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祠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情况汇报
尊敬的陈书记、各位领导:
现在我将生祠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及服务情况汇报如下:一、我镇现代农业发展建设情况及做法
我镇自07年以来,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结合生祠实际情况,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以做好现代农业规划为抓手,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着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全镇共有现代农业项目个,实际用地面积亩。近几年,共招引现代农业项目个,流转土地亩。现已初步形成四个现代农业产业群基本形成了“产业经营化,企业管理化,市场运作化,集约化发展”的新特色。我们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科学编制规划,确定现代农业功能区。
根据市委市政府对我镇发展的功能定位,我镇以规划为龙头,制定了现代农业发展规划,把全镇分为四个功能区:一是生祠休闲观光区,位于生祠镇东南部,规划面积5000亩;二是高校农业区,位于生祠镇东部,规划面积为10000亩;三是生态景观区,位于生祠镇北部,规划面积5000亩;四是优质粮食区,位于生祠镇西北部,规划面积201*0亩。通过规划,是我镇现代农业发展科学合理、错位发展、有序发展、集约发展。
2、强力招商引资,推进现代农业项目建设。
我镇牢固树立“项目为主,融资为本”的理念,成立了以靖江华森建设发展有限公司为主体,紧紧抓住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这个发展现代农业的重点,全力推进农业项目招商引资。一大批现代农业项目纷纷落户。已初步形成四个现代农业产业群。一是金星休闲农业产业群。落户项目有海鸿生态园、赛德力生态园、金星农庄等项目。二是马尔港高效农业产业群。落户项目有田野养殖、绿禾蔬菜、荣彬水蜜桃、羽吉家禽养殖等项目。三是东进花卉苗木产业群。落实项目有东华景观植物园、乔家大院苗木种植园等项目。四是优质安全农产品加工产业群。落户项目有龙成贸易公司、永明专业合作社等项目。
3、加强组织领导,为现代农业项目提供优质服务。
为加强现代农业的发展,我镇高度重视组织领导和项目服务。镇里成立了“现代农业项目建设指挥部”下设项目建设办公室,由党政主要领导挂帅,抽调各有关部门人员。分工负责,明确工作职责。定点为项目提供服务。着重解决项目立项,工商登记、土地流转、农户拆迁、用工、用电、用水、通讯,道路、桥梁建设协调以及项目规划设计论证、技术指导、市场信息咨询、筹资融资等服务。
4、狠抓项目建设,提升园区运行质态。在园区建设过程中,我镇按照“抓园区重在抓项目”的发展理念,明确目标任务,高频度招商,全方位引资,瞄准工商资本,大力招引项目,为园区发展蓄后劲。我镇现代农业综合示范园区通过完善基础设施、优化投资环境,狠抓项目招引,着力发展高效农业、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引进高效农业项目个,用地面积亩,投资达万元,初步形成了以东华景观园为代表的生态农业,以绿禾蔬菜为代表的设施农业,以金星休闲农庄、赛德力生态园等为代表的休闲农业产业形态。我镇历年来被泰州市委、市政府评为“发展高效农业十佳乡镇”。
5、强化服务意识,增强园区发展后劲。一是加强项目服务。我镇农推中心协助园区项目单位做好立项、用地、注册等相关工作,提供全方位跟踪服务;各村也明确了项目服务专门班子,帮助投资者解决项目建设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二是加强结束服务,我镇农技部门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和推广力度,开展结对挂钩联系活动,组织农技干部,深入园区,深入项目、深入田头,为园区高效农业项目主体提供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三是加强信息服务。为实现与市场的有效对接,农业部门利用各种媒体搭建园区信息服务平台。同过广播和农业信息简报,对各园区项目主体提供生产、科技、供求等方面的信息支持,对外推介园区特色,扩大园区知名度。存在的问题
总体来说,全镇现代农业园区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诸多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园区发展不够均衡。特别是一些小的园区建设进度较慢,园区主体的框架还没有形成,园区内项目规模较小,质量差。我镇少数的示范园区还停留在规划上,缺乏一定的项目支撑。二是园区建设档次不够高。园区与园区之间、项目与项目之间产业雷同,设施化水平较低,普遍存在“小而全”的现象,缺乏支柱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市场影响力和品牌知名度不够高。三是园区一些项目运行质态不够好。项目科技含量普遍较低,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少数项目处于长期亏损的状态。四是技术人员不到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园区入驻我镇,再加上现在的专业技术人员少。使得有些技术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五是财政投入力度不足。
二、下一步现代农业发展目标和举措
生祠镇现代农业的发展进入了发展的阶段,项目推进也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但是诸多的外部制约因素和变幻莫测的市场因素,需要我们进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思路。靠实工作举措,扎实做好各项工作。
1、工作目标:以创建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目标,以规模化、产业化、品牌化为发展方向,全力打造“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自然生态型、民俗文化型和粮食规模型”等五大型态现代农业特色。
2、主要措施:一是巩固发展金星休闲农业区。提高区域内项目集约化程度;加快在建项目的假设速度,加大投入。进一步完善休闲农业的各项功能。强化区域示范引导作用。二是重点发展马尔港高效农业区。以发展花卉苗木为主。今年开始启动花卉苗木市场建设,规划新建花卉苗木市场面积400亩。同时制定激励政策,鼓励农户发展花卉苗木产业,引导经纪人参与花卉苗木的管理。三是突发发展东进生态园林区。做好现有项目扩容和提档升级工作。向外围的周边等村实施村庄改造工程。四是着力发展三圩规模粮食种植区。规划实施万顷良田工程,发展规模粮食种植,开发优质、特色粮食品种,争创特色粮食品牌。将该项目建设成万顷无公害粮食安全生产基地。五是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今年计划招引项目15个,现已落实在建项目有张氏鲜插花基地等3家,筹建项目有靖江市鹌鹑养殖协会的无锡水蜜桃基地等2家,还有4个项目正在洽谈之中。六是加强品牌建设力度。今年计划申报无公害产品6个,现已有中汇波尔山羊、金星龙虾、新胜牧业野猪等3个产品正申报工公害产品。七是加快农业龙头企业建设。我镇已成立“华森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以该公司为龙头,带动和促进全镇现代农业项目的发展。八是进一步抓好生态环境建设。以现代农业项目开发为重点,打造绿色板块。建设海鸿生态园、赛德力生态园、江澜草坪、东华景观园、乔家大院生态园等生态农业项目为载体,着力打造片区生态板块。九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目前已与扬州大学、南京农业大学等院校洽谈,合作开发现代农业项目,开展开展技术培训,技术攻关以及建立产、学、研基地等。为我镇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进度,全面推进我镇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镇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总体思路是:立足生祠农业的区域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技术优势,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中心,以项目为抓手,以现代农业为重点,争取建成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在发展理念上,按照“以文化吸引人,以生态积聚人,以现代农业富裕人”的思路,利用已列入省重点建设的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的契机,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拉开现代农业建设框架,打造产业特色明显的省级农业示范园区。
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完善为农服务机制,强化服务意识,创新服务手段,切实把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的着力点,组织多名农技人员,深入乡村基层、生产一线,引导广大农民运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等使用先进技术和措施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及效率,改善生产环境,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新农村建设。同时,为了确保服务活动取得实效,以专业站为基础成立专家服务小分队,定期到偏远的农村,讲解科技知识,点面结合,切实帮助解决农业生产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在种植高峰期,随时深入田间、地头调查研究,帮助农民切实解决田间实际问题。
到目前为止,该镇成员参加的培训班4期,举办技术讲座8场,发放科普资料10万份、受众人数9万人次,放映科普影片12场、受众人数6000多人次,提供技术咨询1500起、受益农户7500多户,科技示范田10亩,科技示范村1个,增收节支28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服务活动成效显著,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建议
一、现代农业项目资金投入期长,效益回报慢,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强化对农业园区的长期持续的扶持政策。
二、为鼓励农业项目做大做强,实现规模发展,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明确对农业项目土地流转金补贴。
扩展阅读:高原特色现代农业互助示范园区建设情况汇报材料1.26(1)1
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互助示范园)
建设情况汇报材料(201*年10月13日)
各位领导:
根据安排,下面我就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情况做一简要汇报,不妥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规划建设情况(一)规划情况
园区规划总面积55.5万亩,规划总投资27亿元,划分为核心区、示范区、辐射区三大功能区。核心区规划占地面积0.5万亩,位于威远镇南郊。核心区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发”为目标,主要开展现代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培育、繁殖、展示、研发,特色农产品加工、现代物流、信息网络和科技普及、培训及现代农业观光等工作;划分为四大板块,即:科技研发实训区(主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引进、转化和实用技术培训等工作,规划占地800亩)、生态农业观光区(主要从事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的展示,蔬菜瓜果采摘和农事民趣的体验及观光旅游、休闲娱乐、商贸洽谈等工作,规划占地1000亩)、绿色产业加工区(主要从事高原绿色产业发展和绿色食品精深加工,着力打造“互”字牌特色优势农畜产品品牌,规划占地1600亩)和特色作物展示区(主要从事高原特色无公害农作物展示,规划占地1600亩)。示范区规划占地面积5万亩,涉及威远、塘川、台子、林川、东和、东沟、巴扎、加定、红崖子沟、哈拉直沟、高寨等11个乡镇,176个行政村,5.06万户,21.33万人。示范区以“品种优良化、产品优
质化、生产标准化、结构合理化、管理企业化、效益最大化”为目标,按照“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依托农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期间在巴扎、加定、红崖子沟等乡镇建成优质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成优质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万亩,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在塘川、威远等乡镇建成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在威远、塘川、台子等乡镇20个村建成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年产仔猪2万头,生猪3万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设牛羊养殖基地,年出栏肉牛5000头、出栏肉羊3万只。辐射区规划占地面积50万亩以上,以“承接园区、增强带动、实现一体”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基地的辐射带动作用,建成以互助长白葱、荷兰豆等为主的特色蔬菜生产示范区10万亩,优质杂交油菜丰产栽培示范区30万亩,优质马铃薯高产栽培示范区5万亩,优质蚕豆标准化生产示范区5万亩,年出栏良种仔猪10万头以上八眉猪生态养殖示范区,年育肥201*头牛羊标准化养殖示范区。
(二)建设情况
一是组织机构建立情况。为顺利推进园区建设工作,县上及时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农业、林业、畜牧、水利等17个部门和威远、塘川、台子、林川等11个乡镇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园区建设领导小组,负责园区建设方针政策制定、规划审定和工作指导等。领导小组下设管委会,主管园区规划建设、科技创新、科技示范和日常事务等工作。管委会下设办公室、开发部、科技部、综合部、信息培训部等五个机构,具体负责园区建设日常事务、招商引资等具体工作。为了强化园区自我管理、
主动协调、对接市场的作用,管委会组建了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以“园区+企业+基地+农户”为模式,在注重公司融资作用的同时,积极开展农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服务,形成了园区、企业与农户“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格局,明确了责任,密切了关系,促进了发展。
二是建设完成情况。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完成投资6.94亿元,建成了杂交油菜种子加工包装车间、脱毒马铃薯组培室、网室、高标准日光节能温室、连栋温室以及水、电、路、气、绿化等基础设施,基本形成了以种子亲本繁育、生产、加工、推广为一体的生产格局。在扶持壮大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青海春天药用资源科技利用有限公司、八眉猪原种育繁场等农牧业科技型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科技研发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先后引进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青海汉尧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青海金大地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22家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入驻园区,通过建立“园区+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运行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基地建设,大力发展杂交油菜亲本繁育、马铃薯微型薯繁育、生猪及仔猪繁育、食用菌菌种生产加工和虫草加工等产业,不断扩大了六大农牧业生产基地规模。以青海互丰农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巴扎、加定、哈拉直沟等乡镇建成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以青海介实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台子、塘川、高寨等乡镇建成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以青海霍普兰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台子、林川、丹麻等乡镇建成脱毒马铃薯繁种基地1万亩;以青海谷丰粮油进出口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塘川、威远等乡镇建成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以青海杨光良种猪养殖有限公司和
青海八眉猪原种育繁场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互助八眉猪良种仔猪繁育基地;以青海浩园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在威远、塘川等乡镇建成牛羊养殖基地。同时,园区积极创新发展运行机制,以工业化的理念推进园区建设。为使园区逐步走向市场化,管委会组建了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按照“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原则,积极构建购销、经营、信息网络体系,通过融资、申报项目等方式,认真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积极参与园区各项建设,有效地促进了园区的发展。
201*年,园区实现总产值5.2亿元,较上年增加2.1亿元,辐射带动区内农户户均增收1308元,人均增收311元,增幅176%。201*年11月园区被省农牧厅和省科技厅联合批复为省级农业示范园区,同时,被省委宣传部、省科协和省科技厅联合命名为青海省科普教育示范基地;201*年先后被省委党校和地委党校命名为党员干部教学实践基地;201*年12月被国家科技部批复为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一)发展思路。
按照省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四区两带一线”区域经济规划布局和建设“河湟地区特色农牧业百里长廊规划纲要”的总体要求,根据地委、行署提出的“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质增效”的园区经济发展思路,紧扣“科研、示范、推广、培训、加工、旅游”六个定位,按照综合性、超前性、高标准、辐射带动能力强的要求,采取七项措施,即: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科技研发为支撑,以工业化经营为理念,以市场化运作为机制,以龙头企业为纽带,以基地建设为平台,是以辐射千
家万户为目标,把园区建设成为高原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研究推广的中心、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的样板,使之真正成为集高原特色农业高新技术示范与推广、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统一、高新技术与传统农业技术相嫁接、农业教育培训与农业新技术推广普及相结合、生态农业建设与观光农业相融合的农工贸、产供销一体化的全省具有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
(二)发展目标。
通过五年的建设,使高原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成效明显,农业生产规模化、运行组织化、经营产业化、作业机械化、质量标准化、服务社会化水平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物质技术装备水平明显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逐步健全,标准化生产水平得到提高,“两种一猪”产业规模和水平得到提升,成为全县农牧业主导产业。到十二五末,园区总产值达到12亿元,园区入驻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5家以上,区内农户户均增收4300元以上,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
三、201*年工作重点及建设情况
园区管委会按照海东地委、行署提出的“园区引领、产业集中、县域有别、培育主体、提效增量”的建设思路和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巩固、提高、服务、增效”的建设要求,以建设国家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为目标,以核心区建设为中心,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突出做好园区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展示、招商引资、六大基地建设、科技培训和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等七个方面的工作,积极加快园区建设步伐,逐步将园区建设成为园林式、景观式园区。今年计划投资3.8亿元,
目前已完成投资2.6亿元。
(一)完善园区规划。按照区域特色更明显、建设方向更明确、内部结构更合理、功能定位更科学、组织体系更健全、目标任务更具体、保障措施更可行的要求,坚持目标长远、兼顾当前,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并重的原则,进一步理清园区建设工作思路;按照相关要求,委托青海大学专家学者编制完成《互助县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初稿,并与地区园区建设规划相衔接,重新修订完善了园区“十二五”建设规划,进行总体规划的整体修编及核心区修建性详细规划的修编,进一步明确发展方向和主导产业,为今后园区发展打好基础。
(二)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联系,积极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等有效方式,进一步加大了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上半年新流转土地1200亩;配套建设日观节能温室喷滴灌设施93套;着手实施园区电力线路改造4千米;完成园区外部道路539米,园区内部道路2.7千米;通道绿化5千米,埋设通讯光缆及设施3.6千米;建成小型管理用房300平方米;基本完成园区科研实训楼项目立项、地勘、环评、土地预审、设计等前期准备工作,即将招标建设;基本完成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0平方米连栋温室)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投资1903万元。
(三)做好试验示范展示。充分发挥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认真做好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工艺的引进、示范和展示。一是室内生产展示方面。建成试验示范棚5栋,草花生产棚13栋,蔬菜育苗棚13栋,食用菌试验生产棚7栋,名特优蔬菜生产棚55栋;新建具有高原特色的现代农业科技展示区2400平方米,集中展示特色蔬菜新品种44种,南方树种47种,新技术18项;在2740平方米的连栋温室开展高档花卉苗木生产试验工作,共引进花卉
苗木达50多种5800株;二是室外生产展示方面。建立农作物试验田200亩,特色作物观光展示田200亩,网棚40个,做好新品种、新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同时,加紧筹备组建园区专家工作站,建立科技研发中心和试验基地。完成投资648万元。
(四)做强六大生产基地。一是在加定、巴扎、塘川、五十、哈拉直沟等乡镇建了立杂交油菜制种基地2.7万亩。二是在塘川、威远、东沟、东和等乡镇建立优质脱毒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1万亩。三是在塘川镇、威远镇建立优质蚕豆繁种基地0.5万亩。四是在台子、林川、东和等乡镇建立特色蔬菜生产基地1万亩。五是在东和、台子等乡镇建成仔猪繁育基地村2个,发展养殖户200户;在塘川、台子等乡镇建成生猪养殖基地村3个,发展养殖户300户。六是在塘川、林川等乡镇建成牛羊养殖基地村4个,带动养牛养羊户200户。完成投资11960万元。
(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在做好已入驻园区企业续扩建工作的同时,积极引进、培育和壮大农牧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计划投资4800万元的高原生态园度假村建设项目一期工程完成投资4800万元;计划投资201*万元的枸杞深加工生产线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投资1200万元的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000万元;计划投资3000万元的生猪定点屠宰场建设项目完成投资1500万元;计划投资400万元的苗木基地建设项目完成投资300万元。新引进涉农企业2家:青海省天谱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计划投资201*万元,开展特色生物资源基地建设项目,目前已完成企业入驻手续,并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000万元;互助威达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计划投资201*万元,开展燕麦深加工项目。完成投资11260万元。
(六)抓好科技培训教育。一是积极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加强农村科技明白人和乡镇科技骨干的培训。目前,完成科技培
训班3期,培训近300人次,投资15万元。同时,认真做好省内外参观考察、学习观摩团的接待工作,累计接待285批次23000多人次;二是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和内地对口帮扶单位的有效合作,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大力引进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园区进行新技术、新工艺、新品种的试验、生产、示范等工作,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三是园区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深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目前,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5人次。
(七)搞好生产经营活动。充分发挥农牧业产业化开发公司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目前,已与青海汉尧农副产品有限公司合作,和林川、丹麻、东沟、南门峡、五峰等5个乡镇签订1000万公斤(5万亩)油菜籽订单收购协议;与青海谷丰粮油食品进出口有限公司合作,和塘川镇签订125万公斤(5000亩)出口型优质蚕豆订单收购协议;与青海互助宏博林业有限责任公司合作,新建苗木基地600亩、经济林200亩;与青海生源园林绿化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花卉与蔬菜等的生产经营活动,种植草花52万株;与甘肃宏宇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开展中高档花卉生产经营活动。公司实现收入70万元。
同时,在园区成功举办了“青海海东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挂牌仪式和全省科技园区工作现场会,扩大了园区的影响力,为园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虽然园区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由于园区建设缺乏科技创新鼓励政策、龙头企业扶持政策、税收优惠政策等方面的内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招商引资和企业建设投产工作;另外,由于园区建设时间短,科技人才缺,项目支撑少,自筹资金难的原因,建设进展跟不上现
代农业示范园区快速发展的需要。
五、今后努力的方向
(一)继续扩大核心区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为园区可持续发展,进一步加强科研、示范、展示、推广、培训和招商引资等工作,培育支柱产业,发挥园区孵化功能,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园区管委会继续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到十二五末核心区面积达到5000亩,示范区面积达到5万亩,辐射区面积达到50万亩以上,使园区真正成为全省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园。同时,紧紧抓住国家实施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好机遇,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并继续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等方式,切实加快核心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加大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力度,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认识农业高新技术所蕴含的巨大生产潜力,结合产业和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载体,以高校院所为依托,加强产学研联合,不断探索和创新农业高新技术的转化机制,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加大引进转化开发力度,重点引进、转化开发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和工厂化农业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技术、农业标准化、信息化、无害化技术等等,使农业科技示范园区产生质的飞跃。建立科研中心,结合我县农业发展的实际和需求,在农、林、牧的种植养殖方面取得突破,通过培育、引进等多种方式,形成24个具有优势的自有的农作物和畜牧养殖新品种,进一步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提高产出,发挥其效益,坚定不移的走以设施农业改变传统农业现状的路子。
(三)加大企业化运作力度,不断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涉农的工贸企业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环节,是提升农产品附加值
的基础,对园区产业升级和形成良性产业链至关重要。园区在积极扶持壮大现有龙头企业,提高企业科技研发、经营能力的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搜集信息、寻找项目、对接招商等有效措施,着力引进一批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参与园区建设,增强园区发展后劲。进一步扩大园区原有企业规模。抓住重点产业和企业,充分发挥它们的“园区+企业+基地+协会+农户”示范辐射带动功能,全面加快入驻企业的建设进度,采取多种形式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科技含量高、规模大的涉农企业2家以上。预计年底完成企业投资1.7亿元,五年累计完成投资8.5亿元。
(四)加大吸纳各类资金开发园区的力度,形成多元化机制。单靠政府的扶持投入和园区自身积累投入,已不能满足园区快速发展壮大的需求。为充分发挥现有的产业优势和区域优势,积极招商,吸纳国内外各种资本参与建设,积极采取“上门招商”、“走出去招商”、“请进来招商”、“大招商、招大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加大涉农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实现跨越式发展。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园区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全力加以推进。充分发挥园区特色,打好科技品牌,强化对农业科技项目的包装,在争取上级部门科技计划支持的同时,将科技项目包装成招商项目,积极吸收社会力量投资参与开发;积极开展项目推介,把园区优先发展的项目通过推介会、恳谈会等各种形式和途径,向园区内外的企业、客商进行推介,激发他们投资建设的热情,引导他们进入园区创业;要强化现有企业的嫁接改造。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为目的,在企业的产品提档升级和加大科技研发力度上下功夫,积
极倡导促使企业和科研院所及大学研究机构的联合,促进科研成果的市场转化率和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
(五)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科技水平。力争到十二五末,园区内90%以上农民掌握两门以上先进农业实用技术,农村富余劳动力掌握2-3项转移就业技术,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针对我县农民总体科技水平低现状,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加强农村科技明白人和乡镇科技骨干的培训,每年举办农牧业科技知识培训班5期以上,培训农民技术骨干600人以上,逐步提高农民农牧业科技水平;积极探索人才引进机制,加强与科研院校的有效合作,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建立专家工作站,大力引进省内外专家、学者到园区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试验、示范工作,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选派园林、果蔬、畜牧和农畜产品加工等专业人员进行学习深造。
(六)加大项目争取力度,增强园区发展后劲。把项目建设作为园区的主要工作,千方百计争取国家、省上和招商引资项目,竭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着眼于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园区服务功能。到十二五末,努力争取项目55项,总投资达到27亿元以上,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0项,总投资3.5亿元;良种繁育基地建设项目6项,总投资2.2亿元;特色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14项,总投资10.3亿元;农业产业化项目6项,总投资1.2亿元;其他项目11项,总投资9.8亿元。
六、几点建议
(一)由青海大学牵头帮助园区组建全省一流的农业科技研发中心。聘请农业方面的专家教授成立专家工作站,进行新技术、新产品的研究、开发、试验、示范等工作,同时指导园区基础建设,为园区建设提供有效的科技支撑。
(二)青海大学在科研项目上予以支持,在园区建立中试基地,并对大学和科研机构科技成果成熟化处理和工业化考验,加快建设科技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较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
(三)对园区科技人员在青海大学等高进行学习深造,在引智入园、引智创业上下功夫,提高园区技术人员科技水平。并逐步培养技术骨干和技术顶尖人才,
(四)在园区挂牌成立青海大学教学实践基地,派送相关专业大学生在园区实习。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在园区得到实践,也使将园区技术人员与大学生进行有效地探讨交流,实现共赢。
(五)青海大学在园区建立创意农业实验基地,以新理念催生新举措,以新举措推进新变化,以新变化促进新发展,推动我县创意农业的发展。
(六)希望在青海大学内部成立一个园区专门机构,加强对园区建设工作的指导和交流,指导园区今后的规划和发展支持园区实施重大项目,推动园区快速健康发展。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生祠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情况汇报》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生祠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情况汇报: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生祠镇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的情况汇报》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487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