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以及内部审计的不断发展,内部审计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前,高校管理的需求和内部审计职业的发展使高校内部审计呈现出六大发展趋势。内部审计机构独立性日益增强
教育部于201*年发布并执行的《教育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中,明确规定高校内部审计的机构设置要求。规定第四条指出“教育行政部门和单位应当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本规定,实行内部审计制度,设置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配备审计人员,开展内部审计工作。”第五条中进一步解释“本规定所称教育行政部门,是指县级及县级以上的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单位,是指高等学校及其他教育事业、企业单位。”由此可见,根据此规定,各高校应该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随着高校规模不断扩大,内部审计制度的实行,设置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高校越来越多。据笔者调查,山西省19所普通高等学校中,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的有14所。在高校对内部审计业务需求不断增加的形势下,为了更充分地发挥内部审计的职能,高校中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会进一步加强。审计内容向包括财务审计和管理审计的综合审计发展
在高校内,存在的受托责任关系体现为,学校将公共资金、管理权力委托校内各职能部门使用,这些部门应按照学校的要求认真履行受托责任,完成委托方学校的委托任务,并向学校进行汇报。而学校与各级职能部门之间的受托责任履行的情况如何,需要由一个独立、专业的组织或人员予以评价,以解除受托责任。近年来,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教育投入在不断增加,同时高校间的竞争也在加剧,这使得高校内受托责任的内容不仅包括公共资金使用的合规性,而且包括资金使用的经济性、效果性和效率性等。基于受托责任的发展,内部审计作为受托责任系统中一种重要的控制机制,必然会根据受托责任的发展将审计的内容从财务审计扩展至管理审计,向包括财务审计与管理审计的综合审计方向发展。201*年中国内部审计协会颁布了经济性审计准则、效果性审计准则和效率性审计准则,这为高校内部审计开展管理审计提供了相关指导。内部控制评审成为重点
201*年,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委联合成立的“企业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颁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随后颁发了内部控制指引,这些规范为加强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提供了基础性、权威性指引。这些有关内部控制规范的出台及相关课题的研究都表明,内部控制在实现组织目标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在企业如此,在高校中内部控制同样具有合理保证实现组织目标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出于监管部门或主管机构要求,还是出于组织自身管理的需求,对组织进行内部控制评审会成为内部审计工作的重点。以风险为导向实施内部审计
伴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提高,各级政府投入不断增加,高校办学自主权逐步扩大,审计对象也呈现复杂多样化的特点,审计工作量随之急剧增加。这将给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带来较大风险。当前,国外一些高校内部审计比较重视风险的评估,根据不同的风险水平分配审计资源。如耶鲁大学,是对其内部单位进行风险评估,并按照次序排列风险,集中高风险的项目优先审计。由于我国高校内部审计人员相对较少,面对不断增加的审计需求,尤其需要采用风险导向的审计方式。通过风险评估,确定高风险区域优先审计,既合理分配了有效的审计资源,又可以适当控制风险。开展信息系统审计
信息革命浪潮以其巨大的冲击力不仅对企业造成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对高校的管理产生了影响。在管理信息化趋势下,内部审计的范围、深度、手段都面临新的挑战。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在这样的背景下,非常重视信息系统审计的开展,发布了相关指南和报告。我国内部审计协会也于201*年颁布内部审计具体准则信息系统审计,以指导我国内部审计人员开展信息系统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主要包括:一是对信息系统本身的审计,如对信息系统的功能性进行审计;二是对信息系统所涉及的内部控制及流程的审计,如信息系统安全性、可靠性、数据准确性和完整性,信息系统的立项与采购、设计与开发、测试与验收、运行与维护等,及对业务流程中所涉及的信息系统内部控制设计与执行、效果与效率进行检查和评价。在实施信息系统审计过程中,需结合信息系统的特点,选择适当方法在组织层面、一般性控制层面以及业务流程层面进行风险评估,根据评价结果将审计涵盖到高风险领域,测试相应信息技术内部控制设计及执行有效性。
扩展咨询服务
1999年,IIA通过内部审计的新定义,将咨询服务与确认服务并列,突出了内部审计的咨询职能。而在我国内部审计准则中将内部审计职能定义为“监督和评价”,仍偏重于“确认”职能,这主要是结合我国的国情加以考虑形成的。由于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增加组织价值和改善组织运营,而内部审计植根于组织内部,它对内部各方面情况非常熟悉,因而可以提出改善经营活动和内部控制的建议,为组织领导起到参谋、助手的作用。这些建议就是咨询服务。因此,高校内部审计在发展中,既要重视评价,更要提供咨询服务,为组织领导提供有价值的建议,从而提高管理水平、管理效率,降低风险。
扩展阅读:高校内部控制内部审计论文
高校内部控制与内部审计
【摘要】文章针对目前高校管理的体系,分析了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内部审计在内部控制中的作用,通过研究,提出了建立和健全高校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议。【关键词】高校;内部控制;内部审计一、内部控制
内部控制是现代管理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等学校发展必不可少的管理工具之一。其定义为“在一个单位中,为实现经营目标、维护资产完整、保证会计及其他资料正确和财务收支合法,贯彻经营决策、方针和政策以及保证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而形成的一种自我调节、制约和控制”。单位内部控制通常表现为一个完整的体系或形成一种经常性的制度,由此称为“内部控制系统或内部控制制度”。它不但可以帮助单位实现预期目标,还能为外部审计提供可靠的依据。评审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审计的一大特征。
二、当前高校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一)管理结构不完善
我国大部分高校的组织机构仍然沿习计划经济时代的管理模式,高校管理体制属于集权型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其性质为事业单位,在管理上体现为行政管理体制,具有行政级别,实行校长负责制,组织机构形式为一级管一级,即主管部门下的行政管理和集中垂直领导,是党委领导下的校长分工负责制,内部管理基本上是上
令下行的行政管理方式,不利于高校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许多高校轻视内部控制,惯于行政指挥,高校的各项事务服从于行政权力,但是缺乏有效的内部制约和监督。内部控制缺乏导致高校行政权力缺乏制约,从而导致部分领导逾越内部控制,滥用职权。高校内部管理的权力结构在纵向上分为若干层次,在横向上每个层级又分为若干职能部分,形成从上而下的“金字塔”权力体系,其地位决定管理的等级性、权威性,这样就会导致决策迟缓,跨职能协调较困难,责任划分不清。最高管理者对高校缺乏总体认识,权力过于集中,使得变革迟缓,导致由于权力有限而职工代表大会不能充分体现教职工参与治校的作用,职工代表大会的监控作用被弱化,内部审计功效有限,部分处室业务交叉等。高校高层领导权力由于缺乏监督和制约,权力超越制度,易发生权力层利用权力大肆敛财,走上犯罪的道路,严重影响高校声誉的情况。(二)内部监督不到位
在高等学校管理中,由于一些内部审计部门隶属于管理层,缺乏应有的独立性,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不高,与其它处室之间基本处于相同位置或者更低,内部审计机构的单独设置得不到保障,这样内部审计就失去了它的权威。近年来,虽然内部审计对高校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有效性进行综合客观评价的职能逐渐凸显起来,但“审计即服务与监督”观念仍然很淡薄,内部审计的“评价与控制”作用至今仍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且内部审计目前只有较明确的“监督”职能,且长期以来以“查错纠弊”、“堵塞漏洞”作为主要的工作内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趋势毕业论文》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44869.html
- 下一篇:201*年工作总结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