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活动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28 07:29:24 网站:公文素材库

“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活动心得体会

“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活动心得体会

为控亏增盈、管理提升、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提供基础性的、长期性的制度保证、纪律保证和作风保障.从今年8月份开始,公司开展了“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的专项活动,认真查找领导班子、党员干部存在的“庸懒散软”等方面的问题,通过治庸提能,治懒提效,治散提神,治软提劲,进一步强化党员干部能力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奋发有为意识,努力促进干部队伍精神面貌大改观,干部作风大转变、管理服务效能大提升、工作绩效大改善.此项活动使我认识到开展治庸问责工作是发展所需,员工所盼,非常之举,通过学习使我强化了能力意识、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奋发有为意识.充分认识到了三庸”、“三不”、“三为”的行为及其危害性.下面就“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活动谈一点心得体会:

治庸问责,治“庸”是内容,问责是方式。首先,明确“庸”的内容,是治庸问责的关键

“庸”集中表现为不作为、慢作为的工作状态,具体指不履行、不及时有效地履行职责,或因主观努力不够,或因工作能力与所负职责不适应,导致工作质量差、效率低或完不成的情形。

其次,找准“庸”

围绕精神之庸、能力之庸、责任之庸的“三庸”现象,不负责、不尽责、不担当的“三不”问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三为”现象,特别是熊维平总经理明确指出的执行力不强的七种具体表现和公司提出的15种需要整治的突出问题,结合干部队伍中所存在“庸”的表现形式.

重要是整治。

要针对这些“庸”的表现实行问责,同时要拿出解决办法,实行、责任到人,通过缩小差距,超越自我,实现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搞好“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专项活动,进一步加强干部员工队伍作风建设,营造求真务实、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我认为要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1、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中铝总部和公司治庸问责动员会精神,迅速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决策部署上来.加强学习教育,不仅是个人行为,更是政治责任。党员干部要带头形成勤于学习、乐于求知、勇于探索的风气,使每名干部都成为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内行人、多面手和实干家。在坚持集中学习日制度的基础上,还要多形式、多渠道的组织学习,认真开展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创建活动,把学习的着眼点聚集到研究和解决问题上,聚集到提升能力、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上。

2、履职尽责、创先争优。一是要尽职尽责。各级干部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危机感和紧迫感,兢兢业业、尽职尽责,不折不扣地做好本职工作。二是要雷厉风行。要大力发扬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对工作要抓紧实施,对部署的任务要一抓到底,对承担的工作要确保成效,切实做到不让布的工作在自己身上延误,不让差错在自己身上发生。三是要斗志昂扬。干事创业,凭的是精神、比的是气魄、靠的是激情。领导干部要始终保持奋发有为、勇争一流的工作激情,追求卓越、尽职尽责地抓落实。广大党员干部要以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心,以时不我待、奋勇争先的紧迫感,以高昂的斗志、饱满的热情、务实的态度,干事创业,狠抓落实,努力争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3、执着追求、求实奉献。一要坚定信心。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不好,行业和企业亏损,越是在这种情况下,党员干部越是要带头认清形势,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奋发有为,积极作为,通过努力,影响和带动群众投身企业降本增效工作。二要克难攻坚。在严峻的经济面前,是考验党员干部的时候,也是表率作用发挥的时候,一定要善于创新,敢于突破,沉下心来认真研究,鼓起勇气迎难而上,千方百计地落实公司降本增效措施,。三要执着奉献。面对控亏增盈、管理提升、结构调整和战略转型艰巨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保持一种孜孜以求的执着精神、干事创业的奉献精神,用心谋事、用心干事、用心成事,真正做到甩开膀子抓推进、扑下身子抓落实

4、领导带头、率先垂范。领导干部至少要争做“三个表率”:一要争做带头执行的表率。要狠抓工作落实,不能仅满足于一般号召,而要加强督促指导;不能仅关注开局,而且要始终盯住结果不放。突出重点。二要争做团结协作的表率。以党和人民的事业为重,识大体、顾大局,襟怀坦荡,光明磊落,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与人为善,合作共事,统一步调,协调行动,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上级的决策部署,确保政令畅通,确保各项工作部署推进到位。三要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只有模范地执行各项廉政纪律,才能为广大干部群众树立榜样,才能增强凝聚力、号召力、执行力。

治庸问责是常态化、长期性的工作,我们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公司决策部署上来,结合我们干部、员工队伍中所存在的“庸”的表现形式,进行集中查找和整治。为推进采购降本、管理创新提供作风保证。我们要坚定信心,树立正气,推进运营转型,优化业务流程,降本增效,努力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为公司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扩展阅读:治庸问责活动心得体会

治庸问责活动心得体会

治庸问责是市掀起的一场责任风暴,在全国,乃至海外都引起了广泛关注。但也有人说:这些活动搞了有什么用?我感到有这样那样的杂音是正常的,但xx市的治理效果是实实在在的。像这样的活动,即使省委、省政府不组织,我们自己也要经常组织,为什么呢?这取决于我们的行政管理体制。在目前行政管理体制下,“机关病”是个顽症,屡治不愈,周期性发作,治理一下,好一段时间,松一下就旧病复发。这不完全是干部素质问题,也是当前行政管理体制下规律性的东西。公务员的“庸懒散软”,不仅仅在中国有,在西方国家同样有,也是周期性发作,所以西方国家公共管理也同样在不断改革。省委、省政府用开展活动这种形式,来给大家提神鼓劲,是非常有必要的。有的同志抱怨:“这些活动一个接一个,又耽误工作,又挤占精力,累人”,这种观点就十分偏颇,这种认识本身就是一种懒散的表现,正是要治的一种现象,希望大家能正确认识。

谈到对治庸问责工作的认识,我想从三个方面来说:一、什么是“庸、懒、散、软”

(一)“庸”。“庸”在字典标准解释就是“平常的、不高明的”,总体是个中性词,偏贬义。但是没有人愿意说自己是个庸人、庸才!这个活动中的“庸”,当然是贬义的。首先,庸字的贬义是相对的概念。就是说,这个活动是在公务员队伍中展开,是在省直机关中展开。我们在座的这群人,担负着全省畜牧兽医事业发展重任,是全省畜牧兽医事业的领头羊、司令部,理所当然应该比系统下面市、县的同志视野更开阔、素质更全面。省直机关的干部,用对市、县干部的要求来要求自己,就显得不够了。能做一般人做的事情、有一般人的觉悟、具备一般人的素质是不行的,所以庸是个相对的概念。第二,庸又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庸表现为一种能力状态,对于每一个人,作为一种能力状态,我认为庸是绝对的。在座的每一个人,从我开始,肯定是庸的,庸是绝对的,不庸是相对的。为什么这样说?作为一个动态的概念,相对自己的职位,庸是有变化的。我当这个局长,是称职还是不称职,不称职肯定是庸的,即使称职,相对于省委、省政府更高的要求,相对于在座各位更高的期望,相对于我们这个系统广大养殖户的更高期盼,我还是不够的,还是庸的。更不用说你是在做(熟悉的)这些事情,如果你换了做另外一些(不熟悉的)事情呢?那更是庸的,所以说,我们每个人,庸是绝对的。不要以为自己有多能干,不要以为自己现在做这些事情(做的)有多好,说这个意思不是打消大家的工作积极性,目的在于让大家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要认为治庸怎么会治到我的头上?我肯定不庸,这是不对的。xx书记这两年一直在强调,每一个岗位、每一个职位,都是一个能力席位,这个席位不是说谁都能坐的,它要能力来支撑,没有一定的能力,坐这个位置,那不是庸是什么?没有能力是庸,能力不够是庸,能力今天够,明天不够也是庸。所以庸相对于职位来说,是绝对的。从管理学上来说,很多东西可以佐证这个东西。西方管理学有“三层论”,即:每一个组织,都有高层、中层和基层。我们这个组织也是一样,局领导算高层,处级干部算中层,科级干部是我们机关的基层。当然,把我放在一个更高的层次,我又算是中层。对于我们这个组织来说,对每一层要求的能力是不一样的,处在高层的,就是应该突出高层概念(思维)上的能力,概念(思维)上的能力就是你的思维要有认识、有看法、有思想、有思路,能提出工作上战略性的(新)观念。湖北省畜牧兽医事业,一个阶段往哪儿去?走到什么程度?要靠高层来谋划。如果你没有这个谋划能力,提不出来,一年如此,两年如此,五年还是一个样,那么高层这些人就是庸。对中层来说,大家希望你有(协调好)人际关系的能力,高层提出了看法、想法、思路,如何落实这些工作,要靠我们中层去领会,去执行。执行就涉及到方方面面,既要同上级沟通,又要与基层沟通,还要与横向的社会环境沟通。这种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对中层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对基层来说,就是一个技术、技能上的问题,思路、思想有了,怎么执行有了,创造的好环境有了,具体的落实、技术工作,就该我们基层的同志做了。对这三个层面来说,每个层面应该有不同的能力,你能力不够,承担不了,就是庸。当然,实际工作中没有这么绝对的界限,也都是相对的。

日本在这方面也有个“三才论”:高层是通才,中层是专才,基层是干才。这与西方的理论是相通的,通才无非是知识面要丰富一点,想问题能想得宽,站得高,看得远一点;但对高层来说,你既然通了,你就专不了,深不了,这就靠中层来专,专了以后怎么干,靠基层。台湾(的理论)在这方面说的更形象:高层是清清楚楚的含含糊糊。也就是说,提出的一些概念、战略、想法、思路、看法是清楚的,要做什么是清楚的,要达到什么目的是清楚的,但怎么实现这些目标,可能一时还没有想清楚,一时没有想通,或是说的不完整,表达的是模模糊糊。高层就是应该在战略上多动脑筋,在具体实践上,想不到那么细。中层是清清楚楚的清清楚楚。他理解高层的这种思路、战略是清清楚楚的,虽然他想不出来,但说出来他懂,而且高层想不出来的具体东西,他想得出来,他知道怎么去落实,这就是对我们处长们的要求,要听得清楚,想得清楚。对基层来说,与高层正好倒过来,基层是含含糊糊的清清楚楚,他可以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些事情,不一定理解,但是,处长们交代怎么做的时候,他有能力做好,能把它做好。这些是相通的。有时候我表达的一些想法可能是不成熟的、不完整的,我就是希望处长们能通盘理解,进行完善,然后施行。最近搞农畜产品交易所,红颂同志钻研得深一点,对我来说,我知道要做这个事,但具体怎么做,我也不知道,我也说不清楚,那靠谁做?靠处长们做。我们要搞股权投资,我们要扩展我们的发展空间,我只是想得到呀,我即使会做能做,精力也顾不过来,(最后)还是要靠处长们去做,去拿方案,咨询政策,申请报批,组建落实。现在回想一下,这些道理是相通的,人家说的都是有道理的,希望大家认真体会。相对于我们的责任来说,我们是庸的,大家都是庸的。这点没有必要讳言,庸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永恒的过程。相对于自己的同事,我们也能发现自己的庸,我们互相之间,都能发现自己的庸,与陈局长、张局长相比,我身上的庸多不多?我觉得很多,每个人都必须正视这一点。只有有了这种认识,你才有动力,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资格骄傲自满,固步自封。表每个人都是不称职的。与岗位相匹配的,叫能力匹配,有什么样的能力,在什么样的岗位,你要不满足这个现状,你就要提高自己。我们在座的,应该来说整体上有四种人:第一种是有能力、有知识、有追求、有抱负的。毫无疑问,领导对这种人肯定是授权、放权的。他既有能力承担,同时他又愿意承担,(对)这样的人,当然要放权,这样的人,就具备承担更重任务的基础;第二种是有能力、有知识,但没有抱负、没有追求。这种人,他无所谓、无所求。对这种人,我们要鞭策、要督导,让他参与到工作中来,(最好是让他们)主动参与进来发挥自己的能力;第三种是能力或知识结构有欠缺的,但有抱负,有追求。这样的人就要大力引导,在座的总体上都是有抱负、有追求的,能力知识上有差别,有的在某方面知识欠缺一点。比如局里非畜牧兽医专业干部这个群体,他们到畜牧兽医局后,养猪、养鸡、给动物看病等方面肯定有所欠缺,和我一样。但只要有抱负、有追求,那么我们就要给他们创造条件,帮助他们迅速融入畜牧兽医事业中来。我们在华农办班学习,这些同志非常踊跃,积极参加,这种好学的精神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这也是我们办这个培训班的初衷;最后一种人是知识能力有欠缺,抱负追求也没有的。这种人,拨一下动一下,那我们只能是拨一下算一下,就要经常去“拨”。

相对于我们同事,我们互相之间也是庸的。相对我们事业的发展,我们庸不庸?从“十一五”到“十二五”,我们产业发展这么迅速,大家都适应了吗?都跟得上吗?我时常问自己,我跟得上吗?就是陈局长、张局长这样的大专家,就跟得上吗?也有跟不上的时候,在座的每个人都要问自己,相对于我们的事业发展来说,我们要认识到自己是庸的。

相对我们自身的发展,我们也是庸的。这与相对同事是同一个道理,只要有决心,只要想进步,就会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应该说,庸是主观和客观的结合体。治庸,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或者说是一个永恒的过程,这就是我们平时强调学习的原因。省委、省政府开展治庸问责,是“治”在点子上!治庸,只有始点,没有终点。(二)“懒”。懒就是怠惰,与勤相对。无论如何它都是一个贬义词。本质上指的是一种精神状态,外在表现是我们的行为方式,表现为工作懈怠,效率低下,工作质量不高,不推就不动,推一推动一动,甚至是大推小动,这样的现象应该来说还是普遍存在的。懒,纯粹是一种主观性的东西,是完全可以克服的,是可以立即改正的。懒,在工作中、生活中都有。上午祝厅长讲自己,讲洗碗,谈到自己在家庭中的懒。我也是一样,做饭做不到,碗也不洗,也是一种懒。家里懒会互相包容,工作中的懒就不行。家里互相包容,没有什么严重后果,工作中的懒,后果就比较严重,其后果不仅由你自己承担,还要由全局人承担,由全系统承担,由事业发展承担,因此,工作中容不得我们“懒”。

(三)“散”。散是指没有约束、松散、分开的,分离的、零碎的。是一种物质分布状态。总体上是中性词、偏贬义。延伸到精神状态,就是散漫,是贬义词。就是我们精神散了,时间散了,自由主义严重,精力不集中,时间没有保障,一天工作8小时,可能有4小时在晃荡,心在打野、开小差,干这件事想那件事,干好干坏无所谓,工作处于一种应付的状态。这种精神状态,怎么能做好工作?(四)“软”。软与硬相对,是精神上的懦弱,容易被动摇。体现在工作状态上,就是没有心劲,主观上不敢得罪人,主要是不愿意得罪人,不愿意承担责任,做人滑头,做事象个泥鳅,滑溜。治庸问责,问责就体现在这个“软”上面。省委、省政府用这四个字来说明活动的主题,治理这四个方面的问题,对机关是对症下药。这四个方面,庸相对独立,与个体紧密联系,庸有传染性,但不大,庸主要体现在自身能力状态。另外三个方面,则具有很强的外部传染性。我做事,你在那儿读书看报,时间长了,我也不想做了;我做事,你在那儿喝酒,谁愿意去做?做事不承担责任,有功劳往自己身上揽,有责任往别人身上推。当领导不敢承担责任,遇到难题,环顾左右而言它,说了半天也没有个明白话,这样的处长谁愿意跟你干?“懒散软”具有传染性,一个机关有四分之一的人偷懒,耍滑头,就散了,就会蔓延到其他人,这也是我们机关病周而复发的原因。这也正是省委、省政府开展这样的活动的必要性、紧迫性、针对性之所在。有鉴于以上的认识,我建议,我局这次活动的方针是“四治四转变”,即,一是长期治庸,实现由碌碌无为到能干会干的能力转变;二是坚决治懒,实现由懒惰懈怠到勤勉勤奋的状态转变;三是立即治散,实现由散漫无序到规范严谨的精神转变;四是强硬治软,实现由软弱滑头向勇于担当的责任转变。二、为什么要治“庸、懒、散、软”

“庸、懒、散、软”危害事业的发展、危害组织的形象、危害个人的成长、危害党的执政形象和执政地位,这四种危害是显而易见的。胡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警醒我们:“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胡总书记着眼全局,提出“四个危险”警醒全党,是有很强的针对性的。“庸懒散软”问题就是“四个危险”在作风方面的具体体现。

(一)“庸懒散软”危害事业发展

“完成非常之事需要非常之人”。胡锦涛总书记在视察湖北时提出:湖北要发挥资源优势,加快农业农村发展,推进农业强省建设。按照胡总书记的指示精神,我局提出要建设为畜牧强省,实现畜牧业的跨越式发展,这是我局当前的“非常之事”。党员干部作为推动我省实现畜牧兽医事业科学发展、跨越式发展目标的“非常之人”,是事关全省畜牧兽医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第一投资环境,必须具备非常之精神、非常之能力。今年以来,通过开展“三万”活动,我局狠抓干部作风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系统干部队伍的能力素质、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总体上是好的。但是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少数党员干部在精神状态、能力素质和工作作风上,还存与实现畜牧业跨越式发展要求不适应、与建设畜牧强省不相融合的问题,如果不治,我们就不能担当起事业发展的重任。(二)“庸懒散软”危害组织形象

xx书记所说的“能力平庸、业绩平庸、思想懒惰、工作懒惰、纪律作风松散、班子软弱涣散”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在我们有些处室和单位中不同程度地存在。主要表现为:有些干部精神萎靡不振、暮气沉沉,制定目标缺乏豪情、干事创业缺乏激情、履职尽责缺乏热情;有的干部能力不强、本领不大,办事拖拉、效率低下,工作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有的干部懒于学习、懒于思考,热衷于吃吃喝喝、拉拉扯扯、吹吹拍拍;有的干部在其位不谋其政,遇到问题就躲、见到矛盾就推,不敢担当、怕背责任;有的干部纪律观念淡化,上班时迟到早退、谈“股”论“基”,开会时无故缺席、随意顶替;有的干部不讲政治、不讲大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有原则不坚持、有规定不遵循、有要求不落实,等等。这些庸、懒、散、软的思想和行为,必须要治,而且要严治。

(三)“庸懒散软”危害个人成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一方面“庸懒散软”现象如果得不到治理,就会助长一些干部“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谋人不谋事”,甚至投机钻营的心理,带来一些消极影响,挫伤那些敢抓敢管、埋头干事干部的积极性;另一方面“庸懒散软”往往与不正之风、消极腐败连在一起,背后有不正当利益的羁绊,表现为工作作风上的疲沓。因此,治庸问责,就是治病救人,治小病可以避免干部得大病,治大病可以帮助干部避免牢狱之灾,甚至避免走向根本性的毁灭。我们必须树立正确用人导向、营造干事创业氛围,坚决治理“庸懒散软”现象,严格问责“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不让那些踏实干事、作出贡献的人吃亏,不让那些品行不端、投机钻营的人占到便宜。(四)“庸懒散软”危害执政党形象和执政地位有人认为,懒惰是人的本性,平庸更是多数人的共性,我们政府官员是人,党员干部也是人,是人存在懒惰平庸的现象是很正常的。但是,试问政府官员是做什么的?党员又要起到什么作用?党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我们党则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一个身为人民公仆,身为共产党员,必须要走出常人的观念,真正成为一名能担当的起人民托付的人。在我们的工作中,容不得平庸,容不得懒惰,容不得散慢,只有敢于负责、勤奋工作,追求卓越、追求效率,我们的党才会基业长青。

三、如何做好治庸问责工作

治庸问责工作拓展开,落到实处,就是要进行“四治”:长期治庸,坚决治懒,立即治散,强硬治软。

(一)“三深入”以长期治庸。庸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是一个永远的过程。半年之内,治当前的庸;半年之后,治以后的庸。治庸是连续的、不间断的、长期的行为。关键是把功夫用在平时。一要深入开展学习。要通过多种形式提高学习的频次和强度,学习要有检验标准:半年至少读一本书、记1万字读书笔记、写一篇文章,并在支部大会上做一次报告,谈谈自己的读书体会。二要深入基层实践。勤下基层,多闻多问,发现问题,思考解决的办法,并及时总结经验。这也要有检验标准:既然是深入实践,就需要有适当的时间作保证,一次实践工作完成了,就应该有一份书面的调查报告或工作建议。三要深入查漏补缺。要查思想上的平庸,查知识上的欠缺,查工作上的漏洞。检查标准就是:工作中要有新思路,行动中要有新举措,效果上要有新提升。按局的《治庸问责工作实施方案》,每个人要有一篇自查报告、一套整改方案,结合工作,大家现在就要开始着手查找。

(二)“三克服”以坚决治懒。懒是可以马上改正的,不洗碗,有强大的压力,马上就可以洗,根本不需要过渡;洗得干净不干净,那是能力问题。但懒这个态度,是可以立即改变的,所以要坚决治懒,实现由懒惰懈怠到勤勉勤奋的根本转变。一要克服思想的麻痹。要经常解剖自己,查找自身的不足,以提神鼓劲、振奋精神。它的标准是:笨鸟要先飞,快马再加鞭;当日事当日毕;要有团结、合作、协作的意识和精神。二要克服懒惰的惯性。要自加压力,自寻动力,借助外力。它的标准是:工作日程清晰(知道要做什么),工作措施有力(知道怎么做),工作沟通及时(想办法做的更好)。三要克服盲目的攀比。要见贤思齐,向我看齐。做到与否的标准是:今天比昨天做得好,自己比别人要做得好,事后结果比事前预料的好。(三)“三严明”以立即治散。散漫这种精神状态,也是可以实现即时性转变的,开会,坐得歪七竖八的,马上可以改正,坐得端端正正。说到底,是一个心态问题,是一个精气神问题。一是严明精神境界。要有奉献精神和较强的自我约束意识,要树好国家公务员的形象。它的标准就是:工作有激情,工作有干劲,行为知荣耻。二是严明工作纪律。有完善的制度,有纪律意识,有违规惩戒。它的检验标准就是,有良好的机关秩序(办公、作息、生活),有舒畅的工作氛围,有较高的工作效率。三是严明行为规范。即举止得体,行为得当,言语有度。它的标准是:有规范的言行举止,有和谐的同事关系,有强烈的集体荣誉感(对单位要有家的意识和概念)。

(四)“三强化”以强硬治软。软弱不像“懒”、“散”那样马上可以治好,它不仅仅是能力的问题,还取决于个人的品质和性格。有的人在品质上就不愿意承担责任,总想好事揽到自己头上,坏事推到别人身上;有的人在性格上就比较软弱,这不是马上可以改正的。但“软”又涉及到我们事业的责任问题,必须采取强制性的措施,不能得到改正,长期软下去,就必须让位,让硬的人来担当。一是强化职责意识。做到职能职责明确、清晰、准确。标准是:人人身上有担子,没有扯皮拉筋、揽功推过现象,权利、责任基本对等。二是强化追责问责。对失职失责行为和个人一追到底,是谁的责任跑不了,要有人负责,敢于负责,负责到底。标准是:严格执行首问责任制,责任买单制,责任终身制。三是强化奖优罚劣。鼓励负责的,奖励担当的,惩戒失责的。标准是:荣誉归于负责的,晋升优选负责的,惩戒给予失责的。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活动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活动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治庸转作风,问责提效能”活动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4660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