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角游戏
第一节幼儿园区角游戏活动的概述一、幼儿园区角游戏的概念与内容
区角游戏是幼儿在游戏区(或称活动角、活动区)中所进行的某种特定活动。区角游戏的区域包括角色游戏区、积木区、玩沙玩水区、语言图书阅读区、音乐表演游戏区、美工区、科学发现区、自然角、益智区、操作区。二、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的原则
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适宜性原则
区角游戏活动的安排、设计,环境的创设,材料玩具的提供,要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考虑其已有的生活经验及能力,使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例如,小班幼儿在游戏中常常从事平行游戏,即幼儿各人玩各人的,彼此玩的游戏是相同的。加上小班幼儿生活经验贫乏,接触社会的范围小,教师在设计小班的区角游戏时,要根据孩子的特点,可在一个区角内多放几套相同的材料;在指导方面也应以具体的示范、参与指导为主。(二)发展性原则
发展性原则是指区角游戏的设计与指导应体现层次性和循序渐进性。例如,小班幼儿活动的目的性较差,主要依靠客体的生动性、新颖性和颜色的鲜艳性吸引他们进行活动。而到了中、大班,幼儿活动的计划性、目的性逐渐明确,活动的结果成为吸引他们进行活动的主要原因。因此,在进行积木区活动时,小班幼儿积木的颜色要丰富,形状可少些,但数量要充足。在指导方面则着重于帮助他们学会独立的构造物体,并能表现物体的主要特征。而对于中班幼儿,积木的形状可以增加,还可以提供一些辅助材料。指导方面则要求他们会有目的有计划地构造。到了大班,可以提供更多形状的积木和丰富的辅助材料,要求幼儿学会通过协商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大型结构物。假若一套积木从小班玩到大班,小班是搭小房子,到了大班还是搭小房子,这是不可取的。(三)整体化原则
整体化原则是指将整个活动室的游戏环境作为一个动态系统,发挥整体优化功能。例如,娃娃家的“爸爸”可以到“建筑工地”上班,美工区可以为表演区制作道具等。由此可以衍生出许多游戏的情节,促进幼儿创造力和想像力的发展。但是,这个动态系统要建立在幼儿自觉自愿的基础上,要由幼儿创造,教师只是为他们创设一定的环境,并引导他们想像新的游戏情节,而不是由教师指定他们的行动。一、角色游戏区(一)角色游戏区的教育作用。
1.帮助幼儿了解人际关系。通过不同角色身份学习扮演适当的行为方式,发展幼儿的社会性。
2.帮助幼儿学习友好交往的技能。如轮流、分享、协商、互助、合作等。3.培养幼儿大胆表达个人意愿、情感、见解,能相互沟通,发展语言交流能力,实践和尝试幼儿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
4.发展表征能力。如能以物代物,激发想像力及能创造性地反映现实。5.学习适度表达个人情绪,了解他人情感。能自我控制,调整与伙伴间的相互行为关系。二、积木区
(一)积木区的教育作用
1发展幼儿的建构能力,学习建构技法。
2.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认识基本形状、数量关系。
3.学习尝试各种不同的建构材料、方法、设计,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想像力。4.幼儿之间能分工合作,共同设计、建构,共同游戏。
5.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与人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掌握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玩沙玩水游戏区
(一)玩沙玩水游戏区的教育作用1.帮助幼儿认识自然物的性质。
2.满足幼儿摆弄物体和好活动的愿望,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培养他们的自主性。
3.在沙水游戏中,区别干湿、冷热、粗细、多少、深浅等不同的概念。4.活动后的收拾整理,培养幼儿清理、打扫的技能与习惯。
的社会性,发展幼儿与人交流、表达的能力,以及掌握自行解决问题的方法。四、语言图书阅读区
(一)语言图书阅读区的教育作用
1.练习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养成听、说、读、写的良好态度和习惯。2.培养阅读兴趣,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在看、听、读的过程中,通过对图书中的故事情节的感受、进行的模仿、学习和欣赏,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能力。4.学习运用语言表达个人情感、需求、意愿和观点。
5.促进幼儿之间相互沟通、相互影响、相互学习、相互了解。五、音乐表演游戏区
(一)音乐表演游戏区的教育作用
1.学习用动作来表现音乐,按照音乐的内容、节拍进行有趣的游戏情节,加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2.在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培养幼儿辨别声音高低、强弱、快慢变化的能力,以及倾听、跟从节奏指令的能力。
3.发展动作,使动作准确、优美、富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4.加深幼儿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记忆,对周围事物养成正确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发展幼儿的想像力和创造力。
5.培养幼儿活泼乐观的情绪,陶冶他们的情操,以利于幼儿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审美力、创造力的发展。
6.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促使幼儿协调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观念。六、美工区
(一)美工区的教育作用
1.学习观察和感受周围事物,并用美工材料表达个人情感和思想。
2.提供接触各种材料的机会,使幼儿了解各种材料的特性,学习利用工具进行立体造型活动。
3.发展创造力、想像力和不拘一格的表现力,体验成功。4.训练小肌肉,手眼协调,发展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七、科学发现区
(一)科学发现区的教育作用
1.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兴趣,学习运用多种感官感知事物的现象,发展观察力。
2.活跃思维,培养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力。
3.提供尝试、探究和实验的机会,实地操作,认真解决问题,获得知识,形成概念。八、自然角
(一)自然角的教育作用
1.将周围环境和广泛的自然物有选择地、集中地、分层次地著地展示于幼儿的眼前。
2.培养幼儿细致观察的能力,使幼儿自由地操作和探索,弥补集体活动时观察探索的不足。
3.开阔幼儿的眼界,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积极情感和态度,以及爱护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九、益智区
(一)益智区的教育作用
1.在摆弄、操作的过程中发展了幼儿的感知觉,调动了幼儿充分运用五官进行观察比较,感受物体形状,识别物体颜色,比较物体大小、长短、高矮、粗细,理解形体的等分等方面的欲望。
2.在拼摆游戏、造型游戏中,幼儿的思维力、想像力、创造力得以充分的发挥。3.在棋类游戏中,幼儿的分析、综合、推理、概括能力得到发展。
4.在活动中激发幼儿探究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以及细心和专心做事,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十、操作区
(一)操作区的教育作用1.学习运用五官,发展感知觉。
2.训练小肌肉,手眼协调,手指动作灵活。3.训练思维能力和了解事物之间相互的关系。4.激发求知欲,培养探索的兴趣。
5.培养专心、坚持、克服困难、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扩展阅读:区域游戏
育星幼教网幼儿园教师之家()致力于建立一个真正属于我们幼儿园老师自已的专业性幼教网站。为广大幼儿教师提供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我们每天都会整理我们幼儿园老师上传的各类幼儿园计划总结及幼教相关资源。
发布我的幼儿园计划总结
优化区域游戏环境,促进幼儿创新意识
区域游戏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有想象力的参与,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活动,也是儿童利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材料,通过思维和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活动中,幼儿可以按照自己的愿望去构思、去建造。它融操作性、艺术性、创造性于一体,通过一系列的区域游戏活动,有利于促进幼儿感知觉、动作、知识和智力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幼儿良好的意志品质;还能发展幼儿的合作精神,增进交往。可见,区域游戏的开展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活动中教师科学合理的组织与指导则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下面就从环境的创设、材料的准备、投放方面谈谈一些相关的体会:一、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区域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活动,任何幼儿都离不开游戏,创没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对幼儿的成长非常重要。心理学家皮亚杰强调:“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获得心理上的发展。”孩子一出世便是一个对环境的积极探索者,凡是新异的事物、奇特的东西,都会使儿童产生好奇心,幼儿受到好奇心的驱使,喜欢通过游戏活动认识环境、了解环境、熟悉环境。
何谓环境?环境是指在人的心理、意识之外对人的心理意识形成和繁盛影响的全部条件,包括个人身体之外的客观现实,也包括身体内部的运动和变化。环境对于幼儿来讲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种意义首先表现在环境为幼儿提供了生存基础;其次,环境对幼儿的意义还表现在环境对幼儿提供了教育基础。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环境的布置要通过儿童的大脑和双手,通过儿童思想和双手所布置的环境可使他们对环境中的事物更加爱护。”这就是说:环境设置是儿童的需要,是他们切身关心的事。因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让幼儿动手参与创设游戏环境,在环境创设中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讨论、有自己的主见,激发幼儿参与的愿望,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让他们学会自己创设环境,并做环境的主人。(一)创设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环境
1.相信自己
区域游戏是一种富于变化的游戏,游戏中有些孩子往往由于主观需要和客观现实的矛盾而产生心理冲突,从而表现得消极、被动、胆小、成就愿望低,这样,原能够完成的建构任务,也会半途而废,久而久之,这种心理定势会阻碍幼儿的心理健康,为此,让幼儿在游戏中勇敢地面对现实,克服自卑,增强对自我的客观认识,是游戏成功的根本,在实际工作中,我们深深领悟到:游戏中幼儿自信的感受来源于成人对孩子的尊重与诚挚的认可和夸奖。因此,当老师和孩子一起游戏时,应为幼儿创设一种宽容、自由、理解、平等、合作的气氛,尽可能举手投足都使幼儿感到自己是与老师平等的、受重视的,用亲切微笑驱散孩子的自卑,用信任的目光消除孩子的胆怯,用慈爱的抚摸鼓励孩子的进步,用赞赏的话语肯定孩子的成功,引导孩子成为游戏的主人,寻找每个幼儿的闪光点,恰如其分地使幼儿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时时用“你真棒”,“你真能干”等话谙鼓励孩子,老师抚爱、宽容的话语始终陪伴着孩子们,使每个孩子都会这样想:老师相信我能行,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心仅仅是治“标”,而治本的途径在于使幼儿获得能力和体验成功,形成良好的自我价值感,为此,我们让幼儿体验主人感,充分发挥幼儿群体的力量和以强带弱的优势,帮助胆小自卑的幼儿找能干的幼儿做朋友,使能力强的幼儿在同伴的赞扬中增强自信,激发他们去构思,能力弱的幼儿在同伴的成功中消除自卑,激发他去尝试参与,成功是自信的法宝,当孩子们在一次次的成功体验中克服了胆怯,便会以主人翁的姿态投入到区域游戏之中,随着幼儿自信心的增强和自我价值的不断再现,他们的独立意识、行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强化和发展,孩子们会主动地讨论游戏计划、分配游戏材料,评价游戏过程,更重要的是他们学会了协调同伴关系、解决矛盾冲突。2.学会合作
区域游戏是幼儿对社会生活的一种再现,它具有群体性,幼儿通过自己或同伴的共同生活,把最感兴趣的事情反映出来,从中学会共处、学会合作。因此,区域游戏是培养幼儿合作行为的最佳活动,针对幼儿单独游戏为主的特点,根据幼儿合作中的表现,我们首先让幼儿在游戏中认识到:游戏离不开合作,合作是游戏成功的“阶梯”,为此,我根据根据主题《各行各业的人们》设计了题为“建筑工人”的建构活动,让幼儿充分体验独自玩、合作玩的不同感受,孩子们个个跃跃欲试,真想“过把瘾”,当我们问起:你看了以后感觉怎样?孩子们纷纷争先恐后说:“很多房子组合在一起我很喜欢。”大家一起搭比一个人搭更有趣,搭的东西又多又漂亮。”孩子们各抒己见,但从他们率真的言语中我们不难听出:“在他们心灵深处已产生了共鸣:那就是齐心协力力量大,一次平常的活动却给了孩子不平凡的启示,大家一起玩比一个人玩更有趣。为了让孩子学会主动合作的技能,顺利地完成游戏任务,以实现幼儿从被动合作到主动合作的过渡,不仅要为幼儿创设宽松、和谐、理解;平等的环境氛围,而且用尊重的话语、善解的眼神、和蔼的表情感染幼儿,并让幼儿学习一些语言或非语言的交往方式,克服合作中的障碍,如:学习小手指勾一勾,指指朋友的肩等动作来表示“我们一起玩”,功夫不负苦心人,孩子们渐渐学会了这些通俗简便的方法。在游戏中我们清醒地意识到:幼儿合作技能的形成是建立在丰富的感性实践基础上的。于是,我们试着从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性游戏等方面让幼儿体验合作带来的快乐,让“合作之花”在小朋友心中开放,让孩子在愉快、自主的气氛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开启智慧的大门,亲身感受自己的力量、同伴的帮助、朋友的支持,体验到成功离不开朋友、有趣的游戏离不开伙伴,合作游戏能给大家带来快乐和甜蜜,孩子们在无数次的建构活动中尝到了合作甜头,他们的合作水平正逐渐提高,给建构游戏注入了新的生机。在手工特色活动《造高楼》学习后,手工区的幼儿中通过讨论,很快构思出集小区、餐饮等于一体的具有现代化规模的现代建筑,以小组为集体,自选游戏“风格”,在愉快友好的气氛中进行创作只见,有的人为同伴提供材料、有的搭房子的主体,大家忙碌而有秩序、紧张而默契,“请给我双面胶”“请给我一把剪刀”,这一声声、一句句、一段段发自内心的真切言语,正是孩子们合作共处的写照,他们在合作中懂得了谦让、分享,学会了交流、协商,使他们的合作水平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3.尝试创新
区域游戏是一种富有创造性的游戏,游戏中幼儿利用各种材料,通过想象和摹拟塑造,反映劳动及各种物品。许多实践证明:创造的源泉来源于生活,并高于生活,创造力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必备能力。为此,我们从丰富幼儿的感性经验人手,挖掘幼儿内在的创造潜能,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为使幼儿获得更直接、更具体的建构素材,我们加大了教育的信息量,把教育空间延伸到公园,商场等,及时把幼儿有创意的作品介绍给大家,欣赏平行班幼儿的作品。在丰富多样的参观活动中,孩子们的观察技能提高了,思路拓宽了,游戏时能心中有物,物有所指,为使幼儿创造力得到充分的全面的发展,我们注重为幼儿提供激发想象的环境,提供小组活动的机会,正面强化幼儿的创新举动,将幼儿的主体作用体现在每一个幼儿的积极参与上,注重训练幼儿的迁移、转换能力,使幼儿产生富有迂回变化的思路。在有趣的区域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思考,学会了探索,学会了借鉴,学会了创新,变单思维为发散思维,变模仿游戏为创新游戏,打破了方法,材料等固有定势的影响,不断地放弃已获成功的游戏方法,去寻求更完美的新方法,从而有了革新和创造。孩子们的创造力正插上翅膀向更高的目标腾飞。
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必须渗透在一个富有情感色彩的心理氛围中,作为游戏的领导者,教师应以角色身份走向幼儿,用一颗可贵的童心去观察他们的一切,去尊重他们的意愿,去激发他们积极探索的兴趣,去加速活动的进程,尽量满足他们各方面的需要,给予恰当的辅导,努力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根据幼儿的个别差异,因人施教,尊重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利用他们的长处,发展他们特有的能力,用爱心换爱心,这一切都是为了创造一个富于情感色彩的环境,形成良好的心理氛围。
(二)创设具有新意,具有参与性的物质环境
1.具有新意
所谓新意的物质环境,就是符合幼儿心理发展的需要,内容新颖,构思独特,富有情趣的环境。幼儿教育实践证明:幼儿对富有新意的环境总是表现得特别敏感而有兴趣,把环境创设得独特而富有情趣。我们将教室和活动室连成一片,在室内外设置了游戏区,结构区,手工区,小舞台等天地。我们在活动中调动幼儿的兴趣,同时也发展了孩子的口语表达能力,培养了孩子的自信心与竞争意识。2.具有参与性
游戏的环境设置是集教育与艺术设计为一体的创造过程,它应当充分表现出童趣,因此,在设置游戏环境时,我们本着凡是孩子能想、能说、能做的,就让他们去想,去说,去做,充分调动起幼儿的积极性,如师生共同布置环境,通过每单元的探索性主题,让幼儿自己找问题,自己去寻求答案,并把答案贴出来让大家都了解。又如图书角里的图书怎样摆放,音乐角里的乐器怎样摆放等等,都让孩子自己摆放,教师不干预限制,只是给与适当的提示,在一双双小手的操作下,他们设置了温暖舒适的“娃娃家”、琳琅满目的“小吃店”、节目丰富的“小舞台”。
环境是孩子成长的摇篮,是孩子的乐园,陈鹤琴先生说过,怎样的环境就得到怎样的刺激,得到怎样的印象。因此在设汁游戏环境时,教师可预设环境或师生共同生成环境,使幼儿在游戏中更具有参与性,创造性。游戏环境的设计布局也要美观奇妙,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让孩子在健康、和谐、美观而又充满情趣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二、重视区域游戏中材料的投放
有目的的材料投放是区域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幼儿活动的工具。料投放的是否得当,对幼儿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因此我们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教育目标及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投放材料。对材料的投入要有计划、有目的,不要把材料一下子全投入进去,应分期分批地不断更新,由易到难,不断吸引孩子主动参与活动,使他们产生新鲜感。
首先,教师应从区域活动的需要出发,为各区配置必要的成品材料,使幼儿有进行活动的兴趣和愿望。同时了解幼儿的需要,对班级孩子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好观察记录,根据本班实际情况和幼儿需要,尽可能地提供给孩子们充分的活动条件和发展空间,让孩子们在活动区中有所动,有所想,有所思,有所悟。如把活动区设置成扩张式的,利用几组组合柜,加以拼搭变成固定的围墙或隔墙,再放上玩具和材料,形成左右两娃娃家,用旧纸盒做成了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用挂历做装饰布,把矿泉水瓶装满五颜六色的水,冲作个角落的围墙,用色纸做各种不同的灯笼,使角色区丰富而美观,我们还将美工区,建构区等几个静区设置在教室中央的桌面上,这样既充分利用了空间,又培养了孩子的坐姿,使窄小的活动空间变得井然有序。其次,还应充分发动教师、家长和幼儿齐动手,收集废旧物品及半成品和复合材料,制作一些活动中所需要的、丰富的、有吸引力的活动材料,这样可以让孩子家长知道哪些废旧物品有使用价值,知道一物能多用,并能主动帮助幼儿园收集材料。再次,在活动中鼓励孩子以物代物地进行游戏,所谓以物代物,是指幼儿用一种物品代替另一种不在眼前的物品,以表象代替实物,如把皮球当作布娃娃,将椅子看作是门等。以物代物的心理过程,实际上是“这是什么它像什么它可以用来干什么”的象征建构过程,其前提是幼儿要改变看待事物的方法,摆脱已有的知觉定势的影响,敏锐地觉察到物体与某种不在眼前的物体的潜在的类比或隐喻关系,从而在思维上对它加以改造、变通、把它想象成为另外一种物体,这需要幼儿的思维、想象等多种复杂的心理成分共同参与,因而能充分体现幼儿的创造性。教师应善于根据主题变化和幼儿发展需求的材料,有目的的更换游戏内容和材料。如在主题《人们怎样工作》益智区有各种几何形拼贴、穿线板、飞行棋、跳棋等,在表演区有警察、医生、邮递员等头饰,通过游戏了解各行各业人们的工作。在《我们在春天里》手工区提供彩泥、皱纹纸、树枝、彩纸、双面胶、水笔、蜡笔等,引导幼儿运用这些材料自由表现对春天的认识,如做桃花、迎春花、搓柳条、小蝌蚪等。在主题《小问号》科学探索区,投放塑料袋、木块、各种小石头、泡沫块、磁铁、纽扣、塑料花片、易拉罐等,在探索活动中让幼儿发现磁铁的特性。这些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幼儿又能时时玩出新花样。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区角游戏》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区角游戏: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区角游戏》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62878.html
- 上一篇:区角游戏小结
- 下一篇:区角活动的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