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培计划(201*)” —隆广初级中学培训者历史培训个人总结
“国培计划(201*)”隆广初级中学培训者历史培训个人总结隆广初级中学陈家平
201*年3月10日至3月18日,隆广初级中学历史组全体任课教师参与了“国培201*”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远程培训项目。本次培训利用中国教师研修网的平台和课程资源,组织教师学习《上课基本功》、《怎样上好一堂课》、《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的活动与组织》等多门课程培训。截至3月18日,本次国培计划已经顺利结束,并取得了预期效果,现将培训情况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本次国培时间为201*年3月10日至3月18日,我根据课程学习要求,将三位历史课任教师组成一个小组,由我担任组长负责本组的线上学习与线下交流研讨活动,以保证培训质量与效果。本次国培中我们完成了光盘中要求的教学设计、反思后的教学设计和个人培训总结作业。
二、阶段进展
在这次培训中我安排了几个阶段的培训学习,以下是我的学习安排。
首先,《上课基本功》的学习,通过这次的学习,我们认识到上课基本功对上好一堂课的重要性。并且我们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
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
其次,《怎样上好一堂课》的学习。在培训视频中一些专家、学者或有经验的教师,从自己切身的经验体会出发,畅谈了他们在教育教学各个领域的独特见解。在这些专家的引领下,我的思想受到极大的震撼:平常我考虑的是如何上好一堂课,对于学生的长期全面发展考虑得并不周全。我认真聆听每位专家的精彩讲座,并结合自身的教育实际进行反思,找到了自身的不足之处,对于今后如何更好的提高自己必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将以此为起点,让“差距”成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不断梳理与反思自我,促使自己不断成长。
最后,是历史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设计的活动与组织的学习。如何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源上好一堂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面对众多的教学资料,我们无从筛选有效的教学资料。通过这次的培训学习,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如何合理的利用教学资料有了明确的认识。上好一堂课的另一个关键是写好教学设计,这不仅对我们自身的教学有所帮助,而且对学生在课堂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起到重要作用。这次的学习对我们提出了新的思考: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写出合适的教案?
三、特色与经验
作为远程培训的经典案例,国培不仅给了我们提升培训能力的机会,且组织自身的组织与实施就是成功远程培训的真实案例。针对我县今后的远程培训开展,国培项目至少有几点启示:1.精心研发课程是培训成功的前提。应不断开发精细的案例式课
程、富有前瞻性的讲座式课程、动态生成的对话式课程;2.双线管理模式是远程培训的根本保障.即以各级项目领导机构对应各层的培训执行机构;3.全程指导交流是远程培训成功的关键。尤其要关注共享价值观,共育项目文化;4.优质平台建设与人性化服务是远程培训成功实施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学习的宝贵经验。
四、问题与建议
从参训学员的反馈意见看,本次培训尚存有待改进之处,问题集中于:1.培训内容含五模块21门课程,培训学时要求1500分钟。工读矛盾突出,相当多的教师感觉难以适应。对于部分角色重叠的教师而言,矛盾尤为突出(如管理员、辅导老师、宣传专员、小组长等)。建议培训时间是否可置于假期,并避免角色重叠现象;2.国培课程确具引领作用,课程理论性、前瞻性较强,但仍有部分课程未如人意。如教学类、网络研修类,参与式培训的理念与实践等。部分课程所涉方法不适应于下面实际情况,而仅能用于小班培训。建议进一步加强调研与规划,并专门针对国家基础教育理论与现实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教师教育、培训能力提升等方面开发优质课程。另若能实现网上资源下载或共享,则必会有效促进培训质量和效果提升;3.学员与专家的交流仍流于形式,不能实现有效互通。建议进一步畅通互动机制,未必要拘泥于课程答疑形式。
扩展阅读:国培计划初中历史个人总结
“国培计划”初中历史培训个人总结
湖北省枣阳市新市镇钱岗中学刘书权
自培训开始到201*年3月20日,通过两个多月的“教育部201*年国培计划中西部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学历史学科的远程培训,本人利用课余时间,及节假日看完所有的培训视频,完成了各个模块的规定学时。我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参与讨论,不但使我提高了认识,而且使我学到了许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从农村教师个人的感受上来说“受益匪浅”是最恰当不过了。学到了许多新的有用的知识,思想以中大提高。对课改认识完全改变了老一套的看法。
专家学者们的讲解,精辟深刻,观点新颖。还有诸位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例,活动课的最新展示,对我们的触动很大。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有真正内涵、有实质的示范课,活而不乱。不再是以前那种做秀式的示范课。还有有效课堂教学的评价等。能够参加培训,深感荣幸。现做如下总结:一、通过培训,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
由于工作在农村中学,对于现在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教师成长方面的情况的了解,就像井底之蛙,对所从事的教育教学工作缺乏全面的了解。通过此次培训,本人对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的现状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也清楚地知道了新课程改革对教师所提出的要求。我们要以更宽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从事的教育工作,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地总结自己的得失,提高认识,不断学习,才能适应教育发展对我们教师的要求。知名学者、专家讲座、培训学员同课异构、初中历史新课程资源交流、在线教师授课与教学改革研讨、教师自主研修、班级沙龙讨论、合作式探究互动等,让参训学员多层面、全方位的得到提升。
二、在此次精心组织、科学管理、合理安排之下,我完成了本次培训,收获颇丰。(一)专家学者强大的感染力。在在线视频听课中,看到授课专家不是史学泰斗,便是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领军人物。无论是年青还是年老,身上都有着这样一些高尚的品质:兢兢业业、刻苦钻研、学识渊博、思想开放,实事求是、对教育事业充满了激情和热情。同时,他们又各具特色,自成一家。有的风趣幽默、见解独到;有的激情飞扬、大气浩然;有的务实求真、沉着冷静。其实,这些专家本身就是让我们学习的典范。如郑金洲教授的讲座可以说是对我们中小学教师科研的最佳指导,从问题的产生;题目的确定;研究计划的确定到研究的方法、过程和研究结果的得出;以及成果价值的确定,做了具体的规范和指导。这一点可以大大改变以往中小学教师教研的浅显性。
(二)做一个讲真话的历史教师。归纳所有专家的视频讲座,都会发现这个字眼“真”。作为历史研究或是历史教学,一定要尽可能追求和逼近历史的真实。真实是历史教学的生命,中学历史教学必须以现代唯物史观为指导,尽可能地搜集史料,复原史实是历史教师的责任。然而,教育有很强的选择性和导向性,应选择主流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并引领孩子看到社会光明的一面。如张人利校长的讲座,无论学校管理工作,还是教育教学,学生学习方法等,样样精彩。尤其是他提出的我们的教育不但要教给学生“这是什么?”;还要教给他们“为什么?”决不能因为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而片面的教给学生“这是什么”为了目的不择手段,急功近利,纯粹的功利主义教育等。
(三)做一个终生学习的历史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的主要资源,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师整体素质、能力的提高是教育发展和改革的保证。作为一名教师要敢于担当责任,适应改革,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人文素养。制定切实可行的专业发展方案,从三方面发展自己:立德、立行、立言。
(四)做一个开放型的、研究型的教师。闭门造车是难成大器的,教师要快速成长,必须开放自己。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通过这次学习认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骨干教师、名师,为我们参训成员带来强大的优质资源,我们一定要利用这个平台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只有研究才能促使教师从教书匠转化为能师,甚至是名师。短暂的培训结束了,但我们要继续学习,努力进行课题的研究,深入思想,不断的提升能力。
三、培训课程设置合理、形式丰富而有效。
这次课程设置,既有理论高度层面的培训,也有政策解读,更多的是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践情况介绍;对教材的分析到位透彻,给我们留下了授课的印象;从课程实施看,既有聆听的讲座,又有课堂听课评课活动从思想交流上看,既有学员与专家的学术沙龙,又有学员班级沙龙讨论,还有体验式团队拓展活动等,形式多样又追求实效。
四、通过培训,教育教学水平有很大提高,体会深刻。(一)提高教育思想,开阔改革视野。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让我把埋着苦干的头抬了起来,发现教育是需要远见卓识的。每位专家老师精彩的视频讲座,让我对新课程有了更高更新的认识;对历史思想方法的探讨,比较前沿的教育理论知识,以及如何开展课例研究有了明确的方向;从各位专家的亲身体验,从国内教育到国外理念,让我犹如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为之振奋。
(二)通过学习理论,不断应用实践。
通过本次培训学习,我学会了变换角度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新理念的引领下,不断反思、调整我的教育观,正是这种换位思考,让我学会了信任学生,并不断地感受到信任带来的惊喜和力量。今后要努力把学习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动能,使之有效地指导平时的历史教学工作。用新的练习设计理念指导我的教学,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重新发现。
(三)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做专业型教师。
培训既紧张而忙碌,因为在培训中,我感受到了一种孜孜以求、学无止境的氛围。这种严谨实效的氛围,让每听一课我都认真准备,精心揣摩,通过网络便捷方式查阅相关资料,努力构建高效的教育教学活动。在实践过程中敢于迎接挑战,便也敢于创新。可以说,是培训激励了我的意志,启发了我的心智,让我更加执着地扑在初中历史的教育教学上。有句话说的好:“教师要想给学生一碗水,自己必须得有一桶水,甚至是源源不断的源头水。”所以我们要想做一名优秀的教师,不能做一潭死水,而是要做那源源不断的源头水,因此必须要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
(四)以课例研究为载体,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五、课例是教师课堂教学“轨迹”的真实反映。
以课例为研究对象开展课例研究,是教师从事教学改革研究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职业成长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自然成熟过程,有目的、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研究及课例研究,能有效缩短教师成长周期。此次培训我觉得让我收获最大的就是课例研究活动。
在历时两个多月的培训过程中,我的心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从最初把课例研修看成一种负担,变成今天的感激和期盼。培训过程中,每一位专家老师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一次次的课例视频讲座,我们都有极大的收获。一次次的课后交流,我们的思想碰撞出火花,凝结成智慧的结晶。在执着的研修过程中,我们付出了不懈的努力,收获颇丰,让我们感到欣慰的是:我们一些原本不同地方的陌生人因这次“国培”相互了解、相互交流,为我们基层教师进一步探讨架起了学习的桥梁。
培训已接近尾声,学习仍将继续。通过这次“国培”远程学习,使我走上了初中历史教改路上的又一个起点,我将迎着教改的春风奔向教改的阳光大道。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国培计划(201*)” —隆广初级中学培训者历史培训个人总结》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国培计划(201*)” —隆广初级中学培训者历史培训个人总结: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国培计划(201*)” —隆广初级中学培训者历史培训个人总结》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56983.html
-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复习总结框架
- 下一篇:初中历史知识体系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