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心得体会

时间:2019-05-28 09:43:57 网站:公文素材库

心得体会

学习《梁滨同志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七期

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上的报告》的

心得体会

201*年10月24日,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梁滨同志在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第七期大学生村官培训班上,围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大学生村官成长问题作了报告。通过学习报告精神,使我了解到报告中梁滨部长指出我们要想成长、成才、成功,要有所作为,实现自己有价值的人生,还必须有三个伟大:一要有一个伟大的时代;二要有一个伟大的事业;三要有一种伟大的精神。尤其是这种伟大的精神,就是报效祖国。战争时期前线最锻炼人,改革开放初期特区最锻炼人。现在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难的地方是在农村,现在农村最锻炼人。提醒我们要坚定信念,要有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奉献精神,要有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满腔热情,这是我们一生的财富。学习完梁滨部长的报告之后,在我内心产生了极大的感触。在报告中我读出了梁滨部长对我们新时期大学生村官的殷切期望,和一位长者对晚辈的谆谆教诲。

从201*年就任大学生村官来村任职伊始,到现在已经5年有余,期间我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搞好村情村务,热心服务干部群众,真心与广大村民和谐相处,诚心实意为村民服务,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用自己的热心、真心、诚心为村做了大量实质性的工作,真正实现了从一名学生到村官的角色转变。回首5年多的村官工作经历,我可以很自豪地说:我无悔当初的选择。我选择在基层农村的大熔炉中历练自己,砥砺品质,逐步成长,并

深感任重而道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真正地投入到基层,挥洒着青春,奉献在农村,在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与成长。我始终坚持从小事做起,从基础做起,从基层做起,不沉湎幻想,不好高骛远,用埋头苦干,甘于奉献的行动创造实实在在的优秀业绩,真正践行群众路线,扎根奉献农村,争做新时期优秀村官,认真贯彻梁滨部长讲话精神。

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岗位上去奉献精神。梁滨同志特别强调了伟大精神的重要性,他说村官要成长,必须经过社会的磨炼,社会的认可和报效祖国这一伟大精神。现在我们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难的地方是在农村,农村最锻炼人。你们选择到农村去,就是报效祖国的具体体现,表明你们立志投身新农村建设,具有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最需要的岗位上去的奉献精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官,一定要有一份平和的心态。祖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每个地域都有各自的特色。我们都需因地制宜,认真思索,给自己一个明确的定位,戒骄戒躁,坚定正确的前进方向不动摇。只有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创业创新,才能更好的用自己的努力,将所学所长运用于农村的发展中,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人民的幸福安康做出当代青年应有的贡献,把人生的选择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在谈到大学生村官如何开展本职工作的问题时,梁滨部长强调要解决好“天、地、人”的问题。要有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定信念,脚踏实地的务实态度和一心为民的满腔热情。我坚信只要我们坚定信念,脚踏实地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而奋斗,自然就会有我们发挥才能的舞台。我

们要善于学习,从书本上学,更要从人民群众和实践当中学。用心体察同事如何做群众工作,用心体察群众中有威望的人是因何受到群众的爱戴。向着这些得到群众认可的人学习,我们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做群众工作有苦恼,是因为我们对群众的爱不够深。说群众素质低,那是没有站在群众的立场、条件和感受上才说出的话。如果我们能够做到以百姓心为心,根据人民群众的具体情况来做工作。把满足群众当前利益和为群众谋划长远利益相结合,少一些自以为是的命令和指挥,多听听群众的呼声和希望,或许我们的工作也就事半功倍,我们的也就会心情愉快的去工作了。

最后引用大学生村官报上的一段话:有人说,雄鹰展翅,是为感受天空的浩瀚;花儿开放,是为编织一季的浪漫……我说,年轻人来到基层,是为开启农村美好的明天。比起城市,农村还比较落后。农村的发展需要一个过程我相信,千千万万渴望扎根基层、改变落后面貌的有志青年一定能在这里走出一条新的康庄大道,走向新的美好明天!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严格按照梁滨部长讲话精神来激励自己,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在农村这片广阔的天地上奉献青春大有作为。

石门镇大学生村官:刘志军

201*年1月2日

扩展阅读:学习群众路线心得体会(个人)

群众路线学习心得

党的作风影响和决定着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反映和体现着党的作风。十八大明确指出:“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习近平总书记在《紧紧围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文章中指出:“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是我们党立于不败之地的根基。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我们要适应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新特点新要求,深入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工作,虚心向群众学习,诚心接受群众监督,始终植根人民、造福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我个人也自觉深入学习了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通过系统的学习,我牢固树立了群众观点,加强了党性修养和作风,提高了思想认识,对照平时实际工作和学习及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有以下体会。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我们党最基本的政治观点。在理论和实践上坚持群众观点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一个重要、显著的标志。目前,我们正面临着国际形势的复杂变化和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长期执政、市场经济、跨越式发展等等,都给我们党的先进性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我们党来自于人民,植根于人民,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奋斗。如何始终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防止因脱离群众而导致人亡政息的危险,是我们党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历史性课题。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终要落实到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上,这是衡量党的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也是衡量党的先进性的根本标准。共产党员要自觉坚持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毫不动摇地相信和依靠群众,始终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人生追求的最高目标,始终心系群众,密切联系群众,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坚持群众观点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表现。坚持群众观点是党的优良作风和政治优势,也是党的工作路线,更是党员先进性的具体体现。这其中包括了四层含义:一是能深入联系群众;二是能真心体贴群众;三是能真情感动群众;四是能正确引导群众。党的全部历史证明,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凝聚起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我党一贯倡导和坚持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群众观念。一切为了群众,一切相信群众,一切依靠群众,是我们做好党和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实践中最有发言权的是人民群众。因此,坚持“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这“唯一标准”,是求真务实、科学行政的具体表现,是党的实践观、群众观的生动实践。群众说好,才是真的好,群众满意才是最高目标。目标对了,标准明了,才能指导和推进党和政府的各项工作,否则,一旦目标不对、标准不明,则会使我们的工作失去方向、偏离重心。要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密切党群干群关系,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要内容,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内在要求。在一个新时期中,认真的学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只有做到真抓实干,务求实效,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实际的效果、群众的利益,服务群众的工作才算做到了位、做到了家。切勿在一片表态的声音中走了样,在一片落实的声音中落了空!要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断创新工作方式和工作方法,努力做好新时期下的工作。

我们党无论在任何时候,都始终根植于人民群众之中,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力量源泉。这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党的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又一个胜利的决定性因素。胡杨能在干旱的荒漠中枝繁叶茂,就因为它的根可以扎到20米以下的地层吸收水分。同样,只有把根深深扎在人民群众之中,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同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我们党才能充满活力,党的事业才能充满生机、蓬勃兴旺。我们必须从生命根基的高度,深刻理解“离开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地位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中国共产党是一个靠群众工作起家的党,是一个把服务群众作为自己的宗旨、在扎实的群众工作中获得群众支持并不断发展进步的党。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群众工作出现了不少新情况新特点,面临不少新挑战。我们要结合实际,认真审视、深刻反思在群众观念、群众立场、群众工作和群众作风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坚持好的做法和好的传统,认真改进工作而不回避问题,真正把群众放在心坎上。新时期作为一名党员和基层工作者更要树立密切联系群众的观念,立足本职,踏实工作和学习。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心得体会》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心得体会: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心得体会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59012.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