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小结
《中小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201*-201*学年阶段总结
歧坪小学课题组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201*〕7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规范性,201*年9月,我校申报的《小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通过市教育局批准立项,201*年10月,《小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开始在我校展开,预计研究周期三年。主要研究内容是: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以养为主,养教结合。指导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文明、健康、向上的心理,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以评价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受教育,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各方面教育作用的相互影响下,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3、加强对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养成教育研究,营造齐抓共管、习惯共同培养的教育环境。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小结如下:
一、本阶段的主要工作方法
课题研究中,我们根据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①认知导行。“知”是“行”的先导。学生的行为又受先行因素的影响,先行因素就是通过人的认知形成期望。这种期望的力量能左右人的各种行为,有助于学生了解良好文明行为习惯的内容。
②知行合一。对多数学生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时,注重两个转化,即:由认识向行为转化,由行为向习惯转化。
③行为训练。学生转化是长期、艰巨的工作。每一次转化都是一次飞跃,要想具有成效,离不开反复的训练。在训练时,要注重以下几个结合:一是与少先队活动相结合;二是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三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
④道德转化。道德转化需要道德意志的帮助。所谓道德意志,是指一个人战胜自己的道德动机,克服内外困难、实现社会道德要求,最终上升到道德信念的心理过程。有的学生愿意遵守礼仪规范,却因为道德意志薄弱、自制力差而产生了违反规范的行为。所以要注意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和自我调节能力,这将直接影响学生的一生。
二、继续开展实践与研究。
1.学习宣传。什么是“文明”?学什么样的文明?这两个问题是此课题实践与研究首先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组织学生学习《规范》、《守则》、“坐、立、行”正确姿势、待人接物的规范等等,然后发动学生查找中华传统礼仪知识,把历史上知礼仪,懂礼仪的名人故事收集起来,利用班会时间交流学习。通过这两个步骤活动的开展,学生对礼仪有了较全面的认识,明白了懂礼仪、有礼仪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从而产生主动参与学礼仪的活动的想法,既调动起积极性,又为以下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2.评议辨析。各班根据礼仪教育内容和要求,组织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事例、道德行为和学生的思想、行为现象进行评议辨析。通过辨析,使学生分辨美丑善恶,知道好与不好,遇到问题懂得思考“为什么、怎么办”,以加深对文明要求的进一步理解,强化学生的行为意向,也能锻炼学生的思考、分析、辨别能力,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学科渗透。我校要求各位教师在各科教学之中渗透文明习惯的知识,切合时机地进行文明行为礼仪的引导与教育。充分挖潜教材中的礼仪教育因素,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资源,引导学生和同伴合作时、参加各种学习讨论时、回答问题时要养成良好的文明礼仪,同时也和师德建设相结合,要求教师保持应有的教学礼仪,不体罚、变相体罚、谩骂侮辱学生,注重教学中教师文明礼仪的诱导作用。每个学期,要求每位教师上交一份渗透礼仪教育的学科教案。
4.榜样示范。首先由教师示范,通过直观形象的示范,指导和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方法,给学生树立行为的榜样,如:升国旗时要严肃,立正站好,目视国旗;接待客人来访要有礼貌,主动问好;上课举手发言,起立回答问题,向他人请教习题,上下楼梯右行,让路右退一步,请长辈或客人先走等等,教师以规范化的动作示范,学生仿照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练习。再请做得好的学生示范,各班自行比赛,选出班级“礼仪之星”,张榜表扬。5.实践体验。实践体验,对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在文明行为规范训练时,我们将文明行为进行分解、逐一强化练习,以达到学生能掌握具体行为技能的目的。由少先队把每周模拟训练的项目罗列计划出来分发给各班,然后各班利用班队课进行模拟行为训练,如在进行“如何做客”的行为训练时,教师首先创设情境,然后指导学生参加“做客”练习,要求学生准确用好“您好”、“谢谢”、“再见”等文明用语。由教师细心指导学生,让座、开门、走姿、坐姿等,使其不仅语言文明而且行为文明。当学生掌握基本要点之后,可以由各班开展各种竞赛,推选出“礼仪之星”上报学校德育室。
6.故事启迪。爱听故事是小学生的一大特点。在礼仪教育中,我们提倡教师充分发挥语言和情感的作用,恰到好处地讲礼仪故事,对学生深明道理,强化道德认识有较大帮助。再请学生收集交流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我们身边的礼仪小故事等,用故事中人物的正确礼仪来感染熏陶学生,把外因作用逐步转化为内因动力。
7.活动竞赛。这是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比赛形式进行训练的方法。五月份我们开展了“文明礼仪伴我成长”故事比赛、书法比赛、英语朗诵比赛。各班教师针对小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特点,以小组或个人为单位,开展礼仪规范比赛,如“礼仪知识知多少”、“看看谁的仪表美”、“礼仪演讲赛”、“礼仪小品表演”等。根据实际表现,评出“文明礼仪示范班”、“礼仪之星”。
8.环境熏陶。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仅具有情感陶冶的作用,而且具有心理行为的制约作用,学校努力创设传统美德、行为规范、礼仪教育的育人氛围。如悬挂伟人像、礼仪教育格言,黑板报、等围绕礼仪教育进行宣传。
9.家校合力。礼仪教育要取得整体效应,就要使家庭教育影响与学校教育取得一致,形成合力,做到教育原则一致,内容互补,时空充实。因此在礼仪教育中,我们利用各班家长会向家长提出礼仪教育的目的、要求、家庭礼仪规范,使家长意识到良好的行为养成教育对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性,并掌握一定的礼仪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从而自觉地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三、课题研究成果
1.通过一年的努力,我校学生的礼仪知识增加了,他们对于礼仪的重要性也增强了。这些都是礼仪教育的成果,是课题组教师在学校的带领下,取得的成绩。各个学段的学生对于文明礼仪和文明素养的认识都有了不同层次的提高:低年级学生知道礼仪的重要性,愿意主动和客人打招呼,尊重师长;中年级学生在讲究仪表、大方自信、保护环境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高年级学生处事态度更加理性,展现了文雅的素质。
2.课题研究加快了学校教育科研的步伐,使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实验教师在进行研究过程中,特别是个案研究,都积累很丰富的案例,老师们纷纷把案例记录下来,进行交流。通过这个课题的研究,绝大多数教师对教育科研已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投身教育科研的热情也空前高涨。科研案例、论文等的获奖也把教师的科研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3.通过课题研究,学校领导和教师不断更新教育思想,不断改进学校管理方式、班级管理方式,促进育人方式的变革。升旗集会、班队会、班级评比、诵读等活动有声有色的开展,我校的文明习惯教育已经形成了特色。
4.学校得到社会各界认可。在一年的研究实践中,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得到了家长、社会的认可,学校的知名度得到大幅度提升。学校对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中有很多关于家庭礼仪的内容,学生经过学习,在家里的表现有了很大改善,家长们对我校培养学生文明礼仪的做法非常认同。另外,通过与街道等社会组织的合作,学生们文雅的表现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问题与思考
1、教育过程同样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仍注重教师的教育作用,轻自我教育的倾向。如果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没有形成向真、向善、向美的内动力,那么,外在的教育必将大打折扣。
2、从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的关系看,由于种种原因,重德育形式轻德育内容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割裂了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隐患。
3、从德育的延续性看,在习惯培养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注重片断性教育,轻习惯培养内容的延续性、整体性。
以上这些不足将是本课题后续研究的重点。
扩展阅读:小学校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小结
《中小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
阶段总结
歧坪小学课题组201*年秋
为了贯彻执行《教育部关于印发〈中小学文明礼仪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教基〔201*〕7号)文件精神,加强对小学生的文明礼仪教育,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和规范性,201*年9月,我校申报的《小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通过市教育局批准立项,201*年10月,《小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开始在我校展开,预计研究周期三年。主要研究内容是: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以养为主,养教结合。指导学生自觉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培养文明、健康、向上的心理,通过具体的行为指导,促使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2、坚持以自我教育为主,加强“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研究”,以评价为突破口,让学生在评价中主动受教育,在自评、互评、教师评、家长评等各方面教育作用的相互影响下,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3、加强对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养成教育研究,营造齐抓共管、习惯共同培养的教育环境。把学生培养成热爱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思想觉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人才。
我们结合学校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实践与研究,取得了阶段性进展,现小结如下:
一、主要研究工作及阶段成果:
(一)201*年10月8日,及时成立了课题组。刘文贵校长任组长,李少石校长、王小琴主任任副组长,成员由其余中层领导、班主任老师组成。课题组成员进行课题开展的认真研究和详细分工,调动起各位成员的积极性。
(二)201*年10月12日,《小学校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研究》课题开题,参加开题会的有歧坪教育督导站领导、学校行政及课题组其他成员。
(三)健全制度,完善规范训练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并不是靠几次教育、几个活动就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严格的、持之以恒的规范训练才能形成。建立一套完整的养成教育工作制度和成立相应的监督机构是持之以恒抓好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重要保证。为此,我校除了将《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行动准绳,在校园最醒目的地方用瓷砖贴上永久性条文,努力营造学习规范的浓厚氛围外,还根据《小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的基本精神,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制订并实施了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一系列合理、可行的规章制度,如《学生学习、生活规则》、《学生礼仪常规》、《公物保护制度》等,从校内到校外规定了学生言行所必须遵守的内容,并把它们作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具体要求,去引导和规范着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值周值日制度:值周值日人员由领导、教师、学生干部组成,负责检查每天学生在校的行为表现,发现问题,及时教育、矫正,并将情况及时记录。把学生个人的行为表现与期末文明示范连队的评比结合起来,让学生平时的行为表现时时处于集体的舆论监督之下,使学生能比较自觉地遵守规范。该制度的实施,从细小处入手,把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真正落到了实处。
“希望之星”评比制度:每学期期末,根据学生日常的表现,通过自评、小组评、班主任推荐、学校确定等方式评比“希望之星”。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进行自我教育,即由“他律”逐步转向“自律”。
“交接班”制度:低、中、高换段时,新老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做好交接班工作。原班主任、课任教师要向新接班教师详细介绍本班学生行为、习惯、学习等方面情况,并辅导新教师尽快熟悉工作。这样的交接班制度,有效地防止了段与段之间的教育脱节,克服了教育工作的盲目性,使各段教育工作都能顺利地进行衔接。
我们尊重学生,相信学生能实现自我教育,但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来看,必要的监督手段能有利地保障学生克服不良的行为习惯,形成健康的集体舆论,唤起学生强烈的集体意识和主人翁精神。为此,我们还成立了规范养成教育方面的相关监督机构班级文明监督岗”。也就是说全校师生从一进校园开始,其所有的言行举止在自觉履行规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礼仪岗、卫生岗、纪律岗等学生管理机构的监督。于是,学校门口的“不文明行为曝光台”和“文明之窗”则成了同学们检查、激励自己的一面镜子。每天,同学们经过这里总要细心的看一看,仔细的“照一照”,随时发掘自身的优点,改正自身的缺点。研究实践证明,制度的健全,使自律与他律有机结合,是实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最有效手段。
(四)构筑网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自我教育能力是学生在自我教育活动过程中形成、发展和表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学校中道德教育重要的问题,是关于知识和行为的关系。”他指出:“所需的信仰不能硬灌进去,所需的态度不能粘贴上去。”柯尔伯格在给德育教师的十条建议中提出“用直接教的方法灌输某些条文是无用的,德育应鼓励学生进行道德认识冲突的自我选择,发展道德认知力。”事实证明,拥有知识并不一定具有教养,关键在于通过学生的思维把道德内在的本质转化为学生自己所具有的信念和行为。为此,我们通过校内组织机构、校外教育基地的建设、社区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社团的发展,着力组成三个机构,培养三支队伍,建立三大体系,构筑起了校内外结合的立体德育工作网络,形成了全方位育人的生动格局。把规范养成教育的触角延伸到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打破了传统德育封闭的局限,建立起了学生自立、自治、自理的机制。
1、三个机构指:(1)、以党组织和行政组成的德育管理的决策机构领导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决策和指挥。其具体任务是:①明确目标,制订计划,使德育的内容生活化。②组织队伍,统一思想,使德育途径整体化。③完善各项制度,形成优良校风,重视德育质量考证的科学化。(2)、由德育处、大队部共同组成的中层执行机构德育工作检查小组。其任务是负责布置并检查每项德育工作的落实情况。
(3)、由年级组、教研组、班集体、家长代表等组成的德育工作落实小组,他们是德育工作管理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他们不是一级行政机构,但他们担负着德育管理的具体任务实施,是德育管理中不可缺少的基层组织。
2、三支队伍为:(1)、主管德育工作的校长、党支部、德育处、大队部。(2)、全体教职员工。(3)、学生干部和全体学生。
3、三大体系是:(1)、学校教育体系。学校党、政、工、队、年级组、教研组、全体教职员工齐抓共管,全员育人,创建优美校园环境,构成学校德育工作教育系统。
(2)、家庭教育体系。家长委员会、家长学校、全体学生家长,全面关心学生,构建与学校教育和谐协调的家庭教育系统。
(3)、社会教育体系。由政府部门、教育职能部门以及社区居委会等联合构成,努力为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校内外一体化的“空气清新”的大环境。
以上三个机构、三支队伍和三大体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合作育人的网络,它们既能发挥各自的独特作用,又可以相互配合,形成合力。
(五)活动实践,培养良好行为品质。
让道德认识实践化,具体化,是实施主体性德育,提高学生道德素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方法。为此,我们努力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个性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主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以促进学生良好个性品质与行为习惯的形成。
1、班级管理体现自主性。班级管理不仅要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且更要突出学生在管理过程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努力使之成为“自己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多年来,我校一直坚持施行大队委干部竞争上岗制、班级干部民主选举制和值日班长制,使学生们早日适应社会,学会主动学习,主动竞争,主动进行自我选择教育。在班级管理中实行值日班长制,能让每位学生得到自我锻炼的机会,全班同学每人轮流值日一天,每天放学前都要对值日情况进行小结,遇到周五,还要自己设计并主持班队会等等,这些活动对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无疑是一种最好的方式,而且学生能干得主动、干得开心、干得有激情,充分体现了教育的自主性。
2、兴趣活动突出主动性。素质教育特别重视学生的个性培养和发展,认为“个性的多样性、自主性和首创精神,甚至是爱好挑战,这一切都是进行创新和革新的保证。”创新人才的培养,注重因材施教,特别鼓励学生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要求评价学生的标准不再是千篇一律,而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我们学校开设有乒乓球、棋类、绘画、器乐、舞蹈、英语、计算机、科技制作等各种兴趣小组,每周三下午是半天的兴趣组活动时间,学生想参加哪类兴趣组活动全由学生自己选择,并且中途允许换组,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和潜能得到充分地发展,发掘和培养了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艺术天赋,培养了学生的各种素质,为学生的自主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阵地建设培养学生的自主活动能力。学校红领巾广播站、黑板报等都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阵地,让学生自己参与这些阵地的建设,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活动的能力、创造能力、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精神。如每期的黑板报都由班上的学生主动组织承办,从内容选定到排版设计全由学生自己选择与规划,就连检查评价也是他们在通过与其他班比较之后自己说了算;学校的红领巾广播站,完全交由学生自己组稿、审稿,自己主播,辅导员老师只是在需要时略加指导而已;另外,“红领巾飘扬在社区”的假日小队活动、“我是歧坪文明小天使”环保活动等等,均是由学生自己设计,自己组织并开展的。
4、实践活动展示学生的自主教育潜能。学校本着一切从学生发展的需求出发,让学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在社会实践中体验锻炼自己的道德意志,激发自己的道德情感,提高自身的道德素质,专门设置了“我为校园添光彩”、“我是清洁小能手”等少先队服务岗位,最大限度地为队员提供参与实践的机会,培养他们从小不怕累、不怕脏的良好品质。歧坪镇是四川省省级卫生城市,为了使歧坪镇永远文明而美丽,我校学生义务承担起了清扫校园周边环境的任务。全校学生不仅联合制订了《文明广场公约》,还利用周六、周日的时间三五成群地到广场上拾烟头、纸屑;为游人讲解宣传《公约》内容,用实际行动维持了歧坪场的文明。学生们在体会劳动的辛苦与光荣的同时,也养成了爱劳动、讲卫生的习惯。
5、以各种节日为契机,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教育能力。如教师节给老师一声祝福;十一国庆节向祖国母亲道一声祝福;元旦节向亲人表示新年祝福。
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开展各类有益的大、中、小队会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和高尚的思想品质。如以“爱国”为题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歌唱祖国”歌曲竞赛、“颂祖国”演讲比赛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以“环保”为主题开展保护母亲河考察泗溪的活动;以“我为学校添光彩”、“我用小手扮亮母校”为内容进行画画、作文、演讲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保护环境的教育;以“做合格的小军人”为主题,开展军训、体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军人的辛苦,感受做军人的威严,从而培养学生爱军拥军的思想感情。以“军人风采”为主题,开展读军人故事、讲军人业绩、编写军人故事集的活动;以“安全伴我行”为主题开展道路交通法规知识讲座后,六年级学生自发承担起交通维护的责任;以“学军人,见行动”为主题,开展“手拉手”互助活动。
本学期,我们又组织开展了“储蓄快乐阳光,积累心灵财富”的体验教育活动。让学生走进学校、走进家庭、走进社会、走进公共场所,去体验爱校、爱家、爱国、爱学习、爱劳动、爱创造、讲诚信等快乐,并以日记的形式写出快乐之体验,储存到自己的“快乐体验”储蓄簿中,“银行”(即班级)定期(每月)公布“储蓄户”(每位学生)的“储蓄”情况,并发放“利息”评选出“快乐文明好少年”;开展了“好习惯伴随我成长”的行为养成教育活动。要求学生对照全校师生共同讨论制定的“希小学生十好行为习惯”,在学校、在家里、在社会上自觉规范行为,根据自己的行为打分,积极参加校园“希望之星形象大使”的评选。学校则根据学生自评和家庭、社区、教师、同学的推荐,公平公正地评选出校园“希望之星形象大使”,为其授发标志,进行表彰,号召全校同学向他们学习;开展了“用自己双手扮靓校园”的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园环境建设,成立爱花护草小队。每班在班主任的带领下自己认领校内包干区,不仅要负责包干区的整洁,还要维护本包干区的绿化,更提倡自己在绿化带内种上喜欢的花草树木。指导学生创作自己喜爱的校园文明儿歌、健康童谣,亲手布置学校的校报、橱窗、墙壁,变原来的变动接受宣传为主动投入宣传,使校园的每一面墙壁都能说话,每一个角落都能育人,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氛围
以上这些实践活动的开展,既有效地增强了学生们的爱心、孝心、诚心、自信心和责任心,培养了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也提高了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三、主要研究效果:
1、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品位
学生文明行为养成教育的研究提高了我校教师德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形成了明确的办学目标。通过研究,我们把文明行为细化为三个具体的内容,即做人、做事、学习,形成了系列化的内容体系。在每一个内容的具体的目标实施过程中,我们形成“认知明理实践导行评价反思”这一德育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在养成教育的研究中,我们调动了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力量,与学生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将养成教育融入常规教育、学科教学、家庭教育和重大庆祝活动之中,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养成教育落到实处。我校连续几年被评为县德育先进学校,我们还准备开发和实施德育校本课程。
2、养成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养成习惯必须实践,换一句话说,那不仅是知识方面的事,心里知道怎样,未必就养成好习惯,必须经常去做,才可能养成好习惯。”叶老的话告诉我们习惯不是单靠说或学就能形成,而是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德育活动课程的开设为受教育者开辟了更广阔的天地,提供了更充分的条件。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有充分准备的德育常规活动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用一种全新的观念看待自己和他人,及时矫正不良行为;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能力,帮助学生学会自尊、自强、自立,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开展“爱心”系列活动:举行“炎黄子孙孝敬父母”演讲会,开展“孝敬长辈关心他人”活动,在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五个一”(给父母烧一个菜、洗一次脚、端一次茶、捶一次背、介绍一种健身的方法),让学生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做一些事,尽到孝心。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勤工俭学,把自己的书法、绘画作品和亲手制作的工艺品等进行义卖,用挣到的钱为敬老院的老人添置寒衣。由于该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操作性强,孩子们纷纷响应,并从中受到了教育,在活动中寻找到了比金钱更宝贵的东西人的精神和价值,也知道了生活的艰辛,钱的来之不易,使爱的暖流传遍校园。再如组织学生参观、访问,搞一些社会调查,让他们广泛接触社会,用具体生活中的典型实例教育学生,让学生耳闻目睹,开阔视野,吸取丰富的思想营养,在德育活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我校涌现了一大批品学兼优乐于助人的优秀学生。
3、课题研究促进了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工作。
该课题实验的实施还促进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提高了德育工作水平,促进了学校教育管理水平的提高。在研究实践中,老师们积极参与教科研工作,利用业余时间,主动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讨论班级管理方法,探索创建优秀班集体的有效途径,互相交流经验,每月撰写一篇典型教育案例,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研究经验性论文成绩喜人。
四、问题与思考:
1、教育过程同样是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但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仍注重教师的教育作用,轻自我教育的倾向。如果学生缺乏自我教育能力,没有形成向真、向善、向美的内动力,那么,外在的教育必将大打折扣。
2、从德育的内容与形式相互统一的关系看,由于种种原因,重德育形式轻德育内容的现象还较为普遍,割裂了德育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还存在形式主义的隐患。
3、从德育的延续性看,在习惯培养研究中,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注重片断性教育,轻习惯培养内容的延续性、整体性。
以上这些不足将是本课题后续研究的重点。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小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小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研究小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52261.html
- 下一篇:学生学习习惯培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