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现代农业项目工作创新专题汇报

时间:2019-05-28 07:52:22 网站:公文素材库

现代农业项目工作创新专题汇报

现代农业项目工作创新

专题汇报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根据冠县实际情况,结合项目要求,本着充分发挥项目效果的原则,创新开展项目工作,着力在项目实施上求创新、求成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是深耕作业全部公开招标,确保深耕质量。深耕是确保小麦高产的重要措施,是项目实施的重要环节。我们首先以公开、公正、公平的方式对现代农业项目秸秆还田、深耕作业进行了公开招标。招标过程由冠县公证处全程公证,并邀请了县纪委、检察院、财政局、政府采购办及七个乡镇分管领导参加招标会议,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7个有资质的农机合作社进行了竞争投标,通过竞标,最终冠县朋祯、丰农、飞翔、都力四个农机合作社分别中标,分别承担了四个万亩核心示范区的土地深耕任务,并签订了相关合同,明确规定了耕地标准及作业规范,确保深耕工作符合项目要求。

二是讲求实际,整合资金,捆绑搞好秸秆还田与深耕工作。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冠县秸秆还田已被广大农民所接受,成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的实际情况,我们就把秸秆还田

与深耕的补贴资金捆绑到一起,把资金集中补贴在深耕环节中,该做法向上级部门汇报后,得到领导支持,得以顺利实施,促进了深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项目区秸秆还田比例达到70%,核心区秸秆还田和深耕达到100%,为完成项目预期目标奠定了基础。

冠县农业局201*年3月6日

2

扩展阅读: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工作汇报

淄博市农业综合开发科技创新与推广工作情况汇报

(201*年5月13日)

农业综合开发是党中央、国务院支持“三农”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是财政投入农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是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任务是:通过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努力保障粮食安全和大宗农产品的有效供给;通过扶持农业龙头企业,进一步拉长产业链,带动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促进农民持续增收。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办将科技推广作为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一项重要措施,全面融入于农发项目的整体建设之中,提高农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为全市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大力加强土地治理项目建设中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是突出节水灌溉。项目区内新打机井和配套旧井全部安装了水锤消除器,铺设了方便实用的PVC地下防渗渠,节水、省工效果非常明显;配套安装的出水口坚固耐用,使用十分方便;农灌电缆由地上全部改为地下,避免了被盗现象。二是完善排涝体系。配合道路建设,开挖疏浚农田排水沟,合理设计

桥涵、林网,达到了林象一致,排水通畅,方便进地的良好效果。通过项目建设,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加强,平原实现了沟渠路林桥涵闸机电井泵房管全面配套,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沟相通、路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高标准农田;山区实现了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配套,形成了路环山、水上山,蓄水、用水、保水相结合的高效生态系统。项目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十一五”期间已建成的土地治理项目区年可新增粮食生产能力3800万公斤,新增优质果品生产能力3000万公斤,受益农民达到30余万人,年可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500-1000元。

(二)不断提高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科技推广水平201*年,我们争取到一个国家级农业综合开发统筹支农资金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安排在临淄区,全国仅22个项目。项目连续投资三年,现已全面完成。在建设过程中,为加强项目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与当地政府合作,共同进行了农业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发展新品种。加大投入,以优质薄皮核桃和大樱桃为主要种植模式,结构调整有了历史性突破,改变了过去单一粮食作物种植格局,目前新农村示范区3000亩核桃基地,201*大樱桃基地已经形成。二是推广新技术。项目区内全部实行小麦统一供种、测土配方施肥,玉米秸秆全部实现深耕还田,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结合新型耕作制度改革,示范推广了10余项农业新技术、新成果,其中推广小麦起垄种植5000

余亩,推广使用有机肥1000吨;承担国家院士级项目2项,新建试验田70余亩,承担有关试验12项。通过这些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小麦每亩可增产15%以上,节约生产成本100元左右,带动农民依靠技术更新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三是推广利用新能源。积极实施生态家园富民工程,鼓励沼气池建设,带动农村厨房、厕所、庭院卫生条件的改善。

(三)加强科技推广,大力发展有机农业

我办从201*年7月开始,按照刘书记的批示精神,利用农业综合开发的资金政策优势和项目平台,在淄川、博山、沂源自然生态环境良好的区域,加大科技推广力度,积极支持发展有机农业,建设有机农产品基地。一是加强与大专院校、农业科研机构的联系合作。聘请技术专家,全程指导基地建设,专家组分别与博山、淄川和沂源等三个重点区县签订了技术合作合同,制定了发展规划和技术方案,根据农时派出相关专家进行现场指导。二是加快有机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集中打造有机农业示范基地、种苗繁育基地、技术培训和研发基地,发挥好示范基地带动效应。联系中国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等院校组织实施了沂源县悦庄镇200亩有机韭菜物理防治韭蛆科研攻关项目,引进、试验、示范、推广新技术20余项,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61%。三是着力解决发展过程中的制约难题。在专家指导下,搞好秸秆、牲畜粪便等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利用,建设有机肥厂,逐步形成了一套较完善的循环农业体系;大力普

及推广了配方施肥、沼渣沼液综合利用、无毒化栽培和杀虫灯、防虫网物理防治等实用技术,解决了制约有机农业发展的肥料、病虫害防治等关问题。四是全面实行标准化生产。制定完善了有机农业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加强全程监控,做到生产技术有规程、农产品有编号、最终产品有检测的产销对接机制,健全完善了基地生产资料专供、生产户登记备案、农业管理记录、质量安全检测等制度,形成了标准化生产体系。五是狠抓农民技术培训。201*年累计召开村民大会、座谈会150余次,走访农户201*余户。举办有机农业讲座、培训班70余个,培训人员15000余人次,编印发放《有机农业知识问答》5000册。通过大力发展有机农业,初步扭转了农业结构调整难、农民增收慢的局面,实现了基地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农民增收益,传统农业开始向现代农业转变。

(四)产业化经营优先扶持科技含量高的企业项目近年来,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从实际出发,以拉长产业链为重点,在选项立项上优先考虑科技含量高、规模较大、有发展潜力、市场前景好的项目,对高科技项目进行重点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通过扶持不断壮大,如得益乳业、十里香核桃油、淄川七河食用菌、高青优质黑牛、沂源山川果品、桓台梨花面粉等。龙头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明显加强,每年直接带动1.2万户农民受益,这些农民的年人均纯收入一般比项目实施前增加500元以上。

二、两点建议(一)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没有现代化的农民,就没有现代化的农业。要实现农业科技进步,最终要靠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近几年,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才不断流向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我市农村劳动力整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因此,建议各级政府把培养新型农民作为一项基础工程来抓,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开展现代农业生产知识和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劳动技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科技吸纳能力、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大力实施农业科技示范工程,加快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二)增加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科技投入

虽然近几年中央对农业综合开发的投入逐年在加大,但主要是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则相对较少,我市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没有专门的经费进行科技创新和推广。因此希望省、市级财政能够拿出一部分资金专门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科技创新和推广,促进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内高标准农业基础设施实效最大的效益。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现代农业项目工作创新专题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现代农业项目工作创新专题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现代农业项目工作创新专题汇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4874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