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供销社五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Microsoft Word 文档
商丘市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事迹材料
市供销社系统工会主席李方元
李方元,汉族,中共党员。201*年任商丘市供销社系统工会主席,并于201*年4月兼任合作指导科科长。八年来,时刻以党性为后盾,以政治责任感为动力,从思想上、作风上加强自身建设,恪尽职守、辛勤工作,能够紧密联系群众,能充分发扬民主,诚恳听取会员意见;能坚持原则,及时反映职工的意见和要求,敢于和善于为职工说话、办事,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热心为职工服务;能勇于创新,秉公办事,不谋私利,较为出色地完成党赋予自己的光荣任务,为系统工会工作和供销合作事业做出了应有贡献、取得了优异成绩,连续多年受到上级领导和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201*以来连续五年被市总工会评为市直基层工会优秀工会工作者,曾连续多次被评为市供销社先进工作者、市直工委优秀共产党员,201*-201*年荣获省供销社系统统计工作先进个人,所兼职从事的统计岗位荣获省供销社统计工作特等奖,201*年被评为市供销社机关优秀公务员。
一、敬业奉献,勇挑重担,忠于职守,努力做好新时期新形势下供销社系统工会工作
自担任工会主席以来,始终坚持以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积极开展工会工作,热心为系统职工群众服务,充分发扬民主,维护员工权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市供销社系统工会先后多次被上级工会评为“先进基层工会”称号。
(一)热爱本职,爱岗敬业,树立工会工作者良好形象。在工作中,我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牢记自己是一名工会工作者,事事、处处、时时都以党员的条件和工会干部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对事业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表现出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政治责任感。一方面注意加强自身工会专业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工会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另一方面注重政策和法规知识的更新。能积极带头参加工会理论知识和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的学习,表现出了突出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为市社直
属企业工会工作者树立了榜样。
特别是近年来,在机关作风、效能建设和“三治三提”教育整治活动中,作风民主,工作上敢于大胆管理,严格按制度办事,坚持以制度来管人管事,处理问题坚持对事不对人,敢于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怕得罪人。为切实解决工会干部业务素质、工作效能、精神状态、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庸懒散问题,并在系统工会内部形成长效机制,使落实制度成为自觉行动。
(二)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积极推进企业民主管理实行企业民主管理是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必由之路。作为系统工会的主要领导,我以身作则,开拓创新,积极推进直属企业民主管理进程,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引导推动作用。一方面紧紧围绕市社机关和直属企业中心工作,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全心人意依靠工人阶级为根本的指导方针,依法规范工会组织建设,切实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努力的把工会工作的重点落实到对下岗职工和特困职工的关心和关爱上,不断增强工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另一方面积极引导职工参与改革和民主管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个职工的积极性,为促进供销社直属企业的改革、发展和稳定献计献策。
1、认真组织,发挥职代会的作用。我始终积极推进职工参政议政,参与民主管理工作。特别是在参与公司工会换届选举工作中,特别是在企业改制改革中,坚持民主集中制,走群众路线,一切权利交给职工。
时常到直属企业和生产一线,了解职工的工作情况,听取员工的意见,传达“人人参与管理,共建和谐供销”的民主管理理念,提升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市棉麻公司第六次职工代表大会上,我更是不遗余力地向职工讲解相关工会法律法规知识和企业的改革改制必要性,积极宣传相关企业改制政策和外地改革经验,并认真听取职工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建议。会后我及时总结,将各类反馈意见整理归纳,提交公司班子研究,使职工意见融入公司决策中,真正将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发挥到实处。
201*年,市社以推行社务公开为切入点,按照“规范、公开、公正、透明、满意”的思路,选择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社
务内容进行了公开;参与组织召开了市棉麻总公司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并经全体职工代表一致表决通过了民权站开发项目;达成了市棉麻总公司民权转运站土地出让协议,为民权转运站的顺利改制奠定了基础;
2、坚持不懈,逐步深化厂务公开。我多次组织直属企业工会负责人召开小组会,着力推进厂务公开工作。各公司工会以宣传栏和黑板报为窗口,将公司大事大策、改革创新、最近动态等,张贴上墙,并一一传达给每位职工,保障职工的知情权,促进职工民主监督工作。
(三)关爱职工,热心服务,全心全意为职工排忧解难。身为系统工会主席,我在工作中积极开展“送温暖献爱心、金秋助学、职工大病救助”帮扶活动,同时,协助行政落实好安全生产措施,切实维护好职工的各项权益,尽全力为职工排忧解难。经常与直属公司工会主席一道通过深入职工家庭调查走访,积极开展与职工谈心活动,充分掌握了各个公司困难职工的不同情况,建立了单位困难职工档案,共为直属企业587户困难职工建立了困难救助电子档案,纳入全国总工会帮扶中心管理系统,实行电子动态管理,积极想方设法帮助职工解决实际困难。由于供销社企业历史包袱沉重、资不抵债,多数企业处于停业或破产倒闭状态,90%的职工下岗,困难职工达1200多人,特困职工近600人。为解决职工实际困难,积极组织职工参加市总工会和市人事劳动保障部门开展的下岗再就业培训活动,特别是对“4050”人员,优先予以照顾。八年来,我在困难帮扶方面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团结带领工会班子成员,攻坚克难,尽职尽责,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为了干好本职工作,经常放弃了节假日休息,平时加班加点成为家常便饭。特别是近五年间共走访慰问下岗职工和大病职工1560多人次,每年平均慰问走访达300余人次,户均送去慰问物品价值在300元左右。先后为62名下岗职工困难子女申请“金秋爱心”助学金累计达7.4万元,帮助他们圆了大学梦,有效解决了困难职工的燃眉之急。
(四)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不断丰富职工业余文化生活。1、积极组织职工开展文体活动。为了丰富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动员文娱活动积极分子,想尽办法增加对职工文体活动的
投入。申请购买了电视机、录像机和摄像机,购了乒乓球桌,购买了乒乓球和球拍、扑克牌、象棋等各类娱乐用品,经常定期或不开展文体比赛和娱乐活动。先后组织职工参加了商丘市第四、第五届市直机关职工运动会,积极报名参与了百米接力、自行车慢行、太极拳、拔河、象棋等比赛项目,并荣获太极拳比赛个人二等奖2名和太极拳比赛团体三等奖、拔河比赛季军等大奖,职工文体活动参与面达90%。201*年组织系统职工参加全省供销社系统书画展,并有10篇作品入选《惠风和畅》一书,受到省社书画协会的表彰。
2、关注职工健康,积极组织开展职工健康体检活动。201*年以来,每年5月份都要组织机关50多名离退休老干部和46名在职职工参加了健康体检活动;201*年组织95名困难女职工参加市总组织的“关爱女工”健康体检活动。
3、大爱无声,对灾区人民积极组织捐助。201*年组织和倡导机关干部和直属企业职工向汶川地震灾区捐款30315元,捐赠棉衣178件,有力地增强了社党委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五)化解矛盾,保持稳定,认真对待群众来信来访。根据市社工作需要,先后参与接待了市储运公司、土产公司和日用杂品公司、市棉麻公司职工对资产开发存在的分歧意见的上访工作,及时向领导提出了合理化建议。如201*年10月在工作组长黄宪忠同志率领下,参加了市棉麻公司8人稳定小组,并针对棉麻公司反映的土地合作开发这一焦点问题,认真参与了调查研究,走访了职工群众及有关执法部门,遏制了棉麻公司职工要求大规模上访的势态,保证了大局的稳定。
二、身兼数职,勤奋工作,为提升供销社形象身体力行自201*年4月开始,受组织安排,让我在担任工会主席的同时,兼任合作指导科科长一职。一个人同时兼任性质不同的两种工作,且不配备任何人,我一个人单枪匹马干工作,可以说是困难重重。这种责任和工作担子,太重了,我总感觉自己承受不起。经过反复的思考,最终还是硬着头皮,接管了合作指导科的所有工作。
合作指导科是个综合性科室,主要负责全市供销社系统的合作指导、企业改制、统计工作、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申报、系统
工作目标考评管理、业绩考核、物资交流会议、商品展示展销活动、新网工程建设、社团管理、政风热线、纠风在线管理等工作,特别是统计工作,在全省自201*年以来,一直处于低谷状态,要扭转工作的被动局面,谈何容易,接管合作指导科室工作后,我向市社主任保证,一定要让全市系统统计步入全省系统前三名。统计联网直报工作说着容易,做着难,全市系统仅有3台电脑,实现联网,缺少硬件,这不是自己给自己出难题吗?我当时陷入了极度困惑状态。
(一)克服困难,迎难而上,搞好统计联网直报。
针对各县(市、区)供销社统计工作联网直报处于一片空白的现状,我重点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一是严于律己,树立信心,实事求是,争取在平凡的统计岗位上作出不平凡的成绩。二是坚守岗位,每天坚持早上班,晚下班,出满勤,干满点,加班加点。工会和统计两手抓,不分份外份外。三是取得领导重视和支持,专门下发文件,要求各县市区供销社配电脑,组织统计人员到省社接受统计联网培训30人次,为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四是加强硬件建设,先从市社开始,新配了双核高速计算机,安装了光纤宽带,给统计工作联网直报提供技术支持。不到半年时间,全市系统9家单位有8家配了电脑。为了把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做实做细,我就从宁陵县抽调年富力强的统计科长商德岭科长协助参与联网培训工作,集中半月时间,自东向西,每个县市区社进行统计联网直报面对面培训,直至统计人员会操作为止。当时,由于临近年尾,单位车辆紧张,我开着私家车和商德岭科长一起,一个县一个县地跑。记得去永城的路上,当时刚下过雪,路上结了冰,前方出了交通事故,我们冒着生命危险,在高速上逆行,转入普通公路,向永城市进发,到了永城,已经是下午1点了,简单吃点东西,就转入培训。总之,在对各县市区社统计人员进行联网直报培训时,由我们上网现场操作,认真讲解,并力求抓住重点,突破难点,让统计人员学以致用。
为了把全市系统统计联网直报工作开展好,我平时利用自己的家用电脑,在自己卧室当成了办公场所。为了统计联网直报工作,我连续16个晚上,每天都要工作到凌晨4-5点钟,16天里,
我从没有睡过一个囫囵觉,长时间坐在电脑前,上下眼皮直打架不说,也落下了第4、5节颈椎弯曲变形的病灶,基本上有时候全天只能睡上不到两个小时的觉。就是这样,我们终于把系统统计联网直报工作搞成功了,心中如负释重,联网成功的那一天,我脸上挂满了泪水,想不到做统计联网直报是多么不容易。商丘率先在全省系统实现了统计工作联网直报工作,于201*年荣获全省系统统计工作特等奖。
(二)开展统计分析,搞好统计服务。
基本上做到月有简要分析,季度、半年和年终有综合分析,在一定范围内指导供销社各项工作的开展。“真实准确,不出假数”,不仅是我始终牢记和实践着的基本统计职业操守,也是我多年来从事统计工作的“生命格言”,在今后的统计工作岗位上,我一定牢固树立统计工作的“责任意识,全面意识,服务意识”,为推动商丘市供销社系统的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做出不懈的努力。
(三)积极申报项目,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注入活力。201*年为全市系统争取2个合作开发示范项目,共争取财政扶持资金133万元,并全部到位,彻底填补了商丘市供销社连续三年无专业社示范项目的空白。
(四)积极组织参加开封豫商大会活动,推介商丘产品。201*年,我组织全市系统参加了在开封市举办的第五届豫商大会省供销社系统产品展示会,荣获河南特色产品展销优胜组织奖。
(五)参与政风热线工作,为宣传供销社出力。自商丘政风热线开播以来,我经常参与供销社政风和纠风在线工作,先后多次坐客商丘广播电台,与供销社职工开展沟通和解答听众反映的各种问题;并在商丘市供销社纠风在线发表热点文章80篇,有9篇被市纠风在线采用,有10余篇文章分别被全国总社网站、中原合作网、河南经济报和商丘日报采用,为宣传供销社形象做出了不懈努力。
二○一二年四月二十八日
扩展阅读:商丘市供销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调查(初稿) Microsoft Word 文档
商丘市供销社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
品市场体系发展现状的调研汇报
市供销社合作指导科(201*-11-24)
为落实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新型农业现代化调研工
作的通知》精神,争取市委、市政府对供销合作社发展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重点的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的支持,提升农业组织化水平,推进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建设,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社会化服务格局。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在全市供销社系统范围内开展了专题调研,重点调查了我市酥梨、红薯等专业合作社以及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和发展情况。
近年来,商丘市供销合作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工作部署,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题,切实把“新网工程”建设作为服务“三农”、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充分利用供销社的系统优势,以连锁配送为主要形式,对传统经营网络进行改造、整合、优化和提升,形成了以骨干企业为龙头,以配送中心为支撑,以遍布城乡的网点为终端、以农产品市场建设为发展平台的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全市供销社建立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为重点的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体系291家,着力提升了为“三农”服务的社会化系列服务水平,为打造新型诚信供销社服务组织奠定了网络基础。
(一)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的现状。
1、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较快。初步建立了县、乡(镇)、村、社区四级农产品购销服务网络,农民经纪人200人,农产品流通协会120多家个,其中县级10个,乡镇级80个,村级30个。组织和引导农民发展了以苹果、土豆、酥梨、花生、辣椒、大蒜、红薯、生猪养殖等为代表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延长和加粗了产业化链条,促进了农业板块经济带的建设。建立了宁陵石桥酥梨种植示范基地、睢阳区红薯种植示范基地、虞城县苹果种植示范基地、睢县反季节蔬菜种植示范基地、夏邑县车站蔬菜示范基地、永城市永泰花卉繁育示范基地等10个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培育了一大批科技带头人和示范户,带动了农民依靠科技致富增收。供销合作社开展农业生产资料经营服务,建立农资超市300多个,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4546个,创办配送中心70个,创办乡镇超市连锁店3826个,满足了当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资料的需要。
截止201*年10月底,全市供销社系统共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291家,入社社员达41414户,其中农民社员39483户,农民社员占入社社员总数的95.34%;各类专业社成员出资总额达23037万元,其中供销社系统参股总额为8231.1万元,占社员成员出资总额的35.72%,直接带动农户48200户,间接带动农户26026户,共帮助农民实现收入48042万元。
在全市系统发展的291家各类农民专业社中,其中:1,种植类145家,占发展总数的49.83%,接近50%属于种植业;2,商品流通类专业社为58家,占19.93%,其中农资流通类专业社为51家,农副产品流通类为7家;3,养殖类为42家,占14.43%;4,加工类专业社为42家,占14.43%,5,废旧物资专业社4家,占2.4%。
在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中,睢阳区祥发种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宁陵县石桥益农酥梨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有6家专业社成为全国或全省系统示范社发展典范,有2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纳入了全国总社“千社千品”富民工程行列。全市系统在农民专业社的发展方面,不仅推动了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了助农增收,效果明显,提升了为“三农”的服务水平,为打造新型诚信供销社服务组织发挥了典型示范作用。
2、社会化服务领域不断延伸。农业社会化服务领域由产中服务向产前和产后服务两头不断延伸。建立了全市供销社农产品信息服务网络,各县、乡镇和龙头企业也设有信息网点;以乡镇供销社为依托,在各专业合作社相应建立了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辅导站,对农村党员、干部、专业户、示范户进行定期或不定期培训,为农业提供了产前、产中和产后系列化服务。共发放科技资料份,测土配方施肥亩。在产后服务上,支持和鼓励农民,按照“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的原则,发展了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者按照“公司+农户或生产基地+农户”的形式,形成了一批如原野食用菌产销合作社、新堰蔬菜营销合作社、三业茶叶有限公司、温氏集团等实体。全县现有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2个,会员1818人,带动了5176农户,经营总收入达2639万元,农户增加纯收入达314万元。
二、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不足。县级社会化服务机构人员经费仍按工改时人员编制核算,以后按照增人不增资进行预算,经费严重不足,造成了由工作经费来支付人员工资现象。调查中了解到,畜牧在从事春秋防疫、疫病普查、仔猪防疫等公益性工作时经费未纳入财政预算。镇乡(街道)社会化服务机构经费预算标准不统一,有全额、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经费紧张,工作正常运转困难,只有安排部分人员进行经营创收,三合、福禄农技中心有近40的人员从事经营创收,削弱了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和服务。经费的不足,职工待遇低,致使个别中心负责人频繁更换,调查中了解,在这次乡镇建制调整中,二级机构负责人竟争上岗,有镇乡竟无一人参与农技中心主任报名。(二)服务队伍庞大,人才断层与知识老化严重。在镇乡农技中心反映尤为突出。一是人员臃肿、混岗现象突出。调查中统计,全县镇乡农技中心有在编人员364人,被安到其他部门的有105人,占总数的29。二是非专业技术人员过多。非专业技术人员的比例高达47%,学农业技术专业的仅占14,其余39学农经管理的,其中有一部分是党校经济管理函授生。三是知识断层。在职函授进修的119人中,进修农业专业的仅1人,进修非农专业的达99.16,导致了农技推广队伍知识断层及知识老化现象。据统计,全县有3个镇乡农技中心找不出1名专业农技人员,他们根本无法有效向农民提供技术咨询服务和推广最新的农业技术。
(三)服务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一是服务体制是计划经济时期沿袭下来的体制,带有一定的行政命令,往往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方式进行。服务的层面只停留在镇乡级上,服务指导的形式绝大多数是以会代训的方式进行。在调查中发现,镇乡农技人员因经费紧张未驻村下社,真正到田间地头与农民接触的很少,农民得不到专业培训和技术指导。二是管理体制不规范。如镇乡农技中心与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关系不明确,农业局、林业局、水利农机局都是主管部门,都可管,但都不便管。加之,服务体系(除畜牧外)“三权”下放到镇乡,镇乡管理模式不统一,县、乡两级业务出现断链,如镇乡水产、农机业务无法开展。(四)服务市场不规范。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从事肥料、农药、种子、兽药等农业生产资料的经营户增加,无照个体经营比较严重。经营户进货渠道混乱,有假货充斥市场,加上监管市场力度不够,造成体系技物结合收入低,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如畜牧游医现象突出,三合镇就有游医30余人,游医因缺乏专业培训,滥用药物,使畜牧诊治得不到保障,肉品质量下降。
(五)社会化服务质量不高。政府行为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存在公益性与经营性职能不分,公益性服务较少,有偿经营成为主业,服务功能弱化,服务机构有名无实。加之农民主动接受服务的积极性不高,大多依赖传统经验和习惯,致使农业社会化服务效果不明显。民办的各类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数量太少,201*年底全县434个村民委员会中仅有12个,约占3,远远不能满足农业发展的需要。专业合作组织在发展中普遍存在会员综合素质不高,周转资金困难,信息来源和传递渠道单一,主要依赖当地政府和农业部门提供,组织化程度较低,带动力也不强等问题。
三、加强我县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议意见
(一)改革农业社会化服务机构,强化服务功能。各级农业部门是开展农业社会化服务的主力军,必须有正确的定位,要理顺行政、事业和社会服务组织职能,对服务体系实行“一稳一放两分离”,稳定公益性、放开经营性,实现公益性机构与经营性组织彻底分离。根据我县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发展实际,合理设公益性机构,所需经费(包括工资、工作、项目等)由财政全额拨付,服务人员不再从事任何经营创收活动,只对农技推广、指导等进行无偿服务。经营性服务组织实行企业化管理,通过创办科技示范场、开展农资连锁经营、实行多形式的技术承包等方式,全面推向市场。现有镇乡农技推广机构的经营门市、物资等资产,可以通过变卖、配送分流人员等方式改制成私人经营,保留其为农技推广服务的性质。农业主管部门对公益性和经营性组织进行业务指导,重点对公益性机构实施从业人员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对经营性组织实行行业管理,确保经营市场有序竟争。
(二)强化服务队伍建设,提高服务能力。社会化服务组织转变观念,找准位,积极主动加强自身机构和队伍建设。公益性服务人员实行竟争上岗,双向选择,实行职业资格准入制度,新进人员实行考试聘用制度,保证从业人员持证上岗,推行全员聘用合同制度,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公益性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与职员可按85和15比例配,逐步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建立服务人员绩效挂钩的考核制度,使收入与实际工作成绩挂钩,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并适时对从业人员施行继续教育和职业培训,实行辞聘、解聘制度,形成以岗定酬、奖优罚劣的分配激励机制,切实为农业服务。
(三)更新服务理念,创新服务方式。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农技推广理念,将服务重点由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指导逐步转移到提高农民素质上,运用教育、交流、咨询、提供信息等形式,帮助农民做出农业生产、经营等方面的科学决策;加强与农业科研、教育的协作,引导农民经济组织健康发展。二是利用农业信息技术改造传统农技推广方式,整合现有的信息网络资源,开通农技110工程,利用广播电视等通讯系统,向广大农村传递生产、技术、管理及市场等信息。三是服务中注重点面结合,突出面上咨询培训,点上示范指导,建立新技术、新品种试验示范点,推行“一人一村”农技推广制度。
(四)发展各类经济组织,实现服务主体多元化。
一是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在担负管理集体经济资产的同时,应努力开展村级公共服务工作,如组织农民统一购买良种、化肥、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统一组织浇水、灭虫和户间互助,统一销售农副产品等等,充分发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中的统一经营职能。另外,还可通过信息服务、科技服务、设立营销协会、农副品代办及深加工、货物中转等形式,兴办社会化服务产业,以突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合作功能,推进农业社会化服务的发展。
二是大力发展各类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挥资源优势,围绕支柱产业和主导产品组建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坚持多样化发展,合作类型上可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也可以是农业产业协会,可提供技术、农资、信息、产品收购等一项或多项服务,也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可分村、乡镇、县三级兴办,可围绕一、二、三产业办,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组织还可组建联合组织等,扩大合作领域。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新生事物,要坚持边发展、边规范的原则,重点对组织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规范,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其他的议事规则。
三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扩大服务领域。采取“公司+农户”、“生产基地+农户”或“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解决农民生产经营中的“一进一出”问题。龙头企业通过产业化经营带给农民技术信息,这是“一进”。“一出”就是农产品通过龙头企业进入了市场,劳动力走出了传统的农业生产领域。同时引导和壮大龙头企业,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发展农产品加工、运输、销售、储存、保鲜等产业,引导龙头企业主要抓产前和产后服务,把一般的种养环节让给农民,使农民在产业化进程中得到实惠。
(五)加大对体系的投资力度,为社会化服务提供保障。政府应继续加大投入,但必须调整投资方向,转变对农业的投入机制。投资主要用于农业的公共服务项目建设,实行普惠制,重点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信息工程、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引进和推广、成人教育与培训、环保工程和自然资源保护等公共服务事业,建立起以职业培训、农函大为主体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提供先进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和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畅通县、乡镇、村、社四级信息网络支持体系,建立起财政支持信贷体系、农产品品牌扶持体系、农资供销加工出口体系。
(六)营造服务外部环境,提高服务效能。要配套理顺财政、计划、税务、金融等部门对农业的服务机制,形成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合力。财政部门要保证农业技术研究、技术和品种推广项目的资金投入。计划部门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建设项目优先立项,指导和制定服务发展规划。金融部门特别是农村信用社和农行要面向农业农村,贷款上给予优先照顾,为社会化服务组织提供信贷服务。税务部门要对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按农业企业和龙头企业的税收优惠规定给予扶持。工商、土地和规划等部门也要提供相应的优质服务,如登记上给予便利,兴办服务设施、对外开展服务等审批环节简化手续,为其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供销合作社也应按有关规定,深入挖掘潜力,发挥应有的合作服务作用。
二、全市供销社系统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一)全市供销社农产品市场体系基本情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不断推进农副产品流通体制改革,目前初步形成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为中心,以集贸市场、农超对接点、农产品加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民经纪人、行业协会、仓储、物流及冷链企业等为基础的农副产品市场体系。
目前全市供销社系统有农副产品市场6个,其中农贸市场4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个。现有市场中,成交额在5000万元以上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个,其中最大的夏邑县城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2101年成交额达2.3亿元。永城市
(1)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带动市场。在农产品加工流通过程中,全市优质粮油、畜产和棉花等三大加工企业集群形成了6家省、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力推动了农副产品产地加工业,进一步提高了农副产品附加值,增加了农副产品生产者的收益。如梁园区中天纺织有限公司、宁陵县福团食品有限公司等。
(2)农超对接、农民专业合作社引领市场。全市供销社建立的专业合作社有291户,而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仅有71户,其中供销合作社领办引办“五有”专业合作社27户。如睢阳区供销合作社支持建办的祥发种植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510多户社员成员统一签订合同,在省会郑州设立专业社“奔牛”牌粉条专卖窗口,开展农超对接,为市民提供绿色、安全、放心的优质农产品,该社自201*年组建至今不到四年的时间,带动农户1100多户,帮助当地农民年实现农产品销售收入5500多万元。
睢阳区德鑫养殖服务农民专业合作社该专业社自201*年6月成立以来,入股社员达到150户,带动养猪户270户,201*年出栏量达到1201*多头,产值2500万,专业社自己建有万头养猪场,以确保社员的仔猪供应,201*年,免费培训养殖技术50多场次,免费防疫30多次。201*年助农增收210万元,社员人均增收201*元,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社会效益。
宁陵县石桥益农酥梨专业合作社在县、乡两级政府和以县供销社的领导大力支持下,推行了“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市场"的经营模式,走出了一条农贸工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新路子。该专业社自201*年成立以来,入股社员已达201*户,吸引股金580万元,带动梨农3360户,全乡梨树由原来的90万棵发展到120万棵,201*年产酥梨8000多万公斤,产值1201*多万元,帮助梨农人均实现收入5000元。专业合作社成立了酥梨销售公司,农资配送中心,机务服务队,仅201*年帮助梨农销售酥梨5000万多公斤,销售农药60吨,为梨农义务喷施农药566车次,并设立了酥梨专业技能咨询台,聘请专业农艺6名。销售各种农机具1600台,满足了社员的需求。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截止201*年底,全市系统农民专业合作社销售总额达6.59亿元,农民专业合作社直销额达89.3%以上。
(3)网络建设方面,配送中心引领成为引领农产品市场发展的主流。市供销社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的要求,按照“小超市、大连锁、小网点、大网络”的路子,整合网点资源,改造经营设施,改革流通方式,努力打造积极参与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的新型基层供销社,积极发展农产品、农资和消费品连锁经营,进一步发挥基层社的优势和条件,并以此为依托,建立以集中采购、统一配送现代农村流通经营体系终端,改善农村市场环境,努力实现供销社和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建设互利双赢。截止201*年底,全市系统14家农产品营销企业,帮助农产品购销经营总额突破14.9亿元,其中采购农民专业合作社产品1.08亿元,占整个农产品收购总额7.8亿元的13.8%。
(二)市委市政府支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情况当前,由于体制方面的原因,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管理主体较多。为促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201*年12月份,胡锦涛总书记就“三农”问题亲临河南商丘视察。中央近几年出台的5个“一号文件”,广泛地涉及了“三农”问题的各个方面。如201*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增加农民收入,重点是解决农民问题;201*年的“一号文件”,主题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是解决农业问题。201*年的“一号文件”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点是解决农村问题,是从农村的角度来全面审视和考虑解决“三农”问题。国有国情,省有省情,市有市情,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商丘市,虽然这几年进步迅猛,增长势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由于改革起步晚,经济相对落后,201*年生产总值只有557亿,农民年人均收入也只有2346元,人口却高达810多万,确实是人口多、底子薄。作为中部地区的商丘市,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实现中央提出“加已然”的战略决策做好带头示范的作用,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此,商丘市委、市政府用科学的发展观,实事求是地提出了一整套建设新农村的举措。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扶持发展现代高效农业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关于印发商丘市区农贸市场管理办法的通知》、《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发展,进一步强化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从优化发展环境、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相关税收优惠等方面,对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进行了规范。市财政还拨出专项经费扶持市场发展,加大扶持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
各县(市、区)供销社要多层次、多形式地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继续采取领办、参股等多种形式引导、带动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抓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典型示范工作,每个县(市、区)在年内至少要打造2个按照总社、省社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示范社规定建设的标准示范社,以此推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经营。
要根据我市各县(市、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实际,在产、加、供、销等领域,着力培育、发展具有较强市场带动能力、规模较大的龙头企业。要对供销社现有龙头企业进行改革、改组、改造,通过资产整合运作、吸收民间资本入股,努力做强做大。要积极探索“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的产业模式,围绕市委提出的建设“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目标,使农民在加工、流通环节中增加收入,带动农民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在更大范围和领域进入市场,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整合网络,构建农业生产资料、日用消费品和农副产品三大营销网络体系。要积极引进连锁配送、超市等新型业态,重点建设好农业生产资料、日用工业品和农副产品三大经营体系,通过几年的努力,逐步建设成符合市场经济要求和功能比较完善的经营服务网络。
(三)供销合作社注重发展农村市场,推动农产品流通。近年来,市供销社按照市委、市政府和省供销总社的要求,以重组农村经营网络为重点,以构建新型为农服务体系为目标,注重发展农村市场,推进农村商品流通,促进供销合作事业发展。围绕农产品购销,加强组织体系建设。以村级综合服务社和连锁配送中心网点建设为抓手,加快推进全市生活生产资料经营服务网点建设。目前,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已兴办38家连锁经营企业和连锁配送中心70个,连锁网点3826个、6个农产品交易市场、4546家村级综合服务社、291个专业合作社和14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经初步形成农村商品流通新的网络框架,为构建全市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打下了坚实的网络服务基础。
今年1-10月份,全市供销合作社实现商品购销总额261.83亿元,占省社下达目标任务的102.6%,提前一季度超额完成全年任务。其中商品销售总额134.42亿元,同比增长38.7%;实现消费品零售额50.33亿元,同比增长58.2%;实现农资销售额35.53亿元,同比增长2.1%;实现农副产品购进51.7亿元,同比增长127.5%;完成招商引资1.1亿元。
全市系统以永城市社面粉加工专业社创办经验、宁陵县益农酥梨专业社创办经验和睢阳区祥发种植专业社的发展经验作为典型将全市推广,以梁园区中天纺织有限公司为市级龙头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正在探索“贸工农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农产品深加工途径。截止201*年,全系统共建为农服务社959个,连锁经营网点2052个,实现销售额5.9亿元,收购农副产品10.5亿元。积极实施“新网工程”,改造基层供销站(点),发展连锁经营,促进农产品市场销售。201*年,全市供销合作社实现连锁销售额44.5亿元。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农产品流通。充分利用系统优势,领办引办“四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8户。全系统每年都要组织1-2次农超对接会,组织专业合作社和社有企业参加全省、全国各类农展会,帮助销售农产品4.1亿元。近两年,全系统争取国家“新网工程”扶持资金450万元,市供销社拨付为农服务社等网络建设扶持资金260多万元。为加强市场建设,市供销社还承办了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程解放桥农贸市场改扩建工程,该市场已于201*年春节前竣工并投入使用。为充分发挥各种协会和联合会作用,促进农产品销售,市供销社牵头成立了扬州市供销合作经济联合会和扬州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引导农民经纪人从单纯的农副产品交易向生产、加工、保鲜、贮运、营销等一体化经营转变。市农产品经纪人协会年培训农产品经纪人200人次,并建立信息服务中心,免费为全市农产品经纪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提供政策咨询、市场价格、市场预警、人才招聘等信息服务。
(四)全市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农产品市场建设不断发展,但按照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和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仍有诸多不适之处。综合各方面反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部分产地市场规模小,集聚能力不强。我市虽有各类农产品市场200多家,但一些产地市场借助当地农产品生产优势逐步建立,规模偏小,设施简陋,组织化程度较低,交易手段落后,辐射面不宽,市场引导生产的功能远远没有能充分发挥。二是部分市场规划起点不高,配套设施不全。许多市场自发形成,没有统一规划,如宝应、高邮是我市重要的水产品生产基地,但两地水产品批发市场中,配套设施普遍不全,难以做大规模。三是投入力度较小,发展后劲不足。部分市场为社会零散资本自然投入,经营者受自身实力和经营思路影响,满足于小富即安,农产品市场经营主体缺乏政策资金扶持,经营处于维持状态。四是市场布局不能满足城市发展需要。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目前许多市场逐步面临征地选址等后续发展问题,而新市场的位将直接影响市场经营档次的提升和交易规模的扩大。五是少数市场竞争无序,抵抗风险能力弱。一些市场仍处于自由发展的粗放形态,相互之间竞争无序,甚至争抢入场客户,影响了抵抗市场风险的能力。
(五)对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的建议
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是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保障农产品安全、放心、有效供给、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现阶段,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我们认为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加大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工作力度。要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加强工作调研,编制主要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规划,预测并发布农产品供求市场行情。加强相关部门之间协调,落实相关政策,发挥部门优势,共同推进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二是引导农产品生产流通企业构建现代营销机制。要通过发展农产品连锁经营、发展电子交易、网上交易、期货等交易方式,降低成本,引导农产品生产。加强各大市场的信息化沟通,促进电子信息、多媒体展示等市场电子化建设,推动市场信息交流。三是推进农产品市场升级改造。要加强市场升级改造和功能拓展,推进农产品批发市场标准化建设。升级改造的重点是:市场地面硬化、水电道路系统改造、交易厅棚改扩建、储藏保鲜设施、加工分选及包装设施、市场信息收集发布系统、市场管理信息化系统、质量安全检测系统、客户生活服务设施及卫生保洁设施等。四是合理布局,规划调整市场结构。要按照城市发展的统一规划,合理调整市场结构。设立城市物流园,按照蔬菜、水产品、粮油、水果等功能需求设立不同的市场区域,构建覆盖面广、交易规模大的区域性市场框架。在农产品销售网点建设上,建议市委市政府进一步落实国务院[201*]40号文件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精神,支持供销合作社培育壮大连锁骨干企业,加快传统经营网点改造升级,加强区域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超市和为农服务社等销售终端建设,进一步形成县有配送中心、乡有超市、村有为农服务社的连锁经营体系,并通过“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新网工程”,带动农村消费环境进一步改善。五是鼓励社会资金进入市场建设。要出台相关优惠措施,引导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市场建设。如江苏联谊农副产品批发市场、苏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提出的土地征用等方面希望享受优惠政策等。要逐步建立“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机制,使农产品市场成为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企业法人。符合条件的要给予享受国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六是规范农产品质量体系建设。要积极推行市场准入制度,在质量、规格、包装等多方面实行标准化。推行农产品检验检疫制度,组织开展农药残留和产品质量检测工作,确保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安全放心。(201*.11.1)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市供销社五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Microsoft Word 文档》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市供销社五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Microsoft Word 文档: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来源:网络整理 免责声明:本文仅限学习分享,如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市供销社五一劳动模范先进事迹Microsoft Word 文档》
由互联网用户整理提供,转载分享请保留原作者信息,谢谢!
http://m.bsmz.net/gongwen/568075.html
- 上一篇:计生站长工作报告
- 下一篇:村卫生站半年督导小结