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素材库 首页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基本工作流程

时间:2019-05-28 10:55:03 网站:公文素材库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基本工作流程

质量保证QA基本工作流程

国内现在基本有三种QA(按照工作重点不同来分):一是过程改进型,一是配置管理型,一是测试型。个人认为是因为SQA工作和其他工作组合在一起形成的。

QA工作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各个项目的管理和开发、测试活动遵循组织要求的流程,当然QA工作本身也是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的,以下是笔者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了基本工作流程,供大家参考。

1、按照制定QA计划

2、对项目实施活动中的过程和文档进行检查

项目立项阶段

o审计立项会议过程、审计立项会议记录o检查配置库是否建立项目计划阶段

o评审项目管理计划、进度计划、裁剪表、估算表等项目管理文档o审计项目计划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配置管理计划、配置管理系统o审计项目计划基线需求分析阶段

o评审需求分析启动会是否进行、会议记录o审计需求分析文档

o审计需求分析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需求分析基线系统设计阶段

o评审系统设计文档

o审计系统设计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系统设计基线概要设计阶段

o评审概要设计文档

o审计概要设计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概要设计基线详细设计阶段

o评审详细设计文档

o审计详细设计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详细设计基线编码阶段

o评审源代码

o审计源代码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源代码基线单元测试阶段

o评审单元测试文档

o审计单元测试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单元测试基线

集成测试阶段

o评审集成测试文档

o审计集成测试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集成测试基线系统测试阶段

o评审系统测试文档

o审计系统测试评审过程,审计评审问题和评审记录o审计系统系统测试基线产品发布阶段

o审计发布过程项目总结阶段

o审计项目总结报告o审计项目总结过程-

定期检查工作

o针对项目成员不明白的过程和模板进行指导o检查进度计划、管理计划的更新o检查配置管理状态o每周审计项目周报

o项目变更时,审计变更过程及变更影响o里程碑结束时,审计里程碑总结情况

3、向受影响的组织或者项目通报QA活动的结果4、对于组织或者项目内不能解决的不符合问题,向高层管理者汇报并跟踪问题到关闭本文来自CSDN博客,转载请标明出处:

扩展阅读:质量保证漫漫谈之SQA组织的建设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SQA组织的建设

发布时间:201*-2-0913:11作者:binnacler(CSDNblog)来源:51Testing软件测试网采编字体:小中大|上一篇下一篇|打印|我要投稿|推荐标签:软件测试管理质量管理

【概述】

许多企业在建立研发管理体系时,尤其是实施CMMI时,都需要建立一个QA组织。但由于缺乏经验和指导,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先从各个部门抽调一些新人和“闲人”成立一个部门,按照规范要求试试再说。这样尝试的结果,往往是走了弯路,一切回到原点。

还有一些企业已经成立了QA部门,QA的职责就是保证过程体系一板一眼地得到严格执行。而研发人员却认为QA只会站在研发环节之外指手画脚,像警察一般指责研发人员的不是。而QA人员对此也相当委屈,“我是照章办事啊”,得罪了人不说,还可能对自己的工作内容感到迷惘。这样的QA部门,在其它部门的眼中“可有可无”,在老板的眼中是“白白增加了管理成本”。

笔者从事QA工作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于SQA组织的建设有一些自己的理解。【组织结构】

质量体系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存在的形式不仅是一套质量体系文件和质量管理部,它更体现为一个企业的质量文化和质量文化在企业的贯彻实施。软件企业在规划质量体系时往往会选择一个模型,如ISO9000、CMMI、XP等。具体选择何种模型,还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充分协调人、技术、过程三者之间的关系,使质量体系能够充分发挥作用,促进企业生产力的发展。质量文化的形成和贯彻实施与QA组织的人员构成、角色定位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不同企业的各种组织结构也影响着QA组织的建立和作用。根据对一些企业实际情况的调查,以下分别介绍职能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型组织结构中,QA组织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1、职能型组织结构

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中,各个职能部门可能会设立自己的QA岗位。QA独立于项目组,直接向部门经理报告,但在业务上也向项目经理进行汇报。如图所示。

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下QA组织的优点是:因为同属于一个部门,QA人员容易深入项目组的具体工作,容易发现项目的实际问题,项目组对问题的处理也更快捷。

在职能型组织结构下QA组织的缺点是各职能部门相对独立,部门之间缺乏经验的交流和共享。不同部门还可能重复进行过程、方法和工具的研究。而且,企业中普遍存在“重业务,轻过程”的现象,QA的工作与业务工作相比显得无足轻重,QA人员的职业发展更容易受到忽视,很难接受应有的培训和提升。2、矩阵式组织结构

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中,企业设立了专门的QA部门,QA人员由QA部门指派到各个项目组。QA独立于项目组和职能部门,在行政上向QA经理报告,业务上向项目经理报告。如图所示。

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中,项目经理对QA的工作绩效有建议权,但由QA部门经理对QA进行直接考评,这既有利于保证QA工作的独立性和评价的客观性,也可以保证QA组织的长期利益与项目的短期利益之间的平衡。QA资源的分配是根据项目特点、工作量和进度而确定的,同时考虑项目优先级,对QA人员进行动态调配,保证更加充分地利用资源。一个软件QA通常可以负责5个左右的软件项目的质量保证工作,硬件QA可以负责2、3个项目的工作。

此外,由于QA人员直接面对项目组开展工作,非常了解过程运行的情况,更容易发现过程改进的“短板”,所以QA是改进过程实施的重要推动力量。因此,许多企业的QA部门还担负了组织级质量体系的优化、过程资产库和度量数据库的建立、维护和使用的职能。这种情况下,质管部成为QA人员的资源池,一方面负责为项目输送QA人员,另一方面关注培养QA人员。可以有效避免职能型组织结构中不同部门重复投资于质量体系、忽视QA职业发展的问题。

在矩阵型组织结构中也有一个问题,由于QA和项目组分别向不同的领导负责,因此相对而言,QA较难融入项目组深入发现问题,而且可能常常遇到QA与项目经理很难就一个问题是否成其为问题而达成共识的扯皮情况。对于这种情况,可以通过问题的“上报”机制来解决,即对于QA与项目组协商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QA可以直接报告职能部门主管和QA部门经理,通过高层协商和协调资源来寻求问题的解决。3、混合型组织结构

职能型组织结构和矩阵式组织结构各有优缺点,因此在规模较大的组织中出现了混合型组织结构,混合型组织结构结合了职能型和矩阵式组织结构的优点,并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两者的缺点。

在混合型组织结构中,出现了QAL(QALeader)的角色,QAL非一个正式的职位,一般由某个QA兼职,QAL向QA部门经理汇报,负责某个业务方向的质量保证。QA业务上对相应的QAL和业务部门经理负责,行政上对QA部门经理负责。如图所示。

既便于QA融入项目组,又便于部门之间经验的分享,还利于QA能力的提高。QAL可以从业务方向的QA汇报中提取出各项目的共性问题,用于组织级过程的改进。【人员配备】1、人员构成

根据组织对于SQA的不同定位,应该选择具备相关能力的人员组成SQA部门。

一般来说,一个人很难面面精通,所以人员的互补性也非常重要,SQA需要的人员一般包括以下几类:●质量管理专家:一般要求SQA部门领导是质量管理方面的高手,才能进行统筹组织的质量管理(规划、方法、策略)

●配置管理专家:配置管理是质量管理的基础,配置管理做不好,其他方面也难做,无论是高成熟度组织还是低成熟度组织,一位配置管理方面的高手是必须的

●度量分析专家:在高成熟度的组织中对度量分析的要求比较高,因此在高成熟度组织中必须配备度量分析方面的高手

●工具支持专家:大多数组织中都是用了项目管理、配置管理、评审管理、需求管理等各种各样的工具,很多专业工具都需要专业人员支持,在高度依赖各种工具的组织中需要有人保证工具的支持以维持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转

●项目管理专家:负责指导各项目的管理工作解决项目管理(进度、风险等)难题,非必须配备,如果配备将大程度提高SQA部门的权威性

●软件工程专家:负责审计各项目的工程产品解决项目工程(设计、实现等)难题,非必须配备,如果配备将大程度提高SQA部门的权威性

在SQA数量上,一般30~40个开发人员或者3~4个项目配备一个QA为宜。2、人员层次

SQA部门的组成和其他部门的一样,不能由单一层次的人员组成,如果都由较低层次的人员组成会阻碍部门人员能力的成长,如果都由高中层人员组成会导致资源浪费并导致人力流动频繁。原则上,SQA部门人员配备应该老中青结合,形成帮扶带的学习气氛,使得成员人人有活干,人人有所学,人人有成长,人人有希望。

关于SQA层次的详细描述,请参见笔者的文章《SQA的三种层次》。3、人员要求QA人员可以来自于企业的各个部门,既可以由专职人员担任,也可兼职。但很多企业的经验证明,选择一些新人和“闲人”组成的QA部门往往只能构成形式上的QA组织,却不能胜任企业对质量体系寄予的重任保证逐步实现产品零缺陷、工作零错误。那么,企业应该选择什么样的人来担任QA才能有效地行使QA的职能?

在选择合适的QA人选时,企业应首先考虑他们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能否满足组织和岗位的要求。具体而言,可以从软能力、项目管理经验、软件工程经验、项目业务知识,以及对过程体系的熟悉程度等方面来考察。“软能力”是指创新、团队精神等不太容易评估但又非常重要的素质,软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渐进过程,它的形成则更多依赖于自我修炼。这好比我们在政治课上能学到政治常识,却不一定能提高政治觉悟一样。QA人员如果没有实际参与过项目/产品的开发,没有从事过项目管理工作,或是从有些部门抽调来的工作相对比较“轻松”的人员,即便他们熟读背诵了整个过程体系,仍然很难成为企业真正需要的合格的QA。

企业由于成熟度和企业文化的不同,对QA的期望也很不同。比如一个沟通协作差、部门墙林立的企业,QA的软能力,尤其是团队精神和沟通协调能力可能是最重要的要求;对于一个高过程成熟度的企业,对QA的要求则不仅仅是对过程体系的熟知,而要求QA同时具备深入的业务领域知识,并且是一位度量分析的专家。【总结】

企业在建立QA组织时,应根据自身的需要,考虑到企业文化、成熟度等级,以及可获得的资源等因素,因地制宜。“抓壮丁”式地选择QA人员,绝无利于企业的质量体系发挥作用。只有选择了合适的QA组织形式,QA人员具备相应的能力和素质,才能保证质量管理体系良好地运作,从而现产品零缺陷、工作零错误的最终目标。

QA不简单等同与Tester,QA人员所做的工作贯穿于整个软件开发、实施、维护过程。QA人员只有不断的提升自身素质,才能更好的胜任QA这一重要职位。

-228752-3.html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基本工作流程》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基本工作流程: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质量保证漫漫谈之QA基本工作流程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65704.html
相关阅读
最近更新
推荐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