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创新三农服务模式 做实三农金融服务

时间:2019-05-28 09:13:00 网站:公文素材库

创新三农服务模式 做实三农金融服务

第10期

中国农业银行十堰分行综合部二○一○年九月三日

━━━━━━━━━━━━━━━━━━━━━━━━━━━━━

郧县支行:

创新三农服务模式做实三农金融服务

郧县支行按照“找准、做实、出亮点”总体思路,把握“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三条标准,坚持“要做实惠农业务、要全程控险、要取得实效和不讲理由、不讲条件、不讲困难”的“三要三不”原则,力克服务三农工作面广、量大、人手不足等困难,锁定县域农村经济主导产业,突出重点,找准路径,扎实推进“三农”工作,实现了“三农”业务又好又快发展。截至今年6月底,支行累计发行惠农卡19139张,当年新增发卡9359张,激活率达100%,完成进度计划的104%,发卡辐射全县20个乡镇、40多个行政村;累计发放小额农户贷款3043万元,6月底余额2590万元,净投放1601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2%;率先发售惠农信用卡364张,占年度计划的173%。营销转账电话42部、POS机7部。县域金融生态图绘制工作得到市分行的肯定。

一、厘思路,造环境,夯实基础

201*年初,为实现“普惠制、广覆盖”的惠农卡发行目标,让惠农卡服务千家万户,支行首先从组织架构、人员保障入手,成立“三农”业务推进领导小组,负责全行“三农”业务的统筹规划、指导和协调;增配了个人金融部和营业网点的“三农”客户经理,把长期在基层工作、有丰富农村金融实践经验的同志充实到客户经理队伍,并把网点客户经理全部纳入“三农”客户经理序列,为业务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架构和人员保证;组织“三农”从业人员认真学习上级行下发的业务规章、制度,做到对三农业务知识娴熟掌握和熟练运用,

为业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开展思想认识教育,廓清误区,厘清思路,使大家从“要我做”变为“我要做”,提高了服务“三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卡为媒,稳推进,真情惠农

为确保惠农卡整体推进工作的迅速、有效开展,支行坚持“以我为主”与多方协作相结合,全力打造上下联动、内外互动的业务发展新格局。“以我为主”,就是制定201*201*年三农业务三年发展规划,构建三农业务发展的长效机制。在目标客户选择上,支行把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作为优先选择对象,并以连片营销、批量开卡模式强力推进。在计划目标的实施上,按照普惠制、广覆盖及做大规模、做实功能的总体要求,层层、岗岗下达惠农卡营销任务,并组成流动客户经理组,全程参与惠农业务拓展。支行建立了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营销统计台帐,通过旬报等形式公布各网点、各部门业务进度,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多方协作”就是以卡为媒,借助外力,推进三农业务加快发展。一是与供销社强强联合,抓住“四大经营网络”、农资配送中心、农村超市、农村综合服务社、“万村千乡”工程,强力推进转账电话和POS机具布设,奠定了新农保、新农合代理工作的前期准备基础;二是与农村专业合作合作,批量营销惠农卡,发放农户小额贷款。郧县谭山镇乌峪村是县里养殖专业示范村,支行通过与镇、村干部全面接触,深入交流,达成意见,由农行客户经理上门受理农户开卡申请,制卡后委托村委会代为发放。通过周密部署,细致工作,发放惠农卡500余张,授信123户,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3户107万元。还注册网银4户,布放转账电话3部,打造了惠农卡良好的用卡环境,实现了服务渠道有效覆盖。农民朋友人不出村、足不出户就能便捷办理金融业务,书写了整村推进批量发卡的精彩一笔!

三、抓机遇,做亮点,创新模式

为做到因地制宜、科学分类、找准面向“三农”的切入点,使服务三农真正做到“找准、做实、出亮点”,巩固和提升农行在县域的主流银行地位,支行在学习福建泉州和借鉴湖北浠水金融生态图谱的基础上,支行行长身体力行,走村入户调查研究,及时掌握第一手资料,制定了清晰标明全辖各经济区域的支柱产业、产业特征等金融资源的服务三农作战地图──“三农”金融生态图谱,明确了“三农”工作的行动路线和主攻方向。一是依托农村综合服务社、农村专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体,开设了“郧县农行三农金融服务站”,帮助做好农户信息收集、贷款推荐等,形成畅通有效的工作体系,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与“机构人员不足、服务不到位”的问题。既贴近了农民,又缩短了办事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还利用这个平台,广泛宣传涉农金融业务品种,使农民充分了解我行的业务产品,为今后深层次服务“三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持续开展“自助设备进农村”活动,实现“把银行搬进店堂”。在农村专

业合作社、农村综合服务社、乡镇卫生院以及电信移动部门广设转账电话,为农户提供操作简单、安全可靠、结算便利的自助银行服务,解决农户医、食、种、讯等问题。目前已实行了乡镇全覆盖,成为服务三农新亮点。支行还与农信社和邮储银行签订了金融同业合作协议,为持卡农户存取现提供方便。三是积极探索“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户”贷款模式。按照市分行的整体部署,充分借鉴随州“农户贷款互助担保合作社”的经验,加强与市分行领导和农户金融部的沟通与汇报,深化与县工商局的关系协调,积极推进组建具有担保功能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通过市分行领导亲自协调,市县两级金融办、工商局的大力支持,郧县白桑兴达养殖专业合作社等三家具有担保功能的专业合作社的业务经营范围获得核准注册。为支行深化惠农卡发放及代理、渠道产品建设、农户小额贷款等服务三农工作开辟了新的路径。

四、细条件,严防控,构筑安全

对小额农户贷款的风险防控能否达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关系到服务“三农”的成败和业务可持续发展。在“三农”业务推进中,支行始终把风险防控摆在突出位,贯穿于业务处理全程,做到流程对接无缝隙,风险防范无盲区,业务处理无违规,构建全方位、全过程的防控体系,有力地保证了“三农”业务健康有效发展。首先要求“三农”从业人员加强职业道德修养,恪尽职业操守,时刻绷紧防范道德风险这根弦。主要是要求三农从业人员做到“三把关、四坚持、五必须、六严禁”。“三把关”即严把客户准入调查关、集中审查关、用信核实关;“四坚持”即坚持流程制约,坚持责任管理,坚持贷后管理,坚持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及时发现问题消除隐患。“五必须”即必须提供真实、合法的有效身份证件,必须坚持持卡人本人激活并独立修改密码,必须坚持上门实地调查,必须坚持取得借款人及配偶无不良信用纪录证明,必须坚持专职客户经理管户完成规定工作。“六严禁”即严禁向不符合申请条件的农户发放农户贷款,严禁惠农卡代激活、批量激活、代改密码等业务行为,严禁向非惠农卡持卡人办理授信、用信业务,严禁单人进行授信调查、单人操作用信,严禁降低条件向关系人发放小额农户贷款。在坚持合规操作的基础上,对农户小额贷款实行“双单作业”,采取公务员担保、农机具抵押、行内职工担保等方式完善担保手续,控制风险发生。并采取“回头看”检查、风险经理“电话回访”等方式对借款人的借款用途、经营状况等真实性核实,确保了农户贷款用途真实、合规。自农户小额贷款办理以来,我行发放的贷款无一笔形成不良。

━━━━━━━━━━━━━━━━━━━━━━━━━━━━━━━━━━━━━━━━━━━本期发送:省分行办公室;本行各行级领导,各部室,各支行、各直属单位、各直管分理处。━━━━━━━━━━━━━━━━━━━━━━━━━━━━━━━━━━━━━━━━━━━中国农业银行十堰分行综合部201*年9月3日印发编排:张平编校:刘刚━━━━━━━━━━━━━━━━━━━━━━━━━━━━━━━━━━━━━━━━━━━

扩展阅读:新时期金融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探索

新时期金融服务“三农”的实践与探索

——以湖南农行积极推进普惠金融服务为例

曾昭才

引言

城乡发展失衡、差距日趋扩大是当前我国统筹城乡发展进程中存在的突出矛盾。这一矛盾在金融资源占有方面体现为:当大企业和中高端个人客户在享受现代商业银行全方位金融服务的同时,仍有部分农村地区的居民无法顺畅地获到存、取、汇等最基本的金融服务。如何尽快缩少城乡居民金融资源享有差距,让所有人平等地享受金融服务,成为涉农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重点、焦点和难点。近年来,学术界、监管部门对这一命题进行了研究探索,引入了“普惠金融”这一概念。部分涉农金融机构进行了积极有效的实践探索,通过增加在农村地区的投入,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对偏远农村的金融覆盖面,构建能够有效惠及广大农村居民的普惠金融体系,从而满足农民基本金融服务需求,进一步促进农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现社会和谐稳定。

一、金融普惠的含义

“普惠金融”又称包容性金融,作为一种理念创新,普惠金融于201*年由联合国在宣传小额信贷年时正式提出,201*年,联合国和中国政府有关部门共同开启了“构建中国普惠金融体系”项目。最初的普惠金融仅指对贫困人口的信贷支持,后来逐渐发展,服务内容、服务对象和服务范围不断延伸扩充。普惠金融强调包容性,力争惠及所有人,尤其是那些传统金融所忽视的农村地区贫困群体。马九杰(201*)认为,“金融普惠”是指所有人都能够分享各种金融服务机会,有能力选用对自己最适宜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包括信贷、开设和使用银行账户、支付与结算、储蓄和理财顾问、保险等。不同的人群、不同的社会阶层,在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方面是有差异的,某些弱势人群难以获得正常金融服务,被正规金融机构排挤在服务范围之外,面临着金融排斥。本文所讲普惠金融服务主要关注农村居民在银行账户开设和使用、支付与结算、储蓄等农村基础金融服务方面的可获得性。

二、湖南农行在普惠金融服务方面的探索实践

201*年中央确定农业银面向“三农”的市场定位后,农行积极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新模式、新方法。这种大银行大规模介入“三农”金融服务的做法,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普惠金融体系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其一系列探索实践是银行参与普惠金融服务的一个典型案例,对其他涉农金融机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一)基本思路。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农总行的指导下,湖南农行大刀阔斧进行了服务“三农”探索实践,其重点之一就是普惠金融服务。该行普惠金融服务的主要路径是:自201*年启动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试点,积极发挥现有农村物理网点的辐射功能;201*年开始,深入推进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业务,并借助电子渠道改善惠农卡用卡环境;201*年以来,针对农村地区物理网点少、人员不足、服务成本高等实际情况,充分发挥产品、网络、科技优势,对接新农合、新农保,并通过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省供销系统等外部组织合作,不断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探索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即在县域农村地区,以惠农卡为载体,以服务点为依托,以电子渠道为平台,以流动服务为补充,以提高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覆盖面为目标,全面推进农村金融服务能力建设,为广大农民提供足不出村、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

(二)主要做法。湖南农行主要面向三类重点区域,通过重点加强三方面创新,全力加大三方面投入,积极推进金穗“惠农通”工程。

1、面向三类重点区域。该行提出的金穗“惠农通”工程发展目标为:至201*年末,全省电子机具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以上,并在电子机具上实现银行卡“查、缴、取、存、汇、贷、零售产品下乡”等功能,依托“惠农通”工程为新农保、新农合项目做好结算代理服务,推动普惠金融服务在农村地区的初步覆盖。在此基础上,主要面向“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改造试点区域、取得新农保、新农合等代理资格的区域、前期惠农卡发卡集中区域等三类重点区域,加大电子机具投放,快速提升基础金融服务能力。

2、加强三方面创新。该行从金融产品、服务渠道到服务模式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与创新,有效促进了“惠农通”工程的推进。在金融产品创新上,该行推出了“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两个拳头产品。在服务渠道创新上,该行一方面积极推动农村乡镇物理网点的增设和调整转型,另一方面针对难以通过增加物理网点来迅速提升服务能力的现实,积极探索基于信息技术的无分支银行金融服务,即通过布放电子机具,设立“三农”金融服务点,并改造完善电子渠道功能,为农民提供基础性的金融服务。在服务模式创新上,该行积极加强与外部组织合作,努力探索推广各种新型金融服务模式。比如与新农保、新农合及涉农财政补贴项目结合,创造性提出了“惠农卡+电子渠道+各项农村公共事业代理业务”的普惠制金融服务模式。3、加大三方面投入。虽然金穗“惠农通”工程相比纯粹的物理网点建设投入要少,但由于农村地区点多面广、各类基础设施不完善,全面的推进仍然需要金融机构在人力资源、财务资源和固定资产等方面进行大量投入。201*年,该行共向“三农”配置战略费用4671万元、县域网点转型费用551万元、固定资产指标1.75亿元;共新招聘大学生94人、村官40人、派遣制柜员59人充实到县域支行。其中面向金穗“惠农通”工程的投入超过4000万元,共设立代理服务点4429个,组建流动服务组140个,配备流动服务车21辆,参加流动服务人员381人,投放转账电话和POS机等渠道设备5755台,安装乡镇离行式自助银行28处。

(三)服务模式

服务模式是指通过什么途径或方式来为“三农”客户提供金融服务。服务模式的总结、提炼、推广,对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1、“惠农卡+电子渠道”的服务模式。这是一种最基本的服务模式,惠农卡是服务载体,电子渠道是服务平台。电子渠道包括转账电话、POS机、自助服务终端、ATM、CRS等电子机具,以及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短信银行等新兴电子渠道。电子设备主要依托“三农”金融服务点进行布放。此外,湖南农行还以县域支行为单位组建流动服务组,深入农村地区开展流动金融服务。

2、“惠农卡+电子渠道+各项农村公共事业代理业务”的普惠制金融服务模式。农村公共事业代理业务主要包括新农保、新农合、各类涉农财政直补等服务项目。该模式以农村公共事业代理项目为依托,以惠农联名卡为载体,以转账电话为渠道,以各级农保、财政、医保机构为合作单位,为广大新农保参保、新农合参合和享受涉农财政直补项目的农民提供信息查询、惠农资金收缴、发放以及小额取款等基础性金融服务。3、“惠农卡+电子渠道+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多层次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通过与各级商务部门合作,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信息化建设平台,以惠农一卡通为载体,以技术先进、功能强大的电子科技产品为渠道,有效联通整合目标客户生产生活资金信息,建设农民基础信息和金融交易数据系统平台,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满足农村商品下乡、农资配送交易、农产品收购、农民日常消费等生产生活多层次金融服务需求。

4、“惠农卡+电子渠道+农业产业链”的全方位金融服务模式。该模式主要是与农业生产销售过程相结合,以农业产业链(如烟草产业)为依托,以核心龙头企业为服务中心,以上下游广大参与农民客户为服务重点,向各参与主体提供一体化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改变传统支持某个企业、某个农户的单一金融服务作业方式,全面覆盖整个农业产业链条。(四)当前面临的主要困难

根据该行前期工程推进情况看,主要面临以下两方面的困难:

1、农村复杂的客观环境。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特征将长期存在,农村自然条件相对恶劣,经济金融发展水平较低,金融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农户群体具有散、小、广的基本特点,农村金融渠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农民缺乏金融常识和法律意识,习惯于现金结算,可能导致机具使用率较低,甚至容易产生泄密、欺诈等风险隐患。

2、监管政策等外部不确定因素。由于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建设尚属起步阶段,相关配套的监管政策及扶助措施还有待跟上,像助农取款服务等业务的创新性较强,加之“三农”金融服务点对外具有一定的社会服务性,可能面临一定的监管和政策制约。

三、启示与建议

(一)经验启示。通过推进基于信息技术的无分支银行金融服务,是当前快速强化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建设,全面消除金融服务空白,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的有效途径。湖南农行实施的金穗“惠农通”工程,是对我省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建设的有益探索,其通过大规模布放电子机具,与外部合作组织结合推进,有效解决了物理网点覆盖面有限、扩张缓慢、乡镇网点人手短缺等问题,使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大幅提升。其做法是新时期金融服务“三农”的重大创举,对快速提升我省农村基础金融服务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值得借鉴和推广。

(二)政策建议

1、金融机构在推进普惠金融服务过程中,应注重科技支撑,强化风险管理。一方面,加大科技支撑力度。通过整合系统资源,开发功能齐全、易用性强、耐用性高、安全可靠、适合农村地区使用的电子机具;另一方面,通过强化风险管理,确保服务合规持续发展。

2、在推进普惠金穗服务体系建设上,政府应加大支持,从财政、税收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如对农村地区机具投放给予一定财政补贴,对开展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建设的金融机构给予一定税收优惠,调动金融机构推进积极性。

3、在推进普惠金穗服务体系建设上,监管部门应充分发挥监管扶持与引导作用。一方面,监管部门应协调各方利益,规范引导业务发展;另一方面,监管部门需从简化业务审批流程、完善监管合规手续等方面着手,健全相关配套政策,加大支持引导力度。

作者系农行湖南分行党委委员、副行长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创新三农服务模式 做实三农金融服务》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创新三农服务模式 做实三农金融服务: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创新三农服务模式 做实三农金融服务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56193.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