完整,这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
剑龙的背上长着刀山似的骨板,甲龙装备坚硬的甲板,角龙的头部长着犀牛般的尖角这些显然是它们防御敌害的武器。最凶残的霸王龙长17米,站立起来就有6米高。它那血盆似的大口里,长着匕首般的牙齿。它专门捕食那些吃嫩枝绿叶的恐龙。最大的恐龙要算“梁龙”了。梁龙的脑袋很小,脖颈和尾巴很长。20世纪初,在美国犹他州发现了3条恐龙遗骸,后来利用这些遗骸复原了一条梁龙的骨架,陈列在匹兹堡的自然博物馆里。它全身长26.6米,颈长6.7米,尾长15.3米,身长4.55米,重约10.5吨。最重的恐龙要算腕龙了。1909年,在坦桑尼亚坦噶尼喀发现了一具腕龙的完整骨骼,现在陈列在柏林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它身体总长22.5米,身高6.4米,估计重78吨。在这以后,又发现了一些腕龙的骨骼,估计这些腕龙在活着的时候,身长可超过27米,体重达100吨。
2、化石告诉我们什么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提出有关进化的问题,并设法找到答案。
运用多种方法查阅信息源,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利用已有知识与经验探究化石的成因。
通过观察、比较,研究恐龙头骨化石,了解化石告诉我们的重要信息。
制作化石模型。科学知识
知道生物是不断进化着的。了解进化的历程、规律和趋势。认识一些有代表性的化石和活化石。知道化石的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进化有关的有趣问题。教学重难点
本课在了解化石和活化石的有关资料的基础上,重点探究化石的成因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化石实物或模型、课件、石膏粉、肥皂水。
学生准备:毛笔、牛奶盒或饮料瓶、贝壳(或植物、鱼骨、硬币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认识化石。除了教材提供的图片,教9币最好能为学生提供化石的实物、模型,或补充更多的化石图片。在观察中,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说说它们分别是远古生物的什么形成的是遗体、遗物还是遗迹?以使学生对化石的种类有比较全面的认识。
二、了解化石的成因。在四年级时,学生们已学过煤的成因,因此这部分知识对学生来说并非难点。教师应先请学生谈谈化石是怎样形成的,再利用课件补充纠正。在这一部分,教师要启发学生想一想,化石会保存在哪种地层中是岩浆岩、沉积岩还是变质岩?三、拓展活动:制作化石模型。在六年级上学期,学生已做过石膏模型,因此这个活动的难度不大,耗时也不会太多,教师应尽量给学生这个动手的机会。
教材中介绍的是制作恐龙骨骼化石模型的方法:
a)做模具。先揉出一长截橡皮泥,使它成为大约l厘米厚的扁平状的表面光滑的状态。将恐龙骨骼复印图盖在橡皮泥上,用针扎点描出恐龙骨骼的轮廓,然后揭开复印纸,用铅笔等工具细致刻画恐龙骨骼的细部。最后用纸板围出5厘米深的长方形外框,再在橡皮泥上刷些肥皂水(以利脱模)。
b)注模。浇入调好的石膏液体,大约1~2厘米。
c)脱模。待石膏充分干燥后取下橡皮泥,恐龙骨骼化石的模型就做好了。
四、探究化石的作用。这是一个十分有趣的活动。科学家会怎样研究化石,以获取更多的信息呢?教师应给学生充分的观察、讨论时间。除了教材中展示的恐龙头骨化石,教师还应适当补充一些化石资料让学生试作分析。
五、认识活化石。课前应布置学生查阅有关资料:为什么这些生物被称为“活化石”?它们最早出现在什么时代?你还认识哪些活化石?上课时由学生进行汇报,教师进行必要的补充
以上活动结束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行反思:化石告诉了我们什么?要使学生知道:化石是生物进化的证据,是我们研究远古生物的重要线索资料:【化石分类】根据化石的成因,古生物学家把它们划分成以下几类:1.实体化石
人们曾经在西伯利亚第四纪的冰冻土层中发现了巨大的猛玛象,这些庞然大物不仅保存了完整的骨骼,连粗厚的皮肤、长长的体毛,甚至胃内的食物都保存了下来。现代科学认为,巨厚的冻土地带可以使动物的遗传基因不受到任何破坏,甚至有可能通过克隆的方法赋予这种动物第二次生命。后来,科学家们又在波兰发现过完整的披毛犀,所有这些实体得到保存的化石都是实体化石,实体化石通常保存了动物、植物遗体的全部或绝大部分(特别是坚硬的骨骼部分),既有研究价值,又有观赏价值,是一种很珍贵的化石。2.铸模化石
动植物遗体在保存为化石的过程中,通过挤压作用在地层的岩石表面留下的印模、铸型等称做铸模化石,这种化石能清晰地显示生物硬体表面的精细结构,可以划分出若干类型,其中印痕化石最常见。3.遗迹化石顾名思义,遗迹化石主要是动物在生命活动中遗留下来的痕迹或遗物,前者如爬迹、足迹等,后者如粪便、蛋等,恐龙足迹和恐龙蛋就是经过漫长的地质作用形成的著名遗迹化石。遗迹化石是研究动物生活习性及生命活动的重要证据。
3、达尔文与他的“进化论”
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
能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运用想像对未来人类的演化趋势做出合理的预测。科学知识
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到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十分奇妙的。教学重难点
本课重点引导学生对生物的进化、适应和灭绝现象做出合理的解释。难点是知道自然淘汰、物竞天择的道理。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红、黄、绿、黑四色豆子各20颗,相关课件。学生准备:查阅关于人类进化的相关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学改进一、做捡豆子的实验。
为让适者生存的主题更鲜明,教师可创设有趣的情境:“草地上有很多豆子,假如我们都是吃豆子的鸟,现在去草地上找食吧!”可以事先不要告诉学生豆子的种类和数量,待统计结束后再告诉他们各色的豆子都是20粒。如果班级人数较多,可将各色豆子增加相同的数量。这个活动很简单,建议连统计在内用10分钟做完,然后将主要时间用于相关讨论。
可替代的实验有:在草地或塑料草皮上插数量相等的各色牙签,让学生扮演“吃牙签的鸟”;在树干上贴好数量相等的用褐、白、红、绿、黑等颜色纸剪成的昆虫,让学生当啄木鸟吃虫。如果是用豆子做实验,活动结束后提醒学生要把豆子都捡回来,不要浪费粮食。二、讨论:长颈鹿的脖子为什么这么长?
让学生充分讨论、交流,教师整理出有代表性的观点,学生中一定会有人认为,长颈鹿为了吃到树梢的树叶,一代代演化,长出了长脖子。也许有的同学会根据前一单元学到的遗传与变异的知识,推测是由于遗传优势,使长脖子的长颈鹿有了更多的生存与繁衍机会,从而使这一优势逐渐强化,使后代的脖子越来越长。让学生各抒己见,进行辩论,不要急于公布答案,因为在19世纪初,科学家们也曾争论不休。这样为学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做好铺垫。
补充例子:达尔文在马德拉群岛科格伦海岛上发现,550多种昆虫中有200种无翅或翅不发达(包括蝴蝶类、蚊类、蝇类等23个属)。经过研究,他得出结论,这种奇异的现象的形成是昆虫在与强大的海风进行生存斗争中,海风对它们进行选择与淘汰的结果。教师演示实验:用两块同样大小、同样重量的软木做成翅膀大小不同的蝴蝶模型,用扇子扇一扇,看哪只“蝴蝶”容易被风吹走。三、揭示自然选择规律
四、人类的进化历程,建议教师课前布置学生查阅资料,上课时汇报交流,教师利用课件补充介绍。
五、人类的未来演化趋向,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像,还让学生尽量细致地把自己设想的人类未来的形象画出来。学生在汇报交流时,教师要提醒他们说明这样设想的理由。
唐滩小学
第四单元共同的家园
1、寻找生物的家园
教学目标:
1、收集各种环境中的动物及其相关资料,意识到生物依赖环境生存,理解环境为生物生存提供必要的条件。
2、知道环境的变化会影响生物的生存。知道什么是生物的栖息地。3、知道生物栖息地的组成。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合作和敌对关系。4、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教学重点:了解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地球图片,讲解地球是每一种生物的家园,但每一种生物在地球的位置有着一定的范围,它们分布在地球的不同地方。
请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生物生活的地方。二、新课
1、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
出示P26页的图片,并提问:这些动物分别住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学生回答并说明理由。问:在这些环境中还有哪些生物?学生回答。
问:它们为什么生活在这里?
师小结: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地方,每一的地方都有着不同的生物生活在一起。2、了解生物的栖息地
出示P27页的自然风光或自己寻找的自然风光图片问:请找出这张图片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学生寻找并回答。
问:这些生物为什么生活在这个环境中?学生讨论。
师: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国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出示树的图片。
问:一棵树会是多少种生物的栖息地。学生到校园里进行实际观察并做好记录。注意:要学生保护生物,不要伤害它们。3、了解生物之间的互利和敌对关系出示P28和P29的图片让学生观察。问:从这几幅图片上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观察并思考,回答问题。
问:P28的这几幅图中的生物体现了生物之间相互合作的关系,它们为什么要相互合作的?学生讨论并回答。
问:P29这几幅图说明了生物间的敌对关系,它们又为什么会成为敌对关系?学生讨论回答。
师小结:环境为生物提供了栖息地,但生物的生存、生长、繁殖等都要靠生物自己,对于生物来说,不管是相互合作还是敌对关系,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生长和繁殖,由于不同的生物它们所选择猎食方式不同应而我其它生物之间所产生的关系也就不同。
2、有利于生存的本领
教学目标:
1、能从书刊、影视等途径搜集有关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能将动、植物的形态结构与它们的生存环境相联系,探究有利于生存的本领;能对动、植物生存本领进行评议,并有所启发与创新。
2、知道同类生物在适应环境方面的具体事例;知道一些生物适应环境的事例;
3、知道动、植物的生存本领是与其生存的环境密切相关的。4、体验动、植物生存本领的神奇与伟大;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珍爱生命;乐于进行发明创造,改善生活。
教学准备:搜集有关动物捕食、安家、保护自己等本领的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景导入1、播放《变色龙》录像。
2、谈话:在刚才的画面上看到了什么?3、提问:它有什么本领?有什么作用?4、动物们的哪些本领是有利于生存的?
(学生们开动脑筋,发散思维,查找各种动物生存的本领)5、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6、谈话: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二、给动物的本领分类
1、谈话:大家刚才了解了很多动物的生存本领,我们来给它们分类。2、集体讨论。
3、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捕食安家保护自己
4、谈话:上课前大家已经找到许多关于动物生存本领的资料,给资料分分类,可以根据找到的资料和自己的兴趣自由分组。5、学生自由分成捕食、安家等小组。6、小组互相交流并讨论。三、交流信息,探讨有利于动物生存的本领1、各小组分组汇报(形式自选),交流补充。
(1)各种动物怎样捕食?捕食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2)各种动物怎样安家?安家的本领与生存的环境有什么关系?(3)各种动物有哪些保护自己的高招?2、交流、补充还有哪些生存的本领。
3、讨论:受动物生存本领的启示,想到哪些可以改善人类生活的新方案?
(1)分组讨论设计方案。
(2)用图、语言或简单实验、制作介绍方案。四、巩固、延伸
每组利用课余时间尝试设计、实施自己的新方案,做出作品或设计图进行展示。
3、有趣的食物链
教学目标;
1、收集各种食物链的资料。能够进行生物食物链的模拟活动。2、能够通过食物链的游戏活动意识到人的活动对自然界的影响。3、解食物链的组成,知道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4、意识到每一种生物都是生物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
5、能意识到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既依赖于环境,又影响环境。呵护生物的家园,能自觉地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时出示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张照片中的生物放在一起,你觉得会发生什么事情?”
请学生描述会发生的事情。二、新课
1、理解食物链的概念
师讲述:同一区域里往往生活着许多不同种类的生物,它们有的是相互合作的“伙伴”,有的是相互敌对的“竞争者”,但不管是哪种情况,生物之间普遍存在一种“吃与被吃”的关系,就像同学们刚才所说的,把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种生物放在一起生活,植物的果实会被老鼠吃掉,而老鼠同样会被猫头鹰吃掉,这种关系像链条一样,把一些生物紧密地联系起来,生物学家把生物之间的食物联系叫做食物链。
问“你能举几个像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一样的食物链吗?”学生举例。
出示成语: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问:谁能解说这个成语的含义。
师:这个成语它反应了生物中最普遍最常见的食物链,在我们生活还有一些类似的成语,你们知道吗?
2、了解食物链中的组成
师:生物学家给在食物链上的生物有着不同的名字:自己制造食物的生产者、以其他生物为食的消费者和分解动植物残骸或废物的分解者。
师指植物的果实、老鼠和猫头鹰三张照片问:这三种生物哪个是生产者,哪个是消费者,哪个是分解者?
出示P35上面的图片请学生讲讲哪些是生产者,哪些是消费者,哪些是分解者?
阅读P35的资料,了解生产者的营养和分解者的来源。出示P35的生物界中的各种分解者
师:如果生物界中没有了分解者,将会出现什么情况呢?组织各小组讨论,并汇报。师总结。
师组织学生进行食物链的游戏活动。
4、生态平衡
教学目标:
1、能够自觉地开展一些保护生物的宣传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做一个简单的生态瓶。
2、知道生态平衡对于人类的重要性。了解桑基农业。3、意识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于人类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本节课的课题,并问:“谁理解什么是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平衡?”学生回答。二、新课
1、理解生态平衡的概念
师讲述:生态系统是指生物连同它们周围的环境。在一个生态系统中,如果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数量维持在一定的水平变化不大,这种状态叫做生态平衡。
出示图片,请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生态系统。2、制作生态瓶(1)鱼缸养鱼。(2)种小草
要求:学生回家后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并记录生长过程。同时各小组讨论:
A、不给鱼喂食,它可以活多久?放更多或更大的鱼到鱼缸里,情况会怎么样?B、C、
不打开瓶盖,瓶子里的小草可以活多久?
鱼缸和鱼缸里的东西、瓶子和瓶子里的东西是如何模拟一
个生态系统的?
各小组进行讨论,并全班汇报。3、生态平衡对人类的重要性
出示P38页的三幅图。讲述在日常生活中,生态平衡经常遭到人为的破坏。这三幅图片都反应了人类在破坏生态平衡,生态系统会有什么的变化?
各小组讨论并汇报。请同学们阅读P39和资料并讨论问题。学生阅读资料,讨论并回答。
读活动记录上和图表,说说你对鹿和狼的关系的看法。4、保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了解各种动植物对生态系统的作用。
师讲解我国的自然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及我国怎么保护珍稀动植物。
请学生们说说我们应该怎么保护生态平衡。
师介绍生态农业和蓝色农业,并请学生课后查阅资料它们意义。
第五单元神奇的能量
1、各种各样的能量
教学目标:
1、能够从生活工作中各种各样的能量。能够区分各种各样的能量。
2、知道任何物体工作时都需要能量。知道各种各样的能量。意识到能量在生活生产的重要性。教学过程:一、导入
出示P42的图片,并请学生们说出这些物体靠什么“工作”或运动?
学生根据图片描述物体的运动。师引出课题。二、新课
1、认识各种各样的能量
师讲述: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虽然你看不见它,但它就在我们身边。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冷却、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的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从刚才的五幅图中你能说出一些能量的名称吗?学生说出图片中的能量名称。
问:生活中,你还知道一些什么样的能量?学生举例。
师小结:在我们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如电能、水能、风能、热能等等,它们时刻在我们身边为我们服务。2、了解能量的作用
问:我们身边有各种各样的能量,它们都有什么作用呢?你能举例说说吗?
学生举例并讲解各种各样的能量的作用。
出示P43的图片,指导学生了解一些常见的能量的作用。问:同学们,想想看,如果没有能量,人类和自然界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师:能量是所有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源泉,没有如果,一切物体都将停止。
3、火箭发射活动
让学生根据P44的要求制作和发射火箭,并把活动方案写活动记录本上。
要求:发射时不要对着人,要尽量向上发射。记录时要认真仔细。
2、能量的转换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换。
2、知道能量能够转换其它形式的能量,并以不同表现形式。教学过程:一、导入
在上节课里我们讲到各种各样的能量都有着不同的作用,其实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请同学们自己搓搓手,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搓手,然后描述自己的感觉。师:在搓手的时候,同学们会感觉到手里慢慢有点热,其实是由我们体内的化学能转换成了热能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量的转换。二、新课
1、认识能量之间的转换
出示P45页的图片,请学生们观察并描述图中能量转换是如何进行的。
学生观察并描述。
教师规范学生的描述:如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太阳光使西红柿生长,西红柿储存有化学能的方式描述。
尽量让学生描述完整。并且让学生把能量转换的过程写在活动记录上。
2、运用能量转换的知识
师:运用你掌握的关于能量转换的知识,以卡通画的形式将你的能量转换过程画出来,其中应至少两种能量转换。
学生动手去画,师巡视指导。3、制作能量转换玩具
出示P46页的制作说明,并讲解给学生听。让学生们按要求制作玩具。学生动手制作,师巡视指导。
学生们展示自己的玩具,并比比谁做得好。
3、能源
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不同的能量。能够区分不同的物品可以产生的能量。
2、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知道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性能源的区别。
3、能意识到能源的重要性。能保护不可再生性能源,开发新能源。
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P47的图片。
师问:请指出图片中的物品名称。学生回答图片中和物品名称。问:这些物品都利用了哪些能量?
请学生回答。要求说得明白具体,并一一对应,不能随便说。师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物品都利用了能量,而我们把能产生能量的物品称为能源。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能源一课。
二、新课
1、了解能源的来源
师问:在生活中,我们使用的能源大多是哪里来的?学生可以尽情地说,师要有规律地板书在黑板上。
师问:同学们说了这么的物品,你们找找看,它们之间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并给它们分分类?
学生讨论并汇报。
师小结:我们生活或生产中使用的能量大部分来自煤炭、石油、太阳能、风能等这些能源。但它们有着很大的区别,像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它们是不可再生的,因此被称为不可再生性能源,像太阳能、风能、水能等能源可以再生的,被称为可再生能源。
师问:对于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
学生表达自己对不可再生性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有何理解的理解。2、了解能源的重要性
请学生阅读P48的资料,并思考你有什么启发?学生阅读资料。
请学生说说对阅读资料后的想法。
师小结:人们在生活生产中都离不开能量,而其中矿物燃料所占比重相当大,而这些能源都是要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才能形成,这些能源只要用一点就会少一点,这些能源的消耗非常大,有的能源已面临到枯竭的危险。所以,我们在使用能源时要注意保护这些能源,并且多开发一些新能源或使用可再生能源。
3、制作可再生性能源的模型
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书中的一种再生能源的模型。各小组自行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动手操作自己的作品。
4、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
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讲述:我们每天都在消耗大量的能源,然而地球存储的能源是有限的,面对日益枯竭的矿物能源问题,人们正竭力寻找解决的办法。
今天我们来学习节约能源与开发新能源。二、新课1、节约能源
师问: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能源的生活方式?学生举例。
出示P50三幅图,师讲解生活中浪费能源的例子
如:在使用空调时设定的间谍过高或过低,造成浪费电的现象。人们的生活不断改善,拥有汽车的人越来越多,造成汽油的紧张。
在白天的时候,路灯一然大开。
这些都是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常见的现象,不仅仅这三种情况,还有更多。
2、做实验:比较白炽灯和荧灯哪个效率更高。此实验以教师的演示为主,以免学生出现伤害。3、充分利用自然能源
出示P51页的未来的住宅图,请学生仔细观察哪些是利用了自然能源?
学生观察并讨论。学生汇报自己的观察结果。
阅读P51的资料,了解太阳能的作用。4、介绍几种新能源的开发。海洋潮汐能、沼气能、地热能
第六单元拓展与应用
1.拓展
教学目标
1、能够主动探究积极发现,开展拓展性活动。能够在解释过程中比较变量。能够在解释中获得新结论或新发现。2、知道什么是拓展和拓展的意义。感受温室效应及空气有质量、水的传热、空气动力、热胀冷缩等原理及其现象。
3、乐于拓展,增强本领,丰富知识。进一步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研究科学的热情。教学准备
尺子、报纸若干、一次性纸杯、一次性快餐盒、试管、金鱼、酒精灯、吸管、塑料瓶、墨水、橡皮泥、透明胶带、热水、水槽等。教学步
1、从三年级到六年级,我们已经学习了不少的科学知识,掌握了一些科学探究本领。(教师可以举一些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进行解释,如:地球上的陨石坑等)
1、其实,像这种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对生活中的现象进行解释,对问题进行探究就是一种“拓展(开拓发展之意《现代汉语词典》)”,古人曾说过“举一反三”和“闻一之十”也是同样的道理。
2、让学生运用学过的知识解释书上的现象。瓶中的草为什么和外面的长的不一样呢?
3、学生将自己的解释填写在活动记录上。4、先小组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5、总结:像这样用所学的知识对现象和问题进行的解释就是一种对所学内容的拓展。
6、学生利用准备好的器材动手探究,并将自己的发现和解释记录下来。
(1)两人小组完成尺挑报纸的实验(2)四人小组完成金鱼在试管中存活的实验(3)每人单独完成气垫汽车的实验(4)演示瓶子吹泡泡的实验
每一个实验的过程中都要要求学生进行初步地假设仔细地观察认真地思考自己的解释讨论与交流。
7、像这样在探究活动中运用学过的知识和技能也是一种拓展。1、你还能对生活中发现的哪些现象,利用我们学过的知识去解释呢?
2.应用
教学目标
1、能将自己的设想画出图样。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制作。能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尝试并加以改进。能说得出自己应用的主要原理。科学知识
2、知道张衡发明地动仪是利用了地震波在大地中传导的原理。知道瓦特发明蒸汽机是利用了蒸气气流的力量。了解发电的多种方法和电转化为其他能量的形式。
3、善始善终地从事一项活动。有精益求精的行为倾向。
教学准备
搜集有关科学原理及其应用的资料,气球、轮胎、卡纸、剪刀、胶带、吸管、泡沫板、木块、橡皮泥、叶轮、皮筋等。教学步骤
1、上一节课,我们已经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和本领解释生活
中的各种现象,懂得和解释是一种本领,能将所学的科学原理应用在物品的制作上是更大的本领。
2、你知道在科学的发展史上有哪些将科学原理应用在制作上的例子吗?1、学生交流搜集的有关科学原理应用在制作上的例子。2、阅读书上73页的资料。3、出示做小车的材料和要求(以空气为动力,比一比谁的小
车跑的又快又远)
4、要想在比赛中获胜,你觉得做小车时应当注意些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做?你的依据是什么?
5、回忆一下,做空气动力的小车运用到了我们以经学过的哪些知识?
6、学生动手制作。7、小车进行比赛。8、交流有关小船的资料。
9、设计自己想做的小船的草图和所需的简单材料。(应当配有文字说明)
10、你认为制作的小船应当涉及哪些科学原理呢?11、讨论交流。
12、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利用自己准备的材料制作一个小船。13、你造的小船涉及哪些科学原理呢?
1、今天,我们将自己所学的科学原理应用到了物品的制作
上,这也是一种拓展。
2、其实,科学发展的目的本意就是用来改善人类的生活,
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
3、你在平时做过哪些小制作,你知道它们是根据哪些科学原
理吗?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六年级科学教学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38307.html
- 下一篇:学风建设年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