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总结

时间:2019-05-28 07:53:05 网站:公文素材库

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总结

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

总结

一、努力构建气象气象业务体系

1、积极开展气象灾害风防应工作,启动了气象灾害数据库建立工作,研究灾害空间化细化方法、气象灾害强度、频率分级评估工作正在开展。针对每年的气象灾害,开展了各种气象灾害影响评估工作。为了扩大气象灾情的收集渠道,动员各乡镇(村)气象信息员量积极参与气象灾情的收集工作,建立了乡镇兼职气象员及村义务气象应急信息员队伍,有关信息能及时传递至乡镇和村。我局制定了气象信息管理办法和奖励制度,并已开展了相关知识培训。与县委政府联系制定了突发气象灾害的各类应急预案,包括暴雨、洪涝、滑坡泥、石流、干旱、冰雹、雷电、农业气象灾害等类别。

2、建立成由26个两要素区域自动站、4个山洪灾害2要素区域站自动站、5个单要素山洪灾害自动站、2个6要素山灾害洪自动站、一部小雷达以及11个高炮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点防灾减灾的监测观测站网。

3、搭建有贵州省气象资料查询系统、区域自动站监控预警系统、毕节气象综合信息网、气象信息浏览系统、短时临近监测预警平台、灾情直报及NOTES系统、县级雨量统计处理系统、县级四屏浏览系统、MICAPS系统及SWAN系统、CMACAST数据处理程序、贵州省山洪地质灾害监测预报业务平台等软件的现代化平台。

二、加强为农服务能力建设

积极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针对农业结构调整的需要,紧紧围绕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主导产业发展,开发茶叶、果蔬、特种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气象服务产品。规范农业气象服务各类服务产品,如《茶叶气象预报》、《农气月报》、《葡萄气象预报》等,共制作发布各类农业气象服务材料12期。重点做好茶叶、杨梅、葡萄等特色农产品针对性服务。建立特色农业数据库,开展“直通式”气象服务。制作发布了农业气象预报和全年粮食产量趋势和定量预报,农业气象产量预报准确率均在97%以上;对影响金沙县农业的气象灾害进行了分析,制作发布农业气象灾害预警;在农作物病虫害多发期的6-8月,与农牧局多次会商制作“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气象条件等级预报”;制作发布了作物病虫害发生环境气象预报产品,并对全县稻瘟病发生环境气象条件进行了预报服务。进行了相关种植业、养殖业气象专题服务,今年实地开展了特色农业气象服务三次。利用精细化农业区划成果,我局开展了烤烟、茶叶、油菜、金银花、辣椒等经济作物适宜区划,为相关区县农业结构调整提供参考。

三、决策气象服务、把“防灾减灾、气象先行”放在首位

为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我局结合金沙县天气气候特点,建立了与各相关部门的沟通协作机制,加强了对政府决策部门的需求分析,每年根据气候趋势预测和主要气象灾害趋势;与县政府修订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了年度决策气象服务关注重点。在年初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期间,在对县政府积极开展决策服务的同时,与各相关部门尤其是交通部门紧密合作,每天向金沙县公众发布滚动未来三天的预报和当天的天气实况信息,为金沙县交通局科学安排调度能源运输和春运交通等工作提供了决策依据。

为了提高决策气象服务敏感性,认真研究和把握政府决策部门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和热点、焦点,进一步增强决策服务的敏感性、预见性和主动性。例今年汛期,降水过程频繁,过程水量大,24小时值班守班,进行降水趋势跟踪服务到每乡镇(村)主要领导和信息员。每日8时通过手机短信、电子显向县委政府、相关部门、社会公众发布前一日降水实况和未来三天预报,做到了对灾情发展的实时报告,及时通过灾情直报、农经网灾情速报等系统上报。

努力拓展服务领导域,包括煤矿安全、雷电预报等服务领域,开展前期的研究和相关业务工作,决策气象服务材料的综合性也有了较大的提高,决策服务正逐步向直接提供决策建议转变。同时已建立决策气象服务产品至政府决策部门的电话、网络、短信等发送渠道,并已建立专人专送制度和文件交换渠道。建立了预警信息短信发布平台,收集了2218位决策和应急人员的手机号码录入发布系统。

四、加强人影工作建设

为做好每年的人工影响天气工作,我局人影办2月底完成所有高炮和火箭作业装备的年检工作,并已完成作业人员培训工作,各高炮、火箭装备到位,人影炮弹、火箭弹已购置到位。将抓住有利时机,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服务。五、科学预测预警,为公众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面对复杂天气形势,我局严密监视、滚动预报、及时预警,为地方党委政府和社会公众防灾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共发布?次暴雨、雷电、高温、大雾、寒潮、暴雪等预警信号。积极主动地做好决策服务,报送决策服务材料54期,发布预警决策短信33541条。分别与林业局、教育局、国土局等10多家部门签订《气象信息发布与传播合作框架协议》,初步形成多部门联动预警机制;与安监局合作建设应急联动机制,建设安全气象预警防灾平台,增强安监部门气象服务的针对性和专业性,有效地提高了安监部门防灾减灾的能力。。六、加强宣传,提升服务新气象

围绕“3.23”世界气象日、防灾减灾活动周、安全生产月等主题活动,积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发放科普宣传资料3万余份。积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满意度调查工作,满意度达到99.8%。今年我局通过印发气象台历、科普环保袋、气象科普隶书、防雷歌、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册等途径,积极宣传气象知识,提高广大市民的气象科普知识。结合气象科普知识宣传活动,全年累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3万多份。通过各种宣传活动,极大的提升了大众对气象部门的认识,公共气象服务更大深入人心。一年来,金沙县气象局围绕“防灾减灾、气象先行”、“四个能力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距离上级部门的要求,距离百姓的殷切期望,距离金沙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还有很大具体,我们将铭记使命,以更加严谨的作风,开拓进取,实现金沙公共气象服务再上新台阶。七、全面加强公众气象服务

主动加强了灾害性天气预警服务,发布了地质灾害等级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旅游预报等预报产品,加大气象信息覆盖面、引导媒体舆论,每年分别在低温雨雪冰冻天气期间和汛期降水过程出现频繁时期召开了新闻通气会,发布公众关心的天气趋势和气象服务工作开展情况等信息。依托精细化预报产品,进一步加强了服务产品的深加工和包装,根据省气象局的防灾减灾、气象先行和气象明星打造等方案,以不断满足用户精细化和个性化需求。其中对我县工业、农业已做到分段预报,其预报尺度从年、月、日到小时,能够做到无缝隙不问断;地质灾害等级预报也已能够精确到乡镇。充分利用电视、网络、12121、96121、电子显示屏等多种媒体,提高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发布频次,在公众覆盖面最广的电视上,已经可以实现预报预警信息的滚动发布。为扩大公众气象服务覆盖面,已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等移动运营商达成协议,对气象预警信息进行全网用户发布,同时下发1台DAB安装到沙土镇。常规气象信息和气象预警信息已可以电视、电机短信、电子显示屏、便民利民服务站点等发布,覆盖率已达100%。八、逐步完善专业专项气象服务体系

在专业服务领域方面,已开展矿山、农牧、林业、国土、水文、交通、旅游、医疗、保险、、电业、仓储物流等业气象服务,气象信息采用QQ直接发送。为做好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我局提前对各季节、各农事、各节假日、各重大会议等制定气象保障服务方案,方案中确定了气象服务保障任务和服务重点,明确了服务流程和职责分工。圆满完成了各项活动的专题气象服务保障任务。九、建设金沙县公共气象服务平台

以web的形式建设金沙县公共气象服务平台,在公共气象服务数据库建设方面,建立了公共气象服务所需的相关气象常规观测数据库,包括卫星云图、雷达图、雨量、能见度、温度、日照等要素。根据省市局下发的灾情直报2.3、常资料查询、贵州短时临近监测预警、SWAN、毕节市信息浏览、毕节市自动站雨量分析、绘图数据库等系统进行了培训试用和业务化工作。建立了金沙县气象灾害数据库,包括冰雹、干旱、洪涝、暴雨、泥石流、秋棉雨等灾害。建立了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并实现了市级与县气象局的信息共享。建立了省、市、县气象会商平台和决策服务平台。每年开展气象服务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各级政府、公众和专业用户的潜在需求,制定气象服务服务方案。每年不定期开展公众满意度调查,对用户反馈信息进行收集分析。十、存在问题

县级现代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面临着在人员结构上和技术能力上存在的缺陷,以后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必须有人才和技术能力的支撑,在发展中要重视人才机制的建设及县级气象机构的建设,希望上级部门对这些问题加于关注。

金沙县气象局201*年9月20日

扩展阅读:“十一五”期间安徽天气业务建设工作总结

努力提高精细化基础上的预报准确率

“十一五”期间安徽天气业务建设工作总结

安徽省气象局

(201*年10月)

“十一五”期间,安徽省气象局坚持以提高预报准确率为核心,加强预报预测系统建设,预报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为安徽经济社会发展和防灾减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国气象局现代天气业务发展指导意见》,有效推进现代天气业务建设,现对五年来我省天气业务建设情况进行总结。一、加强现代天气业务建设

(一)加强业务流程集约化是发展天气业务的重要环节1.调整了中短期逐级指导业务流程。“十一五”期间,我省建立了“省级指导、市级订正和县级开展服务”的中短期预报业务流程。省气象台每天3次制作短期分县指导预报。市气象台在省台指导预报基础上,开展要素订正,同时对所辖县局进行预报业务指导。中长期预报业务已转变为省级业务单位制作产品,市级承担产品解释应用的业务流程。

2.完善了短时临近预报业务流程。我省灾害性天气短时、临近预报业务逐渐纳入常规化预报业务流程。全省建立了基于天气雷达监测、预警产品加工的责任区和次责任区,制定了雷达监测值班、联防制度,规定了短临预报内容、时次和发布时间、相关

业务技术规范。

省台设置了短时值班岗,主要任务包括每天定时制作3次短临潜势预报;每天定时制作4次短临灾害天气6小时落区预报;不定时临近加密预报,指导影响地市,必要时直接通知到县。

3.建立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业务流程。从201*年开始,省台每天2次制作灾害天气及次生灾害落区预报。从201*年开始,省台每天4次制作雷暴和强降水两类灾害落区预报。市、县台(站)在省台灾害性天气落区的指导预报基础上,开展灾害性天气的监测业务,适时发布预警信号和开展相关的服务。

(二)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是发展天气业务的重要内容为满足精细化预报的业务服务需求,我省全力发展数值预报产品统计释用和检验业务,经过几年的努力,初步实现了对全球数值模式产品的实时质量检验,研发了基于集成预报原理的要素客观预报系统,制作了精细化到县的逐时天气要素预报。

为做好强对流天气的监测和预警,省局创新团队从业务实际需求出发,建立了灾害性天气监视的业务流程并不断完善,积极开展基于雷达探测资料的定量降水估测和预测、暴雨云团和中尺度系统的识别、冰雹和龙卷指标算法等研究工作,建立了省、市通用的短时临近预报系统,实现了预警产品的自动生成和提示。

我省还加强了水文气象业务能力建设。淮河流域新一代多普勒天气雷达拼图、实时雨情监测、面雨量实况、精细化面雨量预报、暴雨洪水预警、水体遥感监测以及干旱监测等业务产品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检验。

(三)加强业务系统研发是发展天气业务的重要支撑201*年建立了市级短时监近预报系统,目前SWAN正在部分市台进行试用。201*年研发了安徽省气象信息共享平台,开发了基于中国局检验标准(气发[201*]109号)的预报员、省市气象台预报指导、订正能力的实时质量评定系统,有力地促进了安省市级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和灾害性天气的预报工作。201*年起在全省统一了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发布平台,201*年研发了全省统一的预警信号监视平台,全省各地可通过统一的图形化平台实时监测到省台和各市县发布的预警信号,提高预警的共享效率和实时性,市级台站的突发灾害性天气监测和预警能力得到了极大地提升。此外,我省还针对暴雨、雷电、大雾等常见灾害性天气开展科研和系统开发。研发“台风路径检索查询系统”、“梅雨期天气检索系统”等业务系统。暴雨概率预报、雷电潜势预报、大雾潜势预报等产品已在全省范围内共享。

(四)加强业务质量考核是发展天气业务的重要手段按照“省局考核到台站、台站考核到个人”的预报考核原则,我省加强对预报业务质量的管理考核。我们组织开发了省、市预报员个人预报质量评定系统,实现对中央台指导预报、省台指导预报、市台订正预报的实时质量评定,并具备进行技术分析和技术比较的功能。要求省、市两级台站的预报员,每个月制作不少于15~20天的预报。同时将预报员个人预报质量作为岗位考核的主要依据。201*年-201*年逐年平均晴雨预报评分86.5分,最高温度、最低温度评分分别为70.9分和77.2分,与自身相比,

预报业务质量有了显著提高。

省局还下发了《安徽省短时临近预报与预警信息发布业务规定》、《安徽省气象预警信号发布检验办法》等一系列规范性文件。201*年开始,结合安徽实际,我省确定了台风、暴雨、暴雪、寒潮、大风、高温、干旱、雷电、雷雨大风、冰雹、霜冻、大雾、霾、道路结冰等14种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并建立发布业务流程,制定了相关业务技术规范,研发了预警信号发布和监控平台。201*年开始在全省范围内开展预警信号检验业务,极大提高了各级预警信号发布的针对性和时效性。

(五)加强预报员队伍建设是发展天气业务的关键因素目前省气象台有预报员27人,占全台职工总数的69%,拥有博士以上学位的2人,硕士学位16人,本科9人,其中正研级高工4人,副研级高工5人,国家级首席预报员1人。省台预报员队伍建设立足于人员较为年青的实际,在抓好上岗前培训和关键环节训练的基础上,建立和完善指导教师制度,依托短时临近预报技术创新团队和数值预报产品解释应用创新团队带动预报员队伍的建设。

市级气象局共有预报业务人员102人,其中副研级高工23人,工程师43人。工程师以上职称人数比例5年来逐年上升,年龄30-50岁之间比例达60%,老、中、青预报员队伍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市级预报业务人员培训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特点。主要有:新进预报员上岗培训、在职研究生进修班学习,预报员二年一次的轮训、业务系统培训、业务专项培训、专题讲座与论坛、业务技术总结与经验交流会、预报技术竞赛等。每年省局都

为预报员专项提供资金,资助市预报员开展预报技术方法的研究。每年组织“全省重要天气过程总结和预报技术经验交流会”,交流会已成为市级预报员进行交流和学习的主要平台。二、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改革试点

我省试点工作总体思路是:以明确分工为基础、以丰富产品为核心,合理调整岗位设置,加强预报科技支撑,不断强化省级业务指导能力,不断提升市级订正预报能力,不断规范县级预警和服务业务,努力提高我省现代天气业务集约化、精细化、专业化水平。围绕这一思路,我省重点加强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强化省级业务指导能力。强化短临预报业务和灾害性天气预报基础工作、探索开展精细化预报业务;

二是不断提升市级订正预报能力。提高全省气象信息共享水平、加强省级科研成果业务应用、提高气象灾害预警能力、强化对预报员的动态考核;

三是不断规范县级预警和预报服务业务。明确县局主要承担灾害性天气预警和气象服务两大任务。

根据中国气象局安排和要求,结合我省实际,在组织开展现代天气业务改革试验过程中,明确我省近期的重点任务是发展精细化要素预报、开展中尺度分析和完善短时临近预报业务。在省级预报指导和市级订正能力质量评估、安徽省区域雨量站资料评估、初步建立精细化要素预报业务、推进SWAN项目、省台天气业务岗位设置试验等五个方面开展试点工作。目前,各项试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三、存在的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一)存在的问题

我省天气业务,在业务布局与业务流程、天气业务科技支撑等方面与需求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突出表现为:

1.短临业务、灾害性天气落区预报的科技支撑不足。对于安徽典型灾害性天气个例的发生发展机理缺乏系统性的深入研究,中尺度分析业务缺乏技术支持系统,卫星等新型气象观测资料的综合应用水平不高,天气预报缺乏有力的科技支撑。

2.省、市两级的岗位设置和业务分工不合理。各级台站的业务优势和作用没有能充分体现。需要从总体上对天气业务的业务和技术资源进行整合和重新布局,进一步明确各级台站的重点任务和目标。

3.专家型预报员队伍建设方面有待加强。预报业务技术岗位设置综合性有余、专业化不够。预报员岗位轮训、首席预报员选拔、预报员交流等机制急待完善,须从岗位调整和机制建设两个方面抓紧、抓好专家型预报员队伍建设。

(二)下一步打算

“十二五”期间,我们将以《国务院关于加快气象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和中国气象局《现代天气业务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公共气象服务需求为牵引,以综合观测业务为基础,以科技创新和人才体系建设为保障,面向“一流技术”的发展目标,围绕着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核心要求,依靠科技进步,发展预报技术;依靠改革创新,完善业务体制;加强人才培养,建设预报员队伍,促进现代天气业务科学发展。努力实现天气业务核心技术

和支撑手段的现代化、业务流程的合理化、业务产品的精细化和业务分工的专业化。继续探索完善提高天气预报准确率的长效工作机制,组织开展预报员轮训和新进预报员培训考核上岗工作,加强预报经验和技术总结,进一步完善预报员预报质量考核评定、短临预报业务考核和灾害性天气预报检验等工作。以创新团队建设为抓手,力争在常规气象要素精细化预报、强对流天气预警、灾害性天气预报等领域取得突破。大力促进交通气象、水文气象、雷电灾害等专业化预报业务技术体系建设等。努力建设高效集约的业务布局和业务流程、专业化的气象预报预测系统、结构配置科学合理的专家型预报员团队,提高对气象现化化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的适应能力。到201*年,初步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整、技术先进的现代天气业务。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金沙县气象局现代天气气候业务发展与改革工作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48806.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