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年年度云浮电厂项目部质监部工作总结
广电一局云浮项目部201*年度质量工作总结
今年,云浮项目部主要施工项目是广东云浮电厂C厂工程#5、6机组(2×300MW循环流化床)的建筑工程(含建筑安装)。本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并运行有效,工地现场施工严格按照《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定规程》,施工质量受控。现把本年度质量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工程形象进度(截止至11月底)
本期工程在201*年实现双投,#5及#6机组分别与201*年7月06日、8月24日完成168h满负荷试运,移交商业运行。201*年9月28日举办竣工庆典,至此广东云浮电厂C厂工程#5、6机组(2×300MW循环流化床)的建筑工程(含建筑安装)现场工作全部完成。在201*年11月底整个项目的竣工资料编制完成,并顺利移交给业主,实现了合同的条款要求。
二、本年度施工检验质量情况(截止至11月底)
本工程全年单位工程验收81批次,分部工程验收642批次,分项工程验收3638批次。检验批共验收9850批次,一次验收合格率100%。
三、本年度试验情况(截止至11月底)
1、主材:全年钢筋共进货1500吨,取样27次,试验全部合格;水泥取样30次,试验全部合格;碎石取样共80次,试验全部合格;砂取样共50次,试验全部合格;粉煤灰取样共20次,试验全部合格。
2、过程试验、检验:工程从08年开工到竣工,钢材机械性能送检503组,钢筋直螺纹连接送检124组,钢筋焊接送检38组,混凝土试块取样送检3324组,检验合格率为100%。
四、质量目标完成情况
本工程201*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健全、并运行有效,各部位严格按照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规程施工,施工质量受控。本年度未发生任何质量事故,主厂房及除氧煤仓间,汽机基座,锅炉基础,引风机,烟道,主变、高厂变、启备变基础,冷却塔,烟囱,电除尘,锅炉补给水处理楼,各转运站及栈桥,翻车机室,汽车卸煤沟,生产办公楼,综合材料库,启动锅炉房,220KV升压站设备基础等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符合“验标”(土建工程篇)要求,且完整、美观、整洁,能满足安装要求。回填土分层夯实,基础无不均匀下沉;基础、框架、构件、混凝土结构外形、标高、尺寸误差符合规范要求;高强螺栓的检测和紧固符合规范要求;沟道盖板平整、齐全、周边顺直;屋面及下水管道系统无渗漏。各部位建筑装修及建筑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完成品观感得分率≥90%,建筑工程观感质量达到优良,内、外墙表面和楼面、地面平整,无裂纹、无空鼓;色调一致;一般抹灰工程、装饰工程达到优良标准;主要建、构筑物无漏水、渗水、裂缝;管道、电缆沟排水通畅;照明、通风空调、室内给排水、消防管线布置合理、美观。赢得了监理和业主的好评。
五、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运行效果
1、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
为确保云浮电厂三期土建工程质量达到合同和国家有关规范、标准的要求,云浮项目部严格按照IS09001-201*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成立了现场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制订和规范了岗位职责,各级人员分工明确,责任落实到位,且持证上岗。2、质量体系运行及效果
严格执行国家有关电力建设的法律法规、技术规范,规程和标准。每个单位工程均编制了施工方案或专项作业指导书,为保证所承建工程的质量目标。我项目部质监部门对主要的单位工程都编制了现场质量控制划分,确定质量控制点,为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基础,确保了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有效运作。
六、主要质量管理措施
我项目部从工程项目开始时即明确“高标准达标投产,创粤电精品工程”的质量管理目标。围绕质量目标和项目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认真落实《质量管理制度》、《质量检验计划》、《工程达标投产实施策划书》、《强制性条文实施措施》等质量管理程序,并在工程施工中持续有效地运行,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和纠正措施,解决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确保现场的质量保证体系得到持续的改进和完善。
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不断的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加强过程质量控制。首先,把好材料、设备的质量验收关,凡是工程上运用的原材料、成品或半成品、建筑构配件、器具、设备等必须由质监部门、物资部门会同建设、监理等单位按有关标准规定要求进行验收。负责施工的技术员、质检员,在施工中也经常抽查各种材料、半成品(构配件)的质量和使用情况。凡未经检查确认或经检查不合要求的材料、设备,一律不准在工程中使用并作退货处理。其次,提高对工序质量的把关,加强对现场施工质量的巡视检查,在施工过程各检验批工程的质量检查始终按“班组自检、施工技术员复检、专职质检员终检”的三级检查制度进行检查。经三级检查验收合格后方通知监理等有关部门进行验收,任何一道工序未经检验合格,绝不允许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再次,做好隐检预检和主要分部分项工程及关键部位的质量监控,对主要轴线、位置、标高、尺寸等进行测量复检。未经测量复检或复检不合格,不得进行工序施工。
严格实行质量奖惩制度,提高人员质量责任心;在工程施工中严格实行质量奖惩制度,对工程施工中对质量做出较大贡献的班组和个人给予重奖,同时对不遵守操作规程和施工作业指导书要求而造成质量事故或留下较大质量隐患的班组和个人坚决予以处罚,做到质量和班组、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坚持奖优罚劣,确保本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强化技术管理工作,以技术方案的可靠性、先进性来保证工程质量;施工中认真执行技术管理制度,仔细消化和吸收施工图纸及技术资料,在此基础上不断优化施工方案,细化、完善作业指导书的可靠性、先进性及可操作性,促进和保证工程质量。编制了《清水混凝土施工方案》等技术方案,在汽机砼上部结构、A列外构筑物、干灰库结构、引风机结构等清水混凝土的施工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具体质量控制措施如下:
1)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工程局和项目部各项质量管理制度。
2)认真落实工地质量管理制度,加强施工管理人员对施工标准、验收规范、强制性条文的学习培训工作,严格执行“三检”验收制度;对重要结构或工序由总工进行专项交底。
3)加强对工程测量检查控制:在工程施工中,各单位工程的定位及高程控制、轴线必须经项目部测量复测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以确保结构的定位准确。对测量控制点每月进行复测,以确保测量控制点的准确。
4)强化工程质量责任制,项目部每月对施工技术人员、班组实行工程质量考评制度,对工程质量管理严格实行奖罚制度。
5)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和巡查,对有可能出现的质量缺陷提前预警,把隐患消除在苗头;对发现的质量隐患,通过发出质量整改通知单,敦促班组整改完善。
6)对出现的质量问题加大处罚力度,使班组得到深刻的反省,从而提高质量意识。7)在每周的协调会上通报存在的质量问题,并通过幻灯片予以展示;对出现的质量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防范措施,使班组在认识问题的同时也得到了教育和技能的提高。
8)对清水砼结构采用强度较高的黑夹板支模与粗牙对拉螺丝配合方钢和钢管加固的方法,保证了结构体型的端正和砼面的平整及光洁。
9)普通预埋件的施工采用螺钉与模板贴紧固定,保证了埋件的端正和与砼面的平整;大型埋件或预埋螺栓采用可靠的固定架予以加固。10)加强现场成品保护,对零米柱脚用木板围护,并涂上红白相间的油漆予以警示;对已拆模的清水砼结构用薄膜包裹,防止上层砼施工时的污染。
11)监控拌合站原材料的进货和使用情况,使用产品质量稳定的厂家或产地的原材料,保证砼的强度和清水砼面颜色的均匀。
12)建立砼生产运输、现场签收和砼浇筑现场值班制度,并通过每月对砼强度的统计和计算,了解和控制砼的生产水平。
13)砌筑和装修用砂浆的搅拌换算出适合现场实际操作的配合比,并制作成牌子在搅拌机旁张挂,使搅拌人员可以随时查阅。通过不定期的抽检,使砂浆强度得以控制。
14)做好装修工程的质量技术、质量通病防治和强制性条文的培训及交底,加强日常巡视,杜绝质量通病的发生;利用装修质量检测工具认真检查,发现问题在现场加以标示,并督促班组整改。
15)做好建筑设备安装、通风除尘、水消防等工程的质量技术交底,编制好质量验收标准并落实到施工队伍,加强日常巡视,杜绝质量问题的发生;及时组织建设单位、监理及施工技术人员进行设备成品的检测与验收,做好各种实验记录及验收记录。
16)加强与监理、业主的业务联系和协调,与现场施工员、班组长相互沟通,积极解决施工中遇到的难题。
六、存在问题及整改处理情况
1、施工前期工期紧张,导致一些设备基础施工成品表面外观质量情况不理想,增加移交安装难度,经过联合建设单位、监理、安装单位的现场踏勘,我项目部制定并落实相应修补措施,设备基础施工成品外观质量得到很大改善,顺利移交安装。
2、个别结构钢筋保护层不符合要求、模板安装不顺直等,针对存在的质量问题我们通过质量例会,质量专题会等,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由质检人员全过程跟踪落实,直到监理现场确认按要求整改完成为止。
回顾201*年云浮项目部的质量管理工作,在工程局的正确领导、有效监督和指导下,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同时,我们也看到存在的不足之处。今后,我们将一如既往的坚决贯彻落实工程局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管理制度,认真、扎实做好每一项工作,为争创优质工程而不懈努力!
广电一局云浮电厂工程项目部质监部
201*年12月02日
扩展阅读:201*年质监工作总结
201*年质监工作总结
201*年,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迎亚运、促转变”这一年度工作主线,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扎实推进工作,较好地履行了质监部门工作职能,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服务广州科学发展的效能得到新的提升,先进质监体系构建迈上新的台阶,质监事业发展站上了新的历史起点。现将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201*年工作回顾
(一)亚运保障工作圆满完成。完成亚运食品安全标准体系预研15项食品安全地方技术规范制定。牵头组建涉亚食品加工环节专项工作团队和驻点工作团队30个,组织参与食品流通等环节专项工作团队和驻点工作团队71个。完成近8000批次供亚食品的检验任务。对亚运核心区、周边区4746台涉亚特种设备组织验证性复查和200个单位近5500台特种设备组织了摸排和安全监察;为我市约4万个在用车用气瓶解决了气瓶充装、使用登记、定期检验等环节的行政许可问题;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风险排查、专项整治,超期未检设备数量降至历史新低;实现了对900台重要场所电梯的远程监控,173个涉亚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均制定了应急预案,建立了由11个电梯安装维保单位组成的电梯应急支援网,按照“10分钟到现场”要求进行演练。完成全市1000多个场所的90000多个公共服务标志改造和9300辆公交营运车辆实现中英文报站。加强亚运开闭幕式焰火质量监督,焰火产品质量均达到了规定指标。完成运动员村建材质量检测、体育场馆计量校准等一系列任务。为亚运会、亚残运会的圆满成功,取得无事故、无断供、无投诉的骄人成绩提供了质量保障。
(二)标准化工作转型拓展。建立了广州市实施标准化战略联席会议制度,标准化工作提升到城市战略,由工业标准化迈向城市标准化。201*年全市主导标准制修订141项,较201*年增长3倍;落户我市的国家级、省级TC/SC/WG秘书处达79个,占全省的43%,较201*年增长近4倍,实现主导国际标准研制的历史性突破。标准化领域不断拓展,现代服务业、城市建设、公共服务、行政管理成为新亮点;标准化活动持续活跃,全市采标产品数达2768个,36家企业通过“标准化良好行为企业”确认,均居全省首位;先进标准引领产业升级的作用
显现,组织国家级和省级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标准化试点及高新技术产业、专业镇标准化试点建设11个。组织开展LED半导体照明等5个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体系建设工程指南项目研究。深化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建设,完成了4个国家级和12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的验收,下达了5个市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建设任务。技术性贸易措施应对国内领先,参与承担TBT通报评议成果突出,相关工作得到了国家TBT中心的表彰,成为质监服务的重要品牌。
(三)大质量体制格局不断完善。设立市政府质量奖,质量强市纳入广州落实科学发展观评价指标体系,各区(县级市)配套出台名牌、标准奖励资助措施,广州质检两局启动全面合作。积极开展区域、行业质量竞争力指数研究分析,先后发布《广州市汽车产业质量竞争力研究报告》、《201*年广州市工业产品质量状况报告》以及LED、化妆品等区域性产业研究报告。201*年广州市制造业质量竞争力指数达88.52,在国家中心城市中排名第一。鼓励企业导入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加大名牌扶持培育力度,目前全市共有6090家企业通过ISO或HACCP等管理体系认证,较201*年增加了29%,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6个,有效期内的中国名牌产品(工业类)26个,广东省名牌产品总数达到129个,省质量管理先进单位33家,分别较201*年增加了14%、57%。通过普查建档、专项整治、加强巡查,质量监管针对性有效性增强,201*年,我市重点工业产品监督抽查实物质量合格率达87.1%,较201*年提升了10.8%。
(四)安全保障能力得到提升。进一步建立完善了生产领域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引导豆制品、河粉等传统特色行业升级改造,有效杜绝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生产领域食品质量安全水平明显提高,201*年监督抽查食品11638批次,实物质量合格率96.6%,较201*年分别增长4.4%。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突出落实责任,不断健全安全监察体系,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和安全整治,不断强化技术监管手段,在全市设备总数高达18万台的情况下,保持了平稳的安全形势,杜绝了重大安全事故。围绕消除安全隐患,加大了执法整治力度,201*年,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153宗,取缔无证照生产加工场所719处,处罚1675.52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涉嫌刑事犯罪案件4宗,有效规范生产领域经济秩序。
(五)服务节能降耗成效明显。201*年,我局发挥技术优势,在服务节能降耗上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以燃煤锅炉为重点,指导企业开展耗能设备节能改造,完成200多台在用锅炉热效率测试,检查验收1873个锅炉房安全经济运行及节能情况,改造燃煤锅炉311台、停用注销558台。以能源计量为依托,为企业提供节能服务。在国内率先设立能源计量检查机构,筹建能源数据中心,为节能审计、节能监察、节能审核服务提供有力技术支撑。目前,列入国家监管的重点耗能企业,100%完成计量体系确认,百家重点耗能企业均建立了计量保证体系。201*年,我市共承担8项节能降耗方面的省地方标准制定工作。
(六)探索创新取得一系列成果。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全面建立了以质量档案为基础、以监管信息为核心,涵盖3000多家企业的产品质量信用评价体系,启用了涵盖全市120多个电梯维修单位的维保信用评价系统;纵深推进食品质量安全主任制度,以安全责任落实为核心深入开展特种设备标杆企业培育;安全风险管理注重技术支撑,建立完善食品安全风险动态监测预警研究中心、特种设备事故分析鉴定中心和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中心,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溯源与召回体系,完善了“两大安全”应急体系;全面推动集贸市场商贸衡器免费强检,201*年集贸市场商贸衡器强检数量较201*年提高183.9%;以集贸市场、医疗机构和眼镜验配场所为重点三个行业计量器具平均强检率从94.5%提升到99%,在出租车、加油机、地中衡领域建立起以溯源为目的,从使用、检定到维修的全过程闭环监管。行政管理职能转变力度大,向区、县级市局全面下放事权,推进行政审批项目改革,落实政务公开、推动网上办事,推进监管执法力量前置,探索建立街镇质监工作站,实行一线综合巡查监管方式,抓好12365举报投诉处置中心的建设和提升,增强查处打击违法行为的效果。201*年质监工作计划
201*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质监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今年全市质监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市委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关于年度质监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质监工作全局,以服务加快转型升级、建设幸福广州为主线,大力实施质量强市战略,抓质量、保安全、促发展、
强质监,着力建设法治质监、科技质监、服务质监、廉洁质监、和谐质监,为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提供质量保障。全年要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
(一)推进质量强市战略,加速从抓“产品质量”向促“发展质量”转型提升。推进质量强市就是要围绕全市工作大局,强化质量工作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保障作用,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助推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和着力点,创新质量发展机制,完善质量发展政策,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全面加强质量管理,努力实现质监工作从抓“产品质量”向促“发展质量”迈进。要重点突出五个抓手:
一是抓大质量工作机制的构建。市政府下发《关于开展质量强市活动的意见》,把质量强市战略明确为城市发展战略。今年,要加快配套完善相关工作机制,建立市级推进质量强市战略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和协调重大问题,加强对质量强市的统筹规划和组织领导,协调各区(县级市)建立相应工作制度,把质量强区(市)纳入区域发展规划,明确促进质量发展的目标任务、配套政策和措施;持续深入开展质量兴区(市)、质量兴业、兴园等主题活动,深入宣传科学发展观,用质量强市战略凝聚人心,引导动员更多企业成为质量提升的实践者、受益者;制定质量强市绩效考核评价办法,与市现行的科学发展绩效考核体系配套,以强化导向、推动落实;深化与广州检验检疫局的合作交流,分线负责落实相关合作框架,共同营造合心、合力、合作的良好氛围,促进质检系统思想融合、资源整合、工作联合;以广佛质监同城化为突破口,探索建立与周边城市质监工作的协调合作机制,努力在珠三角一体化进程中,同步优化区域质量安全环境,共创共享名牌带动效应,共同巩固互补互助的产业格局,整体提升区域质量竞争力。
二是抓技术标准体系。实施质量强市,标准必须先行。全力推进《广州市标准化战略实施纲要》的实施,以“农业强基础,工业上水平,服务拓领域,国际求突破”为目标,进一步完善技术标准体系建设。以金融保险、商贸会展、现代物流、文化创意、汽车制造、石油化工、信息产业、重大装备、生物医药、新材料等“十大”核心产业,以及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海洋产业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编制技术标准体系框架。以基础性标准、通用标准、安全标准、方法标准为内容制定“标
准体系建设工程指南”,使之成为构建广州科学发展新型体制的有机组成部分。进一步加大标准的实施力度,严格强制性标准的实施监督,着力发挥标准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支撑和引领作用。发挥龙头企业、优势企业和重点科研机构的主导作用,在半导体照明、高端电子信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先行开展标准研究并加以推广。总结和深化广州高新产业园区标准化示范点的经验,鼓励企事业单位积极参与各级标准研制、承担各级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等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拥有核心技术与科技创新成果的标准,加快专利技术向标准的转化,促进产业优化升级。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选择优势传统产业集群制定联盟标准,提高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继续推动企业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全面实施我市已发布的相关服务业地方技术规范,探索开展区域标准化示范工作。全力完成3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4个省级先进标准体系现代服务业试点建设任务。以“中华老字号”、传统特色优势企业为重点,引导服务特色、服务经验的标准化,为大力培育本土服务品牌提速;引进和转化国际先进标准,促进金融、会展、物流、旅游等现代服务业管理规范化、服务精品化、运营国际化。围绕发展现代农业、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大力加强农业标准化工作,推动农业生产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新建一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
三是抓质量管理的水平提升和工作创新。大力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引导和推动企业管理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重视追求卓越绩效的业务流程管理,培育树立行业质量标杆。重点推动20家主营业务收入超5亿元企业采用“5S”、“6σ”、卓越绩效管理模式等先进的质量管理方法,促进企业管理持续创新。推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测量管理体系认证,健全计量、标准、质量管理体系,强化生产经营过程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提高企业质量管理水平。督促企业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引导企业建立健全生产经营全过程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推进全面质量管理和质量工程师教育,提高企业综合素质。发挥认证认可市场的优势,推进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信息安全等管理体系认证和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绿色有机农产品认证的实施。适应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一主线要求,在保护环境、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
推广低碳技术等重点领域和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方面,加大认证推行力度。加强认证执法监管,规范认证市场秩序。
四是抓质量责任体系、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在建立完善地方政府负总责,企业负主责,监管部门承担监管责任的大质量工作机制的基础上,突出抓好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监督企业严格遵守质量法律法规,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和检验检测体系,充实质量专业人员队伍,提高产品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加强与各部门、有关方面的协调配合,探索与科信、工商、检验检疫、银行等部门建立质量诚信联动机制,整合质量信用信息和进出口企业信用信息,建立统一的质量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建立规范的企业质量信用评价机制和信息发布机制,实行质量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尤其重视建立质量违法违规企业“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惩戒力度。以信用评级聚合压力,以分类处置反馈压力,以征信联动强化压力,促进企业主体责任意识的强化。五是抓品牌带动和激励机制的健全。把实施品牌带动作为促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高位运行的重要推手。围绕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加强名牌企业培育,深化实施“十百千名牌培育工程”中长远规划,把工作重心放在规模型、外向型、科技型和成长型企业的名牌培育上,积极协调市名牌战略联席会议,争取将我局推荐名牌培育企业纳入《广州市实施名牌战略重点培育和扶持发展自主品牌企业指导目录(201*-201*)》,形成共同推进实施名牌战略的合力。同时要十分注重加强民营企业的后发资源,积极引导他们练好内功,优化产品结构,大力开发市场,培育成为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企业。要继续完善质量激励机制,制定和出台《广州市政府质量奖励管理办法》,规范政府质量奖励工作,完成首届政府质量奖的评选表彰工作,努力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各区、县级市局也要相应推动地方政府开展质量奖励工作,完善质量奖励制度和配套政策。
(二)严守安全底线,维护社会生态和民生健康安全。质量是基础,安全是底线。全系统必须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监管为民的理念,狠抓四项措施落实,严守安全底线。
一是加强风险管理。建立以预防为主的风险管理机制,把风险分析和管理作为保安全的第一道防线。完善风险监测、风险研判、风险预警和风险快速处置管理系统。研究制订高风险食品的分类规则,重新制定监督检查原则、频次和要求,编写监督抽查产品代码,实行产品科学分类管理,提高监督检查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完成12365网络与各技术机构、市局各业务处室系统的对接联网。建立产品质量信息库,定期对全市产品质量举报投诉状况进行分析,关注老百姓举报投诉的热点、焦点问题,把握全市的质量、安全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区域性、趋势性问题,对重大安全隐患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避免发生系统性、区域性和行业性质量安全问题。继续加强风险监测与预警,建立食品、特种设备、民生消费品风险监测制度,拓展质量抽查、风险监测、执法打假、明查暗访、举报投诉、媒体曝光、舆情分析等风险信息来源渠道,以产品伤害、安全隐患监测为核心,建立食品、特种设备和消费品质量安全风险动态监测和预警技术支撑体系,依托技术机构,借助专家队伍,构建信息网络,及时收集风险信息进行科学研判。进一步制定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系统编制应急救援处置指南,定期组织开展演练,提高应急处置水平。
二是严格市场准入。充分发挥生产许可、强制性产品认证等市场准入制度对产品质量安全的屏障监督作用。结合实际规范工业产品生产许可省级发证产品的受理工作,规范审查流程,严把准入条件,严守准入门槛。加强对我市生产许可证和强制性认证产品获证企业的监管,重点加强对生产条件发生重大改变、强制性认证证书被暂停或撤销、产品质量多次抽查不合格企业的跟踪检查,对不能持续满足准入条件、不能保证产品质量安全和整改后达不到要求的企业,及时建议发证部门作出重新审查或撤销等处理,促使质量信用等级列入D级的企业退出市场。对屡次严重违法经多次处理、整改仍无改观的企业,及时报告地方政府,采取措施予以淘汰。要坚决执行产品召回制度,对存在缺陷的产品,要督促企业实施召回,对拒不召回的实施强制召回。今年要在始终保持食品安全监管高压态势的同时,突出乳制品行业这个重点,认真做好乳制品特别是婴幼儿乳粉生产企业的重新审查发证工作。对规模小、生产条件差、质量保证能力弱、风险隐患大的企业,要坚决依法关停淘汰,推动乳制品行业规模化发展,提高行业的质量安全水平。
三是突出过程监管。切实加强对获证企业生产加工重点关键环节的监管,根据企业质量和产品风险等级,认真落实分类监管、日常巡查、驻点监督等措施。研究确定食品生产可追溯监管的关键项目和控制参数,推广食品安全溯源系统的应用,全面建设全过程动态监管平台,督促和指导企业严格实施索证索票管理,执行全过程重点环节查验记录制度,提高企业开展溯源和召回的能力和水平。严厉打击无证生产行为,严厉查处使用非食品原料、擅自扩大食品添加剂使用范围、超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违法行为。持续抓好豆制品、河粉、烧腊等传统食品的行业整治。监督食品企业落实主体责任,积极引导食品企业推行HACCP、SSOP、GMP等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科学的质量安全管理方法。建立食品质量安全主任综合评价管理体系,扩大试题库容量和覆盖面。依托局培训中心,启动中级食品质量安全主任考试。在全市范围内表彰一批优秀食品质量安全主任,鼓励食品质量安全主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进一步完善特种设备安全监察体系,推进安全监察、检验检测、使用管理等责任落实,加大责任追究力度,按照“及时知情报情、及时调查处理、及时跟踪整改”的要求,加大一线力量配置,优化安全监察组织网络,提高安全监察效能。深入宣贯《特种设备安全使用管理基本要求及评价》地方技术法规,积极推动“标杆”企业建设,推进维保单位信用体系的建设,开展安全使用管理绩效评价。推行电梯维保单位安全责任承诺书制度和单位管理状况申报制度。以起重机械等事故高发设备,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小型锅炉、气瓶等涉及公共安全的高危设备,非法生产使用等高危害行为为重点,深入开展隐患排查和专项整治,落实隐患治理措施,消除盲区死角。大力推进气瓶电子监管系统三期建设,实现车用气瓶安装告知安装监检使用登记定期检验注销报废(过户)等环节网上电子政务。扩大电梯远程监测系统的覆盖范围,推广网上办理施工告知、使用登记等特种设备业务。
四是着力执法打假。落实国务院统一部署,认真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产品专项行动,集中整治重点产品、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围绕食品、农资、建材、家用电器、汽车配件、洗涤用品、化妆品、强制性认证产品等重点产品,适时组织专项执法打假。深入推进区域整治工作,对区域性质量问题实施警示制度,有效防范产品质量风险,防止出现区域性、行业性质量问题。积极配合推进大质检系统12365举报处置
指挥系统建设,畅通产品质量咨询诉求渠道,整合信息资源,动员人民群众监督质量工作,参与质量管理,围剿质量失信和违法犯罪行为。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与质监工作站结合的建制模式,以综合巡查为手段提升监管效能。通过法技结合,加强案件信息研判,开拓新的执法领域,努力挖掘案源。加强稽查执法案件分析,提高专项整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抓好大案要案的查处工作,严厉查处社会危害性大、性质恶劣、涉及面广、涉嫌犯罪的案件,确保我市质量安全始终保持良好平稳态势。
(三)加强基础建设,提升服务转型发展的支撑力。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主线,寻找积极作为、服务转型升级的切入点和结合点,加强基础建设,加大服务力度,促进转型升级科学发展。
一是提升服务宏观调控管理的能力。根据国家质量发展纲要和质量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尽快研究发布我市《质量发展纲要(201*2020年)》,完成广州市质监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编写。探索建立以产品质量合格率、出口商品合格率、产品伤害事故率、生产及服务企业获证率、质量竞争力指数、顾客满意度指数等为主要内容的符合性、适应性、可靠性相统一的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推动质量统计指标尽快纳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完善和规范质量统计管理工作,健全质量状况分析报告制度,充分运用质量分析结果,为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决策提供依据。要加强对现有生产加工企业经营状况与生产能力的核查管理,把节能环保、质量标准、设备水平等指标纳入企业生产认可认证范围,强化源头管理,促进生产加工企业重新“洗牌”,收紧“小、散、乱”企业的生存空间。根据广州产业发展战略布局的调整优化需要,加大质量扶优治劣的力度,淘汰落后产能和产品,促进实现“双转移”。贯彻国家《节约能源法》和《高耗能特种设备节能资源管理办法》,会同经贸部门和标准研究机构,制定和完善我市重点企业能耗定额标准,加强重点耗能企业的能源监察、节能审查,加强节能执法,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质量效益差的企业。
二是提升服务自主创新的能力。要推进“技术、专利、标准”三位一体,以标准化工作服务促进创建型城市建设、创新型企业发展。落实标准化战略联席会议制度,推动各区、县级市出台实施标准化战略相关政策。完成《广州市标准化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广州市
标准化创新贡献奖管理办法》、《广州市地方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等6项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完成《广州市公共信息标志标准化管理办法》立法工作。启动广州市标准化创新贡献奖评审活动,对重点行业、重要标准以及地方技术规范进行相关标准化知识免费宣贯培训。争取将标准化知识纳入全市公务员培训计划内容,不断提升全社会的标准化意识。建立标准化专家服务平台,吸引和组织更多的专家学者参与标准化工作,提高我市标准化工作的科研能力和实质性参与各级标准化活动的水平。重点建设专题数据库,为企业自主创新、开拓国内外市场提供快捷有效的标准信息技术支持。加强皮革皮具产业TBT研究基地建设工作,进一步落实与国家TBT中心签定的合作框架协议,不断提高TBT预警与快速反应机制的有效性。围绕支柱产业加强重大TBT研究,积极组织和参与TBT通报评议工作,促进我市外向型经济发展。三是提升技术检测服务的能力。技术机构要从着重从产品质量检测检验逐步向质量诊断、风险预警、技术攻关和检验方法研究、促进科技创新等方面转变。要对接我市核心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加快生物制品、高分子材料、光电子材料及产品、新能源汽车、新型装备、皮革制品等国家级检测中心或工程试验中心建设,建立院士、博士工作站和重点实验室、重点培育实验室、产学研基地等科研平台。采取合作研发,委托开发等方式与企业联合承担国家及省市重大科技项目,积极申报和参与各类科研奖项评选。积极面向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的需求,建立和完善开放式的检测服务体系,将质量技术检测实验室的物力资源,智力人才资源、技术信息资源进行最大限度的开放和利用,优先支持自主创新能力强、成长好的企业。在专业镇、产业园区等产业集聚地建立专业实验室和检测站,打造公共检测服务平台。建立完善检验机构资质认定制度和实验室评价制度,在重点领域实现检测结果的国际互认,为有效应对技术性贸易措施提供检验检测技术保障。加快质量技术中心和特设、计量科学城基地建设步伐,为实现技术机构发展大跨越提供重要载体。
四是提升计量基础支撑服务的能力。紧密结合新型工业化进程,建立具有高精密度、高稳定性的计量基标准以及量值传递和测量溯源体系。紧跟国际前沿计量科技发展趋势,适应我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眼节能降耗、低碳经济、贸易公平、改善民生的计量新需求,结合计量院二期工程的实施,建设一批重大精密测量基础设施。大力推进法制计量,全面加
强工业计量,积极拓展工程计量,开发和规范医疗、储运、物流行业计量校准市场。强化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计量监管,确保企业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100%符合国家标准要求。指导帮助企业开展能源计量数据分析应用,发挥能源计量对加强企业能源成本核算、堵塞能耗漏洞、提高节能技改效率等管理节能的积极作用。开展能源计量器具在线校准技术研究,形成地方技术规范,提高在线校准技术能力。积极开展清洁生产审核工作,为污染物减排数据的获得、环保措施实施效果的评价提供技术支撑。完成城市能源计量数据中心一期项目建设任务。继续做好锅炉节能技术服务,推广电梯节能技术的应用。推进以集贸市场、餐饮业、出租车、加油充气站行业为重点的民生计量诚信体系建设,完善定量包装商品计量管理,提高抽查合格率。强化监督执法,创新监管模式,引导消费维权,切实解决社会群众普遍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实施经营者自我承诺制度、培育一批诚信计量示范单位。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201*年年度云浮电厂项目部质监部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201*年年度云浮电厂项目部质监部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201*年年度云浮电厂项目部质监部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44183.html
- 上一篇:电力企业物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